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第32卷第2期2010年4月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

V01.32

Apr.

No.2

20lO

文章编号:1674—5086(2010)02—0089—04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郑小敏1,孙雷1,王雷2,易敏3

(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I匹l/II成都610500;2.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3.“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为了更好地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殊渗流机理,根据某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全直径缝洞型岩芯模型,实验岩样来源于油田的实际岩芯,采用油田实际油样和相似地层水进行了模型水平、倾斜300、倾斜600三种不同角度的水驱油机理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为缝洞型碳酸盐岩采收率、含水率、无水采收期等与缝洞倾斜情况和缝洞结构有密切关系。并将实验数据应用于Cruz.HernandezJ等人基于对流一扩散渗流理论建立的缝洞型油水两相流动系统数学模型的拟合中,讨论了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扩散系数和流动速度对模型拟合的影响情况,并提出了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作用、流体流速、孔洞配位数等影响因素。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水驱油机理;模拟实验;油水两相流动;油藏模拟

中图分类号:TE344文献标识码:ADOI:10.3863/j.issn.1674—5086.2010.02.017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渗空间主要是由大小不一的溶洞和宽窄不同的裂缝组成,缝洞的组合关系极其复杂,填充程度也有所不同,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因此其储层流体就具有特殊的渗流规律¨。6j。但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还没有直接识别碳酸盐岩缝洞组合体的方法,只能通过简化的微观模型来分析流体渗流特征"-11]。

为了更好地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殊渗流机理,本文试图根据某油田实际情况,设计制作全直径缝洞型岩芯模型,通过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进一步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特点,分析它与常规油藏的异同点。

1全直径缝洞岩芯模型设计制备

此次实验应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真实岩芯样品进行,先将全直径岩样对半剖分,然后分别在每半块的岩面上参照实际储层情况人工模拟裂缝一孔洞组合刻蚀,再还原为圆柱状岩芯,从而制备成不规则缝洞网络型全直径岩芯模型(如图1)。

旒凳篆嵩34锅3%:篓嚣30780譬110留5长度靴衄

缝洞:孔隙度.,渗透率×3岫1:

……

图1缝洞网络型岩芯物理模型示意图

豫?1Physicalmodelfracture.vuggynetwork啪

}收稿日期:2008—1l—06

作者简介:郑小敏(1980一),女(汉族),四川自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藏工程、油气相态方面的研究工作。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