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总结

(精选)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总结
(精选)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总结

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框架】

古代印度

【重点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森严的种姓制度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知识延伸】

1.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有哪些?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等。2.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它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促成了佛教的诞生。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带答案)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A.希腊B.马其顿 C.波斯D.拜占廷帝国 2.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烟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前后形成了一部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B.《摩奴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D.《民法典》 4.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如图反映的是哪一内容的相关信息 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5.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B.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6.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A.金字塔 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D.井田制 7.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8.“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 9.如图所示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存,为其撰写的台词,最恰当的应是 A.我是法老,太阳之子B.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 C.我是天皇,大化改新D.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 10.“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段材料中反映的河流孕育的文明是 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古罗马 11.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 () 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12.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根据种姓制度来划分,他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13.古代亚非文明辉煌灿烂。下列图片中用来考察古埃及文明的第一手史料是 A.B.

度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3课古代印度(有答案)

2019-2019学年度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第3课古代印度 一、单选题 1.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 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 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 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 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2. 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3.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一教义属于()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4. 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 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 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5. (2019?深圳)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 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6. “不依国主,佛事难成”说明了佛教的传播依赖于() A. 统治者的支持 B. 法律体系完备 C. 民主政治发展 D. 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 7. 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下列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8. 古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商人属于下列哪个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9.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真主安拉 D. 宙斯神 10.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A. 种姓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荷马史诗》 11.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 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12. 一部印度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种阶级歧视是源自于() A. 禅让制度 B. 种姓制度 C. 分封制度 D. 科举制度 13. 下列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 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D. 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14.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 A. 伯利克里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中考历史考点18: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一、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发展 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强盛 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衰落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灭亡 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科学文化成就: ①特点: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②表现: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

(1)含义: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法老的统治 (1)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 ①权力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②政治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③宗教统治: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2)王权衰落: ①原因: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②时期: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文明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漠拉比法典》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B. 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国家 C. 法老是最高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 D.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是()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狮身人面像 D. 司母戊鼎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 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4.如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金字塔 C. 佛教 D. 阿拉伯数字 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吠舍等级所包含的社会阶层是() ①武士②农民③被征服者④商人⑤牧民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6.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它曾经孕育过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这个 国度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中国 C. 古代印度 D. 古巴比伦 7.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 属于() A. 第一等级婆罗门 B. 第二等级刹帝利 C. 第三等级吠舍 D. 第四等级首陀罗 8.下图这一高大宏伟的建筑位于() A. 两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10.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 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 A. 两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二、材料解析题:

1.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部分中考考点研究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建议作答时间:15分钟) 1.(时空观念)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年代尺中圆圈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2.(2020原创)兴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无限权力?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材料强调的是( ) A.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B.胡夫金字塔建筑工艺高超 C.古埃及国王王权逐渐衰落 D.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2019郑州模拟)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 A B C D 4.(2019通辽·史料实证)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5.(2019株洲)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 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6.(2020原创)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认为世界万物皆有因果,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方可进入“极乐世界”?佛教教义对种姓制度中的哪一个等级最为有利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2019许昌模拟)(5分)文化是民族的,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腾,土地肥沃,易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岁月流逝,历史永恒,灿烂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 材料二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材料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1)列举出材料一中所谈到的三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各一例?(3分) (2)材料二中的古希腊文明与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1分)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A.万神庙 B.金字塔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斗兽场 2.如图,仔细观察下图,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 A.A B.B C.C D.D 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法国卢浮宫里,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石柱说:“这上面刻写的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 B. C. D. 5.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 ②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③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7.观察下面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判断以下文明成果与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象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 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它是() ①清真寺②金字塔③圣索菲亚大教堂④赵州桥 A.①B.②C.③D.④ 9.《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 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 12.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楔形文字③《天方夜谭》④《荷马史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卷(含答案)

古代亚非文明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2.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 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 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答案】B 3.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你知道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文字 【答案】B 4.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5.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中国的夏朝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答案】C 6.读历史著作,摘录笔记,加以整理和分析是历史拓展学习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下面的笔记表述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7.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 A.美元 B.英镑 C.欧元 D.埃及镑 【答案】D 8.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右图中的石瓶是古代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国王和王后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字母文字 2.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A B C D 3.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

‘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 4.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这表明该法典()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全体居住者的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右面示意图所反映的制度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6.根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7.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中古亚欧文明 C.文明的冲突 D.社会的变革 8.《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A.实行民主政治 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 D.文化繁荣昌盛 9.右图所示的古希腊历史人物对当时雅典政治的最大贡献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人类早期的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知道古代埃及文明及文明发展的简要过程。 3.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重点:法老的统治和金字塔。文明成果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难点:大河文明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对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的认识。 主问题:1.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不同人类文明,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2.埃及的文明成果:象形文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历。 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2.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知道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重点:《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地位、作用。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折射出上古时代巴比伦王国的阶级关系。

主问题: 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一两 河流域。 2.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第三课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3.明确佛教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对种姓制度的反抗。 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 难点:种姓制度的本质。 主问题: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种姓制度、佛教产生。 第二单元上古西方文明 第一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学习目标: 1.知道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 2.希腊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3.熟悉亚历山大帝国的盛衰及影响。 重点: 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是海洋文明的典范。

古代亚非文明概述

古代亚非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古代亚非文明表 古国名称 位置(大河流域) 文明代表 古老文字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国王陵墓,权力象征 胡夫最大,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制度; 三部分构成;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互不通婚 古代亚非文明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贡献

古代亚非文明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贡献 ①埃及象形文字:为以后字母文字形成奠定了基础;②西亚楔形文字:被西亚各民族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重大贡献;③腓尼基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形成奠定了基础;④中国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亚非古代的四个文明的特点 幅员辽阔,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因此造就了农业文明,为小农意识下的农业文化的奠定了基础。 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欧等国也因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取向海洋文化为主的异型农业文化,这也是整个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以中国为例的“农耕文化”,使得人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并且做到人与自然相适应,从而产生人、社会、自然一体化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使得小农生产和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导致了农业文明。 海洋文化自由、规律性不强,人们对于自然表现出主观积极的能动态度,人们不过分地依赖自然条件,也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航海导致商业贸易的发达,生活新奇富有刺激,对自然的依赖性在海洋民族心理上不断减弱,使得强调人的主动性,突出人对自然的征服。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要求崇尚经验,培养了人们爱好和平,礼仪为重,互帮互助的

1.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四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全国视野·教材改编题 (2019淄博闭卷)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2020备考好题精练 选择题 1. 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对年代尺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①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①古埃及文明从约公元前3500年延续至今 ①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 2. 历经4 500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间世态的变迁。如果想去看“金字塔”,应该选择()

3.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 内容全面 B. 思想落后 C. 传播广泛 D. 影响深远 4.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除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 保障公民的利益 B. 发展社会经济 C. 维护奴隶主利益 D. 体现自由平等 5. “当否定种姓制度并对不同于终极客观实在的灵魂的信仰发出挑战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宗教,它迷住了整个东亚。”材料中的“宗教”诞生于()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埃及 D. 古代罗马 6. 古代的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因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而被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 A.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B. 以海洋为中心 C.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以城邦为中心 填空题 7. (10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 (1)文字是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________人发明了楔形文字;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2分) (2)法制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________国王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英国议会颁布的____________,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法律权力代替君主权力的重要标志。(2分) (3)建筑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金字塔是________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____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2分) (4)思想是助推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中________思潮的传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____________的诞生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描绘了宏伟蓝图。(2分) (5)科学技术推动文明发展。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____,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

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大河对于古代印度文明形成的意义,大河文明相对应在政治上多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难点:对于种姓制度的认识;佛教产生的背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图片,让学生找到印度的位置。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灿烂的古代文化,只是后来印度的文明没有传递下来,那么古代印度曾经有过哪些辉煌呢?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地理范围要比现在的印度大。 1、印度的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河流: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2、早期印度文明的代表: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哪些。 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PPT出示印度早期文明代表的遗址: 3、时间:公元前23---公元前18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而衰落。

4、强盛时期:公元前1500左右年,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图为雅利安人入侵路线。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前324---187)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原在西北地区担任总督,在父亲病重时回到首都华氏城。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最鼎盛时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华氏城 华氏城不仅是当时的最繁华的城市,而且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实质:是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印度教案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大河对于古代印度文明形成的意义,大河文明相对应在政治上多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难点:对于种姓制度的认识;佛教产生的背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图片,让学生找到印度的位置。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灿烂的古代文化,只是后来印度的文明没有传递下来,那么古代印度曾经有过哪些辉煌呢?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地理范围要比现在的印度大。 1、印度的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河流: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2、早期印度文明的代表: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哪些。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PPT出示印度早期文明代表的遗址: 3、时间:公元前23---公元前18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而衰落。 4、强盛时期:公元前1500左右年,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图为雅利安人入侵路线。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前324---187)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原在西北地区担任总督,在父亲病重时回到首都华氏城。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A.约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左右 C.约公元前2500年 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2.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3.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是( ) A B C D 4. 在古代埃及,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这主

要反映了( ) A.古代埃及推行种姓制度 B.埃及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 C.古代埃及吏治严酷 D.王权逐渐衰落 5.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 6.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D.第八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7.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他在当

政期间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直接掌握军队,并最终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这里的“他”指的是( ) A.汉谟拉比 B.胡夫 C.图特摩斯三世 D.阿育王 8.下列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巴比伦的自由民都拥有公民权 B.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一样高 C.男子欠债时可以将妻子儿女送去抵债 D.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可以不受处罚 9.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健全民主制度 10.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第3课古代印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 3 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课标内容】古代文明古国古印度兴起,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产生和 传播以及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地位作用】古代印度位于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印度是古代亚非文明之一,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教材分析】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以后所形成的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它把人分成世袭不变的等级,并且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强化。种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虽然已经被废除,但它的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 世纪。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是,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人民有很大的麻痹作用。种姓制度和早期佛教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用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自学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关于文明的兴起和佛教的产生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很容 易。种姓制度及其影响、佛教产生的背景学生了解的较少, 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侧重讲述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森严的种姓制度、佛教的 产生及其教义。 难点:种姓制度及其影响,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预习法、提问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进行学习。 1. 预习法。课前先预习,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 提问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把控。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侧重训练。 4. 合作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 性。让学生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教学课时】 1 课时。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埃及文明 (一)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尼罗河下游。 (二)发展历程 产生:公元前3500年出现一些小国。 发展:①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②经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③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埃及成为军事帝国。 衰亡:①约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②后来被亚历山大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 (三)主要成就 1.金字塔:古王国时期法老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太阳历: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四)政治特点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地理位置 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南部,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二)发展历程 产生:公元前3500年出现一些小国。 发展:公元前24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最强盛。 衰亡: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所灭。 (三)主要成就 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阴历;发明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空中花园。 (四)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9世纪——公元前1595年。 2.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 3.政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奴隶制度相当发达,实行家庭奴隶制;实施《汉谟拉比法典》。 4.经济:农耕业比较发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五)《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 2.内容:①正文共有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②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4.意义: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古代印度 (一)地理位置 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 (二)发展历程: 产生: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文明一度繁荣。 发展: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基本实现统一,是鼎盛时期。 衰落: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三)主要成就:“阿拉伯数字”实际起源于印度;神话史诗《摩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四)种姓制度 1.建立者:雅利安人。 2.内容:①最高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此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③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实质: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制贵族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