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

Techfaith 技术资料 手机 结构设计指南 (Design Guide Line) --- Revision T3 --- 序言 手机的结构设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设计指南的撰写,旨在总结和归纳以往我们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经验,重点阐述本公司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避免不同的工程师在设计时,重复出现以往的错误。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出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 本文的撰写,旨在抛砖引玉,我们将不断地总结设计经验,完善本设计指南,使我们的结构设计做得更好。 本文的内容不涉及从事手机结构设计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PRO/E、英语水平、模具制造等等。 2004年 9月

一. 手机的一般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五花八门,每年新上市的手机达上千款,造型各异,功能各有千秋。但从结构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如下五种: 1.直板式 Candy bar 2.折叠式 Clamshell 3.滑盖式 Slide 4.折叠旋转式 Clamshell & Rotary 5.直板旋转式 Candy bar & Rotary 本设计指南将侧重于前四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手机结构主要包含几个功能模块:外壳组件(Housing),电路板(PCBA),显示模块(LCD),天线(Antenna),键盘(keypad),电池(Battery)。但随着手机的具体功能和造型不同,这些模块又会有所不同,下面以几种常见手机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手机上的结构部件。 图1-1是一款直板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1 对于直板型手机,主要结构部件有: ?显示屏镜片LCD LENS ?前壳Front housing ?显示屏支撑架LCD Frame ?键盘和侧键Keypad/Side key ?按键弹性片Metal dome ?键盘支架Keypad frame ?后壳Rear housing ?电池Battery package ?电池盖Battery cover ?螺丝/螺帽screw/nut ?电池盖按钮Button

手机设计指引-侧键结构设计

结构部标准设计说明—— (SIDE_KEY) 1.概述 本文件描述了结构部员工在设计中需要大家遵守的规范。 2.目的 设计产品时有相应的依据,保证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数据的统一性,互换性,高效性。 提高工作效率。 3.具体内容 (1).功能描述: 在侧键按动的过程中,推动side_key_switch(或side_key_metaldome)到一定的行程(一般为0.2mm),从而达到使side_key_switch(或side_key_metaldome)电路导通的目的。 (2).装配关系(与周边器件): B A S E R E A R H S G S ID E_K E Y_R U B B E R S ID E_K E Y 图1:SIDE_KEY装配分解状态示意图 SIDE_KEY与SIDE_KEY_RUBBER通过胶水(通常为UV胶或瞬干胶)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胶水的厚度在0.05mm左右。为了便于装配,一般先将SIDE_KEY组件装到HSG上,再组装PC板。 SIDE_KEY与周边器件装配尺寸设计注意事项:

侧键连接器分两种: SIDE_KEY_SWITCH和SIDE_KEY_FPC I.SIDE_KEY _SWITCH(常用的是CITIZEN的LS10N2T,详细尺寸以及SPEC,请见SIDE_KEY_SWITCH) 图2:SIDE_KEY与SIDE_KEY_SWITCH及HSG装配尺寸图 a.SIDE_KEY与HSG周边的间隙尺寸(A)为0.1mm,间隙尺寸过小,容易卡键;间隙 尺寸过大则配合过松,影响外观且易上下摆动; b.SIDE_KEY与HSG的装配间隙(B)可保留0.05mm空间; c.SIDE_KEY外侧与HSG距离( C )应大于0.6mm,尺寸过小,手感不好, d.SIDE_KEY_RUBBER导电柱与SIDE_KEY_SWITCH的装配间隙(D)控制在0.05- 0.1mm之间。若间隙过大,按动时侧键容易下陷,手感不好;间隙过小,难装配且不 利于后期调整; e.SIDE_KEY_SWITCH(或SIDE_KEY_METALDOME)的行程一般为0.20mm; f.SIDE_KEY_RUBBER与HSG的装配避让间隙(E)应保证在0.4mm以上,因 SIDE_KEY_SWITCH的行程为0.2mm,若避让间隙过小,会造成侧键按不到底,影响按键功能。 g.SIDE_KEY_RUBBER与HSG的间隙(F)尽量做到0.3mm以上,尺寸过小,按键在 按动过程中,SIDE_KEY_RUBBER会碰到HSG,从而影响侧键手感

手机外壳结构设计指引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z PCBA-LAYOUT及ID评审是否OK z标准件/共用件 z内部空间、强度校核: z根据PCBA进行高度,宽度(比较PCBA单边增加2.5~~3.0,或按键/扣位处避空)与长度分析。 z装配方式,定位与固定; z材料,表面工艺,加工方式, z成本,周期,采购便利性; 塑料壳体设计 1.材料的选取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 frame,LCD frame)等。 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 美PA-727,PA757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用GE CYCOLOY C1200HF。 PC:高强度,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 PC材料)。较常用GE LEXAN EXL1414和Samsung HF1023IM。 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模具评审Tooling 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 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上、下壳断差的设计: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 <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 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 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 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供应商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手机整机检验规范标准

整机质量检验标准 目录 前言 (2) 1.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缺陷等级分类 (3)

4.缺陷名词 (4) 5 缺陷判断列表 (6) 6 检验环境及条件: (7) 7 检验方式和接受抽样标准 (8) 8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9) 8.1 常规检验 (9) 8.2 性能指标检验项目判定: (10) 8.3 装配检验项目判定: (10) 8.4 外观检验项目判定: (12) 8.5 包装检验项目判定(出货检验): (15) 8.6 硬件类检查标准: (15) 8. 7 包装检验项目: (15) 前言 ●目的和作用 为确保所有手机的生产、检验工序有序进行,本标准为过程质量控制、在线模拟用户检验、例行检验、最终成品检验和确认检验提供依据,特编写本标准 ●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手机产品的各种质量检验。

执行者 生产部、品质部、硬件部、软件部、结构部、工程部、售后服务部、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成品质量检验标准》,本次标准修订由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质量部提出。 本次标准修订部门:项目部 本次标准主要修订人: 本次标准审核人: 本次标准发布批准人: 本标准于2015年4月首次发布。 手机产品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司所生产的所有GSM、CDMA、TD-SCDMA、WCDMA等手机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缺陷等级分类 3.1 严重缺陷(A类) a)导致用户选购时拒绝购买的故障;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1. 声音的主观评价 声音的评价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评价主要依赖于频响曲线﹑SPL值等声学物理参数,主观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高频是色彩,高中频是亮度,中低频是力度,低频是基础。音质评价术语和其声学特性的关系如下表示: 从人耳的听觉特性来讲,低频是基础音,如果低频音的声压值太低,会显得音色单纯,缺乏力度,这部分对听觉的影响很大。对于中频段而言,由于频带较宽,又是人耳听觉最灵敏的区域,适当提升,有利于增强放音的临场感,有利于提高清晰度和层次感。而高于 8KHz略有提升,可使高频段的音色显得生动活泼些。一般情况下,手机发声音质的好坏可以用其频响曲线来判定,好的频响曲线会使人感觉良好。 声音失真对听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程度取决于失真的大小。对于输入的一个单一频率的正弦电信号,输出声信号中谐波分量的总和与基波分量的比值称为总谐波失真(THD),其对听觉的影响程度如下:THD<1%时,不论什么节目信号都可以认为是满意的; THD>3%时,人耳已可感知; THD>5%时,会有轻微的噪声感; THD>10%时,噪声已基本不可忍受。 对于手机而言,由于受到外形和Speaker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将它与音响相比,因此手机铃声主要关注声音大小、是否有杂音、是否有良好的中低音效果。 2. 手机铃声的影响因素 铃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铃声的大小、所表现出的频带宽度(特别是低频效果)和其失真度大小。对手机而言,Speaker、手机声腔、音频电路和MIDI选曲是四个关键因素,它们本身的特性和相互间的配合决定了铃声的音质。 Speaker单体的品质对于铃声的各个方面影响都很大。其灵敏度对于声音的大小,其低频性能对于铃声的低音效果,其失真度大小对于铃声是否有杂音都是极为关键的。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手机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手机结构配合间隙 设计规范 (版本V1.0)

变更记录

目录 变更记录………………………………………………………………………………………………………………目录………………………………………………………………………………………………………………………前沿………………………………………………………………………………………………………………………第一章手机结构件外观面配合间隙设计………………………………………………………… 1.1镜片(lens) ………………………………………………………………………………………………. 1.2按键(keys) ………………………………………………………………………………………………. 1.3电池盖(batt-cover) ………………………………………………………………………………….. 1.4外观面接插件(USB.I/O等) …………………………………………………………………….. 1.5螺丝塞……………………………………………………………………………………………………… 1.6翻盖机相关…………………………………………………………………………….………………. 1.7滑盖机相关…………………………………………………………………………….………………. 第二章手机机电料配合间隙设计…………………………………………………………………… 2.1听筒(receiver)…………………………………………………………………….………………….. 2.2喇叭(speaker)…………………………………………………………………….…………………… 2.3马达(motor)…………………………………………………………………….……………………… 2.4显示屏(LCM)…………………………………………………………………….……………………. 2.5摄像头(camera)…………………………………………………………………….………………… 2.6送话器(mic)…………………………………………………………………….……………………… 2.7电池(battery)…………………………………………………………………….…………………… 2.8 USB/IO/Nokia充电器……………………………………………………….…………………….. 2.9 连接器……………………………………………………….……………………..…………………… 2.10卡座……………………………………………………….……………………………………………… 2.11灯(LED)…………………………………………………………………….…………………………… 2.12转轴…………………………………………………………………….………………………………… 2.13滑轨…………………………………………………………………….…………………………………

手机结构设计手册(内部资料)

精品文档 第1章绪论 (4) 1.1 手机的分类 (4) 1.2 手机的主要结构件名称 (5) 1.3 手机结构件的几大种类 (5) 1.4 手机零件命名规则 (5) 1.5 手机结构设计流程 (11) 第2章手机壳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12) 2.1 前言 (12) 2.2 手机常用材料 (12) 2.2.1 PC(学名聚碳酸酯) (12) 2.2.2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3) 2.2.3 PC+ABS(PC与ABS的合成材料) (13) 2.2.4 选材要点 (13) 2.3 手机壳体的涂装工艺 (14) 2.3.1 涂料 (14) 2.3.2 喷涂方法 (15) 2.3.3 涂层厚度 (15) 2.3.4 颜色及光亮度 (15) 2.3.5 色板签样 (15) 2.3.6 耐磨及抗剥离检测 (16) 2.3.7 涂料生产厂家 (16) 2.4 手机壳体的模具加工 (16) 2.5 塑胶件加工要求 (16) 2.5.1 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16) 2.5.2 脱模斜度的要求 (17) 2.5.3 壁厚的要求 (17) 2.5.4 加强筋 (17) 2.5.5 圆角 (18) 2.6 手机3D设计 (18) 2.6.1 手机3D建模思路 (18) 2.6.2 手机结构设计 (19) 第3章按键的设计及制造工艺 (26) 3.1 前言 (26) 可修改

精品文档 3.2 P+R按键设计与制造工艺 (26) 3.3 硅胶按键设计与制造工艺 (27) 3.4 PC(IMD)按键设计与制造工艺 (28) 3.5 Metal Dome的设计 (28) 3.5.1 概述 (28) 3.5.2 Metal Dome的设计 (29) 3.5.3 Metal Dome触点不同表面镀层性能对比 (29) 3.5.4 Metal Dome技术特性 (29) 3.6 手机按键设计要点 (30) 第4章标牌和镜片设计及其制造工艺 (33) 4.1 前言 (33) 4.2 金属标牌设计与制造工艺 (33) 4.2.1 电铸Ni标牌制造工艺 (33) 4.2.2 铝合金标牌制造工艺 (35) 4.3 塑料标牌及镜片设计与制造工艺 (36) 4.3.1 IMD工艺 (36) 4.3.2 IML工艺 (38) 4.3.3 IMD与IML工艺特点比较 (39) 4.3.4 注塑镜片工艺 (39) 4.3.5 IMD、IML、注塑工艺之比较 (42) 4.4 平板镜片设计与制造工艺 (42) 4.4.1 视窗玻璃镜片 (42) 4.4.2 塑料板材镜片 (42) 4.5 镀膜工艺介绍 (43) 4.5.1 真空镀 (43) 4.5.2 电镀俗称水镀 (44) 4.5.3 喷镀 (44) 第5章金属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 (45) 5.1 前言 (45) 5.2 镁合金成型工艺 (45) 5.2.1 镁合金压铸工艺 (45) 5.3 金属屏蔽盖设计与制造工艺 (46) 5.3.1 屏蔽盖材料 (46) 可修改

按键设计经验规范

按键设计经验规范 07.9.2009 in 手机结构设计by admin 按键设计 1,导航键分成4个60度的按键灵敏区域,4个30度的盲区,用手写笔点按键60度灵敏区域与盲区的交界处,检查按键是否出错,具体见附图 2,keypad rubber平均壁厚0.25~0.3,键与键间距离小于2时,rubber必须局部去胶到0.15厚度,以保证弹性壁的弹性

3,keypad rubber导电基高度0.3 ,直径φ2.0(φ5dome),直径φ1.7(φ4dome),加胶拔模3度 4,keypad rubber导电基中心与keypad外形中心距离必须小于keypad对应外形宽度的1/6,尽量在其几何中心 5,keypad rubber除定位孔外不允许有通孔,以防ESD 6,keypad rubber与壳体压PCB的凸筋平面间隙0.3,深度间隙0.1 7,keypad rubber柱与DOME之间间隙为0 8,keypad dome接地设计: (1).DOME两侧或顶部凸出两个接地角,用导电布粘在PCB接地焊盘上 (2).DOME两侧凸起两个接地角,翻到PCB背面,用导电布粘在是shielding或者接地焊盘上(不允许采用接地角折180压接方式,银浆容易断 9,直板机key 位置的rubber比较厚,要求key plastic部分加筋伸入rubber,凸筋距离dome 0.5,凸筋与rubber周圈间隙0.05 10,翻盖机键盘间隙(拔模后最小距离):键与键之间间隙0.2,导航键与壳体间隙0.15,独立键与壳体间隙0.12,导航键中心的圆键与导航键间隙0.1 11,直板机键盘间隙(拔模后最小距离):键与键之间间隙0.2,导航键与壳体间隙0.2,独立键与壳体间隙0.15,导航键中心的圆键与导航键间隙0.1 12, 键盘唇边宽与厚度为0.4X0.4 13,数字键唇边外形与壳体避开0.2,导航键唇边外形与壳体避开0.3 14,keypad键帽裙边到rubber防水边≥0.5 15,键盘上表面距离LENS的距离为≥0.4mm 16,数字键唇边深度方向与壳体间隙0.05,导航键深度方向与壳体间隙0.1 17,按键与按键之间的壳体如果有筋相连,那么这条筋的宽度尽量做到2.5mm以上,以增强按键的手感,并且导航键周围要有筋,以方便导航键做裙边 18,钢琴键,键与键之间的间隙是0.20MM,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是0.15MM,钢板的厚度是0.20毫米。钢琴键钢板与键帽之间的距离0.40,键帽最薄0.80,钢板不需要粘贴在RUBBER上,否则导致键盘手感不好 19,结构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钢琴键也可以不用钢板,用PC支架代替钢板,PC支架的厚度是≥0.50MM]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

家电设计规范 家电设计要点 说明:图示:所有产品结构设计,都应在品质至上的基础上, 以简单实用、生产(装配)容易、符合客户要求为主。 分件及装配,先从生产角度构思。尽可能减少生产工 序及零件,以提高生产量降低成本,提升其市场竟争 力。 1.产品壁厚 塑胶件的设计尽可能做到一次完成。对于难以 保证的位置,应考虑到产品加胶容易,减胶难。预 留些加胶的空间。 产品壳体厚度:产品的的壁厚大小取决於产品 需要承受的外力、体积大小、功能要求以及材料不 同。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上 限。通常在满足所需要求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产 品壁厚。) 1)A类:塑件外形高低小于150mm,如MP3、 MP4、GPS、遥控器等(ABS).壁厚度一般为 1.20mm~ 2.0mm。

2)B类: 塑件外形高低150~250mm,如座式 电话机(ABS),壁厚度一般为 1.8mm~ 2.5mm。 3)C类: 塑件外形高低250mm以上,如电饭煲 (PP),器械外罩(ABS)。壁厚度一般为 2.5mm~ 3.0mm。 4)D类:对于对壳体有特别要求的产品,如音箱 (壁厚对音响效果影象较大),壁厚由3.0mm~ 4.0mm不等。 5)产品的壁厚直接影响到其寿命及成本,过薄可 能会造成制品强度和刚度不足,受力后容易翘曲变形。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的零件难以成形,使用过程容易变形破裂。过厚则增加材料的成本,成型周期加长,降低生产率,产品表面产生缩水、气泡等不良现象。 6)在产品壁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体积大小、材 质、使用场合。参考客户意见等资料。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受外加力或气压水压等,更须作出适当计算。 7)A类产品通常会有小装饰件,装饰件壁厚为 0.8~1.2 。图1-1图1-2

(工艺技术)手机金属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

手机金属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 1.1 前言 金属部件在手机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某些手机的翻盖上壳采用的是铝合金冲压成形再进行阳极氧化的制造工艺而翻盖下壳则是采用镁合金射铸工艺成型,由于金属的强度较高,因此可以实现塑件无法实现的结构。本章将介绍目前手机中常用的金属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 1.2 镁合金成型工艺 在手机结构件中,镁合金由于其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已大量的被采用。镁合金零件目前主要采用压铸(die-casting)和半固态射铸法(thixomolding)进行生产。本节主要介绍镁合金压铸工艺和半固态射铸工艺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 1.2.1 镁合金压铸工艺 压铸机通常分为热室(hot-chamber)的与冷室的(cold-chamber)两类。前者的优点是:模具中积流的残料少,铸件表面平整,内部气孔、疏松少,但设备维护费较高。 镁合金熔体对钢的浸蚀并不特别严重,因此,除采用热室压铸机制造零部件外,也可选用冷室压铸机。通常,可根据零部件大小与铸件特性来选择压铸工艺。如铸造大的与较大的汽车零件;若压铸机的压力较小,则只好用冷室压铸;若压铸机较多,大中小结构搭配合理,还是宜选用热室压铸法。而铸造轻薄的3C(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机壳零部件与自动控制阀的细小零件,则可选热室压铸工艺,因其压铸速度快,成品率也较高(此处成品率=铸件质量/所消耗的熔体质量)。 1.2.2 镁合金半固态射铸工艺 半固态射铸是美国道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0)开发的一种高新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是一项成熟的工艺,在我国台湾省此项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此项技术已经开始进入生产阶段,但是模具国内仍然无法自主设计和开发。它的制造原理是将镁合金粒料吸入料管中,加热的同时通过螺杆的高速运转产生触变现象,射出时以层流的方式充填模具,形成结构致密的产品。如图5-1所示为镁合金半固态射铸系统示意图。 图5-1 镁合金半固态射铸系统示意图 镁合金半固态射铸法的优点是: 1.零件表面质量高,低气孔率,高致密性,抗腐蚀性能优良; 2.可铸造壁厚薄达0.7~0.8mm的轻薄件,尺寸精度高,稳定性好; 3.强度高,刚性好; 4.不需要熔炼炉,不但安全性高、劳动环境好而且不产生热公害; 5.不使用对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的六氟化硫气体,不会形成重金属残渣污染; 6.铸件收缩量小;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初稿 目录 目录 0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 1.显示屏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2.触摸屏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3.电池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4. USB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5. 摄像头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6. 按键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7. 光感应器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3) 8. 耳机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9. 电声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0. BTB、ZIF连接器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1. TF卡、SIM卡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2. 马达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3. 弹片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4. 柔性电路板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5. 主板堆叠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4) 16. 屏蔽件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5) 17. 基本结构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5) 18. 天线相关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借用硬件规范) (5) 19. 工艺类手机结构设计规范(没升级) (5) 20. 塑胶壳一体机手机结构设计规范(没升级) (5) 21. 滑盖机手机结构设计规范(没升级) (5) 22. 翻盖机手机结构设计规范(没升级) (5) 附录 A (6) 1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手机结构设计的基本准则与手机结构设计的一些参考数据、注意事项和案例。 本规范适用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手机产品的结构设计,亦可作为手机产品结构设计的评审依据。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中涉及到较多专业术语,其中部分术语仅为广东地区使用的结构设计和模具方面专用词汇,均为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常用沟通术语,通俗易懂且数量较多,在此就不再赘述。 2

一款完整的手机结构设计过程

手机结构设计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2.构思拆件 3.外观面的绘制 4.初步拆件 5.建模资料的输出 五,外观手板的制作和外观调整 六,结构设计 1.止口线的制作 2.螺丝柱的结构 3.主扣的布局 4.上壳装饰五金片的固定结构 5.屏的固定结构 6.听筒的固定结构 7.前摄像头的固定结构 8.省电模式镜片的固定结构 9.MIC的固定结构 10.主按键的结构设计 11.侧按键的结构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702734419.html,B胶塞的结构设计 13.螺丝孔胶塞的结构设计 14.喇叭的固定结构 15.下壳摄像头的固定结构 16.下壳装饰件的结构设计 17.电池箱的结构设计 18.马达的结构设计 19.手写笔的结构设计 20.电池盖的结构设计 21.穿绳孔的结构设计 七.报价图的资料整理 八,结构设计优化 九,结构评审 十,结构手板的验证 十一,模具检讨 十二,投模期间的项目跟进 十三,试模及改模 十四,试产

十五、量产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 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 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 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 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 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 还要特别指出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手机设计手册

*** 目录*** 第一部总体规划及设计(Architecture Design ) 第一章. 手机结构介绍 一.翻盖机(Flip Handset) A. 翻盖部分零部件明细图示说明 B. 主机部分零部件明细图示说明 C. PCBA 介绍 二.直板机(Flat Handset) A.零部件明细图示说明 B.PCBA 介绍 三.滑盖机(Slide HS)及旋转机(Rotate HS)简介 第二章、设计进行的步聚 A.设计输入阶段 B.元器件选型及AC阶段 C.工业设计、模型阶段(与B同步进行) D.零部件可行性分析阶段,Arc设计 E.3D建模阶段,及详细零部件设计 F.正式模具开发阶段 G.外购件(杂料)开发阶段 H.试产阶段 I.量产阶段 第三章. 总体规化及设计 A.ID 检查标准及方法 B.Surface 检查标准 C.总体规化及设计 1.板级设计(layout) 2.直板机 3.折叠机 4.滑盖机 D.可行性评估及风险管理 第四章.关键部件结构设计要求 A.音腔设计 1. Speaker 2. RECEIVER音腔设计 3. SPEAKER/RECEVER音腔出音孔的设计 4. 二合一(spk+rec)音腔结构设计

5. spk/rec音腔的结构设计参数 B.天线的设计规范 1) 内置天线 2) 外置天线 3) 古河电工天线 C.视窗设计及LCD/TOUCH PANEL/lens部分的结构设计 D.导光结构设计(导光板或导光柱设计) 第五章.公差分析(TA), 零部件间隙及DFMEA,DFA, A. 公差简介 B. 公差分析及实例 C. 零部件间隙表 D.FMEA,DFMEA简介及表格 E.DFA 简介及表格 第六章.表面处理及装饰技术 A.电镀 B.喷油 C.丝印 D.IMD,IML,IMF,IMR技术 E.表面硬化处理 第七章.材料介绍及选择 A.常用手机材料性能介绍 B.各零件材料参考表 第二部零部件设计 第一章. 胶件设计 一.通用结构设计要求… A.加强肋的设计 B.壳体圆角结构的设计 C.壁厚的设计 D.壳体注塑浇口的设计原则 E.拔模角的设计 F.Bosses的设计 G.Snap的设计 H.止口设计 I. 角撑(Gusset) J. 底切(Undercut) K. Living hinges L. Bearings: M. Press Fits:

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所有通信产品整机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总则,适用于所有产品的结构设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 297 (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GB 8582 电工电子设备机械结构术语 GB 3047 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ETS 300 119 欧州电信标准:传输机架/机柜的工程要求 IEC 529 电子设备的防护要求 GB 高度进制为的插箱、插件的基本尺寸系列 REV. 《丝印和标签技术规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 REV. 《插箱及插件技术规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 REV. 《接地接电结构件技术规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 REV. 《结构件电磁兼容设计规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 3.术语 本规范使用的机械结构术语符合GB8582的规定。 4.规范内容 整机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整机的适用环境条件,整机造型设计,机柜结构设计,模块设计;机柜机箱的防护设计;包装和标识设计;接地接电设计等。 整机环境适应能力设计 环境适应性分类 根据GB4208,IEC529,本规范所涉及机柜/箱的环境适应性分为:

1)室内机柜/箱 A. 标准机房用机柜/箱--有防尘、空调、防滴漏设施的机房。 B.一般民房内用机柜/箱。 2)室外机柜/箱 A. 寒温区用机柜(-33~37℃;相对湿度95%); B. 暖温区用机柜(-20~38℃); C. 亚温湿热区用机柜(-10~40℃); D. 恶劣环境用机柜(<-33℃,风沙环境)。 室内机柜/箱的设计要求 机房内用机柜/箱,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必要的可更换的防尘网;一般民房内用机柜/箱,则必须有良好通风和通风系统的告警,方便维护的防尘网,防滴漏、门禁、烟禁等告警系统。 室外机柜/箱的设计要求 室外机柜则根据其使用环境和要求不同,一般可采用: 机柜专用空调--对于柜内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差<10 ℃的情况; 机柜/箱用热交换器--对于柜内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差>10 ℃; 风机散热--同上,但环境温度和尘度较少,柜内与柜外有空气交换。 所有机柜的防水、防尘必须满足IP55(IEC529)。 整机及模块的造型设计 整机及模块的造型设计,应满足华为公司通信设备和电源造型设计要求,参照《华为公司形象设计手册》。 产品整机及模块的外观设计的定位 本公司产品外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符合公司形象总体规划下,根据设计定位,与同类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看齐,包括总体造型、人机关系、质感和视觉标识等方面,有一定的比较指标。 整机模块的外观设计 整机造型应保证其在系统各种配置情况下(如数机并柜),外观形态协调,局部与总体风格一致,质感、色彩和标识与功能和环境相宜。 模块造型应保证其在各种整机配置情况下,局部与整体的形态、风格一致,色彩协调。 整机及模块的人机工程设计 造型设计中,外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是设计的重点。整机及模块的设计,应完全符合“电子设备人机工程设计”标准。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 (Design Guide Line) Revision T3 序言 手机的结构设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设计指南的撰写,旨在总结和归纳以往我们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经验,重点阐述本公司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避免不同的工程师在设计时,重复出现以往的错误。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出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 本文的撰写,旨在抛砖引玉,我们将不断地总结设计经验,完善本设计指南,使我们的结构设计做得更好。本文的内容不涉及从事手机结构设计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PRO/E、英语水平、模具制造等等。 烟波浪子整理制作 2005-12-31 无维网免 费技 术资 料 h t t p ://w w w.5 d c a d .c n

一. 手机的一般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五花八门,每年新上市的手机达上千款,造型各异,功能各有千秋。但从结构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如下五种: 1. 直板式 Candy bar 2. 折叠式 Clamshell 3. 滑盖式 Slide 4. 折叠旋转式 Clamshell & Rotary 5. 直板旋转式 Candy bar & Rotary 本设计指南将侧重于前四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手机结构主要包含几个功能模块:外壳组件(Housing),电路板(PCBA),显示模块(LCD),天线(Antenna),键盘(keypad),电池(Battery)。但随着手机的具体功能和造型不同,这些模块又会有所不同,下面以几种常见手机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手机上的结构部件。 图1-1是一款直板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1 对于直板型手机,主要结构部件有: 显示屏镜片 LCD LENS 前壳 Front housing 显示屏支撑架 LCD Frame 键盘和侧键 Keypad/Side key 按键弹性片 Metal dome 键盘支架 Keypad frame 后壳 Rear housing 电池 Battery package 电池盖 Battery cover 螺丝/螺帽 screw/nut 电池盖按钮 Button 缓冲垫 Cushion 双面胶 Double Adhesive Tape/sticker 以及所有对外插头的橡胶堵头 Rubber cover 等 如果有照相机,还会有照相机镜片Camera lens 和闪光灯Flash LED 镜片 无维网免费技术资料 h t t p ://w w w .5d c a d .c n

手机电池结构设计规范标准

手机电池设计规范

目录 一.概述 (1) 二.常用手机电池封装方式介绍 (3) 三.各类封装方案设计规范 (6) 1.框架工艺电池设计规范 (6) 2.点胶工艺电池设计规范 (12) 3.注塑工艺设计规范 (18) 4.MPACK电池设计规范 (25) 5.软包工艺电池设计规范 (28) 6.激光点焊工艺设计规范 (34) 7.软包电池自动化设计规范 (37) 8.部件尺寸公差设计规范 (40) 一.概述

全球通信行业飞速发展,一个崭新的移动互联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手机的需求量将更大。对手机电池而言,这将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市场。近年来手机的功能和款式更新换代虽然频繁,但手机电池封装工艺却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作为手机电池企业,如何才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到更大的优势呢?封装专业化将是手机电池封装厂商的出路。 要成为专业的封装厂商,必先在自身设计和工艺上形成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前瞻性的指导文件。我司在手机电池封装行业已经拼搏十数年,累计下了丰富的设计和生产经验,拥有目前封装行业所有的封装工艺,并推出了两项自主专利的封装方式。本规范旨在为飞毛腿电子有限公司累计多年封装检验,总结和规范封装设计及工艺要求,满足客户要求,市场要求,成本要求,进一步提升封装水平。

二.常用手机电池封装方式介绍 手机电池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多种封装方式,其封装难度、工艺成本、外观尺寸各有优势,目前常用有七种封装方式,详见下文介绍: 一.框架类 方案优势: 该方案适用面广,过程工艺相对简单; 适用范围: 适用与电池长度方向尺寸极限,但宽度方向空间富余,可以将保护板放置在侧面的方案; 二.打胶类 方案优势: 电池空间利用率高,成品尺寸较小; 方案不足: 因该方案公差易产生一定累积;而国产电芯尺寸的公差远大于进口电芯,该方案不适用使用国产电芯方案. 三.注塑类

整机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整机工艺规范

简介 变频器作为一个电力电子产品,它集计算机软件控制,电力电子、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于一体。结构设计作为实现其预定功能的载体,其设计优良与否,不但决定其能否稳定可靠的工作,而且直接决定其在市场上是否有良好的竞争力。 对于变频器整机设计,通常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需求——器件选型——整机设计——零件设计及图纸绘制——加工生产。 一、设计需求 设计之先应先通过市场调研搜集相关设计需求。通过市场意见反馈,结合早期产品的缺陷,对整机设计提出设计目标。 1.设计规格 变频器整机通常以电压等级、功率范围来划分每款整机。明确设计电压等级,设计功率。 2.外观设计 a.外形尺寸要求 因成本降低,节省安装空间,超越竞争对手等市场需求,对整机外形尺寸要求越来越小。 通过调研应明确设计的目标尺寸。 b.安装形式 通常安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壁挂式安装,一种是柜式安装。 c.外观要求 外观设计应新颖、独特、美观,可通过专业的美工设计对外观进行造型设计。 3.材料选用 通用变频器的整机结构设计通常选用两种材料(见“附一常用材料列表”):塑胶和钣金。塑胶材料通常用在15kW(也有设计30kW)及以下功率,钣金常用在18kW及以上功率。 4.进出线方式 目前通用变频器常见的进出线方式有两种: a.下进下出 较为传统的进线方式,特点是输入输出线均在变频器下端,用户接线方便,对于大功率而言,输入线在内部占据一定空间,且影响整机布局。 b.上进下出 目前设计应用较多,特点是输入线在变频器上端,输出线在下端。用户接线稍有不便,但整机布局较合理,能节省一定空间。 二、器件选型 在明确设计要求后,由硬件工程师对该款机型用到的所有电气元件进行选型,确定该器件的品牌、厂家、价格、采用渠道等。

手机完整结构设计过程

一款手机的完整结构设计过程 前言 2005年9月我曾写过一篇《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发表在开思网,链接是https://www.360docs.net/doc/702734419.html,/thread-210891-1-10.html。这一篇《一款手机的完整结构设计过程》写于2008年12月份,那时候我刚从朋友的设计公司出来,想想今后不做设计了,这些年的经验别荒废了,自己作个总结吧。现在看来,当初的想法是对的,只是手机功能不断提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有些设计间隙和设计参数到现在已经不太合适了,就算是给初学者提供一个参考吧,大家可以多关注设计的思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至于参数,可以照用,但不必太过固执,多听听有经验的同事的建议,自己及时做出调整和总结。我现在任职于金立结构部,目睹了金立在智能机领域从无到有,从底端到高端不断发展的过程。很想抽时间再做一份《一款智能手机的完整结构设计过程》,因为从2011开始,智能手机在市场上的份额迅速扩大,而智能手机在结构设计上又有许多和功能手机不一样的地方,确实有必要总结一下了。好了,废话不多说,以下是2008年的《一款手机的完整结构设计过程》的完整版,附带全部原图,谢谢各位读者! 目录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2.构思拆件 3.外观面的绘制 4.初步拆件 5.建模资料的输出 五,外观手板的制作和外观调整 六,结构设计 1.止口线的制作 2.螺丝柱的结构 3.主扣的布局 4.上壳装饰五金片的固定结构 5.屏的固定结构 6.听筒的固定结构 7.前摄像头的固定结构 8.省电模式镜片的固定结构 9.MIC的固定结构 10.主按键的结构设计 11.侧按键的结构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702734419.html,B胶塞的结构设计 13.螺丝孔胶塞的结构设计 14.喇叭的固定结构 15.下壳摄像头的固定结构 16.下壳装饰件的结构设计 17.电池箱的结构设计 18.马达的结构设计 19.手写笔的结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