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硝基苯

1,4-二硝基苯
1,4-二硝基苯

1,4-二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4-二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4-di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2:对二硝基苯

英文名称2:p-dinit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629

CAS No.:100-25-4

分子式:C

6H

4

N

2

O

4

分子量:168.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皮绀、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心律紊乱、昏迷、抽搐、痹。有时中毒后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中毒性肝病。慢性中毒: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时,可出现贫血、黄疸;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1[皮]

前苏联MAC(mg/m3):1

TLVTN:OSHA 1mg/m3[皮]; ACGIH 0.15ppm,1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黄色结晶,有挥发性。

熔点(℃):173

沸点(℃):299

相对密度(水=1):1.5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8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6~1.49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染料制造。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61057

UN编号:1597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金属桶或塑料桶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凭到达地公安机关的运输证托运。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中试试验方法

浙江大为药业有限公司中试试验方案 方案编写人: 时间: 目录 1 试验项目小组成员与职责 2 试验目的 3 产品试制项目内容简介 4 产品试制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5 试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 6 产品试制场所选址 7 试验项目环境、安全性论证 8 产品试制方案变更 9 产品试制项目相关文件编制计划 10 中试车间生产装置的设计与设备安装 11 产品试制项目进度安排 一、试验项目小组成员与职责 1 组长:王具明 2 副组长:、汪部长、慕龙治、朱立荣、柴志善顾正辉 3 组员:操作工人10名

NO 2 COOCH 3 CH 3OOC CH 3 CH 3 N CH O NO 2 + 2CH 3COCH 2COOCH 3+NH 3二、 试验目的 1 本次试验通过对小试产品的放大研究,获得产品有关工艺、设备相关技术参数及中间产品质量可控的检验标准,为今后公司申报药品批文及商业化大生产以及药政部门的现场核查做好基础技术工作。 2 本次试验通过对小试产品的放大研究,为保证今后该品种的商业化大生产在安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为今后该品种商业化大生产装置能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安全、环保评价。 三、产品试制项目内容简介 本次中试品种为硝苯地平、苯酰甲硝唑,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硝苯地平在价格上也占据了强有力的优势。尤其近几年来,市场上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销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原料药硝苯地平供需量也在上升。苯酰甲硝唑是治疗抗滴虫和抗感染的药物,其国内市场生产厂家不多,通过调研发现,南非等第三世界国家需求较大,有一定市场价值。 四、产品试制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1 硝苯地平工艺技术方案 1.1 化学反应过程及生产流程图 1.1.1 化学反应过程 邻硝基苯甲醛 乙酰乙酸甲酯 氨水 硝苯地平 151.1 116.1 17.03 346.34 1.1.2 .工艺流程图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汪小兰第四版)-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12.1 写出分子式为C4H11N 的胺的各种异构体,命名,并指出各属于哪级胺。 NH 2 butan-1-amine NH 2 2-methylpropan-1-amine NH 2 2-methylpropan-2-amine NH 2 * butan-2-amine H N * N -methylpropan-1-amine N H diethylamine N N ,N -dimethylethanamine 12.2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a. CH 3CH 2NO 2 b. NO H 3C c.NHC 2H 5 d. H 3C N 2+ Br - e. Br NHCOCH 3 f. CH 3CH 2CH 2CN g. NHNH 2 O 2N h. H 2NCH 2(CH 2)4CH 2NH 2 i. NH O O j. (CH 3CH 2)2N--NO k. C 6H 5CH 2 N CH 3CH 3 C 12H 25 + Br - l.胆碱 m. 多巴胺 n. 乙酰胆碱 o. 肾上腺素 p. 异丁胺 q. 胍 r. CH 3CH 2N(CH 3)2 答案: a. 硝基乙烷 b. p —亚硝基甲苯 c. N -乙基苯胺 d. 对甲苯重氮氢溴酸盐或溴化重氮对甲苯 e. 邻溴乙酰苯胺 f. 丁腈 g. 对硝基苯肼 h. 1,6-己二胺 i. 丁二酰亚胺 j. N-亚硝基二乙胺 k. 溴化十二烷基苄基二甲铵

[(CH3)3N+CH2CH2OH]OH-m.HO HO CH2CH2NH2n. l.[(CH3)3N+CH2CH2OCOCH3]OH- o.HO HO CH(OH)CH2NHCH3p.(CH 3 )2CHCH2NH2r.N,N--二甲基乙胺 q.H 2 N-C-NH2 NH 12.3 下列哪个化合物存在对映异构体? a.CH 3NHCH2CH2Cl b.(C H3)2N +(C H 2 C H2C l)2C l- c.N CH 3 d.CH2CHCH3 NH2 答案: a, d存在。但a 的对映异构体在通常条件下很容易相互转化。 12.4 下列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氢键: a. 二甲胺的水溶液 b. 纯的二甲胺 答案: O H H O H H N H3C H3C H N H3C H3C H H3H3 H3H3Ⅰ Ⅱ Ⅲ a中有ⅢⅡⅠⅠ 三种氢键 b.中只有一种氢键 H H 12.5 如何解释下列事实? a.苄胺(C6H5CH2NH2)的碱性与烷基胺基本相同,而与芳胺不同。 b.下列化合物的pK a为 O2N NH2NH 2 H3C NH2 pK b=13.0pK b=9.37pK b=8.70 答案: a. 因为在苄胺中,N未与苯环直接相连,其孤对电子不能与苯环共轭,所以碱性与烷基 胺基本相似。 O2N NH2--NH2 H3C NH2--NH 2 中,硝基具有强的吸电子效应。中N上孤对电子更多地偏向苯环,所以与苯胺相比,其碱性更弱。 b. 中,甲基具有一定的给电子效应,中N上 而 所以与苯胺相比,其碱性略强. 使电子云密度增加, 12.6 以反应式表示如何用(+)-酒石酸拆分仲丁胺? 答案:

二硝基苯参考文本

二硝基苯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二硝基苯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化学式:C?H?(NO?)? 分子量:168.11 特性:黄色结晶,能溶于醇,微溶于水,有挥发性, 能随水蒸气同时挥发,其蒸气比空气重4.8倍。相对密度 1.587;熔点173℃;沸点299℃。易燃固体,其蒸气能与 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种或高温能能引起燃烧,与 氧化剂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染 料。 包装:试剂品为玻璃瓶装,严封后再装入木箱,箱内 瓶与瓶之间均用塑料气泡垫填塞妥实,箱外用铁丝或铁皮 加固。工业品为塑料袋,外套铁桶包装,桶口严密不漏, 桶皮厚度不少于0.5mm,包装外均应标明产品名称、规

格、重量、危险品标志、出厂日期、注意事项等。 贮存条件: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门窗严密,且开关灵活,空气畅通,窗玻璃涂白以防日光直晒。库温保持在30℃以下,最高不超过32℃,相对密度80%以下。库房照明和排风设备,应使用防爆,封闭式电器,严禁用明火照明,与氧化剂、酸类等性质不同的产品分库贮存。 养护: 1)入库验收:包装应无破损,受潮、水湿现象,内外包装无沾染杂质,感官质量无异变、受潮、结块、异味等不正常现象,做好记录。 2)堆码苫垫:堆码时下垫一层枕木或垫高15cm以上,码行列式货垛,要求整齐、美观、牢固、垛高不超过2.5m,垛距80~90cm,墙距、柱距15cm。 3)在库检查:保管员除每日下班前、上班后进行安

48硝基苯(硝基苯、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对硝基甲苯)水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592-2010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和生活污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样品体积为500ml 时,本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见表1。 表1 方法检出限及测定上限、下限 2方法原理 用二氯甲烷萃取水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萃取液经脱水和浓缩后,用气象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测定。 2,4,6-三硝基苯甲酸水溶性强,在加热时脱羟基转化为1,3,5-三硝基苯。因此,将二氯甲烷萃取后的水进行加热,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单独测定2,4,6-三硝基苯甲酸。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蒸馏水。 3.1 浓硫酸(H 2SO 4):P=1.84g/ml 3.2 二氯甲烷(CH 2CI 2):液相色谱纯。 3.3 乙酸乙酯(C 4H 8O 2):液相色谱纯。 3.4 无水硫酸钠(Na 2SO 4): 使用前在350℃马弗炉中灼烧4h ,冷却至室温,装入玻璃瓶中备用。 3.5 硝基苯类化合物标准溶液: P=1.00mg/ml 。 于4℃密闭避光保存。可以使用市售有证标准物质。 3.6 2,4,6-三硝基苯甲酸:粉末状固体颗粒,纯度>98.5%。 3.7 2,4,6-三硝基苯甲酸标准溶液:P=1.00mg/ml 。 避光保存,一周内有效。 3.8载气:氮气,纯度≥99.99%(体积分数)。 法 作业指导书 项目 硝基苯类(硝基苯、邻 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 对硝基甲苯) 适用范围 工业、生活污水 编制人 批准人 朱小平 共 5 页 第 1 页 批准日期 2014年3月10日

对硝基苯甲酰胺

对硝基苯甲酰胺化学品安全 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硝基苯甲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p-nitrobenz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746CAS No.: 619-80-7 分子式: C 7H 6N 2O 3分子量:166.14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具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灭火方法: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甲酰胺 619-80-7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TLVT N:未制定标准TLVW N: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针状结晶。熔点(℃):201.4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 a ):无资料燃烧热(kJ /mo 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 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 /V):无资料爆炸下限%(V /V):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解答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 解答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习题解答 第1章绪论 1.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关于分子如何构成的理论。价键理论主要关注于σ键和π键的形成,通过研究受成键情况影响的轨道形状描述分子的形状。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况,用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来描述分子的形成。 2.u=78/12+1=6, C6H6 3.均裂,发生游离基型反应,异裂,发生离子型反应。 第2章烷烃 1.(1)3-甲基戊烷(2)3-甲基-3-乙基己烷 2. 3.(1)CH 3 C CH 2 CH 3 CH 3 CH 3 2,2- 二甲基丁烷 (2) CH 2 CH 3 C 2 H 5 C CH CH 3 CH 3 C H 3 2, 3- 二甲基3-乙基戊烷 (3) CH CHCH 3 CH 3 CH 2 CH CH 3 CH 3 (CH 3 ) 3 C 2,2,3,5,6-五甲基庚烷 4.(1) CH 3 C CH 3 CH 3 CH 3 (2)CH2CH2 C H 3 CH 3 CH 2 (3) CH 2 CHCH 3 3 C H 3 (4) CH 3 C CH 3 CH 3 CH 3 5. (1)

第3章烯烃与红外光谱 1.答: (1) 1-己烯(2) 2-己烯(3)己烯 (4) 2-甲基-1-戊烯(5) 3-甲基-1-戊烯(6) 4-甲基-1-戊烯(7) 2-甲基-2-戊烯(8) 3-甲基-2-戊烯(9) 4-甲基-2-戊烯 CH3CHC=CH2 CH3 CH3CH3CCH=CH2 3 CH3 CH3C=CCH3 CH3 CH3 CH3CH2C=CH2 CH2CH3 (10) 2,3-二甲基-1-丁烯(11)3,3-二甲基-1-丁烯 (12) 2,3-二甲基-2-丁烯 (13) 2-乙基-1-丁烯 其中(2)、(3)、(8)、(9)有顺反异构。 2.答:(1)(2) (3) (4) (5) (6) (7) 3.答:无顺反异构 4.答: 5.答: 1)Cl I 2)500 Cl ClOH ℃ 3)OH 4) or 5) Br 第4章炔烃与共轭双烯 1.答: (1)2,2,5-三甲基-3-己炔 (2)1,3-己二烯-5-炔

环境空气硝基苯实验作业指导书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1、方法依据 环境空气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适用范围 本法检出限为2.5×10-2ng(进样1μl),采样体积50L、样品溶液为10m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3、测定原理 空气中硝基苯用苯吸收,经OV-17色谱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外标法定量。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 纯苯: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馏,色谱分析下无干扰峰。 5.2 硝基苯、苯胺、对-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氯苯。 5、仪器和设备 5.1 多孔玻板吸收管。 5.2 微量注射器:5μl。 5.3 空气采样器:流量0~1L/min。 5.4 气相色谱仪:具电子捕获检测器。

柱温:170℃;气化室温度:180℃;检测器:220℃;氮气流量:32ml/min 。 6、样品 6.1 样品采集 串联两支内装10.0ml 苯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1L/min 的流量采样,采样时间视硝基苯浓度而定,采样后,以苯定容至10.0ml ,待测。 7、分析步骤 7.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10g (准确至0.0001g )硝基苯,置于100ml 容量瓶中,以纯苯稀释至标线作为标准贮备液,每毫升含1.000mg 硝基苯。 7.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标准贮备液逐级用苯稀释配制成每毫升液体含0、0.05、0.10、10.0及100.0μg 的硝基苯标准液,待色谱仪基线平直后,进标准溶液1.00μl ,待定标样的保留时间及峰高,以峰高对含量(μg )绘制标准曲线。 7.3 标准色谱图 参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标准色谱图。 8、结果计算 8.1 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操作,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8.2 计算公式如下: n V W W m mg 213/+=)硝基苯(

2,4-二硝基苯肼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2,4-二硝基苯肼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4-二硝基苯肼 化学品英文名称: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468 CAS No.: 119-26-6 分子式:C6H6N4O4 分子量:19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2,4-二硝基苯肼119-2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致敏性。本品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岀现紫绢。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苯甲酰胺的用途

苯甲酰胺的用途 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医药 1、N苄基二氧代噻唑烷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制造中间体及其制造方法 2、新的吗啉代苯甲酰胺盐 3、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含有它们的药物 4、取代的2氨基苯甲酰胺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应用 5、5氯2甲氧基N(2(4甲氧基3甲氨基硫代羰基氨基磺酰苯基)乙基)苯甲酰胺的钠盐的晶形 6、二氢茚基取代的苯甲酰胺、其制备方法、其作为药物的应用、和含有它们的药物制剂 7、苯甲酰胺衍生物、农业与园艺用杀虫剂及其用途 8、N(11二甲基乙基)4[[(5乙氧基4顺[2(4吗啉代)乙氧基]2氧代螺[环己烷13'[3H]吲哚]1'(2H)基]磺酰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及其盐的新制备方法 9、包含苯甲酰胺衍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 10、具有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活性的苯甲酰胺制剂 11、多晶型的N[3[[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氨基]丙基]4硝基苯甲酰胺盐酸化物 12、苯甲酰胺和相关的因子X抑制剂 13、硝基一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14、氨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15、杀虫的邻氨基苯甲酰胺 16、用于治疗疼痛的羟苯基哌嗪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17、用于治疗疼痛的喹啉基亚哌啶4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18、治疗疼痛的羟苯基亚哌啶4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19、(R)N[5甲基8(4甲基哌嗪1基)四氢2萘基]4吗啉代苯甲酰胺的新形态 20、联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21、新的胍基苯甲酰胺 22、作为降低脂质剂的联苯甲酰胺化合物 23、作为X因子抑制剂的羟苯甲酰胺衍生物 24、4胍基苯甲酰胺类抗生育化合物 25、4氟N(12二氢化茚2基)苯甲酰胺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26、基于丙酰胺和吡啶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27、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其作为抗心律不齐剂的应用及其药物制剂 28、作为EGRF2和EGFR3抑制剂的选择性邻氨基苯甲酰胺吡啶酰胺 29、4(苯基哌啶4基亚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或胃肠疾病中的用途 30、4(苯基哌啶4基亚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或胃肠疾病中的用途 31、4(苯基哌啶4基亚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或胃肠疾病中的用途 32、4(苯基哌啶4基亚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或胃肠疾病中的用途 33、带有杂芳基磺酰基侧链的邻氨基苯甲酰胺、其制备方法、其用作药物或诊断剂的用途以及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药物制剂 34、4(苯基(哌啶4基)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症或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35、4(苯基(哌啶4基)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症或胃肠病中的应用 36、4(苯基(哌嗪基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症或胃肠病中的应用 37、4(苯基(哌啶4基)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疼痛、焦虑症或胃肠病中的应用

13-14-1有机化学B复习-答案

2013年有机化学B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环烷烃中加氢开环最容易的是: ( )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戊烷 (D) 环己烷 2.下列化合物酸性次序由强至弱排列正确的是() ①Cl2CHCOOH ②CH3COOH ③ClCH2COOH ④ClCH2CH2COOH (A) ②>①>③>④(B)②>④>③>①(C) ①>④>③>②(D) ①>③>④ >② ROOR 3. (CH3)2C=CH2 + HCl 产物主要是: ( ) (A) (CH3)2CHCH2Cl (B) (CH3)2CClCH3 (C) CH3CH2CH2CH2Cl (D) CH3CHClCH2CH3 4.(CH3)2CHCH2CH3最易被溴代的H原子为: ( ) (A) 伯氢原子 (B) 仲氢原子 (C) 叔氢原子(D) 没有差别 5.下列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列,它们的优先次序是() ①–CH2CH(CH3)2②-CH2CH2CH2CH3③-C(CH3)3 ④-CH(CH3)CH2CH3 (A)②>①>③>④(B) ④>①>③>②(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6.光照下,烷烃卤代反应是通过哪种中间体进行的:( ) (A)碳正离子(B) 自由基(C) 碳负离子(D) 协同反应,无中间体 7.下列化合物是内消旋体的是()

8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有顺反异构体? ( ) (A) CHCl =CHCl (B) CH 2=CCl 2(C) 1-戊烯 (D) 2-甲基-2-丁烯 9.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①>③>④(B) ①>④>③>②(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10.实验室中常用Br 2的CCl 4溶液鉴定烯键,其反应历程是:( ) (A)亲电加成反应 (B)自由基加成(C)协同反应 (D)亲电取代反应 11.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的速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苯 ②硝基苯 ③甲苯 ④ 氯苯 (A )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12.威廉森合成法可用于合成:( ) A 混合醚 B 卤代烃C 伯胺D 高级脂肪酸 13. 某烯烃经臭氧化和还原水解后只得CH 3COCH 3,该烯烃为: ( ) (A) (CH 3)2C =CHCH 3 (B) CH 3CH =CH 2 (C) (CH 3)2C =C(CH 3)2 (D) (CH 3)2C =CH 2 14. 分子式为C 7H 14的化合物G 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4-甲基戊酸,并有一种无色气体逸出, G 的结构式是: ( ) (A)(CH 3)2CHCH 2CH 2CH =CH 2(B) (CH 3)3CCH =CHCH 3 (C) (CH 3)2CHCH =C(CH 3)2(D) CH 3CH 2CH =CHCH(CH 3)2 15. 丙炔与H 2O 在硫酸汞催化作用下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 )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 OH (C) CH 3 CHCHO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OH (C) CH 3CHCHO (D)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OH (C) CH 3CHCHO

【请教】氯化亚砜的酰氯化问题 - 有机交流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

【请教】氯化亚砜的酰氯化问题 - 有机交流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请教】氯化亚砜的酰氯化问题 我在做对硝基苯甲酸的进行氯化, 由于对硝基苯甲酸是固体, 而且产物对硝基苯甲酰氯也是固体反应时间特别长 主要有两个问题: 1. 不知道如何选择溶剂, 如果有合适的溶剂应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且如果选用氯化亚砜作溶剂比较浪费反应时间达到40小时,不知道大伙有没有好的方法? 2. 氯化亚砜在做氯化的时候可不可以回收呀? 用二氯乙烷,60度反应,固体近全溶后再反应半小时,一般四小时即可。旋蒸出去一半左右溶剂(SOCl2基本已干净),后进行下步反应。 请问是不是做过这个物质呀?我们也是固体溶解就可以停止反应了, 不知道可以不? 这个反应不是用二氯亚砜回流,DMF催化么! 没有用他催化 我是用二氯亚砜80°回流反应一天,然后再减压蒸馏出二氯亚砜的。 二氯亚砜我都没有回收。二氯亚砜应该要蒸得很干吧,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反应的呀。 80度的时候反应一天可能固体还没有完全溶解吧?我用的是甲苯回流过夜 ,用氯仿回流2小时就可以了 对硝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我想用对硝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合成,但是反应有氯化亚砜必须除干净,大家有什么方法吗?硝基苯甲酸不能用二氯亚砜酰氯化的,根本都上不去(一点不反应),不信你试一试。切记硝基对苯系物的邻对位的影响很大,不是一般的大。用五氯化磷才能做成酰氯,分子比为1:1.2,五氯化磷过量,生成物中有三氯氧磷。先把两种固体加入,加热融化后开搅拌,当然也能先开搅拌,反应完后蒸出三氯氧磷即可,最后蒸出对硝基本甲酰氯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加热?我做过一个间硝基的,直接用氯化亚砜作为溶剂,室温把羧酸加入其中是不反应的,升温至60℃左右反应开始,产生气泡。大约2h后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停止。此时蒸除多余的氯化亚砜即可。 可用对硝基苯甲酸和草酰氯常温下反应,草酰氯沸点很低,也很好除去 用对硝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很好合成的啊文献也有我也做过 mixture of 4-nitrobenzoic acid 8 (150.0 g, 0.9 mol) and thionyl chloride (210 ml) was stirred under reflux for 5 h. The mixture was then condensed under reduced pressure, and a yellow solid (166.8 g) was obtained with a yield of 99.8%. The product was sufficiently pure to proceed to the next step. 本人参考资料,用二氯亚砜作为氯化剂,DMF一滴作为催化剂。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减压蒸馏处理,遇到以下问题:减压过程中,一直没有固体析出。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正常的

年生产12000吨二硝基苯工艺设计书

年产12000吨二硝基苯工艺设计书 1.1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化工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全面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该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理论及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与升华,是创新潜能得到激发的过程,是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 化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优良的科学品质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科学技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关问题的能力,检验科研基本训练的实际效果。 工程设计是工程师工作实践中最富创造性的容。设计能力不同于理论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它是一种如何将思维形式的知识转化为客观上尚未存在而可以实现的物质实体的创造能力,即不仅是认识客观、表现客观而且是创造客观的能力。因此设计能力的培养对工科学生尤为重要。 具体来讲化工课程设计有如下目的、意义: (1)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在课程设计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结合课题的需要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化工课程设计加强对学生计算、绘图、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编辑设计文件、使用规化手册等最基本的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4)通过化工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树立起具有符合国情和生产实际的正确的设计思 想和观点;树立起严谨、负责、实事、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并具有创新意识及与

实验 总维生素C的测定—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实验总维生素C的测定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总维生素C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天然维生素C 的结构功能以及天然存在形式。 2.掌握测定总维生素C 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Vc、脱氢型Vc 和二酮古龙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由此通过比色可对样品中总坏血酸进行定量。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恒温水浴锅(37±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织捣碎机。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4.5mol/L 硫酸:小心将250mL 硫酸(比重1.84)加入到700mL 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2、(9+1)硫酸:小心将900mL 硫酸(比重1.84)加入到100mL 水中,搅拌均匀。 3、2% 2,4-二硝基苯肼溶液(20g/L2,4 -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 2,4 - 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 硫酸内,过滤使用(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过

滤)。 4、2%草酸溶液(20g/L 草酸溶液):溶解20g 草酸(422O C H )于700mL 水中,再加水 稀释至1000mL 。 5、1%草酸溶液(10g/L 草酸溶液):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000mL 。 6、1%硫脲溶液(10g/L 硫脲溶液):溶解5g 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20g/L 硫脲溶液):溶解10g 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8、1mol/L 盐酸:取100mL 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溶解100mg 纯抗坏血酸于100mL 1%草酸中。 10、活性炭:将100g 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 盐酸中,水浴回流1-2h ,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 3e F )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将2%亚铁氰化钾(20g/L 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上述洗出滤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四、操作步骤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一)样品的测定 1.浸提: 鲜样的制备:称100g 鲜样和100g 2%草酸溶液(20g/L 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

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5-氨基间苯二甲酸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5-氨基间苯二甲酸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性 能研究 羧酸配体具有溶解性能好,配位能力强,生成的配位化合物稳定性高,配位模式灵活、易于调控,结构富于变化等优点,并且羧酸类配体既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又具有形成配体间弱相互作用的潜力,使得二羧酸类配体构筑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芳香族多羧酸配体具有更大的刚性,不但有利于晶体生长,也有助于合成出具有特殊光、电、磁等复合功能的刚性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 第一章介绍了5-氨基间苯二甲酸和苯甲酰胺类化合物为配体组装成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合成了5-(4-硝基苯甲酰胺基)间苯二甲酸、5-(4-溴苯甲酰胺基)间苯二甲酸、5-(4-羟基苯甲酰胺基)间苯二甲酸、5-(4-甲基苯甲酰胺基)间苯二甲酸和5-苯甲酰胺间苯二甲酸等五种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最佳的合成路线。 并以这些有机化合物为第一配体,以1,3-双(2-取代苯并咪唑-1-基)丙烷为第二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相关配位聚合物。第三章使用5-氨基间苯二甲酸(H2aip)为第一配体,以双(2-苯并咪唑基)丙烷(bbp)以及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bbop)为第二配体,与CoCl2·6H2O或NiCl2·6H2O反应,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混配配位化合物{[Co(aip)(bbp)]?(H2O)2}n(1)和{[Ni2(aip)(bbop)2]?(H2O)2}n(2)。 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以及粘度法研究了两种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并研究了两种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性能。第四章使

2,4-二硝基苯肼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2,4-二硝基苯肼 化学品英文名: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2,4-二硝基苯肼119-26-6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致敏性。本品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受撞击、磨擦,遇明火或其它点火源极易爆炸。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防静电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 泄漏区。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并筑堤收容。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 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毒物渗透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 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为安全起见,储存时常以不少于25%的水润湿、钝化。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5℃。包装密封。应与氧 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毒物渗透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关于编制4-硝基苯甲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4-硝基苯甲酰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702651359.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4-硝基苯甲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4-硝基苯甲酰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4-硝基苯甲酰胺项目发展概况 (12)

实验八 食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实验八食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scorbic acid in foods (by colorimetry with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一)目的 掌握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食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 (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和设备 1.1 恒温箱(37±0.5)℃。 1.2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1.3 捣碎机 2.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2.1 4.5 mol/L硫酸谨慎地加250mL硫酸(相对密度1.84)于700 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 mL。 2.2 85%硫酸谨慎地加900 mL硫酸(相对密度1.84)于100 mL水中。 2.3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 2,4—二硝基苯肼于100 mL 4.5 mol/L 硫酸内,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必须过滤。 2.4 2%草酸溶液溶解20g草酸(H2C2O4)于700 mL水中,稀释至1000mL。2.5 1%草酸溶液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000mL。 2.6 1%硫脲溶液溶解5g硫脲于500 mL 1%草酸溶液中。 2.7 2%硫脲溶液溶解10g硫脲于500mL 1%皋酸溶液中。 2.8 l 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 mL。 2.9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溶解100mg纯抗坏血酸于100 mL l%草酸中,配成每毫升相当于l mg抗坏血酸。 2.10 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l mol/L盐酸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硝基苯肼

一、 理化特性: 二、 危险性概述: 1、 危险性类别: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致敏性。本品吸收 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2、 GHS-分类:易燃固体 (类别1);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严 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类别2B)。 3、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危险 4、 危险信息:本品易燃,吞咽有害,造成眼刺激。 5、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禁止吸烟。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 接。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使 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 防护面具。 三、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四、消防措施 1、危险特性: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五、泄漏应急措施 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