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核算价格管理规定(终审稿)

公司内部核算价格管理

规定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公司内部核算价格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做好内部核算基础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释义及目的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结算价格,是公司内部下属责任中心之间由于内部经济往来而通过财务部门(内部银行)进行结算所需选用的一种价格标准。

第三条运用内部结算价格,在于划清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以实际成本与内部结算价格之间的差异衡量工作业绩。

第三章内部结算价格体系

第四条内部结算价格体系包括:1.各类物资;2.材料;3.产品;4.半成品;5.零部件;6.燃动费;7.内部加工;8.服务劳务费用。第四章内部结算价格制定方法

第五条历史类比定价法。

一般参照历年实际成本制定计划年度的内部结算价格。可以历史最好指标定价或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当影响因素变化不大时,可以直接以上年度实际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材料结算价=上年采购成本(市场平均进价+一次运杂费)

产成品(劳务)结算价=上年半成品(劳务)实际成本?

第六条横向类比定价法

一般以同期同类先进公司的实际成本数据,作为本公司的内部结算价格,便于引进竞争赶超机制。

第七条计划成本定价法。

主要根据各种消耗定额,费用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的计划价格等因素,测算出内部结算价格。其中,采用成本计算法,根据各种消耗定额,费用预算等成本组成,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来;采用因素测算法,根据各项增收节支措施,分析其经济效果,据以调整出计划成本。

一般地:

材料内部结算价=计划采购成本?

半成品(劳务)结算价=原材料消耗额定额,工时定额+一定间接费用(如5%~10%附加费)

第八条计划成本加成定价法。

以产品的计划成本为基础,按照生产工序各环节的平均内部利润加成作为内部结算价。一般地:

内部结算价=计划成本×(1+内部利润率)

第九条目标成本定价法。

公司实行目标管理制度,相应以目标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目标成本一般根据公司目标利润,定额等因素确定。

内部结算价=消耗定额或参考同类产品平均成本+目标利润?

第十条内部转移价格法。

为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使公司整体利益最优化,可使用内部价格转移调节关联公司间的收支状况,因而强制地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第十一条协商定价法。

以公司不同责任单位双方或多方(或在公司总部主持下),确定一个各方均有利的结算价格,反映出各方利益得到平衡或弥补。

第十二条倒推(倒逼)成本法。

一反过去从前向后逐道工序核定成本的传统做法,改为倒推方法,即从产品在市场上可被承认能接受的价格开始,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剖析其潜在效益,从后向前核定,直到原材料采购。

目标成本=该产品的市价-目标利润-总厂(总部)应摊的管理费?

各单位成本确定类型:

1.对本来盈利品种,依据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确定盈利额更高的成本指标。

2.对亏损的品种,依据本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和当时市场能承受的产品售价,确定保本或有盈利的成本指标。

3.对各项指标比较先进,而由于市场疲软导致亏损且经过努力难以盈利的品种,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后停产整顿。

第五章内部结算价格制定原则

第十三条公司内部结算价格一般均低于相应的社会实际价格。

第十四条对公司有积极意义的允许亏损,内部结算价格可以高于实际价格。

第十五条公司内部结算价格体系,不宜随意或经常变动,应保持相对稳定。当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较大时,如市场大范围价格波动,使用新技术,设备,工艺,新颁消耗定额标准,则需及时修订。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公司可将各类内部结算价格编印成册,形成《公司内部结算价格手册》,可下发下属单位内部结算使用。

第十七条内部价格一般由公司计划,财务部门制定,本办法经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颁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