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解题技巧

化学平衡计算题求解技巧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或质量、浓度)

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 1/n 2=V 1/V 2

(4)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 B(g) cC(g)+dD (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m)×100%

C 的物质的量分数:ω(C )=×100%

技巧一:三步法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 、mol/L,也可用L。

例1、X、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 ol X 和b mo 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 n(Y )= n (Z ),则Y的转化率为( )

A、

%1005?+b a B、%1005)(2?+b b a C 、%1005)(2?+b a D 、%1005)(?+a

b a 解析:设Y 的转化率为α X + 2Y 2Z 起始(m ol) a b 0

转化(mo l)

αb 2

1 αb αb 平衡(mo l)-a αb 2

1 -b αb αb 依题意有:-a αb 21+ -b αb = αb ,解得:α= %1005)(2?+b b a 。故应选B 。

技巧二:差量法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例2、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A 、②③ B、②④ C、①③ D 、①④

解析: A + 3B 2C 小V ?

1 3

2 2

∴0.05V ∴0.15V 0.1V ∴0.1V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L + 0.1V L = 1.1VL,由此可得:气体A 消耗掉0.05VL ,气体B消耗掉0.15VL 。故本题选A 。

专练.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2B (g)+C(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A 气体,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 。 解析:等温度、等体积时,压强增大了20%,也就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了2 mol ×20%=0.4 mol ,即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2.4 mol 。? 2A(g)

2B(g) + C(g) △

n ? 2 2 1 1

变化 0.8 mo l 0.4 m ol

平衡时,n(A )=2 mol-0.8 mol =1.2 mo l,n(总)=2.4 mol ,故A 的体积分数为:

2.4mol 1.2mol ×100%=50%。

技巧三:守恒法

1、质量守恒

例3、a m ol N 2与b m ol H 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 H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为( ) A 、

%1001722817?-+c b a c B 、%10022817?+b

a c C 、%100?++c

b a

c D 、%10022834?+b a 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总质量应等于反应前N 2和H 2混合气的总质量。即NH 3在平衡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10022817?+b

a c 。故本题应选B 。 2、原子个数守恒

例4、加热时,N 2O 5可按下列分解:N2O 5 N 2O 3 + O 2、N 2O3又可按下列分解: N 2O 3 N2O + O 2。今将 4 molN 2O5充入一升密闭容器中,加热至 t ℃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时,c (O 2)= 4.5 mol/L , c(N 2O3)= 1.62 mo l/L,c (N 2O )= _______ mo l/L,此时N 2O 5的分解率为 ________。

解析:N 2O 5的起始浓度为c (N 2O 5)=L mol L

mol /414=,平衡时的气体成份及浓度为: 达平衡时的气体成份:N 2O 5 N 2O 3 N2O O 2

平衡浓度(mol/L ) 设x 1.62 设y 4.5 由N 原子守恒:422262.12?=+?+y x

由O 原子守恒:4525.4362.15?=?++?+y x

解得:x = 0.94 mol/L ,y = 1.44 mol/L,所以,c(N 2O )= 1.44 m ol/L,N 2O 5的分解率为:%5.76%100/4/94.0/4=?-L mol L mol L mol 。 专练.一定温度下,反应2S O2(g)+O 2(g)2SO 3(g)达到平衡时,n(SO 2):n (O2):n(SO 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 (O 2)=0.8 mol ,n(SO 3)=1.4 mo l,此时SO 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0.4 mol

B.0.6 mol C .0.8 mol D.1.2 mol

解析:设第一次平衡时n (SO 2)、n(O 2)、n(SO 3)分别为2xmo l、3xmol 、4xmol ,第二次平衡时n(SO 2)=ymol 。

由O 元素守恒得:2x·2+3x·2+4x·3=2y+0.8×2+1.4×3……①

由S 元素守恒得:2x+4x=y +1.4……②

解得:x=0.3,y=0.4。答案:A 。

专练.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 2和O2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SO 2(g)+O2(g) 2SO 3(g)+Q (Q>0)。反应达平衡后SO 2、O2和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6,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O2和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1 mo l和2.0 mo l,此时容器内SO 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 . 0.7 mol

B . 0.9 m ol ?

C . 1.1 mol ?

D . 1.3 m ol

解析:设第一种平衡状态下O 2为x,则SO3为

2

3,变成第二种平衡时O2变化量为y, 2SO 2(g )+O 2(g) 2SO 3(g)+Q x 23x 2

3x +2y=2.0 解得: x =1.2 mol y 2y x-y =1.1 y =0.1 m ol

答案:A。

1.1

2.0

技巧四:估算法

例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气体R 和5L 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 (g )+ 5Q (g ) 4X (g ) + nY (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是( )

A、2 B、3 C、4 D 、5

解析:本题貌似化学平衡的计算,但实则不然,题干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为“压强是原来87.5%”说明体积和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了,故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2 + 5 > 4 + n ,即n <3。故选A 。

技巧五:赋值法

例6、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

A(g) + 2B (g ) 2C (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 、60% D 、70%

解析:由题意可知:设A 反应掉一半(即转化率为50%),则可推知B 全部反应掉(即转化率为100%),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故A 的转化率必小于50%。正确答案应选A 。

技巧六:极端假设法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到底。据此,若假定某物质完全转化(或完全不转化),可求出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的范围。

1、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例7、在一密闭容器中,aA (g) bB (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a > b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即减小压强),假如化学平衡不移动,则各种物质的浓度都应是原平衡时的一半,但现在生成物B 的浓度却是原平衡的60%,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发生移动,A 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化学计量数b > a,又由于B的物质的量增加,B 的质量增加,物质B 的质量分数必然增大(因为总质量保持不变)。故本题应选A C。

2、判断生成物的量

例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和1mol H2O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g )+ H2O (g ) CO 2(g) + H 2(g),达到平衡时,生成3

2molC O2,当H 2O (g)改为4mol 时,在上述条件下生成的C O2为( )

A、0.60m ol B 、0.95mol C 、1.0m ol D 、2.50mo l 解析:假设反应向正向进行到底,由于C O仍为1mol ,故生成的CO2才为1m ?ol,但由于反应的可逆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3

2mol < n (CO 2 < 1m ol 。故选B 。 3、确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例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g )+ 4Y 2(g) 2Z 2(g )+ 3Q 2(g)的反应中,其中X 2、Y 2、Z2、Q 2的开始浓度分别为0.1mo l/L、0.4mol/L 、0.2m ol/L,0.3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 、c(X 2)= 0.15mol/L B、c(Y2)= 0.9mol/L

C 、c (Z 2)= 0.3m ol /L D、c(Q 2)= 0.6mol/L

解析:假设正向进行到底时,则生成物c (Z 2)= 0.4mol /L、c(Q 2)= 0.6m ol/L,但此反应实为可逆反应,由此可推知:c (Z 2)= 0.3mo l/L 可能,c(Q2)= 0.6mo l/L是不可能的。

又假设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到底时,则反应物c(X 2)= 0.2m ol /L 、c(Y 2)= 0.8mo l/L ,同时由于该反应的可逆性,故c(X 2)= 0.15mol/L 可能,而c(Y2)= 0.9mol/L 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该题正确答案是BD 。

专练.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g)+2Y(g)2Z(g ),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则X 、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k 应满足( )

A .1<k <3 B.1/4

解析:设x 、y 分别为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

若反应物X 全部转化,据题意有:y -2x =2x,即:k =x /y =1/4;

若反应物Y 全部转化,据题意有:x-y /2=y ,即:k =x /y=3/2。? 由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故1/4<k<3/2。答案:B 。

技巧七:虚拟状态法

例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 lNO 2,建立如下平衡:2NO2 N 2O 4,测得N O2的转化率为a%,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再充入1molN O2,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得NO 2的转化率为b%,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a > b B、a < b C 、a = b D 、无法确定 解析:直接判断a 与b 的关系,比较难,但可以虚拟假设一个中间过程Ⅱ。 V T

Ⅰ Ⅱ Ⅲ

易知Ⅰ与Ⅱ两过程等效,NO 2的转化率均为a%,若将容器Ⅱ加压,使容积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与Ⅰ容积相等,因2NO 2 N 2O 4,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NO 2的转化率b%必大于a %。答案应选B 。

本题属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除此之外,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还有如下情况:

(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 2改为H I气体,即发生反应:

2H I(g) H2(g) + I 2(g),则会得出a = b 的结论。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 2改为NH 3,即发生反应:

2N H3(g) N 2(g)+3H 2(g),则会得出a > b 的结论。

技巧八:参照物法

例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 SO 2 + O 2 2SO 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 、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解析:以甲为参照物,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容器内压强越来越小,而

NO 2 1mol NO 2 2mol

NO 2 2mol

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体积减小?相当于加压(与甲比较)?反应向正向进行。故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大,故本题应选B 。

技巧九:等效平衡法

例12、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 olB发生反应:2A (g ) + B (g ) xC (g),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 、B:0.3m ol 、C:1.4m 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 值为( )

A 、只能为2

B 、只能为3

C 、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 、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题意,这两平衡为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有两种类型(对于可逆反应:mA (g )+ nB (g) p C(g)+ qD (g)):

Ⅰ类恒温恒容:①若m + n = p + q ,只要“极限转换”后,与原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相等,就可以达到相同平衡状态。②若m + n ≠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珐相同的平衡状态。

Ⅱ类恒温恒压: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本题属于Ⅰ类(恒温恒容),由于已知方程式中x 未知,故有两种可能:一是x ≠3(即系数不等),二是x = 3(即系数相等)。

若x ≠3,2A(g ) + B (g ) xC (g )

2 1 0

0.6 0.3 1.4 极限换算x 8.26.0+ x 4.13.0+ 0 依题意可得: x

8.26.0+ = 2 x

4.13.0+ = 1 解得:x = 2 符合题意。 若X = 3时,则(x 8.26.0+):(x 4.13.0+)=(38.26.0+):(3

4.13.0+)=4.6:2.3=2:1。 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专练.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 lB,发生反应:2A(g)+B(g)3C(g)+D (g),达平衡时,C 的浓度为Wmo 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 /L的是( )

A .4molA + 2 mol B

B .2mol A + 1molB + 3mol

C + 1m ol

D C.3molC + 1m olD + 1molB D.3m olC + 1mo lD

解析:本题考查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可以采用“一边倒”的方法。结合本题情况,可将选项中各物质均倒向反应物A 和B,若为2 m olA+1 molB ,则可达到等效平衡,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 ol /L 。

A选项:因A 、B 投料是原来的2倍,又是一个固定容积的容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必然大于Wm ol/L 。B选项:把“3molC + 1mol D”倒向反应物,则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也是4molA + 2 mo lB,实际上相当于与选项A投料完全相同,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 mol/L 。C选项:把“3molC + 1mo lD”倒向反应物,相当于投入2 molA 和2 molB,与起始投入2 molA 和1 m ol B的平衡相比较,平衡向右发生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 l/L。D 选项:把3mol C + 1mol D倒向左边,恰好相当于2 molA +1 mo lB,与原平衡的起始投料相同,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 。答案:D。 技巧十:讨论法

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例13、在一定条件下,A 2 + B 2 2C,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A 2)= 0.5 mo l/L ,c(B2)= 0.1mol/L,c (C )= 1.6 mol /L,若A 2、B 2、C 起始浓度分别为a 、b、c (m ol/L),试回答:

(1)a 、b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2)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解析:(1) A 2 + B 2 2C

起始浓度(mol/L) a b c

平衡浓度 0.5 0.1 1.6

若反应从正向开始,则转化浓度A 2:5.0-a ,B 2:1.0-b ,C:c -6.1,

所以,5.0-a = 1.0-b ,即a = b + 0.4。

(2)若平衡时,1.6 mo l/LC 是由A 2、B2反应生成,则反应中生成A 2的量等于生成B2的量为0.1mol/L,则a 的最小值为0.4mol/L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4 ≤ a ≤ 1.3。

专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 和3mo lH 2 ,在850℃ 时,气体混合物达到下式所示平衡:CO 2+H 2 CO+H2O 。已知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O 。那么当H 2改为9mol,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生成C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 1. 2m ol

B 1. 5mol C 1. 8mo l D 2. 5mo l

【分析解答】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CO 2 + H 2 CO + H 2O

起始 1 3 0 0

变化 x x x x ?平衡 0.25 2.25 0.75 0.75? 在此基础上,增加H2的用量,平衡右移,CO 2的转化率增大,CO 、H 2O 的物质的量均增大。设平衡移动后,CO 、H 2O 的物质

的量为a,则a>0.75+0.75=1.5。但CO2不能完全转化,(若CO2完全转化,则a=2),故a<2。因而a 的取值范围:1.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平衡系列问题 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 (一)在反应速率(v )-时间(t )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 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 V 正、V 逆的变化有两种: V 正、V 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V 正、V 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 (正反应放热) 【总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条件 条件改变 v 正 v 逆 v 正与v 逆关系 } 平衡移 动方向 图示 选项 浓 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 减小生成物浓度 加快 减慢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B C B ; C 压 强 m+n >p+q m+n <p+q m+n =p+q $ 加压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不移动 A A E m+n >p+q m+n <p+q m+n =p+q . 减压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不移动 D D F 温 度 升 温 【 降 温 加快 减慢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A ) D 催化剂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不移动 E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总)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 一、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涵义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方向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同一体系中不能进行到底。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要注意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对象: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平衡实质:V 正=V 逆 ≠0 (动态平衡) (3)平衡标志: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可用六个字概括——逆、等、定、动、变、同。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3)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不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宏观上看好像是反应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 上看反应并非停止,只不过正反应速率于逆反应速率相等罢了,即V 正=V 逆 ≠0, 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变:化学平衡实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是相对的,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6)同: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达到,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反应是由反应物开始或由生成物开始,是一次投料或多次投料,最后所处的化学平衡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只与条件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1、同一种物质V 正=V 逆 ≠0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包括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分数等)、含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专题 1. 化学反应速率: ⑴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 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 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 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 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 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 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 为常数; ②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 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 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③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

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2. 化学平衡: ⑴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化学平衡的概念(略); ⑶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等:v正=v逆 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⑷化学平衡的标志:(处于化学平衡时): ①速率标志:v正=v逆≠0;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 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 ⑤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

化学平衡移动的图像

化学平衡移动的图像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1、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温度的变化对吸热反应的速率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影响大。 表现在: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降低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降低的倍数大。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 3、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有变化的体系: 结论:增加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 结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4、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V正=V逆) 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正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 [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早在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就发现了这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也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或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 ①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②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平衡、水解 平衡等),未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 ③平衡移动原理只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平衡所需时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反应速率的变化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反应物的温度升高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增大降低百分数减少,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减小 反应物的催化剂使用百分数剧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增剧增撤去百分数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减剧减 其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 等 有影响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例举反应mA(g)+nB(g)C(g)+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即 V(正)=V(逆) 平衡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 mol C,则V(正)=V(逆) 平衡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 于V(逆) 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因均 指V(逆) 不一定平衡 压强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 ②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 不变) 平衡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核心素养提升2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素养说明: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使平衡向着理想的方向移动,是近几年高频考点,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1.总体原则 (1)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条件原则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 从催化剂的使用活性分析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2)平衡类问题需考虑的几个方面 ①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②原料的循环利用。 ③产物的污染处理。 ④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⑤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⑥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2.典型实例——工业合成氨 (1)反应原理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2)反应特点:①反应为可逆反应;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③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3)反应条件的选择

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 对平衡混合物中 氨含量的影响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增大压强增大反应 速率 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平 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压强增大,有利于氨的合成, 但需要动力大,对材料、设 备的要求高。故采用10~30 MPa的高压 升高温度增大反 应速率 平衡逆向移动,降低平 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温度要适宜,既要保证反应 有较快的速率,又要使反应 物的转化率不能太低。故采 用400~500 ℃左右的温度, 并且在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 性最大 使用催化剂增大反 应速率 没有影响 工业上一般选用铁触媒作催 化剂 (4)原料气的充分利用 合成氨反应的转化率较低,从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中可采用循环操作的方法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题型专练] 1.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2A(g)+B(g)2M(g)ΔH<0。下列有关该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该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 B.若物质B价廉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B,以提高A的转化率 C.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解析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只有当ΔH-TΔS<0时,该反应才能自发进行,A错误;加入过量的B,可以提高A的转化率,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错误。

核心素养提升2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核心素养提升○ 2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广泛 应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素养说明:化学平衡在化工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使平衡向着理想的方向移动,是近几年高频考点,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1.总体原则 (1)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条件原则 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 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 降低生产成本 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 从催化剂的使用活性分 析 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2)平衡类问题需考虑的几个方面 ①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②原料的循环利用。 ③产物的污染处理。 ④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⑤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⑥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2.典型实例——工业合成氨 (1)反应原理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2)反应特点:①反应为可逆反应;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③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3)反应条件的选择 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 对平衡混合物中 氨含量的影响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增大压强增大反应速 率 平衡正向移动, 提高平衡混合物 中氨的含量 压强增大,有利于氨的合成,但 需要动力大,对材料、设备的要 求高。故采用10~30 MPa的高压 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 率 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平衡混合物 中氨的含量 温度要适宜,既要保证反应有较 快的速率,又要使反应物的转化 率不能太低。故采用400~500 ℃ 左右的温度,并且在该温度下催 化剂的活性最大 使用催化 剂增大反应速 率 没有影响工业上一般选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4)原料气的充分利用 合成氨反应的转化率较低,从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中可采用循环操作的方法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题型专练] 1.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2A(g)+B(g)2M(g)ΔH<0。下列有关该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该反应一定可自发进行 B.若物质B价廉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B,以提高A的转化率 C.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解析这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只有当ΔH-TΔS<0时,该反应才能自发进行,A错误;加入过量的B,可以提高A的转化率,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错误。 答案 B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与反思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与反思 1 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化学实验人手,观察并体验勒夏特列原理的真谛。从数学图像出发,理解并掌握勒夏特列原理。通过教学设计,形成一个从感性(实验、图像)上升到理性(原理、规律),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对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的综合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或学生对认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讨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正确结论和初步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的拓展应用。另外,通过每一部分的温馨提示,解决学生可能产生或碰到的疑难问题,克服学习障碍,保证知识的延续性。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第—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对速率与时间的函数图像有了初步的概念与应用。另外,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价值,使学生对问题提出一科学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有了深刻体会,这为第二节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本节课是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并掌握了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概念,对平衡特征有了深入讨论与具体应用。本节课作为第二课时,意在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培养多角度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第三节中的工业生产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3)结合图像深入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3.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认识到勒夏特列原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通过速率与时间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和结果。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73926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化学平衡系列问题 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 (一)在反应速率(v )-时间(t )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 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 V 正、V 逆的变化有两种: V 正、V 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V 正、V 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 (正反应放热) 【总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 (二)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说就是:增大浓度,平衡就会向着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浓度,平衡就会向着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 反应条件 条件改变 v 正 v 逆 v 正与v 逆关系 平衡移 动方向 图示 选项 浓 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加快 减慢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B C B C 压 强 m+n >p+q m+n <p+q m+n =p+q 加压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不移动 A A E m+n >p+q m+n <p+q m+n =p+q 减压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不移动 D D F 温 度 升 温 降 温 加快 减慢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A D 催化剂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不移动 E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超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超全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 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 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分析如下:

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5)在恒容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态物质的浓度时,必然会引起压强的改变,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物质的转化率、体积分数变化时,应灵活分析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若用α表示物质的转化率,φ表示气体的体积分数,则: ①对于A(g)+B(g)C(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加入一定量的A,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B)增大而α(A)减小,φ(B)减小而φ(A)增大。 ②对于aA(g)bB(g)或aA(g)bB(g)+cC(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加入一定量的A,平衡移动的方向、A的转化率变化,可分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最全知识总结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 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 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 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 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分析如下:

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2届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min)或mol/(L·s) v=△c·△t 2.规律: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反应速率。且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反应mA+nB=pC+qD 的v(A):v(B):v(C):v(D)=m:n:p:q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例如H2、F2混合后,黑暗处都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快,是不可逆反应。而H2、N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较慢,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外因: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③温度:升高温度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增大逆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注意】:①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②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其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③增大压强或浓度,是增大了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因此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了有效碰撞次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等”即 V正=V逆>0。 (2)“动”即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 (3)“定”即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 (4)“变”即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5)与途径无关,外界条件不变,可逆反应无论是从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专题(B)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专题(B ) Ⅰ等效平衡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可逆反应,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达平衡时的状态规律如下表: 条件 等效条件 结果 恒温恒容 (△n(g)≠0) 恒温恒容 (△n(g)=0) 恒温恒压 某温度时反应B A C 2达到平衡状态,若升高温度,C 的平衡浓度增大,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如果A 为气态,且增大压强A 的平衡浓度增大,则B 为 态或 态,C 为 态。如A 为气态,加压时B 的量不变,则B 为 态,C 为 态。 例题1 500℃,向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不同量的气体,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共实行了6次实验,每次物质的量分别为: ①2amolSO 2+amolO 2;②2amolSO 3;③amolSO 2+0.5amolO 2+amolSO 3; ④4amolSO 2+2amolO 2;⑤4amolSO 3;⑥amolSO 2+0.5amolO 2+3amolSO 3。试分析,6次反应分别达到平衡时SO 3的平衡浓度相同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练习1 某温度下1 L 密闭容器中加1 mol N 2和3 mol H 2,使反应N 2+3H 22NH 3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N 2、H 2、NH 3物质的量分别为m mol 、n mol 、g mol 。如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加入的物质的量,而要求m 、n 、g 的值维持不变,则N 2、H 2、NH 3加入的物质的量用x 、y 、z 表示时,应满足条件: (1)若x=0,y=0,则z= 。 (2)若x=0.75 mol ,则y= ,z= 。 (3)x 、y 、z 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含x 和y ,另一个只含y 和z) 。 例题2 在气相条件下(T=500 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人1 g SO 2、l gO 2,乙容器充人2 g SO 2、2g O 2则下列叙述中准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 .平衡后SO 2的浓度:乙>甲 C .SO 2转化率:乙<甲 D .平衡后O 2的体积分数:乙>甲 练习2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 2(g) N 2O 4(g), 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 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 2的转化率(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Ⅱ 化学平衡移动的图像 例题3 对于可逆反应aA (g )+bB (g )cC (g )+dD (g ) ,达平衡后改变某条件时,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下列选项叙述准确的是

(完整word)高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高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平衡的内容是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难点知识点,这个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我们需要反复理解。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化学平衡知识点 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 (1)溶解平衡状态的建立:当溶液中固体溶质溶解和溶液中溶质分子聚集到固体表面的结晶过程的速率相等时,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达到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①固体溶解过程中,固体的溶解和溶质分子回到固体溶质表面这两个过程一直存在,只不过二者速率不同,在宏观上表现为固体溶质的减少。当固体全部溶解后仍未达到饱和时,这两个过程都不存在了。 ②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液中的固体溶解和溶液中的溶质回到固体表面的结晶过程一直在进行,并且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宏观上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2)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①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前提:反应物和产物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而且在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都能自动进行。 ②不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几乎只能向一定方向(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应。 (3)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前提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一定条件” 通常是指一定的温度和压强。 ②实质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由于速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速率相等基于外界条件不变。 ③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浓度没有变化,并不是各种物质的浓度相同。对于一种物质来说,由于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与消耗量相等,就表现出物质的多少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2、化学平衡移动 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浓度、温度、压强)建立起来的,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化学反应速率,当正反应速率不再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原平衡状态被破坏,并在新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平衡。此过程可表示为: (1)化学平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反应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并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不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平衡受到破坏,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ν逆时,正反应占优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各组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②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ν逆时,逆反应占优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各组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③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和ν逆都发生变化,如果υ正和ν逆仍保持相等,化学平衡就没有发生移动,各组分的含量从保持一定到条件改变时含量没有变化。 (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物的浓度降低; 减小产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产物的浓度增大;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平衡系列问题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 (一)在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V正、V逆的变化有两种: V正、V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V正、V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 (正反应放热) 【总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 (二)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反应条件条件改变v正v逆v正与v逆关系平衡移 动方向 图示 选项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加快 减慢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加快 减慢 v正>v逆 v正<v逆 v正<v逆 v正>v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B C B C 压 强 m+n>p+q m+n<p+q m+n=p+q 加压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v正>v逆 v正<v逆 v正=v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不移动 A A E m+n>p+q m+n<p+q m+n=p+q 减压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v正<v逆 v正>v逆 v正=v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不移动 D D F 温度 升温 降温 加快 减慢 加快 减慢 v正<v逆 v正>v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A D 催化剂加快加快加快v正=v逆不移动E

最新选修4-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用“ ”表示。如:H 2 + I 2 2HI 3、特点: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完全转化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⑴溶解平衡的建立 溶解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从反应物达到平衡 ⑵化学平衡的状态建立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逐渐增加,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V(逆),此时,反应达到了其“限度”,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都不再发生变化,但反应仍然在进行着,只是V(正)=V(逆),我们把这样的状态叫作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⑶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 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就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⑴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 等: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都不等于零,即: V(正)=V(逆)>0 ⑶ 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并没有停 ⑷ 定: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化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体积分数 保持一定 ⑸变: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破坏,直到 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3、化学平衡的标志 ⑴微观标志:V(A 正)=V(A 逆) >0 ——实质

⑵宏观标志:反应混合物中个组分的浓度和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⑴基本依据:???①υ(A 正) ==υ(A 逆) >0,只要能证明此即可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⑵常见方法:以xA +yB zC 为例 ①直接的 Ⅰ、速率:???a 、υ(A 正) ==υ(A 逆) b 、υ(A 耗) ==υ(A 生) c 、υ(A 耗) ∶υ(A 生) == x ∶y d 、υ(B 耗) ∶υ(C 耗) == y ∶ z ②间接: ???a 、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x+y ≠z )b 、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c 、各气体的压强、体积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d 、混合气密度、平均分子量、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x+y ≠z )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使V(正)≠V(逆),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 ⑴微观: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原平衡体系V(正)=V(逆)的关系被破坏,使V(正)≠V(逆), 然后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V(正)=V(逆)的关系,才能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⑵宏观: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改变,才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4、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 外界条件的改变,首先影响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因此要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条件改变对V(正)、V(逆)的影响哪个大些 ⑴V(正) >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右)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课前导学】 高中化学共涉及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大平衡在高考中的比重也很大,本节课针对平衡的移动做一个归纳汇总。本学案总结了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的一些常见题型,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做题,总结每道题其中知识点和其使用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1.理解并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2.会判断当温度、浓度、压强发生变化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3.学会分析问题,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 【知识链接】 1.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浓度),平衡 将向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将_________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将_________移动。 3.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将_________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将_________移动。 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将_________移动;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将_________移动。 4.压强:压强对于平衡状态的影响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_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5.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平衡_____移动。 【预习自测】 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 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__,c(CO)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 (4)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c(CO)__________。 2. 弱电解质的电离CH 3COOH H++CH3COO- 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a C(CH3COO-) C(H+) 加热 加水稀释 加冰醋酸 加盐酸 加醋酸钠 加氢氧化钠 3. 水的电离H 2O H++OH- 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w C(CH3COO-) C(H+) 加热 加氯化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