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之我见——观点综述与体系架构

科学素养之我见——观点综述与体系架构
科学素养之我见——观点综述与体系架构

科学素养之我见——观点综述与体系架构

圆正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通常把识字、知识和文化、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素养高低的标准,把科学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并进行调查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近来,科学素养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它有哪些要素构成?科学素养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为什么很重要?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本文仅就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介绍给大家,并提出作者的一管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如果有人告诉你生病可以不去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只要烧香拜佛、求得神灵保佑就可以痊愈,而你也相信,并在生病的时候这样去做,那么,就不能认为你的科学素养很高;如果你仍然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一生由天注定;那么,你的科学素养就是有缺陷的。等等,这只不过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少数指标,科学素养正是由这么一系列的指标所代表的内容构成的。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产生、发展和相关研究

在我国,科学素养一词是由英文Science Literacy 翻译而来的。英语中,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讨论科学素养的定义时,并没有把literacy的两个差异极大的意思加以区分[1]。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社会公众、政府官员,在谈到科学素养时,都是泛指。在理解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涵。研究者在不同的课题中,所指称的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别,至今还未形成一个可以被科学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定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科学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素养的概念本身也具有动态发展性。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知识、信息容量极度膨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专家认为“最近30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比以前所有年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快”[2]。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素养作为人的综合素质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后劲和前途就显得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国家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并对国民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跟踪,以便对症施治。

最早对科学素养作出定义并进行度量的是美国,其代表人物是J.D.米勒。1972年,国家科学理事会开始两年一度的《科工指标》(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社会调查,以检查对科学教育投入的效果,结果发现,自1952年来,公众科学知识水平并无大的改进,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讨论。[3] 1980年代开始,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了每两年一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研究。进入90年代,美国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研究转向公众理解科

学方面。1989年开始,欧共体国家在英国学者杜兰特博士的带领下,开展了欧洲15个国家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取得了重要的数据和研究结果[4]。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进行一些针对不同人群、更大规模的合作调查和研究,如“国际成人素养调查”、“劳动力素养调查”、“中小学生科技素养调查”、“信息时代的素养”等。对素养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主要由OECD国家参加的国际成人素养调查(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简称(IALS)认为:“先前的许多研究总把素养当作成人或有或无的一种状态。IALS不再把素养用一种单一的标准,比如读的行为,来把那些完全不能通过测试的(不识字)人与那些在欧洲(OECD)国家成长的具有最小识字水平的人区别开来。而是把素养作为一个连续统(continuum),表示成人利用信息在社会和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因此,素养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和行为模式。他们把素养定义为:[5]

素养指人们在日常活动、家庭、工作和社区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理解和运用印刷信息开发自己的知识和潜能的能力。

为了说明广义的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个定义的概念更倾向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构成素养的复杂技能。素养技能的三个重要方面是:

1、写作素养——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信息来自包括社论、新闻故事、讲稿和小册子;

2、文献素养——搜索和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工作申请表、支付单、运输单、地图、表格和线图;

3、数量素养——数学运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运算数字或者是孤立的,或者是相关的(印刷)材料中的数字,如:平衡支票簿、算出税率或费率、填写定单或计算贷款利息等方面的素养。

从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国家研究的重点开始向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和公众对这些现代技术的认识方面转化。比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和克隆动物的技术的出现,对人的伦理和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众的这些认识影响了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程度,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及时了解和调查公众对现代技术的看法是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重要内容。美国和欧共体国家于1998年先后做了公众对遗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的调查。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的研究。日本采用了米勒思想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定期地进行调查并参与了国际比较。印度针对本国的特点和文化特点进行了不定期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素养调查。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米勒体系对全国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连续的调查,在前三次调查中(1992—1996年),结果显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为0.2%或0.3%。自1996年该项调查曾经停止,直到2000年才又恢复了对

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但这次调查对原来的指标进行了修改,虽然结果有了显著变化,但可比性值得研究。目前,中国科普研究所会同国内外专家,仍在继续修改和完善科学素养指标体系。该研究所于2000年建立了公众科学素养观测网,使得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测度和研究进入系统管理的程序。

(二)科学素养的内涵

1、学术界的观点

对于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各国学者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也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讨论科学素养不能离开各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个大多数人为饥饿所困扰的国度,把认识DNA和克隆以及转基因技术作为科学素养的指标又有多大意义?而对于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非说“广大农民的科学素养可以忽略不计”显然也是很牵强的。此外,在软科学、软技术的作用日益增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软化趋势的今天,把社会科学的素养排斥在科学素养的指标之外,也与发展的现实极度不合。因此,我们不能硬搬别人的理论和经验来套我们的研究,我们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与别国进行比较,而是要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差距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用不着定量的准确解释和说明。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各方面的努力。

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有关研究,目前国际上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国际成人素养方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ult Literacy Methods)的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索精神、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 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科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而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

总的看来,世界各国学者在科学素养的讨论中都涉及四个部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科学学术研究的组织功能。这些观点用于解释科学素养都有一定的理论见的,但如果用于实践,比如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则未免有些抽象。

2、科学素养是一个动态概念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愈来愈大,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对于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也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从科学素养内涵发展的基本过程来看,科学素养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比如,1996年,美国一批学者根据1946~1964年间的文献调查,论述了“科学扫盲”的内容,揭示了科学素养的六个方面:①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②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论;③科学精神: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的行为规范,也称为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④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⑤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⑥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技术与社会”已扩充为科学素养的内涵,与50年代相比较,有着很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愈来愈大。在理论界,西方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即STS,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第一个字母的组合。进入80年代,从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发表的“科学、技术、社会新尝试”可以看出,科学素养对于一个人是否可以在社区里发挥功能是很重要的。进入90年代,在科学技术与其它领域相互关系方面,在原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扩展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生态”、科学技术与生物圈等等。这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专家对科学素养的内涵也进行过探讨,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由上述论述可见,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但无论科学素养的概念如何变化,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提高国民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和途径,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且关系到科学技术对人类、对地球未来的影响。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广大公众的理解,更要求广大公众的参与,包括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研究和发展。

(三)科学素养的度量

1、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和度量要适合我国的国情

综合考察我国学者对科学素养的研究,对照国际上的研究情况,我认为研究和测度科学素养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历史坐标和差距,为制订科技政策服务,为提高科学素养水平服务,因此,应该考虑到本国的国情,这样才能是科学素养的研究,既能起到寻找差距的作用,又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有广大的农业人口,广袤的农村地区,悠久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一个农业大

国。在这么一个农业大国里,是否有必要设计适量的农业科学方面的指标,在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方面,除了进行国际比较的目的以外,是否可以考虑国内地区间的比较,或者进行一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虽然,从度量或评估理论来看,只有运用统一的尺度,也就是相同的指标,才有可比性。但是,从促进科学素养提高的实际需要来看,同一环境下的不同地区、单位、时期的同尺度比较,更加能够激发相互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找出差距,加快发展。

2、科学素养的度量要适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潮流

大家知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只是用掌握的知识来衡量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水平,那么,今天还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很可能明天就不具备科学素养了。这样就会使结论很草率、很滑稽。同样,在不同的时代,是否具备科学素养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在工业化时代,可能以人们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主要衡量标准。在电子化、自动化时代,仅有这个标准已经远远不够了。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在科技经济全球化时代,素养的标准离不开对于信息技术和概念的理解、运用。另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爆炸的年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往往比仅仅掌握一些科学技术知识要重要的多,过去那种衡量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来决定升学、工作的考核标准,显然已经过时。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技知识、具备科学的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科学素养的度量不仅要适合国际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要具有未来思想,针对未来需要来进行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

3、科学素养应该包括软科学的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再先进、再高明,也是由人来掌握来运用的,而如何运用这些科学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是(自然)科学技术本身的事,需要具有统筹、规划、调节、组织、预测等功能的软科学技术来实施。硬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硬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就越需要广大公众来决定其使用方向。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科技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避免技术错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偏颇的思想,总把社会科学等软科学、软技术当作万金油,并不认为那是一门“科学”,在谈到科普的时候,也不把社会科学包括在内。但无数教训告诉我们,许多决策失误、许多重大的事故、许多灾难,正是缺乏科学的管理、组织、统筹造成的。对未来的把握、对科技发展的战略取舍,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因此,科学素养不仅只是针对自然科学和硬技术而言,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和相关的软技术。

二、科学素养的特征和结构

(一)科学素养的结构特征

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①指事物的本来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6]。由此可见,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这样说,并非说明后天不能培养一个人的科学素质,而只是相对于科学素养,科学素质具有先天的成分或因素。由此也可以认为,具有科学素质的人,具备了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但具有科学素质,如果不认真学习,也不一定就具有科学素养;因此,科学素养是人人都可能培养的,但科学素质并非人人具有。有科学素质的人,很容易培养科学素养,但不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同样可以具有科学素养。科学家不一定具备科学素养,但科学家肯定具备科学素质。而且,科学素养的提高可以提高科学素质,因为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两者又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个科学家,如果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养,则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就会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就。

1、科学素养的基本特征

从科学素养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可以概括出科学素养如下一些特征。

(1)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和提高科学素质;

(2)科学素养是后天培养的,早期形成的科学素养,是对一个人终身起作用的持久因素;

(3)科学素养一经形成,可以不断发展、完善和健全,是一种稳定的因素;

(4)科学素养是-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复杂系统;

(5)科学素养有很强的共性,但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又有鲜明的个性。科学素养的共性寓于每个人的个性之中;

(6)科学素养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个潜移默化的无形过程;

(7)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之,科学素养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科普教育等手段来培养、提高并不断发展的。对于一个人来说,科学素养是最基本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素质和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核心。

2、科学素养的结构

科学素养具有结构性。科学素养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内容上由对科技知识、术语、概念的理解,对科学方法、思想、精神的理解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三个方面所组成。

(1)科学素养的认知结构

(2)科学素养内容及其构成

从科学素养的认知角度看,这三个层次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结构。其中知识结构是整个素质结构的基础,智力结构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并反过来促进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智力结构是科学素养结构的主干。非智力因素结构是在知识结构、智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三者相互影响、加强和完善。从科学素养的内容方面看,如果说知识、能力是科学素养中的基础因素,那么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则是科学素养的主干,而科学技术与社会则是科学素养在实际运用中的表现。

(二)科学素养的智力因素结构

1、科学素养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由结构合理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所组成。体现为对科学概念、术语的理解和掌握。

(1)科学素养以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为基础。如果把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那么基础知识对于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需要多少基础知识才能算是有科学素养?科学素养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知识呢?从我国的教育体制看,基础教育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共12年。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在城市普及初中,在农村普及小学教育。从国际上看,美国实行

K-12级教育,并为12级中各阶段所要达到的程度进行了科学界定(参见《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科学素养的基准》)。日本和美国同龄青年的高中入学率分别是94%和97%,日、美已经基本上普及高中教育,作为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程度的知识。而我国规定普及9年义务教育,实际上真正达到的水平是,城市仅普及到初中程度,在农村则是小学程度。再从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日本是11.1年,美国是12.4年,而我国才5年。差距较大,但真正的差距还在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教育课程改革,在科学教育方面,立足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来培养、教育青年;而我国的教育内容还没有真正转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现代社会,基础知识应该包括高中以前的科学文化知识。

(2)作为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合理的结构。作为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由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及哲学组成的一个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我国目前的高中课程中,包括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这也就是说,一般地,高中毕业的学生,即具有科学素养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但作为科学素养所需要的知识应该是一种理解(区别与死记硬背)的知识。

理解知识有两重含义:一是理解符号与符号所表示事物的联系,透过符号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般说来,概念是表达事物的本质,而原理、定理、定律以及理论是表达事物(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和联系的。概念、定理由文字符号或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加以表达。所以我们要通过符号去理解它所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仅记住符号而不能理解符号的意义,对于科学素养来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二是理解知识的内部联系。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而且可能通过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未知的现象,这是科学探索和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首先就是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合理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使这些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知识结构,这是科学素养的基础。

2、科学素养的智力结构

关于人的智力、能力有各式各样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总和”,而能力包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可见智力是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基础,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当一个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对世界的改造。所以我们这里谈的智力,也往往包括了这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组成科学素养的智力或能力,应该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又包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又分为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形象思维能力(文学艺术)以及直觉、灵感和想象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狄罗德说:“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试验。观察收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

观察能力是有一定目的的、有组织的知觉。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自己亲自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间接观察是利用别人观察的材料。这两种观察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但作为人的素质,直接观察更是不可缺少。

(2)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思维能力就是按照规律思考的能力。思维又分为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还有直觉和想象。

一般说来,科学家主要用逻辑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而文学艺术则主要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但是正如文学家也需要逻辑思维一样,科学家也需要形象思维。爱因斯坦对光速的思考、化学家对苯环结构的思考,以及分子生物学家对双螺旋结构的思考,都是借助形象思维而成功的。同样,文学家虽运用形象思维来

表达他们的感受、情感,表现他们创作的主题,但他们对人和社会透彻、明晰的理解仍然需要抽象思维。

当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都需要灵感、直觉和想象。灵感是在知识积累和长期思维前提下的顿悟。直觉则是思维的“感觉”,具有无限的思维洞察力。直觉往往是正确判断和创造的开端。当然直觉的结果必须用实践去检验,用逻辑思维去论证。想象则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能力。

(3)创造力是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创造能力是科学素养中最活跃、最积极

的一种能力,它是科学素养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对于青少年而言,从小培养科技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翟立原的研究,青少年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对脑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对创造发明的态度,对创造力活动的参与程度,对创造成果保护的认识;影响青少年创造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和学校[7]。

青少年的创造力最终表现为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同时动手能力还是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必要手段,动手能力是创造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实践是检验知识是否正确的必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动手能力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在信息时代,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网上探索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创造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人的素质正常发展,最终是为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干构成的智力结构,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素养的直接表现,这是建立在一定基础知识之上的科学素养的主体结构。

(三)科学素养的非智力因素结构

非智力因素结构是人的素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人的精神品质和气质的体现。它是由志趣结构、道德结构、意志结构和审美结构所组成的统一体。非智力因素结构既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高层次的子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

1、志趣结构

志趣结构包括好奇心、兴趣、志向和理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好奇是学习的最原始动力,也是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但好奇而不转化为行动,往往使好奇成为一种闪念,并不一定产生促进求知的作用。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在科学素养中,兴趣应该包括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当今社会正向着学习型社会发展,终身学习将成为进步的象征。学习兴趣,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

最活跃的内在动力,也是培养、提高科学素养的途径。而探索兴趣则是发现新知识、新理论的动力,同样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志趣结构发展的方向来看。稳定的兴趣逐渐发展为志向,志向则是达到理想的途径。兴趣——志向——理想是人生成功的三步曲。

理想是远大、永恒、共有、理性的一种人生目标。理想是长远的,是一生甚至数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理想是伟大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或整个人类共同的目标。同时理想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依据的。如康德的“大同世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等等。志向是具体而稳定,长远但现实,个体而带有一定职业倾向的奋斗目标。是理性选择和情感驱使的结合。如作为一名医生,当一个科学家,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等等。兴趣是具体的、个性化、情绪化,但充满激情、活力、生气勃勃的一种认识倾向。如一个人喜欢组装收音机,采集标本,观察大自然,而且很入迷,这就是兴趣。

可见,科学的志趣结构可以使人一生充满活力、塌实向上,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就,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2、道德结构

如果说志趣结构着重从个体分析,那么,道德结构则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和规范。道德是一个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道德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如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等,而且对于社会上不同的职业,还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这里所说的科学素养的道德结构是指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可以说是人的道德素质,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标准之一。人有了这个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就可以进一步建立整个道德体系的大厦,相反如果缺少了这个基本道德素质,那么一切道德宏论都是空洞的,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道德素质结构就是:诚实、爱心、正义,信心。

诚实,是道德素质的第一要素,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是实事求是的根基,而实事求是又是一切科学乃至一切工作的准则。没有诚实的素养,很难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爱心,爱心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遵循韦恩图规律。首先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友邻伙伴,然后是爱同学、爱老师,将来发展为爱同仁、爱人民、爱祖国、爱大自然,爱护公共财物、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正义,就是公正、正派、平等、公道。正义是人类自始至终追求的高尚品德,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扶正驱邪,主持正义,主持公道的良好基础。

信心,是克服困难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人的一生,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工作时期,都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所以信心、勇气是科学素养中重要的因素。有信心才会产生勇气,而“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勇气是阶梯,其他品德皆循此梯而登。”

3、意志结构

意志,是一个人能把握自己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能力。一个人的意志结构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和自我平衡性。

意志结构是人格结构,也是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因素,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独立性是意志力的重要持征,表现为一个人具有鲜明的个性。一个人形成自己的独立性,也就懂得尊重别人的独立性,因此它蕴藏着自尊、尊人和民主意识的性格基础。

独立性教育,实质上是自尊和尊人的教育。尊重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独立性,是现代民主意识、开放意识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如果说独立性、果断性和坚韧性是意志结构中的动力系统,那么自制性则是意志结构中的制动系统。正如一部汽车一样,不仅要有高功率的马达、动力,而且必须有良好的刹车。人的意志系统也一样,除了有顽强前进动力,还必须有良好的自制能力,以适应周围的环境,调整自己的行动,对任何不良的欲望和错误的行为能自觉主动地控制和克服。

在意志结构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心理平衡能力,人一生中,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和困难,胜利的欢乐和失败的苦恼,赞扬与批评,好话与诽谤,总是少不了的。怎样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经常保持自己的心理处于积极平衡的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来说,心理平衡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性格上表现为开朗、幽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情绪反映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把情绪看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他人或环境强加给自己的。相信自己在驾驭着自己的情感。例如听到批评,你可以选择闻过则喜,而不是不快。遇到不公,你可以认为生活并不总是公正的,而处之泰然。总之你可以选择、驾驭自己的情感。这种思想方法和能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是要学会减轻心理压力的技巧和能力,一旦已经产生心理压力,可以通过转移、代替、升华的方法减轻心里压力,使自己的心里迅速恢复平衡状态。心理自我平衡的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整个意志结构中的调节和平衡系统,使人经常处于良好的积极状态,使人的心理始终保持健康;而人的心理健康既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更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审美结构

审美结构是在智力结构、意志结构和道德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同时反过来又促进智力结构、意志结构和道德结构向更高级的、更完善的形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良好、高尚的素质结构系统。

人的审美结构包括审美、爱美和创造美,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对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的美感和审美意识。表现为敏锐的审美感觉,丰富的审美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以及融化于审美情感之中的思维活动。美感和审美是一个愉快的心理话动,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一个人的心理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审美结构,具备一定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那么他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将达到更高级的程度,并使其他的心理素质在更高的境界下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三、科学素养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在科学素养方面展开的诸多研究,存在的诸多争议,无非是各自的标准如何满足科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符合实际。如何研究制定出国际上可以比较而又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素养标准。从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尽管对于科学素养的标准还存在争议,但是也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此,以这些共识(对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科学素养的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标准”。

(一)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

不管衡量的标准如何,很显然,科学素养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这正如一个人的修养、素养要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文化、拥有的经验、见识为基础一样。因为素养是靠后天培养形成的,而素养又是一个社会标准。比如,某人在某个领域的素养高,一定是这个人在这个领域拥有相当的知识、信息、经验,掌握独特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见识。这种素养的获得既可能是通过受教育的途径,也可能是自学,还可能是自己实践摸索的结果。从群体的角度看,就可以用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说明。

相对于其它方面的素养,科学素养的出现是比较晚的。它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用社会学的标准,科学素养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产物。科学素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具有比较复杂的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比如,按照科学素养的概念和衡量标准,你可能是一个专家,但不一定具备科学素养。这就让人费解,专家就是科学家的组成部分,而科学家不具备科学素养,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可这丝毫不奇怪,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文理分割、有知识没文化、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在少数。而随着学科的细分,这种现象还具有加剧的趋势。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学校教育方面,更严重的是影响到科研、社会经济和国家建设方面。

当然,我们丝毫不否认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它是具备科学素养的基础。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知识是怎么来的?在传统社会中,知识是经验的总结、实践的积累和科学的探索,后人获得知识技能主要以继承为主,这种继承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和传授;但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无限膨胀,靠传统的

教育学习方法,就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要掌握一套获取知识的方法,要从记忆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也不仅是学校的专利,而应该是人的一生都需要的,是终身学习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表现和要求

科学方法不仅是科学探究、获取未知领域真相的钥匙,也是学习、接受、传授已知领域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是揭露伪科学、反科学、弄虚作假等一切假象的工具。因此,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说,大学毕业都会掌握一些科学方法,比如理工科学生经常使用的实验、观察、试错等方法,文科学生经常使用的想象、推理、逻辑归纳等方法,艺术类学生经常使用抽象、想象、幻想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向各自领域的获取真理、获取知识、探索未知、实现创新的途径。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大学毕业甚至是中学毕业,学生应该具有或掌握其中的几种科学方法,但由于我国目前的高考体制,导致许多学校为了争取提高升学率,在高中时期就进行文理分科,以至许多在中学毕业后应该具备的知识、方法、素养,在中学时期就早早地被分割开来,学生的智力也被阉割,这种做法导致单兵突进,虽然在高考中获得了一时的好成绩,却把分割的恶果一直带进大学,并保持到大学毕业。其结果是,中学毕业就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直到大学毕业后仍然不具备,以至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畸形”的。更进一步的后果是,甚至许多科学家,虽然在自己的领域是专家,但涉及其它领域的事实时,也往往上当受骗。这种“有知识没有素养,有学问没有文化”的现象,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是十分常见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对于普通公众不必要都了解掌握。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科学方法虽然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中,是探索、发现真理、揭示事物真相的方法,但也正因为它是揭示事物真相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才能圆满解决问题,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又也许有人会说,科学方法很多,难道我们都要去掌握吗?都要掌握才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吗?才具有科学素养吗?那到也不必。我们只要掌握常用的、用得最广泛的方法就行了。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有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演绎、逻辑推理、抽象、调查、对比、历史分析等等,有些是科学研究中专用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一定用得上,但有些则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就应该灵活掌握运用。比如逻辑的方法,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只要我们用逻辑的方法加以分析、推理,就可以判断其真假,就可以避免许多错误,防止上当受骗。从而就能够识别许多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也可以识破一些打着科学旗号招摇撞骗的伎俩。大家都知道,前些年冒出许多所谓的重大发明,其实都是伪科学。如果我们具备起码的科学素养,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基本上判断其真假。比如,我们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水变油”加以推理:既然他可以将水变成油,那么只要他把自来水变成油以后,拿到市场上出售,就可以赚大钱,马上就可致富,为什么舍近求远,还要到处兜售他的“发明”呢?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发明是假的,只是用来偏钱的招数。再比如,那些搞传销的人总是用发财来欺骗人们,其实很简单,只要推理一下就可以很清楚,

既然有那么好的事儿,那他们家不早就是富翁了,因为有这样的发财机会,肯定会先让家里人都来发财,既然他们家的人都很富有,都成了富翁,还那么卖劲地拉我,意图何在呢?要么发财的许诺是假的,要么他是靠我们后来的人给钱,才能使他发财。这么一想,你干吗还要用自己的钱去使他发财呢。

可见,有些问题、有些假象是很容易就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思维,稍加分析、推理就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但问题是我们需要具备这种素质,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尽管这样,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现象,可能只靠简单的科学方法还难以识别,还需要靠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来对待,才能避免上当受骗。这主要是因为,事物有时不以本来面貌出现,而是以种种假象来迷惑人们。而那些靠欺诈、欺骗获取利益的人,也总是运用种种假象诱惑大家,并把事情说的十分“符合逻辑”,十分“合情合理”。对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有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树立科学信念,对于一时找不到原因,解释不了的现象,既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轻易相信。而是采取一种继续探索的态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观察和研究。因此,科学思想是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和文化提炼

什么是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它有什么作用?又如何形成?对此,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固定的描述。但这并非说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内涵,也不意味着两者的不“成熟”,因为,不管学术界有多少种不同的表述,其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另外,也正说明了科学技术及其文化内涵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这一重要特征,也正因为如此,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尤显重要。学术界的这种没有固定定义的概念表述,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科学思想实质是指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人们看待世界、处理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的。简单地说就是用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来对待世界,对待自然、对待人类自身。具备这种思想,就可以通过探索把握世界的本质、寻找科学的规律,就可以走出各种唯心主义的泥潭,避免伪科学的欺骗,也可以克服主观主义的束缚。

(四)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真正理解科学的体现

我们在赞叹科学之神奇、美丽和伟大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科学还有局限性,技术有副作用。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身上穿的,五官感受到的——人们一直在享受着,而且还将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更大便利;但是科学技术(由于我们错用、或自身的无节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已经显现或将要显现——我们未必已经充分认识到、感受到。但不管我们能否认识到它,感受到它,不管我们是重视抑或忽视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为了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为了我们这个星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正因为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强大,技术一旦错用,带

来的后果也将是十分巨大,而避免这种现象的正确做法就是把科学交给大众,让公众理解科学。

目前,一门新的学科ST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学科。

四、科学素养的内容

正如前面所述,科学素养有自身的内涵、标准、结构、功能,是一个复杂的知识、观念、文化、行为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十分复杂而又丰富多彩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在此并非要规定科学素养的具体内容,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但从价值评判或效果评估的角度看,我们仍然可以从组成科学素养的几个方面来勾画科学素养的一些内容。这里所指的内容,是国内外科学专家长期研究的结晶,并非本文作者的成果,我们只是对此进行归类和认同,供进一步研究者参考。

(一)对科学的本质、核心知识和研究动态的了解

1、科学的本质

美国2061计划的主要成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的方法和科学事业的本质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世界观包括:世界是可知的、科学理念是变化的、科学知识是耐用的、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答案;在科学探索上,包括如下观点:科学需要证据,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结合,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和预见,科学探索要避免偏见又要克服轻信,科学不仰仗权威;对科学事业的认识: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科学由学科内容组成、有不同机构研究,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科学家在参与公共事物时,既是科学家也是公民。

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是研究规律和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数学探索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考虑这些抽象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对应的事物。这些概念包括数、几何图形、关系式等。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许多科学家探讨数学的规律和关系,把注意力放在解决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问题上。数学探索的实质是,运用数学表达概念和解决问题。包括:抽象地表现事物的某些方面,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抽象思维并发现新的关系,探索新的关系对解决原有问题的实用性。

对技术本质的认识:技术是发展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它与人类文化与文明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反映和创造人类系统的价值。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力、营销和维修。但是,技术有副作用,它所存在的风险,对人类及其居住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它推动世界的发展,同样值得人们关注。技术与科学、社会之

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依赖科学,又促进科学的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十分强烈,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双向的,社会系统也会对技术施加一定的限制。

数学、科学和技术:

数学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学科,从某种意义上看,数学的抽象性及抽象思维的结果,使它具有反映事物基本性质的功能,即把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的反映,并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表达,而其它应用科学则不具备这种广泛性。因此,数学、科学和技术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表现在:(1)科学与数学的结盟具有悠久的历史。科学为数学提供了值得研究的问题,数学为科学提供了有力的用于分析数据的工具。科学和数学都试图找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关系,他们都是科学事业的一部分。(2)数学是科学的主要术语。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使得数学在表达科学概念和关系时具有极高的价值,为科学提供了分析科学概念和数据的原则。比如F= ma,不仅将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表述,也将自然界中纷繁复杂的关系进行高度的简化,使人们便于认识、掌握和运用。(3)数学和科学具有许多共性。(4)数学和技术的互动富有成效。数学中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对设计计算机和编程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学对工程也作出了广泛的贡献。正是人类借助于数学,才使得人类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处理日益复杂和规模巨大的工程问题。

因此,数学、技术、科学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他们共同作用于人类社会,对人类社会发生作用,同时,又共同受到社会的制约。

2、科学知识、科学领域

现代科学探索已经深入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自然科学来看,作为科学素养所应当具备的科学领域和相关知识有:

(1)宇宙科学宇宙科学主要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包括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和变化,等等。目前,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探索的主要方面有:膨胀学说、宇宙爆炸说以及黑洞理论等等。对于宇宙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助于我形成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能够使人的眼界、思路更加开阔,思想得到升华,为哲学思考提供丰富的营养。

多少年来,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为找不着宇宙的第一推动而苦恼,甚至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把宇宙的第一推动归之于上帝。伟大如牛顿、爱因斯坦,虽然发现了宇宙中物质运动的规律,但牛顿还是不能解释第一推动问题,爱因斯坦也无法给出“奇点”处的边界条件,使得宇宙的命运还是“操纵在造物主的手中”。但这一问题最终还是通过宇宙科学的发展得到解决,进入霍金时代,量子引力理论认为,“如果时间——空间没有边界,则不必劳驾上帝进行第一推动了。” 因此,霍金的量子宇宙论使整个宇宙论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8] 这个领域的主要分支学科有:

膨胀学说和大爆炸理论 1948年,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他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像是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简单地说,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爆炸理论在众多的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逐渐中占居主导地位,推动现代天文学更快地向前发展。与大爆炸理论相应的是宇宙膨胀学说。

膨胀学说告诉我们: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不可能静止不动,一旦静止,就会转为收缩,所以这个宇宙应该是从最小开始膨胀的。从相对论我们可以知道,宇宙最小的条件是时间和空间都等于零。这时宇宙的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即成了一个高温高密的天体。宇宙正是从这个点开始爆炸的。

大爆炸宇宙学为解释一些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为天文观测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使天文研究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天文分支学科。

天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中最活跃、内容最丰富的分支学科。19世纪中叶,人们将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光谱分析、光度测量和照相术用于天体观测,从此促进了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体物理学用物理学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状态和演变规律,其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多样而广泛,分支学科很多,主要有:实测天体物理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恒星天文学、天体演化学等等。

空间天文学空间天文学是利用各种航天器、火箭及平流层气球等运载工具,克服大气障碍,到高空与大气外层空间,进行天文观测研究的一门天文学新学科。这是就观测手段进行分类而引出的一个概念,是相对在地面观测的光学天文与射电天文而言,它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宇宙中的各类天体及天体间的介质,但观测到的现象远比地面观测的丰富全面。外层空间是天文观测最为理想的地方,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空间天文观测相对地面观测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人类迟早会把天文观测的基地转移到空间去。空间天文学对天文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全波段观测、高分辨率成像和高精度定位、就地取样等。其分支学科包括:γ射线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紫外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空间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射电天文学主要研究领域有: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形成、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星际分子云和恒星形成、脉冲星和恒星晚期演化、银河系大小和哈勃常数的测定。射电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射电望远镜,它是用来接收天体的无线电辐射的望远镜,其物镜是用金属板或金属网做成的接收天线。现在的哈勃望远镜,可观测到140亿光年的天体。这个距离,光也要走140亿年。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已是140亿年前的模样。现在是什么样子,尚不得而知。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看不到它现在的样子。

对于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随着探测手段的进步,宇宙的奥秘也会逐渐被揭开,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为宇宙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而相关科学的发展、交叉,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分支学科,目前,天文物理学、天文生物学、

宇宙生态学等学科也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中。至于宇宙爆炸前是什么样子?它无限膨胀下去又会怎样?这些科学的未知领域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2)基本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那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各种不同的粒子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对于物质的结构、本质,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运动的了解,是树立唯物史观的知识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些基本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超离物质的所谓灵魂世界,至今还无法证明是否真实、存在。

在物质结构方面,人们应该知道: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各种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环绕在核周围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后来,又发现了更基本的粒子——夸克,并发现了“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顶夸克”的存在。为了解释科学的种种新发现,科学家又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弦论”。弦论假定物质的基本组成不是点状的粒子而是延伸的弦。弦论是一种把科学家早已发现的自然界的四种力——重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作为一种现象的多种表现形式加以描述的理论。

自然界中元素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周期规律,按原子质量对元素进行排列时,性质相同的元素常常反复出现。不同的原子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组成分子,由于其排列和组成方式不同,分子的性质也会各异,因此,可以用原子和分子的排列和运动变化来解释各种生命、物理和化学现象。

在对物质属性的了解时,要知道: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在物质世界中,一切物体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与运动相伴随的概念是力和能量。力具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功能,可以使物体运动加速、减速和改变方向。在物质世界中,所有物体遵循两个最基本的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不灭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能量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辐射、物体运动、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分子内部及分子之间的应变力、生物能、化学能、电能等。这些能量的总和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一种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但总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在宇宙中,恒星的崩溃和爆炸、生物的生长和毁灭、机器和计算机的操作中,都包括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论什么时候,一个地方或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另一个地方或另一种形式就会增加同样数量的能量。在一个系统中,不论发生渐变还是突变,只要没有能量进入或者离开这个系统,那么系统内部各种能量之和将不发生变化。

物质不灭定律告诉我们:宇宙间的各种物质只能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但不会被增加,也不会被消灭。我们遇到的各种物质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其存在方式取决于温度和压力。正如水有冰、水和蒸汽三种形态,除个别物质外,其余的物质都存在液态、气态和固态。物质的这种不同形态主要与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而这种运动的活跃程度

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当物质变冷时,原子或分子的运动速度降低,原子或分子锁定于一个基本有序的形态,物体呈固态。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开始有固态转化为液态,进而转化为气态。

(3)地球科学

人类产生在地球上,从目前来看,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场所。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不远不近,恰倒好处。其离太阳的距离,使地球上的温度、湿度、热量、大气等刚好适合人类居住,也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导致了地球生命物质的诞生,并日益向高级化进化。

大自然造物真是鬼斧神工,不仅给地球制造了一层适宜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大气层,既保护人类需要的生命物质,也为人类提供适度的能量需要,而过滤掉对人类有害的射线;而且,为地球制造了一个卫星——月球,使地球的夜晚不至过于黑暗。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地球的产生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而科学家预测地球的寿命为60亿年,也就是说地球还有14亿年的寿命。在中学里,我们已经通过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梨型的球体,“地球梨形体”的这种形状,是由于月球和地球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所引起的。地球除了围绕太阳公转,还不断进行自转。地球的赤道圆周长大约是4万公里,这就是“坐地日行8万里”的由来;其表面积5.1×108 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占70.8%,体积是1.08×1012立方千米,质量是5.976×1021吨,……等等有关地球的构成、形状、特征和物理特征的知识。但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很不够,我们还不能准确的预报地震;无法控制天气的变化。人类在变革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减少等等。人类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地球和地球系统有深入的了解,为保护地球,也为了保护人类自身。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唯一的家园。但到目前为止,人类仍处于无休止地索取当中,地球家园已经遭受了严重的创伤。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为生命的血液的淡水资源已经日益枯竭,由于污染,很多淡水资源已不能利用。而自然界积聚这些淡水资源则需要很长时间。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其它地球资源,也或多或少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今天在对地球科学进行学习、认识、研究的时候,仅了解地球的自然科学的“硬”知识已经完全不够,更重要的要加强“人与地球”的研究,从科学素养的角度,加强人类对地球科学、地球与环境、人类与地球等各方面的了解,以在今后的科技、经济活动中,主动地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4)生命科学

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偏偏在地球上出现生命?

在众多的生物中,为什么唯有人具有智慧?智慧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生命科学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但也是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的难题。虽然科学家已经了解到生命组成、结构的分子水平,本世纪初,科学家又揭开了人类健康、遗传和繁衍的基本图谱——基因图谱,基本上可以控制生命的生理过程,但至今科学家对一些深层的生命现象仍然没有得其真谛,比如,人类为什么能够思维,又是怎样思维的,智慧是如何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关于生命科学,我们应该了解:基因、遗传、细胞、克隆、DNA,生命的相互依存,生命的进化,生命的多样性,生命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交换和流动。

构成生命肌体的成分同构成其它物体的成分相同。但生命物质的种类又比其它物体纷繁复杂,是其它物质无法比拟的。这种纷繁复杂的结果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人们应该了解:生物多样性是物种存活和延续的必要,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环境发生突变或重大变化时,一些物种得以延续成为可能。人类只是地球众多生物中的一种,人类的生存和延续,与其他物种是分不开的,如果物种毁灭到一定程度,最后人类自己也会遭受毁灭。生物体或物种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由其DNA序列的相似程度来判别,这种相似程度与解剖学上的相似性是一致的。

关于人自身,人们应该了解和熟悉:人的特性,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的生长发育,人的生殖、繁衍,群体行为和社会性,人类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遗传人们要熟悉这样一些概念:DNA分子,基因,受精、细胞分裂、遗传疾病、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技术、基因组合、基因突变,以及文化对行为的影响。DNA 是控制生命遗传的基本物质,既保证了生命特性的延续,也促成了生命的变异和进化。理解了DNA的性质、作用和性状,就可以了解后代与父母之间的相似和差异,遗传疾病及预防,新物种的进化。运用基因技术改造物种,创造新物种等。

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通过基因工程可以修改DNA上的基因,而改变了的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这种表现存在多种可能性,虽然会影响遗传,但会在后代产生严重分离。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到动植物育种,为农业生产服务。

细胞细胞是发生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几乎所有细胞都具有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的功能。关于细胞方面的知识,人们应该了解:一般来说,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液、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膜控制着进出细胞的物质,在细胞内,有专门的部分负责物质的传输和能量的转换、蛋白质的合成、废物的排泄、信息反馈乃至运动方式。除一些原始细胞外,所有细胞都有一个复杂的蛋白质结构来提供细胞的组织、形态和动物细胞的运动方式。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到DNA上的遗传信息的调控,在每一个细胞分裂之前,遗传信息已经复制了两份,所以产生的两个细胞都有相同的信息,这种遗传编码形式对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一样的。细胞的生命活动遵循一定的周期(生长、分裂),在这种周期性活动中,某些外界的物理、化学刺激,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使细胞发生病变。一个活的细胞由一些主要的化学元素组成,如C、H、O、N、P、S等,其中,碳原子容易与其他的碳原子结合成链或环,形成大而复杂的分子。

学科核心素养

我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杨文宇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核心素养”是一种对所有公民都重要的、能够在复杂多变环境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去完成个体目标,并产生积极结果满足个体自身需要的能力。那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包括:对生命的感知和体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自然的认识与珍惜、对生命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探究实践、对社会的认识与担当。 什么是素养?辞海的解释是“修习涵养”。如此一来,“素养”一词的释义就非常清楚了,说白了,就是“通过修习以后所获得的能力”。那学校教育本身就是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进行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自身能力是不断在增长的。换句话说,学生自身的素养是不断提升的。 那又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经合组织界定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2)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3)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从这三个必须满足的条件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是一种对所有公民都重要的、能够在复杂多变环境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去完成个体目标,并产生积极结果满足个体自身需要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经合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强调的要点是:(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种能力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重要需要;(3)这种能力既与特定情境相练习,又能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具有广泛迁移性;(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他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人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它对所有人都重要;(6)这种能力具有21世纪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它是“21世纪素养”。 显然,“核心素养”是不同于“一般素养”的。它是一般素养的高级形式,是一般素养中的精髓和关键。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看学校的课堂教学,对其教育目的层级化要求更加具体了,也更具现代化与科学化了。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
1.阅读和写作科学内容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素养。( ) 正确 错误 2.据中国科协调查表明,中国公民与美国公民在科学知识的理解方面相差无几, 但在对科学过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差距很大。( ) 正确 错误 3.怀疑精神是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 ) 正确 错误 4.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草书、行书。( ) 正确 错误 5.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 ) 正确 错误 6.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汉末魏初,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 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慷慨任气”的“建安文学”的辉煌。( ) 正确 错误 7.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共和时期、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对欧洲文学的发展 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正确 错误 8.交谈中要注意观察主人的举止表情,适可而止,当主人有不耐烦以及为难的表 现时,应转换话题或口气,当主人有结束会见的表示时,应立即起身告辞。( )

正确 错误 9.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或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 而男士无论 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 正确 错误 10.送客时,如果在家里,可让客人自己开门,主人开门似乎在下逐客令,不合 时宜。( ) 正确 错误 11.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 一种基本力量。( ) 正确 错误 12.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 构。( ) 正确 错误 13.傣家人住竹楼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正确 错误 14.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5.日常交往中,东方见面礼节有作揖礼、鞠躬礼、合十礼三种。其中合十礼, 也称合掌礼,即双手十指相合为礼。( )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每一个时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未来科技进步的储备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便成为重中之重。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经验的逐渐增加。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耐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 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大任务。可以说先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文明人。科学意识就是不迷信,不盲从。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日后人生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这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开设文献检索课为主。自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以高校图书馆为基地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在全国推广20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阶段、文献检索课阶段和信息素养教育阶段。文献检索课为推动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者培训,如新生人馆教育、研究生入馆教育、电子资源使用讲座、毕业论文与文献信息检索、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等,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用户教育体系。 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比较落后,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与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素养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能部门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不够 高等教育相关职能部门普遍存在认识不够,信息观念淡薄现象,主要表现在: 1 人事部门对文献检索课教师定位不准,很少考虑给图书馆引进文献学、信息学、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将文献检索课教师归属教师编制。 2 教务部门只重视管理各系部的教学工作,而对文献检索课程只列人选修课的范畴,使用的教材缺乏时代性,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

没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 3 图书馆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作用,信息素养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表现为各自为阵,缺少交流融合,只能根据各自的能力在摸索尝试,缺少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体系的理论指导,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有待加强。 (二)对文检课与计算机课的关系认识不够 信息教育的两门主干课程,一门是文献检索课程,在大多数高校中仅为选修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另一门是计算机课,只讲计算机基本理论,与如何操作计算机检索资料仍有较大距离,课程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要,而是盲目的去教计算机知识,与本专业教学目标脱节。据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70%以上不了解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近60%的学生没有进行过文献检索课教育。高校学生对高校馆藏文献利用率不足40%,学生不会使用报刊索引的占89.4%,不会通过有关索引查找古典文学资料的占84%,大学生信息能力普遍偏低。 (三)大学生本身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不够 1 信息意识不强。新生对信息的需求缺乏渴望可以理解,高年级学生往往也只盯在教科书上,无暇旁顾。学生普遍以阅览专业期刊作为关注学科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式,而对于从人大复印资料、专业年鉴、专利文献中了解和 关注学科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比例较低,而这些文献资料往往是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的最有价值部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我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呵护儿童好奇心,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通过科学探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科学学习的原动力。“本来好奇心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至打小学毕业的时候,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反而逐渐减弱了”,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责任的。 二、引领儿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在过去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科学教育往往既枯燥又乏味,教师实行的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方面: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综合整理、表达交流等。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1?问题情境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阶段,学生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观点在探究中交流讨论,反复探究,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3.发现、概括阶段,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结论。 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

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在持续深化, 不仅教学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扩展,教学手段也持续丰富。但就目前教 学现状来看,还存有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开设了 一系列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教师们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新内容、新方 法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突出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主要还是 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教学形式。信息素养教育课 程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 不理想。第二,课程规模的限制,无法在较大范围内普及信息素养教 育课程。几乎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在调研课题、撰写综述或毕业论文 时都会遇到各种信息检索的困惑,例如如何使用数据库、如何查阅期刊、如何管理参考文献等,但因为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的限制, 无法大规模开设信息素养教育公选课。第三,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难 以得到保证。因为很多大三、大四或者研究生同学选修信息素养课程时,他们可能经常在外进行教育实习、野外实验、外地考察等,难以 确保每次准时回学校参与课堂学习。这些问题制约了信息素养教育课 程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素质 的培养。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探索着改变目前的教学 模式,改变教学观念。 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让“翻转课堂”成为了教育界的焦点。“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方式,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在课下向 学生传递新知识,回到课堂时间则开展协作学习、实践练习等主题学 习活动1。如今,微课程视频资源获取、制作的方式越来越简单、便捷,教师也更容易在教学中使用微课程视频。此外,微课程视频可以被反 复观看,并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获取,为学习提供了更多 的途径。翻转课堂能够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部分过

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随着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意见逐渐向外界披露。今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向全社会公开征求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近期,微信圈里流传着《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这些信息一经发布,就得到了教育界普遍、高度的关注。 我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高中课程体系重构体现了全球性的教育发展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等概念。其背景是世界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面对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迅速的外部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希望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炼和培养,帮助未来的公民获得实现个人终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须的可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政府亦不例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我们勾画了体现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具有民族特质的未来中国公民形象。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再出发”(张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仅体现着国际共识,更是对当下中国教育紧迫问题的回应,它高度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知识本位的再度“宣战”,“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石鸥)我们有理由期待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改革将使中国教育走向崭新的时代。 在乐观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忧虑。 学生核心素养对于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研究者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欠缺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支持。对于核心素养,有太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讨。例如,如何科学地确定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如何?核心素养如何真正落实在课程?核心素养如何评价?等等。 在此仅以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为例。首先,是否存在着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问题。“核心素养指向人,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质与涵养——素养——及其程度和水平来衡量,核心素养不能衡量或修饰学科。学科可以达成某些核心素养,但它不等同于核心素养。”(石鸥)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 “在我国当前的政策语境下,由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并行开展的,这自然就涉及到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内在的对应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但保证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模拟考试题

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模拟考试题

————————————————————————————————作者:————————————————————————————————日期: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模拟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所有的科学观点都是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而不是任凭人或者神“悟”出的结果。( ) 正确 错误 2.怀疑精神是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 ) 正确 错误 3.从广义上说,科学的直接目的是对客观世界做理论表达。( ) 正确 错误 4.对联“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中提到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的事迹妇孺皆知,比如: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赤壁等。( ) 正确 错误 5.国学的根本要义是对于前人思维成果和高尚精神的再现,应当具有历史性、延伸性、发展性、现代性、国家性。( ) 正确 错误 6.国学经部——儒学经典,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 ) 正确 错误 7.《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 ) 正确 错误 8.没有读者,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就无从确证,作者的创作活动及其作品本身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

正确 错误 9.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家。( ) 正确 错误 10.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或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而男士无论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 正确 错误 11.东汉永平十年建的洛阳白马寺木塔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塔。( ) 正确 错误 12.福建民居中的土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 正确 错误 13.浪漫主义文学善于描绘大自然景色,描写理想,书法强烈的个人感情,着重描写作家个人的主观世界及对事物的内心感受。( ) 正确 错误 14.作为公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日常着装方面应注意“五忌”:忌露、忌透、忌紧、忌乱、忌异。( ) 正确 错误 15.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正确 错误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的学生不能适应英语学科中思维逻和语法句式的教学要求,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中不顺利。也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近几年关于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的文献,来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法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词汇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1]付野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对整个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沟通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桥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不管在积累词汇还是在熟悉语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英语学习素养对整个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文大量增加。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的现状,我们要积极的采用措施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育效果,为整个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是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1]付野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方面,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评价主体一元化和教学反思不足这七个方面;学生方面,学生缺乏对英语教材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对阅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飞跃时代,也是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更加确立了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培养要从小孩抓起的道理。学科学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志趣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素养兴趣现代教育手段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实力的强弱和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而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必须从人们小的时候抓起。 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年龄特点,中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对科学兴趣,体验科学实验的神奇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他们以亲身经历、体验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以及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课程在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内容上: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初步了解《科学》里面的术语和基本概念;2、熟悉《科学》里一些基本的研究过程与方法;3、知道科学、技术与我们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过程与方法上:中学科学课程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而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科学课程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探究结论,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在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动手能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信息素养是新世纪社会成员的必备素养。 当今社会已步入以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信息社会,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每一个社会成 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更是信息时代评价人才 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信息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然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其在进行专业知识 学习的同时,能自如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主动快速地获得广博的信息,并获得采集、鉴别和 使用信息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分析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 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纷纷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普遍开设各种形式的 信息技术课程,采取不同措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 现阶段美国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情况包括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其他学科课程之中, 开设 一门或多门信息技术课程,均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明确目标。 美国的“21 世纪新技能联盟,确立了全球化时代人们必须要具备的核心技能。 在其发表的《21 世纪技能、教育和竞争力报告》中,将信息技术技能作为必要达成的三 大核心目标之一。 他们规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媒体素养和 ICT 能力等三大方面[1]。 英国在 80 年代开展了 3 次大规模的研究活动来讨论如何进行信息技能训练问题。 1988 年的《教育改革法》将“信息技术课列入国家统一课程。 1998 年的政府政策宣言——《我们的信息时代》拟定了中小学信息教育目标和课程评价 标准,规定把国拨经费中的 6%作为学校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英国 20%的中小学校上网、每 18 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根据规划,到 2002 年英国学校里每 4 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日本在 1999 年的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提出要着眼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把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 21 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存能力是指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其每年一度的信息学水平考试已成为仅次于高考的全国第二大考试, 并在高校中普遍开设 了公共信息处理教育课,普及计算机知识及信息处理技术。 澳大利亚也是致力于培养七项“学以致用的关键能力:收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表 达想法与分享信息的能力;规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应用数学概念与技巧的 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科技的能力。 印度早在 1998 年就宣布要使印度成为“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和“信息革命时代先驱的 目标。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视信息教育和信息产业的政策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为这个亚洲大国注

我对化学知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doc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我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这无法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化学

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前言 通过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建设全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建设的主要经验,即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工作建设的“核心”、多样化的课程共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需要多主体参与以及制度建设是课程变革的必要保障。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是对当代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取向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英国是最早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国家,提出这一理念旨在帮助个体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英国继续教育联盟(Further Education Unit, FEU)将核心素养界定为经验和素养,其中包括:个人和职业发展;工业、社会和环境研究;交往;社会研究;计算;科学和技术;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操作技能;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地关注和提及,并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选择”跨国研巧项目,构建了一个核心素养的总体概念参照框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该项目最终于2003年出版了研究报告《核也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提出了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一一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21 世纪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和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等进一步深入剖析了核心素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研究核心素养的起点应是厘清个人的成功发展与社会的良好运作之间的契合点,OECD 结合文化和人口等因素,通过协商、整合,将核心素养归纳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方面。欧盟将核心素养发展为“终身学习核心素养”,并认为:终身核心素养是能以实现自我发展、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为目的,具备多种技能、知识和态度的的必备素养。 任永辉(2014)在《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对策探析》认为,核心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求知、生存和做人,促使学生不断地发展。王健龙(2014)在《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发展竞争力》中认为核心素养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辛涛,姜宇,王烨辉(2016)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从过去重视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1)核心素养是以全面实现个人的发展为目的的;(2)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3)核心素养将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富强三方面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总之,核心素养是个人全面发展、社会稳健进步的保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条件。 二、英语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物理新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物理新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基础教育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中学物理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物理学科中丰富的资源,在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条理想的有 效途径。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需要人类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使社会得以和谐、健康的发展。教育使人类走向文明,使社会不断进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中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中学物理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在物理教育中探寻和渗透科学素养的培育和熏陶,无疑是物理教育中 一个突出而又值得深究的课题。 以物理新课程理念审视物理教育,物理课程在重视科学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实践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基于这些认识,物理新课程的设计应注重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探讨研究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极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则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则明确提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 课程的核心理念”。 物理教育不单指常规的物理教学,还包括各种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活动。如科普宣传活动、科技发明与小制作、网络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小论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物理游戏、物理故事会、物理讲座等。在物理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除要遵

美国《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综述

美国《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综述 信息素养及其标准 信息素养——发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前提。创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基础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书本正转变为有活力的、高技术的并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信息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信息的传播。教师们应该把高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与信息存取技能结合起来。目前,大多数人仍然只是从外在的技术教育来理解教育的信息化进程,而实际上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在这样的文化视野中,信息素养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但是,信息素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怎样才算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应该使学生达到怎样的信息素养?这些素养如何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综合课程中体现出来?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信息素养的养成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美国图书馆协会1998年版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为描述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主要方针。该标准包括3个类别,9个标准和29个指标。每个指标后面都有一个方块来表明指标如何应用于学生们。每个指标后面有三个“熟练水平”描述符,“熟练水平”基于不同的资源并被设计成反映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水平,以帮助测量个体学生们掌握信息素养要素的程度。其次,在“行为标准”的标题下展示了四个信息问题的事例。事例由不同的专业教师(如历史的、数学的等)开发,这些问题表明了在给定标准的情况下解决特定问题所需的正确有效地使用信息的潜在情况。其中的问题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媒体专家所选择和创造,以表明标准是如何与四个主要学生们组(K-2,3-5,6-8和9-12)发生关系并涉及所有课程。虽然对每个问题都有特定课程领域,但大多数情况下问题是跨课程的。 从其内容看,标准和指标是一般层面上的,这样各地的教育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教师们知道他们学生们的情况;他们的作用是让这些一般的论述适应他们所服务的所有学生们的发展的、文化上的和学习的需求。通过提供描述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们的主要方针,学生们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为具体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支撑材料。 《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信息素养 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高效和有效地存取信息。 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认识到,具有良好的信息是获得日常生活中机会和挑战

宜宾市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题库

1.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 正确 错误 2.国学的根本要义是对于前人思维成果和高尚精神的再现,应当具有历史性、延伸性、发展性、现代性、国家性。( ) 正确 错误 3.故事片是运用影像和声音的手段进行叙事的电影作品。( ) 正确 错误 4.《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内容非常丰富。( ) 正确 错误 5.《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 正确 错误 6.宋明理学亦称为“道学”。( ) 正确 错误 7.《道德经》就是《老子》。( ) 正确 错误 8.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在思想上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制约和影响,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表现了特定阶层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 ) 正确 错误 9.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共和时期、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对欧洲文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正确 错误 10.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用左手递物是失礼的。( ) 正确 错误 11.节日都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纪念性和警世性、庄严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 正确 错误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丝绸的国家。( ) 正确 错误 13.蒙古族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而搭制帐篷式住房(蒙古包)。( ) 正确 错误 14.古典型文学是侧重于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主观理想的一种文学形态。( ) 正确

错误 15.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6.以艺术性与爱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 ) 正确 错误 17.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女士,后介绍男士。( ) 正确 错误 18.“适度”是礼仪的情感基础。( ) 正确 错误 19.在100个人眼里,就有100部《红楼梦》,其意指读者参与了文学作品作者的创作过程。() 正确 错误 20.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中庸之道”是()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但它更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 A.道家 B.儒家 C.诗人 D.法家 22.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但其主张各自不同。 A.以上都不对 B.人天合一 C.以和为贵 D.天下太平 23.“( )”的意思是养生的要领,文章旨在说明养生之道。 A.养生学 B.养生主 C.养生精 D.生命学 24.文学活动是由()、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 A.物质 B.世界 C.意识 D.人文 25.中国画分为几大类?()。 A.三大类

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培育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建设者,是关系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依托。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普及教育,不仅是从事科普教育工作部门以及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此,按照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向纵深发展要求,进一步探究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1、挖掘科普教育资源,营造立体科普学习氛围 上海有着十分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行业博物馆、专业展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青少年活动基地等俯拾皆是。目前100多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是全市范围内科普职能较为成熟、各具特色的单位,成为向青少年普及科技教育的重要场所。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台、上海植物园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引领青少年积极探究科学奥秘,激发青少年崇尚与理解科学的高昂热情,使之养成善于在科学知识中遨游的良好习惯, 2、科技教育渗透教育改革,研发科技教育新模式 课堂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渠道。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学校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教育不仅要传授科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了解科学史,

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科技教育要渗透到新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科技教育改革,鼓励科技界与教育界联合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改革方案,充分调动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力量,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共同研发学校科技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3、构筑传播媒体网络,搭建立体科技信息平台 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变化,同时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传媒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应当充分利用其高效、高速的传播作用,大力传播科学文化,积极发展科普文化产业。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充分了解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因特网等信息传播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重点完善和建设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科普画廊等大众传媒共同参与的传播媒体网络。 4、抓好科普教育,建设高素质科普人才梯队 学校教育是正式教育机构,而科技馆、大众传媒等是传统的科普地盘,前者是阵地,后者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需要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营造尊崇科学的社会风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来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调动各类科普实施主体参与科普,例如,研究所、各类

从国外发展现状反思我国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从国外发展现状反思我国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就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劳动者,就必须培养他们成为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人。文章根据对我国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结合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反思我国学校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培养 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 信息素养是新世纪社会成员的必备素养。当今社会已步入以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更是信息时代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信息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然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其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能自如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主动快速地获得广博的信息,并获得采集、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纷纷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普遍开设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课程,采取不同措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现阶段美国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情况包括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其他学科课程之中,开设一门或多门信息技术课程,均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明确目标。美国的“21世纪新技能联盟”,确立了全球化时代人们必须要具备的核心技能。在其发表的《21世纪技能、教育和竞争力报告》中,将信息技术技能作为必要达成的三大核心目标之一。他们规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媒体素养和ICT能力等三大方面[1]。

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21

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目标的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甚至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DNA”,要想通过课程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厘清课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意识、国际理解、信息技术素养等与外语息息相关。虽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对外语学科素养的探讨尚显不足。 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也包括外语素养,并将外语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通过口头后书面等语言形式,运用其他语言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 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许多学者也关注了英语、英语学习和思维的关系,指出英语学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积极作用,英语能够引导学生用另外一种认知的方法和思维。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吴一安2015)提出它们之间有“血脉联系,语言和思维、文化不可分割,是高层次思维的介质,在思维和文化品格上具有育人功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1.语言能力。2.文化品格。3.思维品质。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但包括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我国的核心素养体系基于全世界对关键能力的研究、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现实以及我国优秀传统而形成。现在国家已经提出来整个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体系是从幼儿园到研究生,不再局限于中小学阶段。核心素养要全部落实到每一个学科的话,有些难度,因为学科教育是有学科的品种的。就英语学科而言,在这个大的核心素养体系中,有一些项目内容是英语学科必须首当其冲去承担的,比如说国际理解、全球视野以及对外国文化的理解等。这些人文的积淀或者人文的情怀,甚至包括英语语言或者英语文化所特有的批判性思维,也是我们的核心素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落实: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