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教案(2)

《飞向太空》教案(2)
《飞向太空》教案(2)

飞向太空

重点与剖析

1、 人类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的关键是要获得巨大的速度。

2、 要获得足够的速度,首先需要有性能优良的火箭。

火箭是利用反冲原理前进的。

我国是火箭的故乡,但是现代火箭却是俄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发明研制的。

现代火箭通常是三级火箭,每一级燃烧完后自动脱落,三级燃烧并脱落后可以使运载物获得足够德速度。火箭通常使垂直发射,到一定高度后变轨,把运载物送入预定轨道。

3、 目前人类探测太空的方式有:发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实验站、无人

空间探测器以及派宇航员登陆其它星球。

4、 开发太空,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比如,开采其它星球上的矿藏资源、在太空中进

行地球上无法进行的实验、利用太空环境制造地球环境中无法生产的某些物质、甚至移民其它星球等。

问题与探究

问题1 发射人造卫星探索宇宙奥秘,目前成为人类频繁的探索太空的活动,同学们肯定亲眼观看过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于火箭送入太空那精彩的一幕。请同学们根据对发射过程的观察和自己的认识,谈谈火箭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威力使如此笨重的火箭和航天器获得如此巨大的速度进入太空预定的轨道的。

探究思路:可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火箭在喷出高压和高速燃气的同时,由于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从而使火箭获得向前的动力等。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假如火箭或飞行器到了无空气的太空,飞行器又是靠什么实现变轨的。这点要同学们在学习完动量守恒定律之后才可以得到答案。

问题2 同学们,请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谈谈探测太空、宇宙航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你希望宇宙航行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

探究思路:不一定要全面、深入,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问题3:请说出几件航天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探究思路:查阅课本及其它资料(包括上网查阅)将每一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影响列表记录。

典题与精析

例题1、某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 N ;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加速度2/g a =随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90 N ,卫星

此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已知地球的半径km R 3

104.6?=,取2/10s m g =) 精析: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加速度2/g a =时的方程,然后根据万有引力产生重力的思想,分别列出两个方程,最后联立求解。

解析:依题意可知物体的质量为m=16kg 。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90 N 时,设此时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 ,如图3-4,在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物体受到重力G ˊ(此时重力加速度为g ˊ)和支持力N 两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

即 N -G ˊ= ma ,有: mg ˊ=N -ma (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产生重力,有:

GMm/r 2= mg ˊ (2)

在地球表面附近,GMm/R 2=mg (3)

联立三式得:r=m

ma N g /)( R=4R, 故 H=r -R=3R=1.92×10

4 绿色通道:本题牵涉到的物理规律比较多,要求学生综合前面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此题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一点,即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如果这点不能突破,很难理顺思路,顺利根据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求解。

例题2 发射人造卫星或航天器需要使用多级火箭推进,才能达到其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请你利用简易器材模拟演示火箭推进的装置,并说明其根据的原理。

精析:火箭之所以能推进卫星或航天器达到其所需要的速度,主要是因为火箭在推进运行的过程中向后喷出高压及高速的燃气,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些高压、高速的燃气反作用于火箭上,从而使火箭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而被推向推进。

解析:

方法一、可以利用气球来模拟演示,具体做法如下:

将气球充满气体,然后封闭气口,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气口以尽快的速度放开,即可以观测和感受到气体在往后喷气的同时,气球以较快的速度往前运动。(如图3-5所示)

方法二、提示:可以利用烟花来模拟演示,

在节日,同学们可以利用燃放烟花来体验,在烟花喷射出的同时,感觉到一个反作用的力施加于手上。

方法三、提示:可以制作水火箭来模拟演示,

水火箭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水火箭的制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一个能充分说明火箭推进原理的课外制作活动。

绿色通道:本题从科技问题立意,体现出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对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这种类型的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自主广场

基础达标

1、在地球赤道上的A 处旋转一个小物体(相对地面无位移)。现在设想地球对小物体的万有引力突然消失,则在数小时内,小物体相对于A 点处的地面来说,将 ( )

A . 水平向东飞去

B . 原地不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消失

C . 向上并渐偏向西方飞去

D . 向上并渐偏向东方飞去

1、答案C

解析:由于小物体在地球赤道上的A 处旋转并相对地面静止,说明此时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引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只受向上的力的作用,所以物体一方面以初速度为0的速度向上运动,另一方面,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所以物体相对地面向西方向运动。故正确答案是C 。

2、目前的航天飞机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球上空(300~700)km 飞行,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 min 左右。这样,航天飞机里的宇航员在24 h 内可以见到日落日出的次数应为 ( )

A .0.38

B .1 C.2.7 D .16

2、答案:D

解析:由于航天器的周期为90分钟,所以在24h 内,它绕地球旋转了16周,即可看到16次日落日出。

综合发展

3、中子星是恒星演变到最后的一种存在形式。(1)有一密度均匀的星球,以角速度ω绕自身的几何对称轴旋转。若维持其赤道表面物质不因快速旋转而被甩掉的力只有万有引力,那么该星球的密度至少要多大?(2)蟹状星云中有一颗中子星,它每秒转30周,以此数据估算这颗中子星的最小密度。(3)若此中子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质量(kg 30102?),试问它的最大可能半径是多大?

3 答案:(1)ρ=3ω2/4πG (2)1.27×1014kg/m 3 (3) 1.56×105m

解析:(1)当赤道表面的物质受到的引力不足以提供其随星体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质变会瓦解,设中子星质量为M ,赤道半径为R 。所以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

(2)因ω=2π/T=π/15,代入(3)式得最小密度:ρ=1.27×1014kg/m 3

(3)由上(2)式得:R=3

43πρM = 1.56×105m [学力测评]

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2

21r m m G F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② 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③ 21m m 与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则与21、m m 是否相等无关

④ 21m m 与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⑤ 用该公式可求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A .①③⑤

B .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

1、答案:A

解析:公式中的G 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定的,不是人为规定的,故其①正确;由于万有引力中的r 是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所以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零,即两个物体相当于合成了一个物体,所以②不对;万有引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是否相等无关,故③正确,④不对;万有引力普遍适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故⑤正确。所以选A 。

2、开普勒第三定律对行星绕恒星的匀速圆周运动同样成立,即它的运动周期T的平方

与轨道半径r 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K r

T =32

,则常数K的大小( ) A .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 . 与恒星的质量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C .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D .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2 答案:C

解析:K 是一个常量,只与恒星(太阳)的质量有关。故C 正确。

3、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为避免通信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B . 通信卫星定点在地球上空某处,各个通信卫星的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可以不同

C . 不同国家发射通信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D . 通信卫星只能运行在赤道上空某一恒定高度上

3、答案:D

解析: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这就决定了地球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平面内,而且它的角速度、轨道半径、线速度等各个量度是唯一确定的,与卫星的其它量无关。

4、2002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若飞船在近地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运行速度v 的大小是

A .v<7.9 km/s

B .v=7.9 km/s

C .7.9 km/s < v <11.2 km/s D.v=11.2 km/s

4、答案:B

解析:由于飞船在近地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故运行速度为7.9 km/s ,提醒学生注意飞船做的是理想轨道的运动。

5、有质量相等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和B ,分别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A r 和B r ,且B A r r ,则A 和B 两卫星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A 的运行周期较大

B 、卫星A 受到的地球引力较大

C 、卫星A 运行的线速度较大

D 、 卫星A 运行的角速度较大

5 答案:A

解析:由于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由有关的结论v=

r GM /,ω=3/r GM ,T=2πGM r /3可知半径大的A 卫星的运行周期较大,运行速度和角速度

都较小,所以A 对,C 、D 均不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由于两卫星的质量相同,显然卫星A 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小,所以B 错误。正确答案为A 。

6、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做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

A 、地球与月球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 、地球与月球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C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

D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

6 答案:D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 ,月球质量为m ,从月球搬运m 0.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在搬运前

引力为F=GMm/r 2;搬运后F=G(M+ m 0)(m- m 0)/r 2,易知(M+ m 0)(m- m 0)小于Mm ,所以搬运后,

月球和地球的引力变小,其轨道半径将变小,周期将变短。所以正确答案为D 。

7、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两行星半径之比为2:1,

① 两行星密度之比为4:1 ② 两行星质量之比为16:1 ③ 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8:1 ④ 两卫星的速率之比为4: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 答案:D

解析:由T=2πGM r /3、球体体积V=4/3πR 3和质量公式M=ρV ,可知两卫星的轨道

半径之比r 1:r 2=332

22231121R T R T ρρ=1:2,且R1:R2=2:1;故由v=r GM /可得,v 1:v 2=4:1; ρ1:ρ2=4:1 ; g 1:g 2=8:1.

8、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

A 、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g R /2π

B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 处的绕行速度为2/Rg

C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R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4

D 、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比近地卫星速率小,所以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较少 8 答案:D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有关规律,GMm/R 2=mg ,得GM=g R 2-----(1);再利用

有关结论v=r GM /,T=2πGM r /3,a= GM/r 2,将(1)式代入以上几个结论式容易判断只有D 是正确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16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16分)

9、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相等,它们的轨道都是圆,若甲的运动周期比乙小,则---( )

A.甲距地面的高度比乙小

B.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小

C.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9、答案:ACD

解析:由天体运动的有关结论式T=2πGM r /3,甲的周期比乙小,则甲的轨道半径也

比乙小,故A 正确;由a= GM/r 2可知甲的加速度大,故B 不对,C 对;由v=r GM /可知

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10、如图3-6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

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

C .b 、c 运行周期相同,且小于a 的运行周期

D .由于某种原因,a 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a 的线速度将变大

10、答案:BD

解析:由结论式v=r GM /可知,由于b 、c 两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相等,故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比a 的线速度小,故A 错,B 对;由T=2πGM r /3可知b 、c 的运行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故C 错;若a 轨道半径减小,同样由v=r GM /可得,

a 的线速度将变大,所以D 正确。

11、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 、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GM R T /23π=

B .GM R T /323π=

C .ρπG T /=

D .ρπG T /3=

11、答案:AD

解析:(1)当赤道表面的物质受到的引力不足以提供其随星体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质便会瓦解,设星球质量为M ,赤道半径为R 。所以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 所以由以上两式可得:GM R T /23π=或ρπG T /3=。所以正确答案是AD 。

12、1998年8月20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美国“铱”星公司成功发射了两颗“铱”星系统的补网星,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一场通讯技术革命开始了。原计划的“铱”卫星通讯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 的太空轨道上建立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个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布像化学元素“铱”原子的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样,所以称为“铱”星系统。后来改为由66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每轨道上11颗卫星组成,仍称它为“铱”星系统。“铱”星系统的66颗卫星,其运行轨道的共同特点是( )

A 、以地轴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B 、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C 、轨道平面必须处于赤道平面内

D 、铱星运行轨道远低于同步卫星轨道

12、答案:BD

解析:由于这些卫星如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一样,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自于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所以,它们的运行轨大是以地心为中心,故B 正确;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的

轨道离地球表面约H=3.58×104km 高处,故D 正确。

三、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某一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质量为m 的宇航员在这个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G ,由此可知这个星球的半径是___ 。

13、答案:mv 2/G

解析:在该星球表面,可以认为重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有关系式:G=mv 2/R ,所以R= mv 2/G

14、在月球表面,一位宇航员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返回抛出点,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则宇航员抛出小球时的速度是 。

14、答案:gt/12

解析: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宇航员抛出小球时的速度为V ,由抛体运动的规律有:V=1/2 g 1t=1/12 gt

迁移应用部分

四、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5、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发射一颗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卫星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1)试推导由上述各量表达的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要求写出推导依据。

(2)若已知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v=7.9 km/s ,地球半径km R 3

104.6?=,万有引力常量211/2107.6kg Nm G -?=,求地球质量(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解析:(1)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 2=mv 2/R ,所以有v=R GM /;(2) 由上式可知:M=v 2R/G ,代入数据可计算得:M=5.9×1024kg

16、已知地球半径约为m R 4

104.6?=,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8.9s m g =,又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请你先补充一个条件,由些推导出估算月球到地心距离的计算公式和具体估算的结果。

16、答案:补充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0天。 解得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3.8×108m 。

所以可推算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3.8×108m 。

17、在赤道上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它的轨道是一个圆,轨道半径等于赤道半径,已知地球质量是M ,地球自转周期是T ,赤道半径是R ,万有引力恒量是G ,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相对地球的速度)为多大?

17、答案:R GM /—2πR/T

解析: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可以表达成V 1=R GM /,在赤道上,由于卫星有随地球自转的速度V 2=2πR/T ,如果将卫星在赤道上沿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 V1-V2=R GM /—2πR/T 。

18、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上运动,它的运动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

18、解析:设侦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1,则: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上述两式得到卫星的周期为:T 1=2π/R ×g r /3 其中r=h+R

地球自转周期为T ,在卫星绕行一周时,地球自转转过的角度为2πT 1/T

摄像机拍摄赤道圆周的弧长为s=4π2/T ×g R h /)(3+

《迁移部分》答案

15、解析:(1)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Mm/R2=mv2/R

所以 v=R

GM/

(2) 由上式可知:M=v2R/G

代入数据可计算得:M=5.9×1024kg

16、答案:补充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0天。

解得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3.8×108m。

所以可推算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3.8×108m。

17、答案:R

GM/—2πR/T

解析: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可以表达成V1=R

GM/,在赤道上,由于卫星有随地球自转的速度V2=2πR/T,所以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 V1-V2=R

GM/—2πR/T。

18、解析:设侦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则: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上述两式得到卫星的周期为:T1=2π/R×

g r/3

其中r=h+R

地球自转周期为T,在卫星绕行一周时,地球自转转过的角度为2πT1/T

摄像机拍摄赤道圆周的弧长为s=4π2/T×

g

R

h/

) (3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最可爱的人教案2 新人教版

第2课最可爱的人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最可爱的人》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P7——11),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近十年来世界上比较典型的战争冲突图片:2001年美国阿富汗战争、2003 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黎冲突、2011年利比亚冲突 教师:战争为什么频频不休? 学生:七嘴八舌谈论战争为何频频不休的原因。 教师: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等领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回到六十多年前,了解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所面临的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体会战争给新政权带来的的危机,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近年战争图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引入朝鲜战争,到达成功导课的目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章:半岛风云------朝鲜突变

飞向太空作文800字

飞向太空作文800字 篇一:话题作文太空旅行作文(6篇) 话题作文太空旅行作文(6篇) 第一篇:太空旅行 夜深了,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我去找小伙伴去玩。结果,小明提议,去太空旅行,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宇航员,他给我们一艘飞船,叫梦想号飞船,我们坐着梦想号,不一会的功夫,就到了太空。大家兴高采烈,开开心心的玩。有的在锻炼身体,有的在听音乐,有的在拼命的玩耍,还有的在放声歌唱,我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但大家都成了好朋友,小狗妮妮也跑了出来一起玩。最有趣的是,还飞来一个外星人,长得奇形怪状,小强还在跟他一起玩,我们央求月球姐姐给我们照相,月亮婆婆笑弯了腰,小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 大家正玩的高兴的时候,忽然,我被闹钟吵醒了,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坐上神舟十号真正的去太空旅行一次。 第二篇:太空旅行 2023年,我已经是宇宙警备队队长了。我准备带领一些队员到月球和火星去旅行。我们坐的是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船,先打开发动机,再打开加速机,就全速就前进,飞向太空。 到了月球,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我们看见月球上到处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我想如果月球上有青山绿水,有生命,有氧气的话,那就有更多的人来这里旅游了。怀着愉快的心情,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月球,到火星去。 到了火星,一个队员看见岩石上面有火花的现象,我也发现火星上有著名的“金字塔”,科学家对这些它们进行技术分析,推测出这些“金字塔”的高度及形状。它们分为三种:一是像古老埃及法老金字塔;二是像墨西哥的梯形金字塔。三是像埃及舒尔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 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 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讨论探索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习英雄 热爱祖国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觉拥军 加强国防 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 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 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飞向太空》教案设计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性;(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上网学习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情况。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在思维方式上由初中形象思维为主向高中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他们不仅渴望新知识的学习,也希望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过的知识,通过水火箭的制作,更加认识到人类飞向太空梦并遥不可及。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进行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在轨运行物体的失重现象也能够进行分析,本节涉及的反冲作用和太空中的失重,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上得以提升,特别是对我国在实际航天探索中的努力和成就需要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 (2)认识火箭的演变过程; (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 (4)通过互联网搜索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2)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

致用英语综合教程综合英语2教案综合英语2教案unit(2)

Period One – Around the Topic Period Length: 50 minutes Goals Period Length: 50 minutes Goals -Activat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work Purposes -Get familiar with vocabulary related with work -Obtain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curiosity and being inquisitive Step 1: Vocabulary (20 minutes) -Ask students to work on the Vocabulary on Page 150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as more as possible -List these word on the board or screen Step 2: Discovery and Discussion (30 minutes) -Work on the activity on Pages 150 & 151 as a whole and give explanations if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work -Discuss the issue of work with reference to the questions listed on Pages 150 & 151 -Ask each group to present their results in front Key points -All activities be carried out in English -Inspect each group for the purpose of guidance and promotion Homework -Think in dep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ng curious

第2课 抗美援朝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Unit2教案详解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案备课纸(2)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案备课纸(3) 主任审阅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年月日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案备课纸(4) 授课内容 Unit 2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The topic of talking face to face area in this unit is to express thanks and give responses while exchanging gift-card and congratulation card. The focus is on the patterns that are appropriate for giv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various reasons and hoping to get the forgiveness from the other person. 1. The students read the mini-talks after the teacher, and then try to recite them within five minutes in pairs. 2. Ask the students to underlin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perform the mini-talks in class. 3. The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summarizing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frequently us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opics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 The students speak out the senten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intonation. 1) sentences frequently used for expressing thanks: It was so generous of you to send me such a fine and beautiful gift. I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I’m grateful for all the help and encouragement you’ve given me. 2) Sentences frequently used for expressing congratulations: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recent promotion! Please accept my heartiest congratulations.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引入): 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说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的战歌,他们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引入新课。 教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中国参战的原因 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上甘岭》片断,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探讨问题时,教师穿插讲述一些历史资料,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飞向太空作文500字到600字_作文

飞向太空作文500字到600字范文一:飞向太空作文600字 2028年,地球的环境极度恶化,联合国决定派出一支由科学家组成的调查,寻找个可以供人类生活的星球,而我调查一员中。 我和几名科学家登上了飞船,“轰……”的一声飞船起飞了。……了很长的飞行将落在与地球相似的有大气… 飞向太空2028年,地球的环境极度恶化,联合国决定派出一支由科学家组成的调查,寻找个可以供人类生活的星球,而我调查一员中。 我和几名科学家登上了飞船,“轰……”的一声飞船起飞了。……了很长的飞行将落在与地球相似的有大气层的星球。走出飞船,看见了仙境: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坪,鲜艳的花朵,清澈的湖水和漫山遍野的树木……往前走,突然,一艘巨大的UFO降落在面前,里面走出几个人穿着奇特:衣服是用白色的布做的下摆很长代替了裤子。更的是,它们头上竟还有个光环。简直和古希腊神话里的神样。还愣着呢,先开口了。一位长者走出了向鞠了一躬:“你们好!你们是地球上的人类吧?这里是帕索斯特星球,是帕索斯特人。去过地球次,最早降落在叫做希腊的地方。种族中叫做普罗米修斯的,教会了人类用火,人了感激称为神……”“你们会说人类的语言?”没等他说完,我就惊叫起来。“哈哈哈哈——”那长者捋捋胡子,“何止是会呢?你们人类的语言教的啊!”“哦,是啊!”异口同声,“那真是谢谢了!”说完,和一起笑了起来。“不早了,也该去勘探任务了。要不,就

先告辞了。”勘探组组长的话点醒了,这赛想起是来勘探任务的。 告了别,登上飞船向别的星球驶去。 范文二:飞向太空作文500字 “星星星星把眼眨,我给星星打电话:你离我们有多远?你那上面有些啥?星星打开信号灯,一闪一闪把话答:快快长大驾飞船,欢迎你们来侦察!” 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的一首儿歌。它让我对太空无比神往,总梦想着去遨游太空。 一天晚上,我梦见自己长出了一对翅膀,飞呀,飞呀,不一会儿就飞到了月球上。嫦娥姐姐带着玉兔来欢迎,我兴奋得跟她们抱在一起!嫦娥姐姐告诉我,当初被迫无奈服了仙丹,就常常想念后弈,在这里,她们太孤独,也太冷了。我连忙播下了太阳的种子,希望她们在这里也能像地球一样温暖。 告别了广寒宫,我又飘飘然飞入了太空,身边到处是五颜六色的星球,各种各样的飞船,上面坐满了来自各星球的旅客。忽然,一个飞碟向我飞来,一位外星人探出窗来向我打招呼,“你是从地球来的吗?欢迎你到太空作客,我领你参观我们太空,好吗?” 我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啊,这里的空气真新鲜,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草是这般绿,小鸟的歌声是这般欢快……我沉浸在这天堂美景中。这时,我还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没有上锁,这里的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忧愁和战争,大家都和平相处,互相谦让…… 看着这一切,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地球上的污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我打个电话让大家来这儿定居不是很好吗?我马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Ways of Learning Teaching Aims: 1.Understanding the main idea (that it would be ideal if we can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styles)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 by an anecdote-elaboration b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onclusion by a suggestion) 2.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s well as different way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point-to-point method or one-side-at-time method) 3.Grasp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in Texts A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4.Underst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related to the content 5.Conducting a series of theme-related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6.Learn to write notices, etc. Teaching Keypoints: 1.Grasp the main idea of Text A and language points in Text A 2.Cultural background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ways of learning 3.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Text A Teaching Difficulties: 1.Writing strategy and style demonstrated in Text A 2.Learn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difficult and long sentences Teaching Aids: Teacher-guided, discussion, exercises, group-activities,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period: 12classes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Warming up 1.Have students read the overview of page 2,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main topic of unit (ways of learning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2.Hav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script of listening part, explain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phrases, lead them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page3, check the answer 3.How to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4.Explain the cultural notes of education in the west 5.In class, students form two camps to debate the following issue: If you have a baby , which way would you prefer to use ,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velop more skills or to creativity? Step 2 Global analysis of Text A Ⅰ. Scanning Scan Text A and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 Benjamin was worried that he couldn’t put the key into the box. (F) (=Benjamin was not bothered at all.) 2. In the Chinese staff’s opinion, the parents should guide Benjamin to insert the key. (T) 3. The author and his wife didn’t care whether Benjamin succeeded in inserting the key into the slot. (T)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朝鲜战争、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三八线”、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2.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理由: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战,通过五次战役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理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其原因复杂,必须从国内情况和国际局势结合起来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关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需要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思维分析能力的积淀下,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 经过两年的历史学科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资料丰富,鉴于此,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一定的认知。鉴于此,本节课,用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发现历史、探究历史。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时代楷模”朱彦夫图。 老师导学:这是谁?他有哪些事迹? 学生回答后,老师导学:这是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1950年,朱彦夫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仅剩下他身负重伤,晕倒在阵地上,醒来后,朱彦夫爬出几千米,被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乡亲救起。抗美援朝是怎样的一场战争? 多媒体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飞向太空作文

飞向太空作文 篇一:关于生命的作文400字 篇一:关于生命的作文400字生命是无价的,对任何人、任何世间生灵来说都只有一次,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体味生命给予我们的馈赠。那天是暑假的一天,我和舅舅去家后面的小院里抓蜻蜓。那些蜻蜓的眼睛是黄|色的,肚子是翠绿的,身子又细又长,还有一双薄如羽翼的轻纱翅膀,真是惹人喜欢。说时迟那时快,我捉住了一只蜻蜓,只不过由于动作过猛,那只蜻蜓被我不小心而把脑袋给碰下来了,我叹息道:肯定活不成了!但它没有蹬腿,仍然在我手中不停的挣扎,这下我彻底被它那热爱生命的勇气和毅力感动了。我一松手便放了蜻蜓,谁曾想身子和脑袋仅有一丝细线相连的蜻蜓竟然坚持飞了起来,让我目瞪口呆!不久,我又在花丛中发现了那只蜻蜓,它静静地趴在那,一动不动,永远不能飞起来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惊涛骇浪时不时会向我们袭来。如果因一时的挫折而选择自绝于这个世界,那是多么悲痛。又是多么幼稚?一只蜻蜓尚且要挣扎着飞向草丛,虽然最后它死了,但他那种与命运挫折抗争的精神永

远活在我心中!篇二:关于生命的作文400字生命是什么?动物,植物,人都有生命。到底生命是什么呢?我一直都想弄个明白。一个星期天,我跟着妈妈去浇麦子,我很喜欢玩水,我拿着铁锨在轮沟里乱戳,突然,我看见一个长长的东西被我用铁锨戳成了两截,我赶忙蹲下身子,呀!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心想:这下完了,这条蚯蚓被我戳成了两截,死定了。我有有点惋惜,我也有点自责,自己残害了个小生命。我只能看着她痛苦的死去了。这时妈妈过来了,我把自己干的坏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笑说:“没事的,它会变成两条蚯蚓的。”蚯蚓的再生能力真强啊!又是一个星期天,我吃方便面的时候掉下了很多渣,引来了不少的蚂蚁。看到了蚂蚁匆匆的搬运方便面渣,我心想:蚂蚁真有那么大的力气吗?我怀着好奇心挖了一个小深坑,把蚂蚁们放进坑中,不给他们有任何的掏出的机会。便用泥土把这个坑填得满满的,还用手被这个坑使劲按了几下,心想:按得这么结实,准把他们给闷死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过了一会儿,几只蚂蚁陆续从坑里爬了出来。生命是什么?一个小小的动物都这样不屈服,更何况人 呢?生命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顽强地抗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篇三:关于生命的作文400字有时,外公总感觉自己的命运很不好,但他让我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教案(全套)

Unit 1 Ⅰ.Teaching objective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the author’s writing style 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consider that “generation gap” as a common phenomen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Ⅱ.Topics for discussion Whom do you go for help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 Why? What is your opinion on “generation gap”? Do you think there is generation gap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How to bridge the gap? Consider the deep reason of generation gap. Ⅲ.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ext 1 Highlights As a reminiscent writing the text tells of how the author’s newborn baby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her father and herself as he generation gap between her father and herself has existed for so long a time. By telling the reader how the gap disappears the author intends to display that the permanent lov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 and language points The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 One: (Paragraphs 1) As an introduction, the first paragraph suppli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whole story.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ould be asked: 1)1)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bout her trip to Hawaii? 2)2)How could you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her father/ Part Two: (Paragraphs 2-4) The three paragraphs elaborate on how their problems arose from their different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how these differences have developed into a kind of “cold war”(silence). It is a flashback into the author’s early years. The second paragraph lists a number of her father’s unreasonable demands in her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time. The third paragraph is about her option of college and marriage against her father’s will. The fourth paragraph describes the result of their clashes—they are both psych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 set apar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ould be asked: 1)1)Would you please find out what particular demands the father put on the author? 2)2)How did the father express his disapproval? Part Three: (Para. 5-6):In paragraph 5 the author recalls her childhood when she enjoyed her father’s profound love. This recall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only shows the father is capable of parental love, but also suggests the author’s yearning to turn the clock back and be her father’s little daughter again. Paragraph 6 returns to the present moment when, after long years of estrangement, the author cannot but wonder whether her father will extend his love for his “little daughter” to his crossbred grands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ould be asked:

第2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2课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讨论法 教具使用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等影片资料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 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 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 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4 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 2 根据第7页“动脑筋”: A. 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不能。) B. 他们谁说得对?(都对。) C. 为什么?(必须制止美国的侵略,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援助朝鲜,才能伸张国际正义;正义的力量最终将会战胜邪恶力量——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3 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 4 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土地改革》。 板书设计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开始时间:1950年10月 2.中国统帅:彭德怀 3.简单经过:五战五捷 教后反思

新职业英语《综合英语2》教案Unit 1 Teaching Plan

English for Careers 2 Unit 1 Workplace

Unit Focus fit in with reputation pros and cons outfit compliment for instance casual setting productive incorporate Teaching procedures This unit is arranged for a time span of 8 hours, during which a time limit is suggested for each step. Though it’s always important to keep a time limit in mind for each activity, a teacher should never stick to a rigid time plan in teaching, but rather follow a more flexible time table when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in-class occurrences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accordingly. Note that not every step suggested here is a must in teaching. A teacher can make whatever changes he thinks necessary. Hour 1: Course introduction 45 minutes Warming-up Task 1 10 minutes Objective: Ss can identify different rooms in an office. Steps: ? Ss read Warming-up Task 1. ? Get Ss to look at the layout of the office. ? Ask Ss to identify different rooms. ? Give the suggested answers. Suggested answ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