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氧气》说课稿

课题2《氧气》说课稿
课题2《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③通过分析归纳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和与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氧气与硫、碳、铁的反应,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3、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4、教学难点

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化学这门课刚开始不久,学生化学知识不足,实验操作技能欠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但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相长

(一)教法分析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质疑释疑法: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本课内容多,若按排不当,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借助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使用了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抢答巩固法,分析归纳法等。

以教法引导学法,以学法促进教法。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创建平台、亲近课堂、设置情景、升华课堂、归纳总结等七大环节。

五、板书设计

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助燃烧 氧气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O 2) (SO 2) 既是氧化

化学性质 碳+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又是 (C )(O 2) (CO 2) 化合反应

铁+氧气 四氧三铁

(Fe )(O 2) (Fe 3O 4)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有三大突破

1、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会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

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反应这个重点,突破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个难点。

2、巧妙改进了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和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有说服力,并能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3、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单一固定模式为多方位综合探究模式。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出这个实验成功的要领,从而使所学习知识最大程度地得到巩固,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节课遗憾的是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

点燃 点燃 点燃

氧气的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仪器、药品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滴瓶;硫、铝箔、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5-12-04 12:29 2086次 地区:江苏省 - 盐城市 - 射阳县 学校:射阳县黄沙港初级中学 课题2氧气初中化学人教2011课标版 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二氧气第一课时,包含了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两部分内容。教材将其安排在空气的成分之后,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气味,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木炭、硫和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的对比,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通过化学实验和小组讨论,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材知识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深入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这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 教学中一定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硫和铁丝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省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课题2《氧气》。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对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不会运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两个重要概念:①化合反应;②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设计思路】 本课题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本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自主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探究、归纳总结、合作学习等 【课前准备】 1、课件 2、实验仪器:玻璃片、烧杯、燃烧匙、镊子、酒精灯等。 3、实验药品:木条、硫、木炭、铁丝、澄清石灰水、已制备的氧气、火柴等【教学流程图】 图片导入新课 1、氧气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 (1)带火星木条复燃 2、氧气的化学性质(2)硫的燃烧 探究新知学生分组实验 3、化合反应(1)木炭燃烧 (2)铁丝燃烧 4、氧化反应 巩固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教案 《 氧气》

课题二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实验准备】: 1.酒精灯、火柴、硫磺、细铁丝、木炭、石蜡、坩埚钳、石棉网 2.氧气(一大瓶三小瓶)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附课件2.2)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氧气的主要用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空气中有哪些气体?这些气体的体积分数各是多少? (3)判断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海水、氮气、五氧化二磷、红磷、氦气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过渡: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我们对氧气有多少了解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2.讲授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让学生说出氧气的有关物理性质,指导学生看书1分钟并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提问: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二、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教师演示)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教师演示实验(1)——(4),学生仔细观察,并试着叙述现象) 演示实验(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①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放热。 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 2)点燃 ——→二氧化碳(CO2) 演示实验(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①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②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 2)点燃 ——→四氧化三铁(Fe3O4) ③强调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④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

课题2 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化学美;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资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后,对氧气有了一些了解,但如何认识物质和物质的性质,学生并不熟悉。所以,本课题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学好本课题,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习掌握了研究物质的基本模式,为今后其他物质的学习提供一个样式和范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掌握有关氧气的知识; 2、采用自主体验(自学、讨论、交流、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概念; 3、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社会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2《氧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实验环节,丰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需要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燃烧的现象,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 1.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木炭、硫、细铁丝等。 五、教学过程 1

2

3 20XX —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 学习方式。主 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 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 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 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 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 常规管理,抓好“五关”。()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 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 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考试 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 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二、常规 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 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 开课教学。、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 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进一步制作、 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 ,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校 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 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 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 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 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 学生物教研组xx- 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 年秋 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 的工作计划生 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 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 研组工作计划20X 年化学生物教研组 计划 20X 年化 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 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 研组工作计划 20XX —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 —XX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 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 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 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2 氧气 教材分析 教材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认识到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 质。 学情分析 做好演示实验是完成本课题教学目标的关键,同时引导学生认真有序观察、记录、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学生的障碍点是观察实验准确描述现象,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掌握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美,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演示实验。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体验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学习情景,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认真做到: 1、课堂设计与生活体验密切相联。“氧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进到深入,并逐步使学生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样,学生在以后探究别的物质时,才能使观察和描述全面、系统、深入。氧气学生已经很熟悉,就要联系实际生活,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场景,比如奥运圣火、海洋潜水、火箭发射等动画场景引入,引起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兴趣。事实证明,这种引入的方式,的确起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2、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虽为演示实验,更须提高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学生的观察、思维、探究能力都要得到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通过问题质疑,生生互动等主动构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提高。知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内容,它还是一种传输的载体。就这节课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实验技能,环保意识,甚至还有合作意识,生存意识,科学方法等。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首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木条燃烧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进一步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文字表达式讨论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述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讲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来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四、重点难点 重点:①氧气的化学性质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五、实验材料 器材: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等。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其他:火柴、木条等。 六、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其用途。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对我们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氧气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2 氧气 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物理性质 活动一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 提问: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 【板书】: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氧气》教案课文教学 人教版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 氧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注意氧气的密度与氧气的溶解 性 2.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结合实例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观察、描 述现象;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重点)分析反应的特点,归纳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依据反应特点判断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情景导入 [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再请同学们深深吸一口空气,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1)氧气不易溶于水,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呢?(2)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为什么要带氧气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 氧气;在压强为l0l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凝固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知识拓展(1)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水中溶有少量氧气。 (2)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时需要带氧气袋,说明高山地区氧气稀薄。 探究实验 物质(颜色、状态)反应现象反应表达 式 注意事项 硫(淡黄色(1)在空气中燃 烧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2)在 硫+ 氧气 二氧化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固体)氧气中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放出热量, 生成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硫 碳(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 出白光,放出热 量,生成的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碳+氧气 二氧化 碳 为使木炭充分燃烧,应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 入瓶中 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 烧、火星四射、放 出热量、生成黑色 固体 铁+ 氧气 四氧化 三铁 (1)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2)铁丝的下端 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 铺一薄层细沙。 课堂讨论 (1)上述实验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差异?(2)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吗?(3)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铁丝的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归纳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知识拓展 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区别:①纯氧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有的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变得可燃,如铁。②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探究点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提出问题上述几个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交流讨论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 + B + …→C “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知识拓展 (1)化合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来考虑的;而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它是从物质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考虑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总课时 §2—2 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掌握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 2.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 【自学指导】: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并归纳出氧气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板书】 一、氧气的性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演示[实验1—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并板书】: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实验】:演示[实验1—3] 硫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并板书】: 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 【实验】: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3.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演示[实验1—4] 铁在氧气中燃烧 【提问】: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4.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实验】:演示[实验1—5]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并板书】: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教师活动】: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 (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 (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 (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 2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氧气(四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水、燃烧匙、火柴。 七、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其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人不吃饭能维持生命6—7 天,然而人如果处在无氧气的环境中,只能维持6—7 分钟,人自从获得生命时,就与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

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二)推进新课 [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2)想一想:氧气有味吗? (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分析]改变条件氧气f液氧f固态氧 (无色)(淡蓝色)(淡蓝色) [演示]实验2-2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化学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提问]如何检验氧气? [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 [演示]实验2-3 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提问]硫在氧气里燃烧,为什么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 [回答]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环境。 [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木炭红热 在氧气中:木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的气

课题氧气教案

课题 2 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4、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德重要用途。 5、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 演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大家想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探讨一下氧气的有关性质吧。 二、合作交流与探究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1】取一瓶氧气,让学生们认真观察【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小结)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氧气不易溶于水。 4、氧气的气、液、固三态颜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动2】氧气又有哪些化学性质? 【演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说明了氧气能支持燃烧。 (点拨启发)(1)氧气的检验方法(2)氧气的验满方法 【活动3】 【演示】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纯氧中燃烧。 【探讨交流】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纯氧中燃烧现象: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发出蓝紫色火焰。 【点拔交流】实验结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活动4】 【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合作探讨交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点拨交流】实验结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讨论归纳) 1、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有何作用?

课题2氧气教案-

课题2 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4、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德重要用途。 5、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 演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大家想知道瓶内盛 放的是什么气体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探讨一下氧气的有关性质吧。 二、合作交流与探究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1】 取一瓶氧气,让学生们认真观察 【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小结)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氧气不易溶于水。 4、氧气的气、液、固三态颜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动2】 氧气又有哪些化学性质? 【演示】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 说明了氧气能支持燃烧。 (点拨启发) (1)氧气的检验方法 (2)氧气的验满方法 【活动3】 【演示】 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纯氧中燃烧。 【探讨交流】 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发出淡蓝色火焰 。 硫在纯氧中燃烧现象 :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发出蓝紫色火焰。 【点拔交流】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氧气硫点燃 ??→?+ 。 【活动4】 【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合作探讨交流】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火星四射 ,有黑色固体生成。 【点拨交流】实验结论:四氧化三铁氧气铁点燃??→?+ (讨论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制取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 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纪实和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 (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保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提高兴趣→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氧气(三瓶)、木条、硫、铝箔、粗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2.学生用具:木条、火柴、木炭。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一瓶氧气] [设问]该瓶中收集的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气体,你知道它是什么气体吗?空气、氧气还是氮气? [学生摇头] [介绍]它就是我们进行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氧气。 [板书]课题2 氧气 [引言]如果我们想要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氧气的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实验、判断。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指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问]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你能得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生]甲:氧气是无色的。 乙:氧气是气体。 丙:氧气是无味的,我吸过纯氧。 丁:氧气是不溶于水的,如果氧气易溶于水,地壳表面的水早把氧气溶解完了,我们也就没有了可供呼吸的氧气了。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1,比空气的密度(1.293 g·L-1)略大,与水一样,氧气也有三态的变化。 [放液氧和固氧的录像或展示图片] [补充讲解]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绝对不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 氧气,但这对水中动物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约意义。 [过渡]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讲解,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标准状况下,ρ(O2)=1.429 g·L-1>ρ(空气)=1.293 g·L-1。 ③难溶于水。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案

适用
初中化学
适用年级
初三
学科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
知识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 4.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 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2.认识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
教学难点 氧化反应及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它占空气体积的多少?如果超过这个体积我们的世界会变成 什么样子?
使用建议说明:本节导入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复习上节的内容,引出本节的 内容,一般建议 10 到 15 分钟左右为宜,建议如下: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拓展引出:氧气过多会怎么样?引出氧气有哪些性质。
二、知识讲解
使考用点建1议说物明理:性本质考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
第1页/共9页

强调密度和溶解性便于后面收集时候用到,建议穿插实验视频进行讲解。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P.S.:通常情况下,是指 20℃,1.01×105Pa;标准状况 下,是指 0℃,1.01×105Pa;) 2.标准状况下,密度 1.429g/L,比空气(1.293 g/L)略大、 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30mLO2/1LH2O(室温) 4.三态变化
考点 2 化学性质 使用建议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现象是中考的重要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现场
做部分实验,如果没条件一定要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描述现象。
物质 反应前
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燃烧发红,放热,无烟,无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木炭 黑色固体 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能使 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 碳 + 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有
硫 黄色固体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硫 + 氧气

暗红色粉末 微弱的黄色火焰,放出热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红磷 状固体
量。生成白烟
生成白烟
磷 + 氧气
在空气中持续加热发红,离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铁丝 银白色固体 火后变冷。
量,将铁丝熔成小球,黑色固 铁 + 氧气 体落入瓶底
常温下表面逐渐变暗;加热
点燃,剧烈燃烧,耀眼白光,
镁条 银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放热 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镁 + 氧气
生成白色固体
燃烧,黄色火焰,放热,瓶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蜡烛 固体
壁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澄 量,瓶壁有水雾出现,生成能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
1.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2.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助燃的是氧气;氮气对氧气性质的了解存在干扰
3.研究物质的性质,必须得到对应的纯净物
4.氧气含量越多,物质燃烧的越剧烈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 氧化镁
考点 3 化合反应
第2页/共9页

课题2氧气教学案

课题2 氧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学习重点】 木炭、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 【学习难点】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定标自学】 1、物理性质。 2、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现象和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 一、阅读教材P34,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小组内完成)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_色、____味的_______。 ②密度比空气_______。 ③________溶于水中。 ④三态变化: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降温加压时变为 ________色的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________状_______色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合作完成) (一)【实验2-2】书本P33 【考与讨论】 1.你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2.为什么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该现象发生? 3.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方法指导】如何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叙述你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二)【实验2-3】【实验2-4】以及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1.实验室里如何检验一瓶无色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 2.仔细分析实验2-4,讨论下列问题: (1)将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 (2)细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 (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上述三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课堂展示】小组选代表回答。 【总结反思】还有什么困惑? 【反馈矫正】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_________色液体或固化成__________色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