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引论)【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引论)【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引论)【圣才出品】

第1章引论

1.怎样理解实验心理学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

答: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从根本上讲,都是实验科学,实验乃科技之母。实验心理学是将实验研究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一个心理学分支,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1)认知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的心理过程,只能依靠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推测内部发生的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特别依赖于实验方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都运用实验室实验法,主要研究与生理心理学相关的感觉、注意、知觉等,只是他们分别强调研究心理的构造和心理的机能。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尽管没有采用严格的实验验证,但弗洛伊德本人是个实证论者,认为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试图在对梦的解析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从而建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4)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仅仅在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中产生的,而是在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之后,才得出的结果。

19世纪中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这对于心理学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实验的方法不仅用来研究心理过程,而且用来研究个性和意识,甚至用于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因此,研究心理实验方法的实验心理学,成了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由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也要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实验心理学也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

2.实验与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实验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它能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因果性的说明。观察的方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通过直接观察或者借助仪器观察而搜集事物信息的方法。

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1)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观察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

(2)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法则不能。

(3)实验法所得资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观察法所得资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3.什么叫做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答:(1)自变量混淆的定义

自变量混淆是指由于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从而导致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变化的现象。

(2)避免自变量混淆的方法

避免自变量混淆的方法应从刺激的控制方法和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两方面进行考虑。

①刺激的控制方法

a.对于自变量必须给以清楚的操作定义。

b.检查点的确定,对于连续的自变量,所选检查点的数目要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的函数关系,一般为3~5个。

c.自变量的范围,对于连续的自变量,选择检查点的范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d.对呈现仪器的控制。

②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

a.用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b.用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c.用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

d.用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中去,随机化法不会导致系统性偏差,能够控制难以观察的中介变量(如动机、情感、疲劳、注意等)。

4.举出几个实验范式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应用,提出它们的理论设想。

答:实验范式是研究某种心理现象或心理过程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它的设计一般是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以及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或新提出来的概念。

典型的实验范式有:

(1)斯楚普测验(stroop test)

①在斯楚普测验中使用一系列颜色词,但词义与书写该词的颜色不匹配。例如,“红”字用绿色写。实验中当要求被试尽快说出字的颜色时,被试常常自动地首先把字读出来了,这就是颜色命名的过程与读字过程的竞争。由于阅读是一种自动化过程,因此人们倾向于先读字,这样,字义的自动加工过程就干扰了有意的颜色命名的过程。

②斯楚普测验最初是研究言语过程的一种实验范式。后来研究者通过稍加改动将它广泛应用于个别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大脑左右半球差异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又将斯楚普范式应用于记忆、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中。

(2)加工水平效应(the level effect of processing)

①非随意学习中,要求被试回答有关单字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要求进行不同水平的加工。后来的记忆成绩是不同水平加工的函数。深层的有关意义的加工导致最好的保持,其次是语音的加工,最差是字形的加工。

②加工水平效应主要运用于记忆研究领域。

③Craik等人认为,短时记忆中复述的性质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复述(即死记硬背)对回忆帮助不大,只有涉及意义的复述才会导致良好的记忆。加工水平范式正是上述思想的体现。

5.怎样理解心理学的规律更类似于生物学的规律而不似物理学的规律?

答:以认知心理学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潮流曾大大推动了心理学的前进,但是认知心理学仅强调用计算机程序来类比人的心理过程,即仅仅从软件层次上来进行类比,而不涉及硬件,不涉及产生心理过程的大脑。这表明它遵循的是信息论的思想,即只强调信息本身,而认为信息的载体是无关紧要的。这是一种只强调形式而不重视物质本身的倾向或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已获得成功,它对物理学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都给予统一的描述和解释。但是,几十年来,这种方法已使人工智能不时陷入困境,它应用于心理学的局限性也愈来愈明显。

(2)在知觉、注意、表象、记忆等基本过程中常常出现对立的观点和流派而看不到解决的前景。心理学可能应当从生物学中得到启发。生物学的知识依赖于对千百万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研究,每种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千差万别。因此,仅仅在最抽象的和质的水平上才能谈论生物学的最一般的规律,许多生物学的规律都只适用于单一的物种。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既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人的大脑的约束,因而人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

过程。因此,心理学的规律更类似于生物学的规律而不似物理学的规律。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 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 1.波谱学 2.屏蔽效应 3.电池辐射区域 4.重排反应 5.驰骋过程 二、选择题。( 10*2分=20分) 1.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 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 D、1 4.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 B、15N C、19F D、31P 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迁移 7.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8.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 a.CH2=CH2 b.CH CH c.HCHO d. A、a、b、c、d B、a、c、b、d C、c、d、a、b D、d、c、b、a 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 )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0.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 A. B. C. D. 三、问答题(5*5分=25分) 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 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 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 M+1(73),相对丰度3.5%;M+2(74),相对丰度0.5%。 (1)分子中是否含有Br Cl? 。 (2) 分子中是否含有S? 。 (3)试确定其分子式为。 2. 分子式为C8H8O的化合物,IR(cm-1):3050,2950,1695,1600,1590,1460,1370,1260,760,690等处有吸收, (1)分子中有没有羟基(—O H)?。 (2)有没有苯环。 (3)其结构为。 3. 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3H6O,质谱数据和核磁共振谱如图1、2所示,试推断其结构。 图1 、C3H6O的质谱

操作风险管理 练习题含答案及分析

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操作风险的人员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部欺诈原因类别可分成未经授权的活动、盗窃和欺诈两类 B.违反用工法造成损失的原因包括劳资关系、安全/环境、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 C.员工越权行为包括滥用职权、对客户交易进行误导或者支配超出其权限的资金额度,或者从事未经授权的交易等,致使商业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 D.缺乏足够的后援人员,相关信息缺乏共享和文档记录及缺乏岗位轮换制等是员工知识/技能匮乏造成风险的体现 2. 在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方法中,()的原理是,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划分为八类产品线。对每一类产品线规定不同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系数,并分别求出对应的资本,然 后加总八类产品线的资本。即可得到商业银行总体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A.高级计量法 B.基本指标法 C.标准法 D.内部评级法 3. 操作风险评估过程一般从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其遵循的原则一般包括()。 A.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和从已知到未知 B.由表及里、自下而上和从已知到未知 C.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和从已知到未知 D.由表及里、自上而下和从已知到未知 4. 根据我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商业银行可选择的计量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中风险敏感度最高的是()。 A.高级计量法 B.标准法 C.基本指标法 D.内部评级法 5. ()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类,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A.资金交易业务 B.柜台业务 C.个人信贷业务 D.代理业务 6.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操作风险的能力,可以将操作风险划分为可规避的操作风险、可降低的操作风险、可缓释的操作风险和应承担的操作风险 B.不管尽多大努力,采用多好的措施,购买多好的保险,总会有操作风险发生 C.商业银行对于无法避免、降低、缓释的操作风险束手无策 D.商业银行应为必须承担的风险计提损失准备或分配资本金 7. 在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的方法中,()是指商业银行在满足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资格要求以及定性和定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计算监管资本要求。 A.内部评级法 B.基本指标法 C.标准法 D.高级计量法 8. 商业银行面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以致影响正常业务运行的风险,不可以通过()来进行操作风险缓释。 A.提高电子化水平以取代手工操作 B.制定连续营业方案 C.购买电子保险 D.IT系统灾难备援外包 9. 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控制环境不包括()。 A.公司治理结构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应用题专项讲解(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经典练习(一) 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从学校到家多远? 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练习(二) 1、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2、一次,小明从山里运来了一筐山梨,他把小刚和小强找来,对他们说:“我把这筐梨先分给你们一些,剩下的便是我的。”于是,他把山梨的一半给了小刚,然后又给小刚加了1个。接着,他又把剩下的给了小强一半,也同样给小强加了1个,最后剩下5个山梨,他自己留下了。一共有多少个山梨? 3、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 4、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5、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

名词解析 发色团(chromophoric groups):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它们能产生π→π*和n→π*跃迁从而你呢个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吸收。 助色团(auxochrome):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不吸收辐射,但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基团,如羟基、胺基和卤素等。 红移(red shift):由于化合物结构发生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blue shift):化合物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减弱的作用。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指纹区(fingerprint region):红外光谱上的低频区通常称指纹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反映化合物结构上的细微结构差异。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但该区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不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一些极性共价键,随着取代基电负性不同,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引起键的振动谱带位移,称为诱导效应。 核磁共振: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只有当把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并满足一定外在条件时才能产生。 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其相对距离称为化学位移。 弛豫:通过无辐射的释放能量的途径核由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过程。 分子离子:有机质谱分析中,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 基峰:质谱图中表现为最高丰度离子的峰。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具有不饱和官能团 C=X(X为O、S、N、C等)及其γ-H原子结构的化合物,γ-H原子可以通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向缺电子(C=X+ )的部位转移,发生γ-H的断裂,同时伴随 C=X的β键断裂,这种断裂称为麦氏重排。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自旋裂分:因自旋偶合而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1.紫外光谱的应用 (1).主要用于判断结构中的共轭系统、结构骨架(如香豆素、黄酮等) (2).确定未知化合物是否含有与某一已知化合物相同的共轭体系。 (3).可以确定未知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单元。 (4).确定构型或构象 (5).测定互变异构现象 2.分析紫外光谱的几个经验规律 (1).在200~800nm区间无吸收峰,结构无共轭双键。

维修电工技师实操考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维修电工技师实操考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实操考试(参考答案) 试题1:用PLC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模拟安装与调试 根据图1所示钻孔专用机床示意图,用PLC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并且进行模拟安装与调试。 (1)工作原理图中左、右动力头主轴电动机为M1,进给运动由液压驱动,液压泵电动机为M2。机床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启动液压泵,按下启动按钮后加紧工件→左、右动力头同时快进并启动主轴→转入工进加工→停留→分别快退→松开工件,停主轴……如此实现循环。 (2)控制要求 1)工作方式设置为自动循环、单周。 2)有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 3)自动循环时应按上述顺序动作。 (3)具体考核要求 1)电路设计:根据工作任务,设计主电路,列出PLC控制I\O 接口元件地址分配表;根据加工工艺设计梯形图及PLC控制I\O接口接线图;根据梯形图,列出指令表。 2)PLC键盘操作:熟练操作键盘,能正确地将所编程序输入到PLC中;按照被控制设备的动作要求进行模拟调试,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3)通电试验: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万用表,进行仔细检查,通电试验,并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解答:

3、钻孔专用机床梯形图 4、钻孔专用机床指令语句表 试题2:X62W万能铣床电路故障检修 一、电路分析 1.主轴电动机的控制 控制线路的启动按钮SB1和SB2是异地控制按钮,方便操作。SB3和SB4是停止按钮。KM3是主轴电动机M1的启动接触器,KM2是主轴反接制动接触器,SQ7是主轴变速冲动开关,KS是速度继电器。 (1)主轴电动机的启动启动前先合上电源开关QS,再把主轴转换开关SA5扳到所需要的旋转方向,然后按启动按钮SB1(或SB2),接触器KM3获电动作,其主触头闭合,主轴电动机M1启动。 (2)主轴电动机的停车制动当铣削完毕,需要主轴电动机M1停车,此时电动机M1运转速度在120转/分以上时,速度继电器KS的常开触头闭合(9区或10区),为停车制动作好准备。当要M1停车时,就按下停止按钮SB3(或SB4),KM3断电释放,由于KM3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1断电作惯性运转,紧接着接触器KM2线圈获电吸合,电动机M1串电阻R反接制动。当转速降至120转/分以下时,速度继电器KS常开触头断开,接触器KM2断电释放,停车反接制动结束。 (3)主轴的冲动控制当需要主轴冲动时,按下冲动开关SQ7,SQ7的常闭触头SQ7-2先断开,而后常开触头SQ7-1闭合,使接触器KM2通电吸合,电动机M1启动,松开开关机床模拟冲动完成。 2.工作台进给电动机控制

高一必修1英语第三单元Unit3专题复习(含要点知识、例题和解析)解析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3 Travel Journal专题复习 重点单词 1.journal [?d??:nl] n.日记;杂志;定期刊物→journalist [?d??:n?l?st]n.记者 e.g. a journalist for a local journal ...(刊物、杂志)的记者 2.transport [?tr?nsp?:t] cn. & vt.运输;运送→transportation [,tr?nsp?:’te??n] un.交通 【区别】transport cn.强调具体的运输,特别是运输器材 transportation un.强调概念上的运输,如:bus transportation 公交运输 3.prefer [pr??f?:(r)] vt.更喜欢 →preferable [’prefr?bl] adj.较适合的;更可取的→preference [’prefr?ns] n.偏爱;爱好;喜爱4.disadvantage [?d?s?d?vɑ:nt?d?] n.不利,劣势,短处;→advantage[?d'va:nt?d?] (反义词) 5.persuade [p??swe?d] vt.说服;劝说 →persuasion[p??swe??n] n.劝服→persuasive [p?’swe?s?v] adj.劝说的;有说服力的6.graduate [?gr?d?u?t] n.大学毕业生;vi.毕业graduate from;→graduation [’gr?d??'e??n] n.毕业7.schedule [?sked?u:l] n.时间表;进度表vt.计划,安排sth. be scheduled 8.stubborn [?st?b?n] adj.顽固的;固执的 9.organize [??:g?na?z]vt.组织;成立→organi zed adj.有组织的→organization [??:g?na??ze??n]n.组织10.determine [d??t?:m?n]vt.决定;确定;下定决心 →determined adj.坚决的;有决心的→determination [d?,t?:m?’ne??n] n.决心 11.journey [?d??:ni]n.陆地旅行voyage 海上航程 tour 游览,观光trip 短途旅行

波谱解析汇报考精彩试题库

实用文档 波谱解析考试题库 一、紫外部分 1. C H 3 H 2 S O 4 C -O H B C H 3 B C 9 H 1 4 ,λ m ax 24 2 n m , B. 其可能的结构为: 解:其基本结构为异环二烯烃,基值为 217nm:所以,左边: 母体:217 取代烷基:+3×5 λmax=217+3×5=232 右边:母 体:217 取代烷基:+4×5 环外双键:1×5 λmax=217+4×5+1×5=242 故右式即为 B。 2. 某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 CH3-C(CH3)=CH-CO-CH3 CH2=C(CH3)-CH-CO-CH3 一个在 235nm 有最大吸收,ε=1.2×104。另一个超过 220nm 没有明显的吸收。试鉴定这两种异构体。 解:CH3-C(CH3)=CH-CO-CH3 有共轭结构,CH2=C(CH3)-CH-CO-CH3 无共轭结构。前者在 235nm 有最大吸收,ε=1.2×104。后者超过 220nm 没有明显的吸收。1. 3. 紫外题

实用文档 1 标

解:(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2)ε==1.4*103 (3)A=cεl c= = =2.67*10-4mol/l C=2.67*10-4*100=1.67*10-2 mol/l 4. 从防风草中分离得一化合物,其紫外光谱λmax=241nm,根据文献及其它光谱测定显示可能为松香酸(A)或左旋海松酸(B)。试问分得的化合物为何? A、B结构式如下: COOH COOH (A)(B) 解: A:基值217nm B:基值217nm 烷基(5×4)+20nm 同环二烯+36nm 环外双键+5nm 烷基(5×4)+20nm λmax=242nm λmax=273nm 由以上计算可知:结构(A)松香酸的计算值(λ =242nm)与分得的化合 max =241nm)最相近,故分得的化合物可能为松香酸。 物实测值(λ max 5. 若分别在环己烷及水中测定丙酮的紫外吸收光谱,这两张紫外光谱的n→π*吸收带会有什么区别? 解析:丙酮在环己烷中测定的n→π*吸收带为λ =279nm(κ=22)。而在水 max 中测定时,吸收峰会向短波方向移动,跃迁概率也将减小。 2

波谱分析习题库答案

波谱分析复习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求其相对距离,称之为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在与外加磁场垂直的平面上绕核旋转同时将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相对抗的第二磁场,对于氢核来讲,等于增加了一个免受外磁场影响的防御措施,这种作用叫做电子的屏蔽效应。 3、相对丰度:首先选择一个强度最大的离子峰,把它的强度作为100%,并把这个峰作为基峰。将其它离子峰的强度与基峰作比较,求出它们的相对强度,称为相对丰度。 4、氮律:分子中含偶数个氮原子,或不含氮原子,则它的分子量就一定是偶数。如分子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则分子量就一定是奇数。 5、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带正电荷的自由基为分子离子。 6、助色团: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生吸收,但当与生色团相连时,可使其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7、特征峰:红外光谱中4000-1333cm-1区域为特征谱带区,该区的吸收峰为特征峰。 8、质荷比:质量与电荷的比值为质荷比。 9、磁等同氢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氢核表现相同偶合作用强度的氢核。 10、发色团: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11、磁等同H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耦合作用强度,想互之间虽有自旋耦合却不裂分的氢核。 12、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i-裂解:正电荷引发的裂解过程,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正电荷位置的迁移。 14、α-裂解:自由基引发的裂解过程,由自由基重新组成新键而在α位断裂,正电荷保持在原位。 15、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16. 能级跃迁分子由较低的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状态(激发态)称为能级跃迁。 17. 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 二、选择题 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A) A、4.47×108 B、4.47×107 C、1.49×106 D、1.49×1010 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C )

操作系统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操作系统复习题集 三、简答题 1. 分页存储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是什么? 逻辑地址空间:页是物理单位,共享困难、不便对代码进行分类管理,不能进行动态连接。 2. 多道程序系统为什么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利用了原来CPU空闲等待时间 3.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哪些? 一种是无结构的流式文件,是指对文件信息不再划分单位,它是依次的一串字符流构成的文件;一种是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 是用户把文件的信息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划分信息单位,每个单位称为一个逻辑记录(简称记录)。所有记录通常都是描述一个实体集的,有着相同或不同数目的数据项,记录的长度可分为定长和不定长记录两类。 4. 什么是设备独立性? 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设备独立性又称为数据无关性。它指的是应用程序在使用设备进行I/O时,使用的是逻辑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使用的是物理设备,由操作系统负责逻辑设备与物理设备的映射。 5. 为什么要引入线程,解释一下线程与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虽然进程可以提高CPU的利用率,但是进程之间的切换是非常耗费资源和时间的,为了能更进一步的提高操作系统的并发进,引进了线程.这样,进程是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线程则是系统调度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部的线程可以共享该进程的所分配到的资源.线程的创建与撤消,线程之间的切换所占用的资源比进程要少很多.总的来说就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提高CPU的利用率. 线程是进程的基础,进程包含多个线程,是线程的载体。 6. 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死锁:当某进程提出资源申请后,使得系统中一些进程处于无休止的阻塞状态,在无外力作用下,永远不能再继续前进。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某段时间某资源只能由一个进程使用。不剥夺条件:资源在未使用完前,不能被剥夺,由使用进程释放。部分分配(请求和保持):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分配给它的资源保持不放。环路条件:发生死锁时,有向图必构成一环路。 7. 什么是虚拟存? 虚拟存是计算机系统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8. 假脱机技术是什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第14课拿来主义讲解与例题 苏教版必修3

14 拿来主义 1.能够理解本文的主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2.能够把握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文中各处比喻的含义。 3.学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进行习作。

1.连线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他的作品集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等。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调甚嚣尘上。在左翼文艺队伍中,在要不要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上,思想比较混乱。针对这种状况,鲁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自诩.(xǔ)残羹.冷炙.(ɡēnɡ zhì)犀.利(xī) 冠冕.(miǎn)脑髓.(suǐ)蹩.进(bié)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词语释义 (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2)残羹冷炙:吃剩下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3)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4.词义辨析 (1)吝啬·吝惜 同: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 异:“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贬义;“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多为中性。 判断正误:①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奖牌的英国运动员没有获得一分奖励,在主要的金牌大国中英国是最吝啬 ..的。(√) ②社会上对于公义之举,应当既不吝惜 ..鼓励,又要提供必要的司法帮助,这样才会使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显。(√) (2)形式·形势 同:这两个词都是名词。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

名词解析 发色团(chromophoric groups):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它们能产生π→π*和n→π*跃迁从而你呢个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吸收。 助色团(auxochrome):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不吸收辐射,但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基团,如羟基、胺基和卤素等。 红移(red shift):由于化合物结构发生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blue shift):化合物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减弱的作用。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指纹区(fingerprint region):红外光谱上的低频区通常称指纹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反映化合物结构上的细微结构差异。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但该区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不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一些极性共价键,随着取代基电负性不同,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引起键的振动谱带位移,称为诱导效应。 核磁共振: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只有当把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并满足一定外在条件时才能产生。 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其相对距离称为化学位移。 弛豫:通过无辐射的释放能量的途径核由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过程。 分子离子:有机质谱分析中,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 基峰:质谱图中表现为最高丰度离子的峰。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具有不饱和官能团 C=X(X为O、S、N、C 等)及其γ-H原子结构的化合物,γ-H原子可以通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向缺电子(C=X+ )的部位转移,发生γ-H的断裂,同时伴随 C=X的β键断裂,这种断裂称为麦氏重排。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自旋裂分:因自旋偶合而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1.紫外光谱的应用 (1).主要用于判断结构中的共轭系统、结构骨架(如香豆素、黄酮等) (2).确定未知化合物是否含有与某一已知化合物相同的共轭体系。 (3).可以确定未知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单元。 (4).确定构型或构象 (5).测定互变异构现象 2.分析紫外光谱的几个经验规律 (1).在200~800nm区间无吸收峰,结构无共轭双键。 (2).220~250nm,强吸收(εmax在104~2?104之间),有共轭不饱和键(共轭二烯,α,β-不饱和醛、酮)

波谱分析习题解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习题 二、选择题 1.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μLi=3.2560, μB=2.6880, μ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 A B Li>B B>B As B B As>B B>B Li C B B>B Li>B As D B Li>B As>B Li 2.在 O-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A 2 B 1 C 4 D 3 3.下列化合物的1H 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A CH3-OOC-CH2CH3 B (CH3)2CH-O-CH(CH3)2 C CH3-OOC-CH2-COO-CH3 D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4.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一组是三重峰。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 5.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μLi=3.2560, μB=2.6880, μ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A B Li>B B>B As B B As>B B>B Li C B B>B Li>B As D B Li>B As>B Li 6.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的1H NMR谱的特点是 ( ) A 4个单峰 B 3个单峰,1个三重峰 C 2个单峰 D 2个单峰,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7.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乙炔、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A 苯 > 乙烯 > 乙炔 B 乙炔 > 乙烯 > 苯 C 乙烯 > 苯 > 乙炔 D 三者相等 8.在下列因素中,不会使NMR谱线变宽的因素是 ( ) A 磁场不均匀 B 增大射频辐射的功率 C 试样的粘度增大 D 种种原因使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的速率显著增大 9.将(其自旋量子数I=3/2)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 A 2 B 4 C 6 D 8 10.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 数?() 11.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7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一个网络,网络中各台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任意两台计算机可以通信,它们共享网络中的资源,系统中的若干台计算机可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实现这样功能的操作系统是() A.批处理单道系统B.批处理多道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D.分布式操作系统 2.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B.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真正独占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C.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 D.从响应时间的角度来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 3.用户程序执行时,若中央处理器取到一条“访管指令”,则中央处理器应该() A.从管态转到目标B.从目态转到管态 C.维持在管态D.维持在目态 4.发生中断时,把保护起来的被中断的进程的PSW称为() A.当前PSW B.旧PSW C.新PSW D.交换PSW 5.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每个用户同时编制多个程序 B.一个处理器上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C.把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主存储器并行执行 D.把一个计算问题分成多个独立执行的子程序 6.关于分区存储管理,说明正确的是() A.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只适用于单用户的情况 B.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适用于多用户的情况 1

C.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适用于单用户或多用户的情况 D.一个分区的存储管理既适用于单用户的情况也适用于多用户的情况 7.虚存页面调度算法有多种,不是 ..页面调度算法的是() A.后进先出B.先进先出 C.最近最少使用D.最近最不常用 8.关于虚拟存储管理技术,除了需要有一个作业表以外,正确的说明是() A.页式存储管理需要提供一个页表 B.页式存储管理需要为每一个作业提供一个页表 C.段式存储管理需要提供一个段表 D.段页式存储管理需要为每一个作业提供一个段表和一个页表 9.表示“可执行的代码文件”的文件扩展名是() A.BAT B.SQL C.SYS D.EXE 10.某若干相同数据项(姓名,学号,性别,出生年月,总成绩)组成的记录式文件,数据项_____能作为记录的主键。() A.学号B.性别 C.姓名D.总成绩 11.通道是一种() A.I/O处理机B.I/O设备 C.I/O控制器D.信息通路 12.SPOOL技术能将_____改造成虚拟设备。() A.存储设备B.块设备 C.共享设备D.独占设备 13.在分时操作系统控制下,对终端用户均采用_____算法,使每个终端作业都有机会在处理器上执行。()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 C.时间片轮转D.短作业优先 14.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综合考虑了作业的等待时间和计算时间,响应比的定义是 ()A.作业周转时间与等待时间之比 B.作业周转时间与计算时间之比 C.作业等待时间与计算时间之比 2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习题及答案解析

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得 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A. 火山 B. 环形山 C. 海洋 2、地球上自然状态下的光和热都来自( A. 太阳 B. 月球 C. 地球内部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 。 A. 太阳 B. 月球 C. 火星 4、太阳黑子的温度与太阳表面的温度相比, A. 太阳黑子的温度高 B. 太阳黑子的温度低 C. 一样高 仰望天空 、填空题 1、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两种,分别是( )和( )。 2、 )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3、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 ),看起来越( ),反之则看起来越大。太阳到地球 1、 月球和太阳一样,可以自己发光。 2、 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3、 月球的大小与太阳相同。( 4、 太阳是一个固态的球体。( 5、 月球和太阳一样有黑子。(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填入下图。 多”,如下图所示。 六、综合分析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找个天气晴朗、月光明 亮的夜晚,看一看月亮上的图案,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推测月亮上的图案是由什么构成的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 2、 3、 縈''琳「防' F 闻5賢1^[ ■亠 I 他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是( )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 大的圆纸片代表( )。 从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 “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 'J

)。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 3、晴天时,在室外可以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辨别方向。将铅笔用橡皮泥竖直地固定住,然 二、判断题。 如果太阳在你的后面,那么影子就出现在你的前面。 同一时刻,阳光下的柳树和凤仙花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 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高7低7高。( 三、选择题。 1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 的影子,会发现( A.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B. 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 影子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4、图中的仪器叫( A.磨盘B . 司南C. 日晷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的,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后将其放在阳光下。在正午时,太阳在()方,铅笔的影子指向()方。 2、 3、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一直保持不变。( 4、 5、 A.方向保持不变 B.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C.长短保持不变 2、同一时间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的影子, 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 B. C. 4 dm flu ! )。 A Torr I . 3、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

波谱解析

光谱分析基本定律——Lambert-Beer定律: 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Planck方程: 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称为电磁波谱(光波谱)。分区依次(短→长)为: γ射线区→X射线区→紫外光区(UV)→可见光区→红外光区(IR)→微波区→射频区(NMR)Franck-Condon原理:①电子跃迁时认为核间距r不变,发生垂直跃迁;②电子能级跃迁时必然同时伴有多种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同理振动能级跃迁时必然同时伴有多种转动能级的变化。 有机波谱的三要素:谱峰的①位臵(定性指标)、②强度(定量指标)和③形状。 【提请注意】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波谱解析》(以下简称“教材”)P.5图1-8不理解的同学,应注意到轨道其中的“+”“-”表示的是波函数的位相,而不是电性!

E总=E0+E平+E转+E振+E电 电子跃迁类型: ①σ→σ*、②n→σ*、③π→π*、④n→π*,其中,后两者对紫外光谱有意义。此外,还包括主要存在于无机物的⑤电荷迁移跃迁和⑥配位场跃迁。 分子和原子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称为光谱选律。紫外光谱所遵循的选律包括:①自选旋律和②对称性选律。 影响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主要因素: ①电子跃迁类型; ②发色团(生色团)和助色团; ③π-π共轭、p-π共轭和σ-π超共轭(弱); ④溶剂和介质; 〃规律:溶剂极性增大,n→π*跃迁发生篮移(紫移),π→π*跃迁发生红移。 〃总结:溶剂的选择原则即紫外透明、溶解度好、化学惰性。 〃例子:甲醇、95%乙醇、环己烷、1,4-二氧六环。 【相关概念】等色点:同一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测得的紫外光谱曲线相交于一点,此即~。 ⑤顺反异构、空间位阻和跨环效应。 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强度(εmax)的主要因素: εmax=0.87×1020×P(跃迁几率)×α(发色团的靶面积) 【提请注意】严格地说,跃迁的强度最好是用吸收峰下的面积来测量(如果是以ε对ν作图)!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称为~。包括:①R带(基团型谱带)、②K带(共轭型谱带)、③B带(苯型谱带)、④乙烯型谱带(E1带、E2带)。 【学习交流】不同文献对苯的吸收带命名不甚一致,有时也把E1带、E2带和B带分别叫做180带、200带和256带。为什么? 紫外光谱中计算λmax的四大经验规则: 基 ①Woodward-Fieser规则Ⅰ(适用于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和共轭四烯); ②Fieser-Kuhns规则(适用于共轭多烯); λmax=114+5M+n(48-1.7n)-16.5R endo-10R exo ③Woodward-Fieser规则Ⅱ(适用于α ,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操作系统练习题_及答案解析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一章引言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 2.操作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因此它必须使计算机( A.使用方便 B.高效工作 C.合理使用资源 D.使用方便并高效工作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A.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单道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批处理多道系统 4.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系统。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化学反应堆控制系统 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5.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 。A.控制程序的执行 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C.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D.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6.计算机系统把进行( 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A.CPU管理 B.作业管理 C.资源管理 D.设备管理 7.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 。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 B.无法协调资源分配 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 D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 8.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 。A.控制生产流水线B.调试运行程序c.大量的数据处理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 9.在混合型操作系统中,“前台”作业往往是指( 。A.由批量单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B.由批量多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c.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D.由实时系统控制的作业

10.在批处理兼分时的系统中,对( 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A.批量作业B.前台作业c.后台作业D.网络通信 11.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它( 。A.十分注重系统资源的利用率B.不强调响应速度 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1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B.共享网络个的资源 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 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 13.SPOOL技术用于( 。A.存储管理B.设备管理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14.( 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A处理器管理 B.存储管理 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二填空题 1. 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_______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2.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_______系统组成。 3.软件系统由各种_______和数据组成。 4.计算机系统把进行_______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5.操作系统使用户合理_______,防止各用户间相互干扰。 6.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和_______是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设计目标。 7.批处理操作系统、_______和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8.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机问题称为_______。

波谱分析知识点

波谱分析(spectra analysis) 波谱分析的内涵与外延: 定义:利用特定的仪器,测试化合物的多种特征波谱图,通过分析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特定的仪器:紫外,红外,核磁,质谱,(X-射线,圆二色谱等) 特征波谱图: 四大谱;X-射线单晶衍射,圆二色谱等 化合物:一般为纯的有机化合物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位置;构象,空间结构 仪器分析(定量),波谱分析(定性) 综合性、交叉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自动化、计算机) 作用:波谱解析理论原理是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化学领域(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在药物、化工,石油,食品及其它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第一章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a,UV) 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1、波粒二象性光的三要素:波长(λ),速度(c),频率 (v) 电磁波的波动性电磁波的粒子性 光速 c:c=3.0×10^10 cm/s波长λ :电磁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用nm,μm,cm,m 等表示频率v:v=c/ λ,用 Hz 表示。 光子具有能量,其能量大小由下式决定: E = hν =hc/λ (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24× 10-34j.s ) 2、分子的能量组成(能级图) E 分子= E平+ E转+ E振+E电子 能量大小: E转< E振< E电子 X-射线衍 射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 微波吸收 谱 核磁共振谱 内层电子 能级跃迁 外层电子分子振动与转动分子转动 电子 自旋 核自旋 X-射线 远紫外 近紫外 可 见 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微波无线电波0.1~1nm 4~200nm 200~400nm 400~800 nm 0.8~2.5 um 25~400um 0.04~25 cm 25~1000cm 紫外光谱 远紫外(4~200nm):又叫真空紫外区 近紫外(200~400nm):又叫石英紫外区,最为常用。 电子跃迁类型的影响 σ→σ*跃迁:150nm左右,真空紫外区 n→σ*跃迁:一般小于200nm 弱吸收,ε约100 π→π*跃迁:160~180nm(孤立双键),>200nm (共轭双键)强吸收,ε约104 n→π*跃迁:200~400nm 弱吸收,ε约100 2.3.表示方法和常用术语 发色团: 广义上讲,是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 狭义上讲,凡具有π电子的基团。 如:c=c, c=o,苯环等芳香族化合物。 助色团:基团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nm的紫外光,但它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则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同时吸收强度也增加,这些基团称助色团,即有助于光波的吸收。 常见的助色团有-OH, -OR, -NHR, -SH, -Cl, -Br, -I等。 红移:由于取代作用或溶剂效应导致紫外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蓝移:紫外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1 /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