网络舆情管理

网络舆情管理
网络舆情管理

舆情与网络舆情概念:

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又称为社情民意,是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

网络社会的特点:

1、中国网民的特质:(1)“草根”;(2)“有主张,少论据”;(3)情绪化;(4)盲目跟从

2、网络舆论场域中两元化趋势明显

3、负面“网络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加

4、网民行为“从说到做”,没有结果“誓不罢休”

5、网上群体性事件折射出社会大众的浮躁心理和情绪化心态

6、网络热点的根源是民众与政府关于信息权利的争取与限制

网络舆情的积极意义

(一)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意平台

(二)互联网逐步成为舆论“主流媒介”

(三)网络舆情成为各级领导的决策参考

网络舆情的特点:

①直接性。通过B B S 、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②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③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相对集中的偏颇观点容易带来群体的盲从和冲动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1.传播的爆炸性

2.主体的隐蔽性

3.信源的模糊性

4.网民的互动性

5.意见的指向性

6.影响的显著性

舆情热点事件主要集中的议题:

1、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2、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司法系统、城管队伍

3、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与央企

4、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5、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6、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7、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8、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公众人物的火爆事件

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网站新闻评论

论坛与社区BBS

聚合新闻RSS

QQ

MSN

博客BLOG

微博MicroBlog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

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

1.渐进模式

一般情况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会呈现出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社会矛盾的形成和积累之下,指向某种矛盾的舆情在暗暗地滋生和积累,经历有无到有、由弱到强、

由隐匿到公开的过程,最终可能会以某一公共事务为导火索而在网络上爆发出来。

2.

突发模式

网络舆情形成的突发模式在体现“刺激——反应”机制时更为明显,其刺激物就是突发事件,网路上民众的舆情就是反应物。

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激起公众的强烈反应,舆情表达集中且剧烈。

网络舆情的形成动因:

外部动因:外部动因包括社会环境作用力合网络空间的舆情空间作用力。

内部动因:内部动因则包括利益需求和心理作用力,其中,公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是舆情形成的动力源头。

网络舆情的监测

监测系统结构图

公共事务 发生 刺激性 信息传播 个人情绪 态度和意见

的形成 网络互动

网络舆情 的形成 与表达

网络舆情评估:

舆情评估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变量的系统工程。

网络舆情评估四个一级指标:

传播扩散、民众关注、内容敏感、态度倾向

传播扩散指标是影响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用来刻画某一具体的舆情事件或细化主题的相关信息在一定统计时期内通过互联网呈现的传播扩散状况。

民众关注指标用来刻画在一段统计时期内民众对国家各方面舆情信息的关注情况,有助于从海量的舆情信息中捕捉和发现民众关注的热点所在,通过密切关注该舆情信息的爆发和演化规律,以确保舆论安全。

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敏感是指某一特定的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态度倾向指标用以刻画针对某一特定的网络舆情信息,民众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即民意)倾向

评估流程:

舆情收集和整理舆情分析和研判舆情总结和报告

1.舆情的收集与整理:

(1)舆情信息的收集,也就是进行舆情艘搜寻、调查和采集。

应该组织专人或委托专门机构,建立健全舆论信息网络。

舆情的收集

①抓住关键渠道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②把握有价值舆情点收集网络舆情

舆情热点

舆情焦点

舆情兴奋点

舆情波动点

舆情重点

舆情诱发点

③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舆情酝酿阶段

舆情初现与发展阶段

舆情形成与外显阶段

(2)舆情的整理

经过搜集而获得的原始舆情信息和样本通常是繁杂无序且真假混合的,因此需要进行整理。整理的过程就是信息和信息样本的组织过程,目的就是使信息从无序变为有序,成为便于分析评估的形式。

2.舆情的分析与研判

对调查获取后的舆情,应该组织专人或委托专门机构进行分析和评估。舆情分析的重点是舆情发展的未来态势,包括舆论发展的方向、强烈程度,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稳定是否存在着潜在危险。

舆情研判的标准是看舆情的发展是否符合舆论引导的目的。

3.舆情的总结与报告

最后,对舆情分析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写出舆情评估报告

网络舆情的评估方法:

1.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情报学中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形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

基本的做法是把媒介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2. 比较分析法

运用比较方法对网络公共事件进行分析,意味着突破地域和时间的制约,对同一地区的不同事件进行比较,对不同地区的事件进行比较,对不同时期的同类事件进行比较。通过对已成型舆情评估案例的分析,对比目前需要评估的舆情,比较二者间的异同之处。

3. 抽样分析法

科学抽样时进行舆情事件分析重要的前期环节,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科学的抽样规范与否直接影响舆情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样本的选取,媒体信息从体裁上分为报道与评论,抽取样本应该以评论为主;从地区上分为全国性媒体、地方性媒体与境外媒体;从体制上分为体制内媒体与商业化媒体;从文章来源上分为原创与转载。另外重大涉外舆情事件还要关注境外媒体。

网络舆情管理方法:

网络舆情引导就是政府针对网络舆情进行干预和调控,以抑制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负面影响,促进网络民主舆论健康发展。

网络舆情的引导:

网络舆情应予以引导和控制。一是舆情舆论与流言近在咫尺, 不加引导可能导致误把流言当舆论,对公共政策造成误导;二是网络舆情通常以个人的观念和信念为基础, 有时会以情绪化形式表现,需要向公众化方向调整;三是网络舆情往往经过由潜舆情到显舆情的过程, 而且在显舆情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整合与同化,如果加以引导,有利于向有益的、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四是网络舆情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并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却并不一定代表大多数公众的意见。政府到底是否应该干预网络舆情, 这一问题在理论界一直因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在实践中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真正放弃了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同的只是在管理方式上,或是直接管理,或者间接管理

(一)建立应对处置机制,及时控制网络舆情

1.建立舆情处置机构

2.建立快速应对机制

3. 建立新闻发布制度

4. 建立后续联动处理机制

(二)加强网络评论队伍建设,理性引导网络舆情

(三)加强与传统媒体互动,形成主流舆论强势

从理论上来说,网络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有传播信息的可能。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接受网上已发布的所有的信息。

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引导舆情更显其重要性

(四)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民自我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又称舆论领袖,通常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

政府需要找到恰当的方式,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引导他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让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破坏性意见。这样,通过网民引导网民,用网民自己的声音引导、感染网民,实现网民自我教育、自我引导,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舆情管理:

(一)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积极营造网上主流舆论

⒈重视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发挥重点网站在信息传播中的标杆示范和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作用

⒉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一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传递权威信息,将信息内容归口到权威信息源,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的传播空间。

二是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在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论坛中,培养论坛的“舆论领袖”,利用“舆论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

三是强化网络“把关人”,引导群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网络把关人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组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引导网民发言讨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四是科学设置网上宣传议程。围绕时政新闻热点和网上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发表政策解读文章与正面评论,主动引导网上舆论热点。

(二)构建强力保障机制,增强对网络舆情的约束力

⒈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

⒉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行政监管

⒊加强技术在网络舆情引导控制中的作用

(三)重视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探索网络舆情联动应急创新机制

⒈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⒉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⒊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分析与建议:

1.重视互联网

2.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掌握主导权。

3.在网络舆情中勇于“抢旗帜”

4.社会问题非政治化

5.对领导干部不作为者实施问责。群体性事件处置往往包含三要素,即公布事实真相、惩处民众暴力和恢复社会秩序、惩戒不作为或有问题的官员。瓮安事件以来各地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一再表明,这三要素孰先孰后很有讲究,效果也大不一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问责。如果地方政府不反思自己在新闻发布和说服公众方面的工作不足,却迁怒于无辜的当事人和网民,恐怕是有失公允的

6.在舆情应对中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政府掌握的信息远比网民个人所了解的信息全面而专业,中国政府对新闻媒体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最主要的一条,政府应该具有权威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不失语,不妄语;发挥信息优势,学会有节奏地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利用政府与民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力地引导舆论。但也要警惕政府的“主场优势”变成“主场劣势”,这就是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一些地方在公共政策、社会治理、官员操守等方面存在阙失,让网民对公权力产生某种不信任感,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因而,修复政府的公信力是当务之急。

7.在网络社区和“公民报道者”、“网络意见领袖”中发展“盟友”。

8.建立政府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

9.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

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做法:

1、加强日常监测,并上升到制度层面

2、锁定网络舆论监测的主要渠道

(1)搜索引擎

(2)行业网站

(3)专业网站

3、细分内容,对舆情内容进行分类

(1)媒体舆论

(2)网民舆论

(3)设置关键词

4、网络舆情的监测周期

(1)常规的监测

(2)非常规的监测

5、舆情阅评工作

(1)定点定时收集、阅评与登记

(2)及时向领导汇报

6、敏感问题重点督办

(1)三不分原则: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大小

(2)分管领导牵头,相关人员包干

(3)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到位

7、组建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

(1)网络发言人的责任与素质要求

(2)网络舆情评论员的任务

(3)网络舆情疏导的四种方法

A、以理服人;

B、气势上压倒;

C、转换话题;

D、捣乱话题(4)网络舆情疏导的具体步骤

A、因势利导,主动设立相关主题

B、提供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背景报道

C、实时跟踪处理危机处理的进展

D、防止网民主观猜测与谣言产生

8、寻找意见领袖或者是专业的第三方

(1)意见领袖的作用

(2)意见领袖的特征

(3)意见领袖的确定标准

(4)意见领袖言论操作的细节

9、加大与网民的沟通

(1)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与网民的沟通

(2)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

(3)对网民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

(完整版)舆情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为正确把握和引导舆论导向,切实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密切联系,畅通员工意见表达渠道,进一步规范企业舆情信息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舆情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大局、大事、大势开展工作,积极贯彻“实时收集分析、迅速应对反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正面导向、实现群众满意、维护良好形象”的工作方法,密切关注基层群众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到正视问题、坦诚对待、公开透明、依法处置,有效推动企务公开、切实化解负面质疑、杜绝矛盾升级、优化舆论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公司的组织成长。 第二条**公司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下设舆情监测协调组、网络舆情监测组和舆情应对处理组等专业小组。 各单位、各部门要指定1-3名人员担任部门舆情监测员,

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三条舆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与**公司相关舆情监测管理的决策和指挥。 舆情监测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口径的把握和舆情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的各专业小组负责对舆情进行指导、协调、监测分析、督办、处理、反馈等具体工作。 舆情管理员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四条为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舆情,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或部门网络舆情监测、上报工作,并按照舆情管理办公室部署和要求做好跟帖等处置工作。 (一)舆情管理员应当要求具有保密意识,且责任心强,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对一些苗头性、共性的、敏感性、焦点性问题,要早发现、早重视、早解决、早上报。 (二)日常监测时段为7×8工作制(7个监测日,8个工作小时),重大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监测频次,延长监测时间,增加监测人员,重点关注各大网站、省市内各热门网站论坛、重点人员的博客微博。 (三)重大舆情发生,舆情管理员应于第一时间上报至公司舆情监测管理办公室。 (四)公司舆情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舆情信息报送的汇总、登记和评比,并提交舆情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研判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

医院网络舆情管理的规定

XXX医院关于网络舆情管理的规定 为进一步健全全院网络舆情管理,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的危害,促进和保障医院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互联网法律规定,把网上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和平安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医院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疏导消极情绪,有效控制负面信息传播扩散,树立医护教职员工良好形象,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研判、预警、处置能力和水平,构建职责明确、应对及时、处置稳妥、宣传有力、考核到位的全院网络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体系。 二、工作内容和程序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院各职能部门科室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舆论阵地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科室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对涉及本科室舆情要及时处置,有效抑制负面新闻炒作和蔓延扩大。对涉及我院的负面新闻或领导干部信息,短期内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热点的,要在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 (二)重大网络舆情汇报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医患暴力冲突、影响医院声誉的其他突发事件;有关医院负面信息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转载、转发、评论数量大,占据各大网站主要版面或重要位置,不断扩散的;私自建成网络新媒体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偏激评论,传播面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针对上述重要舆情,要及时上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妥善处置。 (三)坚持正面宣传疏导 网络宣传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站、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因为其快捷性、草根性、集成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要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围绕医院、科室病区的重点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策划,形式多样地做好宣传报道,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权威性、时效性,形成网上的医院好声音,传播“仁人爱院”的正能量,打造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医疗卫生舆论氛围。 (四)严格内部审核管理 对医院职能部门或科室已建立的新媒体公共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要集中梳理,规范管理,统一到两办集中办理登记备案。严禁因个人的诉求或不满,违规私下建立微信群,妄议医院政策规定,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散布不利于医院团结和发展的虚假信息,对于影响恶劣,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要批评教育,依纪依法给予党纪行政处分,必要时诉诸法律。

集团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试行)

XXX轨道交通集团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XXX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防控舆情危机,维护集团形象和声誉,规避生产经营风险,营造集团建设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根据XXX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国资系统网络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舆情包括: (一)报刊、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网站)等媒体对集团进行的负面报道; (二)社会上存在的已经或将会给集团造成不良影响的传言或信息; (三)可能或者已经影响社会公众对集团的舆论取向,以及造成其他不良效果的信息。 舆情信息根据产生效果分为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根据影响程度分为一般舆情和重大舆情。本办法所称一般舆情主要是指网民就地铁施工围挡、交通导行、噪音扬尘污染以及运营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定向单一投诉;重大舆情主要是指造成重大社会舆论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媒体报道、网民(主要指“大V”)评论或转发、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引起的舆论等等,重大负面舆情也称舆情危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舆情处置是指利用舆情监测手段,分析舆情发展态势,加强与网络的沟通,以面对面的方式和媒体的语言风格,确保新闻和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虚假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先入为主,确保更准、更快、更好地引导舆情的一种危机处理方法。

第四条集团应对各类舆情(尤其是媒体质疑信息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的要求,多渠道、全方位做好舆情收集,及时、规范、合理地做好舆情处置。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及所属各单位。集团各部门、所属各单位须严格按照此办法开展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 第二章舆情管理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集团设置舆情危机管理小组、舆情管理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成立专门的舆情监测队伍。 第七条舆情危机管理小组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集团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所属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及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人组成。是集团应对各类舆情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就相关工作做出决策和部署,根据需要研究决定集团对外信息发布,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决定启动和终止各类舆情处理工作的相关事宜; (二)拟定或审议舆情管理办公室拟定的各类舆情信息处理方案; (三)沟通协调各类舆情处理过程中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 (四)各类舆情处理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舆情管理办公室设在集团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集团日常舆情管理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完善舆情分析研判体系,对舆情进行分类、分级和定性,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开展专题性、综合性分析,研判舆情走向、发展趋势和网民关注点、关注热度; (二)遇舆情发生,根据舆情发生的时期(酝酿期、爆发期、解决期、恢复期),分析舆情严重性、损失相关性,拟定舆情处理方案,报舆情危机管理小组; (三)与市委市政府、国资委和本市主流媒体建立应对舆情协调联动机制,动态更新媒体管理信息,逐步形成全天候、一体化、立体式的工作态势;

最新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汇编

唐河三小舆情管理制度及负面舆情处置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

2018年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2018年公司舆情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有效保护企业形象、信息,使公司各业务层面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媒体方向、政策导向,并及时了解和跟进与公司相关的负面新闻和突发事件,避免公司利益、形象乃至生存、发展遭受威胁,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舆情风险是指本公司在发生破坏性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和人员安全事故、重大金融安全事件、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稳定的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后,做好对外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3 舆情管理机构及职责 3.1 机构设置 鉴于当前舆情的形势和特征,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杜绝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舆论损害,成立舆情风险管理机构,既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由经营班子及各职能部门总监、各单位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立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行政管理部,集团董事会秘书兼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管理部总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3.2 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2.1 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建立本企业舆情风险管理工作指挥体系; 3.2.2 听取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关于舆情监测及分析等工作的汇报,审批舆情管理措施,决定有关预案的启动、关闭; 3.2.3 研究部署突发事件应对及负面舆情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3.2.4 督导、协调公司相关部门舆情管控应对处置工作; 1 3.3 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工作职责 3.3.1 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不定期对涉及集团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视情况向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工作建议; 3.3.2 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据舆情等级进行搜索、监测;根据舆情发展情况,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准备相关材料,统一对外口径,进行正面舆论引导,防止舆情升级。 3.3.3 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发生负面舆情事件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 3.3.4 指导相关部门开展负面舆情应对工作。 3.3.5 工作过程中,备份有关信息(包括:负面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相关信息以电子截图、书面打印等方式分类编号保存。 3.3.6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目的、工作原则、应急程序、工作方法等预案内容;宣传本预案,增强职工新闻敏感性和维护公司形象的责任感。 3.4 各职能部门,经营单位工作职责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总则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校园网络上有关校园内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论坛、聚合新闻RSS、贴吧等。 三、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校党务部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处(室)和归口管理全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系(部)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各处(室)应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学工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畅

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校党务部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校党务部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校党务部反馈表态性回复。 (四)坚持依法处置。依照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开展舆情引导,做到科学、依法、有效处置。 (五)奖优罚劣,严格舆情考核。年底对各系(部)、各科(室)的网络舆情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表现优秀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在处置网络舆情中不予配合或敷衍了事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查处。 五、处置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唐河三小舆情管理制度及负面舆情处置办 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

网络舆情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项目建设方案 青岛惠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网络舆情概述 (4) 第3章舆情监控系统简介 (6) 第4章舆情监控系统使命 (7) 第5章舆情监控系统架构 (8) 第6章舆情监控理论模型 (10) 第7章配置清单与功能列表 (11) 第8章网络舆情采集(c/s架构) (12) 第9章网络舆情分析与展示(B/S端) (14) 第10章系统特点 (18) 第11章硬件部署与网络接入 (19) 第12章支持与服务 (20) 12.1 顾问咨询服务 (20) 12.2 售后服务 (20) 12.3 软件产品升级服务 (22) 12.4 技术巡检计划 (23) 第13章项目预算 (24) 第14章舆情信息系统特殊功能报价: (25) 第15章部分成功案例 (26)

第1章项目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 ---胡锦涛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是你听我说,而是大家听大家说。互联网作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上舆情已经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聚集的人气、展开的场景与揭示的真相,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形成网络舆论,甚至直接影响社会主流舆论,己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如何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一大难点。网络舆情的监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网络舆情的持续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关于舆情管理的规定

某某医院关于舆情管理的规定 为进一步健全全院舆情管理,加强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的危害,促进和保障医院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律,把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和平安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医院舆论的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疏导消极情绪,有效控制负面信息传播扩散,树立医护教职员工良好形象,不断提高舆情研判、预警、处置能力和水平,构建职责明确、应对及时、处置稳妥、宣传有力、考核到位的全院舆论信息管理工作体系。 二、工作内容和程序 (一)加强舆情监测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舆情管理工作,加强舆论阵地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科室主任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对涉及本科室舆情要及时处置,有效抑制负面新闻炒作和蔓延扩大。对涉及我院的负面新闻或领导干部信息,短期内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热点的,要在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 (二)重大舆情汇报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医患暴力冲突、影响医院声誉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其他突发事件;有关医院负面信息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转载、转发、评论数

量大,占据各大网站主要版面或重要位置,不断扩散的;私自建成网络新媒体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偏激评论,传播面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针对上述重要舆情,要及时上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妥善处置。 (三)坚持正面宣传疏导 网络宣传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因为其快捷性、草根性、集成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要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围绕医院、科室病区的重点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策划,形式多样地做好宣传报道,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权威性、时效性,形成网上的医院好声音,传播“仁人爱院”的正能量,打造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医疗卫生舆论氛围。 (四)严格内部审核管理 对医院职能部门或科室已建立的新媒体公共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要集中梳理,规范管理,统一到信息科集中办理登记备案。严禁因个人的诉求或不满,违规私下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妄议医院政策规定,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散布不利于医院团结和发展的虚假信息,对于影响恶劣,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要批评教育,依纪依法给予党纪行政处分,必要时诉诸法律。 三、保障措施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制度 XXXXX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我院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网络上有关 XXX 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闻评论、博客、BBS、聚合新闻RSS、贴吧等。三、领导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网络舆情科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处(室)和归口管理全院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各系(部)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各处(室)应至少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责任追究制,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的,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学生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四、工作原则 (一)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院宣传部网络舆情科统一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和快速处理。网络舆情科应派专人重点监控所有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坦诚的态度,如实反映事件真相,争取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涉密事项外,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切实保障大家的知情权。 (三)坚持快速反应,限时反馈,加强舆情督办。对于涉及我院的网络舆情,应及时介入并核实,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网络舆情科反馈回复材料,回复材料需由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情况特殊,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应于规定期限内向网络舆情科反馈表态性回复。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分局网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妥善处置网上舆情,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华宁公路分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办发【2008】2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的网络舆情是指通过新闻报道、新闻爆料、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群等互联网形式,反映出来的涉及华宁公路分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的言论和观点信息,以及可能或已经对华宁公路分局形象、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 第二章舆情分类 第三条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发展态势,将舆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舆情、二级(严重)舆情、三级(一般)舆情。一级舆情是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有可能形成重大网络热点事件的苗头性舆情,或本属二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

网络舆情。如中央级媒体关注或报道、国内大型门户网站刊发后引起和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舆情。二级舆情是指网上影响较大、可能会引发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或本属三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网络舆情。如省内媒体关注或报道、云南网及市内主要网站刊发的容易引起关注和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重大民生诉求等方面的舆情。三级舆情是指市内网站的一般爆料、投诉、普通民生诉求等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网络舆情。 第四条舆情级别由省公路局党委和玉溪公路局党委和市网管办确定。 第三章舆情处置 第一节责任主体及分工 第五条分局主要领导和分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网络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要亲自处置。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处置涉及本部门的网络舆情。市网管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涉事部门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负责协调、指导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明确一名成员分管网络舆情工作并担任网络发言人,至少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担任网络舆情管理员,武装多名高素质网络评论员。全分局上下形成涉

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定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万坪”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机构设置 成立万坪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向用平同志任组长,镇长陈海春、党委副书记杜江河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村(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永顺县政府”网公众留言等州、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建设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永顺政府网公众留言板、永顺论坛、永顺新闻网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以《网络舆情抄告单》形式,经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单位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收到批办的《网络舆情抄告单》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镇党委、政府。需紧急处理的网民留言,所涉单位在接到《网络舆情抄告单》后,2天内予以明确答复。 4.跟踪督办。镇党委、政府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相关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新版】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管理制度 根据《包头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处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第一时间掌握食品安全舆情动态,及时引导和回复食品安全舆情所引发的社会关切,确保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妥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由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科(以下简称食安办)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做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引导与处置工作。设兼职舆情管理员和监测员,加强对媒体等舆情监测处置,加强与各监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系统。 二、加强舆情监测 食安办设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员岗,每天至少一次浏览相关媒体,监测并跟踪处理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舆情信息;其它各职能部门设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员,对掌握到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及时向食安办通报。监测范围重点为:国家及省

级媒体--《中国食品安全网》、《新浪网》、《凤凰网》、《人民网》《腾讯网》等全国有影响的10多个大网站;监测内容主要为:新闻媒体报道、反映或正在调查采访的食品 安全问题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已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产品源头与流向可能涉及我县的;我县以外己经发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县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 三、进行舆情分析处置 舆情管理员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划分食品安全舆情风险等级。对于被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不大的一般舆情,可在24小时(最迟48小时)内交办或通报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经初步分析对本县食品安全工作影响较大的重大舆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同时交办各地各有关职能部门,并于24小时内(最迟48小时)跟踪查办结果。重大舆情交办应以书面形式;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等形式交办,再补充书面交办单。重大舆情处置结束后,舆情管理员要跟踪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书面结案报告。

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

舆情风险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有效保护企业形象、信息,使公司各业务层面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媒体方向、政策导向,并及时了解和跟进与公司相关的负面新闻和突发事件,避免公司利益、形象乃至生存、发展遭受威胁,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舆情风险是指本公司在发生破坏性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和人员安全事故、重大金融安全事件、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稳定的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后,做好对外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3 舆情管理机构及职责 3.1 机构设置 鉴于当前舆情的形势和特征,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杜绝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舆论损害,成立舆情风险管理机构,既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由经营班子及各职能部门总监、各单位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立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行政管理部,集团董事会秘书兼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管理部总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3.2 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2.1 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建立本企业舆情风险管理工作指挥体系; 3.2.2 听取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关于舆情监测及分析等工作的汇报,审批舆情管理措施,决定有关预案的启动、关闭; 3.2.3 研究部署突发事件应对及负面舆情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3.2.4 督导、协调公司相关部门舆情管控应对处置工作;

3.3 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工作职责 3.3.1 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不定期对涉及集团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视情况向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工作建议; 3.3.2 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据舆情等级进行搜索、监测;根据舆情发展情况,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准备相关材料,一对外口径,进行正面舆论引导,防止舆情升级。 3.3.3 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发生负面舆情事件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 3.3.4 指导相关部门开展负面舆情应对工作。 3.3.5 工作过程中,备份有关信息(包括:负面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相关信息以电子截图、书面打印等方式分类编号保存。 3.3.6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目的、工作原则、应急程序、工作方法等预案内容;宣传本预案,增强职工新闻敏感性和维护公司形象的责任感。 3.4 各职能部门,经营单位工作职责 3.4.1 集团各职能部门、各经营单位协同行动,负责监控、处理公司、项目层面的相关信息。 3.4.2 财务资金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资金管控、投融资、担保、财务数据方面舆情监控。 3.4.3 技术中心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资质、专利、工法权属、性能,技术安全,研发风险及网络安全方面舆情监控。 3.4.4 经营发展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项目投资模式,投标资质,可行性研究,项目概算技术方案等方面舆情监控。 3.4.5 行政管理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社会责任、品牌形象、企业文化等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气。 (一网络舆情的监测 由网络舆情监督员对涉及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送办公室分转交办。 1.监测对象。较经常出现涉及本学校和学生相关舆情信息、帖子和相关跟帖。 2.监测内容。网络上涉及学校和学校的敏感工作和容易被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学校和学校的意见、建议、投诉,相关问题的咨询,涉及教师、服务人员等人员行为和效能作风问题等。 3.监测方法。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收集相关敏感话题和信息。 4.监测形式。一是每天至少1次对相关网站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二是每周至少1次的舆情通报。 (二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公司网上舆情管理规定

新巨龙公司舆情管理规定 为净化网络环境,根据国务院信息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国家能源局及山东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的网上舆情监控、报告、处理等工作由公司党委,保卫部舆论信息监控中心、团委、人力资源部、各个科室、区队等部门协助完成。 二、公司党委为网上舆情监控的领导部门,总负责舆情的处理协调事务。 三、保卫部舆论信息监控中心负责网上舆情监控、报告事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党委报告,然后根据党委的处理意见(文字批示或电话指示)对舆情处理(如删除、举报等),并把处理结果及时报给公司党委。 四、各个科室、区队、在发生重大舆情时要全力协助保卫部查处相关公司内、外人员。 五、保卫处在发生重大舆情时,要协助公司党委联系公安部门,全力查处相关违法人员,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保卫部设舆论信息监控中心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网上舆情监控。 七、网上舆情监控内容包括公司内外论坛、贴吧、微博、QQ群、虚拟社区等网站。 八、监控人员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公司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并做好记录。 九、监控人员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在1个工作日内,填报《新巨龙公司网上舆情信息报告处理单》,报请公司党委领导阅示。特殊情况,直接电话向党委或院领导汇报。 十、网络监控人员发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损害国家机关声誉的; 3、煽动分裂国家、破环国家统一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教唆犯罪的;

舆情监测工作制度

舆情监测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中心网络管理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中心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有关规定,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心建立舆情监测的制度与工作机制,及时采集民众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事件信息,分析事件缘由,建立舆情处置联动机制,确保中心新闻宣传的正面导向。 第三条中心疾病与卫生相关部门应设立舆情信息监测员,承担本部门相关舆情信息的日常收集、登记、分析、核实和上报。 第四条信息科负责指导、协调中心相关部门舆情监测工作;并定期汇总、整理为《舆情监测简报》,上报中心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 第五条疾控科负责协调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信息科负责协调媒体舆论宣传引导工作。 第六条舆情监测信息分类。主要包括:广安市内传染病事件、食物中毒事件、职业中毒事件、环境因素事件、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预防接种事件、服药事件、食品安全等。

第七条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II级以上事件引发的舆情视为突发重大舆情,应在2小时内报告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以便及时应对。每月1~30日普通舆情应汇总、分析,于次月5日前报告。 第八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重要舆情信息迟报、漏报、瞒报,对重要舆情回复不及时、处置不力的应按照中心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追究其责任。 第九条密切关注网络上所有涉及中心的舆情信息,及时发现有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重点监控舆情首发网站和网民活跃程度、影响较大的网站、论坛,密切跟踪舆论动态,及时搜集舆情进展情况。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广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一五年二月十日

2020年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2020年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及其工作职责 (2) 第三章各类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4) 第四章责任追究 (7) 第五章附则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类舆情对公司股价、公司商业信誉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司章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舆情包括: (一)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公司进行的负面报道; (二)社会上存在的已经或者将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传言或信息; (三)可能或者已经影响社会公众投资者投资取向,造成股价异常波动的信息; (四)其他涉及公司信息披露且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第二章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及其工作职责 第三条公司应对各类舆情(尤其是媒体质疑危机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第四条公司成立应对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工作组),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其

他高级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舆情工作组是公司应对各类舆情(尤其是媒体质疑信息)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处理工作,就相关工作作出决策和部署,根据需要研究决定公司对外发布信息,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决定启动和终止各类舆情处理工作的相关事宜; (二)拟定各类舆情信息的处理方案; (三)协调和组织各类舆情处理过程中对外宣传报道工作; (四)负责做好向证券监管机构的信息上报工作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沟通工作; (五)各类舆情处理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舆情工作组的舆情信息采集设在公司董事会工作部,负责对公众媒体信息的管理,及时收集、分析、核实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舆情、社情,跟踪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交易价格变动情况,研判和评估风险,并将各类舆情的信息和处理情况及时上报舆情工作组。 第七条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及监控公司官方自媒体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官方网站、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渠道,及时收集、整理上述公司官方自媒体的互动、评论、留言等舆情,并将情况汇总至董事会工作部。同时根据公司舆情工作组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反应及处理。 第八条公司董事会工作部设专职人员负责建立舆情信息管理档案,记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题目、质疑内容、刊载媒体、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