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

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
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

中藥學考试重点复习题

第一至八章中药学总论

1、《神农本草经》(簡称本经)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

种。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得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这就是中国药物学最早得專著。

2、《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或《官修本草》):唐·苏敬、李勣等人编撰,世界上第一部

由国家政府颁行得药典。载药844种,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

3、李时珍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1593年刊行)。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得

药物学:载药1800多种,附药图1000余幅,附方1万首。

4、中药得采收季节、时间与方法,对中药得质量好坏与疗效高低有着密切得关系。也就就是说,

药材得采收应该在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进行。一般药材得采收时间及方法 : -

(1) 植物类

a) 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得花前期或刚开花时连根拔起。

b)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c) 花类:在花正开花时进行,或含苞欲放时摘取花蕾。

d) 果实与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亦有未成熟时采收得。

e) 根与根茎类:多以农历二、八月采收。少数夏季采收。

f) 树皮与根皮类:清明至夏至间剥取皮。亦有秋后或早春采者。

(2) 动物: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3) 矿物:大多可随时采收。

5、中药炮制得常用方法有哪些?

(1) 中药炮制得常用方法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类型。简述

如下 : -

a) 修治 - 包括纯净、粉碎及切制处理;

b) 水制 - 包括洗、淋、泡、润、漂、水飞等方法;

c) 火制 - 包括炒(清炒及固体辅料炒)、炙(蜜、醋、酒、盐及姜汁)、煅、煨、烘焙

等方法;

d) 水火共制 - 包括煮、蒸(清蒸及辅料蒸)、潬、淬等方法;

e) 其它制法 - 包括制霜、发酵、发芽等方法。

6、五味得作用就是什么?

(1) 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2) 甘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与药性、与中得作用。

(3) 酸味有收敛固涩得作用。

(4) 苦味有降泄、通泄、疏泄、清泄邪热、燥湿、泻火坚阴得作用。

(5)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得作用。

(6) 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7) 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而不尽相同。

7、七情得内容 : -

(1) 单行:即一种药物单独应用。

(2)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得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3) 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就是治疗目得一致得药物

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得疗效。

(4) 相畏:即一种药得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得毒性或副作用。

(6)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7) 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8、用药禁忌包括哪些内容?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食时饮食禁忌等内容。

药物之间有相反得关系。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1) “十八反”

a)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b)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c)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2) “十九畏”

a) 硫黄畏朴硝,

b) 水银畏砒霜,

c) 狼毒畏密陀僧,

d) 巴豆畏牵牛,

e) 丁香畏郁金,

f) 川乌、草乌畏犀角,

g) 牙硝畏三棱

h) 官桂畏石脂,

i) 人参畏五灵脂。

第一章解表药

1、简述桂枝、柴胡得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1)

桂枝为辛温解表药,归肺、膀恍、心经。能发汗解表,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本品辛甘温照,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

力较麻黄温与,故外感风寒,无论就是无汗得表实证、还就是有汗得表虚证,以及阳虚

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

证,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

(2) 柴胡(发散风热药)

柴胡为辛凉之品,能发表、升阳。可用治外感表证,发热、头痛等症,以及清阳不升得

病证。对于风热、风寒表证,皆可配伍使用。柴胡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

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柴胡苦辛微寒,主升肝胆之气,

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

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疟

疾寒热往来。

1、简述鱼腥草得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1) 鱼腥草 (清热解毒药)

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尤以清肺热见长。

既可用治外痈,又长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为治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亦可用于湿热

淋证,湿热泻痢,兼有清热止痢之功。

2、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

(1) 石膏与知母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

来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

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

用。

知母味兼苦而质润,兼入肾经,泻火之中长于清润,善生津润燥,肺热燥咳、内热骨蒸、

消渴、肠燥便秘多用。

(2) 牡丹皮与赤芍 (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赤芍性味苦寒,同入肝经血分。功能清热凉血,活血袪瘀,主治温毒发斑、血

热吐衄、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等病证。

但牡丹皮味兼辛,入心肝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用治温病伤

阴,阴虚发热,夜熟早凉,无汗骨蒸者。

赤芍专人肝经,活血散瘀止痛力强,尤多用于治肝热目赤肿痛、肝郁胁痛。

1、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

(1)

两者均属于攻下药,具有泻下攻积得作用,用治积滞便秘。

但大黄泻下力较猛,可荡涤肠胃,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故实热便

秘尤为适宜。而芒硝味咸润燥软坚,尤宜大便燥结者。另外,大黄可清热泻火,用治火

热上炎得吐衄血,目赤咽肿;可凉血解毒,用治热毒疮疡、烧烫伤;可逐瘀通经,用治

瘀血诸证,另可导湿热从大便排出,用治湿热蕴结得痢疾、黄疸、淋证等。

芒硝外用具有较好得清热消肿作用,用治咽痛、口疮、目赤及疮痈肿痛等。

4、简述大黄、芒硝得功效与适应证

(1) 大黄 (攻下药)

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腸、肝、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

瘀通经作用。临床用治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

及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2) 芒硝 (攻下药)

芒硝味咸、苦,寒;归胃、大腸经。功效就是泻下,软坚,清热。治疗实热积滞,大便

燥结;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乳痈初起;肠痈初起等证。

1、试述防己得药性、功能、主治病证及使用注意。

(1) 防己

a) 性味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b) 功能及主治病证

i) 袪风湿

用来治风湿痹证。 (suit for 风湿热痹)

ii) 止痛

风湿痹痛及牙痛。

iii) 水肿

- 包括风邪外袭、水湿内阻头面身肿、小便不利引起之风水证;

- 一身肌肤悉肿、小便短少引起之皮水证;及

- 湿热壅滞引起之腹胀水肿。

c) 使用注意

阴虚体弱、脾胃虚汗者慎用。木防己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肾病患者忌服。

2、蕲蛇得药性与功能主治?

蕲蛇为动物类药,性味甘、咸、温;归肝经。善搜剔走窜,袪风通络,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口喎及半身不遂;又均善袪风止痒,治麻风、疥癣;还均善定惊止痉,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等。蕲蛇性温有毒力强,久痹顽癣及麻风多用。

1、简述广藿香得功效与适应证

(1) 广藿香

广藿香气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解暑之功,常用治湿滞中焦证

及暑湿证、湿温证初起。广藿香气味较芳香,化湿与中之力强,为芳香化浊要药。并能

解表,为治暑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得常品;且善与中止呕,治多种呕吐,尤治湿

浊中阻之呕吐,最为捷要。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1、试述泽泻、车前子、茵陈蒿其主要功效与适应证。

(1) 泽泻 (利水消肿药)

泽泻气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善治下焦湿热之水湿证及

淋浊、带下等证。主治证就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及湿热带下,淋浊等

证。

(2)

车前子性甘、寒;归肾、肝、肺经。能利尿通淋,治湿热下注,热结膀胱所致小便不利、

淋沥涩痛。车前子性味甘而滑利,既能清热利水,善治热淋涩痛;又能利水湿分清浊而

止泻,擅治湿盛引起得水泻及水肿兼热者;并能清肝明目,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

肝肾不足目暗昏花;且可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痰多等证。

(3) 茵陈蒿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性苦、寒;归脾、胃、肝、胆经。主要功效就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主治证就

是用于黄疸;及湿温,湿疮,湿疹等证。

2、车前子用于何种淋证?

车前子主要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

3、茵陈蒿善治黄疸,临床如何配伍应用?

茵陈蒿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排出,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作用;为治黄疸要药,尤宜治湿热蕴结肝胆所致黄疸。治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之阳黄,常配伍桅子、大黄等;若治脾胃寒湿内阻,黄色晦暗,手足不温之阴黄,常配伍附子、干姜等,以温里助阳、利湿退黄;若治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常配伍白术、茯苓、泽泻等。

1、何谓温里药?试述其功效、适应证及使用注意。

(1) 凡以温里袪寒;治疗里寒证为主得药物,称温里药,又名袪寒药。

(2) 本类药物均味辛而性温热,辛能散、行,温能通,善走脏腑而能温里袪寒,温经止痛,

故适用于温中散寒(脾胃寒凝证),温肾助阳(肾阳虚证),温肺散寒(肺虚寒证),温肝散

寒(肝经受寒),温助心阳(心肾阳虚),及回阳救逆(亡阳证)等证。

(3) 本类药物药性温热,易助火伤阴,故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或慎用。真热

假寒,不可误投。夏季炎热或温热地区宜慎用或用量宜小。

2、试述附子、丁香得功效与应用。

(1) 附子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

大便溏泄等。并能回阳,用于亡阳证。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肾阳虚证及脾肾阳

虚证,亦常用于寒湿痹痛。

(2) 丁香

丁香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主要功效就是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主

要应用于胃寒呕吐,呃逆;脘腹冷痛;及肾虚阳痿等证。

1、理气药得含义就是什么?

(1) 凡以疏通气机,用

治气滞(气机流通受阻而郁滞不通)或

治气逆(气得下降受阻而气逆不顺)证为主要功用得药物。

又称行气药。其作用较峻者,又称为破气药。

2、理气药得作用机理、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就是什么?

(1) 理气药得作用机理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

能行气。又因本类药主归脾、肝、肺经,故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

痛等作用。

(2) 理气药得适用范围

理气药用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还用于肝气郁

滞,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并可用于肺气壅滞,胸

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3) 理气药得使用注意

a) 本类药多辛苦,既行气,又易耗气,故气虚者慎用。

b) 多辛温香燥,易伤阴津,故热证及阴虚津亏者慎用。

c) 本类药多为辛香之品,不宜久煎。

2、试述川楝子得功效与应用。

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腸、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用治疝气、睪丸肿痛等。川楝子味苦性寒,长于清泄肝热、解郁止痛,对脘腹胁肋胀痛兼热者最为适宜;又能杀虫疗癣用治虫积腹痛、皮癣瘙痒。

1、试述使君子、槟榔得功效与应用。

(1) 使君子

使君子性味甘、温;归脾、胃经。为驱蛔虫、蛲虫要药。使君子驱虫力较强,单用即有

效,其味甘气香、性平质润,能助运扶脾、消积通肠,尤宜于小儿,可用治疳积形瘦、

腹痛有虫等证,一般可不再配伍泻药。大量服用使君子能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

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热茶及热食。

(2)

槟榔性味苦、辛、温;归大腸、胃经。善治绦虫证。槟榔作用广泛,就是治疗肠道寄生

虫病得广谱驱虫药,以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又能行气利水、截疟,可用治虫积腹痛、食

积泻痢、疟疾、水肿、脚气等多种病证。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槟榔。

1、试述神曲得功效与应用。

神曲味甘、辛、温;归脾、胃经。能消食化积。可用治食积不化所致得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臨床常与炒麥芽,炒山楂同用,习祢“焦三仙”。

1、试述小蓟、白及、仙鹤草得功效与应用。

(1) 小蓟 (凉血止血药)

小蓟味甘性凉,入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之效,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类出

血证及热毒疮疡。小蓟药力较弱,但又兼利尿,擅治尿血,兼治血淋、热淋等证。

(2)

白及为苦涩寒凉之品,能收敛止血;适宜于体内外多种出血。

因主归肺、胃二经,故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

白及消肿生肌,外敷疮疡,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已溃者可使之生肌;油调外涂,治疗

手足皲裂、水火烫伤,可促进裂口或创面愈合。

(3) 仙鹤草 (收敛止血药)

仙鹤草味苦、涩、平;归肺、肝、脾经。长于收敛止血,广泛用子身体各部位出血之证,

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又能止痢、补虚、杀虫,治泻痢、脱力劳伤、阴道滴虫等。

2、比较地榆与槐花得功效及应用异同点。

(1) 地榆与槐花 (凉血止血药)

地榆、槐花均苦、微寒,入肝、大肠经,均可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诸出血证,且善于

清大肠之火,故尤多用于大肠火盛之便血、痔血,常相须为用。

然地榆善清下焦血分之热,且兼收敛之性,止血之力较强,又善治妇女血热崩漏、月经

过多;尚能解毒敛疮生肌,治水火烫伤、湿疹、疮疡及热毒血痢有效。

而槐花还善清肝火,为治肝火上炎得头痛、目赤之良品。

1、试述活血化瘀药得含义、功效、适应证及使用注意。

(1) 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主治血行不畅与瘀血病证得药物,称为活血

化瘀药,或活血袪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2) 活血化瘀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具有多种不同得功效,如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

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瘕等。

(3) 活血化瘀药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遍及内、外、妇、儿等各科。

如各种瘀滞痛证、癥瘕积聚、中风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跌打伤痛、疮疡肿痛、

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等。

(4)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

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它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对于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以免

引起出血、堕胎,或耗伤阴血。

更由于本类药物就是属于破血逐瘀之品,更易伤人正气,对体虚而兼瘀者慎用。

2、试述延胡索、郁金、桃仁、益母草得功效及应用。

(1) 延胡索

延胡索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能活血止痛,可用治血滞诸痛、如血滞经闭痛

经,产后瘀阻腹痛,胸胁疼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等证。延胡索味辛散温通,既能活

血,又能行气,尤宜于血瘀气滞诸痛证。延胡索止痛作用优良,"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临床广泛地用于气血痰滞所致身体各部位得疼痛。

(2) 郁金

郁金味辛、苦、寒;归肝、心、胆经。能活血行气止痛。可用治气滞血瘀所致得胸胁脘

腹疼痛,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等证。郁金性寒,

以气滞血瘀有热者用之为良。并能凉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也可用治热病神昏,癫痫

痰闭;吐血,衄血,以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湿热黄疸,肝胆结石。

(3) 桃仁

桃仁味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腸经。能活血袪瘀通经。可用治内、儿、妇、

外、伤各科瘀血证,如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心腹刺痛

及跌打损伤等证。本品活血又能消内痈,也常用治肺痈、肠痈。并能润肠通便,止咳平

喘。也可用治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4) 益母草 **

益母草味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

活血调经

可用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经行不畅,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妇科瘀血证;

且本品活血调经之力较强,为妇科经产(胎前产后)之良药;

益母草性微寒,以血热瘀滞者用之为佳。故

治跌打损伤

利水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对水瘀互拒之水肿尤为适宜。其治水肿,现代多用治急、慢性肾炎水

肿。

清热解毒

疮痈肿毒、皮肤隐疹益母草多用。

3、比较川芎与丹参,三棱与莪术得功效及应用异同点。

(1) 川芎与丹参

川芎与丹参均能活血调经,袪瘀止痛。都可用治瘀血阻滞所致得经闭痛经,月经不调,

产后腹痛,以及心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证。二者对内儿妇外伤诸科瘀血证,

均可使用。皆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 "血中之气药",故寒凝气滞血瘀者尤为适宜。

且川芎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旁通络脉",又善于袪风止痛。也常用治头痛,以

及风寒湿痹。为治头痛之要药,随证配伍可用治多种头痛。

丹参味苦性微寒,既能活血,又能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同时,丹参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也可用治疮痈肿毒,风湿热痹,肢节红肿热痛,

温病热人心营,高热、烦躁不寐或斑疹隐隐,甚则神昏瞻语,以及杂病血不养心之心悸、

失眠等证。

(2)

三棱与莪术皆辛散苦泄,均为破血消坚之品,都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同可用治气滞

血瘀所致得癥瘕积聚、经闭痛经、心腹疼痛,以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食积气滞,脘

腹胀痛等证。二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之处在于,三棱性平,偏于破血,破血袪瘀之力较强。

莪术性温,偏于破气,破气消积之力较强。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1、能润肺止咳得药有川贝、甜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

2、试述旋覆花、桔梗、瓜蒌、桑白皮得功效及应用。

(1) 旋覆花 (温化寒痰药)

旋覆花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腸经。

降气化痰

用于痰饮壅肺或痰饮蓄结证,能降气消痰化饮而平喘,下气化痰行水而除痞,治痰饮塞

肺、肺气上逆得咳喘痰多者。

降逆止呕

本品亦有用于噎气,呕吐,善消痰饮、降胃气而止呕噎。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之噎气、

呕吐,胃腔痞鞭者。

使用注意: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2)

桔梗味苦、辛、平;归肺经。能宣肺,治肺气不宣之咳喘。桔梗性平,以开宣肺气为用,

治咳嗽或咽痛或音哑,属肺气不宣无论寒热均宜;又能利肺气而排脓、治肺痈咳唾脓痰。

凡气机上逆之呕吐、呛咳、眩晕及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此外,取其开宣肺气之壅滞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秘。取其性主上行,臷药上行之功,

在清泄肺热得方药中,加大桔梗,以引药上行。

(3) 瓜蒌 (清化热痰药)

瓜蒌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腸经。功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润燥

滑肠。本品甘寒清润,善于清肺润燥,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用于痰热咳喘。本

品既能清肺胃之热而化痰,又能利气散结以宽胸,故可通利胸膈之痹塞,用于胸痹,结

胸等。本品有散结消痈作用。用于肺痈、肠痈、乳痈等。能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反乌头。

(4) 桑白皮

桑白皮味甘、寒;归肺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本品能清泻肺热,兼泻肺中水气

而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喘。能肃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用于水肿。

3、试比较半夏与天南星、紫菀与款冬花、桑白皮与葶苈子药物性味、功效及主治证得异同:

(1) 半夏与天南星 (温化寒痰药)《論述題》

半夏、天南星均辛温有毒,既能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耍药,每相须为用;又能消

肿止痛,治痈疽肿毒、痰核肿痛、癌症等证。

不同之处在于半夏主归脾胃经,善除脾胃湿痰;还能降逆止呕,为治呕吐要药;并能消

痞散结,治胸脘痞闷、梅核气等证。而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痰;

又善袪经络风痰而止痉,治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2) 紫菀与款冬花 (止咳平喘药)

紫菀、款冬花二药部有甘润而不燥腻之性,均能润肺止咳,对于寒热、虚实得新久咳嗽、

喘咳,常相须为用。

紫菀辛散苦降,温润不燥,长于开泄肺郁,化痰止咳、不论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或寒

嗽热咳均可配用,但以外感风寒,肺气塞塞,咳喘痰多等症,用之最宜。虽能润肺,但

滋养之功甚微,用治肺虚咳嗽,全在适当配伍,对于阴虚火旺,或有实热之燥该、咳血

等症,更不宜单独使用。

款冬花性味辛温,人肺经,辛散而润,平与不燥,长于止咳下气,临床用治肺寒及肺虚

咳嫩等症,最为适宜。

综合二者功效,同中有异。紫菀辛苦温润重在下气化痰;款冬花辛散温润,以止咳下气

为主。但紫菀甘润苦降,微温而不燥,主入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化痰而止咳,凡咳嗽无

论新久、寒热虚实皆可投用。

(3) 桑白皮与葶苈子 (止咳平喘药)

桑白皮、葶苈子均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治痰涎壅肺咳嗽喘满、水肿、小便不利

等实证。

不同之处在于桑白皮甘寒,药性较与缓,善泻肺中邪热,常用于肺热喘咳之证及风水皮水。而葶苈子苦寒,药力较峻猛,专泻肺中痰火及水饮,善治痰水阻肺,肺气不降得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平卧及胸腹积水。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1、试述石决明、代赭石、铃羊角、天麻、全蝎、蜈蚣得性味、功效、临床应用与用法。

(1) 石决明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药性咸、寒,归肝经。功效就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临床适用于肝阳上亢,头

晕目眩,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亦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应打碎先煎服。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2) 代赭石 (平抑肝阳药)

代赭石药性苦,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之功效。临床适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噎气;肺气上逆之咳喘以及气火上

逆,血热妄行之出血证。用法应打碎先煎服;降逆、平肝生用;止血煅用。因含微量砷,

故不宜长期服用。

(3) 铃羊角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药性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得功效,临床适

用于肝风内动,惊痈抽搐,尤宜于热极生风证;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

肿痛;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用法須煎服,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

服。

(4) 天麻 (息风止痉药)

天麻药性甘,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袪风通络之功效。临床可适用于

各种病因所致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

中风手足不遂以及风湿痹痛。可煎服或研末冲服。

(5) 全蝎 (息风止痉药)

全蝎药性辛,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攻毒散结,通络止

痛之功效。临床适用于高热得小儿急慢、惊风,痰迷癫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

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中风偏瘫。可煎服或研末冲服。

(6) 蜈蚣 (息风止痉药)

蜈蚣药性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适

用于多种原因引起得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癧、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可煎

服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

2、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之性味、功效及主治证得异同:

(1) 全蝎与蜈蚣 (息风止痉药)

蜈蚣、全蝎性辛,有毒;皆入肝经。皆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同可

用治痉挛抽搐、疮疡肿毒、风湿顽痹等证,二药相须有协同增效作用。

然全蝎性平,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性平,寒热病证均可用。搜风

通络止痛力较强。

蜈蚣性温,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镇痉功效较强,又攻毒疗疮,通痹止痛效佳。

性温,治寒性病证为宜。息风止痉、攻毒散结力较强。

3、赭石质重降逆之性,表现为哪些作用?治疗哪些病症?

赭石质重性降,为重镇降逆要药。尤善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常用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此外,又能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又可用治哮喘。

4、既息内风又祛外风得平肝息风药有那些?功用各如何?

(1) 既息内风又祛外风得平肝息风药有钩藤,天麻与铃羊角。

(2) 各自功用簡述如下 : -

(a) 钩藤

具有息风止痉、清肝平肝之功效。

(b) 天麻

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袪风通络之功效。

(c) 铃羊角

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得功效。

1、试述朱砂、龙骨、柏子仁、远志得功效及应用。

(1) 朱砂 (重镇安神药)

朱砂药性甘、寒,有毒;归心经。功效就是镇心安神,专入心经,功擅清心降火、镇惊

安神,为安神定志之要药。尤宜于心火亢盛者,亦能清热解毒。其适应证就是心神不宁,

心悸失眠;惊风,癲癇;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品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

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2) 龙骨 (重镇安神药)

龙骨药性甘、涩、平;归心、肝、肾经。既能镇惊安神,又能平肝潜阳,常用于心神不

宁、惊悸、癲狂及肝阳眩晕,同为镇心、平肝之要药。龙骨甘平质重,镇惊安神效良,

适用于各种神志失常得疾患;且味兼涩,煅用又善收敛固涩,外用能吸湿敛疮生肌,为

滑脱诸证及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愈所常用。

(3) 柏子仁(养心安神药)

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腸经。有养心安神之效,以治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

心悸、失眠。柏子仁入肾经,养心滋肾,尤宜于心阴虚及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且富含

油脂,能润肠通便,治疗肠燥便秘。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4) 远志 (养心安神药)

远志性味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既开心气又通肾气,就是交通心肾、安神志

得佳品。亦能袪痰开窍,消散痈肿。其适应证就是惊悸,头眠健忘;痰阻心窍,癲痫发

狂;咳嗽痰多及痈疽疮毒,乳房肿痛。

2、朱砂最长于用治那种心神不宁?为什么?其用量、使用注意如何?

(1) 朱砂最长于用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朱砂性味甘寒质重,

专人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所以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

(2) 朱砂可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lg,l 日2~3次。外用适量。

(3) 朱砂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忌火锻;因火锻能析出水银,有剧

毒。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 1.四气:寒、热、温、凉。 2.五味:辛、甘、酸、苦、咸。 3.归经药性: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在于指明作用部位和范围。 4.向上:呕吐、喘咳; 向下:泻利、崩漏(bēnglòu)、脱肛(gāng); 向外:自汗、盗汗; 向内:疹(zhěn)点隐没; 能够改变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性能,称为升降沉浮。 5.七情: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反、相恶、单行。 6.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叁、沙叁、丹叁、玄叁、细辛、芍药。 7.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宫桂畏石脂;人叁畏五灵脂。 8.特殊煎服方法的目的: ◆后下:防止芳香性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包煎:防止药液发粘糊锅或刺激咽喉出现咳嗽; ◆另煎:避免药液被其它药渣吸收而影响疗效; ◆洋化(即溶化):防止糊锅或形成糊状,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煎出; ◆冲服: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材浪费。 9.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10.中药鉴别方法:显微鉴定。 11.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12.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100件以下,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1年。 1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15.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6.中药害虫防治方法: ◆经验贮藏;◆利用温度贮藏;◆化学试剂处理;◆气调养护和钴辐射灭菌。 17.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8.主要本草著作: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为我国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新修本草》(即《唐本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19.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精)

第一章解表药 1. 简述桂枝、柴胡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1 桂枝为辛温解表药 ,归肺、膀恍、心经。能发汗解表,可用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本品辛甘温照,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故外感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以及阳虚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 , 助阳化气。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 (2 柴胡 (发散风热药 柴胡为辛凉之品,能发表、升阳。可用治外感表证,发热、头痛等症,以及清阳不升的病证。对于风热、风寒表证 ,皆可配伍使用。柴胡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 ,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柴胡苦辛微寒, 主升肝胆之气 , 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疟疾寒热往来。 第二章清热药 1. 简述鱼腥草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1 鱼腥草 (清热解毒药 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尤以清肺热见长。既可用治外痈,又长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 , 为治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亦可用于湿热淋证,湿热泻痢,兼有清热止痢之功。 2. 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

(1 石膏与知母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来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 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 ,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 知母味兼苦而质润,兼入肾经,泻火之中长于清润 ,善生津润燥,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肠燥便秘多用。 (2 牡丹皮与赤芍 (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赤芍性味苦寒,同入肝经血分。功能清热凉血,活血袪瘀 ,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等病证。 但牡丹皮味兼辛,入心肝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 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用治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熟早凉,无汗骨蒸者。 赤芍专人肝经, 活血散瘀止痛力强 ,尤多用于治肝热目赤肿痛、肝郁胁痛。 第三章泻下药 1. 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 (1 两者均属于攻下药 ,具有泻下攻积的作用,用治积滞便秘。 但大黄泻下力较猛,可荡涤肠胃,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又因其苦寒沉降,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而芒硝味咸润燥软坚,尤宜大便燥结者。另外,大黄可清热泻火,

最新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 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答案:D A.《本草纲目》B .《证类本草》C .《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E .《本草经集注》 3. “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答案:B A.《本经》B .《证类本草》C .《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答案:D A.《海药本草》B .《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E .《本草纲目拾遗》 7. 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 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 .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答案:C A. 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答案:B

A.酒 B. 土 C.醋 D.姜汁 E .盐水 淡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 .泻下 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E A.苦 B.甘 C.咸 D.酸E .辛 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急止痛 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A A.苦 B.涩 C.咸 D.淡E .辛 咸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C A.活血行气 B.降逆止呕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 急止痛 苦味药可以治疗( ) 答案: E A.自汗证 B.盗汗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E.便秘证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 答案: D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 .相恶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 答案: A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瓜蒌与黎芦 E.白及与瓜蒌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3. A.

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点总结.docx

精品文档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中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呕家圣药;解鱼蟹中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既可散风寒又能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既可散风寒又能散风热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头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 阳明头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 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巅顶头痛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鼻渊要药;需包煎发散风热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后下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 滑肠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 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长于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长于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治少阳证之要药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石膏清热泻火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清解肺卫气分实热之要药 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利湿,凉血解毒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善泻肝胆火热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 尿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泻痢之要药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 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药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疗一切内外痈之要药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清 疮家圣药心利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 治乳痈之要药肝明目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止 治肺痈之要药痢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三)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C ) 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D ) 答案:D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 答案:B A.《本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 答案:D A.《海药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 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 答案:C A.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 答案:B A.酒 B.土 C.醋 D.姜汁 E.盐水

11.淡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泻下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E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答案: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缓急止痛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答案:A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答案:止血药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答案:止血药 一、A1 1、除香附外,下列何药亦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A、茜草 B、蒲黄 C、白及 D、三七 E、地榆 2、下列关于地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治伤科之要药 B、治妇科调经要药 C、治温经之要药 D、治烫伤之要药 E、治活血行气之要药 3、既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又能安胎的药物是 A、桑叶 B、洋金花 C、蒲黄 D、艾叶 E、款冬花 4、下列药物中,哪一味是收敛止血药

A、仙鹤草 B、三七 C、小蓟 D、地榆 E、白茅根 5、既能收敛止血,止痢,又能截疟,补虚的药物是 A、苦楝皮 B、沙苑子 C、侧柏叶 D、仙鹤草 E、三七 6、“十八反”中,白及与下列何种药物相反 A、甘草 B、乌头 C、藜芦 D、甘遂 E、芫花 7、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是 A、三七 B、茜草 C、白及 D、蒲黄

8、对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兼有瘀滞者,多选用的药物是 A、三七、白及 B、蒲黄、茜草 C、白及、仙鹤草 D、血余炭、槐花 E、地榆、藕节 9、蒲黄入汤剂,其用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冲服 D、布包煎 E、久煎 10、蒲黄的功效是 A、止血,化瘀,利尿 B、止血,温胃,行气 C、止血,敛肺,下气 D、止血,敛肺,止咳 E、止泻,活血,定痛 11、为妇科调经要药的药物是 A、槐花 B、白茅根

D、茜草 E、凌霄花 12、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特点的药物是 A、茜草 B、大蓟 C、蒲黄 D、三七 E、白及 13、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药物是 A、大蓟 B、小蓟 C、白茅根 D、地榆 E、槐花 14、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的药物是 A、大蓟 B、藕节 C、侧柏叶 D、地榆 E、三七 15、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花类药物是

执业医师药师中药学考点总结

中药学考试重点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四气和五昧 一、A1 型题 (1) 中药的作用包括:答案 A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B.药物的副作用C.药物的治疗作用D.药物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不是 (2) 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答案 B A.用药部位B.用药后的反应C.药物的加工方法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E.以上都不是 (3)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B.脏象理论C.脏腑、经络学说 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E.以上都不是答案 D (4 )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答案 E A.消除病因B.扶正祛邪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E.以上都不是 (5) 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D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6)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E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7) 五味是指药物的: A A最基本的滋味B五类基本作用一味药不止一类基本作用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E.部分味道 (8)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辛。甘。淡属于阳,辛味能芳香化湿;苦酸咸属于阴。 B

A.辛、甘、酸B.辛、甘、淡C.甘、淡、苦D.辛、苦、酸E.酸、苦、咸 (9)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C A温中止痛B活血止痛C缓急止痛D祛风止痛E行气止痛 (10)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E A行气、活血B软坚、泻下C和中、缓急D收敛、固涩E.通泄、降泄(11) 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B A甘味B苦味C咸味D酸味E辛味 (12)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B: A甘味B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 (1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E.辛味答案E 归经 一、A1 型题 (1)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答案 C A.羌活B.柴胡 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2)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E A.独活B.柴胡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3)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D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升降浮沉 一、A1 型题 (1)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C 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甘、淡,寒E. 酸、咸,热 (2) 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D A,明朝时代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金元时代E.宋朝时代

word完整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姜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1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内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中药学考试试题

中药学考试试题 第三章《中药学》 【A型题】 1.寒凉药不具备下列何作用 A.清热泻火B.凉血解毒C.滋阴除热D.补火助阳E.泻热通便 2.两药配合后,药物疗效降低的配伍关系称 A.相须B.相使C.相恶D.相畏E.相反 3.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是 A.品种B.产地C.加工D.采制E.疗效 4.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神农本草经集注E.神农本草经 7.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6.下列何药组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 A.巴豆畏牵牛子B.丁香畏郁金C.黄芩畏生姜D.肉桂畏赤脂E.水银畏砒霜 7.中药炮制中”炒炭”属于 A.水制B.水火共制C.修制D.火制E其它方法 8.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本草纲目》B.《中药大辞典》C.《证类本草》D.《新修本草》E.《神农本草经》 9.解表药的主要归经是 A.肾、肺B.肺、脾C.肺、心D.膀胱、三焦E.肺、膀胱10.白芷用于何种头痛最佳 A.少阳头痛B.厥阴头痛C.阳明头痛D.太阳头痛E.少阴头痛 11.既能平肝阳又能清肝热的药物是 A.石决明B.牡蛎C.夏枯草D.龙胆草E.刺蒺藜 12.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B.延胡索C.郁金D.乳香E.丹参 13.开窍力强,寒闭.热闭均用的药物是 A.麝香B.冰片C.苏合香D.牛黄E.郁金 14.治疗膏淋、白浊的首选药是 A.车前子B.滑石C.泽泻D.扁蓄E.萆薢 15.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 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葛根 16.麻黄治疗风寒表实无汗,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荆芥B.防风C.桂枝D.细辛E.香薷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2017年分值:5分左右1.四气 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 2.五味 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 3.“七情” 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 4.君臣佐使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 5.升浮沉降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

6.功效分类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 7.历代本草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分值:5分左右 重点:1.采收原则 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多选 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 1.“道地药材”产地题 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 2.加工方法 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 3.采收原则题 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 第三章中药化学

一、总论 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 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 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 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 (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 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 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 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 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 考点六:生物碱性质 1.碱性强弱(2017年考试频率80%) 碱性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 碱性强弱:季铵碱>脂肪胺>酰胺 2.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小檗碱碱性最强,利血平在紫外光下显荧光,咖啡因等个别生物碱具有升华性。 3.生物碱主要在双子叶植物中,苦味,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多呈左旋光性。 考点七:生物碱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40%)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二、A2型题 (4)患者女35岁,腹胀、食少、便溏,气短、神疲无力、面浮而色不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苔薄白,脉细。宜选:B A苍术B白术C猪苓D泽泻E车前子 (5)患者22岁,男恶寒发热,咳喘肢体酸楚、水肿起于面目、迅即遍即全身,舌苔薄白,宜选:(A) A白术配生姜B白术配茯苓C太子参配白术D木通配灯心草E车前子配滑石 (6)患者38岁,胸闷,纳呆,泛恶,身体困重,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苔白而腻,脉沉缓。宜选B A白术配生姜B白术配茯苓C太子参配白术D木通配灯心草E车前子配滑石 (7)患者男59岁,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选:A A 枸杞B石决明C草决明D蜜蒙花E地骨皮 (8)患者男,42岁,口干口渴,目昏目暗,遣精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选:C A 石决明B牡丹皮C枸杞D当归E地骨皮 (9)患者,男,50岁,口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不荣,肌肉消瘦,舌淡少苔,脉细弱。宜选: A A 枸杞配熟地B枸杞配甘草C菊花配甘草D地骨皮配枸杞E地骨皮配当归 (10)患者,女,62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少寐,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而干,脉细数,宜选: B A 枸杞配熟地黄 B 知母配地黄C枸杞配桑叶D枸杞配甘草E薏苡仁配枸杞 (11)患者男,47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甚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骨蒸潮湿,五心烦热,颧红躁怒,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D

A 牡丹皮 B 地骨皮 C 柴胡 D 百合 E 连翘 (12)患者35岁,女,干咳少痰,短气乏力,口干咽燥,头昏目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 C A 地骨皮配柴胡B牡丹皮配秦艽C百合配熟地D百合配银柴胡E百合配川芎 (13)患者,女,65岁,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宜选: A A 熟地黄 B 当归C草决明D地骨皮E牡丹皮 (15)患者女49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声音嘶哑,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淡少津,脉细数,宜选: A 牡丹皮B地骨皮C青蒿D熟地黄E麦冬 答案 D (16)患者,女,36岁,口干口渴,五心烦热,面白少华,毛发干枯,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宜选:B A 熟地黄配甘草B熟地黄配枸杞C菊花配甘草D地骨皮配熟地E地骨皮配赤芍 (17)患者,男,33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少寐,潮热盗汗,遗精阳痿,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 B A百合配熟地黄B熟地黄配知母C地黄配地骨皮D牡丹皮配玄参E柴胡配地骨皮 (18)患者女,31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小便频数,舌边尖红,脉洪数无力,宜用:D A 北沙参 B 南沙参 C 明党参 D 麦冬 E 玉竹 (19)患者男,35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燥咳痰粘,劳嗽咯血,肠燥便秘, 舌边尖红,脉洪数无力,宜用: E A 南沙参配明党参 B 北沙参配明党参 C 明党参配天冬 D 天冬配玉竹 E 天冬配麦冬 (20)患者,男,30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酸软,宜选:C

全国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专项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专项试题与答案 第 5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正确答案:C, 第 5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由苏敬等人编著的药典性本草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A.《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纲目拾遗》 E.《神农本草经》 正确答案:B, 第 5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拾遗》 C.《本草经集注》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正确答案:C, 第 5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经集注》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正确答案:D, 第 5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古代载药最多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正确答案:D,

第 5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正确答案:D, 第 5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中药学部分 > 第一章总论 > 以下何项对中药功效的描述不正确() A.本草文献所记载的功效多是指内服或局部外用的功效 B.中药的功效主要是药物针对病因、病理或症状的直接作用 C.中药的功效是指单味药物的作用,而非指复方的功效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2017年分值:5分左右 1.四气 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 2.五味 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 3.“七情” 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

4.君臣佐使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 5.升浮沉降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 6.功效分类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

7.历代本草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分值:5分左右 重点:1.采收原则 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 /多选 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 1.“道地药材”产地题 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

2.加工方法 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 3.采收原则题 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 第三章中药化学分值:25分左右 一、总论 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

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 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 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 (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 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 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 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

中药学题库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 一、填空题: 1.川芎的功效是____ 2.延胡索的功效是____ 3.郁金的功效是____ 4. 姜黄的功效是____ 5.乳香的功效是____ 6.丹参的功效是____ 7.红花的功效是____ 8.桃仁的功效是____ 9.益母草的功效是____ 10.牛膝的功效是____ 11.鸡血藤的功效是____ 12.骨碎补的功效是____ 13.马钱子的功效是____ 14.莪术的功效是____ 15.穿山甲的功效是____ 16.活血化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类。 17.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____。 二、简答题: 1.川芎为何称为治头痛要药? 2.牛膝“引血下行”功效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3.比较桃仁与红花功效主治异同。 4.简述姜黄的功效及主治证候。 三、论述题: 1.试述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 2.试述郁金与姜黄的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3.试述牛膝的性味、功效与应用。 4.试述丹参的功效及应用。 四、选择题: 1.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药是:( ) A.川芎 B.丹参 C.桃仁 D.红花 2.治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胁肋疼痛,以何药为宜?( ) A.红花 B.川芎 C.桃仁 D.丹参 3.何药被誉为治头痛要药?( ) A.川芎 B.郁金 C.丹参 D.延胡索 4.下列哪项是川芎的功效?( )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上止痛,消肿 生肌 C.活血行气,止痛 D.破血祛瘀,行气止 痛

5.治疗肝经有热,经前腹痛,宜选用:( ) A.川芎 B.郁金 C.乳香 D.莪术 6.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是何药的功效?( ) A.川芎 B.乳香 C.丹参 D.郁金 7.下列哪项一般不宜使用川芎?( ) A.风寒头痛 B.风热头痛 C.风湿头痛 D.阴虚阳亢头痛 8.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何药常与没药研末外敷?( ) A.川芎 B.乳香 C.延胡索 D.丹参 9.何药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身体各部位多种疼痛?( ) A.延胡索 B.桃仁 C.益母草 D.水蛭 10.治疗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宜选:( ) A.红花 B.郁金 C.川芎 D.虎杖 11.治疗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宜选:( ) A.川芎 B.郁金 C.益母草 D.丹参 12.何药有利胆退黄作用?( )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乳香 13.下列哪项是姜黄的功效?( ) A.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D.活血祛瘀,利尿消 肿 14.何药能行气血、通络止痛,善治风湿臂痛?( ) A.姜黄 B.郁金 C.丹参 D.没药 15.下列哪项是莪术与三棱的共同功效?( ) A.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活血祛瘀,祛风止 痛 D.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16.下列何药善于消癥散结?( ) A.莪术 B.乳香 C.川芎 D.姜黄 17.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 ) A.丹参 B.郁金 C.延胡索 D.益母草

中药学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 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 如何讲?——提炼精华,突出重点 如何学?——抓住重点,勤练习题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 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与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 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 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文献价值。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就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经集注》

中药学题库大全

《中药学》模拟试题一 、单选题 1、下列药物中,入汤剂需先煎的药物是 A薄荷、桑叶B蒲黄、青黛C阿胶、蜂蜜D磁石、牡蛎E大黄、芒硝 2、下列药物中,何药善治疗厥阴头痛 A白芷B藁本C细辛D吴茱萸E葛根 3、下列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B辛夷C生姜D升麻E白芷 4、醋炙香附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B减低毒性C改变药性D便于服用E有利贮藏 5、下列既可用治疗咽喉肿痛,又能用于痰盛咳喘的药物是 A山豆根B射干C马勃D薄荷E蝉蜕 6下列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 A鸡血藤B当归C阿胶D五灵脂E何首乌 7、下列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 A红花B月季花C马钱子D五灵脂E骨碎补 8、治疗外感风寒,内兼脾胃气滞者,常选用的药物是 A紫苏B防风C麻黄D藿香E细辛 9、下列哪项为青蒿具有的功效 A清热凉血,利尿通淋B凉血除蒸,清肺降火C清透虚热,消除疳热D凉血除蒸, 解暑截疟E清透虚热,清热燥湿 10、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诸痛证的药物是 A紫苏B防风C桂枝D白芷E细辛 11、下列除哪项外,均不是甘味药的作用 A能和能缓B能燥能泄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E能行能散 12、下列哪项为大血藤具有的功效 A清热解毒,活血止痛B清热解毒,消痈排脓C清热解毒,利湿通淋D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E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叮叮小文库 13、下列药物中,既可祛风湿,又能消骨鲠的药物是 A防己B蚕沙C威灵仙D桑寄生E秦艽 14、下列药物中,既能疏散风热,又能熄风止痉的药物是 A薄荷B蝉蜕C桑叶D菊花E牛蒡子 15、下列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的药物是 A生地B玄参C丹皮D紫草E赤芍 1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白芷具有的功效 A宣通鼻窍B消肿排脓C祛风止痛D透疹止痒E燥湿止带 17、下列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功效的药物是 A夏枯草B决明子C蔓荆子D石膏E柴胡 18、下列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的药物是 A滑石B木通C荠菜D金钱草E车前子 19、芦根具有的功效是 A除烦、止呕、利尿B除烦、止泻、利尿C泻火、止呕泻、利尿D泻火、止汗、生津E清热、燥湿、止呕 20、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B温里散寒C清热解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 21、下列药物中,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栀子B芦根C淡竹叶D天花粉E知母 22、下列既可用治疗下焦湿热,又可用治疗骨蒸劳热的药物是 A黄苓B黄柏C苦参D龙胆E知母 23、下列善于下气除胀,为消除胀满要药的是 A苍术B厚朴C砂仁D豆蔻E藿香 24、下列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痢的药物是 A大青叶B连翘C板蓝根D青黛E金银花 25、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 A解表生津B清热解毒C疏肝解郁D透发麻疹E升阳举陷 26、下列善治疗梅毒或因服用汞剂而导致肢体拘挛的药物是 A鱼腥草B 土茯苓C败酱草D蒲公英E垂盆草 27、下列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物是

中药学考点整理

中药学 四气: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 平性药:如党参、山药、甘草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辛味:发散、行气、行血,如:木香、红花、麻黄、薄荷等 甘味:补益、和中、调和,如:人参、熟地、饴糖、甘草等 酸味:收敛、固涩,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等 苦味:有泄、燥湿、坚阴,如:栀子、黄芩(清泄)、杏仁、批把叶(降泻)等。B型题出 咸味:软坚散结,如:芒硝(泻下通便)、海藻、牡蛎、昆布、玄参(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等 淡味:与甘味相似,渗湿、利小便,如:薏苡仁、通草、茯苓、猪苓等 涩味:与酸味相似,收敛、固涩,如:莲子、禹余粮、乌贼骨等 升降浮沉:开窍属升药,导滞平喘属降药。 与炮制、配伍的影响;如: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例:酒黄芩、姜半夏、醋元胡、盐知母等 中药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其中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中药的配伍关系:单行:如鹤草芽驱除绦虫 相须:如石膏和知母、全蝎和蜈蚣 相使:黄芪配茯苓(此配伍易被误为相须) 相杀:如生姜杀生半夏、生南星毒 十八反、十九畏 中药的剂量:在复习中,必记最大和最小量。 中药用法:先煎:如矿物、介壳类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附子、乌头应久煎45-60分钟。 后下: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包煎:如:刺激咽喉的辛夷、旋复花;易于沉于锅底的;易于漂浮在药液之上的蒲黄、海金沙等。 另煎:如:人参 烊化:如:胶类 冲服:如:竹沥汁 煎汤代水:如:灶心土 各类药物的概述看三遍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麻黄:利水消肿、发汗力强、风水水肿;桂枝:温经通脉、表虚有汗(味甘兼补)、寒凝血滞、蓄水证。 紫苏:解鱼虾毒、气滞安胎; 生姜:呕家之圣药、胃寒呕吐、解鱼虾毒,解生半夏、生南星毒; 香薷:夏月之麻黄,署湿泄泻; 荆芥:透疹消疮、炒碳治产后血晕 防风:胜湿止痉,破伤风,肝气乘脾泄泻(痛泻要方)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一》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味是(D) A.辛 B.苦 C.酸 D.咸 E.甘 2.根据方剂组方原则,下列关于使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B.消除君臣药烈性 C.协助君臣要加强治疗作用 D.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想成作用 3.莪术药材的事宜采收期是(A)

A.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菱后 B.春末夏初时节 C.桓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D.花完全盛开时 E.花冠由黄变红时 4.宜用酸水提取,加碱调至碱性后可从水中沉淀析出的成分是(C) A.香豆素类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蒽类 E.木质素类 5.川乌经炮制,其生物碱类成分结构改变,毒性降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聚合反应

E.加成反应 6.含有吡咯里希啶类生物碱,且有肝、肾毒性的中药是(C) A.防已 B.延胡素 C.何首乌 D.千里光 E.王不留行 7.《中国药典》规定,以苦杏仁苷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中药是(C) A.益智 B.薏苡仁 C.郁李仁 D.酸枣仁 E.沙苑子 8.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是( E ) A.丹参素 B.丹参酸甲

C.原儿茶酸n向 D.原杀醛 E.丹参酮ⅡA 9.《中国药典》规定顿含量指标成分是( A ) A.异秦皮啶 B.阿魏酸 C.莪术醇 D.柴胡 E.葛根素 10.《中国药典》规定,以总黄酶为含量测定成分的中药是(B ) A.三七 B.槐花 C.五味子 D.细着德弦画 E.天仙子 11.具过氧桥结构,属倍半萜内酯类的化合物是(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