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京剧
京剧

京剧(戏曲剧种中国国粹艺术)京剧中国的国粹之一,出现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

一、介绍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二、表现手法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三、形成与传播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

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四、行当分类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京剧班社旧有“七行七科”之说: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称占行)、净行、丑行、杂行、武行、流行。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

生)、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红生、娃娃生。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

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五、唱腔分类

京剧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

《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门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

六、京剧脸谱

分类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色画方法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

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七、剧目介绍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

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六、影响

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

中国派遣京剧团赴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其中梅兰芳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他的高超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

七、评价

傅谨:“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

趣味,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

法国荒诞戏剧家让·热内:京剧的主题、结构、表现手法之精妙绝顶。

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和舞美设计家戈登·克雷:中国京剧已经比西方任何其他戏剧更加成为一种独立而优秀的艺

术形式。

前苏联著名剧作家特莱杰亚考亚考夫:中国戏剧蕴含着一种理性和国际性戏剧的种子,它那精确的方式方法可以适用于唤醒并引导磨炼过的群众争取一个美好的世界。

八、名家

名家很多,老生行有:谭鑫培、谭富英、马连良、杨宝森、周信芳、言菊朋、奚啸伯等等。小生有:姜妙香、叶盛兰、叶少兰、李宏图等等。旦角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张君秋、赵燕侠、李世济、梅葆玖、杜近芳、李维康、刘长瑜等等老旦有:李多奎、李金泉、李鸣岩、赵葆秀、兰文云等等净行有:金少山、郝寿臣、裘盛戎、袁世海、尚长荣、康万生、邓沐伟、孟广禄、杨赤等等老生的剧目有:空城计》《洪洋洞》《文昭关》《捉放曹》《逍遥津》《乌盆记》《让徐州》《珠帘寨》《上天台》《大保国》《搜孤救孤》《武家坡》《碰碑》《打鱼杀家》《借东风》《击鼓骂曹》等等。旦角有:《春闺梦》、《玉堂

春》、《荒山泪》《凤还巢》、《龙凤呈祥》《锁麟囊》《三娘教子》《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红娘》等等老旦有:《岳母刺字》、《望儿楼》《遇皇后.打龙袍》、《钓金龟》等等净行有:《赤桑镇》《将相和》、《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铡包勉》、《铡美案》、《探阴山》、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孕育、成型、发展;四个时期: 孕育融合期、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 各期时间大体为1780 ----1840年间。1840 ---- 1883年间。1883 ---- 1917年间。1917年后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京剧的发展分为孕育期、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 孕育期: 徽秦合流 京剧霸王别姬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 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

欣赏《走近京剧》课堂片段实录

欣赏《走近京剧》片段 教学目标: 1、欣赏《唱脸谱》,了解并掌握相关的京剧知识。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能力。 3、感受京剧的艺术美,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通俗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兴趣以及爱国情感。 4、激发学生探究地方戏曲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一组艺术图片,初步进行热爱民族艺术即爱国的思想教育,自然导入课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看一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设计都巧妙的融入了京剧脸谱艺术。 二、欣赏戏歌:《唱脸谱》 (一)、完整聆听感受,了解戏歌体裁和相关的京剧知识。 这是一种新的体裁,叫戏歌,在通俗歌曲里面融入了京剧的元素,这样大家听起来比较容易接受!现在的电视剧主题歌经常用到,比如《中华功夫》《包青天》《康熙》等。 (二)、欣赏第一段,从旋律和动作上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之美!了解相关的京剧知识并感受其表现的赞美之情! 1、从旋律和动作上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之美!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北京Opera和四击头。

有一句也表达了对中国京剧的赞美!北京OPERA,看一看,还有没有不明白的歌词,把它找出来。何谓四击头,请看图片!用大锣小锣钹单皮鼓这四种乐器一起演奏的锣鼓谱就叫四击头!主要用于主角如大将的出场亮相,请看录象认真听!它的背景音乐就叫四击头。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大将的出场亮相!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重新欣赏第一段,会唱的跟着唱一唱! (三)、欣赏第二段,通过听、看、讲、演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关于脸谱的相关知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充分感受京剧的艺术美! 1、通过欣赏和讲解了解京剧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 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3、帮助学生感受净行的阳刚之美。 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 节奏比较慢,表现深沉、悲伤、忧郁情绪的唱腔就叫二黄。它给人一种非常凄凉忧郁的美! 何谓西皮呢?节奏比较快,表现高亢激昂、明朗欢快情绪的唱腔就叫西皮。 小结:京剧里面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花脸俗称净行,主要表现比较威猛的男性!在京剧里面不同的花脸代表的人物性格一样吗?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下:蓝脸的红脸(请学生读)黄脸白脸黑脸的张飞……代表的人物性格一样吗?不同的花脸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这些五彩缤纷的脸谱漂亮吗?中国的京剧不仅旋律美、唱腔美,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走近京剧(综合实践指导课)

走近京剧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确定小组活动主题,学会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计划。 2、走近京剧,了解京剧的脸谱、服装、唱腔、身段以及京剧演奏乐器的分类。 3、培养学生搜集、归纳、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 确定小组活动主题,学会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 四、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主题 1、教师板书:国粹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粹么?(国粹就是文化的精华) 教师板书:京剧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教师相机板书:身段脸谱唱腔服装乐器 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却把它作为我国的国粹,那么,京剧到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2、下面我们就从身段、脸谱、服装、唱腔、乐器这五方面欣赏一段京剧,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方面重点欣赏。 (二)确定小组活动主题 1、刚刚我们欣赏了京剧,我想问问大家,刚才的京剧精彩么?

那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呢?指名说 身段 看着这些身段图,你产生了那些疑问? 观音指、兰花指、圆场、云步 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指法、步伐外,还有很多基本的身段,而每一场精彩的京剧表演都是由这些基本身段组成的。 脸谱 这些形形色色的脸谱让你们产生了哪些问题要问? 服装 京剧服饰千姿百态,华丽异常,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服饰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民族服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京剧服饰记载了中国服饰的变迁,记载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变迁。京剧服饰作为中国民族服饰的一个精华,迄今仍不断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组京剧服装。 看了这组服装,你们有什么疑惑? 真如你们所说,京剧里的角色很多,每种角色的衣服上面的纹饰都不一样,那衣服上的纹饰和人物有什么联系呢?这就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 唱腔 在中国京剧史上有四大名旦:你们知道他们么?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这四大名旦在唱腔上各有各的特色。 梅兰芳——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 程砚秋——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

《看京剧》阅读答案_0

《看京剧》阅读答案 《看京剧》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看京剧》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①,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③,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④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4分)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 ① ;② ;③ ;④。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2分) 3.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按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乐曲声:武打: 舞蹈:唱腔: 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其作用是。(2分) 5.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①A ②C ③D ④F 2.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 3.乐曲声:清脆激扬武打:清彩,出神入化 舞蹈:优美唱腔:圆润动听 4.比喻和反复,写出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 5.如:金发碧眼的女郎被武打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抓紧男友的手;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陶醉其中;等等。这些描写生动再现了演出时的盛况,把外国观众对中国京剧艺术的陶醉及京剧的魅力表达出来。 《看京剧》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发展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看?京剧现状与发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年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的努力,使京剧艺术变成了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深厚实践积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文艺瑰宝,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京剧是国宝,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自从徽班进京,京剧就开始形成。在清末,就出现了谭鑫培、杨小楼等一大批京剧艺术家。在以后又出现了以四大花旦、四小花旦、马派、谭派〃〃〃〃〃〃等一系列流派,使京剧艺术走入了成熟期、鼎盛期。以后一直为国人喜爱,中国也为有这样的艺术而骄傲。 京剧艺术更是给了我们独特的美的享受。京剧完美表现追求意境美的主张,它贯穿在一切表演手段中;无论哭、笑,还是辱骂,无论是鞭笞,还是杖打,即便是顶风冒雨,或者是临死挣扎必须是以‘唯美’的创作标准,演员必须把内心的真实体验,赋予形体外在的表现美。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哭与笑?要求哭;要哭得美,笑;要笑得艺术,它决不是生活中的真哭,真笑。而京剧艺术正是运用这个虚实结合的表演艺术智慧,才升华了艺术表现的伟大价值。它与历史同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播作用。京剧演出盛况直至六十年代末,京剧它一直是百姓喜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娱乐的主流艺术。这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能像魔幻一般叫世人着迷,那是京剧它有一张极尽民族表情的面孔,它有着代表中国人性格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表达方式,经过长期磨砺被证实的就是那种完美表现的艺术追求。京剧正是通过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震惊了世界,是中国的?国粹?传到世界各地。 然而,古老文化的逐渐陨落已是即成的事实,在流行元素的冲击下,京剧、民乐、诗词歌赋等等精神财富正在被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遗忘,这无疑是一种国家精神文化的断层与流失。 随着90年出生的一代人开始占据文化领域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中国传统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年轻人对流行的音乐电影更感兴趣,京剧这被称为?国粹?的艺术已经被我们渐渐淡忘。 从过去的万人空巷到现如今的鲜有人闻,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当代文化的冲击。当今社会,文化丰富,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文化间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通俗易懂的快餐文化充斥着大街小巷,而那犹如高空明月京剧就显得没那么接地气了。 二是创作人才匮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虽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表演人才队伍,但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作人才,却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京剧需要领头人,需要像梅兰芳、谭鑫培那样的大师,二反观目前京剧界的现状,大师们基本上都已老态龙钟甚至故去,各个流派青黄不接,早在2012年张学津先生去世时,大家就曾言世上再无马派,而最近戏剧界更是哀伤连连,四月底,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爱子、梅派艺术当

近20年中国京剧书目研究之现状

近20年中国京剧书目研究之现状 在我国,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戏曲各种品格的剧种当属京剧。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和范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京剧理论研究较之前有了长足发展。 近20年,这种发展又在加速,其体现就是京剧论著的出版。 一、近20年来我国京剧图书出版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曾就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0年之前的京剧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近日,又对我国1990年以后至20xx年6月公开出版的京剧图书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国戏剧年鉴》《京剧知识词典》等。这些书是研究我国出版物状况和戏剧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工具书,其书中所列京剧书目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京剧艺术图书出版的总体概貌。 对统计结果,采用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中的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从目录学及戏曲研究两个角度,参照《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有关类目体系,将这些书籍大致划分为理论与评论、史论与史料、专集与文集、舞台艺术(表导演)、传记与回忆录、唱腔曲谱、剧目研究、舞台美术、教材、普及读物与工具书10大类。统计中大部分的图书只具有京剧这单一主题,也有极个别图书具有戏剧和京剧两方面内容,但侧重点以京剧为主。因为京剧书籍在我国

出版地区较为广泛,且有的地区出版物未在国家出版总署登记,所以,统计中个别年份难免有漏掉的图书。 我们将1990年前后的统计结果相比较发现:我国京剧理论研 究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大体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复苏期、沉寂 期、振兴期、繁荣期。 复苏期(1949-1964)这一时期,我国京剧理论研究较新中国成 立前有很大发展,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出版物也呈现由解放初期的 停滞状况向复苏发展的好势头转化。京剧图书出版数量的分布情况:理论与评论62种;史论与史料2种;专集与文集2种;舞台艺术7种;传记与回忆录6种;教材3种;资料与工具书5种。1949年至1964年15年间共出版京剧图书87种,其中1959年出版最多是19种,1949年、1955年和1964年最少是1种。 沉寂期(1965—1976)由于“文革”的破坏,京剧艺术遭受了严重的灾难和摧残,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理论家遭受迫害,致使整个 戏剧舞台只剩下几个“样板戏”,这一时期京剧出版物近乎“书荒”境地。 振兴期(1977-1989)结束了“戏曲舞台一花独放”的局面,京 剧艺术从此获得新生,断裂了的理论队伍又有了蓬勃生机。京剧出版物也从“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沉寂境地走向复苏和振兴。这一 时期我国京剧图书出版数量的分布大致为:理论和评论54种;史料和史论17种;专集和文集8种;舞台艺术9种;传记和回忆录31种;教材9种;资料和工具书10种。1977年至1989年底12年间共出

京剧抗战_人生故事

京剧抗战 具有大众化群众基础的京剧为宣传抗战立下大功。 1931年9月18日晚,在北平中和园,梅兰芳正在卖力地表演京剧名段《宇宙锋》,台下坐的贵客是少帅张学良。刚演了一半,张学良就匆匆走人了。散场后,梅兰芳才知道,日本关东军打过来了,“九一八”事变爆发。 山河万里几多愁 后来,梅兰芳举家由北平搬到上海,搜集资料花了3个月时间编了一部名为《抗金兵》的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受到鼓舞的梅兰芳又把京剧《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突出其中能唤醒民众奋起抗敌的部分,后来成为京剧的梅派名段,唱词中有“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

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思悠悠来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州”,真是字字泣血,句句伤痕。 北平沦陷后,程砚秋不与日本人合作,不演“义务戏”。1942年9月,程砚秋在北京前门火车站遭到日伪便衣的搜身和攻击。舞台上总是扮演典雅闺秀的程砚秋以一对五,虽然耳朵受伤,但最终以平时健身常练的太极拳完胜便衣,程老板会武术自此成为京城美谈。不过,程砚秋此后便搬到京郊荷锄务农,不再演戏,直到抗战胜利。 演员四亿人,战线一万里 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了“第三厅”,郭沫若任厅长,田汉任第六处处长,主要负责艺术宣传,手下有洪深、冼星海、马彦祥等人。为了让艺术更好地为抗战服务,田汉组建了抗敌宣传演剧队,

还举办了歌剧演员战时讲习班。所谓歌剧,事实上主要还是指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通过艺人的速成培训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剧目上,田汉创作了《土桥之战》《新雁门关》两部戏,受到观众的欢迎。为了显示改良过的京剧与以往旧剧的区别,田汉还让人在戏院里用彩笔刷上了各种标语,如“女子要学花木兰、梁红玉,男人要学岳武穆!”“在抗战中建立新的戏剧!”。观众一进门先被标语轰炸了一番。舞台上,到处都是红绸,象征革命,田汉用行书亲手写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几个白色大字代替以往京剧舞台上出入口“出将、入相”,舞台正中横批是“大放光明”。舞台上摆的戏桌的桌帷都是用红绸制成,上面还有田汉写的标语:“演员四亿人,战线一万里。全球作观众,看我大史剧。” 根据地的京剧革新

地域文化看京剧《华容道》谈关羽

尹金龙1511001451840 作业3 观看京剧《华容道》 我的母亲是个戏迷,他老人家最喜爱的,就是京剧与河北梆子,本人受母亲的影响,有时也会看上一会儿。近日偶然的一天,陪着母亲一同看完了一整出京剧《华容道》。剧中人物由上海京剧院表演艺术家“陈少云”饰演“关羽”,由大连京剧院表演艺术家“杨赤”饰演“曹操” 故事大意是在,东汉末年(公元208年)曹操打败河北袁绍,乌桓等北方诸侯势力,基本统一北方,欲进军南下征服南方刘备.刘表.孙权等南方诸侯势力。“荆州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降于曹操,“刘备”败与曹操于当阳而逃奔夏口。“曹操”得荆州人马二十万有余,统水.陆连军号称;八十三万大军欲东进,征服“江东孙权”。 形势所迫,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操大军,双方军队对峙于“赤壁”。先有“庞统”献连环计,后有“诸葛亮”借东风助火攻计,再由“黄盖”诈降施火攻计,孙刘联军乘势击败“曹操”大军。 诸葛亮心知“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必败,回到夏口立刻升帐,分兵八路,派遣诸将分路阻击曹操的败军。最后中军帐中却只有二将军“关羽”独自闲留帐中,“关羽”坚决请令出战,并与军师“诸葛亮”互约立下军令状,带领五百名校刀手,埋伏于“华容道”。 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引得曹操大败,当时的情形“南郡”势必不保,唯有逃回“荆州”,再奔“许昌”,方能摆脱困境。殊不知这一切

早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 曹操败军为脱困境,只得往“彝祾”而走,败走途中遇见手下大将张颌,曹操命令张合所部人马断后,其余人等继续逃命,行走将至天明,回头观望火光渐远,心里稍稍安定。回问手下,“此地是何地界”?有人回到:“此处乃是乌林所在”曹操观其地形,山势,不禁仰天哈哈大笑,手下将军问其为何发笑,曹操讲道:“笑只笑那,周瑜少智,诸葛亮吴某,若此地埋伏一镖人马,我等纵然不全军覆没也伤亡过半呢”,话音未落,战鼓阵阵杀出一支人马;“赵子龙”带兵杀到,曹操死伤过半,择路而逃。 曹操败兵逃至北彝祾,行至一地,乃是“葫芦口”所在,命人埋锅做饭。曹操观望地形复发笑,取笑诸葛亮和周瑜。再次锣鼓阵阵引得“张飞”杀出,曹操所部残军再一次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戏中所表;曹操残军连续作战,一昼夜未得进食,且山地小路泥泞行军,行至一片平地,此时已是人困马乏难以继续前行。 曹操命人探知地形,乃是“华容道”所在,纵观地势,复又发笑,但已经是笑的自己心颤,众将军复见曹操发笑,皆是心惊不已。曹操言道;“人皆言诸葛亮周瑜,足智多谋,今日观之,不过如此。此时我军已是无力再战,若在此地埋伏一队人马,我等只有束手就缚之份”。话音方落,鼓声再次阵阵响起,旌旗飘摆前面一队人马拦住去路,一面“関”字大旗,正是“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曹操有心拼死一战,但是人纵不怯,马力已乏已,是无法再战。徐晃提议;“关羽傲上而不辱下,持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以昔日之恩,上

央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

京剧 第一集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对于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京剧之对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即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撰文对京剧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一百多年前的王瑶卿,是京剧舞台上的要角儿,穿梭出入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立于这个富丽堂皇而又戒备森严的宫廷舞台,为一个行将死去的王朝载歌载舞。王瑶卿的身影其实并不孤独。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当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 此时的昆曲已经盛极而衰,管弦悠扬伴随着吴音呢喃,演绎着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的老套情节,抛开身份面子不管,即便是宫廷之内的王公贵胄,大概也对昆曲开始有了审美疲劳。 咸丰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紫禁城漱芳斋戏台,终于迎来了第一位演唱皮簧的供奉内廷,他就是日后被称为京剧鼻祖的程长庚。程长庚是三庆班的第四任班长,与所有前辈班长相比,程长庚粗通文墨,是梨园航中凤毛麟角的文化人,作为一名德行高尚的班主,程长庚对戏曲至于世道人心的潜移默化,怀有一份常人不及的敏感和关切。 19世纪50年代,清帝国的大门,已随鸦片战争的失败轰然开启,古老的神州大地,开始了千年未有的艰难转型。然而,紫禁城内时时荡漾的,依然是昆曲男女之情的委婉之音。王朝政治的昏聩腐朽,与戏台下的沉湎萎靡,促使程长庚开始将思考的目光,转向舞台剧目的革新。一次偶然的机会,程长庚与一位常来听蹭戏名为卢胜奎的进京赶考的学子,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劝说卢胜奎放弃科考,转而下海入了梨园。以儒生的身份屈就梨园,卢胜奎大概是京剧史上第一人。在倡优并列的封建专制社会,今天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这位来自江西的官宦子弟,需要跨越如何艰难的内心挣扎,总之,卢胜奎的加入,注定将使京剧,在通往艺术神殿的漫漫长路上,很快跨越尤为关键的一级台阶。 程长庚和卢胜奎,为了一改京都舞台的颓靡之势,合作成就了这部涵盖了三十六本的京剧长篇大轴《三国》的问世。三国戏的演出,一时成为京城舞台旷日持久的风潮,而正是在这股热潮的吹送下,京剧终于开始在一百五十年前,开始展现出质朴的泥土气质之外,从未有过的清新刚健和风雅底色了,确保它一举挣脱世俗成见中的下里巴人、卑微底下的身份规约,大大方方地迈上了宫廷演出的大舞台。 中国戏曲源自乡野,其原始声腔普遍具有高喉大嗓的特点。乡村露野,搭台唱戏,台上的人不吼着唱,台下的人是不会答应的。 古老的成见,到一位名叫谭鑫培的京剧老生红遍京城时,总算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完整版)我国京剧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0 nk0219 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昆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1927年6月20日,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新剧夺魁"[“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观看京剧演出_五年级作文

观看京剧演出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爸爸为了让我更了解它,带我到国家大剧院看了一场《穆桂英挂帅》的京剧演出。 到了剧场,坐席上已经有了很多观众,我一看,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他们兴致勃勃的等待演出开始。我坐下后,有点心不在焉的。这时演出开始了,一些打扮华丽的人出来开始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但是我根本听不懂。心里在想:这都是唱的什么呀?还没有动画片好看呢。爸爸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呢?时间过得可真慢呀,我看着看着就打起了哈欠,有点昏昏欲睡。 突然,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把我惊醒,发生了什么?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一边看一边鼓掌。我像二丈和尚一样,摸不清头脑,有那么值得赞扬吗?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用认真的态度开始看起了台上的演出。 演员们十分专注,跟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儿小步快走,一会儿拳打脚踢,一会儿摇头晃脑地唱……让我想起了学校里京剧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演员们精确的“四功五法”,使我渐渐看得入了迷。看着他们精彩的表演,我顿时感觉这比动画片所蕴含的知识和文化高深得多。有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做到这样优秀的程度,演员们要付出多少汗水啊。我要是不认真的看,能对得起他们吗? 1/ 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这时候的会场里,所有的人都跟随着演员们的节奏轻声的唱,声音越来越大,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就在此时,我懂得了京剧的魅力,我喜欢这种独特的风格,我要努力学习京剧,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学会更多的关于京剧的动作。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让它流传千古。作为一个中国小学生,我怎能不重视它呢? 2/ 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京剧著名曲目

京剧著名曲目 京剧选段: 1、京剧:霸王别姬(折子戏); 2、京剧:白蛇传.断桥(旦角折子戏); 3、京剧:定军山(折子戏); 4、京剧: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 5、京剧:借东风(折子戏); 6、京剧:金玉奴.洞房(旦角折子戏); 7、京剧:空城计(折子戏); 8、京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 9、京剧:女起解(旦角折子戏); 10、京剧:让徐州(折子戏); 11、京剧:三堂会审(全剧); 12、京剧:失子惊风(旦角折子戏); 13、京剧:艘孤救孤(折子戏); 14、京剧:文昭关(折子戏); 15、京剧:西施(全剧选场01-——02); 16、京剧:徐策跑城(折子戏); 17、京剧:彝陵之战; 18、京剧:辕门斩子(折子戏)。赞同37| 评论 铡美案,花为媒,四郎探母,半把剪刀,赤壁怀古等。梅妃钓金龟滑油山打龙袍盗御马铡美案二进宫 问樵闹府战樊城法场换子空城计卖马耍锏战太平上天台一捧雪搜孤救孤洪羊洞李陵碑失街亭珠帘寨打侄上坟乌龙院打鱼杀家打严嵩沙桥饯别伐东吴贵妃醉酒凤还巢宇宙锋穆桂英挂帅锁麟囊玉堂春 1、霸王别姬(折子戏); 2、白蛇传; 3、定军山; 4、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 5、群借华; 6、金玉奴; 7、失空斩; 8、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 9、玉堂春;10、让徐州;11、乾坤福寿镜(尚派);12、搜孤救孤;13、文昭关;14、西施(全剧选场 01-02);15、望江亭;16、徐策跑城(折子戏);17、彝陵之战; 18、辕门斩子;19、四郎探母;20、红鬃烈马;21、锁麟囊 22、群英会23、探阴山 1、借东风 2、花田错 3、红灯记 4、杜鹃山 5、智取威虎山 6、沙家浜 7、宇宙锋 8、红娘 9、穆桂英挂帅 10、杨门女将 11、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12、二进宫 13、大保国 14、西施 15、贵妃醉酒 16、生死恨 17、太真外传 18、白蛇传 19、文昭关 20、击鼓骂曹 21、李逵探母 22、女起解 23、钓金龟 24、金玉奴 25、武家坡 26、游龙戏凤 27、击鼓骂曹 28、打渔杀家 29、四郎探母 30、将相和 31、凤还巢 32、大登殿 33、玉堂春 34、文姬归汉 35、桑园会 36、洛神 37、鸿门宴 38、三娘教子 39、甘露寺 40、法门寺 41、柳荫记 42、打侄上坟 43、铡美案 44、彩楼记 45、御碑亭 46、珠帘寨 47、穆柯寨 48、定军山49、春闺梦 50、双阳公主 51、文昭关 52、红鬃烈马 53、谢瑶环 54、天女散花 55、八仙过海 56、闹天宫 57、嫦娥奔月 58、春秋配 59、荒山泪 60、贺后

京剧

【京剧介绍】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t国粹"t,已有200年历史 Peking opera of China is a national treasure with a history of 200 years. 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 Beijing Opera perform the story by singing and dancing,,which include literature, music, dance, martial arts, fine arts, acrobatics and so on various art class. 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 artistic features: comprehensive, virtual, programming 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 In Peking opera there are four main types of roles: sheng (male) dan (young female), jing( painted face,male), and chou (clown, male or female) 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Peking Opera got five methods are: "sing, read, do," and "hands, eyes, body, method, step". 京剧历史history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In the 55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of the Qing Dynasty(1790) ,the four big Huiban opera Troupes entered the capital and combined with Kunqu opera, Yiyang opera, Hanju opera and Luantan in Beijing's thearetical circle of the time. Through a period of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of comb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opera there evolved the present Peking opera, the biggest kind of opera in China.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The types of facial make-up s in Peking opera are rich and various, depicting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remarkable images, therefore they are highly appreciated. Moreover there are numerous fixed editions of facial make-up.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Mei lanfang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erforming artists of Beijing Opera art. Contribution: Mei Lanfang visited Japan in 1919 so that Peking oper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t has made an excellent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o friendly association and to improvement of solidarity.

京剧脸谱的故事

红脸
关羽:字云长,公元 161 年生,河东人,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刘关张 三人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异姓兄弟,关羽终日随同刘备,八方征战, 不畏艰险。
小故事:关公刮骨疗伤
有一次, 关云长挥军攻打曹兵时,左臂中了敌人的毒箭。神医华佗听说 关公中了毒箭,前去医治。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后对关公说:“如果要根治, 便得把将军的手臂牢牢绑在柱子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刮去骨头上的 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是担心你害怕。” 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随后关公便伸出了 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 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手臂下放上一个盆子,看准了位置, 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华佗手上的刀子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动,发 出悉悉的声音,而关公手臂上流出的鲜血都溢出了下面的盆子。将士们见到 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正常下棋喝酒,面不改色。不久,华 佗把毒全刮走,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 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 也!” 华佗说道:“我为医一生,从来没有见过象将军这么神勇的人。关将军 真天神也!”

红脸
荆轲刺秦王 战国时代,秦国最凶恶,各国对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都又痛恨又害怕。有一次,秦 军大队兵马眼看着又要朝燕国攻来,燕国的太子丹决定请有名的剑客荆轲去刺杀秦王,解 救燕国百姓和天下所有人民。 太子丹好不容易请来了荆轲,对他说: “壮士,请你一定要帮这个忙。”“我当然愿意,我早就痛恨秦王的残暴作风了,刺杀秦 王是很不容易的。”“壮士有什么好计策?请快讲。”“秦王的侍卫很多,不容易接近, 现在他正急着捉拿逃到燕国的将军樊於期,只要我能取到樊将军的脑袋连同燕国督亢那块 最肥美的土地当做献礼,一起送给秦王,他必定会很高兴地接近我,到时候,我就可以趁 机刺杀他。”“不行,绝对不行啊。”太子丹不停地摇手反对,“当初樊将军来投奔我, 我收留了他,我就有责任保护他,怎么可以为了燕国而牺牲他,我们还是再想别的办法 吧。” 荆轲考虑了很久,终于自己去找樊於期商量。荆轲对樊於期说:“樊将军,听说秦王 杀了你全家,现在有重金悬赏你的脑袋,嗯,这可怎么好呀?”樊将军想起了惨

京剧的起源与特征

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生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特征 作为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的基本特征是: 综合性:综合性是京剧的首要特征。所哟丶戏剧艺术都具备综合性,但是中国京剧的综合性是全方位的。 首先,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对文学和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绘画、书法、工艺、服饰、雕塑等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 其次,京剧的念白和唱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其唱词多为琅琅上口的诗歌,念白多为精炼的散文或律动感很强的韵文。 第三,京剧剧目的题材也有很大的综合性。京剧表现的生活面很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男女老少幼,人神鬼怪精,凡“世上”有的,“台上”几乎都能搬演。光传统戏的题材就有很多类,解放以后,京剧工作者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对原有题材进行再挖掘,推出多部新编古装戏;六十至八、九时年代,京剧艺术的创作家们更是实力雄厚,用心的历史观对许多传统题材进行改造和创新,在编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为京剧剧目建设做出了布绒忽视的贡献。 第四;京剧的综合性还体现为表演手段的多样。京剧的历代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戏剧的情节、风格、人物行当的不同需求,对京剧艺术进行了多方的改造与提炼,使京剧唱、念、做、打的技巧在剧中得到全面的发挥和精湛的展现。 程式性:程式性是京剧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影视、歌剧、话剧、舞剧的艺术个性。 京剧完全依赖一系列的严格规范化、高度完善化的表演程式,来达到“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目的的。 京剧程式就是京剧演出中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表演法式。 京剧表演程式的行成事京剧高度完善化的结果。它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在京剧表演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是演员创造觉得必不可少的手段。 京剧表演程式的分类有:唱腔程式、舞蹈程式、行当程式、音乐程式、脸谱化妆程式、舞台调度程式等等。 京剧的表演程式是独立于剧本内容之外的完整技术结构和动作单元,表演时可分可合,不仅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极强的技巧性、严格的规范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它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不仅使生活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京剧脸谱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是指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勾画形状和涂抹色彩的程式。京剧脸谱的程式化体现在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脸谱。 在脸谱的程式中,依脸谱画法的不同可分为勾脸、揉脸、抹脸三种,依照脸谱图案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