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_金贻顺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_金贻顺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_金贻顺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

金贻顺

内容提要:精英民主理论是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的产生有其历

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韦伯、熊彼特等精英民主理论家依据实证主义分析方法,批判

了经典民主理论关于/公益0和/人民意志0的假说以及理想主义的民主概念,提出

了民主是一套制度化的程序和人民选择统治者的方法,也是政治家竞取领导权的

过程。虽然精英民主理论也遭受了许多批评和责难,但由于它能提供分析上的准

确性和经验上的参照物,因而其根基至今未受动摇。

关键词:民主;政治理论;流派;西方国家

由洛克、卢梭等人表述的,以代议制论为核心的民主理论,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它却越来越难以圆满解释和说明西方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现实。对经典民主理论进行反思、改造、修正以适应社会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发展,势所必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种形形色色的有别于经典民主理论的新的民主思想或流派横空出世,它们见解主张各异,视角方法有别,影响大小不等。其中以韦伯、熊彼特、拉斯韦尔等人为代表的精英民主理论是一个重要转折,也是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

一、精英民主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经典民主理论是指启蒙学者和功利主义者的民主观。它源自古希腊,其基本含义是/人民的统治0,或/大多数人的统治0。具体说来,经典民主理论可用熊彼特所下的定义来说明: /民主方法是这样一种达到政治决定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使人民通过选举将集合起来表达他们的意志的人,自己来决定争论的问题,从而实现公意。01这一定义至少可分解为下列三个基本命题:第一,人民能够理性地行为,并具有某些必不可少的美德和才智;第二,存在着某种/公益0之类的终极价值,从而也相应地存在着人民的共同意志;第三,能够找到一套可借以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程序或制度,如代议制度等。在启蒙学者们看来,这些命题是不证自明的。然而,随着本世纪以来心理学、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大量研究成果的问世,许多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熏陶的西方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或者说至少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因为他们发现,即使在公认的西方民主社会,也无法真正满足上述三个命题。相反,大量事实似乎表明,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符合经典民主理论的民主模式。显然,这对西方学者来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

说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如果接受经典民主理论,把它当作衡量民主与否的标准,那么就得承认,西方社会现在没有,甚至将来也可能永远不会有民主制度存在;如果断定西方现存制度是民主制度,那么就得宣布经典民主理论不能提供区分是否民主制度的标准。

面对经典民主理论与西方民主现实的这种矛盾,韦伯、熊彼特等人作出了经验和实证取向的选择。他们认为,既然大多数人能较一致地区分民主国家与极权国家,那么在这两种国家之间肯定存在着某些重大的实质性差别。也就是说,肯定存在着某种与专制制度相区别的民主制度。因此,需要有一种从经验出发,能在实践中区分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民主理论。而要这样做,又不可避免地必须把西方民主制度当作理论建构的现实根据。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们才对经典民主理论提出了全面责难,并开始寻求一种符合西方民主现实的新的民主理论,于是,精英民主论便应运而生。

作为上述背景的产物的精英民主论就其理论形态而言,却是与柏拉图以来渊源流长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的,更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名噪一时的政治精英理论的继承发展,后者构成了精英民主论的直接理论渊源,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益塔诺#莫斯卡和维尔支雷多#帕雷托、瑞士的罗伯特#米歇尔斯、西班牙的奥尔特加#伊#加赛特等。

政治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对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划分。这一理论的第一位倡导者莫斯卡在1896年发表的5统治阶级6一书中认为,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那种把一切政体划分为君主、贵族、民主三类的做法是可笑的。所有存在过的政体只有一种类型,即寡头政体,他指出在各种社会中/都有一个统治阶级和另一个被统治阶级。第一个阶级人数较少,但是履行所有政治职能,垄断各种权力并享受由此而来的利益。第二个阶级接受第一个阶级的指挥和控制,其方式或多或少是合法的,同时又或多或少是专制而暴烈的0o。这个统治阶级并不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阶级,而是社会的精英,即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杰出的优秀分子。他能力超群,在各方面都胜过常人。帕雷托还把社会成员具体分为10个等级,其成功者如律师是第一等级,最倒运者如/小笨贼0属最末等级,在帕雷托看来,不管什么行业,只要在该行业中位居最高等级,他便是社会的精英。

精英理论的核心是论证社会精英特别是统治精英对社会的关键或决定作用。他们站在保守派的立场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深感忧虑。莫斯卡列数了以代议制和普权制、分权制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弊端。第一,民主社会的多数人并不能象卢梭等人所说的那样选择政府,实际上只是有组织的少数人在自我选择。他们玩弄权术,想方设法迎合民众。第二,民主政治由于一味顺从民众物质要求而导致官僚机构在规模和权力两个方面的膨胀,因为其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结果则是分权制度的名存实亡。第三,现代民主孕育财阀政治,因为议会和普选制使富豪得以间接地统治社会。美国就是财阀政治的典型。第四,群众性政党的恶性滋长意味着私利的争斗,机会主义者、冒险家和暴发户均得以渔利,成为社会的主宰。第五,工业社会所依赖的专业化使各职业集团利用自己的专长要挟整个社会。第六,民主政治削弱了宗教和伦理约束,激发了民族、阶级和个人的仇恨,进而危及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莫斯卡的上述观点得到了其他精英论者的支持。帕雷托认为,在自由民主制度中,统治者的委屈求全和软弱无力反而使对手们活动嚣张,并使用暴力手段,而这些对手们的强大正是由本来能够对付他们的那些人表现出的胆小懦弱所造成的。政府已无力实施法律,而对于一个文明的人来说,没有法律就很难生存下去。奥尔特加甚至断言,民主政治的过度发展

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使得自19世纪末以来被统治阶级(他称之为群众)开始否认自身的固有缺陷,组织起来迫使政府接受自己的无理要求和愚蠢见解,而一旦社会被愚昧无知和不负责任的群众所支配,西方民主和西方文明便会走向衰落。奥尔特加并不否认民主,但在他看来,民主是少数精英(他称之为文明少数)创造的,如果多数人尊重少数人的正常权威,民主就可成为一种现实可行的制度。否则现代文明的毁灭将在劫难逃。显然,在奥尔特加看来,民主政治必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以承认少数精英的权威为前提。

把政治精英作用推向极端的是米歇尔斯。他提出了著名的/寡头统治铁律0,在他看来,极少数政治精英对绝大多数群众的统治是通过组织实现的,政治精英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团,绝大多数群众只是一群丝毫无能为力的无组织的乌合之众。而由政治精英所构成的所有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党都是受少数统治寡头控制的。这是因为首先在任何政治组织中都必须有自己的政治代表和技术专家,否则这些组织就瓦解,而这两部分人一旦(事实上也经常)合二为一,就会产出寡头。其次,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条件的差异,总有少数人以其超群才能而脱颖而出,迟早形成寡头。再次,绝大多数的组织成员在政治上是冷漠的、盲从的,他们永远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离开了领袖人物的领导和控制,组织就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有鉴于此,人类的一切党派组织、进而一切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都必须也只能由少数寡头统治,这是万古不变的/历史铁律0。

尽管精英主宰社会和历史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规律,但精英地位的维持却需要有相应的意识形态作依据。莫斯卡和帕雷托认为,在任何社会里,统治精英都力图找到其独占权力的合法和道德依据,并把它描绘成/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学说,信仰的逻辑和必然结果0,它使人们普遍地感到精英统治/不是根据纯粹的物质力量和知识力量,而是根据道德原则的0。莫斯卡称之为/政治公式0。政治公式未必符合真理,而常常是被人民所接受的似乎有理的神话,是统治阶级为自己的政策所披上的一件道德和合法的外衣。但尽管如此,也不应简单地斥之为统治阶级所精心制造的骗局。因为政治公式在相当程度上是独立于政府权力的,人们之所以相信和遵守它,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道德需要,而且它还具有统一政治制度、统一不同民族、统一各种文化的内聚力量。莫斯卡甚至认为这种政治公式在20世纪的表现就是民主和社会主义,在他看来,民主和社会主义与其他政治公式一样都是统治者借以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的/虚假神话0,它们的背后实际存在的都是专制统治。

政治精英通过政治公式是否就能永远维持自己的地位呢?莫斯卡、帕雷托等人作了否定回答。这种回答构成精英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精英的流动问题。他们认为,在任何社会里精英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流动之中。这种流动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英集团内部的流动,另一种是精英和群众之间的流动。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政治精英的无限循环过程,帕雷托强调指出:/通过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新的精英产生于社会的较低阶层,升为更高阶层,在这里登峰造极,然后,趋向堕落,被消灭或消失0?,与这一精英循环过程相适应的就是/社会状况的缓慢转变和改良0?。这里帕雷托还借用马基雅弗利的术语,把政治精英分为狮子和狐狸两类,狮子是诉诸实力和暴力的勇敢的领导者,狐狸则是玩弄骗术的统治者。在帕雷托看来,这两类精英分别体现创新和稳定这两种不同的社会需要,因此必须达到某种平稳。他认为,近代以前的社会是狮子独占精英地位,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狐狸占据了政治舞台,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了狮子和狐狸两类精英的不平衡,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使精英的来源多样化,使狮狐之间处于平衡和竞争之中。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简短考察,可以看到政治精英论在本世纪初经莫斯卡、巴雷托等人的努力,已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并在西方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其从西方国家政治实际运作出发,视少数精英为社会活动和政治体系的中心,这种虽显保守但却/现实0的政治分析方法,为韦伯、熊彼特等人所吸收,并加以改造,籍以修正已显得/过时0的经典民主理论,终于促成了精英民主理论的产生。

二、韦伯、熊彼特的精英民主论

马克思#韦伯作为当代社会学大师,并没有系统地阐述民主理论,但在他博大精深的著作中,不乏关于现代民主的洞见。韦伯民主观的前提是其官僚制理论。他认为,现代社会理性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官僚制的扩展。/官僚制0这个词是在十分广泛的意义上来使用的,用来刻画所有形式的大规模组织的特征,包括政府、工业企业、政党、大学、和医院等等。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现代国家的管理体制,它是现代国家理性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改变不了这个命题。狭义的官僚制,则是指雇佣具有专业知识的行政管理人员(官僚)来进行统治和治理国家的制度和机构。

正是基于对官僚制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这种确认,韦伯得出了经典的直接民主不具有实践性的结论。他相信,直接民主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的组织中才会运行:/1)这个组织必须是区域性的,或者其成员的数量是有限的;2)这些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必须没有很大的差异;3)行政功能应该比较简单和稳定;4),,必须有目的地进行最低限度的人员培训。0?而现代社会的规模、复杂性和极大差异性,使得直接民主绝对不宜作为政治管理和控制的一般模式。于是,韦伯认为,在所有大于农村小区的社区里,政治组织都必然是由对政治管理感兴趣的人管理的。而管理国家更是一项事业,是那些对政治和其他公共事务感兴趣并具备一定才能的精英的职业。至于一般选民只能对可能的领袖作一些选择。因此,他把民主描述为可能的领袖人物的检验场所。民主犹如/市场0,犹如一种制度化的机制,它淘汰竞争选票和权力的斗争中的最弱者,确认最强者。他写道,就当前来看,人们只有在/具有(政党)-机器.的领袖民主与没有领袖的民主,即没有使命感的职业政客的统治之间0?进行选择。因此,韦伯认为,现代代议制民主是/公民投票的领袖民主0。之所以认为是/公民投票的0,是因为西方国家(英国、德国、美国)例行的选举越来越难以与偶然的对于政府的直接信任(或不信任)投票区别开来;之所以认为是/领袖的0,是因为在这样的选举中,至关重要的是特定的领袖集团,即政治精英的声望和信誉。韦伯甚至把当代民主描述为/凯撒主义0。民主并不是那种作为全体公民进一步发展基础的民主,它至多只能被看作确保政治和国家领袖富有效率的关键机制。就承担选择功能和(通过选举)使被选择者合法化来说,民主是绝对必要的。也就是说,韦伯主要考虑的是,借助于民主机制,确立能够并愿意保持权力和声望的政治领袖。

韦伯关于精英民主的思想深刻但不够系统,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则是韦伯思想的继承者,也是精英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经典民主理论的/修正0,是从批判经典民主理论的价值基础开始的。熊彼特认为,经典民主学说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下列两项基本假设:存在着某种能被认识和论证的/公益0,能找到某种可以发现这种/公益0的人民意志。因此,他首先批驳了关于公益的假设。熊彼特认为,这一假设是误导性的,也是危险的。之所以说它是误导性的,因为人民不仅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与群众不太可能有共同的目的,即使他们有共

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同的目的,他们对于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合适方式的看法可能也是大相径庭的。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共同的幸福必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在原则和政策问题上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不可能仅仅通过诉诸/一个无所不包的共同意志0来解决。而且,这种分歧也不可能通过理性的观点来沟通。人们对于生活应该怎样和社会应该怎样有着各种竞争性的看法,在这些看法之间,存在着不可消除的差异。此外,从政治上来看,减少这种差异也是危险的。如果有人假定存在着公意,并且断言它是理性的产物,那么,他仅仅在消除各种派别纷争和非理性的纠葛方面迈出了一小步。仅仅是/派别性0和/非理性0的反对者,就可能被合理合法地搁置一边或忽略不计。如果他们坚持反对的立场,甚至/他们自己的幸福0也会对他们形成制约。这种公意观念是民主理论不可接受的内容。

对于人民意志的假设,熊彼特认为,人民意志的概念必须以存在着某种明确的公益为前提条件。只有存在着这种公意,才能吸引所有的个人意志而形成这种特殊的人民意志,而/当关于公益的观念对我们说来已无法理解时0?,人民意志的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熊彼特还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来揭示这种/人民意志0的真实情形,他受G#勒#蓬等群体心理学家的影响,认为选民通常软弱无能,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外部势力的左右。因为人们的政治活动仿佛都存在于一个虚构的世界之中。政治事件及其利害关系都是那么遥远,政治问题在公民心目中的位置,/在正常状态下是和业余时间的各种兴趣(还够不上称为嗜好)和不负责任的闲扯相等的。0à在这种情形下,公民缺乏责任感和确定的意志,以及在公共政策上的无知和判断力低劣势所必然。因此,即使没有任何政治集团、舆论工具的影响,公民在政治事务上仍会屈服于超理性或非理性的成见和冲动。在存在着众多的政客、党派、集团利用各种媒介手段企图操纵控制的情形下,公民更会轻易地听从这些政客和团体的摆布。于是他得出结论:/在政治过程的分析中我们面临的多半不是真诚的意志而是创造出来的意志。,,人民意志是政治过程的产物而不是它的推动力。0á这样,通过论证/公益0和/人民意志0这类抽象概念的不存在和不可能存在,熊彼特摧毁了支撑经典学说的两大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民主理论体系。

(一)民主是一种手段和方法,本身不足以构成目的,这是所有民主理论的出发点。熊彼特认为,经典学说的根本缺陷,就是把民主从一种政治方法抬高为一种价值目标)))/人民的统治0或/大多数人的统治0,而选择代表只居于次要地位。熊彼特认为这是引起经典学说的困境的主要原因。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把选举作出决定的人当成民主的首要目的。人民的作用不再是实行统治,作出政治决定,而是产生政府,即接受或拒绝要来统治他们的人。人民能否决定和影响公共决策。决策的结果是否有利于公意,都是无关紧要和意义不大的问题。只要存在着选举产生政治领导人的程序,只要每隔一段时期公民可以选择或罢免统治者,民主就是充分的和完善的。由此,熊彼特推出了他的那个极负盛名的关于民主的新定义:/民主方法是为达到政治决定的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竞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0 l u这就是说,民主只是一套制度性的程序,一种选择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方法。民主原则仅仅意味着,政府的权力应交给那些获得了更多选票的人。选择统治者,是民主方法唯一的和充足的目的,同时也为判断是否民主制度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

(二)民主是政治家竞取领导权的过程。作为崇尚自由竞争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把这一过程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相提并论。选民就象消费者,他的/货币0就是选票。选民们用选票/购买0合意的商品)))政治家或政治主张。政治家就象企业主,他们的政纲或许诺就象企业的产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

品,他们带着这些政纲和许诺来到政治市场,通过政党、竞选班子、大众传媒等工具,利用广告宣传、口号煽动以至欺诈阴谋等手段来争取人们的选票,得到或保护已得到的作政治决定的权力。选民则带着选票来到政治市场以换取政治家的承诺。在熊彼特看来,政治家争取选票与企业家争取消费者的钞票,并无殊异。就象经济过程各种竞争手段的运用必不可少一样,那些公开或暗地的政治角斗和交易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成为政治和民主的精义所在。塑造或捏造出人民的意志就象制作商品广告一样,其中往往掺有虚假的成份,但它构成民主过程的本质部分。就像企业主进行生产不是为了满足雇员消费者的利益,而是赚取利润一样,但竞争过程通过无形的手迫使他不得不按照消费者的愿望生产产品。在民主制度下,政治家制定法律、管理国家事务,也不是出于高尚的信念,而是为了维护和改善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政治市场的自由竞争会同样巧妙地把对私利的追求转化为实现社会目的和公众要求的手段。

与洛克、卢梭这些近代民主理论家相比,韦伯、熊彼特视少数政治精英而不是人民大众为政治过程的核心和支配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反民主的,而只表明他们从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出发,以西方国家的政治现实而不是抽象的民主理念为依据,通过把精英主义观念引入到民主理论中,来重新界定民主,赋于民主新的意义,使之符合西方民主政治的实际。在他们看来,既然公民不具备经典学说所要求的那些素质和行为特征,实际政治过程又只不过是塑造或捏造/人民意志0的过程,那么就应该把经典民主理论修正为精英民主理论;既然对代议制度期望过高是经典理论困境的主要原因,那么就改变代议制度的原则,使它的目的不再是体现人民的意志或实现人民的统治,而只是由选民选择统治者;既然经典民主的价值理想为民主方法力所难及,于是就不必奢谈这些理想。实际上,按照精英民主论的逻辑,政治精英与民主政治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并行不悖的。因为获得决定权力的政治精英仍受制于选民,必须在政治决策时,反映选民的需求与利益,一句话,必须取得人民的赞同,否则,在未来的选举中,将丧失选票。政治精英即使为了/功利0的理由,避免在选举竞争中落选,也不得不使政策符合民意。这样通过将精英理论和民主理论相融合,就能使精英民主理论面对政治现实的挑战而能自圆其说,使传统的理想主义的民主概念,成为能够提供经验参照物的有用概念。

三、对精英民主论的褒贬

精英民主论产生后,在西方政治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政治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出了评价,但褒贬不一。

对精英民主理论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以拉斯韦尔、萨多里和波普为代表。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政治行为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对精英民主理论的深刻论证,使他成为继熊彼特之后最重要的精英民主论者。与其他精英论者一样,拉斯韦尔也承认精英与大众之别是普遍的事实,纵使在共和政体,也是少数人执行相对大的权力,而多数执行比较少的权力。但他批评莫斯卡和帕雷托视民主政治为不可能的观点,强调精英与民主政治可以同时存在,他说/在一个由少数人担任领导者的社会,仍可能是民主的0 l v。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对精英的有效控制。拉斯韦尔认为,为了达到对精英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建立精英对大众的/责任制度0,而民主政治就是被统治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分享有最少量的权力,但这种权力须足以控制统治者,使之能负责任。这里,拉斯韦尔虽承认

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权力的分配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不平等的,但只要这个社会其统治者向被统治者负责,而被统治者具有影响统治者的权力,同时社会提供全体公民平等地获取权力的机会,这个社会就是民主社会。拉斯韦尔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反对把精英的来源局限于社会的少数阶级,主张精英应从社会的各个阶层中进行广泛的挑选,他说:/民主政治的领袖是从社会广泛基础中选拔出来的,并且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积极支持0 l w。

意大利学者吉瓦利#萨多里也是精英民主理论的积极鼓吹者。他特别强调民主政治与精英是相得益彰的,甚至民主的主要功能就是产生政治精英或领导,萨多里称之为/领导原则0。他宣称一般民主理论的主要缺陷就在于对这一/领导原则0的忽略。在他看来,任何政治制度都需要领导,民主政治也不例外,甚至更为需要,因为在高度分工化、专门化的现代民主国家里,人民是无法自己治理的,必须委托少数专职治理者即精英去承担政治责任,也就是由少数统治或领导多数。民主政治与极权政治的区别不在于有无领导者,而是领导者是否须向被领导者负责,是人民是否有防止领导者滥用权力的方法。换言之,民主的真谛不在于是否由人民自己治理,而在于是否有适当方式产生人民信任的领导者,并能有效地控制其行为。这种适当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选举,萨多里视之为民主政治的关键。他说/民主政治寓于一种过程:一是继续创造公开的、有竞争性的少数,二是其行为受-预期的反应律.所引导,换言之,受制于预期选民在下届选举中如何反应0 l x。

卡尔#波普是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对民主的论述系统而缜密,其基本观点与熊彼特相近,故大致可归入精英民主理论的范畴。同熊彼特一样,波普反对传统的民主理论把民主看作是/人民的统治0或/多数人的统治0,在他看来,这种民主理论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逻辑上的自我否定,产生困惑和混乱,即产生/民主悖论0。如果多数人选举了一个专制的统治者,那么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要求我们服从这个专制者,因为他是多数人选出来的,符合多数人的统治的原则,但是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又要求我们不服从这个专制者,因为他实行独裁统治,本身就悖于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就陷入了一种无法解决的二难境地之中,陷入一种自相矛盾之中:服从不对,不服从也不对。这是传统的民主理论必然导致的悖论。波普认为,多数完全有可能拥戴少数贤明的专制者来统治,而一旦多数人同意把权力交给这个专制者,让他来统治的话,却又否定了大多数人统治的自身价值。这就是波普著名的/民主悖论0。

波普认为,传统的民主定义不仅在逻辑上会导致悖论,而且在事实上也是站不住脚的。第一,是否真的能够根据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统治,这本身是值得怀疑的。统治总是少数几个统治者统治人民,从来也不曾有过人民自己统治自己;第二,即使多数人的统治是可能的,多数人的权力也并非必然就是合理的。如果说君主的权力并不能自然产生真理和善,那么大多数人的权力同样也并不能自然产生真理和善。因此由多数人行使的权力,也不一定比仁慈、开明的专制者所行使的权力更好更正确。波普相信,认识真理是有相当难度的,即使是多数人的认识也并非就一定是对的,并不能因为某种意见是多数人赞成的,就能成为权威。没有必要去相信大多数的权威,因为/不同街道上的芸芸众生,就象会议室里的大人物们一样各有不同。如果他们偶尔在一定程度上异口同声,那他们所说的未必就是隽言妙语。他们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0 l y。正因为多数人也会有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多数人的统治,不能把民主看作是多数人的统治。

当然,与熊彼特等人一样,波普否认多数人的统治,并非是主张少数人甚至于个人的专制统治,他否定的只是传统的民主理论,而提出对民主的新的解释。在波普看来,民主与专

当代精英民主理论对经典民主理论的挑战

制的区别并不在于由谁来统治,即由人民还是由君主、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来统治,而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他实际上把民主理解为一套制度,当然不是所谓多数人统治的制度,而是一套被统治者能够有效地控制统治者的制度或程序。波普强调,民主制度虽然涉及到多数人投票作出决定的程序,但这并非是民主的显著特征。民主是政治的科学方法的体现和合理化,是被统治者能够批判并推动统治者的一种方式,是人民能够有效地控制少数统治者的权力的一种制度或程序,通过它,人民可以不斥诸暴力就能更换统治者、解除政府权力或推行改革。可见,在否定传统的民主定义、视民主为一种制度或程序方面,波普与熊彼特、拉斯韦尔等人并无二致。但不同的是,波普对少数统治者即精英持较不信任的态度,他不相信优秀的统治者会避免决断的错误,即使在民主制度下也是如此。在他看来,政治是制度和法律建构问题,不能求助于人。/我们需要与其说是好的人,还不如说是好的制度。,,我们渴望得到好的统治者,但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表明,我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正因为这样,设计使甚至坏的统治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0 l z。这就是说保障民主的措施只有依靠制度。这里不难看出,波普尔的精英民主理论比熊彼特等人带有更多的民主主义色彩。

熊彼特的精英民主论也受到许多政治学者的严厉批评,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彼得#巴赫拉克、兰尼#戴维斯、T#B#巴尔得摩、杰克#瓦克、克瑞斯顿#贝尔、亨利#卡略尔等。他们对精英民主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二方面:

其一,批判精英民主理论是精英主义,认为它支持和拥护人类的不平等,把少数人的统治看作永恒不变的合理现象,对人民大众则抱有深刻的不信任感。如瓦克所说/精英民主理论的核心是假设:普通的公民在政治上是无能的,因此民主制度必须依赖政治领袖的智慧、忠心和技巧,而不是一般民众0。巴赫拉克也指出,精英民主论建立两个基本假设之上:(1)大众是天生的无能、且难以改变;(2)大众在最好的情形下,是柔弱、迟钝的材料,最坏的情形下,是具有贪得无厌倾向的动物,只会逐渐损坏自由与文化,而精英则是具统御和创造力的领导者。巴赫拉克认为这两个假设很值得怀疑,他称赞经典民主理论关于人类智力与道德能力都可通过教育而改变的观点,相信人类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民主政治应鼓励政治体系的成员积极参与有关其自身利益的所有决定,而这种/参与0的行动过程,本身既是民主的目的之一,又是公民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

巴尔得摩则指责精英民主论者将民主政治局限于少数政治精英之间的竞争,而排除了社会上的大多数/参与制定对他们生活有影响的社会决策0 l{的机会,他认为人民直接参与政治过程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民主政府的维持、发展与改进主要并不是人民依赖极少数精英集团之间的竞争,其活动远离普通公民的视线与控制,而是有赖于我们创造无数的机会给大多数,即使非全部的公民,让他们得以参与制定对他们的生活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政策)))包括他们的工作、地方性以及全国性的事务。同时也有赖于我们将精英分子与群众之间的界限尽可能地减至最低程度0 l|。卡略尔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反对精英民主论者如拉斯韦尔把民主视作仅仅是参与机会的平等,他强调民主意味着不仅有平等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平等的条件,也就是要给那些受压迫的人以优先权。

其二,批判精英民主理论把政治囿于一种政治程序,而否认了民主政治的伟大理想,从而沦为价值虚无主义。他们对经典民主理论所揭示的民主理念推崇有加,认为它是人类政治发展所追求的理想蓝图。如巴尔得摩认为民主乃是一个以人类完全自治为理想的运动,

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虽然它目前甚至永远不能实现,但它应该成为人类不断努力以赴的目标。瓦克也认为/人民对公共决策过程的参与是经典民主理论的精义,0 l}他还尖锐批评了精英民主理论已失去古典民主理论所具有的生命力和激进的冲力,为了适应政治体系运作的实际情况而改变了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趋向)))人民普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从而使精英民主理论成为一种为现状辩护的保守的教条。瓦克通过分析民主国家普遍存在的公民政治消极和冷漠现象,说明精英民主理论的保守主义倾向,他不同意精英民主论者视公民普遍的政治冷漠为民主稳定要素,而是进一步揭示出造成公民政治冷漠的原因,他着重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公众对政治抱消极冷漠态度是因为政府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压抑和控制,使得大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普遍存在着被剥夺的挫折感。他说/对于大多数公民而言。政治世界是那么的遥远、困惑、毫无意义0 l~。/许多人期望政府的关注,然而他们却无法将问题提及公共领域以获得解决 m u0。瓦克呼吁,政治学者不应象精英民主论者那样借科学客观性之名,毫无批判地接受现在体系的价值,而应以高瞻的想象力和批判力,发掘需要科学探讨的新问题,促进当代社会与政治发展。

70年代以来,虽然对精英理论持批判态度的学者日渐增多,对精英民主理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始终未能动摇其根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些学者借以批判精英民主理论的武器,只是持之无据、虚幻不真的价值图式和理想目标。缺乏经验事实的有力验证,他们批判往往是情感多于理性,规范多于描述,价值多于事实。而精英民主理论不仅与现阶段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基本相吻合,而且在韦伯、熊彼特、波普等人的精心构筑下而成为比较严密、成熟的理论体系。我们从七八十年代以后影响较大的若干经济和政治学说如新保守主义、交易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新制度主义等中仍可以看到精英民主理论的深刻影响。

注释:

1?àá l u熊彼特:5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6,第312页,第315页,第326页,第329页,第337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o 莫斯卡:5统治阶级6,第50页,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39年版。

??S#E#芬纳编:5帕雷托社会学著作选6,第134页,第137页,纽约弗里德里#艾#普雷格公司,1966年版。

?马克斯#韦伯:5经济与社会6,第2卷,第949页,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韦伯:/作为一种职业的政治0,载5马克斯#韦伯选集6,第113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

l v拉斯韦尔:5精英的比较研究6,第7页,桑福德公司。1952年版。

l w拉斯韦尔等:5权力与社会6,第226)227页,1950年版。

l x萨多里:5民主理论6,第119页,1965年版。

l y l z波普:5猜想与反驳6,第495)496页,第49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l{ l|巴尔得摩:5精英与社会6,第112页,第126页,企鹅图书公司,1979年版。

l} l~ m u瓦克:5民主精英理论的批判6,第295页,第293页,5美国政治学评论6,1966年第2期。

作者:金贻顺,安徽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芜湖,240001)

(责任编辑:韩旭)

论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潮和激烈的社会权利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多种文化的繁荣,美国作为“民族大熔炉”在移民同化方面的效果也随之减弱了。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对特定时代下社会巨大变化的理论回应,是从西方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群体的角度出发,向主流社会吁求尊重其文化差异和独特的文化身份,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反对西方文明在思维方式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并为少数群体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任何一种理论都会经历一个受质疑和再反思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过分关注人们的族群身份并渲染文化的差异性,会削弱文化认同并将社会推向动荡与分裂,也有学者认为多元和统一的矛盾并非美国社会所独有,不能否认其在教育、经济、政治及社会观念等各个层面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实施多元文化主义虽然产生了一些消极性影响,但总体上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相对“单一文化”来说的,在美国社会它主要指外来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文化。国内很多学者在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与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上比较混乱,在研究时首先应辨明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前者主要是对客观现象的描述,指出不同文化共存这一事实;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不仅指出了多种文化并存,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加以平等对待,最终追求的理念是平等和正义。在“多元”的旗帜之下聚集了各种不同的诉求,有的呼吁建立一种以文化划分的新国家格局,有的要求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扶持,有的涉及对少数族裔生活方式、语言和信仰的尊重。因此,它既是一种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公共政策,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这些理念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三点:第一,美国是一个由多元种族和族群构成的国家,如果有所谓的美国文化的话,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第二,来自不同国家、种族和文化传统的移民在美国的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建立在某一个族类群体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第三,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1]。 在较大的社会体系中,因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而在主观上自我认同并与其他群体区别的一类人可被称为族群。在多元文化主义者看来,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构成的,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族群而不是公民个人。“少数族群基于特定的族群与族群意识而形成的文化成员身份,就是族群身份”[2],这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美国是多族群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但少数族群文化的价值及与主流文化的差异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承认,也不能反映各族群和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地位。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在主流社会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同化与少数族裔固守自己的文化认同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竞争关系。多元文化主义者看到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背后的“同化主义”和“一元主义”诉求,极力主张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主流社会承认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族群身份。 族群身份不仅是族群间相互区别的标志,而且涉及到平等与承认的问题,既承认族群差异,更要承认差异平等,这就使得美国的少数族群不满于以往的同化模式,开始坚持和保护本族群的文化,同时寻求群体权利的建构与保障。美国是一个有深厚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一贯认为社会公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起点平等”和“权利平等”,因而主张在公共领域中赋予每个国民普遍平等的身份与权利。多元文化主义和自由主义在公民身份问题上的分歧在于对个体平等的不同理解――平等究竟是无视差异的一视同仁,还是在承认差异基础上的差别对待。“差异”是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既指一个少数族群文化的个性

国企海外项目管理挑战与对策

国企海外项目管理挑战与对策 一、海外项目管理的风险 (一)政局动荡风险。对企业来说,西方发达国家拥有成熟的施工管理技术,且门槛高,国内同行业很难涉足。大部分的海外项目集中在工业化落后,基础建设薄弱、欠发达的亚、非、拉国家。而恰恰是这些地区,往往政局复杂,社会治安混乱,项目的运行存在极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往往是突发的、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其危害也是最大的。(二)当地通胀及汇率风险。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是否赚钱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需要考虑,因为工程最后结账的时候会使用三种货币,美元、人民币及当地货币。由于有些国家政局不稳,经济相对来说并不是很稳定,所以用当地货币支付并不能保证在工程结束后按合同上原有的金额结算能赚到钱。还有就是在政局不稳的国家,工期比较长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原料会因为不稳定的市场而花费更高的成本。(三)劳工管理风险。除了政局和市场因素,人为因素也必须要重视。如果承包商是在南美或者劳工管理不够合理的地区建设工程,就会出现因协调不当而罢工等事件。承包商在当地施工时,应当地发展需求一般都要使用本地人去施工,由于这些地区社区和工会会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一旦无法满足就会集合工人罢工。承包商签订的每个合同都时间约定,罢工不但会影响工期,所以这也是一项挑战,对外承包工程需要谨慎考虑。(四)法律风险。当下还没有任何一项法律能涉及到海外工程建设,由于没有法律依据作参考会因为解读当地法律条文过程中出现分歧。比如当地的语言和具体的含义都会造成项目组在具体工作中拿捏不定,这种情况在海外工程承包中时常发生。应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签订合同前做好预算,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划好。(五)设备周转风险。对外承包工程其实就是带着企业自己的施工机械到当地施工,工人绝大部分是当地人员。购买用来施工的机械在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海外工程整个施工时间过长。机械难免会出现正常损坏。如果施工前没有做好准备,储备相关机械零件,向国内调配零部件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海外项目规避风险的对策 (一)做好信息的采集工作,建立预警机制。海外工程承包一切风险都要进行评估,以防出现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其中政局动荡是这些风险中最需要也是

形势和政策-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信现在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有一个不愿相信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大学生就业现状非常严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残酷。大学生人数多,但是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水平,所以几年来中国大学生数量激增,失业率也上升。其次,虽然企业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很多公司不招收应届大学生,因为我们的经验少,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要求的不对口。这些使我们就业更加困难。 就业困难,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对本专业没有兴趣或者不擅长半专业的学生,这是一次跨专业的绝佳机遇。因为毕业之后一旦涉足某一行业并工作几年,之后的就业方向就很难在发生改变,原因有两点:第一,没有人愿意让几年的学习、精力的付出和资本的投入付之东流,都希望自己获得的经验能是以后晋升的资本和筹码,隔行如隔山,一旦再跨专业,就要从头学起;第二,年龄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希望稳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安定下来,跨行就要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那时的我们早就磨掉了刚毕业时的激情与冲劲,跨行艰难无比。所以说严峻的就业现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挑战更不必说,如何在新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一步一步迈向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要想让自己在职场上有竞争力,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知识等等。首先,作为学生,至少要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具备的,大学的学习生活相对开放,没有升学压力的束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那么我们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例如:在大一上半年我们可以设定阅读两本计算机的相关书籍、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一些书籍,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我个人为例我在读大一时才刚刚开始接触电脑,那时梦想就是能买一台自己的电脑,可是作为农村的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能承受的,没办法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看一些自己迫切需要的书籍,这样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台电脑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当然不要被网络游戏所吸引。其实只要是需要的,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寻找机会而得到。其次是交流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我们都知道,但如何能锻炼?要提高这种能力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做促销员、参加社团等集体活动,往往我们参加社团那些内向的、能力不足的学生就成为部分社团干部们锻炼的看客了。如果你的能力交流能力很差的话,先试着表达自己,将自己的意思能够很清楚简洁的表达给别人。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午到食堂吃饭时,总会发现有一些同学打完饭后端着盘子找桌子,他们的标准会是,有自己不认识的同学不做、有异性同学的不做、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位置不做,找那些空的作为或者是有自己认识的人的作为,为什么?因为从内心来讲我们害怕交流,如果哪天吃饭时对面坐下

精英挑战赛策划书

江西省大学生职场精英挑战赛活动 策 划 书 活动主题:赢在校园,一战到底 主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院学生会社团管理中心创业就业协会 活动时间:2016年 3月20日

一、活动名称:赢在校园,一战到底 二、活动背景: 近年来,宏观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逐年扩大,在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就业十分艰巨,同时随着大学生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多,创业也变得无比艰难。在另一方面,企业同时也一直为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而头痛。 三、活动目的: 为了将高校大学生,社会优秀企业,精英职场人连接起来,打造一个互助双方的平台,提高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树立正确的职场心态。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拓展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大学生的对接渠道。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3.18-3.25进行宣传 3.20-3.28线上线下报名 3.29-3.31线上尖叫课程 3.31 线上答题初赛 4.10-4.24各地区复赛 4.28-4.30颁奖典礼 活动地点:

五、活动开展形式: 通过《一战到底》快速答题的形式,在线上、线下都安排组织答题挑战,在环节的设置上都力图将江西高校毕业生的风采展现出来。 六、活动对象:江西省各高校大三,大四及研究生 七、主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院学生会社团管理中心创业就业协会 八、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活动宣传期): 为活动开展做好铺垫,拉动关注和参与 1)3.18-3.25校方宣传巡回宣讲会,媒体发布社团沙龙 2)3.20-3.28全省线上线下报名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线上课程炒热社群,初赛答题引爆学生 1)3.29-3.31线上尖叫课程 2)3.31线上答题初赛 第三阶段(活动进行期): 线下各地区同步开展,活动充分扩大影响 1)4.10-4.24各地区复赛 2)4.28-4.30决赛颁奖 (一)活动宣传阶段 1.海报: 海报内容:1)主题:赢在校园,一战到底

秘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文秘(涉外秘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涉外交往中的礼仪研究 2、论商务秘书的知识-技能结构 3、行政改革与秘书工作的变迁 4、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与秘书角色的变迁 5、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6、中国传统公文的文种与语言特征研究 7、全球化与现代商务文书的新发展 8、论某某的秘书工作艺术 9、论中国古代秘书考核制度 10、论三国时期的秘书活动 11、论公文写作的程式性 12、论秘书对领导授意的服从和机动 13、试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的作用 14、试论电子档案的利与弊 15、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16、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思考 17、论投诉接待中的语言艺术 18、日程安排工作中的动态控制 19、秘书礼仪规则中的权变 20、论公务接待中的个性化服务 21、文化差异与秘书接待 22、论会议记录的原则 23、论秘书写作中的代言性和创造性 24、试论角色意识在秘书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26、电子政务与秘书素质的新提升 27、论现代办公自动化对秘书能力的要求 28、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9、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30、公文写作与修辞研究 31、现代秘书快速写作研究 32、党政机关行文规则辨析 33、现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 34、对我院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 35、论公文的美感 36、大中型企业秘书人员素质状况调查 37、论秘书的谏言艺术 38、确定会议议题方法研究 39、论会议气氛的调控艺术 40、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 41、关于企业信息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42、信息素质――秘书素质发展的新要求

43、部门主管应对“危机”之策略 44、浅析秘书职业角色的失范与规范 45、论机关文秘人员的修养和文档管理 46、浅谈档案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47、论网络环境与办公室管理创新 48、浅谈唐诗的进取精神 49、浅谈秘书在领导活动中的角色 50、秘书如何面对工作挫折 51、浅谈秘书的职业化 52、现代秘书素质之我见 53、论秘书职业意识与气质修养 54、谈谈如何写好工作总结 55、谈谈如何写好调查报告 56、浅议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 57、如何拟写会议纪要 58、浅谈计算机在文员工作的运用 59、试述文书电传的方式和要求 60、浅论信息的收集和加工 61、试述档案的收集和分类 62、谈谈如何做好档案的整理和保管 63、谈谈如何做好来信来访工作 64、谈谈文员工作中印章的使用与管理 65、浅谈速记在文员工作中的应用 66、浅议如何塑造良好的文员仪表形象 67、现代文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工作能力 68、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69、秘书如何处理办公室人际关系 70、现代文员如何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 71、现代文员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与技能 72、现代文员如何立足本职提升素质 73、现代文员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4、如何正确认识现代文员的角色定位 75、试论秘书工作中如何科学处理信息 76、历代秘书考核制度 77、论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秘书工作的作用及影响 78、论文秘工作在行业的作用 79、秘书信访工作处理与和谐社会建立 80、民主意识与秘书的人际关系处理 81、秘书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处理艺术 82、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思考 83、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84、秘书如何在网络办公环境中提高信息质量 85、秘书网络化办公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思考 86、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趋势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主办,吉林省建设监理协会协办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在长春市召开。全国各地建设监理协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企业代表共400多人参加本次大会。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强到会并致辞,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会长郭允冲作重要讲话,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修璐作“新常态下建设监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龚花强等11名专家、教授及企业负责人在会上作专题演讲。会议由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会长王学军和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秘书长温健分别主持。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应对工程监理服务价格市场化新形势,增强监理企业适应建筑市场发展和改革的能力,促进监理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会议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会议预定的各项议程。 一、郭允冲会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郭会长简要介绍了2014年监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了监理行业发展存在的老问题及新情况,对监理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落实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质量安全六项规定,加强对项目的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考核

检查等。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监理行业的技术水平。把现代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坚持原则,依法、依照强制性标准规范履行职责,提高企业的诚信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郭会长指出,面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及监理价格放开等新情况,监理企业必须从自身下功夫,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综合素质,要做优做强,做精做专。郭会长还举例论证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理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综合性的监理咨询企业。 二、会议分析了当前监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副会长兼秘书长修璐同志关于“新常态下建设监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在与会代表中产生了共鸣。修璐同志结合当前改革发展形势,介绍了什么是新常态。提出了新常态下建设监理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价格问题;二是五方主体责任问题;三是强制性监理政策调整问题;四是市场准入政策调整问题;五是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问题。结合以上问题,修璐同志分析了建设监理行业与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原有适应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行业和企业发展思路与做法受到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对监理行业定位,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将促进部分定位从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企业全面升级,部分有条件企业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2017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

▌背景 大视频解决方案中,视频业务体验非常关键,视频内容如何有效传送到最终消费者是决定视频体验好坏的核心环节。 ▌本次赛题基本描述 在给定结构的网络中(如:xx城市的电信网络),为了视频内容快速低成本的传送到每个住户小区,需要在这个给定网络结构中选择一些网络节点附近放置视频内容存储服务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满足所有的住户小区视频播放需求的基本前提下,如何选择视频内容存储服务器放置位置,使得成本最小。 ▌本次赛题通用性描述 网络结构模型:给定一个由若干网络节点(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构成的网络结构无向图,每个节点至少与另外一个节点通过网络链路相连(网络链路特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直接相连的网络通路,中间没有其他网络节点,相当于无向图中的一条边),一个节点可以将收到的数据通过网络链路传输给相连的另一个节点,节点本身的转发能力无上限。每条链路的网络总带宽不同(例如某条链路的总带宽为10Gbps)。而每条链路承载的视频传输需要按照占用带宽的多少收取对应网络租用费,每条链路的单位租用费均不同(例如某条链路的租用费为1,000 元/Gbps,即1K/Gbps)。某条链路上被占用的带宽总和不得超过该链路的总带宽。 消费节点:给定的网络结构中有部分网络节点直接连接到小区住户的网络,每个小区住户网络在这个给定的网络结构图中呈现为一个消费节点,不同消费节点的视频带宽消耗需求不同。 视频内容服务器:视频内容服务器存放视频内容(如:电影影片、电视剧等),视频内容服务器的视频数据流可以经由网络节点与链路构成的网络路径流向消费节点,视频内容服务器的输出能力没有上限,可以服务多个消费节点,一个消费节点也可以同时从多台视频内容服务器获取视频流。部署一台视频内容服务器需要费用成本(例如300,000元/台,即300K/台),所有服务器的成本均相同。 比赛程序内容:请你设计一个程序寻找最优的视频内容服务器部署方案:从网络结构模型中选择一部分网络节点,在其上/附近一对一的部署视频内容服务器,视频内容服务器与对应的这个节点直连,与对应的这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没

论当代秘书必备素养和能力

论当代秘书必备素养和能力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秘书职业呈现出服务领域广、层次多,要求高的特点。用人单位在为找不到“拿来就能用”的文秘人才而焦虑,难招到合适的能胜任的人才。为满足现代秘书工作的需求,本文针对现代秘书所面临的环境,分析了国外秘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代秘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当代秘书工作所必备的素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对工作充满激情,具有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具有一种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具有谨小慎微而又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生活习惯;跟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技能。同时在工作中要强化服务和实效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秘书素养能力 一、秘书的定义 “秘书”一词由来已久,涵义亦颇多。此词源于拉丁文Seevet Vius,其意是可靠的职员。我国古代,“秘书”指宫廷中的藏书,班固的《汉书》曾提到“御史掌秘书”、“刘歆校秘书”,这就是指图书典籍。后来其义逐渐演化为答理宫中藏书的官吏。欧美一些国家的高级秘书则相当于长官。 1997年12月劳动部颁发的《秘书职业技能标准》给秘书下了一个定义:“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服务的人员。”后面说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机关、团体、企事业、涉外机构等组织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也适用于有志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在同时由劳动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秘书工作概要》教材中,对广义的秘书的逻辑定义:“位居领导人身边或领导机构中枢,从事办公室事务,办理文书,联系各方,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运转,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并为各方面服务的事务与信息助手”。这是首次由国家的领导机关给秘书作出的定义。这也是充分吸取了理论界的各家之长。理论界也好、《辞海》、《辞源》也好,尽管各说不一,多数意思倒也并无很大的差别,说到底秘书总不外乎是领导的助手之一。

披头士音乐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披头士音乐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摘要: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俨然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 正文: 1966年以前,摇滚乐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喧闹的音乐,具有较快的、强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词、三个和弦的和声;一首曲子的长度约2分半钟左右;结构简单,包含了很多重复。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时,这种老的模式被打破了。到60年代末,任何摇滚乐队,只要它有足够的创造性,可以奏出任何声音,基本上没有限制。虽然,其他摇滚乐手也对此做出了贡献,但是,主要的贡献却来自披头士。 披头士乐队引领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关于披头士乐队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商品,而披头士乐队曾经使用过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以惊人的天价来拍卖。披头士乐队除了不计其数的登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以外,还经常登上世界多个国家的邮票和明信片等纪念品,他们拥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主题博物馆和纪录片,电影等相关文化资料储存组织。除此以外,在世界上至今仍拥有大量的披头士乐队成员的职业模仿者,以及专业组织和评判模仿大赛的机构和组织。披头士乐队以及披头士文化早已成为人类在20世纪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被永远铭刻,他们作为上个世纪流行文化的商标,从未受到任何的挑战。 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流行起了噪音爵士乐,只有十几岁的约翰·列侬就是当时追逐潮流的一个叛逆青年,他与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这三名利物浦吉他手在50年代末构成了Quarrymen乐队的核心稳定阵容。 乐队从最初的翻唱歌曲,到后来乐队成员自行创作,特别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两个人相互合作创作了大量在日后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自己音乐风格的探索,从最初的噪音爵士乐,到逐渐从民谣,布鲁斯,R&B 音乐和摇滚音乐中汲取精华加以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开始尝试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将其纳入乐队音乐的摸索。同是在这一年,披头士乐队的忠实歌迷,乐队前贝斯手苏茨里费的女朋友Astrid Kirchherr突发奇想,让乐队的所有成员全部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这一起怪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一发型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成名以后的商标之一,并且带动了后来的流行方向。

现代项目管理练习题2017

现代项目管理练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理念 2、核心能力 3、现代管理理念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当前国内的各类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尤其是()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管理方式 B.管理项目 C.管理理念 D.管理制度 2、组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战略调整的主要手段() A.目标管理 B.项目管理 C.职能管理 D.人本管理 3、()阶段项目管理的主要引导与代表行业为建筑业。 A.传统项目管理 B.近代项目管理 C.现代项目管理 D.当代项目管理 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传统项目管理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和标准。 B.近代项目管理注重时间、成本和质量,忽视项目管理技术与方法。 C.现代项目管理强调使利益相关者满意。 D.在项目选择方面,近代项目管理非常重视,项目管理者主动执行项目。 5、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维系组织()的纽带。 A.团队精神 B.持续发展 C.核心竞争力 D.变化与创新 三、填空题 1、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思想的现代化、________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三个方面 2、传统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重实施轻规划、重控制轻协调、_______________、重分析轻综合。 3、近代项目管理阶段的代表项目有美国的_______________、北极星潜艇远程导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 4、现代项目管理强调使利益相关者满意,在体系上注重项目管理的模块化、专业化、_________与国际化发展。 5、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思想方面,表现为系统性、_______与动态性。 6、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组织方面,表现为开放、______与注重环境。 7、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方法方面,表现为软件技术、_________与网络化。 8、项目管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环境意义与_____________。 9、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概括起来就是复杂性、____________与竞争性的加剧。 10、项目管理面临的两大挑战为资源的稀缺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新的挑战要求项目组织必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组织运作虚拟化。 12、现代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________以及项目收尾五个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项目管理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主要区别。 2、简述现代管理的潮流。 五、论述题 1、试述有效的项目管理推行模式。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项目 2、项目生命周期 3、项目管理 4、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摘要: 经济发展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扩大社会就业岗位的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大学生就业更是就业问题的焦点。所以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字: 经济形势挑战机遇大学生就业 正文: 近几周来,我每天都会上网进行在线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并听了形势与政策的相关讲座,使我了解了当前中国以及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使我在繁重课业及压力下变得日益淡薄的爱国意识重新被激发起来,本不关心时事的我都由此培养了对政治的浓厚兴趣。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我对当前的形势也有了些微了解,其中最令我关心的要数当前国际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了。因为再过不了多久,我也将走进社会,加入上班族的行列中去,而当前国内就业困难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寻找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 近两年,大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5亿年龄在12至24岁的青年,其中的13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比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么多年轻人,既意味着将会拥有人数更多、技术水平更高的劳动力大军,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好工作。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9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发布的2008年和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2008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应该用“就业冬天”来描述2009及10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2011到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仍然有极大影响,但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仍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19万人。 二、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己经形成了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加之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越来越高。 1、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作为“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首要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应届毕业生需要经过一个熟练和培训过程,才能熟悉新的岗位,才能发挥其潜能和作用。所以,从短期来看,聘用无经验的新手不如聘用有经验的员工更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最为缺乏。尽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

当代秘书岗位的新变化和要求

当代秘书岗位的新变化和要 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当代社会秘书岗位的新的变化与要求 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成熟运行的新时期,秘书工作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对秘书岗位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参谋、助理性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秘书工作被赋予更多的职责和更大的责任。新时期的秘书工作者应成为领导者的得力助手和出色参谋,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是一腔热忱、一生追求和一身正气,能创一流业绩的“一把好手”。同时,秘书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之而变的是对秘书的职业要求,秘书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更多的职责和更重的责任。 一、新时期我国秘书工作的新变化 (一)新时期的秘书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的时代。无论是从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和领导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来看,还是从秘书队伍的现状来看,当前都迫切需要提高秘书的工作能力。秘书不再是单纯服务型工作, 而是脑体结合、知识型和服务型融为一体的特殊职业。 (二)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成为新时期秘书工作的一个重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资源, 是领导做好领导管理工作的基础。当今人们的社会活动效率往往取决于他能否捕捉核心信息并选择信息焦点,谁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信息, 就意味着成功。因此,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已经在秘书工作中占越来越来大的比重。 (三)新时期的秘书承担更多的组织协调工作。 在现代企业组织中, 秘书处于各横向职能部门的中介位置, 在各纵向管理结构中又处于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的中介位置。秘书是领导者联系各部门的桥梁、纵横管理网络的交集点、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信息传递交流的中转点。由此,秘书承担着企业大部分组织协调工作。这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组织协调工作,所以不能有一点马虎,秘书必须认真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四)新时期的秘书工作变得更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加强,我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触面大大的增加,秘书的工作也慢慢的与国际接轨。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日益频繁的情况下, 秘书工作同其他许多工作一样, 也要实现国际化。而且,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必须在对外贸易手段上与国际接轨, 电子商务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的一种先进手段,新时期的秘书工作也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无论是在国际贸易之中,还是在国内的商业贸易中,作为秘书重要办公手段的电子商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新变化对秘书职能的新要求 (一)秘书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产品的知识含量逐步增加。知识产品的生产, 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 而是人的知识和能力, 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因此, 在新时期,综合的研究、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对秘书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秘书必须打破传统的被动性、事务性秘书角色的观念,秘书工作不仅要“服从”,更重要的是要“服务”,。秘书必须要变被动服从成主动服务,以便更好地做好参谋和辅助工作。在另一方面,新时期的秘书工作要求秘书必须有超前服务的意识,要主动的思考各种对领导决策有用的东西。秘书作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 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以清教为本源的传统工业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这一文化矛盾成为隐伏在繁荣背后导致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深层次的原因。 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于美国社会的转型期。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期。随着工业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庞大的机器世界和自动化程序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和惶惑不安。在这个社会里,机器主宰着一切,生活的节奏也是由机器来调节的。能源和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工作的性质,技艺被分解为简单的操作步骤。人、材料、市场都是为了生产和分配商品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人的待遇跟物件没有什么不同。人成了工业生产中的“奴隶”,从事着机器和自动化程序“命令”下的重复 性操作,无法在工作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精神需求被忽视。物质的高度繁荣无法使机械式工作后满怀压抑感的人们愉悦起来,他们更渴望身心愉快、新奇探险的感觉。60年代的美国人普遍信奉“感觉好,就干”、“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等享乐观点,积极追求新的精神和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成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爆发的温床。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战后50年代的经济繁荣后,潜在的不安因素几乎全部爆发了出来。黑人要求改变不平等现状,反对种族歧视,民权斗争轰轰烈烈;新“左派”青年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青年造反风起云涌;妇女要求打破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社会理念,女权运动如火如荼……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与此同时,暴力暗杀不断发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著名人物都在60年代被暗杀者的子弹夺去生命。 在富裕社会中出生和成长的这一代人,面对眼前的社会,突然发现繁荣民主的美国并非尽善尽美,它充满了偏见、不平等、甚至腐化和堕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观念突然颠倒了过来,他们追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意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1964年,美国国会批准了东京湾决议案,美国开始直接投入对越战争。在此后的10年,越南战争问题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新闻媒体对越战的大量报道不断把战场上的情景生动地展示在美国人民面前,越南战争给参战的美军和美国人民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越南战争更是把“婴儿潮”一代人直接拖入战争。60年代,“婴儿潮”一代已开始步入青年,成为美国的巨大兵源。1967年美国进行征兵制改革,规定不再缓征研究生和大学生。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将被直接送往越南前线。越南战争引发了学生大规模的反战活动,60年代末,这场学生反战运动把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引向了“反主流文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他们要进行反抗,拯救美国。“婴儿潮”一代公开彻底地宣告了他们同美国主流文化模式的决裂。他们不再遵循传统价值观念,沉湎于毒品,提倡“性自由”。他们一面设法逃避兵役,一面高呼“做爱,不要战争”。 残酷的越南战争推动了反文化运动的大规模爆发。 二 摇滚乐、吸毒、性革命、群居村、奇装异服、东方宗教等都成了60年代美国青年反抗和拒绝主流文化的斗争方式。 摇滚乐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开始叫“节奏与布鲁斯”,当时还完全是黑人自己的音乐。1952年,克利夫兰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雷德为白人观众播出了第一支“节奏与布鲁斯”音乐,称这种音乐为“摇滚”,这种音乐在那些厌倦了缺乏性感,多愁善感的民谣的青少年中很快流行开来。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

项目管理创新

项目管理创新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浅谈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当前我国全面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挑战之下,建筑业发展总产值创24年来新低,部分建筑企业产值更是悬崖式下跌。传统建筑业在新形势下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新兴战略布局加速推进:一带一路规划,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三大战略打通区域分割版图,基建投资开启“稳增长”引擎,建筑企业参与PPP模式,BIM应用引爆关注热潮,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国企改革持续发酵,建筑企业资质标准重新定义、建筑业营改增或将延期、政策红利加速推进“装配式建筑”兴起。2016年,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建筑行业将迎来众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亟需快速调整战略规划,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结合传媒项目管理创新实践和国内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借鉴分析和总结,浅谈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如何进行创新。总的来说,就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手、精细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流程,将项目管理升级到依靠数据、依靠系统的水平上来。 一、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需要相应的信息化技术。项目通过信息化管理完成专业化应用和集成平台的搭建。以下将结合中建三局天津117大厦工程项目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经验来阐述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于大型项目管理的巨大作用。 从2008年开工建设,至2015年封顶,在长达7年的项目建设期间,117项目面临着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涉及协作方多、工期长等管理难题;尤其各阶段产生的进度、成本、合同、图纸等业务信息量巨大,给传统项目的管理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117项目何以克服这些难点并如期封顶的,要归功于项目方与广联达公司的合作。双方通过BIM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实现了项目精细化、技术数字化和管理经济化,最终保证了项目如期封顶。 如何破解117项目难点 随着117项目的开工和施工建设,项目存在着大量难点,其中,项目部积累了大量图档信息资料,如何实现项目图档的协同工作尤为重要。积累的图档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方案、合同、来往函件、会议纪要、电子邮件、多媒体等电子文档、纸张文档等等,这让项目管理和协同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项目部如何对这些图档资料实现统一集中管理,从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有效进行授权访问、文档访问记录跟踪、文档的全功能检索、以及文档的版本管理等,成为117建设中急需破解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