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几种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几种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备注:标“△”为关健控制点

序号工序名称关键设备工艺说明

△1 原料验收------------- 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2 调配

ACS—6型电子秤;BPS—TS03—100

型电子台秤严格执行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准确使用计量器具,按量添加,不允许超量添加或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3 杀菌灌装

BTCT-30-SY型UHT管式成套杀菌机;

SSY—4W型无菌液体包装机。杀菌温度为137—140℃,杀菌时间为3—7秒,灌装时应严格执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原料酱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成品储存水处理水+辅料

1

含乳饮料工艺流程图

备注:标“Δ”为关键控制点

序号工序名称关键设备工艺说明

△1 原料验收

-------------

必须符合GB/T5410—2008的要求。

△2 调配ACS—6型电子秤;BPS—TS03—100型电子

台秤

严格执行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准确使用计量器具,

按量添加,不允许超量添加或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3 杀菌灌装和

灌装杀菌

BTCT-30-SY型UHT管式成套杀菌机;SSY—4W型

无菌液体包装机.BRO-08-E板式换热巴氏杀菌

机;HFBBJ-I全自动饮料灌装机;HF-IB和HF-IA全

杀菌温度为137—140℃,杀菌时间为3—7秒.二次灭菌温度控制在

85—90℃、时间为25—30分钟;灌装时应严格执行《定量包装商品

计量监督规定》。

奶粉调配杀菌灌装和灌装杀菌

均质成品水处理水+辅料

2

自动液体包装机;自制杀菌锅;

果、蔬汁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2

△1 △3 △4

备注:标“△”为关健控制点

序号工序名称关键设备工艺说明

△1 原料验收------------- 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2水处理工序RO3000A/H RO膜反渗透水设备;RO-6000反渗

透净水设备

电导率≤15us/cm。

△3 调配ACS—6型电子秤;BPS—TS03—100型电子

台秤

严格按配方进行称量,食品添加剂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4杀菌灌装ZGJZ—1A型智能化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组;;CSK—

S20R标准无顶型纸盒灌装机。

BTG12-73-SY超高温灭菌器;DGZ24/24/24/8冲

洗灌装拧盖机组

杀菌温度为115—130℃,杀菌时间为30秒;采用冷灌装。灌装时应严格执行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5清洗设备RP7E21CIP就地清洗设备;RSG-1热水罐;

QSG-1清水罐严格按《生产工艺规程》规定的具体操作执行。CIP清洗酸液浓度为1.5%,温度75℃清洗30分钟;碱液浓度为2-4%,温度85℃清洗40分钟;水洗温度为75℃,洗至中性。

浓缩汁(浆)调配稀释均质杀菌冷灌装成品储存

水处理水+辅料

3

风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1

备注:标“△”为关健控制点

序号工序名称关键设备工艺说明△1 原料验收------------- 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2 调配ACS—6型电子秤;BPS—TS03—100型电子

台秤

严格执行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准确使用计量器具,

按量添加,不允许超量添加或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3 灌装杀菌

HF—IB全自动液体包装机;自制杀菌锅;灌装时应严格执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二次灭菌温度控

制在85—90℃、时间为25—30分钟;

原料调配灌装杀菌检验成品储存

水处理水+辅料

4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碳酸饮料的基本特征 [30min] (一)碳酸饮料的定义:指含有CO2的软饮料的总称 (二)分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 2.果味型碳酸饮料: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3.可乐型碳酸饮料: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4.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三)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1.CO2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 2.CO2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有: (1)液体的温度。 (2)环境绝对压力。 (3)液体与CO2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4)CO2的纯度。 (四)碳酸饮料生产主要设备 1.水处理设备(澄清、过滤净化、消毒等,前面水处理已讲过)。2.糖浆调配设备(化糖锅、夹层锅、配料缸)。 3.碳酸化设备:CO2气调压站、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4.洗瓶设备。

5、灌装设备。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净化←CO2。 (一)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 水源→水处理→冷却脱气→净化→定量调和→冷却混合灌装→压盖→检查→成品→白砂糖→称得→溶解→过滤→糖浆调和检验←消毒←清洗←容器。 (二)糖浆的制备与凋和 1.糖的溶解: (1)冷溶法。 (2)热溶法。 2.调和糖浆的调配 加入顺序:原糖浆(加甜味剂)→加防腐剂→加酸味剂→加果汁→香精→色素→水(碳酸水)。 (三)碳酸化过程 1.CO2气调压站; 2. 水冷却器; 3. 汽水混合机(碳酸化罐)。 (四)灌装、杀菌、检验 1.洗瓶; 2. 灌装; 3. 杀菌;

4、冷却、检验。 三、碳酸饮料生产常见的制裁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介绍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通常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气及其他原辅料组成,俗称汽水。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成品容器→清洗→检验。 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糖浆→调配→冷却→→→混合→灌装→密封→检验容器-→-清洗-→-→-检验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法。 糖浆的制备 溶糖分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又分为冷溶和热溶(蒸汽加热和热水)。

固体饮料产工艺流程图

固体饮料工艺流程图(干法车间) 一、原料验收:控制农药、重金属残留危害 在原料验收过程中,必须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审查原料采购合同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书,每批原料由质检科负责抽样按验收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进货检验报告,检验达到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后,方可入库,否则予以退货。 二、微波烘干灭酶: 微波烘干机温度控制在120℃—160℃之间,并在台班记录上记录,随时观察烘干效果,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 三、配料混合: 生产前人员手、设备、工具用72T o酒精进行消毒,按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比例生产,要配料均匀不得多配或少配现象,计量要准确,按生产通知单规定的数量进行配料,此项工作由监测员进行复查,各种原料缺一不可,每桶混合20分钟,严格按《生产通知单》生产。

四、微波杀菌:控制致病、微生物的危害 经配料混合的原料,再经微波杀菌进行杀菌,杀菌温度控制在85℃—95℃之间,杀菌时间为3分钟—5分钟,并如实填写在台班记录上,生产时操作工不得离开现场。生产结束后对微波杀菌机用72T酒精进行清扫消毒,并填写《微波杀菌台班记录》。 五、筛粉、凉粉:控制生物性和物理性的危害 每班次检查筛网的完好,每天在生产前后及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筛网是否完好,控制筛网断落到营养粉中造成物理性危害。 六、包装 每班用72T o酒精对所有工具、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包装材料要提前进行24小时消毒。由包装车间控制保证包装材料进入车间24小时后查看进料单无误后使用,并记录使用时间备查。成品进入包装后,严格按包装程序进行包装,计量要准确每袋误差±2g,并填写《包装台班记录》。 七、人员卫生管理 操作人员进入生产岗位前,要换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按照公司的洗手消毒程序对手、脚进行消毒后进入生产岗位作业。质检科每日进入生产现场检查,对不符合生产卫生操作的人员进行考核,并当场纠正,填写《每日卫生检查记录》。

固体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固体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S-STP-001-00 制定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部 执行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产品概述 第三章生产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第五章物料、成品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第六章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艺员查证内容、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第七章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第八章主要工序提取消耗指标及物料平衡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一.生产作业指导,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管理之一。生产作业活动是最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成本。为规范固体饮料生产作业的操作过程,特制定本生产作业指导书。 二.生产作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指导、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指导、质量控制指导、工艺环境和卫生管理指导。 三.保障生产作业过程的先进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力,优质、高产、低消耗,确保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是生产作业指导的宗旨。 四.原辅材料的供应及水、电、汽、冷的供应、运输,劳动组织、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技术改造等,都是为生产作业的高效、安全运行服务的。因此,必须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本指导书适用于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固体饮料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 六.本指导书由****部提出,由管理者代表签署发布。

第二章产品概述 本品是以*****、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经加水浸泡提取、过滤、浓缩、调配、干燥、粉碎、混合、包装工艺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名称:****固体饮料 汉语拼音:** Gutiyinliao 类型:固体饮料 色泽:本品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冲溶后呈均匀混悬液。 规格:5.0g/袋 贮藏:密封,阴凉处避光贮存。 有效期:24个月 第三章生产配方及工艺流程图 1.配方及批量100.0kg(2万袋) 2.工艺流程图(含生产区环境净化级别)

各式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各式茶饮料开始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如下表所示): 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如瑞士目前已达到每人一年32升。欧洲茶饮料消费情况如下表: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 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颜色。所以自来水是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茶饮料的。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pH值在6. 7~7.2,铁离子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要小于3ppm。 2.原料。茶叶可分为绿花、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各类茶风味各异。成品茶由于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碳酸饮料生产与设备

一、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1、定容:检测物料基本指标; 2、冷却:低于10度 3、备压:0.5Mpa(根据要求设定) 4、灌装压力:0。4-0.5Mpa 5、灌装温度:13±2℃; 6、封口:14-18nM 7、灯检:无肉眼可见杂质。 8、还有两组过滤没有标注 二、主要设备 (一)、水处理设备 ?第一级净化系统 ●石英砂过滤器: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含有的 泥沙、锰、铁锈、胶体物质、机械杂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对 人体有害的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自动进行反 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 低。滤材主要包括:PPF,AC椰碳等。 结构示意图: ?第二级净化系统 ●活性炭过滤器:采用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

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中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 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 自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 结构示意图: ?第三级软化处理系统(根据地方原水水质选配) ●阳离子树脂:采用阳离子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去除水中的硬度。水 的硬度主要是有钙(Ca2+)、镁(Mg2+)离子构成的,当含有硬度离 子的原水通过树脂层时,水中的Ca2+、Mg2+被树脂交换吸附,同时等 物质量释放出钠Na+离子,从软水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 软化水。从而有效防止逆渗透膜结垢。 ?第四级脱盐处理 ●反渗透脱盐: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反渗透膜孔径为0.0001微 米,能去除有害的可溶解性固体及细菌、病毒等,脱盐率达99.6%以上,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纯净水,主机部分包含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

果汁饮料生产工艺应注意什么

果汁饮料生产工艺应注意什么 目前全世界都兴起饮用纯果汁饮料,国内大大小小的果汁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这使国人不需走进百果园,不需等到水果成熟的季节,在家里就可以方便地品尝各种果汁饮料的风味。 对于生产企业来讲,如何解决好果汁饮料钓生产技术是—个常新的课题。那么,果汁饮料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水果原料的选择厂家若直接选用成熟度适合和同种水果最香甜的新鲜水果来生产,这样做会复杂化,麻烦很多,所以可以选择大厂家生产的浓缩果汁、果酱来生产,这样会简单、方便得多,质量也有保证。 如果选用新鲜水果来生产,就要注意水果的成熟度,成熟的水果才会芬芳香甜,最香甜的水果的成熟度在八至九成的时候,太熟了也不适合生产,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熟臭味。番石榴酱的生产就是最好的例子,未成熟的番石榴硬似石头,难以破碎且无味道;成熟度合适的番石榴易生产,且整个车间都充满番石榴芳香的气味;过熟的番石榴既生虫,又发出一种让人非常难受的似在烈日下曝晒烂果发出的味道。所以第一关选择原料的成熟度和同种水果的不同品种很重要。 防残留农药首先要了解加工的水果是否经过喷洒农药来灭虫。如

确实喷过则要采取除农残措施。方法是用0.3%—0.6%的稀盐酸浸泡20分钟→上毛刷喷淋机→流动清水漂洗。这样做可以把水果表皮的残留农药去除干净。注意防止乙烯利超标现在很多饮料厂都喜欢自己制造芒果酱来生产芒果饮料,因芒果多是用乙烯催熟,所以芒果表皮及果肉均会含有大量的乙烯,稍不注意就会使产品的乙烯利超标而不合格,还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是:臭氧跟踪中和法。削了头尾的成熟芒果先浸泡在第一反应池,该池的水是先流经会产生臭氧的电水管,使水含有一定量的臭氧。此时的微量臭氧既可把芒果表皮的果肉的乙烯中和干净,又可以把芒果表皮的细菌彻底消灭。2003年笔者为韩国商人生产浓缩芒果汁时采用止法,经我国省一级的商检及韩国的商检都证明产品的乙烯含量不超标。 高压均质十分重要高压均质不单是为了产品亲和性好,不产生沉淀,也不单是为了使产品口感细腻,高压均质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将水果的多种酯类芳香颗粒进一步细化,使人们饮用时感觉非常芳香,怪不得生产饮料的行家经常说:“果汁行业的竞争实质是均质效果的竞争。”海南某集团公司为了生产优质的芒果汁等饮料,不惜重金从美国引进60MPa以上的高压均质机,笔者亲口体验过其均质后的效果,均质前口感香味不觉得怎么样,但均质后不单口感细腻,而且香味增加了几倍。

固体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固体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固体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 ★ ★ ★ ★ ★ ★ ★ 原材料 过滤 浓缩 混合 制粒 沸腾干燥 筛网分离 内包装 原辅料 粉碎 称量 外包装 检验 入库 蒸煮

★ 关键控制点 植物固体饮料提取工艺 ★ ★ 金银花、菊蒸煮 水 过滤 浓缩 浸膏

★关键控制点 一、原辅料:蔗糖、葡萄糖、麦芽糊精、提取物等

二、生产流程要点: 粉碎配料搅拌制软材制湿颗粒 合 格 干燥整粒装袋检验入库 操作过程:(1)启动过程中进行空运转,正常后将蔗糖、葡萄糖送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筛网根据情况面定)蔗糖、葡萄糖的下料需保持均匀,过快会堵 塞筛网,使设备产生故障。如下料不均匀,也会出现蔗糖、葡萄糖颗粒 不碎,影响制粒效果。 (2)将粉好的蔗糖、葡萄糖粉与其它原辅料倒入混合机内混合,干混5~10 分钟,然后加入质粒液和酒精剂适量进行湿混10~15分钟,(视情况而定, 保证握之成团,触之及散的程度) (3)混合后的软材倒入容器内,用摇摆式颗粒机将软材制成湿颗粒,(筛 网且数视情况而定) (4)开启沸腾干燥床,用蒸汽将设备内和蒸汽管道的冷凝水 排出干净,以便沸腾订内和温度受热均匀。(湿颗粒进入沸腾 床前需对沸腾床进行70~80℃的预热30分钟,防止微生物的 产生)然后将湿颗粒送入沸腾干燥床内进行烘干。待温度达 到80℃时,时间控制3~5分钟后,但根据工艺的变化而时间

也随之变化。然后将温度冷却50℃后方可放料整粒、装袋、 检验合格后入库。 关键控制:干混时间5~10分钟、湿混时间10~15分钟、粉碎细度100目、干燥温度70~80℃。 生产前的准备: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清洁,直接接触的料口,容器需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的产生。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

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

产品生产流程图及工艺控制说明

产品生产流程图

3.6焊接 3.6.1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 (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大约1~2秒钟。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件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同时接触焊盘的元器件的引线。 (3)、送入焊丝;焊接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4)、移开焊丝;当焊锡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0 方向移开焊锡丝。

3.6.3正确的防静电操作 1操作E S D 元件时必须始终配戴不良好的接地的手带,手带须与人的皮肤相触。 2必须用保护罩运送和储存静电敏感元件。 3清点元器件时尽可能不将其从保护套中取出来。 4只有在无静电工作台才可以将元件从保护套中取出来。 5在无防静电设备时,不准将静电敏感元件用手传递。 6避免衣服和其它纺织品与元件接触。 7最好是穿棉布衣服和混棉料的短袖衣。 8将元件装入或拿出保护套时,保护套要与抗静电面接触。 9保护工作台或无保护的器件远离所有绝缘材料。 10当工作完成后将元件放回保护套中。 11必须要用的文件图纸要放入防静电套中,纸会产生静电。 12不可让没带手带者触摸元件,对参观者要留意这点。 13不可在有静电敏感的地方更换衣服。 14取元件时只可拿元件的主体。 15不可将元件在任何表面滑动。 16每日测试手带 3.7组装 组装流程 3.8功能检测 将阅读器通过RS-232或USB 连接PC ,在PC 上向阅读器发送操作指令,把阅读距离测试模拟卡放在阅读器上 方3mm~10mm 之间,阅读器对操作指令进行应答,并把结果返回PC 。 3.9产品包装 3.9.1码放规格: 1、检查托盘上的产品,确保每格只放一个成品,同时核对数量及型号,不应有多料、少料或混料的情况。 2、检查纸箱及TRAY 是否清洁,每箱20层,层与层之间加粉色泡沫。 3、当托盘数量码放致整箱时,由班长检查后再加一层空托盘,将最上层的成品盖住以防遗漏。 4、良品和维修品需进行区分纳品,并在维修品的包装外面注明“修理品”。 3.9.2装箱规格: 1、用封箱胶带将码放的成品托盘缠好(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将托盘缠变形),放入包装箱。

最新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 焦化厂的生产车间由备煤筛焦车间、炼焦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及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组成。产品焦炭和副产品煤焦油、硫膏、硫铵、粗苯等外售。焦炉煤气经净化后,部分返回焦炉和化产系统作为燃料气,剩余煤气全部外供发电用燃料气。 焦化厂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备煤,炼焦、熄焦,筛贮焦,冷鼓、电捕、脱硫及硫回收、蒸氨、硫铵、洗脱苯等工序。 洗精煤—备配煤—炼焦—熄焦—筛贮焦—煤气净化及化产回收—煤气外送。生产工序如下图所示: 外供燃料气

1. 备配煤工序 备配煤是焦化工程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负责洗精煤的贮运、配煤、粉碎、输送,为焦炉提供合格原料。 备配煤工序主要由储煤场及地下配煤槽、粉碎机楼和胶带机通廊及转运站等组成。 2. 炼焦、熄焦工序 炼焦、熄焦是焦化工程的第二步工序,也是最核心的工艺,主要负责将合格的配合精煤采用高温干馏工艺炼成焦炭,并采用湿法熄焦工艺将焦炭熄火降温。炼焦过程副产荒煤气。 焦化厂炼焦、熄焦工序包括1#、2#焦炉、煤塔、间台、端台、炉门修理站、推焦杆及煤槽底板更换站、装煤出焦除尘地面站、熄焦系统、熄焦塔、晾焦台、粉焦沉淀池、熄焦泵房、烟囱及相应配套焦炉机械。 3. 筛贮焦工序 筛贮焦是焦化工程的第三步工序,筛贮焦工序主要负责将炼焦工序熄火的焦炭进行筛分、输送、储存。焦炭筛分为>35mm、35-15mm、<15mm三个级别外售。 4. 冷凝鼓风工序 冷凝鼓风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对来自焦炉的荒煤气进行冷凝冷却、加压,脱除煤气中的萘及焦油雾,焦油与氨水的分离贮存及焦油、循环氨水、剩余氨水的输送等。 5. 脱硫及硫回收工序

脱硫及硫回收工序的任务是将来自冷凝鼓风工序焦炉煤气中所含各种硫化物和氰化物脱除,使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脱至200mg/Nm3以下送出。浮选出的硫泡沫经熔硫釜连续熔硫,副产硫磺外售。 6. 蒸氨工序 蒸氨工序的任务是将冷鼓来的剩余氨水在蒸氨塔中用蒸汽蒸出,蒸出的氨汽经氨分缩器冷却,冷凝下来的液体入蒸氨塔顶作回流,未冷凝的氨汽用循环水冷凝成浓氨水送脱硫工序作为脱硫补充液。 7. 硫铵工序 硫铵工序的任务是将来自冷鼓工序的煤气进入硫铵饱和器与硫酸接触吸收煤气中的氨,并生成硫铵,可将煤气中的氨含量降至不大于0.05g/Nm3,同时生成含量大于98%,粒度约为0.5mm的硫铵产品。 8. 终冷、洗脱苯工序 本工序包括终冷、洗苯、脱苯三部分。终冷为焦炉煤气的最终冷却,主要是将硫铵工序来的煤气冷却到25~27℃后去洗苯塔,温度低有利于苯的吸收。洗苯主要是采用焦油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洗苯后煤气含苯量为2g/Nm3~5g/Nm3。脱苯是将洗苯后的含苯富油加热回收粗苯,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一塔脱苯工艺生产粗苯,脱苯后的贫油返回洗苯塔循环使用。煤气经洗苯后部分返回焦炉和化产工序自用,剩余煤气外供发电燃料气。

机械企业生产主流程图及流程说明

机械企业生产主流程图及 流程说明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生产主流程图及要点说明 生产主流程工作要点说明 (生产组织和产成品输出) 一、合同转化及传递 1.销售系统根据合同进行产品设计,包括设计、选材、结构确 定与分析、技术规范、工作原理、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产品设计目标成品)等,不仅要考虑设计上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考虑工艺上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2.由制造事业部会同设计部门根据项目产能分析及产品性质选 择生产单位; 3.生产单位确定后,编制《生产联系单》,传递至生产运营 部。在编制《生产联系单》时需注意:要有合同编号、图件号、材质、数量、价格、交货期、运输方式等内容,需产品设计的合同,按设计完的产品图纸、明细表组织生产,其它老产品的合同必须写清以上内容以便于生产组织; 4.生产运营部进行合同签收,自此生产流程开始。 二、编制月份生产计划 1.生产运营部根据《生产联系单》,按产品合同交货期,技术 准备工作进度、产品透料计划、设备维修计划、计划和实际供料、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在本期计划出产的商品数,长线

产品需在本期走的在制情况,编制出《月份生产计划》,以此确定产品出厂顺序; 2.生产运营部配合制造事业部做好用户有要求的《产品出产计 划安排》,经领导审核后报制造事业部; 3.将《月份生产计划》传递给技术管理部、采购部、三个生产 工部,并反馈至制造事业部供品质管理部门跟进检查。 4.各生产工部做出周产品零部件加工作业班计划,做到周计 划、日安排、勤调整。 三、产品投料计划 1.生产运营部根据《生产联系单》编制《投料计划单》; 2.在下达投料计划时,应在计划中对组焊件分别标注所属参 与组焊的专用零件、无图件等,以便先于组织生产; 3.投料计划按钢、铁、铜、锻、铆分别进行单独分类下达, 并汇总出各类毛坯重量,以达到某一种产品各类毛坯件的所占比例; 4.根据生产资金的投入情况,有针对性的按比例投入; 5.对于成线产品可按设计入库的时间,相似新产品同时投料 生产,即节省原材料费用,又可提高劳动效率,便于生产组织的进行; 6.对于产品设计中、工艺有要求的部件、零件,需厂外协作 加工的(工艺性外协)在下投料计划时同时下达,采购部预以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