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生物:2.2.2《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例题与探究(中图版必修2).

典题精讲

例1小麦的毛颖(P)对光颖(p)是显性,抗锈(R)对感锈(r)是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四组不同品种小麦杂交结果的数量比,试填写出每个组合的基因型。

思路解析:此题已知亲本表现型和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推导亲本的基因型,属于逆推类型,一般用“分别分析法”来解。其步骤是:①根据题意,写出亲本不完整的基因型。②分别分析这两对性状(先分析一对,再分析另一对),根据子代表型及数目(比例),按照分离规律判断杂交类型。③综合分析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答案:

黑色陷阱:本题考查的能力是:亲本基因型的写法;灵活运用自由组合规律解题。本题解法中,易将杂交后代比例写错,或者不知子代数目或比例如何处理,原因是对各种杂交比例没有掌握。

变式训练1 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植株的花粉,其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

A.AaaBBb、Aaabbb、AaaBbb

B.AABB、AABb

C.AAaBBb、AAabbb

D.AaaBb、Aaabbb

思路解析:此题的关键点在精子和两个极核的基因型。依据题意,AABb为母本,胚囊中8个核的基因型一样(AB或Ab是体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数目的一半),两个极核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父本基因型为aabb,精子基因型全都为ab。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一个受精极核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极核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性,即AAaBBb和AAabbb,因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故基因型也同样有两种可能,但就一个胚珠而言,胚乳核的基因型只能是其中一种。

答案:C

变式训练2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1种

B.4种

C.8种

D.16种

思路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单倍体育种。由于水稻为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因此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23=8种,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物基因型亦为8种,该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正常植株,基因型亦为8种,由于它们皆是纯合体,因此,它们的表现型亦为8种。

答案:C

例2一个患并指症(由显性基因S控制)而没有患白化病的男人与一个外观正常的女人婚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a控制),

但没有患并指症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应该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他们生下并指并且伴有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父亲患并指,但是又不患白化病,则其基因型的一部分为S_A_,母亲外观上表现正常,则其基因型的一部分为ssA_。因为他们生了一个不患多指但是患白化病的孩子,此孩子的基因型为ssaa,据隐性纯合突破法可分别把上面所空的空格填上,从而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SsAa和ssAa。他们后代中出现并指的可能性为1/2,出现白化病的可能性为1/4,所以后代出现并指且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1/8。

答案:SsAa ssAa 1/8

绿色通道: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出其亲本的基因型。

变式训练用纯种有色饱满子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子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后代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规律。

(2)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为什么?

(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方案实施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思路解析: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关系,用两时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1自交后代分离比满足9∶3∶3∶1,则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或者用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种不同表现型,且比例符合1∶1∶1∶1来判断。

答案:(1)基因的分离

(2)不符合。因为玉米粒色和粒形的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如果符合自由组合规律,F1自交后代分离比应符合(3∶1)2或9∶3∶3∶1。

(3)方案1:①纯种有色饱满的玉米和纯种无色皱缩的玉米进行杂交,获得F1代②取F1植株10株,与无色皱缩的王米进行杂交③收获杂交后代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如四种表现型比例符合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四种表现型比例不符合1∶1∶1∶1,则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方案2:①纯种有色饱满的玉米和纯种无色皱缩玉米进行杂交,获得F1代②F1植株的花粉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③收获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如四种表现型比例符合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四

种表现型比例不符合1∶1∶1∶1,则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方案1和方案2只答一种即可)

问题探究

问题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着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导思:在遗传规律中,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基础,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规律是两对及两对以上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明确了非等位基因之间在遗传过程中的关系。所以在分析多对相对性状的实际问题时,应该先用分离规律的知识对各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然后再用自由组合规律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到正确答案。

探究: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生产实践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其中就包括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在此题中,可以让不同的品种之间进行杂交,使基因重新组合,最终培育出aabbdd基因型的个体。具体步骤为:A与B杂交得子一代AABbDd,子一代AABbDd

与C杂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有多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包括AaBbDd这样基因型的个体,所有子二代个体进行自交,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这样的培育过程需要4年的时间。可以引导大家发散思维,寻找不同的育种方法,进行讨论,最终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高中生物(新教材)《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学习目标] 1.写出测交实验过程,能设计实验验证分离定律。2.体会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掌握分离定律。3.说出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小桶、彩球含义及抓取、统计要求。 知识点一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01测交实验,即F1与□02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孟德尔根据假说,推出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071∶1。 3.实验验证 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后代性状比例。 4.实验结论: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081∶1,符合预期的设想,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问题探究为什么用测交法可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 [例1]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类型→可检测F1遗传因子组成 B.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根据孟德尔假说,推测测交结果为高茎∶矮茎=1∶1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解题分析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应为隐性纯合子。 答案 D [例2]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②产生配子的比例③遗传因子组成④产生配子的数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③④ 解题分析测交实验是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不能用来推测显、隐性,①错误;根据测交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能推测产生配子的数量,②正确,④错误;测交可用来推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③正确。 答案 C 知识点二分离定律 1.分离定律 (1)分离定律的内容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0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②在形成配子时,□02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03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离的时间:有性生殖形成□04配子时。 (3)适用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完整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分离定律练习题二 1.水稻某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一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杂合体的几率是( ) A.0% B.25% C.50% D.75%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体杂交,后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占( ) A.25% B.100% C.75% D.0% 3.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显性,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纯合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杂交 B.测交 C.检查染色体 D.自花授粉 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 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杂合体高茎豌豆(Dd)自交,其后代的高茎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 A.1/2 B.2/3 C.1/3 D.3/4 6.一只杂合的白羊,产生了2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黑色隐性基因的精子的为( ) A.50万 B.100万 C.25万 D.200万 7.牦牛的毛色,黑色对红色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体,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 A.黑色杂合体 B.黑色纯合体 C.红色杂合体 D.红色纯合体 8.下列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9.下列生物属纯合子的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0.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 率分别是( ) A.1/4,1/8 B.1/2,1/8 C.3/4,1/4 D.3/8,1/8 11.番茄中圆形果(B)对长形果(b)显性,一株纯合圆形果的番茄与一株长形果的番茄相互授粉,它们所结果 实中细胞的基因型为( ) A.果皮的基因型不同,胚的基因型相同 B.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相同 C.果皮的基因型相同,胚的基因型不同 D.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不同— 12.一株国光苹果树开花后去雄,授以香蕉苹果花粉,所结苹果的口味是( ) A.二者中显性性状的口味 B. 两种苹果的混合味 C.国光苹果的口味 D. 香蕉苹果的口味 13.粳稻(WW)与糯稻(ww)杂交,F1都是粳稻。纯种粳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种糯稻的花粉经碘 染色后呈虹褐色。F1的花粉粒经碘染色后( ) A.3/4呈蓝色,1/14呈红褐色 B. 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 C. 都呈蓝黑色 D. 都呈红褐色 14.某男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正常。如果他的妹妹与一个白化病患者结婚,则生出白化病孩子的 几率为( ) A.1/4 B.1/3 C.1/2 D.2/3 15、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 )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考向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预测热度 1 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和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016课标全国Ⅱ,32, 12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验 证 2017课标全国Ⅱ,6,6 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 2 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的拓展题 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 特殊分离比 2016课标全国Ⅲ,6,6 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易★★☆判断不同基因的位置关系 2018课标全国Ⅰ,32, 12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 件下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本专题的高频考点有遗传定律的实质、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基础的概率计算、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的判断等,其中基因型和基因位置推断的遗传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多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析方法,总结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步骤,不断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素养.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集训】 考向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019届山东师大附中二模,18)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从其子代中任取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是( ) A.只有一种表现型 B.1∶1 C.1∶1∶1∶1 D.3∶1∶3∶1 答案 D 2.(2018山东菏泽七县上学期期中,44)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和白色四种,受等位基因A、a 和B、b控制.已知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得到与题干中F1紫花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还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2)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物体内不同于等位基因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显性基因D(其等位基因为d),并且该显性基因可抑制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这三对基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3)若让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基因D的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四种花色,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对这四种花色植株进行统计(子代数目足够多),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 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或AABB×aabb) (2)遵循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3)AaBbDd 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49 考向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验证 3.(2019届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20)如图表示某种蝴蝶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1355只F2的性状及其数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翅色和眼色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 B.翅色和眼色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亲本的表现型一定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

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1.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让纯种黄皱(YYrr)与纯种绿圆(yyRR)的个体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在F2中的重组性状有() A.只有黄圆 B.只有绿皱 C.黄圆和绿皱 D.黄皱和绿圆 2.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A.YyRR B.MmNnPP C.BbDdEe D.Aabb 4.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 aaBb 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 l的表现型比例是:() A . 9 :3 : 3 : 1 ; B .1 :1:1:1 C . 3 :l : 3 ; l ; D .3 :1 5.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6.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占() A.1/16 B.1/4 C.1/8 D.3/16 7.现有AaBb与aaBb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A.1/8 B.1/4 C.1/3 D.1/2 8.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黄色为显性性状,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9.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 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10、将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这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应有几种() A、2 种 B、3种 C、4种 D、8种 11.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 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是()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12.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础练习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2.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杂交组合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3.在显性完全的条件,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 ss C.BbSs×bbss D.BBss×bbSS 4.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DDTt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基因型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5.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纯合体的个体占( ) A.3/8 B.1/4 C.5/8 D.1/8 6.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7.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形成初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 B.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C.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 D.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过程中 8.基因型为AaBB的父亲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亲,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一定不可能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下列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1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11.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6 C.1/32 D.1/64 12.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 2有256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的纯种应有( ) A.128 B.48 C.16 D.64 13.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8 C.3/4 D.1/4 14.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 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遗传的基本规律检测题 命题人: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宋春霞 一、选择题: 1、美与丑、聪明与愚蠢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一个美女对萧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 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萧伯纳却说:如果生的孩子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那该怎么办呢?下列关于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美女和萧伯纳都运用了自由组合定律 B.美女和萧伯纳都只看到了自由组合的一个方面 C.除了上述的情况外,他们还可能生出“美+愚蠢”和“丑+聪明”的后代 D.控制美与丑、聪明与愚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 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形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试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A. Ccaa(父)× CcAa(母)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144961.html,Aa(父)× CcAa(母)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144961.html,AA(父)× CCaa(母) https://www.360docs.net/doc/704144961.html,AA(父)× Ccaa(母) 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先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

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4、豌豆子叶的黄色、圆粒种子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 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2:2:1:1 B.1:1:1:1 C.9:3:3:1 D.3:1:3:1 5、以基因型为Aa的水蜜桃为接穗,嫁接到相同基因型的水蜜桃砧木上,所结水蜜桃果肉 基因型是杂合体的几率为() A.0 B. 25% C.50% D.100% 6、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的下 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7、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 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基础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基础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2.下列①~⑨的基因型不同,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表现型共有 ① AABB②AABb③AaBB ④AaBb ⑤AAbb ⑥Aabb ⑦aaBB ⑧aaBb ⑨aabb A.九种 B.四种 C.二种 D.一种 3.对于孟德尔所做黄圆与绿皱豌豆的杂交试验,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都要彼此分离 B.F1产生的雌配子有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1∶1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D.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可以有16种 4.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是 A、4/16和6/16 B、9/16和2/16 C、1/8和3/8 D、2/4和 3/8 5.假定等位基因A和a,B和b是独立分配的,且A对a,B对b为显性,则基因型AaBb亲本自交后代中,出现亲本没有的新性状占 A.1/8 B.3/8 C.1/16 D.7/16 6.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纯合体的个体占 A.3/8 B.1/4 C.5/8 D.1/8 7.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8.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 B.DDT 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9.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杂交组合是 A.AaBB×A 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0.在显性完全的条件,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11.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DDTt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12.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形成初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B.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C.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 D.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过程中 13.基因型为AaBB的父亲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亲,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一定不可能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4.下列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1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16.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3)受精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相等 遗传图解: ① F 1 : 1YY (黄) 2Yy (黄) 1yy (绿) 1RR (圆) 2Rr (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 (绿圆) 1rr (皱) 1YYrr 2Yyrr (黄皱) 1yyrr (绿皱) F 2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②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分析 a .性状分离比:黄粒∶绿粒=3∶1;圆粒∶皱粒=3∶1。 b .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随机组合 ④F 2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关系 双纯合子 一纯一杂 双杂合子 合计 黄圆(双显性) 1/16YYRR 2/16YYRr 、2/16YrRR 4/16YyRr 9/16Y_R_ 黄皱(单显性) 1/16YYrr 2/16Yyrr 3/16Y_rr 绿圆(单显性) 1/16yyRR 2/16yyRr 3/16yyR_ 绿皱(双隐性) 1/16yyrr 1/16yyrr

合计 4/16 8/16 4/16 1 F2中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2)有关结论 ①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②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③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 -4 /16=12/16。 ④F2中双亲类型(9/16Y_R_+1/16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 /16yyR_)。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方案:杂合体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方式正交反交 亲本组合F1黄圆♀×绿皱F1黄圆♂×绿皱 F t 表型(粒数)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31 27 26 26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24 22 25 26 论证依据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实验结论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重组互不干扰结论:通过测交实验,所获得的F2代各种性状及其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为1:1:1:1,证实了F1产生了比例相同的四种配子,确定为双杂合体。因此,孟德尔的假设是成立的。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自由组合到配子中去。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互不干扰的。 F1非等位基因重组导致了F2性状重组

高一生物基因分离定律习题

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不用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盂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是纯合子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甲与植株乙决定 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甲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 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的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甲相同 3.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x紫花→紫花②紫花x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x白花→紫花④紫花x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5.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型会导致生物死亡。下面是对某种鼠的黄毛和非黄毛这对性状的观察结果:①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毛与非黄毛之比为2:1②凡是黄毛与非黄毛个体间交配,后代中黄毛与非黄毛的比例为1:1③非黄毛个体间交配产生的后代总是非黄毛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是黄毛B.①的后代致死率为33%C.②过程相当于测交D.③的后代致死率为50%6.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 l x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B.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C.通过测定F l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基因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D、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x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7.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 8.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代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代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2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黄斑是隐性性状 9.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亲一方的基因型为AA,那么子女均患多指 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就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患多指的可能性为3/4 10.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人数中的概率为1/200。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男人结婚。试问,生一个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课题背景】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几年的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简答、综合分析等,考查的知识多为对概念的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及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等。运用揭示定律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用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二、【知识准备】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DD DD 全显 (2)dd ×dd dd 全隐 (3)DD ×dd Dd 全显 (4)Dd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Dd 1/2DD : 1/2Dd DD:Dd=1: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 .... 1、正推法 (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实例:两个杂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显性个体A 中纯合子AA占。 2、逆推法: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 (1)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a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做进一步推断。 (2)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亲代一定是。即Bb×Bb→3B ︰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类型。即Bb×bb→1Bb︰1bb。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分类一(基础篇)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分类一(基础篇) 一、单选题 (一.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 )自交产生F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 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 1产生基因型YR 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F 1产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为YR 和基因型为yr 的比例为1:1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可自由组合 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必考虑的是( ) A .亲本的双方都必须为纯合子 B .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 .需要对母本去雄 D .显性亲本作为父本,隐性亲本作为母本 3.豌豆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圆粒种子(R )对皱粒种子(r )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 1出现四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 和yyRr B .F 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1/4 C .F 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8 D .F 1植株可能同时结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 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豌豆的豆角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 1产生雌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 2表现型的比例 ③F 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 1表现型的比例 ⑤F 2基因型的比例 A .②④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⑤ 5.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 )杂交,如果F 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黄色皱粒的纯种应约有 A .128株 B .48株 C .32株 .株6.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所得到的F 2基因型结果(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 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中Y (y )和R (r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 2是出现的概率大小为 3>2=4>l C .豌豆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 .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一 定是3/8 7.等位基因A 、a 和B 、b 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交,子代的杂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植株占( ) A .2/3 B .3/4 C .3/16 D .3/8 (二.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本质考查) 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 )自交产生F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F 1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 B .F 1产生基因型为YR 的卵和基因型为YR 的精子的数量之比不一定是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配子 YR Yr yR yr YR 1 2 Yr 3 yR 4 yr yyrr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练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练习 1、夏南瓜的颜色由A 和B 两个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A 时为白色,在不含基因A 的前提下,BB 或Bb 为黄色,bb 为绿色。现有一株白色夏南瓜和一株绿色夏南瓜杂交,F 1中仅有白色夏南瓜和黄色夏南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白色夏南瓜植株为纯合体 B.F 1中白色夏南瓜和黄色夏南瓜的比例为3∶1 C.F 1中黄色夏南瓜自交产生的后代全为黄色夏南瓜 D.F 1中的两种夏南瓜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黄色夏南瓜占3/8 2、玉米子粒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基因M 、N 和E 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子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子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A.MMNNEE B.MmNNee C.MmNnEE D.MmNnee 3、已知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 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 相同 B.玉米的有色、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C.玉米的有色、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4、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5号和6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体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B.3号个体和4号个体只能是纯合体 C.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 D.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体的概率为47 5、豌豆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现用纯合黄色圆粒和纯合绿色皱粒杂交,得F 1,F 1自交,理论上F 2中黄色皱粒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 A.1/3 B.2/3 C.3/16 D.1/16 6、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利用AAbb 和aaBB 作亲本进行杂交,F 1自交得F 2,F 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各是( ) A.1/4和3/8 B.9/16和1/8 C.1/8和3/8 D.1/4和5/8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 2表现型的比例 ③F 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 1表现型的比例 ⑤F 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④⑤ C.①③ D.②⑤ 8、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白花植株甲与纯合白花植株乙进行杂交,F 1全部表现为红花。 实验一:F 1自交,得到的F 2植株中,红花为2 725株,白花为2 132株; 实验二:用纯合白花植株丙的花粉给F 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 015株,

高中生物最新专题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 1.分离定律解题依据—六种交配组合 2.由亲代推断子代(解题依据正推) (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A_)。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3.由子代推断亲代(解题依据逆推法) (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 或AA×Aa 或AA×aa。 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 (1)规律 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 ,连续自交n 代,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若每一代自交后将隐性个体淘汰,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 ①自交n 代 ???????杂合子所占比例:12n 纯合子TT +tt 所占比例:1-12n ,其中TT 和tt 各占1/2×? ?????1-12n ②当tt 被淘汰掉后,纯合子(TT)所占比例为: TT TT +Tt =1/2×? ?????1-12n 1/2×? ?????1-12n +12n =2n -12n +1 杂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 TT +Tt =1-2n -12n +1=22n +1 。 (2)应用 ①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纯合度 也就是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解答此题时不要忽

略问题问的是“显性纯合子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 ②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 三、遗传概率的计算 1.概率计算的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 (2)概率计算的原则 ①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也就是一件事情需要分几步进行,每一步计算出概率后相乘,即为这件事情的概率。 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分别是 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1/2 ,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1/2 ,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1/4 。 ②加法原理:互斥事件中有关的事件出现的几率,等于各相关互斥事件的几率之和。 所谓互斥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出现可能有几种形式,但一个事件的发生只能是几种形式的一种,不可能把几种形式都包在一个事件中。即互斥事件的特点是,一种形式的事件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六章第二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第五章《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节知识的延续,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生物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我将本块重点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目标 (1)知道杂交的含义及杂交的基本方法。(2)会写遗传学的各种基本符号。(3)能够辨别相对性状、纯合体、杂合体的实际例子。(4)能够理解并表达等位基因的含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以及测交的概念与意义。(5)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解释,理解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①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表现型②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③测交实验及分析,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教学的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说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人本主义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的情意交流活动,所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 1、知识掌握上,本课题知识和第五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关系密切,但时间已过去两个月,且那部分知识本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试题及答案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一) 一选择题 1.AaBb和aaBb两个亲本杂交,在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完全显性时,子一代表现型中新类 型所占比例为() 2 4 8 8 2.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一株黄色非糯的 玉米自交,子代中不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3.狗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D)对长毛(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 两只白色短毛狗交配。共生出23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 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 4.假如高杆(D)对矮杆(d)、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DdRr和ddrr两亲本杂交,F1的表现型有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5.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 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 B C 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 A.1/8、3/8 B.1/16、3/16 C.1/16、3/8 D.1/8、3/16 6.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两结基因独立遗传),其F2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占 F2新类型总数的() A.1/16 B.1/8 C.1/3 D.1/5 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 D.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8.基因型为RrYY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高一生物必修2 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必修2 分离定律 一、教材分析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遗传的内容是按科学的发展来安排的,即从生物学的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是先掌握了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而去研究和掌握是什么导致有这样的遗传规律,体现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实验、研究、推理、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孟德尔的遗传两个基本定律,是遗传的核心与基础,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本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面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学生已了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但对遗传的知识相当贫乏,如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又加上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通过讨论,明白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另外本节概念相当多,教学中应当以概念图形式分析、概括不同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概念的本质及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和显性相对性。 3.了解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4.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初步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2.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杂交组合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3.在显性完全的条件,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4.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DDTt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基因型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5.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纯合体的个体占( ) A.3/8 B.1/4 C.5/8 D.1/8 6.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7.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形成初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 B.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C.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D.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过程中 8.基因型为AaBB的父亲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亲,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一定不可能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下列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1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11.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6 C.1/32 D.1/64 12.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 2有256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的纯种应有( ) A.128 B.48 C.16 D.64 13.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8 C.3/4 D.1/4 14.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 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率为( ) A.9/16和1/2 B.1/16和3/16 C.5/8和1/8 D.1/4和3/8 15.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 A.3种、9种 B.3种、16种C.4种、8种 D.4种、9种 16.个体aaBBCc与个体AABbCC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 A.8种 B.4种 C.1种 D.16种 17.下列①~⑨的基因型不同,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表现型共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