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趣味经济学原理

三个趣味经济学原理
三个趣味经济学原理

价格越高越好卖——虚荣效应

富人们一般不喜欢大众模仿他们的消费行为,这种情况就叫做虚荣效应(snob effect)。虚荣效应具体是指购买商品的时候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的现象。

在韩国也称为白鹭效应。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即便是自己原本长期使用的商品,一旦成为大众化商品的话,他们就会将其更换为并不广为人知的新商品,就好像如果一个地方的乌鸦大量涌进,白鹭就会离开一样。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同时发布了随

着其他人的使用与否增加购买意图的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和随着其他

人的使用与否减少购买意图的虚荣效应。如果某种商品成为广为人知的人气商品,则人人都想购买,这种现象就叫从众效应。

英文中bandwagon指游行队列中领头的乐队车辆,人们在大街上看到bandwagon就认为会有有意思的事情而无条件地跟随。从众效应就是指这种不细加考虑就跟着别人做的消费行为。虚荣效应则是指与从众效应正好相反的现象。

但是,虚荣效应并不止于不购买大众消费品,也可以解释为对非大众性商品的购买需求,简单地说虚荣效应就是对高档商品的个性追求倾向。

虚荣效应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第一,高档商品刚上市的时候迅速购买。

这是因为,在这一瞬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消费高档商品的荣誉。

第二,不论之前如何热情赞美的商品,一旦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一般大众都可以消费的水平就不再继续购买。

这是因为人人都能购买使用的商品既不会让人感到荣誉,也不会有高档的感觉。

不过,这样的虚荣效应并不是在所有商品上都会出现。

商品越是高档,越是以个人消费为主的时候,虚荣效应越是明显。如果不是以个人消费为主,购买商品是为了向外部展示的时候,即便其价格高昂,也可能出现价格越高需求反而有所增加的从众效应。

如果认为商品目标市场中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虚荣效应的话,在建立营销计划时有必要留意以下三点

第一,相对于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更重视其终生价值(life time value)。

也就是说,在市场战略的选择方面,相较于扩大客户数量,更注重把焦点集中在维持原有客户上,因为如果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把重点放在市场扩张上而忽视原有客户的话,总有一天会连原有客户都会离开。

不仅如此,从某个时点开始,市场战略不能只停留在不再扩充新用户,还要做防止新用户流入的限制性营销(demarketing)才行。

第二,要绝对回避价格竞争。

降低价格会诱发两方面的问题。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一般大众会购买降价后的该商品,而这会降低商品的稀少性,导致现有客户的离开。

而且,在市场中价格有时会成为商品品质的一种指标,所以价格的降低很容易导致商品品质的下降。

第三,作为市场后入者,要尽量避免如“我也要做”(me too)形式的商业推进。

因为具有虚荣效应的市场看起来会有很好的收益率而且竞争者也不多,但是,新的竞争者参与市场的同时,就有可能导致市场本身发生崩溃。

新竞争者的参与会增加消费,但因为虚荣效应,原来的客户可能会选择离开市场。原来的商家因为之前已经享受了高收益,所以还可以收回投资成本,而新加入的竞争者就只能蒙受巨大的损失。

活跃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在其着作《有闲阶级论》中指出,虽然一般来说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需求的降低,但在某些商品上却存在着价格上涨反而导致需求增加的现象。

通常在价格昂贵的高档品牌上出现的这种现象被称做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而具有这种特性的商品就叫做凡勃伦商品(Veblengoods)。

相反,价格下降的时候需求也下降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Giffen goods)。通常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上升,但是如果价格的下降导致的收入上升效果更大的话,就会降低对该商品的需求。

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只有在收入中对该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整体支出比例较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或者低收入者模仿高收入者的消费行为现象被经济学家杜森伯里 (Dusenberry)称为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消费者的行为不受自身绝对收入的影响,而是取决于相对于周围其他人的收入,自己的收入处于什么水平。这就是相对收入假说。

示范效应的核心如下:社会中有从低档到高档多种商品的时候,想要更高档的商品是人之常情,而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有较高社会地位者的人,他们的这种需求会更大。

购买某种商品后,消费需求会向和该商品有关联的其他商品延伸。这种延伸效应就是狄德罗效应(Diderot effect)。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组织百科全书派的哲学家。

有一天,狄德罗买了一件新的家居服,之后就觉得屋内的家具都显得很旧,于是为了能跟家居服相匹配他换了新的书桌,然后换掉了壁挂的装饰品,最终换掉了所有家具。这就是狄德罗效应,相信这会是受装修业者欢迎的一种效应。

大手大脚的浪费能拯救经济——节约悖论

我们都知道,如果消费超过收入,就没有余钱可以储蓄,也就无法积累资金,最终只能过贫穷的生活。所以,为了成为富人我们会努力工作,有时候也会变成小气鬼,为了能储蓄更多钱而努力。

这个原理对于个人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国家整体经济是否也适用呢?如果所有国民都变成小气鬼,这个国家真的能够变得更加富强吗?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让我们看看其原因何在。

一旦经济进入不景气,基于对未来的担忧,人们会选择更多的储蓄进而减少消费。可是如果所有人都减少消费的话,企业的销售额就会降低,库存就会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只能降低生产减少雇用,而企业员工的收入就会减少。那么,对未来的担忧就会强化,人们会更加坚定地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于是整体经济就会陷入愈发不景气的恶性循环中。

这就出现了以个人的角度看储蓄是合理的行为,而从整体经济上又是不合理的悖论。

这称为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在逻辑学上对个体适合、对整体不适合的现象叫做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节约悖论正是属于这种合成谬误。

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节约悖论。面对不景气的局面,商家都减少了消费,于是经济陷入更大的不景气中。

洞察这一悖论状况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开出了如果家庭不能扩大消费的话,政府也应该承担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处方。

因为只有这样,整体经济的需求才会扩大,企业的销售额才会增加,生产和雇用状况也才能够得到改善。最终通过增加家庭收入的方式扩大家庭的消费。

正因为凯恩斯透彻地了解个体储蓄和整体储蓄之间的区别,才有可能拿出这样的解决方案。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书中就指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就是美德,储蓄就是恶行。

不过,凯恩斯并不是第一个认识到这种状况的人。比凯恩斯还早200多年的18世纪初,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Mandeville)就已经看穿了这种现象。

让我们看看出生在荷兰的医生兼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伯纳德曼德维尔于1714年为了讽刺英国社会而写的《蜜蜂的寓言》(The Fable of theBees)中的讽刺诗《嗡嗡的蜂巢》(The Grumbling Hive)吧。这首诗的副标题为“个人的恶行或公共的利益”。

从前,有一个非常繁荣的蜜蜂王国。国王和贵族们虽然欠下了巨大的债务,但是依然建设豪华的宫殿和别墅,穿着华丽的服装,每天用山珍海味举办各种派对。

这个国家用强有力的军队侵略周边国家以扩大自己的殖民地。当很多士兵在战场上牺牲的时候,大部分将军躲在后方的地洞中。不过每次凯旋的时候他们总是像英雄一样站在最前面,而勋章也都是归他们所有。

各种裁判的结果并不是取决于是非的判断,而是取决于给法官和律师的贿赂。商品的订单总是接连不断,产业链从上到下都业务不断,所有人都能尽情享受奢华的生活。

有一天恶行盛行的蜜蜂王国里突然出现了一位高僧,表示所有人都应该悔改,并开始念诵咒语。于是蜜蜂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发誓要过清廉正直的生活。

王后和贵族们把宫殿和奢华服装都卖掉偿还了债务,开始了一年到头只穿一件衣服的简朴生活,解散了军队,关闭了剧场。因为每个人都捍卫正直的生活,所以裁判也变成了没有必要的事情了。

于是,派对和演出消失了,制作豪华服装的裁缝和厨师、木工、石匠、雕刻师、演员等纷纷失业。蜜蜂们甚至觉得生活在建筑里也是一种奢侈,都搬到树洞中居住。

后来,原殖民地的异邦蜜蜂们大举进攻蜜蜂王国,将所有善良的蜜蜂都抓去当了奴隶,从此善良蜜蜂们就只能每天过着战战兢兢的悲惨生活。

曼德维尔想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他主张单纯靠具备好的德行是无法让国民过上好生活的,并且认为通过节约和储蓄,个人虽然可以增加财富,但在国家层面上这个逻辑是完全行不通的。

他以禁欲和利他心是伪善的,普遍认为是恶行的欲望正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样的观点正面挑战了基督教的伦理观。谴责他的人因为他公开拥护恶行而用谐音称他为人间恶魔(Man-Devil)。

200年后的凯恩斯非常喜欢曼德维尔的这首诗,为了强调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的原因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在其代表作《就业丶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引用了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

1666年,伦敦发生大火灾,整个英国陷入危机。但是曼德维尔曾乐观地表示,虽然伦敦大火灾是巨大的灾难,但是在重建伦敦的过程中扩大的有效需求会激活英国经济。

现在,电视和报纸中还会经常报道经济不景气中老百姓缩衣节食,而富人们大肆购买昂贵的名牌货,过着奢华生活的现状,指责富人们的消费行为。

但是,从节约悖论上看,富人们的这种消费能够增加整体需求,反而是在帮助经济尽快恢复。

如果商家不能扩大消费的话,政府也应该出面扩大政府支出,为企业提供投资优惠条件,而且要努力吸引外国投资者和观光客,增加投资和消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经济景气起来。

免费未必就好——免费经济学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着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常说的一句话。

有的信息粗看之下似乎是免费的,实际上经过了解后发现并不是免费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为免费后面隐藏着某种诱饵,还可以理解为不要期待不付出代价的免费东西。

就像“免费的奶酪只存在于捕鼠器上”的俄罗斯谚语一样,对免费的东西保持警惕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不过,有真正免费的主张逐渐占了上风。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一样,免费驱逐收费的趋势得到了强化。英国的《经济学人》展望2008年的时候把这样的趋势命名为免费经济学(freeconomics),将单词免费(free)和经济学(economics)合起来形成新词。

2007年唱片业发生了一个大事件。人气歌手普林斯(Prince)通过英国《星

期日邮报》免费派送新专辑Planet Earth的CD,数量达到了300万张。

听了唱片的人去演唱会的概率会更高一些,但是也没有一定如此的保障。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预料到即便不免费派送人们也会进行非法复制和传播,所以才免费派送。总之,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做法。

韩国也有过类似的情况。2007年LG电子出品了具备MP3强化功能的高档音乐手机。世界级的音质专家马克李文森为手机安装了可以保证音响效果并且用手

指可以灵活控制的操控键,利用高级听筒保证了MP3功能。这个手机中搭载了成诗京丶孙昊永等7名顶尖歌手的唱片。

在手机公司采用这样的免费战略之前,谷歌很早就提供了大空间的免费邮箱服务GMAIL,UCC网站youtube也提供了大容量的免费视频空间,网络电话服务商Skype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免费的长途电话丶国际长途业务。

从很早开始,酒吧里就免费提供下酒小菜,为什么这种策略会奏效呢?这是因为在提供了花生等下酒小菜的时候,人们喝酒的概率会变大。

更进一步的,美国的酒吧里清水也是收费的,理由很简单,水喝多了喝酒的概率就会降低。简单说下酒小菜和酒是辅助关系,而清水和酒则是竞争关系。酒吧主人们通过过去丰富的经验,一直采用这样的销售策略。

看看我们周围,就能发现很多免费营销,地铁站前的免费报纸就是其中一种。曾经威胁到日报和体育报纸的免费报纸因为有很多读者,所以可以从广告收入上获得高收益。

人气差的免费报纸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广告收入而被淘汰,这样的话,幸存下来的免费报纸就可以逐步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越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在这种免费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消费者也可能会面临因为垄断招致的损失。

免费经济市场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对资源的浪费。以免费报纸为例,因为免费派发给消费者,所以新闻纸会被大量浪费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体制会导致能源的过度使用而招致地球变暖势头的加速。

企业经营专家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的,他之所以如此有名是因为他于1982年和罗伯特沃特曼合着出版了《追求卓越》一书。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出版之前,他们制作了1.5万部的试读版免费派发给对此书有兴趣的读者。

当然,这令出版社大吃一惊,因为它们认为这本书本来销量就不会很大,还免费派发这么多试读版。不过,这本书能够成为超级畅销书也正是这个免费试读版的功劳。

阅读了试读版后感受良多的读者在此书正式出版之后蜂拥购买,导致此书销量激增。托免费派发策略的福,汤姆彼得斯成了超级畅销书作者丶顶级演讲家和顶级咨询专家。

韩国的公务员和企业家总是因为腐败问题受到指责,所以以往很普遍的请客吃饭等现象现在大多被禁止了。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请客吃饭都是有所求的。

因即时贴和透明胶带而着名的3M公司的道德经营就非常彻底,该公司企业道德规定条例在礼品赠送的项目下面有这样一条:“给业务相关方提供的礼品每年不能超过50美元,咖啡和多纳圈除外。”

所以,不用因免费的咖啡和多纳圈而产生罪恶感。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有免费的咖啡。”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关系论文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摘要: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逐渐形成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效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fter gradually appear differentia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two kinds of different theories.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i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theory, the western economics effective experience,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 从17世纪初开始,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17世纪得到了充分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逐步出现,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为了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现象,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并分化出了专业性较强的经济学分支。最先分化出来的经济学分支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2021年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各章节复习资料汇总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基本特性 学习目和规定 资本主义发展要经历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前几章考察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本章开始到第11章,考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本章重要解说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经济实质,帝国主义五大基本特性及其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一、生产和资本集中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中,生产和资本集中起着重要作用。生产和资本集中因素如下: 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少数大公司拥有雄厚资本,易于获得银行贷款,因而可以采用新技术设备,在更大范畴内组织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减少商品成本。因此,竞争成果总是“大鱼吃小鱼”,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公司手里。 2.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分散资本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巨额资本,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一种大型公司,有力地增进了生产和资本集中。 3.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持续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导致了大批中小公司破产和被大公司所兼并,推动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到大公司手中。 4.“联合制”浮现也有力地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联合制”是指在生产上有联系、处在不同生产部门某些公司,联合成为一种大公司,或者是生产重要产品公司与辅助性公司联合成一种大公司。“联合制”具备单个公司所没有优越性,促使许多资本主义公司进行联合,使生产和资本浮现集中趋势。 二、垄断产生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公司,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种或几种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相称高限度之因此必然引起垄断,有其也许性和必要性。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社会经济学论文-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论文 学院:木材工业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姓名:张正民 学号:100403326

当代体系下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式,讨论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华、经济危机、政治与经济 正文: 首先,关于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重点 导论部分

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点00009 导论部分 主要考核知识点: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它产生于17世纪中叶。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马尔萨斯、萨伊。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60年代。 4、在西方首先提出“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2、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三要素:①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②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劳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③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料。 3、社会再生产过程需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过程。 4、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政治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下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②任何经济规律都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者改造它也不能随意的创造和制定它。不管人们是能否认识它,它都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 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要求办事儿,否则就会受到经济的惩罚。 3、经济规律的特点 ①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华工《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

A. B. D. 西方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都要解决( A. B. C. D.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A. B. D. 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根据( A. B. C. D.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B. D. 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A. B. C. D. 下面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A. B. C. A. B. C. A. B. C. 第二章生产是什么 A. B. D. 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A. B. C. D.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A. B. D.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 A. B. C. D. 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A. B. D. 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 A. B. C. D.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 B. D. 对于公共产品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以下假设:( A. B. C. A. B. C. 第三章如何生产 A. B. D. 某厂商增加各种要素投入增加 A. B. C. D. 亨利花了一个小时购物并买了一件价值 A. B. D.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 B. C. D. 当某厂商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它( A. B. D. 下面关干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 B. C. D. 下列因素中,()是可变成本。 A. B. D. 如果总产量从单位增加到 A. B. C. D. 如果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 A. B. C. D.

政治经济学论文之我看剩余价值论

我看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对于政治经济学的了解并不多,初次接触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好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成功的认识经济规律,便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对经济规律认识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动就越自由,越能发挥主动能动性,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书上,我们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亦称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规律,研究社会经济运动,揭示其本质及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论原理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看作一种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用它来评价社会经济制度的先进和落后,评价某一阶级的进步与反动,是看其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我见之劳动价值论 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代经济生活并未超出劳动价值论涵盖的范畴,反而为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拙,而且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依据;不仅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而且成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尤其是在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因此,有必要结合现实问题,加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重要价值与当代意义的理解和认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经济学原理论文

价格对生活的作用 傅杰 摘要:价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决定所付出的钱而已,但实际上价格的作用不仅局限在此。许多你看的见的、看不见的市场的规律和理性消费者的顾虑,很多都来源于价格。但大多数人对价格的本质还存有疑虑,究竟是价值决定价格,还是市场的供求决定价格?电费和水费设置的原因、黄牛对于市场的作用,都和你直观的理解有所不同。 关键词:价格;市场;火车票;黄牛 一、价格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一)价格与价值、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而价值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价格,是在纵向地看待商品的价格,不是横向看待,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反应的是一种横向的比较。比如这瓶水的价格,是由你对这瓶水的需求所决定的,和这瓶水旁边的其他水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景区的水价格比较贵的原因。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上述的问题,景区的水比较贵,是因为景区路途离市中心较远,运输成本和贩卖风险大,所以消耗在它身上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比较多,因此这瓶水的价值就大,价格也高。这是一种纵向的思考。我们再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瓶水的价格之所以高,不仅仅因为是你口渴,十分想喝这瓶水,同时你旁边的人也想喝这瓶水。你和你旁边的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瓶水的价格,再加上商家对这瓶水的供应,双方共同决定了这瓶水的价格远高于建议零售价。这就是在横向的思考。 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和市场的价格理论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分别只能对特定的问题做出解释,毕竟横向的纵向的思考都不完全。 (二)价格的本质 那么价格到底是有谁决定呢?火车票价、水费、电价到底是由谁制定的呢? 谈到这个问

(完整版)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点讲解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7、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 (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就是劳动产品,二就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就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就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就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就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就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与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就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与提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小抄版)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决定,它们又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②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③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4.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①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②科学技术及其应用③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⑥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⑦经济制度 5.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涵义:①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③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①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②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③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还存在矛盾④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存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7.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是金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也不是人们进行协商的产物,更不是聪明人的发明创造。。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2)在商品经济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2)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11.资源配置的目标:指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包括:(1)消费者个人效益(2)企业效益(3)国民经济效益(4)社会效益 1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市场经济就是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又是相互联系的,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 在: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 作用的基础②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 在根据③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 的成熟程度。 1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市场是商品生产 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领域, 市场机制是调节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机制(2)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3)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整个 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 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14.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的重要作用: (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 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 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 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 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 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 经济效益提高。 15.试述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体系是商品市 场和生产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 体。它们有着不同的交易对象和特定的交易 方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 要素市场。(1)商品市场。商品市场是商品交 换的场所和领域,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 料市场。从市场形成的时候起就存在着商品 市场,它在市场体系中是最早发育成熟的市 场,是基础市场。在商品市场中生产者和消 费者直接见面,因此,这个市场直接反映着 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状况,调节着社会经 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 进入商品市场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从消费者市场来说,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发 生变化,在物质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 精神消费领域迅速扩大。从生产资料市场来 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劳动资料不断创新, 劳动对象不断地扩展,这样,商品市场就具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生产要素市场。生产 要素市场是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 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 产市场和信息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①金融市场,是经济主体间融通资金的市场, 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前者是指债券和 股票的发行和流通,以及中长期融资活动的 市场,后者是指进行短期融资活动的市场。 ②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通 过市场交易方式与生产资料结合投入生产过 程的。因此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中主观因 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媒介③房地产市场, 其交换或经营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房屋 产业,其中有居民居住用房和非住宅用房。 另一类是地产,包括建筑物附着的土地和已 开发未开发的可作为建筑地段使用的土地, 房地产的交易方式可分为买卖和租赁两种形 式。④技术信息市场,是进行技术和信息的 交流、咨询、服务和转让的交易市场。技术 商品是一种复杂劳动的知识形态商品。信息 商品表现为信号、消息、情报、资料等。技 术市场有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交易方式,信息市场 有信息咨询、信息服务和信息转让等多种交 易方式。 17.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 剥削的实质(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 了科学依据。 18.简述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规 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是资本主 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 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 值,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 雇佣劳动的剥削。(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 本主义生产的实质(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 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9.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 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 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有客观必然性的, 由两方面决定,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无止境的。另 一方面,资本主义竞争规律也迫使资本家必 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20.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1)对劳动力的 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 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 小 21.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1)必 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 存在,即具有并存性(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 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 具有继起性。 2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划分有哪些区别(1)划分的根据 不同。前者的划分是依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 的不同,后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 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 和劳动对象的资本,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 动资本的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的 资本,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 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的划分 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 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量的不同影响;后者的 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 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即第一 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 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 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 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用公式表示:Ⅰ(v+△v+m/x)=Ⅱ(c+△c) 引申另外两个:Ⅰ(c+v+m)=Ⅰ(c+△c)+ Ⅱ(c+△c)Ⅱ(c+v+m)=Ⅰ(v+△v+m /x)+Ⅱ(v+△V+m/x) 25.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表现在:(1) 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 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 值的变动(2)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 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3)从全社会来看, 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26.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利息率是一定时期 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影响因素: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27.资本主义商业信用及其特点:(1)商业信用 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 提供的信用(2)特点:①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 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 品资本②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 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③商业信用的发 展程度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状 况。 28.资本主义银行信用及其特点:(1)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 而形成的借贷关系。(2)特点:①银行能把社 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借 贷资本②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 货币资本③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 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 29.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垄断利润是垄断统 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途径:(1)加强对本 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2)垄断组 织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并以 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来掠夺非垄断企业 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 削(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 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30.论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1)垄断在 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 义阶段的标志(2)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 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 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金和金融寡头统治; 资本输出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 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 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垄断是垄断资本主 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 基础。(3)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 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 有的矛盾(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 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从而必然把垄断 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 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垄断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3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国家与 私人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2)国家与私人垄断 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 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其实质是私人 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 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 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 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 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 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 (1)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关怀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06-15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7题。 1.(单选题) 经济学主要研究()。 A.自由市场的价格 B.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D.面对稀缺性而做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西方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都要解决()。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何时生产 C .为谁生产 D.以上答案都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单选题)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完全相同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经济学原理》 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单选题) 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根据( ) 假设提出来的。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6.(单选题) 主要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微观经济学 D.宏观经济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多选题) 经济一词的含义是()。 A.节约 B. 节省 C.家庭财产管理 D.国家财产管理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8.(多选题) 财富的资本形态表现为()。 A. 自然资本 B. 人力资本 C. 社会资本 D.人造资本 E.金融资本 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E 问题解析: 9.(多选题) 人的需求可以分为()。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社交需求 D.尊重需求 E.自我实现需求 F.超越自我需求答题: A. B. C. D. E. F.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EF 问题解析: 10.(多选题)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资源主要有()。 A.自然资源 B.人力资源 C.资本资源 D.以上都不正确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关怀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9-06-15 23:59:59 当前页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5题。 11.(多选题) 经济学思维方式关注的是()。 A.个人行为选择 B.个人选择相互作用即群体合作 C.前两种活动的结果即整体经济相互作用 D.以上都不正确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12.(多选题) 经济体制的差别主要有()。 A.决策体制不同 B.协调机制不同 C. 激励机制不同 D.以上都不正确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13.(多选题) 个人与政府关系上,存在的价值观是()。 A.机械论 B.有机论 C.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研究论文

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研究论文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既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最为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并且一直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自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许涤新、王学文和方文和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为主要代表的我国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重要问题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一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除了生产关系是否还包括生产力;二是生产方式是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70年代末期,由于“左”的思想和理论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这一重要问题的科学探讨长时期中断了,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教条一直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和持续的探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成果是突破了以往把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只局限于生产关系的传统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论述而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并把生产方式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拨乱反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拨乱反正,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教条,恢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论观点;二是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传统观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的基本涵义与具体内容。在这两方面的探讨中首当其冲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家驹先生。1980—1981年,马家驹先生先后在《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题为《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论文,最先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见解。他十分明确地提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特定生产方式及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