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周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六年级数学教案)峨山中心小学李忠陶

第10周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六年级数学教案)峨山中心小学李忠陶
第10周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六年级数学教案)峨山中心小学李忠陶

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3-54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针对“黄金比”这一主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

2.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测量计算,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黄金比”的过程。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动手测量计算体验黄金比。

2.学生交流讨论,全方位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国旗图片、五角星图片、蝴蝶图片若干。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学生每人一个计算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咱们社区准备举办一场舞蹈演出,现在正海选舞蹈演员,冰冰知道这个好消息和妈妈一起来参加,下面是他们的照片,如果你们是评委会怎样选择?(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认为哪个更合适?(冰冰)

质疑:冰冰的美和什么有关?

妈妈的腿短,不协调。冰冰踮起脚尖显得腿很修长,比例更好。

看来让人感到美的东西,各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要有一个合适的比。这个合

适的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比呢?

二、质疑研究,计算发现

1课件出示冰冰身高图片

冰冰踮起脚尖身高165cm,下半身长102cm。

请你算一算她的下半身与身高的比是多少?

2 小组计算,交流结果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下身比整个身高102:165 = 34:55

比的后项为1时102:165 ≈0.618:1(如果没有出现黄金比,引导学生写出)下身与整个身高的比值约为0.618

生自主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

师总结: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其实,美也是有数学依据的,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黄金比”之美。(板书: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

三、制定方案,实践探究

(课件展示一些美的图片)

1、学生自主讨论,进行质疑活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生活中真有这样神奇的比吗?

(2)还有哪些地方有黄金比呢?

2、带着问题,学生分组制定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的内容

1)收集有关黄金比的资料。

(2)找一找,身边有没有“黄金比”。

2.确定研究方法和使用工具

(1)上网、查阅图书等。

(2)准备尺子、计算器等工具。

3、实践探究

课件出示探究图片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国旗图片、计算器、直尺等)和调查的有关数据(电视机屏幕宽与长的数据等),先按照图中的操作提示量出有关数据,然后算出它们的比,并把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研究有什么发现。

课本宽与长的比的是( ) 蝴蝶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约是( )

电视机屏幕宽与长的比是( ) 我的手掌宽与手长的比大约是( )

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是( )

汇报展示:

D

B A

C 8.09cm

8.09cm 5cm

a、数学课本宽与长的比是……

b、蝴蝶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约是……

c、我的掌宽与手长的比大约是……

d、电视机屏幕宽与长的比大约是……

e、国旗的宽与长的比大约是……

f、五角星中AB:AC的比值大约是……

生说,师相机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这些比都是0.6多一些比1。

这些比的比值都是0.6多一点。

生自己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对不同物体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果。

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

四、交流讨论

人们发现在自然界中这种神奇的比几乎无所不在,从动植物到人类、从数学到天文现象、从日常生活到艺术创作……

现在请同学们把你课下收集到的关于“黄金比”的信息交流一下吧!

生可能收集到的资料:

(1)公元前13世纪,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了一串神奇的数:

1,1,2,3,5,8,13,21……计算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比值会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0.618。

(2)人体中的黄金比

在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的比值接近0.618,例如肚脐为头顶至脚底的黄金分割点。

(3)建筑中的黄金比

建筑设计、艺术作品中也都包含着神奇的黄金比,例如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第二层到塔顶的高度和整个塔身的高度比是0.618:1。

东方明珠塔身高达468米,设计师有意将上球体选在295米的位置,这个位置使塔身显得非常协调、美观。

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43︰69.5≈0.618︰1)、中国故宫等著名的古代建筑,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黄金比, 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之美。

(4)植物中的黄金比

许多植物的叶子、树杈和花瓣,从上往下看相邻两片所错开的角度是222.5°或137.5°,这样枝叶重叠最小,暴露最大,有利于叶子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留下了黄金比的痕迹。

360×0.618≈222.5°222.5×0.618 ≈137.5°

(5)绘画中的黄金比

《蒙娜丽莎》整幅画面中都完美的体现了黄金比,使得这幅油画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和完美。

五、设计应用黄金比,解决实际问题

1、设计应用黄金比

(1)通过观察、测量、计算、讨论、交流,我们发现了神奇的黄金比,并且知道了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黄金比的知识,你能进行哪些有创意的设计?(课件出示一些设计图)

我设计的贺卡宽与长的比值接近0.618,它被认为是最美的长方形。圣诞树在贺卡长的三分之二处。

我照的相片中,天空部分与照片宽的比符合黄金比。

(2)学生进行创意交流,自主设计。

2、巩固应用黄金比练习

假设妈妈身高160cm,肚脐的高度为96cm,则妈妈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160-96)/(96+x)=1/1.618,x=7.552 妈妈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7.5cm

六、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黄金比,感受了黄金比给我们带来的美妙和神奇。原来,美是需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发现的。黄金比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呢?

学生自主发言,进行总结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一课题研究。从中我们了解到黄金数不仅仅是那简简单单的一串数字,它在美术、建筑甚至是人体上都可以起到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享受到了研究的乐趣,发现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小小“黄金数”竟然有这么多神奇的应用!

师总结:同学们,数学之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发现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很“美”的东西。

板书设计:

“黄金比”之美

黄金比: 0.618:1

课本:蝴蝶:

电视机:手掌:

使用说明:

回顾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遵循认知规律

黄金比是研究比例美感的课,需要试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因此,我采用了“质疑——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黄金比”的原始经验,得出猜想。再组织学生进行验证,使原有的知识得到了重构和升华。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我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了“做做小评委”、“找一找”“量一量”“做一做”等活动,环环相扣,不断地调整课堂的气氛,调节学生的状态,将整堂课维持在最佳状态。

3、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自主交流讨论

本节课,给学生营造了充分的探究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调查和课上对不同物体的测量、计算,经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数据分析对比中,发现影响美的关键因素“黄金比”,从而使学生对美的感受从直观走向理性。

我的困惑:

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准确,语言叙述不够严谨,对于预设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考虑不够全面。本课学完后,学生往往会出现仅仅依据“黄金比”来审视美,造成审美视角狭隘或思维定势。

姓名:李忠陶

单位:峄城区峨山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材第2~3页例1、例2。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件。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8+8+8=()×() (2)5×4=()+()+()+() (3)5×12是多少?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1 6+2 6+ 3 6= 3 10+ 3 10+ 3 10= 计算3 10+3 10+3 10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看作分子?引导学生得出3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景图)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 9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 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请列出你的算式。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 生1:每个人吃29个,3个人就是3个29相加,即29+29+2 9。 生2:用乘法表示为2 9×3。 师:2 9×3表示什么意思? 生:29×3表示3个2 9 是多少。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两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2 9 ×3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 生1:按照加法计算:29×3=29+29+29=2+2+29=69=2 3(个)。 生2:2 9×3=2×39=69=23(个)。 生3:29×3=2,×)1,3),9,3))=2 3 (个)。 师:比较一下,前两位同学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 生:有多少个19 。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师:刚才第3位同学与第2位同学的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算法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情景图) (1)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求3桶共有多少升?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黄金比”之美》教材分析

《“黄金比”之美》教材分析 一、活动目标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在活动中,以研究“黄金比”为主题,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进而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活动内容 本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黄金比”之美,通过呈现生活中的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物体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黄金比”,并让学生通过探索“黄金比”的过程,发现、欣赏、创造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本综合与实践共设计了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围绕探索“黄金比”的主题,制订方案,引导学生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用工具3个方面来有序地制订活动方案。第二个环节是“实践探究”,学生根据研究内容,分工合作,通过测量数据、上网、查资料等方法收集有关

黄金比的信息,并做好记录。第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黄金比”信息,并计算有关物体的数据的比,感受美的奥秘。第四个环节是“反思应用”,引导学生根据黄金比的知识制作一张最美的长方形卡片,在生活中应用黄金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教材解读 “黄金比”之美,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像舞台上身材娇美的女子、花丛中追逐嬉戏的蝴蝶、大城市巍然林立的建筑等等,无不透露出美的气息。但人们一般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它们的美,很少有人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它们的美。这个研究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本综合与实践的重点是“实践探究”和“交流讨论”这两个环节。“实践探究”环节分为两个内容:动手测量计算是对“黄金比”的体验,上网查资料是对知识的丰富与延伸。“交流讨论”则是对这个实践活动的拓展。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与讨论,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全方位地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本综合与实践特点是: 1.选择趣味性和整合性强的学习素材。 教材选择人最美的身体存在“黄金比”这一现象,很好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把数学与美学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综合性。 数学实践活动要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材在编写本综合与实践时,鼓励学生动手测量物体长度,并运用比的知识求出黄金比,找到黄金分割点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体验到解决问题时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黄金比”之美)

“黄金比”之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53~5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在活动中,以研究“黄金比”为主题,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进而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活动,认识数学知识“黄金比”本身的内在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教学重点]发现、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教学难点]运用“黄金比”创造美。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像、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播放一段芭蕾舞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到芭蕾舞表演的美。 课件出示芭蕾舞女演员踮起脚尖跳舞的图片。 图1 师:你们知道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来跳舞 吗? 预设:为了看上去美。 引导:是这样吗?我们算一算踮起脚尖舞蹈演员 的下半身与身高的比?比值多少?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出9: 16≈0.618 介绍:当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来,下半身与身高的比非常接近“黄金比”,所以看起特别美。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黄金比”之美。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师:人们发现在自然界中这种神奇的比几乎无所不在,从动植物到人类、从数学到天文现象、从日常生活到艺术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学生对芭蕾舞演员为美而踮起脚尖这一情境充满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求出黄金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中展示的数学书、蝴蝶、手掌中都有黄金比,丰富了学生对物体中存在的数学美的感受。 (二)制定方案 1.确定研究内容 师:大家了解这种神奇的比吗?要研究“黄金比之美”这一主题,我们首先要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我们要先确定研究哪些内容?关于黄金比你都想了解什么? 预设1:生活中真有这样神奇的比吗? 预设2:还有哪些地方有黄金比呢?……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可真多!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到底要研究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找出研究内容,并板书: (1)收集有关黄金比的资料; (2)找找身边的黄金比。 2.确定研究方法和使用工具等 师:我们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大家打算怎样去研究?运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来研究“黄金比之美“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预设1:上网、查阅图书等。 预设2:准备尺子、计算器等工具…… 【设计意图】在制定方案这一环节,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用工具3个方面来有序地制定活动方案,为下一步“实践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二、分工合作,实践探究 (一)分工合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40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计算能力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特别是数学应用题的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理解能力也有待加强和提高。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只有个别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也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突出。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另外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简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二)各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负数。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在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和基础。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 人 教 版 小 学 数 学 第 十 二 册 教 案

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黄金比之美青岛版

“黄金比”之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感受数学之美。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3.能够认识到数学的美,根据黄金比的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课前准备: 课件、直尺、计算器、记录表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展示 看了这几幅图片有什么感受?它们美在哪? 小结:他们之所以这么美,看起来这么和谐,是因为他们身上都包含了一个神奇的比-- 黄金比。(板书:黄金比)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探索美的奥秘 (1)、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研究 出示身份证、银行卡、5寸照片以及数学课本来研究它们的宽和长的比值(2)、从大千世界找一些公认的美的事物、有影响力的人物来研究 课件出示刘翔和菲尔普斯像、维纳斯雕塑、东方明珠塔来研究他们较长部分与整体的比值 通过测量、计算、讨论得出黄金比,黄金比大约是0.618:1,比值约是0.618 2、思考美

通过找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以及它神奇的具有黄金比的美,展现黄金比是美的,数学是美的,它可以将复杂的事物瞬间简化,它可以找出世间万物微妙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3、应用美 通过报幕员在舞台站的位置、摄影的艺术展现黄金比的实际应用。 4、欣赏美 通过欣赏黄金比在建筑设计、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人身体中的黄金分割点,充分展现了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三、创意设计与交流 根据黄金比的知识,你能进行那些有创意的设计,说说看。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老师布置课后的作业。 四、小结 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是老师寄语。 美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美。数学无声,而立美于天地。数学无形,而处处为至形。让我们热爱数学吧! 板书设计: “黄金比”之美 0.618:1 0.618---数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二)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 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 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1.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

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 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 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 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 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 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 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 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负数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总数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 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教法、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序数 1 教学过 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的数学上册的教学设计(“黄金比”之美).docx

“黄金比”之美 [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53~54 页。 [ 教学目标 ]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在活动中,以研究“黄金比”为主题,感受针对具体 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进而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 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活动,认识数学知识“黄金比” 本身的内在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 教学重点 ] 发现、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 教学难点 ] 运用“黄金比”创造美。 [ 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像、尺子、计算器。 [ 教学过程 ] 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播放一段芭蕾舞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到芭蕾舞表演的美。 课件出示芭蕾舞女演员踮起脚尖跳舞的图片。图1师:你们知道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来跳舞 吗? 预设:为了看上去美。 引导:是这样吗?我们算一算踮起脚尖舞蹈演员 的下半身与身高的比?比值多少?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出9: 16 ≈ 0.618 介绍:当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来,下半身与身高的比非常接近“黄金比”,所以看 起特别美。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 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黄金比”之美。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人在自然界中种神奇的比几乎无所不在,从植物到人、从数学到 天文象、从日常生活到作?? 【意】通借助学生芭蕾舞演美而起脚尖一情境充好奇的心 理,引学生根据数据求出黄金比,从而学生的极性,激学生的学情。 件中展示的数学、蝴蝶、手掌中都有黄金比,丰富了学生物体中存在的数学美的感受。 (二)制定方案 1.确定研究内容 :大家了解种神奇的比?要研究“黄金比之美” 一主,我首先要制定 研究方案。首先我要先确定研究哪些内容?关于黄金比你都想了解什么? 1:生活中真有神奇的比? 2:有哪些地方有黄金比呢??? :同学想了解的可真多!大家思考一下我到底要研究哪些内容? 引学生找出研究内容,并板: (1)收集有关黄金比的料; (2)找找身的黄金比。 2.确定研究方法和使用工具等 :我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大家打算怎去研究?运用什么工具、通什么途径 来研究“黄金比之美“呢? 引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上网、等。 2:准尺子、算器等工具?? 【意】在制定方案一,充分予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学生从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使用工具 3 个方面来有序地制定活方案,下一步“ 践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同培养学生思的条理性和性。 二、分工合作,践探究 (一)分工合作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 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预设:(1)(个);(2) (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 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生2:3 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 个相加是多少”。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校:钦堂中心学校 六 年 级: 级 班 学 学 数 科: 张 国强 教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 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6上4-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教学设计

《“黄金比”之美》教学设计 青岛德县路小学路震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在活动中,以研究“黄金比”为主题,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进而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发现、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1.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谈话: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播放一段芭蕾舞表演。 引导学生感受到芭蕾舞表演的美。 课件出示芭蕾舞女演员踮起脚尖跳舞的图片。 谈话:你们知道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来跳舞吗? 预设:为了看上去美。 引导:是这样吗?我们算一算踮起脚尖舞蹈演员的下半身与身高的比?比值多少?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出9: 16≈0.618 介绍:当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来,下半身与身高的比非常接近“黄金比”,所以看起特别美。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黄金比”之美。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谈话:人们发现在自然界中这种神奇的比几乎无所不在,从动植物到人类、从数学到天文现象、从日常生活到艺术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学生对芭蕾舞演员为美而踮起脚尖这一情境充满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求出黄金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中展示的数学书、蝴蝶、手掌中都有黄金比,丰富了学生对物体中存在的数学美的感受。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 校: 钦堂中心学校 班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教师:张国强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黄金比”之美)培训资料

(“黄金比”之美)

“黄金比”之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98~99页。[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在活动中,以研究“黄金比”为主题,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进而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活动,认识数学知识“黄金比”本身的内在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教学重点]发现、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教学难点]运用“黄金比”创造美。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像、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播放一段芭蕾舞表演。引导学生感受到芭蕾舞表演的美。 图1 课件出示芭蕾舞女演员踮起脚尖跳舞的图片。 师:你们知道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来跳舞 吗? 预设:为了看上去美。 引导:是这样吗?我们算一算踮起脚尖舞蹈演员 的下半身与身高的比?比值多少?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出9: 16≈0.618 介绍:当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来,下半身与身高的比非常接近“黄金比”,所以看起特别美。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黄金比”之美。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师:人们发现在自然界中这种神奇的比几乎无所不在,从动植物到人类、从数学到天文现象、从日常生活到艺术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学生对芭蕾舞演员为美而踮起脚尖这一情境充满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求出黄金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中展示的数学书、蝴蝶、手掌中都有黄金比,丰富了学生对物体中存在的数学美的感受。 (二)制定方案 1.确定研究内容 师:大家了解这种神奇的比吗?要研究“黄金比之美”这一主题,我们首先要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我们要先确定研究哪些内容?关于黄金比你都想了解什么? 预设1:生活中真有这样神奇的比吗? 预设2:还有哪些地方有黄金比呢?……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可真多!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到底要研究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找出研究内容,并板书: (1)收集有关黄金比的资料; (2)找找身边的黄金比。 2.确定研究方法和使用工具等 师:我们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大家打算怎样去研究?运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来研究“黄金比之美”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预设1:上网、查阅图书等。 预设2:准备尺子、计算器等工具…… 【设计意图】在制定方案这一环节,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用工具3个方面来有序地制定活动方案,为下一步“实践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二、分工合作,实践探究 (一)分工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