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3144672.html,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思考

作者:张群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一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给沉寂的课堂带来

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有效教学逐步推进,探究性学习已深入课堂。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文质兼美,堪称语言学习的经典。这些文本资源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阅读视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资源进行巧妙深入地挖掘、利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余文森语),这恰好说明了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思考了哪些问题,能有几种思考的角度,思考的深度如何,这是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有效的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这才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41-001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一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给沉寂的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有效教学逐步推进,探究性学习已深入课堂。但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脱离文本、架空文本,那么怎样的探究才是有效探究?根据我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有效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核心,进行有效探究。

《爱莲说》是苏教版的一篇课文,围绕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我设计了“你最喜爱什么花”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课堂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时,一位同学发言说喜爱牡丹,另一同学随即引用文中“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语句进行反驳。辩论中,反方谈到唐朝牡丹价值数万,达官贵人势利冷酷,还引用不少诗词,将反对的理由讲得无可辩驳;正方从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谈到盐城便仓枯枝牡丹名闻遐迩,还引用了“牡丹敢于公开违抗武则天的淫威,被贬洛阳”的传说,辩驳理由令人耳目一新。辩论渐近结束,我顺势让大家思考人们对牡丹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同学们经过讨论,终于得出了“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可能不同”的结论。

这一教学案例通过巧设问题情境,调动了大家的思维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达到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总有一定的好奇心,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