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习水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关坪安置点)工程一标1号、2号楼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贵州桦林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9月

习水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关坪安置点)工程一标1号、2号楼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程序签名职称专业日期

编制

项目

技术负责人

审核

公司技术部门公司质量部门公司安全部门

批准公司总工

贵州桦林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八月

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习水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关坪安置点)工程一标1号、2号楼编号:

目录

一、编制依据 (6)

二、工程概况 (7)

三、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标准 (7)

1、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 (2)

2、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4)

四、施工部署 (5)

五、施工准备 (5)

1、作业条件 (5)

2、技术准备 (6)

六、工艺流程 (6)

七、操作工艺 (6)

1、作业准备 (6)

2、混凝土运输 (6)

3、混凝土泵机、泵管的布设及操作 (6)

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7)

5、筏板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8)

6、墙、柱的混凝土浇筑 (9)

7、梁、板混凝土浇筑 (9)

8、楼梯混凝土浇筑 (10)

9、构造柱、圈梁砼浇筑 (10)

10、后浇带砼浇筑 (10)

11、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及处理 (11)

八、质量保证措施 (12)

九、泵送混凝土要求 (16)

十、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管理 (17)

十一、混凝土养护 (18)

十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9)

1、预防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标准值的措施 (19)

2、防混凝土在运输、浇灌中离析的措施 (19)

3、预防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要求的措施 (19)

4、预防蜂窝的措施 (20)

5、预防露筋的措施 (20)

6、预防孔洞的措施 (21)

7、预防缝隙夹渣层的措施 (21)

8、预防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梯踏步板与平台面凹凸不平的措施 (21)

9、预防混凝土构件胀模的措施 (21)

10、预防混凝土垂直偏差过大的措施 (21)

11、预防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超差的措施 (22)

12、预防混凝土构件累线位移的措施 (22)

13、预防混凝土构件中预埋件、预留洞、门窗洞口移位的措施 (22)

14、预防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移位的措施 (22)

15、预防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措施 (22)

十三、季节性施工 (22)

1、冬期施工 (22)

2、雨期施工 (23)

十四、成品保护 (24)

十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5)

1、砼地泵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25)

2、墙、柱、梁砼浇筑安全要求 (25)

3、环保措施 (25)

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7、施工图纸、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及环境情况

本工程位于习水县东皇办事处关坪村,地处习水县南部,东与大坝村接壤,南与沔山村相邻,西与临丰村和龙宝村接界,北与银龙村相邻,平均海拔1040m,本工程场地标高1158m至1168m。现场地质分层大致为:素填土→本土层→泥质灰岩。素填土回填时间约为半年,结构松散,组成成分复杂,压缩大,承载力低,分部零乱且不均匀。回填土的来源主要由碎石、块石及粘土构成,含大量块石,结构松散,厚度为:1-11米。红粘土层形状变化大,存在上硬下软的特点,属于特殊土质。场内局部分布,厚度厚薄不均匀,零星分部,沉降差异大,不可作为持力层。中风化泥质岩分布连续,承载力高,具有不可压缩性,建筑性能好,是良好地基持力层选择,本工程选用中风化泥质岩作为地基持力层。

场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通过溶蚀裂隙、溶沟溶槽及落水洞等渗入地下,受地形地貌、岩层产状及构造因素等控制,地下水径流方向总体由北东向南西迳流,埋藏较深。

当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3.1℃

2.项目简介:

3.建筑设计概况

4.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合同总工期为240日历天(2017年8月5日至2018年3月30日),工期非常紧张,为响应习水县异地扶贫项目指挥部精神、工期要求及现场情况,特编制本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三、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标准

1、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规定。

1)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表3.1.1)

表3.1.1

2)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的质量要求(表3.1.2)

表3.1.2

2、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四、施工部署

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预拌混凝土,先施工基础结构,后施工结构墙柱,再施工结构梁、板,最后施工后浇带。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h,各专业有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地泵浇筑,局部采用汽车泵浇筑,具体情况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工期要求确定。主要机具准备如下表4.1.1:

表4.1.1

五、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顶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

3)各种机械处于良好状态,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施工道路满足要求。

4)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5)泵机进场定位安装调试及泵管、卡头胶圈的补充准备。

2、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

2)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由商品砼公司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3)完成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做好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4)制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混凝土地泵的布设,混凝土车辆的进出。

六、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运输→基础、墙柱、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七、操作工艺

1、作业准备

1)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垫层上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检查模板。

2)浇筑混凝土前应浇水使模板湿润,并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和不漏浆。

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4)梁、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2、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自混凝土公司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并应控制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 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混凝土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

3)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min。

3、混凝土泵机、泵管的布设及操作

1)混凝土泵机的布置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总体施工部署。

2)混凝土输送的泵管不得靠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若采用固定泵时泵管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应用钢管搭支架固定,垂直管固定在结构外围上)。

3)混凝土泵的操作要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和其他有关规定,操作人员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4)混凝土坍落度过小,喂料有困难时,可在拌筒内加入与混凝土相同水灰比的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后喂料,严禁用加水方式增加混凝土坍落度。

5)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要在混凝土输送管上遮盖湿草袋,并每隔一段时间洒水湿润,以保证管道中的混凝土一致于吸收大量热量而失水,并减少混凝土的温升。在严寒冬季施工时,混凝土输送管道用保温材料包裹,以防止管内混凝土受冻,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6)输送泵(车)启动时,先以水泥沙浆润滑管道,润滑管道的水泥沙浆不得集中放入模板内,泵管用热水不得放到模板内。梁柱节点、主次梁及多条梁交接部位砼每次下灰高度不得超过0.5m,以保证振捣密实。浇筑砼时,同一处布料应适量,不得造成砼积压量太多,造成无法振捣。

7)搅拌车中混凝土卸完后,对搅拌车出料口进行冲洗,严禁冲洗后的水流入料斗内。

8)泵送完毕,及时用水将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做好收尾工作,并对泵车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以便下次使用。

9)砼输送泵管

①架子必须单独搭设,不得与结构架子连接;泵管不得与钢筋、模板直接接触,距离不小于500mm。管路布置原则:与各施工段距离尽可能短、弯头尽可能少,管路连接要牢固、稳定,各管卡位置不得与地面或支撑物接触,管卡在水平方向距离支撑物>100mm,竖直方向距离地面>100mm,接头要密封严密(垫圈不能少)。

②泵管的铺设:泵机出口的水平管用钢管搭设支架支撑,运输到浇筑层的立管亦采用钢管搭设支架支撑。转向90度弯头曲率半径要大于1米,并在弯头处将泵管固定牢固。浇筑层的水平管采用铁马凳作水平支撑,每节泵管采用两个铁马凳支撑,支撑点设在泵管节头处的两侧,距离接头不大于500mm。

③混凝土泵送时要有足够的看输送管人员,砼泵操作手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砼每次施工时采用1立方米与砼成分相同的砂浆润管,泵出后用铁桶吊下,倒入建筑垃圾中,再进行处理。

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棍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5)在浇筑底板、墙、柱、梁、楼板时,现场采用地泵输送砼到各个部位;只在砼方量小,又不方便使用地泵的地方使用汽车泵运送砼。泵送砼时必须保证砼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砼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

6)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在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局部漏浆、掉(漏)渣擦去;用同样方法及时将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初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再覆盖养护)。

7)结构砼浇筑顺序:

先浇筑墙、柱,后梁、板、楼梯。在施工梁板时,应分部位先将梁(墙)、柱接头砼浇筑完;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柱节点,根据梁高分层阶梯型浇筑。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砼一起浇筑。每一流水段从西端向东浇筑。导墙混凝土随底板一起浇筑,但导墙中混凝土先不要振捣过实,要留有一定虚量,待泵管向东撤走后,人工填灰,进行充分振捣。泵管在向东后退的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应在导墙附近底板上留置一定量的混凝土,以备导墙人工填灰所用。

5、筏板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地下室筏板基础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按个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表面抹平压光。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垫层并清除垫层上的杂物、油污等。

详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6、墙、柱的混凝土浇筑

1)墙、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墙、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墙、柱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7、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