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药物治疗学》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吉林大学《药物治疗学》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吉林大学《药物治疗学》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1.何为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RAS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的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2.试述恶性高血压的特点。

A.发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

B.血压显著升高,DBP持续≥130mmHg;

C.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

D.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肾功能衰竭;

E.进展迅速,死于脑卒中、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

3.哪些情况下易发生心衰?

A.感染;

B.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等室上性心动过速);

C.精神负担:情绪激动,精神压力过重;

D.心脏负荷加重:妊娠、分娩;

E.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

F.气候急剧变化;

G.治疗不当:如洋地黄中毒,使用对心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异搏定等。

4.冠脉流量相对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包括哪些原因?

1)心肌耗氧量增加:

A.心肌张力增加;

B.收缩力增强;

C.心率加快。

2)冠状动脉血氧含量减少:

A. 严重贫血;

B. 高山病;

C. 一氧化碳中毒。

5. 试述ACEI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A.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活性很高的血管紧张素Ⅱ,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的不良作用;

B.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增加循环前列腺素-NO的合成,从而扩张外周小动脉和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抑制心脏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局部缓激肽的降解,从而抑制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的合成,阻止心室重塑;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降低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因而ACEI扩张血管不伴心动过速和继发性血去甲肾上腺素升高;

使心衰患者下调的β受体密度上升而改善心室功能;

有助于纠正心衰的低钾、低镁血症,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6.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造成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了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7.试述高血压的分级方法。

正常血压: 120/80mmHg;

高血压前状态:≤139/89mmHg;

1 级高血压:≥140/90mmHg;

2 级高血压:≥160/100mmHg;

3 级高血压:≥180/110mmHg。

3.试述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的优势。

提高血压控制率;

减少副作用;

改善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使用方便;

提高治疗依从性;

简化药物调整过程。

8.ACEI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A.不作为急诊抢救使用;

B.疗效在数周或数月后才出现;即使未见症状好转,仍可降低疾病进展;

C.副作用较治疗作用出现更早,不应以副作用发生而妨碍使用;

D.必须从极小剂量开始,3-7天加倍,逐渐达到目标剂量,长期维持使用;

E.一般需与利尿剂、?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联用,并注意利尿是否维持在合适水平。9.冠脉流量绝对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包括哪些原因?

1)冠状动脉阻塞: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B.冠状动脉栓塞;

C.主动脉炎引起的冠状动脉口狭窄;

D.冠状动脉夹层动脉瘤。

2)冠状动脉痉挛:

A.诱因激发(剧烈运动、吸烟、强烈精神刺激、过量饮酒);

B.植物神经过度紊乱;

C.血管内皮因子(PGI2/TXA2、NO/ET)平衡失调。

10.试述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A. 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症状;

B.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C. 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D. 改善心肌缺血的病理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