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王维)

送别(王维)
送别(王维)

送别(王维)

王维的送别原文及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送别诗大全

送别诗大全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篇一: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篇二: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高三语文-魔方格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①去!”〔注释〕①临邛qióng,即今四川省邛崃县,也就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1)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主人公对送别之人的深厚情意的字,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同。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答:(1)王维诗中的“问”,问君到哪里去,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爱护与关心。孟郊诗中的“牵”,表明女主人公舍不得丈夫离去,希望即将远行的丈夫能停一停,好静静地听一听自己的话,情真意切,质朴感人。(2)王维的诗,写友人之间的离别,既有对友人不得意的安慰,又有自己对友人即将隐居南山的歆羡。最后说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似乎还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孟郊的诗,写夫妻之间的离别,“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重在写妻子对丈夫的叮嘱,怕丈夫移情别恋的担心。略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

王维写的诗9首分享

王维写的诗9首分享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归辋川作 [唐]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淇上田园即事 [唐] 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千塔主人 [唐] 王维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 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唐] 王维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

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 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唐] 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赠房卢氏琯 [唐] 王维 达人无不可。 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 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 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 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 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 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 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 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 茅茨君试营。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唐]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的送别诗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送别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送康太守》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王维《送康太守》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王维《送康太守》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古木官渡平,秋城邺宫故。——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王维《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王维《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出处】唐·王维 《送别》。 【翻译】 你尽管放心地走吧!我也不必再向你详细追问究竟要到那里去?你只 要知道那要去的地方,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就可以了;另外一种 说法是隐喻送别友人的交情,正如天上白云永无穷尽。 这是描写离别时落寞情怀的诗句。相传这首诗是为送别孟浩然 归襄阳而作,最后劝慰友人归隐山林,悠然自适。 清沈德潜 《唐诗 别裁集》 卷一: “白云无尽,足以自乐,勿言不得意也。” 高步瀛 《唐 宋诗举要》卷一评这两句为 “妙远”。 【全诗】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赏析】 这首诗,以浅白的语言,抒写送别的深情。 前两句,写置酒话别,殷殷相问,字里行间融进一片真情。中间两句由问而 答,转写归隐。友人“不得意”的感喟看似寻常,实际表达了十分复杂的情绪。 他有心用世,但失意不满; 心怀激愤,又无能为力。正是这种极度的痛苦,这种 难以排遣的愁绪,迫使他徜徉山水,隐逸终南,不得已而为之。这两句,既点出 别离的原因,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是诗人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发 自内心的劝慰。 诗人的意思是说, 只管去吧, 朋友, 何必为“不得意”伤怀生愁,

功名利禄终有尽,只有隐逸的情趣如悠悠白云,无尽无休,足供你排遣享受。这 番话蕴含着丰富的感情。作为朋友,他对友人的处境十分同情,友人的感慨也道 出了他的难言之隐。可在这临别的时刻,又说什么好呢?只好托出白云来宽解。 但愿那空明澄澈的云天, 带来安宁闲适的慰藉; 那白云飘忽的景象, 送去前路珍 重的祝福。全诗以这动人的写景结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耐人寻味。 在这首诗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诗人的用力之处,看不到谋篇布局的匠心,看 不到什么奇思妙想,仿佛是信手写来,不思而得。但细细体味,它平中见奇,词 浅情深。特别是最后两句,诗人将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以“白云无尽”的景象 涵盖了复杂的感受,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别情依依,余韵悠悠。

送别诗(教师版)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典型题例】 1、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光》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参考答案:思想感情: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参考答案: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反思总结】 一、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二、送别诗的类别: 谢别: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花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恋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壮别: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阔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送别诗常用意象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1、《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 12、《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3、《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4、《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5、《杂诗》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16、《杂诗》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持谢... 17、《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 20、《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1、《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 22、《桃源行》 〔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 23、《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25、《少年行》

关于王维的古诗

关于王维的古诗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其语言的高度清新洗练,诗歌意境的空灵、深远,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意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巧妙将诗作与美景融为一体,深具禅意。那么王维的诗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王维的古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王维的古诗篇1 《山居秋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关于王维的古诗篇2 《使至塞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唐诗:王维《送别 山中送别》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王维《送别山中送别》原文译文赏析《送别/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

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对于古诗词,我们从小就接触,夸张一点的说法,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小时候的背诗,不过是为了学习而背罢了,哪能知道其中真正的意思呢? 如今长大了,那些埋在心里的古诗词,那些古诗词里的画面,那些画面里的情感,却在某一天,某一刻,因我们遇到了某一个人,某一个风景,或仅仅是有了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古诗词。无法言喻,却正正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最经典的一首思乡诗,也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虽然和他后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尚有差距,但这首抒情小诗,通俗易懂,朴素无华,千百年来让无数做客他乡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的时候,思念家乡的亲人所作。和我们现在外出求学一样,诗人当时也远去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长安对进京赶考的学子来说,诱惑力可想而知。 但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游子来说,举目无亲的长安,越是繁华越显得孤孑无亲。诗的首句,王维便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可见他对亲人思念之重。用“独”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用“异”字烘托他乡,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强烈的多。 结合我们现在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情景,不难看出作客他乡,若是放在平时,并无一点异处,可一旦遇上佳节,那种情感就一发不可收拾,汹涌而出。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描述的佳节,是重阳节,而重阳节有登高,并佩戴茱萸囊的风俗。据说,可以驱邪避灾。如果只是简单地描绘,远方的兄弟在重阳节登高,佩戴茱萸囊。或许略显平淡没有新意。 王维在这里用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大概意思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以他人的感受,反衬自己的感受,其情感来的更为深情而猛烈。 而王维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小时候是无法理解的,只待长大后远离家乡,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感慨也愈加的深厚和不同。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在小

王维的诗9首精编

王维的诗9首精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唐] 王维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輈。 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灭相成无记,生心坐有求。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登河北城楼作 [唐] 王维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 [唐] 王维

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杂诗三首 [唐] 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早朝 [唐] 王维 皎洁明星高。 苍茫远天曙。 槐雾暗(一作郁)不开。 城鸦鸣稍去。 始闻高阁声。 莫辨更衣处。 银烛已成行。 金(一作重)门俨驺驭。 早朝 [唐] 王维

初中语文送别诗锦集

初中语文送别诗锦集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这是一首情韵感人的送别诗。晨雨淋洗后的渭城,土地湿润,空气清新,掩映在青翠鲜亮的柳荫之中的旅舍,令人留恋。再干一杯吧!朋友,西出阳关之后,再想遇到老朋友就难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宣州朓楼饯别校书云[唐]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这首诗起落无迹,断续无端。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好似整个人只有驾一叶扁舟遨游江湖一条出路了。这在白诗中还是不多见的,白纵情山水却不能远离尘嚣,啸傲江湖并不是他的生活目标。但在这里,对现实的绝望似乎占了上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古代三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这是一首情思深厚的送别诗。好友在雾笼繁花的三月,辞别黄鹤楼东去。作者立在江边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直到船影消逝在那碧绿的水天尽头,只有长江还在向着天边滚滚流去。此诗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赠汪伦[唐]白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白 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闻:听说。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左迁:古人习惯上称降职为左迁。龙标:今黔阳,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遥:远远地。②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③五溪:今西部五条溪流的总称。④与:给。⑤风:一作“君”。夜郎:今沅陵。[解说]在花落尽、杜鹃啼鸣的时候,诗人惊闻自己的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心,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宋]万里

王维的诗词大全

王维的诗词大全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赏析: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相传古代有个征夫死在边地,他的妻子在树下大恸而死,化为红豆,所以又名相思子。本诗四句正好分别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王维——《杂诗》 君故自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蓍花未?赏析: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遇到了同乡人,不胜欣喜,可是千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问了一件平凡的小事,您来的时候,窗前的腊梅开花未?语言通俗而亲切,思乡之情感人之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赏析:这是王维17岁时的诗作。写他漂泊异乡的游子处境,抒发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情。言辞通俗,情感逼真;千秋百载,传诵至今。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颔联意谓:皎洁的月光丝丝缕缕,照进松林里,清澈的泉水淙淙流过岩石上,竹喧归浣女:意指西北之秋,水颇珍贵,于是一阵秋雨后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幽篁:幽深的竹林,即下句之“深林”。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多用以形容酣放不羁,自由自在。来相照:犹来照我。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渭城曲:乐府《近代曲》名,又称《阳关曲》。诗题一作《送元二使安西》。

安西,在今新疆库车县境。一二句:分别点明饯别的地点、时间、景物。 王维——《酬郭给事》 【年代】:唐【作者】:王维——《酬郭给事》【内容】: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作者】字摩诘,河东人。 王维——《酬张少府》 【年代】:唐【作者】:王维——《酬张少府》【内容】: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作者小传】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归嵩山作》 【年代】:唐【作者】:王维——《归嵩山作》【内容】: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作者】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过香积寺》 【年代】:唐【作者】:王维——《过香积寺》【内容】: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作者】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汉江临眺》 【年代】:唐【作者】:王维——《汉江临眺》【内容】: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作者小传】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年代】:唐【作者】: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内容】: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作者】字摩诘,河东人。 王维——《红豆》 【年代】:唐【作者】:王维——《红豆》【内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

中国最好的100首送别诗

中国最好的100首送别诗 古代的中国,由于交通不便,一次分离可能意味着永别,因此诗人们对于送别有着特别深的感受,形诸于笔端,则化作一首首或怅惘、或激昂、或悲伤的送别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庞大的家族,特别是在重视友情的唐朝,诞生了一大批送别诗的名篇佳作,其中朋友遍天下的李白堪称送别之王。以下这100首送别诗,来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诗人,有的大名鼎鼎,有的不为人知,但它们都是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体现,每一首都饱含无尽的深情厚谊。1、《秋别》唐·罗邺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2、《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3、《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4、《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5、《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6、《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7、《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8、《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

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9、《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送二兄入蜀》唐·卢照邻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11、《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12、《送人》唐·杜牧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13、《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4、《送别诗》隋·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5、《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6、《春送僧》唐·贯休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17、《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8、《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19、《送 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20、《折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21、《柳枝词》宋·郑文宝亭

《送别》古诗王维

王维的诗全集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臵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1)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1、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 12、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3、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5、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16、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持谢... 17、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 20、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1、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 22、 〔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 23、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着罗衣... 25、

送别送别诗(57首)

送别-送别诗(57首)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送别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代表人物:李白、王维、王昌龄、刘长卿、王勃、岑参、高适、

骆宾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

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

王维竹林馆古诗

王维竹林馆古诗 《竹里馆》拼音版: zhú lǐ guǎn 竹里馆 zuò zhě:wáng wéi作者:王维 dú zuò yōu huáng lǐ,独坐幽篁里, 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ēn bú zhī,深林人不知, míng yuèl ái xiāng zhào 。明月来相照。 原文 竹里馆⑴ 独坐幽篁里⑵,弹琴复长啸⑶。 深林人不知⑷,明月来相照⑸。 词句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白话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创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整体赏析

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