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峡两岸的交往

13、海峡两岸的交往
13、海峡两岸的交往

3611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第 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课时(总第课时)

主备教师:张志学执教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年级主任签字(一)自主学习(自学阶段)

(二)课堂实施(导学阶段)

统一;港澳回归祖国,统一进程迈出重要一步。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目标 本课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一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拜祖的感人场景,使学生认识到血浓于水,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通过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在经济上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比较港、澳回归祖国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共两目: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二、日益密切的交往。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向前发展的史实,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概况。 本课的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随着时代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此,以这一方针为指导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提出等,都是这一大政方针的具体产物。 本课的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管理等。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里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这样的统一,较之中国古代史上所讲的统一,较之中国近代史上所讲的统一,较之当今世界上统一的国家,都有明显不同,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正因为如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前无古人、现无成例的一项极富挑战性、开创性的伟业。 二、教法建议 根据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的基本理念,本课总体上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互论的教法学法较好。有什么教法,就有什么学法,二者是不可能分开的。当然,在具体的归纳说明中,可以将二者分两个方面来谈。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前预习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等史实,提升归纳分析问题能力。 2.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两岸发展概况,培养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追根溯源,同属中华 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动手搜集有关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 2、元朝设立管辖台湾和澎湖地区。 3、清朝时期民族英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成 立台湾省。 4、1895年日本通过条约占领了台湾。 5、1945年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二、现状初探,两岸分离 台湾和大陆的分离状态是如何造成的? 1949年蒋介石内战失败,退居台湾,1950年国海军进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从此造成海峡两岸长期隔离,至今未统一。 三、与时俱进,寻求解决 根据提示,完成海峡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做出的努力。 四、血脉相连,交往频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搜集这些交往的史实,以备课上交流。

1、 2、 3、 4、 (课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智慧碰撞】 合作探究一:两岸之由 ----我们血脉相连/为何骨肉分离 1、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你能从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吗? 2、既然台湾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那今天的台湾和大陆的分离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合作探究二:两岸之策-----是谁不懈努力/打破两岸僵局 1、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从性质来看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 2、鉴于此“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合作探究三:两岸之路-----骨肉依存, /来往密切 两岸之盼-----盼归期/我们共同期许 1、两岸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根据你的了解在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道路上有哪些有利因素? 2、根据你的了解在两岸统一的道路上又有哪些障碍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 【体系构建,学有所思】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年级: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重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定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大陆台湾政策的演变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要___________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构想,后来逐渐形成了“”的对台方针。 2.台湾对大陆政策的调整 (1)打破冰封: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政策, 意义:海峡两岸关系_ ____。 3.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 (1)1990年台湾成立了(简称“海基会”), (2)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简称“海协会”). (3)1992年两会就“”达成共识。 (4)1993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 谈)(主要内容和意义请划到课本上) 4.新时期的措施: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容和意义请参照课本)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二十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经济上 ____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巩固训练】 1.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海峡连按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2.海峡两岸关系卖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B.“九二共识”后 C.“汪辜会谈”后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4.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汪辜会谈”的举行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5.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_____________江泽民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_________《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_________________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形成台湾问题。台湾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回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3)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截至目前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问题? (4)你认为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5)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历史(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以讲述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发展及在此影响下,两岸民间交流的种种表现为主要内容。由于第12课明确的解释了什么是“一国两制”,学习本课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台湾问题比较热心,从前课学习中已经对“一国两制”有所认识,报纸电视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备课教学需要把握住学生,围绕关键性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并锻炼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图片、诗歌和联系实事热点等环节来讲授新课,同时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以台湾歌曲作为暗线衬托“和平统一”的主题。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对这方宝地的热爱与珍重。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材,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也对统一前景充满信心。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教材依据: 《海峡两岸的交往》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二、设计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由于学生对海峡两岸现状有一定了解,因此本课将着重于讲述大陆和台湾同文、同根、同种的血脉联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与台独势力形成鲜明的对照。通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两岸交往信息,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设计理念: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课可以作为开放课,让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收集资料,完成本课的学习:①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能力。②根据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③通过上网搜集和查询资料和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④通过开放课,学生也许能更容易、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材分析:本课在人教版中是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继续。主要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5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以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课改教材已经一年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活,学习能力比较强,对于台湾问题学生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但是他们的知识面还不足以深入了解台湾地理、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这一点,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以解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中考复习提纲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始,大陆倡议实施三通政策。(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4)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93年,汪辜会谈,将……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达成共识。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6)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坚持……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7)现阶段,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的局面初步形成。 3.目前,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利因素: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有相同的文化背景。②“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为和平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③两岸交流不断加强,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④祖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对台湾拥有巨大的感召力。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4.目前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①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②“台独”势力的阻挠。 5.如何看待两岸关系?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注定会失败的。 (2)尽管目前海峡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但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相信台湾一定

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15-16课新中国的外交与科技成就 1.新中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①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意义)。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①中美建交:1972年、1979年。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大。③中日建交:1972年 (3)21世纪初(2001年):①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②中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列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1世纪初我国分别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分析新中国取得一些列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1)变化:由敌对状态到谋求与中国建交再到两国关系正常化。(2)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3)认识: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两国应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列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四项重大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八年级历史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新人教版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欣赏动画和联系实事两个环节导入新课。 ②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台湾的重要性及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对这方宝地的热爱与珍重。 ③通过史料分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 ④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⑤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也对统一前景充满信心。 ②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 重点:1.党和政府确定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这一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来化难为易。首先,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其次,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课外资料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政策方针,并与教师课件及精当的讲解相结合。 2.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这一内容可以通过学生在教科书和课外资料中获取大量信息,分组汇报,合作交流,从大量的史实中认识到两岸交往日益密切。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制订出的对台方针,这一方针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三、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获取新知─汇报交流,整合信息─质疑释疑,分析探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学法:课前查询信息、阅读、讲述、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四、课前导学 ①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料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②教师制作课件。 五、教学资源 ①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 ②自制多媒体课件。 ③网站资料。

《海峡两岸的交往》(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海峡两岸的交往》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 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外交事务 D. 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 2. 20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③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3. 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

国原则”达成共识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①②③ 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③汪辜会谈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③①② 二、材料题 5.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长河中依然都后人传颂与铭记。 【两岸之策——是谁不懈努力,打破两岸僵局】 材料一 (1)表格中A、B两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两岸之路——骨肉依存,来往密切】 材料二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骨肉亲,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2)两岸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列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道路上的有哪些有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