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问题的概述

TSP问题的概述
TSP问题的概述

TSP问题的概述

旅行商问题,即TSP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是数学领域中著名问题之一。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N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径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

TSP问题的由来

TSP的历史很久,最早的描述是1759年欧拉研究的骑士周游问题,即对于国际象棋棋盘中的64个方格,走访64个方格一次且仅一次,并且最终返回到起始点。

TSP由美国RAND公司于1948年引入,该公司的声誉以及线形规划这一新方法的出现使得TSP成为一个知名且流行的问题。

TSP在中国的研究

同样的问题,在中国还有另一个描述方法:一个邮递员从邮局出发,到所辖街道投邮件,最后返回邮局,如果他必须走遍所辖的每条街道至少一次,那么他应该如何选择投递路线,使所走的路程最短?这个描述之所以称为中国邮递员问题(Chinese Postman Problem CPP)因为是我国学者管梅古教授于1962年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一个解法。

人工智能上的旅行商问题,以下给出的是算法,只是理解算法之用。

for detail contact me QQ: 413309082

/****************算法总框架*****************************/

int i;

gs.search_init(adaptee.list_place.getSelectedIndex(),adaptee.list_fun.getSelectedI ndex());

do{ i=gs.search_step(); }while(i==0);

/***************searchinit**************************/

public void search_init(int startindex,int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AStar.graph= G;

G.setSize(AStar.len);

start.index = startindex;

Vertex s =new Vertex();

s.index = start.index;

s.parent = -1;

n =null;

s.value =f(s.index); //s的估价函数值

G.add(s);

start.parentpos = -1;

start.value = s.value;

open.add(start);

step=0;

}

/***************searchstep**************************/

public int search_step()

{

Open m ;

Vertex old_m;

int i,j;

int f;

int parentpos;

if(open.next==null)

return -1;//查找失败

//扩展的步骤数增加

step++;

//Open 表非空

//Open 表中移出第一个

n = open.removeFirst();

//n放入CLOSE 中,返回放入的位置

parentpos=close.Add(n.index, n.parentpos);

if(n.index == start.index&&step!=1) //结束状态

return 1;

//扩展n结点

i=n.index;

for(j=0;j

{

if(i!=j&&value[j]!=-1) //对于所有n的后继结点m(j)

{

if(j==start.index&&isAll(n)) //所有城市已访问过,且回到出发城市{

f=f(j); //计算此时的f值

old_m=G.getVertex(j);

if(old_m!=null)

if(old_m.value>f||old_m.value==0)

G.add(j,i,f); //j(m) i(n),G中添加j(m),父节点为i(n),估价函数值为f G.addSub(i,j); //i(n)的后继中添加j(m)

m= new Open(j,parentpos,f); //Open表中添加m(j)

open.add(m);

continue;

}

if(!isExist(n,j)) //m(j)不在n(i)的祖先中(不扩张n的祖先结点)

{

f=f(j); //计算f值

//取得旧的m(j) 中value最小的,G中的节电保存了从出发城市到此地最小估价函数

old_m=G.getVertex(j);

// m(j)不再G中,m(j) 也就不在Close中

if(old_m==null)

{

//j(m) i(n),G中添加j(m),父节点为i(n),估价函数值为f

G.add(j,i,f);

//n(i) 添加后继m(j)

G.addSub(i,j);

//加入Open表

m=new Open(j,parentpos,f);

open.add(m); //m添加入Open 表中

}

else //m(j)在G中,表示Close 表中有m(j) 结点

{

if(old_m.value > f) //新值比较小,采用新值

{

//更新G中的估价函数值,以及相关指针

old_m.value = f;

old_m.parent = i;

//添加相关从Close中删除的代码,不删除亦可

}

G.addSub(i,j); //n(i) 添加后继m(j)

//从Close 中删除,移入Open表中,实际上Close表中仍然保留

m = new Open(j,parentpos,f);

open.add(m);

}

}

}

}

//本次没查找到解,请继续

return 0;

}

A*算法实现的旅行商问题

人工智能上的旅行商问题,以下给出的是算法,只是理解算法之用。

/****************算法总框架*****************************/

int i;

gs.search_init(adaptee.list_place.getSelectedIndex(),adaptee.list_fun .getSelectedIndex());

do

{

i=gs.search_step();

}while(i==0);

/***************searchinit**************************/

public void search_init(int startindex,int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AStar.graph= G;

G.setSize(AStar.len);

start.index = startindex;

Vertex s =new Vertex();

s.index = start.index;

s.parent = -1;

n =null;

s.value =f(s.index); //s的估价函数值

G.add(s);

start.parentpos = -1;

start.value = s.value;

open.add(start);

step=0;

}

/***************searchstep**************************/ public int search_step()

{

Open m ;

Vertex old_m;

int i,j;

int f;

int parentpos;

if(open.next==null)

return -1;//查找失败

//扩展的步骤数增加

step++;

//Open 表非空

//Open 表中移出第一个

n = open.removeFirst();

//n放入 CLOSE 中 ,返回放入的位置

parentpos=close.Add(n.index, n.parentpos);

if(n.index == start.index&&step!=1) //结束状态

return 1;

//扩展n结点

i=n.index;

for(j=0;j

{

if(i!=j&&value[i][j]!=-1) //对于所有n的后继结点 m(j)

{

if(j==start.index&&isAll(n)) //所有城市已访问过,且回到出发城市

{

f=f(j); //计算此时的f值

old_m=G.getVertex(j);

if(old_m!=null)

if(old_m.value>f||old_m.value==0)

G.add(j,i,f); //j(m) i(n),G中添加j(m),父节点为

i(n),估价函数值为f

G.addSub(i,j); //i(n)的后继中添加j(m)

m= new Open(j,parentpos,f); //Open表中添加m(j)

open.add(m);

continue;

}

if(!isExist(n,j)) //m(j)不在n(i)的祖先中(不扩张n的祖先结点)

{

f=f(j); //计算f值

//取得旧的m(j) 中value最小的,G中的节电保存了从出发城市到此地最小估价函数

old_m=G.getVertex(j);

// m(j)不再G中,m(j) 也就不在Close中

if(old_m==null)

{

//j(m) i(n),G中添加j(m),父节点为i(n),估价函数值为f

G.add(j,i,f);

//n(i) 添加后继 m(j)

G.addSub(i,j);

//加入Open表

m=new Open(j,parentpos,f);

open.add(m); //m添加入 Open 表中

}

else //m(j)在G中,表示Close 表中有m(j) 结点

{

if(old_m.value > f) //新值比较小,采用新值

{

//更新G中的估价函数值,以及相关指针

old_m.value = f;

old_m.parent = i;

//添加相关从Close中删除的代码,不删除亦可

}

G.addSub(i,j); //n(i) 添加后继 m(j)

//从Close 中删除,移入Open表中,实际上Close表中仍然保留

m = new Open(j,parentpos,f);

open.add(m);

}

}

}

}

//本次没查找到解,请继续 return 0;

}

冷库制冷系统的概述

冷库制冷系统的概述 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可分为蒸气制冷系统、空气制冷系统和热电制冷系统。其中蒸气制冷系统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和蒸气喷射式等多种类型。 1.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的意义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是设计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其方案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建造费用、操作管理的方便程度、机器设备的先进性及经常运转费用的高低等。因此,在选择、确定方案时,应从先进性、实用性、经济发展诸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地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2.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 1)制冷装置服务对象,如冷库、空调、工艺用水等。 2)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 3)生产工艺要求。 4)当地水文气象条件,如冷却水温、水量、水质等。 5)制冷装置所处环境。 3.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尽量选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3)制冷系统在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简单,操作管理方便。 4)投资合理,不仅要考虑一次投资和经常运转费用,还要考虑到技术、经济及发展问题。 总之,要使所选方案安全可靠、方便灵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 (1)单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由制冷原理可知,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是构成压缩式制冷系统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把它们依次用管道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单级压缩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即可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双级压缩由低压级压缩机(低压缸)、高压级压缩机(高压缸)、中间冷却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组成的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其循环是:低压级压缩机由蒸发器吸入低压蒸气,压缩至中间冷却器,在中间冷却器内被冷却,再由高压级压缩机吸入并升压至冷凝压力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再经节流阀供至蒸发器吸热蒸发,如此循环。中间冷却器内的冷源是由高压液体经节流后提供。 (3)综合系统的基本构成实际制冷装置中,有单级压缩系统,也有双级压缩系统,还有既有单级也有双级的综合系统。此时的综合系统并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双级系统合并而成,一般情况下,由于单、双级压缩冷凝压力的一致性,实际上综合系统可以看成是单级系统和双级系统共用冷凝器而构成的。 (4)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是制冷系统中比不可少的。但使用中的制冷系统为了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改善运行的经济性,增设了诸如贮液器、油分离、气液分离器、排液桶、低压循环桶、液泵、调节站、安全阀等设备和阀件,构成了比基本构成复杂得多的实际制冷系统。 5.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原理图 用管线、阀件图例绘制的,能简单的表示出实际制冷系统中机器、设备、阀件、仪表之间互相关系的图称制冷系统原理图。从制冷系统原理图上可以看出机器、设备的规格、

制冷系统中各个部件知识介绍

制冷系统中各个部件知识介绍 制冷系统中的部件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怎么说呢?基本上每个部件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具体的每个功能都是啥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压缩机: 是在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 冷凝器: 冷凝器是冷库制冷系统中主要的热交换设备之一,主要是把装配式冷库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和冷凝为高压液体。 干燥过滤器: 过滤系统中杂质与水分。 油压保护器: 油压保护器是用来保证压缩机有足够润滑油。 膨胀阀: 也叫节流阀,它能使系统高低压压力形成巨大的压差,使膨胀阀出口的高压制冷液体迅速澎化蒸发,它是通过管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冷热交换。 油分离器: 它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降低气流速度和改变气流方向的分油原理,使高压蒸汽中的油粒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分离。一般气流速度在1m/s以下,就可将蒸汽中所含直径在0.2mm以上的油粒分离出来。 蒸发器压力调节阀: 是防止蒸发器压力(以及蒸发温度)降低到规定值以下。有些时候也用它来调整蒸发器至力以适应负荷的变化。 蒸发器: 是将冷库内的热量吸走,使液态冷媒在低压低温蒸发下,吸取由冷冻库内所传来的热量而蒸发,变成气态冷媒,气态的冷媒被吸入压缩机压缩后,再排入冷凝器排热。基本上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为向库内吸热,后者为向外界排热。 储液罐: 储存氟利昂储罐,保证制冷剂始终处于饱和状态。 电磁阀: 防止压缩机停机时高压部分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避免压缩机下次启动时低压过高,防止压缩机液击。另外冷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控器动作,电磁阀失电,低压压力达到停机设定值时压缩机停,当冷库内温度回升到设定值时,温控器动作,电磁阀得电,低压压力上升到压缩机开机设定值时压缩机启动。 高低压保护器: 防止高压过高低压过低保护压缩机。 温控器: 相当于冷库大脑控制着冷库制冷开与停及化霜、风扇的开与关。 基本上就这么多部件知识,大家可以来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哦!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资料

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是用以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设备。在消耗外界补偿功的条件下,它以机械方法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将该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并排放到冷凝器中去,使制冷剂能在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 ①开启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没有共同外壳。根据曲轴箱形式,又可分为开式曲轴箱压缩机和闭式曲轴箱压缩机。前者因曲轴箱与大气相通,气缸里漏出的制冷剂直接进人大气,泄漏量大,目前已很少应用。后者曲轴箱的曲轴用轴封加以密闭,使曲轴箱封闭,以减少制冷剂的泄漏量。 ②半封闭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与电动机直接连接;一起装在以螺栓连接的密封壳体内,并共用同一主轴,机壳为可拆卸式,便于维修。根据电动机的冷却形式可分为进气冷却式、进气与空气混合冷却式等形式。目前半封闭式压缩机多为高速多缸式。 ③全封闭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和电动机直接连接,并一起装在一个焊接的密封壳体内。这种压缩机结构紧凑、密封性极好。使用方便、振动小、噪音低,适用于小型制冷设备。全封式压缩机有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三种。 A、旋转式压缩机 是一种特殊的小型回转式压缩机,如图1-l-2所示。其转子偏心地装在定子内,排气时间长(比往复活塞式长30%左右),流过气阀的流动阻力损失小,缸径行程比大,排气容积和吸气管管径大,吸气过热小,电动机工作温度低,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寿命长。 B、活塞式压缩机 外形如图1-l-3所示 C、涡旋式压缩机 是通过涡旋定子和涡旋转子组成涡卷以及构成这个涡卷的端板所形成的空间来压缩气体的回转式压缩机。工作时,随着曲轴的回转,涡旋转子以其中心始终绕涡旋定子中心作一偏心量为半径的圆周运动。它与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气体几乎不泄漏、不需吸排气阀、绝热效率可提高10%、震动小、扭矩变化小、噪音可降低5dB(A)、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15%。它适用于热泵式、吊顶型等空调机上。 系列柔性涡旋压缩机: 超高能效比

最新的智能制冷系统介绍

最新的智能制冷系统介绍

目录 概述 (3) 第一章智能制冷控制系统的介绍 (3) 1.1.1 KTR--TH11 温湿度传感器 (3) 1.1.2 产品参数 (3) 1.1.3 接线说明 (3) 1.1.4 安装 (4) 1.1.4.1 安装方式 (4) 1.1.4.2 安装位置 (4) 1.1.4.3 安装注意事项 (4) 1.1.5 使用 (4) 1.1.6 注意事项 (4) 1.3.1 市电监控 (5) 1.3.2 应用领域 (5) 1.3.3 产品特色 (6) 1.3.4 技术参数 (6) 1.3.5 安装示意图 (6) 1.6.1 应用范围 (8) 第二章智能制冷监控系统运行环境 (10) 2.1 步骤 (10) 2.2 系统登录 (10) 2.3.1 查看冰箱温度 (10) 2.3.3 查看市电监控 (11) 2.4 点击左边菜单里的报警设置中的各项可设置机房中设备的阀值 (12) 2.4.1 新增报警策略 (12) 2.4.4 查看设备 (13) 2.4.5 添加温湿度传感器 (14) 2.4.6 查看温湿度传感器 (14) 2.5 用户管理左边菜单里的用户管理可对系统使用者和报警的短信进行设置 (15) 2.5.1 点击左侧导航栏 (15) 2.6 分部管理 (16) 2.6.1 添加分部 (16) 2.6.2 查看分部 (16) 2.7 日志记录的查询: (17) 2.7.1 报警记录 (17) 2.7.2 冷库历史记录 (17) 2.7.3 冰箱历史记录 (17) 2.8 串口设置操作 (18) 2.8.1 进入“设备管理器” (19) 2.8.2 更改端口号 (19)

几种常用制冷机介绍

1 制冷压缩机按提高气体压力的原理可分为哪几类?任选三类,简述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 点,并说明其最新的技术进展及主要生产商。 答 分类如下所示: 下面主要介绍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一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一)双螺杆制冷压缩机(twin screw compressor) 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是一种能量可调式喷油压缩机。它的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连续过程 是靠机体内的一对相互啮合的阴阳转子旋转时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来实现,一般阳转子为 主动转子,阴转子为从动转子。 主要部件:双转子、机体、主轴承、轴封、平衡活塞及能量调节装置。 容量15~100% 无级调节或二、三段式调节,采取油压活塞增减载方式。常规采用:径向和轴向均为滚动轴 承;开启式设有油分离器、储油箱和油泵;封闭式为差压供油进行润滑、喷油、冷却和驱动 滑阀容量调节之活塞移动。 压缩原理: 吸气过程:气体经吸气口分别进入阴阳转子的齿间容积。 制冷压缩机 容积型 速度型 涡旋式 滚动转子式 往复式 旋叶式 滑片式 离心式 轴流式 螺杆式 单螺杆 双 螺 杆 喷射式

压缩过程:转子旋转时,阴阳转子齿间容积连通(V型空间),由于齿的互相啮合,容积逐步缩小,气体得到压缩。 排气过程:压缩气体移到排气口,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二)单螺杆制冷压缩机(single screw compressor) 利用一个主动转子和两个星轮的啮合产生压缩。它的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连续过程是靠转子、星轮旋转时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来实现的。转子齿数为六,星轮为十一齿,主要部件为一个转子、两个星轮、机体、主轴承、能量调节装置,容量可以从10%-100%无级调节及三或四段式调节。 压缩原理: 吸气过程:气体通过吸气口进入转子齿槽,随着转子的旋转,星轮依次进入与转子齿槽啮合的状态,气体进入压缩腔(转子齿槽曲面、机壳内腔和星轮齿面所形成的密闭空间)。 压缩过程:随着转子旋转,压缩腔容积不断减小,气体随压缩直至压缩腔前沿转至排气口。 排气过程:压缩腔前沿转至排气口后开始排气,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由于星轮对称布置,循环在每旋转一周时便发生两次压缩,排气量相应是上述一周循环排气量的两倍。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与优点: 1 零部件少,易损件少,可靠性高; 2 操作维护方便,没有不平衡惯性力,运转平稳安全,振动小; 3 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排气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工况适应性强; 4 螺杆压缩机的转子齿实际上是有间隙的,因此对湿行程不敏感,能耐液击; 5 排气温度低,可以较高压比的工况下运行,可实现制冷量的无级调节,采有滑阀机构,使制冷量可从15%—100%进行无级调节,节省运行费用; 6 容易实现自动化,可实现远程通信。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最新技术进展和主要生产商: 螺杆式压缩机的主要应用场合是中、高容量的空调设备,如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压缩机半数是在60~150hp ( 45~110kW)范围。约80%的机组是双螺杆形式,其余的是单螺杆形式。开利曾经成功地开发了三螺杆压缩机。主要的双螺杆压缩机制造商是比泽尔、汉钟、复盛、日立、特灵、开利、约克、莱福康、富士豪和顿汉- 布什。单螺杆型压缩机 由一个小集团的制造商生产,包括麦克维尔(大金) 、美国的韦尔特、英国的J&E Hall (大金) 、日本的三菱电机和大金。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次是美国和欧洲。东亚和日本具有相似的生产水平。 麦克维尔已经成功地开发了采用R410A的新系列螺杆式冷水机组,所获得的性能系数(COP)已经大于5.0,日立也在2008年6月开发了新系列的R410A螺杆式冷水机组。所有型号的COP都高达5.0,这种型式的产品已经在中国市场可以获得。比泽尔和莱福康则正在发展变频螺杆式压缩机。近年来大容量螺杆式压缩机已经成功地被开发 出来。日立生产了大到170hp (125kW)的R410A螺杆式压缩机并计划发展更大容量的机组。汉钟已经开发了大于500hp (375kW)容量的螺杆式压缩机,从而有可能生产大容量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比泽尔在商业用空调螺杆式压缩机方面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以HFC和氨为制冷剂的新的较大型的半封闭和开启式螺杆压缩机产品使该公司以革新的产品扩大了它的产品范围。莱福康和富士豪是从欧洲来的其它两家传统螺杆式压缩机制造商,莱福康在2008年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它也在制冷用途方面把螺杆式压缩机范围扩大到240hp (180kW) 。富士豪推出了它的具有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材料等的CXHO系列螺杆式压缩机。随着中国螺杆式压缩机

2012制冷系统介绍

2012制冷系统介绍 冷却介质:工业制冷工艺过程中,需要用一种低温流体通过换热器去冷却另一种高温流体,低温流体称为冷却介质,高温流体称为被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是通过对流方式换热,最后实现热量传递使高温流体迅速降温的。在国民经济实践中热量传递是非常重要的物理过程,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活动中。对当前全球性的节能减排,实现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冷凝器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冷凝器英文名称:condenser 定义:冷却经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蒸汽并使之液化的热交换器。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船舶及渔业机械(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冷凝器蒸发器冷凝器(Condenser) 空调系统的机件,能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大部分的汽车置于水箱前方。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的装置。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致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 目录 原理蒸汽压缩式 制冷系统 组成 构成制冷系统 电气系统 控制系统 常用制冷剂及其性质CF2Cl2 CHF2Cl 蒸汽冷凝器 锅炉用冷凝器 清洗 爆炸机理危险物质 引爆因素 防爆措施加强原料空气质量控制 清除有害物质,防止碳氢化合物等积聚 采用高精尖检测仪表,实现在线与离线监测 控制操作液面 临时停车与防爆 定期清洗 防止静电积聚 防止油的进入 加强电石渣的管理 加强操作、维护、管理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制冷系统基本知识

制冷系统讲座 一、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1、原理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机构 D:蒸发器 单位制冷量:q0=h1-h6 单位冷凝热量:q k=h2-h5 单位消耗功:w=h2-h1` 制冷系数:EER=q0/w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是指将制冷剂经过一级压缩从蒸发压力压缩到冷凝压力的制冷机。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 -40℃以上的低温。 普通的空调器都是利用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原理制造的。 2、基本组成部份: 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毛细管)蒸发器制冷剂 2.1 压缩机 它的作用是将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到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排到冷凝器。 ●常用的压缩机有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等。 ●压缩机有定容量压缩机和变容量压缩机。 定容量压缩机就是常见的定速压缩机,变容量压缩机包括变频压缩机和数码压缩机。 2.2 冷凝器 它的作用是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过冷的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要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不同制冷剂有不同的冷凝压力。普通空调器冷凝器里面的制冷剂(R22)压力:标准制冷工况下一般在18 — 19 bar 左右,过负荷工况下一般在22—24bar左右。R407c的压力值一般为R22的1.06倍左右,R410a的压力值一般为R22的1.6倍左右。 2.3 节流机构 普通空调常用的是毛细管,高档的空调器用电子膨胀阀。制冷剂经过节流机构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份制冷剂会在节流的过程中闪发成为气体。 ●节流过程中制冷剂的焓值不变。 ●普通的家用空调器节流结束时大约有20%的制冷剂会闪发成气体。制冷剂没有蒸发就闪发成气体降低了空调器的性能。 2.4 蒸发器 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机构后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蒸发器是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

冷梁空调系统简介

冷梁空调系统
主动型冷梁空调系统 巴科尔主动型冷梁系统是一种集制冷、供热和通风功能为一体的空调系统,它能够提供良好的室内气候 环境及单独区域的控制。一次风主要用来对消除室内湿负荷,同时也可以供热、供冷和保证新风;末端 换热盘管用来进行室内热/冷负荷的处理。图 1 为主动型冷梁空调系统示意图。冷梁系统集高舒适度、低 噪音、节能和低维护的优点于一体。主要包括标准主动型冷梁、多功能组合式冷梁、玄关吊顶式安装的 水平诱导单元、地板式诱导单元等几种型式,以满足不同建筑美观及功能的需求。 图 2 为主动型冷梁末端工作原理图。从中央空气处理机组(AHU)送到主动型冷梁末端的空气被称之 为一次风。一次风以恒定风量和相对较低的静压条件被送至冷梁末端。一次风通过末端单元内的一排喷 嘴(可调节)送入混合腔体内,通过喷嘴的高速气流在混合腔内产生负压区域,从而诱导室内空气经过 换热盘管后与一次风混合,然后经出风口送入房间内。
图 1 主动型冷梁空调系统示意图
图 2 主动型冷梁末端工作原理图
系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能源节约,因为在换热盘管中使用相对较高温度的冷水,这可以在初投资和 冷水主机的运行成本上得到很大的节约。同时它能保证末端换热盘管在干工况下工作,避免出现和其它 系统一样因为冷凝水而带来的维护和卫生方面的问题,譬如风机盘管系统的冷凝水问题。输送的风量大 大减少从而节省了风机能量,因为该系统不依靠空气来弥补显热负荷,这可以使得一次风的需求量可以 减少到仅用来进行通风、湿度控制和诱导室内回风气流。因为它节能的特点,这个系统在欧洲变得越来 越普及。 同时还因为它气流需求量很低, 所以能使用 100%的新风作为一次送风来源, 可以提高空气品质, 因此该系统很适合用于医院或者医疗场所等需要减少空气流通而交叉感染的场所。 巴科尔有全系列的主动型冷梁, 它们的名义标准宽度为 300mm 和 600mm, 长度为 1200~3000mm, 能与市场大多数的吊顶天花配置互相匹配。巴科尔的冷梁使用特殊喷嘴组合技术来使得每个冷梁的制冷 能力可以单独改变。

工厂制冷系统集中控制方案

工厂制冷系统集中控制方案 一、项目背景 现有生产车间一号生产线基于AHU风机盘管基础上的新风系统一套,功率小于5KW。 现有生产车间二号生产线基于AHU风机盘管基础上的新风系统一套,功率小于5KW。 现有基于工艺冷冻水制冷系统基础上的水蓄冷系统一套,功率55KW。 现有工艺冷冻水制冷机组三套,每套系统设备功率如下统计表所示: 工艺冷冻水制冷系统设备功率统计表 系统设备名称额定功率(KW)固定功率(KW)可变功率(KW)备注 A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A156.078.078.0实际功率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冷冻水泵18.518.5 功率与冷负荷变化无关 冷却水泵22.022.0 冷却水塔风机 5.5 5.5 小计202.0124.078.0 B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B218.0109.0109.0实际功率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冷冻水泵22.022.0 功率与冷负荷变化无关 冷却水泵30.030.0 冷却水塔风机7.57.5 小计277.5168.5109.0 C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C300.0150.0150.0实际功率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冷冻水泵22.022.0 功率与冷负荷变化无关 冷却水泵55.055.0 冷却水塔风机11.011.0 小计388.0238.0150.0 合计867.5 530.5 337.0 二、基于AHU风机盘管基础上的新风系统简介 在AHU风机盘管系统的基础上做出部分调整,把室外的冷空气(新风)作为冷源,并联接入室内原有的风机盘管入风口,使其冬季或过渡季将引入室外空气为冷源,对AHU风机供冷区域进行供冷,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此系统的优点是:节省运行费用,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减少制冷用电及其附属设备的用电。三、基于工艺冷冻水制冷系统基础上的水蓄冷系统简介 水蓄冷系统是用水为介质,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低电价时)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以低温冷冻水形式储存冷量,即夜间制出5℃~7℃左右的低湿水,并在用电高峰时段(高电价时)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来作为冷源,通过末端系统中的风机盘管, 生产工艺设备或空调箱等设备,满足建筑物舒适空调温度或生产工艺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