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理论发展

空战理论发展
空战理论发展

空军理论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空军-----一个新兴的军种(相对于陆军、海军),在其创立之初就有个别优秀的将领认为其能改变未来的战争的模式,并进行了探索,使西方在空军理论上走在了前列。例外西方那种敢为人先,拓展新视野的创新也是促进其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关键词制空权杜黑指导

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因为只要两人相遇,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在航空用于民用之前很久,就已经广泛用于战争(1911-1912年意土战争期间,意大利在利比亚第一次将飞机用于侦察和联络)。世界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当时仍处于幼年时期的这种新技术就在用于军事方面获得了强大的推动。

在世界空军发展史上,休·特伦查德爵士与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被誉为早期空军战略理论的三大奠基人和创始人。杜黑从理论上系统的阐述了“制空权”的重要意义;米切尔提倡“空中国防”概念;而特伦查德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的空军。特伦查德被公认为战略空军的预言家和先行者。他的思想对米切尔和杜黑有深刻的影响。特伦查德无论在空军战略理论和作战实践方面,均堪称第一个成功的开拓者。

特伦查德爵士理论的要点

建立独立的空军。他认为,必须建立具有充分权利、能实现独立而统一指挥的独立的领导机构,才能有效的组织和使用空中力量。他也不排除陆军和海军的地位,但是他认为空军是使国防力量形成一体的关键,就是说,要以空军为核心,实行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

积极大胆的进攻战略思想。他主张大胆的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向敌人本土实施战略轰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提出“战略阻滞”的概念。其含义是空军通过摧毁敌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来支援陆军和海军夺取战争的胜利。

米切尔----用事实那那些质疑空军的人闭嘴

米切尔的《空中国防论》一书被认为是西方空权理论的主要著作之一。他便致力于从事创立独立空军以及对军事空中力量实施联合控制的宣传工作,并宣称

飞机已使战列舰失去了以往的作用。米切尔的这些主张遭到了当时美国海军当局和陆军当局的强烈反对。为了能让海军部和陆军部的官员认可这一观点,米切尔决心在切萨皮克海湾口用缴获的德制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作为靶舰,进行一次轰炸机对舰攻击试验。 1921年7月21日,许多军政要人前来观看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轰炸行动。清晨,8架轰炸机从弗吉尼亚州的兰格里基地起飞,每架飞机携带8枚123公斤重的炸弹,编队飞向目标。到达目标上空后,飞机首先对德制“奥斯特弗里兰”号战列舰发起了攻击。第一波攻击过后,巨大的舰身渐渐地开始倾斜。紧接着另外4架飞机又对其进行了补充轰炸。31分钟后,整个战舰从海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个小时以后,另外两个目标——“新乔治”号和“巴杰尼亚”号驱逐舰也全部葬身海底。 1923年9月,米切尔又在哈特腊斯角附近,用10架轰炸机击沉了“弗吉尼亚”号和“新泽西”号两艘退役战列舰。

杜黑:制空权是赢得一切战争胜利的前提。

“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没有制空权就注定要失败,并接受战胜者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他把此信条视为进行战争的基本原则,把夺取制空权作为保证国防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即“掌握制空权表示一种态势,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能保持自己飞行”。

对于夺取制空权的方法,杜黑认为就是采取空中进攻行动。积极的进攻行动不仅是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方法,也是掌握整个战争主动权的前提。进攻行动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摧毁敌机于地面,通过空战或采取其它防御性措施是不可能夺取制空权的。

对于夺取制空权的条件,杜黑认为:“制空权除了依靠一支强大的空军外是无法夺取的。”为保证有效地夺取制空权,空军应该由轰炸机、战斗机和少量侦察机组成,其中进攻性力量应该占主体,也就是说,空军是一支进攻性力量,不适用于防御,这是由其特性决定的。

独立的空中作战是未来战争战略行动的主要样式,空中战场将是决定性战场。杜黑敏锐地注意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扩展,战争行动出现了“总体化”的趋势。他认为:“现今的社会组织形式已经使战争带有一种全民特性,即国家全体居民和全部资源都被吸入战争熔炉中。而且,既然社会肯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人类现在能预见到,未来战争在特性和范围上都将是总体的。”在这种总

体战争中,影响战争胜负的诸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民众摆脱了在以往战争中所处的被动从属地位,成为可以影响战争胜负的能动因素。同时,在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物质条件的影响程度和军民抵抗意志的反作用力都空前增大。这种全新的战争特性必然要求全新的战略思想、作战理论、力量结构。在这一见解的基础上,杜黑认为,在总体战条件下,国家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军队及民众的战斗决心与抵抗意志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力量重心,对力量重心的直接打击,将有助于加速战争进程并影响战争结局,而航空武器的出现使未来战争的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提供了直接打击对方力量重心的手段。因此,未来战争将不再是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线式作战,由空中力量进行的独立空中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战略行动样式,空中力量所具有的独特能力将使空中战场成为决定性的战场。只要对敌国城市和居民进行狂轰滥炸,必能摧毁其抵抗意志,使敌国在军事力量尚存的情况下认败求降。

空军应当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主体。杜黑指出:“为了保证国防,一个国家所做的一切都应当为着一个目标,即在一旦发生战争时掌握最有效的手段夺取制空权。”因此,他明确提出了与意大利以及其它许多国家国防政策格格不入的,甚至是严重对立的观点,即“除非拥有一支在战争中能夺取制空权的空军,充分的国防才可能得到保证”。

杜黑认为,由于空中力量独特的能力,传统陆军、海军的作用在迅速下降。在未来战争中,陆、海军的价值是“虚构的”,在他看来,继续注重陆、海军的建设就是“在做损害国防准备的蠢事”。因此在国防建设上,他要求保持一支能对付敌人有限进攻的小规模陆、海军部队即可,而应大力扩充空军部队;在战略运用上,陆、海军部队应该实施防御,而由独立空军实施进攻,夺取制空权,就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此外,他还提出,应发展民用航空事业,作为军用航空的后备。

不列颠空战—惨烈的制空权争夺战

1940年7月,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闪电战席卷西欧大陆,占领法国之后,制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首先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攻势,意在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并摧毁其防御体系,参加空袭的共有德军3个野战集团军的2600架飞机,其中轰炸机1295架。英国仅有歼击机700架,轰炸机500架。英国空

军以劣势兵力与德国空军在空中进行了争夺制空权的反复较量。在4个月最紧张激烈的空战中,英国付出了损失作战飞机915架的代价。但德国丧失飞机1733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

美国空袭利比亚—制空权的胜利

美国在1986年空袭利比亚之前,利用计算机技术精确选定拟袭击的利比亚目标,通过侦察机和军用侦察卫星核实目标具体位置;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被攻击目标和作战环境。接着美军对利比亚的地面防空系统实施强大电子干扰,使利比亚军队的防空预警系统瘫痪,从而掌握了空中优势。随后美战斗机从美国驻英国海外基地升空,长途跋涉,当接近利比亚时利用飞机上预先输入的地形匹配程序沿海低空飞行,超低空攻击目标。

空军理论是对作为一种新型作战单位的指导,反应了西方人在面对科技产物时思想的转变,西方科技对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空战,转变了以往战争由陆军或者海军主宰的局面。

空军理论的发展也表现西方科技为何强势的一个原因,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一个新的科技产物总是能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发挥它最大的效力。另外外国人敢于放眼于新事物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墨守城规,敢于挑战固有的模式,这应该就是西方在之所以能在科技领域取得比我们更多成就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水阳海空霸主—航母发展纵横谈现代舰船 2005-10(B)

杜黑制空权(网络版)

米切尔空中国防论(网络版)

贝克尔二战德国空军作战纪实

百度文库弧光计划

量子力学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发展简史 摘要: 相对论是在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理论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的困难,引入能量子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运用能量子概念使量子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玻恩、狄拉克等人为解决量子理论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先后提出电子自旋概念,创立矩阵力学、波动力学,诠释波函数进行物理以及提出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终于在1925 年到1928年形成了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肩形成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关键词:量子力学,量子理论,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 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经典力学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但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条件下的物体,牛顿定律不再适用,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量子力学认为在亚原子条件下,粒子的运动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得到精确的测量,微观粒子的动量、电荷、能量、粒子数等特性都是分立不连续的,量子力学定律不能描述粒子运动的轨道细节,只能给出相对机率,为此爱因斯坦和玻尔产生激烈争论,并直至去世时仍不承认量子力学理论的哥本哈根诠释。 量子力学是一个物理学的理论框架,是对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领域的一次革命。 它有很多基本特征,如不确定性、量子涨落、波粒二象性等,在原子和亚原子的微观尺度上将变的极为显著。爱因斯坦、海森堡、玻尔、薛定谔、狄拉克等人对其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子核和固体的性质以及其他微观现象,目前已基本上能从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现代理论中得到说明。现在量子力学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宏观世界逐渐深入到微观世界;许多新的实验结果用经典理论已不能得到解释。大量的实验事实和量子论的发展,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参见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运动规律来描写。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玻尔和狄拉克等人逐步建立和发展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这理论去解决原子和分子范围内的问题时,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因此量子力学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的发展,它还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量子力学是用波函数描写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以薛定谔方程确定波函数的变化规律,并用算符或矩阵方法对各物理量进行计算。因此量子力学在早期也称为波动力学或矩阵力学。量子力学的规律用于宏观物体或质量和能量相当大的粒子时,也能得出经典力学的结论。在解决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某些问题时,量子力学必须与狭义相对论结合起来(相对论量子力学),并由此逐步建立了现代的量子场论。

2018尔雅国内外传统文化理论

【单选题】文化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人的主观活动 ?B主客观活动的统一 ?C实践的结果 ?D外部环境的影响 2 【单选题】国外关于传统的代表性著作《论传统》是()的著作。 ?A巴特勒 ?B希尔斯 ?C庞德 ?D弗罗斯 3 【单选题】中体西用是()的观点。 ?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 ?C洋务派 ?D五四运动 4 【单选题】传统是动态的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 ?A总和 ?B一部分 ?C对立面 ?D提炼

【判断题】传统拥有强大的力量,是不可变的,不可被选择的。(错) 【单选题】关于典籍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典籍文化是发扬古代文化的基础性工作 ?B、典籍文化等同于传统 ?C、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整理典籍 ?D、典籍文化包含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2 【单选题】正确地对待传统,首先要()。 ?A、对传统有个清醒的认识,要对这一传统作出价值的判断 ?B、破除、发扬、转换传统的条件、环境、步骤,避免空谈对某一传统的取舍 ?C、在选择传统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传统的相互制约,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D、注意各个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单选题】要正确地对待传统,首先要有一个()的态度。 ?A、辨证 ?B、客观 ?C、主观 ?D、谦虚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单选题】关于人与传统的关系具有()。 ?A、两重性 ?B、三重性 ?C、四重性 ?D、五重性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判断题】吴相洲认为《曾国藩家书》不属于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单选题】()的诗称为文天祥在狱中的精神支撑。 ?A、李白 ?B、孟浩然 ?C、杜甫 ?D、李商隐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主因素不包()。 ?A、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B、革命的文化传统 ?C、文学的优秀文化传统 ?D、国外的文化传统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 3 【单选题】李约瑟在()中提出,现在我们几乎每一项发明都可以在中国找到渊源。?A、《中国科技史》 ?B、《中国传统文化》 ?C、《世界发明与传统》 ?D、《中国与世界》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要想充分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必须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鲁迅认为,不能革新的民族也是不能保古的。()

能量机动理论和飞行包线图汇总

美国航空科技为准; 能量机动理论和飞行包线图 文中所述的内容都是以美国空军飞行教官伯尹德发明的能量机动理论和 如果有其他国家或其他人发明自己所谓的理论或者规范? 机的设计规律或者老式战机的空战方法来照套后来出现的能量机动理论。 能量机动理论并不是什么 新创”的理论,它的本质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能量机 动理论提供了一个简化的数学公式和图表,方便的进行战机能量的计算。 现在的战斗机通过机头的探测仪器, 可以探测出飞机的迎角、 侧滑角等,即可计算得得到气 流的方向、得到飞机的速度矢量。 同时,飞机上的过载传感器也就能计算出在速度矢量上的 — 过载和垂直于速度矢量上的过载 (这两者也可以用切向 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来表示,但是由 于不同资料对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定义存在不同, 的表示方法)。 速度矢量上的过载在这里称为 (Nx ),也就是飞机是在加速还是减速。同时,在垂直于速度 近为0时,Ny 为0或者接近为0 ;那就还剩下Nz 这个升力过载。 也就是说,在忽略侧 滑的情况下,着重讨论阻力和升力,速度方向过载 (Nx )和升力过载(Nz )。 然后我们画一个图,在一定高度和速度下, 纵坐标是角速度,也就是升力过载对应的角速度, 动飞行包线图。也就是说,所谓的能量包线图的实质是表示飞机速度矢量上 加速度和升力加 速度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在一定外形、重量、高度、速度条件下)。 那本文并不适用。也不要用老式战 所以这里不采用这种容易让人混淆 矢量上过载还可以进行分解,那就是侧力过载 (Ny )和升力过载(Nz )。当侧滑角为0或者接 而速度方向过载通过 -200ps,-400ps 等间接方式表示。这其实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能量机

管理学经典韦伯的组织理论

管理学经典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其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原因在于:(1)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3)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 l、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 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总第113期) JOU R NAL OF F U JIA N T EACHERS U NI VERSIT Y (P hiloso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14,2001G eneral,No 1113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李湘敏 (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学系,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日空战;力量消长 y y 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1)04-0114-04 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的军事行动极为凶猛,气焰十分嚣张,中国军队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造成这种战略悬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空中优势和制空权掌握在日军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拟对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空战中,敌我空中力量的消长及其中的缘由做一些粗浅的考察,以祈教于专家学者。 一 在现代化战争中,空中优势对于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战初期,由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缓慢,中日空中力量的对比,中国处于劣势是显而易见的。1932年国民政府军所属空军,陆上有7个中队,水上3个中队,拥有各种飞机约100架。1936年发展到31个中队,分布在南昌、南京、甸容、成都、昆明。据计有侦察机350架,战斗机300架,轰炸机300架1 。为了进一步发展空军力量,1937年宋美龄以中国航空委员会的名义,聘请美国空军退役军官陈纳德来华考察中国空军的状况,以帮助中国制定航空发展计划。而陈纳德考察了中国空军后,却发现当时登记在册的500余架飞机,实际上可以投入战斗的只有91架,其余的不是不能飞行,就是子虚乌有o。而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飞行员出身于豪门,他们在洛阳飞行学校由意大利人帮助受训,学习并不努力,以致在训练飞行时就因失误,飞机从天上七零八落地掉下来。更有甚者,在抗战初期,他们执行轰炸任务时,常因缺乏经验 而误将炮弹投在中国军队和老百姓的头上。陈纳德曾评论当时的中国空军,是/一个绳索的尽头0,而笨拙的中国飞行员驾机在空中,犹如/射击游戏中没有上发条的鸭子0,只有挨揍的份?。与此相反,日本的空军力量远远在中国之上,当时其部署在中国的空军部队如下: 陆军:飞行第59、12战队(战斗机20架、轰炸机15架);航空兵团第一飞行团(侦察机18架、战斗机12架、轰炸机30架);第三飞行团(侦察机9架、战斗机24架、轰炸机45架);第四飞行团(侦察机13架、战斗 机24架、轰炸机18架);第七飞行团(侦察机12架、战斗机12架、轰炸机27架)。 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攻击机24架);第二联合航空队(战斗机54架、攻击机50架、轰炸机12架);第一航空队(战斗机99架、攻击机18架、轰炸机9架);第三航空队(水上侦察机24架);第十四航空队(战斗机12架、攻击机18架、轰炸机6架);高雄航空队(攻击机9架);青岛航空队(攻击机5架)?。 此外,日本的空军还部署在当时的中国东北三省,以对付苏军。东南亚地区也配置了相应的空军部队。日本空军不仅在数量上强大于中国空军,而且各类飞机的性能也优于中国空军。 由于中国自己不能制造飞机,完全依靠苏、美等国的支援。尤其是抗战初期,这种状况更为突出。由于日本空军在抗战初期的强大优势,其把在中国上空作战,称之为/日本空军的无敌街道0?。日本人完全掌握了中国的制空权,他们的轰炸机无须战斗机护航,他们的战 ) 114)y y 作者简介:李湘敏(1958) ),女,湖南酃县人,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学系教授。 收稿日期:2001-02-13

量子力学史简介

近代物理学史论文题目:量子力学发展脉络及代表人物简介 姓名: 学号: 学院: 2016年12月27

量子力学发展脉络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理论,它和相对论构成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没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提出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而在原子尺度上的基本物理问题只有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能有合理地解释。可以说没有哪一门现代物理分支能离开量子力学比如固体物理、原子核粒子物理、量子化学低温物理等。尽管量子力学在当前有着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对当前科技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及在其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除了业内人对于普通得人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下量子力学建立的两条路径及其之间的关系及后续的发展,与此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在量子力学建立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及其贡献。 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使普通人对量子力学有个简单认识同时缅怀哪些对量子力学建立其关键作用的科学家。 旧量子理论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光电子假说和波尔的原子理论。 在19世纪末,物理学家存在一种乐观情绪,他们认为当时建立的力学体系、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已经相当完善,而剩下的部分不过是提高重要物理学常数的观测精度。然而在物理的不断发展中有些科学家却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比如涉及电动力学的以太以及观测到的物体比热总小于能均分给出的值。对黑体辐射研究的过程中,维恩由热力学普遍规律及经验参数给出维恩公式,但随后的研究表明维恩公式只在短波波段和实验符合的很好,而在长波波段和实验有很大的出入。随后瑞利和金森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给出瑞利金森公式,而该公式只在长波波段和实验符合的很好,而在短波波段会导致紫外光灾。普朗克在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式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并且数学形式也非常简单,在此基础上他深入探索这背后的物理本质。他发现如果做出以下假设就可以很好的从理论上推导出他和黑体辐射公式:对于一定频率f的电磁辐射,物体只能以hf为单位吸收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1911年 韦伯的组织理论

1911年韦伯的组织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其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原因在于:(1)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3)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 l、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及其哲学思想

十九世纪末期,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那时,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物体的机械运动比光速小的多时,准确地遵循牛顿力学的规律;电磁现象的规律被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光的现象有光的波动理论,最后也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热的现象理论有完整的热力学以及玻耳兹曼,吉不斯等人建立的统计物理学.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许多人认为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这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上,进行一些计算而已。 这种把当时物理学的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真理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对科学试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科学试验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在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都是经典物理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揭露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突出了经典物理学与微观世界规律性的矛盾,从而为发现微观世界的规律打下基础。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等现象使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为解释原子的光谱线系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论,由于这个理论只是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加进一些新的假设,因而未能反映微观世界的本质。因此更突出了认识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迫切性。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开始认识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才开辟了建立量子力学的途径。 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一方面,新现象的发现暴露了微观过程内部的矛盾,推动人们突破经典物理理论的限制,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不少的人(其中也包括一些对突破经典物理学的限制有过贡献的人),他们的思想不能(或不完全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不愿承认经典物理理论的局限性,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把新发现的现象以及为说明这些现象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理论的框架之内。虽然本书中不能详细叙述这个过程。尽管这些新现象在十九世纪末就陆续被发现,而量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 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量子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量子力学论文题目: 量子力学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学生姓名武术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_ 222009322072082 班级2009 级 2班 指导教师张济龙 成绩 _ 工程技术学院 2011年12 月

量子力学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武术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摘要:量子力学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它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百年虽是艰难的,但是辉煌的。此后,人们发现量子力学与现代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它的发展潜力是不能低估的。本文从两个部分逐次论述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及应用。第一部分是量子力学的发展,这部分阐述了早期量子论。第二部分是量子力学的应用,这部分阐明了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和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早期量子论;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力学的应用 量子力学诞生至今一百年。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它由原子层次的动力学理论,已经向物理学和其他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延伸。而事实上,它已超出物理学范围;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科学的主心骨,又是现代科技文明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建立在量子概念的量子力学及其物理诠释,促使人类的思想观念产生根本性转变;虽然这新概念很抽象,但就目前文明的空前繁荣而言,量子力学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而看看量子力学的前沿性进展新貌,则会感到心驰神往。 量子力学可谓是量子理论的第二次发展层次,第一次常称作早期量子论,第三次就是量子场论。本文除了论述这三个层次以外,又说了它在现代物理乃至现代物质科学中的地位,阐述了它应用的状况。 一.量子力学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认为经典物理发展很完美的时候,一系列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一个接一个的发现了。经典力学时期物理学所探讨的主要是用比较直接的实验研究就可以接触到的物理现象的定理和理论。牛顿定理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宏观和慢速的世界中是很好的自然规律。而对于微观世界的

_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_的理论探讨_左康华

学术动态 由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儒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广州市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8月19日在花都区举行。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和宣传文化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价值尺度的审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菁芜并存,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需要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进行确认。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其内容和范围而言,主要是指思想文化;就其历史发展阶段而言,主要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化,兼及从1840年到1949年的近代中国文化。广州大学程潮教授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的积极因素。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尺度的具体讨论中,李宗桂教授主张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评判限定在“传承”层面,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角度而言的优秀。这要求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具备继承和发展的功能,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其次具备断裂和创新的特质,能够与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消极的观点决裂,并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实现文化创新。他认为对于某种文化优秀与否的评判应当从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三元合一的融合视角进行,同时综合考虑其理论价值与社会作用,避免简单结论。程潮教授通过阐发“显学”和“绝学”、“正学”和“异端”在具体时期的对立关系和在历史长河中的转换关系,指出要以历史的眼光而不是以某一时期的价值取向断定文化优秀与否。南昌航空大学平飞副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有许多精华与糟粕共存的部分,必须摒弃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对优秀文化的标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优秀标准不仅取决于优秀文化本身,也取决于文化主题的实践与需要及其时代发展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当代创造、当代社会、当代问题、当代实践四个方面去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具体考察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具体阐释方面,会议成果颇多。中山大学杨海文教授提出,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只要心存文化守成情怀,就有可能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孟子在“尚诗书”的文本解读方法“友”、“取”、“得”与20世纪思想家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同情地理解”、“抽象地继承”、“综合地创新”的一致性,赋予当代研究者面对民族文化传承任务的方法论启示和借鉴。华侨大学王四达教授讨论了道、法家政治思想对传统治道的超越及局限,认为其“治在道,不在圣”的政治理念实现了对旧有治道的框架的超越,把中国政治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谢宝笙博士探讨了《道德经》和《易经》的智慧,认为“波浪哲学”是两者的原始核心理念,是用于描述客观历史规律和主观策略应有之变易。我们要通过主观努力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合理看待人生起伏, 积极主导人生方 2013年第1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论探讨 * 左康华朱林锋*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12JZD00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左康华,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朱林锋,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助理(广东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3)01-0155-02 155--

量子力学今后发展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量子力学今后发展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司今(jiewaimuyu@https://www.360docs.net/doc/7011470859.html,) 量子力学是研究质点自旋运动的力学,它不能放弃“波粒二象性”认识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法用经典粒子概念来解释光的“衍射、干涉”等具有波性的现象。 在经典粒子概念中,粒子就没有自旋和自旋磁场性,粒子通过的物质空间也没有磁场性。但现代物理学已证明,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都具有自旋和自旋磁矩性,这说明它们已不同于经典粒子,它们具有自旋和磁场双重性;但量子力学在探讨光衍射现象时,倒是把光的这一本质性给忘记了,同时也忽略了由自旋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等)组成的窄缝空间也是一个磁场空间;试想,一个有自旋磁场的粒子通过一个有磁场的空间,这个粒子运动还会像经典粒子那样作直线运动吗? 如果我们认真地将粒子们的双重性与物质空间磁场性有机结合起来,我想,解决粒子“干涉、衍射”问题并不难,关键难得是我们将如何改造与舍弃我们现有的量子力学?如何补充与完善我们的经典物理学? 我们要始终牢记,微观世界的物体运动与宏观世界的物体运动存在本质区别,那就是在我们眼里和经典理论中,宏观物体运动是没有自旋与自旋场集于一身的物体;更要牢记,空间宏观物体的磁场对其他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比微观世界小得多。 “波粒二象性”不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真正出路,把握微观世界粒子的自旋与自旋磁场性及微观空间存在磁场性才是我们真正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一把金鈅匙。 我们必须抛弃“波粒二象性”思想,回归到创新的经典力学中来,这是量子力学今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物理学主流界能答应吗? 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可不可以通过实验验证,验证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模型图景;在宏观世界中,我们能够找到有“场与自旋”的物理模型就非“磁陀螺运动”莫属了,因此,我的“自旋场理论”就是从研究“磁陀螺在磁场中运动”开始的。 我认为,将来的量子力学必然是带有自旋磁场的质点运动与空间或物质自旋场有机结合的力学,这种结合是对牛顿质点力学与库伦“点荷”理论的回归;用研究、对待自旋磁陀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微观世界的那些“精灵们”,像牛顿力学体系那样,从“公理”出发,建立我们微观世界的真正物理理论体系,这样,我们的物理学才会真正走进微观世界的殿堂,才能真正走进量子大时代! 我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附】:几种物理学体系的比较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它们是在二十世纪头30年发生的物理学革命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且也是这场革命的主要标志和直接的成果,量子论的诞生成了物理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经过许多物理学家不分民族和国籍的国际合作,在1927年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是人类洞察自然所取得的富有革命精神和极有成效的科学成果,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说相对论作为时空的物理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的时空观念,那么量子论则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实践,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又一次深化。它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修正,影响到人类对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的看法。量子论的创立经历了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的近30年的历程。量子力学产生以前的量子论通常称旧量子论。它的主要内容是相继出现的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热辐射研究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十九世纪中叶,冶金工业的向前发展所要求的高温测量技术推动了热辐射的研究。已经成为欧洲工业强国的德国有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德国成为热辐射研究的发源地。所谓热辐射就是物体被加热时发出的电磁波。所有的热物体都会发出热辐射。凝聚态物质(固体和液体)发生的连续辐射很强地依赖它的温度。一个物体被加热从暗到发光,从发红光到黄光、蓝光直至白光。1859年,柏林大学教授基尔霍夫(1824—1887年)根据实验的启发,提出用黑体作为理想模型来研究热辐射。所谓黑体是指一种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在它上面的辐射而全无反射和透射的,看上去全黑的理想物体。1895年,维恩(1864—1928年)从理论分析得出,一个带有小孔的空腔的热辐射性能可以看作一个黑体。实验表明这样的黑体所发射的辐射的能量密度只与它的温度和频率有关,而与它的形状及其组成的物质无关。黑体在任何给定的温度发射出特征频率的光谱。这光谱包括一切频率,但和频率相联系的强度却不同。怎样从理论上解释黑体能谱曲线是当时热辐射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1896年,维恩根据热力学的普遍原理和一些特殊的假设提出一个黑体辐射能量按频率分布的公式,后来人们称它为维恩辐射定律。普朗克就在这时加入了热辐射研究者的行动。普朗克(1858—1947年)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曾祖父和祖父曾在哥廷根大学任神学教授,伯父和父亲分别是哥廷根大学和基尔大学的法学教授。他出生在基尔,青年时期在慕尼黑度过。17岁进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后来转到柏林大学受教于基尔

2018尔雅国内外传统文化理论

2018尔雅国内外传统文化理论

【单选题】文化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人的主观活动 ?B主客观活动的统一 ?C实践的结果 ?D外部环境的影响 2 【单选题】国外关于传统的代表性著作《论传统》是()的著作。 ?A巴特勒 ?B希尔斯 ?C庞德 ?D弗罗斯 3 【单选题】中体西用是()的观点。 ?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 ?C洋务派 ?D五四运动 4 【单选题】传统是动态的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 ?A总和

?B一部分 ?C对立面 ?D提炼 5 【判断题】传统拥有强大的力量,是不可变的,不可被选择的。(错) 【单选题】关于典籍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典籍文化是发扬古代文化的基础性工作 ?B、典籍文化等同于传统 ?C、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整理典籍 ?D、典籍文化包含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2 【单选题】正确地对待传统,首先要()。 ?A、对传统有个清醒的认识,要对这一传统作出价值的判断 ?B、破除、发扬、转换传统的条件、环境、步骤,避免空谈对某一传统的取舍 ?C、在选择传统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传统的相互制约,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D、注意各个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单选题】要正确地对待传统,首先要有一个()的态度。 ?A、辨证 ?B、客观 ?C、主观 ?D、谦虚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单选题】关于人与传统的关系具有()。 ?A、两重性 ?B、三重性 ?C、四重性 ?D、五重性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5 【判断题】吴相洲认为《曾国藩家书》不属于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单选题】()的诗称为文天祥在狱中的精神支撑。 ?A、李白 ?B、孟浩然

制空权理论深思

蒋介石在制定台湾军队的发展战略时说过这样的话:“第一是空军,第二是空军,第三还是空军。陆军排不上名次。”经过几十年经营,台湾的防空体系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也是一流的。台湾军购清单中从来是空军居首。陈水扁说:“搞空军只做不说。”一位台空军将领竟说:“我们的沉默,将让我们的敌人永远沉默。” 一切表明,我们只能选择空军和空中力量。 选择,是因为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抢占制高点。 谈空军,有一个人我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这个人就是杜黑。1907年,这位意大利陆军中尉在没有任何战争实例佐证的情况下,不容置疑地提出以下观点:飞机用于战争必将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战场上将出现新的军种——空军;新的作战领域——空中战场;新的作战模式——空中战争;新的军事学术——空中战争理论。 任何先进理论都产生于落后的环境之中,并承受着落后的重击。愈是真知灼见,愈难被人所接受。对杜黑理论的质疑从未间断。实践有时候也并不站在真理一边,虽然它最终将这么做。 1-绝对制空权与相对制空权之争。 杜黑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制空权思想的人。他认为,所谓制空权,就是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能保持自己飞行。这是一种绝对的制空权。苏联人反对这种观点。苏联人把制空权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它认为某些时刻夺取局部制空权更重要。这便是相对制空权理论。苏联人用实践否定了杜黑并嘲弄了他:一举夺取全面制空权太困难,近乎虚幻,唯取得局部制空权可触及。卫国战争中数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会战,苏军都靠夺取局部制空权获得了胜利。 2-轰炸与空战之争。 杜黑坚决主张夺取制空权只能靠空中进攻,力争把敌方的飞机消灭在机场上和工厂里。他极力反对空战。苏军和德军是“空战派”。他们兢兢业业地进行空战。迄今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空战都发生在苏联的蓝天上。空战被证明是歼灭敌航空兵、夺取制空权的阳关道。英国虽然不重视空战,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不列颠大空战,最后从空中挽救了英国。杜黑有些黯淡了。 3-独立遂行空中战争与支援地面之争。 杜黑认为,必须建立一支进攻型的独立空军,实施独立的空中战争,在陆海军发挥作用之前结束战争。他反对空军支援地面作战。他认为把航空兵隶属于陆海军之下是无用的、多余和有害的。这一观点被无数人耻笑。一切始于地面,止于地面。大炮尚且不能上刺刀,飞机何能,敢称天骄?二战中,德军闪电战大放光彩。闪电战的核心正是空地突击。为了更好地支援地面作战,德国还专门为空军研制了俯冲轰炸机。苏军的旗帜是大纵深作战。航空兵是天上的陆军。这是两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陆军。胜利者是不受置疑的。杜黑变黑了。 核门槛 天空无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美国人一度走得太远了。太平洋战争是从空中开始的,也是从空中结束的。美国人不仅要获取眼前的胜利,还盯住了胜利以后的世界。它发明并使用了原子弹。列强踊跃。连中国也蹒跚跟进。核弹云集。人类即将被人类毁灭。核冬天未至,人们已先自寒了。核门槛高耸。世界屏息。人类如不存在,战争有什么意义?所有的常规战争理论至此突然陷入了绝境。杜黑渐渐被人遗忘。但美国人是清醒的。它最先垒起这道门槛,也是它最先跳过了这道门槛。 1-政治 它明白必须赢得冷战。恐怖的和平不是和平。它也不需要这种和平。 2-技术 麦克阿瑟说:“随着科学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战争力量的毁灭性现已到了改变传统战争概念的程度。”他只说对了一半。科学技术还可以使人们重新跳出“战争力量的毁灭性”。于是,以太空技术为特征,远距离、大威力、高精确、短时间为特点,以空中袭击为主要模式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出世了。 任何现代战争首先必定是短暂的。 速战要求短时。速决要求准确。速胜要求猛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