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

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
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

摘要:鲁迅小说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不少名篇,基本是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的合成。在“大团圆”框架中运用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隐喻……等等表现方法,恰到好处地、具有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自己为新文学运动的理想而摇旗呐喊和无法找到一条正确可行路径而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传统、现实人世的思虑与反省。

关键词:鲁迅;精神分析;象征;变形

鲁迅小说不是每一篇都写得好,而是每一篇都有新的尝试,新的探索。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

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不少名篇,基本是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的合成。如在“大团圆”框架中运用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隐喻……等等表现方法,恰到好处地、具有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自己为新文学运动的理想而摇旗呐喊和无法找到一条正确可行路径而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传统、现实人世的思虑与反省。

《狂人日记》从中国传统小说的意义说,它只是一篇日记,而不是小说。这篇作品非常简炼地表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的看法。“狂人”患了时时被人迫害的心理病,在疑惧中他翻开了一部历史书,“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几个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如何仁义道德,传统生活所代表的正是礼教吃人。鲁迅对传统生活的虚伪与残忍的谴责,其严肃的道德意义非常明确,这是这篇作品的意义所在。但是,这种严肃的意义鲁迅却是以主观的心态,用超现实的手法对现实作了扭曲变形的反映,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更为增殖。

作品前缀的介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这篇中规中矩的文言,表现了一种普通的世俗心态,与日记中的世界形成了强烈对比。鲁迅似乎故意用这种手法来把读者引进一个震憾的世界,表现一个“五四”口号——

—礼教吃人。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开始,且用白话而写,特别浅显,和前面的文言文大为不同,而且写的不是白天,则是晚上,并用了“很好的月光”这个意象[2]。这个意象实际上代表了一个认知过程:这个狂人经过深思深虑之后,豁然开朗,看见了“很好的月光”。西方的“月亮”(拉丁语叫luna)[3]和英语的“发狂”(lunacy lunatic,意即精神错乱)很接近。也可以说,一个人月亮看多了会发狂。由此可见,鲁迅是以“月亮”的意象来铺展狂人的思想,展示其心理错乱的根本所在[4]。再看作品中的十三段日记,长短不一,看起来凌乱,这正好和讲究匀称的古文不同,鲁迅也是藉了这种打破古文规格的凌乱文体,用隐喻的方式表现狂人的凌乱思想。鲁迅正是用了象征和精神分析法,把狂人的意象和传统道德及行为准则置于本能欲望的自我调节中,写出了一个非常主观的心态,即以个人的观点看社会,以个人的观点看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变迁,是十分具有震憾力的。

之后,鲁迅从西方作品、特别是安特莱夫的作品中悟出了不少创新手法。《药》是一篇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暴露,也是一篇革命的象征寓言,更是一个叙述父母为子女而悲恸的动人故事。作者自称为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不错,故事叙说一个夏瑜的青年因为参加推翻满清的革命运动而被斩首;在同一个城里,另一个青年华小栓因肺痨而奄奄待毙,华小栓的老父执于迷信,向刽子手买来半个沾了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以为吃了可以让儿子起死回生,儿子吃了馒头,结果还是死了。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尝试建立一个复杂的意义结构。两个青年的姓氏(华夏是中国的雅称),就代表了中国的希望和绝望的两面。华小栓吃人血馒头仍然活不了,象征了封建传统的死亡。这个传统在革命性的变动中,更无复活的可能;夏的受害表现了鲁迅对于当时中国革命的悲观。这种悲观,却以最后用“乌鸦”的观点作了寓意深刻的艺术表述:

他们走不了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按照心理分析观点,“乌鸦是精灵之鸟”,“哑”是死亡的象征[5]。在西方诸多神话和童话中,就运用了“哑”这个“死亡”的惯常表现形式,以置换方法,将一些涵义深远而又难以或不便表述的思想赋予特定意义。《药》的末尾,那铁铸般的乌

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1]

邱慧强

(温州大学)

160

鸦,在迷样的静肃中,对老女人的哭泣毫无反应。这一幕凄凉的景象与其深蕴的意义将中国现代小说推向了一个高峰。

鲁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第一个不喜欢中国人而又极爱中国的作家,这是他的性格所决定的。如果说,性格是一种追求体系,那么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爱与恨的两极拼搏,使他的作品强烈地表现出了一种对中国人的愤怒与绝望,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觉得,中国问题的严重,就在于国民性。因此,作为一个作家,他利用小说形式……在小说中又常常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揭示国民的劣根性,特别是那些被扭曲、变态的心理。譬如在《肥皂》、《分波》、《高老夫子》中讽刺的那些人,都是些虚伪主义者;在《阿Q正传》、《故乡》、《祝福》、《酒楼上》描写的不幸而又麻木不仁的人,都表现了中国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鲁迅在作品中运用心理分析对中国国民性讽刺得最深刻的那就是《肥皂》和《阿Q正传》了。

《肥皂》是鲁迅运用“反作用形成”心理自卫机制揭示主人公变态心理,讽刺性极强的小说。完全扬弃了作者的伤感和疑虑。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现代道学家。这类人物也是近代小说时常讽刺的对象,但在鲁迅笔下,他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伪君子。四铭在妻子面前是个极为正统的道学家,他大骂现代教育,说它造就的就是些“无知无礼”的人,还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好;他担心“新文化”“化”倒了学生没有道德,社会也无道德的地步。为了改变这日下的“世风”,他参加了“移风文社”……就是这么一个道德家,在他煞有介事地给太太一块肥皂时,发表了宏论,从意识深层流出了强烈的无意识心理。他讲述了当天买肥皂时看到一个传统孝道的表现,一个求乞的孝女在侍候她瞎了眼的老祖母,路边的行人非但不对他们行善,反而打趣,有一个坏蛋对他的同伴说:“阿发,你不要看这货色脏,你只要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地洗一洗,好得很哩!”四铭太太得到这块肥皂,感觉之余,不觉羞愧,因为这块肥皂使她想起了自已脖子上的积垢,听了丈夫的长篇宏论,她感到,丈夫夸奖这个孝女和为她买肥皂大有关系,丈夫买了肥皂,就表示她对小乞丐女的淫念转到了自己的身上来了。

精神分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言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受着无意识本能、欲望的驱使。四铭的淫念——

—无意识心理,在他的意识深层,有一席合法地位,然而,四铭之所以成为伪君子,就在他的好色之下,包上了一层“正人君子”的外壳。

再看《阿Q正传》:阿Q是个社会内涵、哲理内涵、心理内涵极为丰富复杂的形象,如果鲁迅不以弗洛伊德动力心理学和人格结构学说为支撑,是难以创造的。阿Q的性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时而表现出农民的质朴,时而又表现出游手好闲的狡猾;他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自轻;时而不满权势者对他的凌辱,时而又愚弄比他更弱的弱者;他恪守“男女之防”,却又向吴妈求爱;他鄙视城里人,却又窃笑未庄人没见过城里人的煎鱼;他曾经保守,凡不符合未庄传统习惯的,都被他视为异端,然而辛亥革命的浪潮卷进未庄时,他也起来造反……-这一系列性格充满了复杂多变的矛盾,但都统一在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定向发展的基本性格中,这就是精神胜利法——

—种族的优越感和因文化孤立而养成的自大心理。鲁迅将其具现在一个被意识所压抑和封闭的、既隐蔽又复杂,既呆滞又活跃的动态心理流程中,极大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鲁迅小说中,直接运用弗洛伊德的性动力学说——

—里比多理论进行创作的那就是《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只不过是无意识欲望、即性的象征,性冲动的升华。鲁迅说他创作《不周天》的动机是“取弗洛伊德之说——

—人和文学的缘起”[6],并说“创作的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及衰亡”[7]。

女娲从梦中醒来,已记不清做了什么梦,“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面对色彩斑烂的天空和大地,她并不理会,只是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显然,这是性欲末能满足,“里比多”——

—性能量的过剩,使她苦闷与懊恼,以至于对天空、太阳、浮云、月亮以及地上的嫩绿、松柏、杂花全然不予理会。由于性的内驱力的弥漫,促使他的身体向“四面八方的进取”。女娲正是用了这蕴蓄的能量不停地、费力地创造了人类。显然,性欲可以通过创造人类文明和文化得以宣泄排遣的升华说在《不周山》中得以实践与运用。这是鲁迅的创作意图。

实际上,鲁迅是通过女娲这个形象来宣泄自己抑郁已久的愤懑,这种愤懑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既有封建包办婚姻压抑了的灵与肉的冲突而产生的烦恼,又有对世道人心的险恶、社会现实的黑暗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的郁闷。鲁迅正是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主活的双重压抑下,运用了精神分析法,试图通过创作来宣泄心中的苦闷,而使受压抑的欲望得以宣泄与升华。

《不周山》未按原来和计划继续写下去,在写了前一部分后,就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原因是中途看了报章,见了一位道学家批评汪静之的情诗《蕙的风》的文章“心理很不以为然,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这里指年轻的道学家(胡梦华)批评《蕙的风》中有“一步一回头瞟我意中人”的诗句科以《金瓶梅》的罪,是“堕落轻薄”,有“不道德的嫌疑”。鲁迅认为,中国的所谓道德家的神经,自古以来,未免太过敏,看见一句“意中人”便想到《金瓶梅》,看见一个“瞟”字,便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正因为鲁迅看到了自古以来的道学家的虚伪,他才决然地改变了原来的构思,在小说中加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站在女娲的两腿之中向上看”,嘴里诌着“裸裎淫佚,失德蔑礼败度,禽兽行,国有常刑,惟禁!”,女娲听之对其瞪了一眼,知道和这类东西板谈,是说不通的,于是不再开口,继续自己的补天事业……鲁迅虽然改变了原来的构思,在中途加上了这个细节,但是,不难看出,在情节的连贯上没有破毁原来计划,女娲瞪其小丈夫一眼,仍然从事自己的事业,正是鲁迅对女娲作为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对道学家虚伪的蔑视。

此外,《长明灯》、《示众》、《在酒楼上》、《孤独者》、《头发的故事》等作品也都用了精神分析法表现了被压抑的灵魂的颤动。

参考文献:

[1]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徊想》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5月版。

[2]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灵魂》,载《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

注释:

[1]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核心是无意识理论。无意识理论

161

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的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和影响。见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6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会性997年6月版。

[2]在传统中国文化里,“月亮”——

—作为一种情绪载体的意象是中国文人空间品味、时间表述的诗性写照。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遂月华流照君”(张若虚);“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李冶)……等等。这样,相隔千里的亲朋好友,别后相思,依托月亮在情感上得到了抚慰;除了空间品味,“月亮”也是“时间化”的诗性表述,它往往成为人世沦桑变厄的见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处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

[3]西方民间传说中对月亮的认知大致和中国一样,但19世纪后,尼采的咀咒将这些诗性化的表述击得粉粹,昨日的女神变成了今日的雄猫,昨日的泛爱变成了今日的伪善,昨日的体态轻灵洁白变成了今日的硕大雍肿(《查拉图斯如是说》),月亮成了尼采价值重估的殉葬品。与此同时,西方现代诗人也参加了这场埋葬月亮的大合唱,如波特莱尔。艾略特等。

[4]“狂人的心理错乱”和及后提到的“凌乱思想”是“狂人”作为一个意象的根本特征。这个特征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有具体描述:“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调瞩幽隐,评騭文明,弗与亡惑者同其是非,惟向所信所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鲁迅把这些有识见、有勇谋的人视为唤醒庸众的“超人”,是在“寂寞境”中廓清道路的“精神界战士。”只有他们才能用心灵的光辉唤醒中国民众,变庸众为理想之国民。这是鲁迅提倡改造国民性的形象表述,蕴含了尼采哲学的主要精髓,是把主观意志与精神推向极至的“旧轨道破坏者”,把摆脱精神偶像和超越一切道德法律的束缚作为个性解放的特征。

[5]中国民间传说有乌鸦兆丧的俗语。南宋洪迈《容斋三笔》:“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至于弦弩挟弹,击使远去。”

[6]鲁迅《故事新编序》,鲁迅全集第2卷3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会性1981年版。

[7]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5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摘要:曹禺的戏剧创作受西方外来影响极为明显。但作为一个东方作家,民族传统文化同样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仔细分析曹禺创作的戏剧文本,就会发现他骨子里丰厚的传统文化基因,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对曹禺的戏剧创作影响很大。道家的回归自然、重视感性生命、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儒家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主义哲学、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等思想内涵与曹禺在戏剧文本中所表露的某些思想是一致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道思想;曹禺;戏剧

在曹禺的戏剧创作道路上,他深受西方戏剧影响,吸收了许多西方戏剧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理念。虽然曹禺对西方戏剧多有借鉴,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他的戏剧作品是外来影响的产物。按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看,隐性文化的传承才是基础和根本。因此,民族传统文化对曹禺的熏染远比西方文化的吸收来得深。仔细分析他的戏剧文本,就会发现曹禺骨子里丰厚的传统文化基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髓,儒道两家的思想对曹禺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曹禺生前并没有明确宣称自己接受了某种传统文化流派的思想,但他在自己创作的戏剧文本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却与这些文化思想不谋而合。当然,这种“合”或许不是有意识地进行的,曹禺本人也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受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能从戏剧文本分析入手,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曹禺曾称自己对道家的东西“读的不多,可以说是毫无研究”[1],但在他前期创作的戏剧中,道家思想的影子却十分引人注目。在《〈日出〉跋》中,曹禺写道:“这样我挨过许多难熬的夜晚,于是我读《老子》,读《佛经》,读《圣经》,我读多少那被认为洪水猛兽的书籍。”更为直接的是,在《日出》这个剧本的卷首,曹禺引用的第一句话就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另外,剧中还多次出现工人们唱的“夯歌”:“日出东来,满天大红!要得吃饭,可得做工!”将这些与整个

论儒道思想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吴新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

162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8-11T09:11:18.92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贺孝恩(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2)[导读]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摘要: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及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鲁迅创作;影响 1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Custay Jung,1875~1961)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二人的主要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识学说和三重人格结构。过去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意识支配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确认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心理领域,建立了系统的无意识学说。无意识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创造的根本动力,只不过这种动力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人自己不能觉察。在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的是原始本能的我,主要由性本能等原始冲动组成,完全是无意识、非理性的,能量和活力最大。本我实行的是快乐原则,也就是说人在潜意识里把快乐当作自己生命的最高的、唯一的价值准则。自我指的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他必须调节、压制自己的本能活动,使自己不违背现实社会的要求,这种压制,不是废弃快乐原则,最终是指向快乐。超我又称内部道德机构,它使一个人把本能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对至善至美事物的追求上。实际上,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基石就是潜意识和人的性本能,正如弗洛伊德自己说的那样: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1](2)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作家创作是白日做梦,是替代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性本能的需要;艺术的价值就是为原欲提供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对艺术作品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精神分析,由此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审美方法和美学思想。李醒尘先生认为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第一,促进了对艺术和审美领域中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引发了对情欲、性与文艺和审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第三,他有关梦和幻想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有关形象思维问题。”李醒尘先生的观点对下面论述正题至为重要,这里暂且不展开论述。(3)艺术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这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2]由于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和文学有先天的血缘关系,它们都关心着同一个对象——人的心灵,它们都力求去洞悉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秘密;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系统理论,它本身有不可辩驳的合理因素,作家们在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人的本身、人物的感觉和精神状态。他们在写作技巧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流写法,劳伦斯、茨威格、海明威、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 2 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 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可以通过他的文章略知一二,在《故事新编》序言里他说:“…虽然也不过取了弗洛特(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在《听说梦》中他写道:“《东方杂志》记者在《读后感》里也曾引弗洛伊特,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社会作用的’。但弗洛伊特(弗洛伊德)以被压迫为梦的根柢——人为什么被压抑的呢?这就和社会制度、习惯之类连结了起来,单是做梦不打紧,一说,二问,一分析,可就不妥当了。记者没想到这一层,于是就一头撞在资本家的朱笔上。但引‘压抑说’来释梦,我想,大家已经不以为忤了罢”。[4]鲁迅先生的这些话表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鲁迅先生主要是通过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来系统了解精神分析学思想的。厨川白村(1880~1923),本名辰夫,他潜心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注意文学与潜意识的关系。鲁迅于1924年翻译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等作品,从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之所以对弗洛伊德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他早年学医的经历有关。作为医学院的的学生,他一定会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他早年翻译了日本小说家森欧外的《沉默之塔》,接受了一些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自称他开始写小说“所依仗的全在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5]“这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也明显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与他那段时间苦闷的生活有关系。鲁迅早年的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理想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长时间生活在苦闷之中。弗洛伊德的思想正好符合那段时间他的创作心态:用文学创作来排遣自己的苦闷压抑。(3)与反封建有关系。鲁迅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压制,人格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变异,而弗洛伊德的某些思想恰能作为反人性压制提倡人性解放的利器。 3 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 3.1鲁迅文学作品对潜意识和梦的描写 鲁迅先生早期的小说大多带有精神分析的影子,他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刀”去解剖潜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贫弱的、黑暗的、被严重压抑而异化了的呻吟着的灵魂。这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中一文,鲁迅基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凭借他的医学知识,通过对狂人病态的错觉、幻象、妄想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压制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对于“吃人”的惊悸、恐惧心理。狂人正是由于本能欲望受到了不合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压抑而发狂,他的狂是潜意识与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结果。《阿Q正传》中阿Q 的: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色欲的奇怪想法。以及他对男女相会时“怒目而视”,在冷僻处从后面扔石块的行径,都应该视作他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压抑而扭曲的性心理行为。但潜意识中强大的性本能心理又使他对女人有强烈的渴望,他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掩盖自己的性饥渴,从而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摸过尼姑的手指上的油腻感使他难以入睡。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潜意识与现实的社会意识矛盾冲突中产生的畸形儿。《白光》中的主人公陈士成深受功名利禄的腐蚀,科学考试失败的强烈刺激和沉重打击使他产生了幻觉和幻想,灵魂出窍,在一道“摇曳飘忽”的白光引领下,他四处挖掘,最终葬身在万流湖中。这一道“白光”正是陈士成被科学制度极度异化了的潜意识,因为只要考中功名,应能当京官或地方官,享尽荣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被扭曲的灵魂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内容提要] 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面向现实,针砭时弊,以改造社会为出发点,反映出时代的呼声。本文结合《呐喊》和《彷徨》中的部分篇目,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性格特征、角色功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证鲁迅作品中这一特殊群体的典型性。解读这一类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扭曲 引言 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童年的鲁迅自家庭变故以后,经常生活在风光秀丽、充满快乐与自由的农村,与农家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农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如《故乡》中善良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夏瑜的母亲,以及《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鲁迅在憎恶并揭露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同时,对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更为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而愤恨,因此深深地发掘存在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几乎渗透于鲁迅小说的每一篇章,凸现其小说创作反封建这一中心主题。 一

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由于各自不同的境况、遭遇以及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程度各异,鲁迅笔下的农民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思想愚昧、麻木。《故乡》中的闰土虽然待人诚恳,善良,可是到了中年,已经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①他的生活极度空虚,无聊,毫无目标。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也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轻信庸医的胡言,将人血馒头当良药而贻误亲子的性命。阿Q被欺负和污辱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愚昧到了极点的表现,面对赵太爷、丁举人等人的欺侮,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精神上的“转败为胜”。 有的思想守旧、安于现状。小说《风波》最能反映这一类农民的性格特征。作品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保守、倒退的倾向。七斤看起来似乎是个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见多识广的船夫,七斤嫂也是一个泼辣精明的女子,可是他们整天所虑的仅仅是如何才能当好顺民,围绕着“皇帝是否坐上龙庭”的消息而忧患自己的辫子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革命后因为剪了辫子而喜,皇帝即位后因为没了辫子而忧。 有的丝毫没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对所面临的重重压榨只能逆来顺受,即使在忍无可忍之际所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也是不彻底的。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对于生活与心灵的重压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幼子宝儿是她唯一的精神安慰,可是在宝儿患病期间,希望得到帮助与宽慰的她却遭遇到庸医的欺骗和市井无赖的以帮助为名,行调戏之实。在宝儿死亡这个致命的打击面前,单四嫂子这只可怜的羔羊仍然令人揪心地强忍着这一切,她不得不继续承受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而《祝福》中的祥林嫂比起单四嫂子,虽然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四大绳索”的束缚下也曾多次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但因为斗争的不彻底性致使她仍然未能冲破封建的“吃人”罗网。

00812鲁迅小说填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15“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16“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7.“柿油党” 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 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18.“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19“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20.“画眼睛”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21“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 【关键词】:劳动人民辛亥革命中国农村工农大众广大人民宗教迷信革命党二十年鲁迅小说地主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是世界闻名的典型,这些农民形象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倔强活泼的爱姑;有背负着生活负担、忧郁的闰土……他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农民、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鲁迅是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这种感情,贯穿在鲁迅描写他们

形象的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半生事迹,或者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后的一切中。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困难的社会根源。他意在“重造国民灵魂”,唤起作为民族即使的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 鲁迅塑造闰土、阿Q等典型的农民形象,是为了揭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众起来斗争,振兴中华民族。 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概括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那种愚昧、守旧、麻木、狭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恶势力逆来顺受,甚至失去痛苦的感觉,麻木到以残害同类为乐。当然,鲁迅也未否定他们勤劳、质朴、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一面。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命运是悲苦的。在他们当中,有的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意识到革命,像闰土和祥林嫂等。即便意识到需要通过革命来改变一下自己命运的阿Q也没有真正理 解革命,反而深受其害。 具体说来,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最主要的一面即农民的弱点——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不觉醒。这就是鲁迅所要揭示的最宝贵的东西。 以上所说的都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的共性(只不过各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知道,“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因此,在他们的“共性”背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他们不同的个性。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65862.html,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 作者:张娟 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8期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学说。最初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以后形成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并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和文学批评理论等各个领域。精神分析学批评是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创作的原动力、文艺的功用等重大问题的批评流派。[1] 当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去解读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时,我们认为在看客形象上,具有弗洛伊德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的特点。 集体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无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们处于最深处、最低层;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地活动着,以求满足。有人形容道:在弗氏看来,人的潜意识就像一个由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被压抑欲望所组成的过去经验的大仓库。[2] 意识和无意识相比,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部分大而重要,隐藏着种种力量,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由于无意识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愿望冲动、表现方法和特有机制的特殊精神领域,它比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更为深沉、更为复杂。弗洛伊德是一个“绝对决定论”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及任何心理现象都离不开因果链条,最终都是由深埋在无意识中的人的真实的动机及目的所决定的,对人的行为及心理均可由此加以解释。 鲁迅的小说在创作时期,是否接受过弗洛伊德的学说呢?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关于《不周山》(《补天》)创作时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首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不过这已经是1922年的事了。弗洛伊德对于鲁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还可往前追述。从史料上看,鲁迅在《阿Q正传》的创作过程中,就零星地吸收了有关“艺术是从上面的思量,进到那躲在低下的冲动里去的”性欲的冲动学说。统观鲁迅全集,有十多次提及弗氏这位学者的名字,鲁迅1921年对橱川白村《沉默的塔》的翻译,更能说明鲁迅对弗氏的思想是了解的。这就难怪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对看客的集体无意识挖掘的是这样的深刻。 鲁迅对看客的关注缘于1906年在仙台求学时那次“幻灯事件”。在幻灯片上,他看到了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军队杀害的同胞和麻木的看客们,此事对鲁迅刺激很大。“几个时事的片子……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感慨到:“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不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等小说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阿Q等农民形象为例,说明了鲁迅在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农民形象意义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上个世纪初离现在已经遥远,但每当读到鲁迅的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1]。鲁迅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所以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的贫困、现实生活的悲苦、农村经济的凋敝,而且还描写了他们的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与不觉醒的精神状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小时候的闰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如捕鸟、拾贝壳、刺猹等。 来看看他儿时的画面:他说:“要下大雪才好。我们那里都是沙地,下了雪,我就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多么可爱的少年闰土啊。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只查尽力地刺去。那查却将身子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晚上,闰土出来管西瓜,管的就是刺猬,獾猪,查,他说,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那是不算偷的。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且聪明伶俐,且无拘无束。鲁迅把孩子们的世界写得那么真诚和谐,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里,像黑暗中的一粒火种,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像阴霾中的一线阳光,孩子们烂漫天真,像未琢的璞玉。 再来看中年时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色。一脸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又粗又笨,裂得像松树皮。他还恭敬的叫鲁迅“老爷”。在看见儿时的伙伴时,他并不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一声“老爷”足以显示他们心灵上的隔膜,足以看出中年闰土对生活的无奈所形成的卑怯性格。在运土木灰时,还把碗也放了进去想借机会运回家。这难道也是儿时那个闰土吗?我不得不信,这确实是他。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他被生活压得麻木不仁,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001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2012 届 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学生姓名:周晨 学号:1242001259823

目录 一、写作提纲 二、内容提要(附件关键词) 三、正文 四、后记 五、参考文献

写作提纲 一、闰土少年时候的生活缩影 二、祥林嫂和爱姑的悲惨命运 三、阿Q的生活悲剧 四、列举鲁迅的部分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 具体分析 五、对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进行描写

内容提要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个人物形象系列: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将以鲁迅的小说《故乡》、《药》、《祝福》、《离婚》和《阿Q正传》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爱姑和阿Q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鲁迅对当时社会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一、闰土和杨二嫂生活的每况愈下。二、闰土和华老栓的愚昧、麻木、不觉醒。三、祥林嫂和爱姑的反抗意识和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四、阿Q的生命被扭曲、被异化。在这四类人物形象中,鲁迅着力揭示了他们身上的弱点。鲁迅了解并关怀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同情和关注。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如何“改造国民精神”、“重塑国民灵魂”、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巨匠,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开端。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 关键词:鲁迅农民悲剧

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

摘要:鲁迅小说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不少名篇,基本是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的合成。在“大团圆”框架中运用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隐喻……等等表现方法,恰到好处地、具有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自己为新文学运动的理想而摇旗呐喊和无法找到一条正确可行路径而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传统、现实人世的思虑与反省。 关键词:鲁迅;精神分析;象征;变形 鲁迅小说不是每一篇都写得好,而是每一篇都有新的尝试,新的探索。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 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不少名篇,基本是传统小说格局和西方现代派多种技法体系的合成。如在“大团圆”框架中运用精神分析、象征、变形、隐喻……等等表现方法,恰到好处地、具有象征意义地表达了自己为新文学运动的理想而摇旗呐喊和无法找到一条正确可行路径而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传统、现实人世的思虑与反省。 《狂人日记》从中国传统小说的意义说,它只是一篇日记,而不是小说。这篇作品非常简炼地表露出作者对中国传统的看法。“狂人”患了时时被人迫害的心理病,在疑惧中他翻开了一部历史书,“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几个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如何仁义道德,传统生活所代表的正是礼教吃人。鲁迅对传统生活的虚伪与残忍的谴责,其严肃的道德意义非常明确,这是这篇作品的意义所在。但是,这种严肃的意义鲁迅却是以主观的心态,用超现实的手法对现实作了扭曲变形的反映,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更为增殖。 作品前缀的介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这篇中规中矩的文言,表现了一种普通的世俗心态,与日记中的世界形成了强烈对比。鲁迅似乎故意用这种手法来把读者引进一个震憾的世界,表现一个“五四”口号—— —礼教吃人。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开始,且用白话而写,特别浅显,和前面的文言文大为不同,而且写的不是白天,则是晚上,并用了“很好的月光”这个意象[2]。这个意象实际上代表了一个认知过程:这个狂人经过深思深虑之后,豁然开朗,看见了“很好的月光”。西方的“月亮”(拉丁语叫luna)[3]和英语的“发狂”(lunacy lunatic,意即精神错乱)很接近。也可以说,一个人月亮看多了会发狂。由此可见,鲁迅是以“月亮”的意象来铺展狂人的思想,展示其心理错乱的根本所在[4]。再看作品中的十三段日记,长短不一,看起来凌乱,这正好和讲究匀称的古文不同,鲁迅也是藉了这种打破古文规格的凌乱文体,用隐喻的方式表现狂人的凌乱思想。鲁迅正是用了象征和精神分析法,把狂人的意象和传统道德及行为准则置于本能欲望的自我调节中,写出了一个非常主观的心态,即以个人的观点看社会,以个人的观点看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变迁,是十分具有震憾力的。 之后,鲁迅从西方作品、特别是安特莱夫的作品中悟出了不少创新手法。《药》是一篇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暴露,也是一篇革命的象征寓言,更是一个叙述父母为子女而悲恸的动人故事。作者自称为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不错,故事叙说一个夏瑜的青年因为参加推翻满清的革命运动而被斩首;在同一个城里,另一个青年华小栓因肺痨而奄奄待毙,华小栓的老父执于迷信,向刽子手买来半个沾了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以为吃了可以让儿子起死回生,儿子吃了馒头,结果还是死了。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尝试建立一个复杂的意义结构。两个青年的姓氏(华夏是中国的雅称),就代表了中国的希望和绝望的两面。华小栓吃人血馒头仍然活不了,象征了封建传统的死亡。这个传统在革命性的变动中,更无复活的可能;夏的受害表现了鲁迅对于当时中国革命的悲观。这种悲观,却以最后用“乌鸦”的观点作了寓意深刻的艺术表述: 他们走不了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按照心理分析观点,“乌鸦是精灵之鸟”,“哑”是死亡的象征[5]。在西方诸多神话和童话中,就运用了“哑”这个“死亡”的惯常表现形式,以置换方法,将一些涵义深远而又难以或不便表述的思想赋予特定意义。《药》的末尾,那铁铸般的乌 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1] 邱慧强 (温州大学) 160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四种农民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四种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弃医从文,首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更是更始社会。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深切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这些众 多的农民形象概括起来有四类:第一类形象表现的是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第二 类是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第三类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但最终还 是逃不过悲剧命运的农民形象;第四类是生命被扭曲、被异化的农民形象。本文 将着重分析这这四类人物形象,感受他们辛酸而悲苦的生活,麻木而扭曲的灵魂,进而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进行思考。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悲剧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一)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 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他的聪明伶俐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而随着帝国 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闰土发生 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他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僵硬而且干裂,像松树皮了。紫 色的圆脸刻着又深又粗的皱纹,浑身瑟索着,完全失去了童年小英雄的风采,而 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地腐蚀了他的灵魂。 他饱受生活压迫,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 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二)杨二嫂作为一个处在社会低层的妇女,她为了谋求生存,可谓是用尽 心思 文中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是何原因,我想已不言而喻了。 她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 轻的美来招徕顾客。“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 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 二、从《故乡》中的闰土和《药》中的华老栓看农民的愚昧、麻木、不觉醒 (一)闰土这个朴实憨厚的农民,见了阔别多年的朋友,也是百感交集,心 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反映出了闰土这位饱经沧桑的农 民还是牵挂着童年的挚友,但封建的阶级对立现实使闰土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 的“老爷”称呼。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阶级对立扭曲了闰土的性格,污染了他的 灵魂,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的友谊。他并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 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在精神上的麻木不仁。 (二)和闰土这一形象较为相似的另一人物形象是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华 老栓。药,当人生病无助的时候,自然需要药的帮助,让他帮你解除病痛还你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