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1年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1年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培

欧阳光明(2021.03.07)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多层面的,特别是语文课堂学习习惯,对学生形成和应用各种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人说,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倾听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主要场所和最主要时间,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内必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向课堂要效益是教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平时我们上课时,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请学生回答问题,他会一脸茫然,不知老师所提何问;指名一个学生站进来读课文,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议一下,多数学生一脸漠然,即使有人说了也无非是“声音响亮”“读得流利”等等;当一个学生回答完了问题,老师让其他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有时老师一个问题出来,举手的学生很多,可站起来回答时总会重复前面同学的话语。诸如此类,我想,这与学生不善于倾听大有关系。这样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既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

倾听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因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听同学发言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当今我们的课堂更加注重凸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创设“生成性”课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益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专注听话的习惯,边听边想的习惯,听出弦外之音,听出不同意见,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记重点、记主要内容,养成边听边审视的习惯,注意观察说话者的表情、动作,以便准确判断说话人的深意。

当然教师更要从自身做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就是力的表现。”教育的“力”包括感召力、说服力、感染力等等,这“力”往往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博学、思维的活跃、胸怀的开阔、交往的坦诚以及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会产生综合说服力、感染力和感召力。教师努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让你的课堂更有趣些,更精彩点,活跃课堂,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学生才会对你所传授的道理、知识心悦诚服,从而认真倾听。同时,教

师还应采用激励机制,多给予鼓励、肯定、表扬,形成良性循环。

二、独立思考的习惯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必须造就能思考,能建设的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赞可夫有可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言语,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第八次》时,可以提问学生“布鲁斯和他的军队这么英勇的抗击外国侵略军,为什么对这场战争他还要失去信心?为什么布鲁斯一开始哀声叹气,后来又是信心百倍?”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给予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营造师生间、学生间交流的环境气氛。同时教师要能容忍学生的见解,包括正确的、错误的,甚至是不同于自己的独到之见,对能不依从他人而敢于发表己见的同学,予以鼓励性的评价。特别是对中差生的回答尽量给予鼓励性评价。中差生大多自信心较差,面对老师的提问,存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一怕自己回答不上来,呆站着尴尬,二怕自己回答错误,丢面子。因此,在提问时,一方面要分解、降低问题的难度,逐

步启发;另一方面要尽量捕捉其回答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保护、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当然,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性格外向,又颇有些小聪明的同学,由于表现欲强烈,他们往往还未征得老师的同意,就抢先回答,影响其他同学独立思考。对此,教师必须表示明确反对,并教育其遵守课堂常规,要举手回答。因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

三、善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说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那么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在参与、经历语文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不懂就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敢于怀疑,敢于发表己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所以,课堂中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如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就提出来“如果把一池的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文中的画家到底是谁?”有的说“就是画家。理由是如果画下来就是了不起的画家。”有的说“是大自然。因为谁也没办法画得那样活灵活现,只有大自然有这样的本领。”……在争论中,在一次次的质疑中,学生逐步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并且学会自己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敢于对他人意见提出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创性见解的同学,哪怕是错误的、片

面的,我们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性评价,从而保护和激发他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分析和检查别人的见解,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优点和缺点、正确与错误、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教育学生不牵强附会,不盲从他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个体特征,使学生体会到:“我的思维,我的见解,即使是错的、片面的、不成熟的,也只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一个环节。”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四、认真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认真作业的习惯包括: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如作业的格式、文字的书写、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即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认真审题,仔细答题习惯和检查的习惯。

据有关资料统计:80%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30%左右的同学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个别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发现学生一边做作业一边东张西望;一边讲话调笑,一边做作业。这样的作业质量可想而知。对此,我们首先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

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其次强调学习用具是否齐备,包括做题的规范,作业草稿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作业能否自觉检查,这些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性,自己的作业要自己负责,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不能由别人来检查、代替。第三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地看书、读题、审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养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

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良好的书写习惯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的、有一定速度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讲效率,讲质量等随之而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切切实实地做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工作,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层渗透,分布实施,潜移默化,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指导,配以恰当地鼓励、肯定以达到明显的效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习惯”上做文章,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驾御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是这样努力做的: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随意进出教师办公室,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矩。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转变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规管

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二课堂教学--习惯养成的主阵地

有了学生的内部动力即有了内部强化,对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年幼的学生来说,外部的引导和强化往往具有更大的作用。而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下面就读、写两个展开。

(一)写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在教师范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应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及各笔画的位置,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2)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促而就的,到了中年级,教师在每次作业时也应当重视学生书写情况。

(二)读的习惯的培养

教材在朗读方面提出了三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应紧扣这三点要求展开朗读训练,从而培养习惯。

1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读

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自觉的朗读习惯。

2精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更好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有些老师担心,一年级学生小,不会提出什么问题。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小,他们的想象力就比较丰富,还没有被扼杀,只有从小培养,才能提出更多更精彩的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还是有一部分老师对此不够重视。该习惯的培养,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教给方法之后,还应当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一简单的事实。因为它不仅指出了学语文的意义,还解决了学生学语文的动力问题,这就好比一部开动着的汽车,马达是原动力,是动力系统中的关键,这也是培养兴趣的前提,离开了原动力谈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不切实际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建立在原动力的基础之上。解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也就解决了学生“要学语文”这个首要问题。因此,我认为,学生对语文知识愿不愿学,学得好不好,关键是学生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语文学科,每接任班级时,发现一些同学厌学,怕学语文,望而却步,但我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自己所担任的学科成绩得到很大提高。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怕学、厌学语文

的同学变成有兴趣学,乐学。语文水平得以提高,达到预期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坚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一、培养学生课内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在学习中,从每个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起,就能形成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行为,并成为一种习惯。例如:①学生听到预备铃声立即走进教室,把书本和学习用具摆规范;②上课时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回忆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提问,认真做笔记,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③朗读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且声音响亮、清晰。④写字时姿势正确,书写认真。每节课的目标和要求,重点和难点都要掌握。如作文中,大纲要求“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爱动笔”必须先“会思考”;“会动笔”才不怕写,所以作文都应当养成从“观察——思考——口述——写作”的良好习惯。二、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良好习惯从学习过程的整体系统来看,除以上说的定点定时的课堂学习外,还有

不定点不定时的课外学习,这个过程的学习更为重要,更为主动。学生的知识多少,不平衡程度就在此体现,培养良好学习的习惯更为不易。学生有无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例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生字教学之前,我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小学生字典》自学生字,从音、形、义方面去识字、组词、造句,从而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在中高年级的阅读中更离不开课外学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养成多读书的习惯。作文是把自己想到、听到、看到的经过整理记下来。学生把这些有意义的、受启迪的、正反方面的感性材料通过留心观察,记忆在脑海中。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记诵课本的名言佳句,还要求每位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把自己当天想到、听到、看到的最新鲜、最感人、最真实、最有意义、最受启迪的事情用日记形式写下来,并在班上不定期举行诗文推荐活动,要求每周抄一篇,两周一次上台推荐给大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按座次轮流上台。这

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章范例,这也培养了学生作文的课外学习的好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写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不懈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工作,要经过多次或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也就是“少则乱性,多则自然。”学习语文的习惯之养成也要坚持不懈,首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其次要适当布置课内外任务,定时或不定时地检查。如课文中有规律地预习生字、词、课后问题,以教材类型进行训练等,最后形成良好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可以养成,但要花费很长时间,并应有坚强的毅力;坏习惯也同样可以养成,它随时随地都可以介入,并且难以改正。正如古人云:“学好不容易,学坏一下子”。例如:照抄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等,这些现象如果发现后,应及时纠正,讲清道理,把不良的习惯取缔、消灭,不使之蔓延。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坏的习惯多数毁掉一个人的一切。培养

好的习惯,也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只有习惯成了自然,才能熟练地驾驭语文知识,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曼思曾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地说明了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坏习惯的难克服性。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因此,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写字习惯的培养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教学需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以正确姿势书写的习惯。

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必须从小学一年级抓起,因为初入学的儿童可塑性强,写字姿势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传统的写字教学非常重视书写姿势,认为“身正”,“纸正”、“笔正”,才能达到“字正”。现在的书写姿势要求“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的距离、胸部离桌沿一拳的距离、手指离笔尖一寸的距离,在学生书写时要对书写姿势严格要求,直至形成习惯。

(二)养成整洁的习惯。

整洁是写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写字教学要体现审美教育,不仅要重视书写的成果,而且要重视书写的过程。在写字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不仅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可观,还要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双手的整洁。(三)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

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一种书写。问其原因,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写质量,另外,学生没有养成自觉练字的习惯。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一丝不

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来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二、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性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应当讲究阅读的质量,也就是说要在“懂”字上下功夫。遇到“拦路虎”不要轻易放过,要认认真真地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意思。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些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在头脑里“过电影”。小和尚念经——读而不谙其义,这样的读就没有意义,“口”到了“心”却溜了,更是读书的大忌。还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善于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精彩的段落应反复朗读,还要背下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以备随时调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新大纲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 50万字。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要边读边做记号,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摘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写写读后感。

三、写作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动笔之前先定个简要的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头脑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从头至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读一遍,看它是不是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写作技巧的训练,强调

了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包含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等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养成认真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有的学生往往想到一点就写,写了几句写不下去了,就涂掉重写,结果是想快而快不了。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想这篇作文重点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头到尾想清楚了再动笔。要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写作,加强学生自主拟题的练习,多写日记、书信、随想等。

《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起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有不少学生作文写好

后,往往一交了之。没有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这或许是学生习作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要让他们把初稿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改。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小学生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四、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

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认真总结听话、说话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听”是大有学问。有的学生听人讲话心不在焉,听了以后不知所云,这就不是好的习惯。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比如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听他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能使学生的耳朵逐渐灵敏起来,提高其吸收、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良好的说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虽然小学生在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阶段性研究总结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本学年我申报的微格课题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学习兴趣是学生学才习的基础和动力。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有兴趣。而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认真思考与整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感悟总结如下:培养学习兴趣是个老话题,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程.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尝试.他们有的从兴趣自身的特点出发寻求兴趣的激发点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的从大的语文学习范围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地论述了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和一些相关资料,从课堂、写作、阅读、课外学习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受教育的基础阶段,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小学阶段,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这就说明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在最初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累一定的知识,达到后来的有目的的、自觉地学习。所以,如何让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成了小学教师的关键任务。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思索,已有一定的成果。本文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经验出发,参考相关材料,从课堂、写作、阅读、课外学习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小学谢莉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小学谢莉 [内容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大多数小学生的习作仍处在“涛声依旧”的尴尬境地,对习作往往显得被动、消极。传统的习作教学方法还是变相地占据了习作教学的过程,脱离实际地盲目指导,单调、乏味的照葫芦画瓢。我认为在习作教学这块领域有必要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都像是应付苦差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因此,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苦写为乐写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影响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作文目标要求过高 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目标要求一知半解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仍然一如既往地“揠苗助长”,往往以7-9年级才真正开始训练的“写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习

作”阶段的小学生,以“习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写话”阶段的小学生,这就拔高了小学生作文的标准,而学生“跳起来”也“够不着”,就渐渐失去了作文的兴趣,觉得作文“云里雾里”,琢磨不透,就不会作文了。 (二)缺乏有效的作文方法 在作文课上,很多教师讲给学生的仅仅是作文技巧、结构等理论知识,缺乏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训练,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实际作文能力难以提高。在给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常常缺乏深、准、新、实而流于浅、泛、旧、空,尤其是缺乏对作文闪光点的肯定和对创新的鼓励。这样做,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三)作文内容不贴近生活 小学生害怕作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观察能力,经常对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积累下作文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超出了小学生的经验范围,超出了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使小学生们缺乏切身生活体验。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作文课存在抵触情绪,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文,面对作文题目,常常是文思枯竭,因此就只有冥思苦想,胡编乱造,甚至是抄袭,导致作文中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愿意写进作文中,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合一的教育普遍缺乏。 (四)作文形式模式化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作文知识、作文技巧的灌输,注重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想像等等,制约了学生想像力、联想力以及创新力的发挥和培养,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这主要是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化造成的,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对课文的机械

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吸引学生充分的注意和参与到课堂中去,则任何后续的教学操作都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不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会被学生丢掉,语文的人文性也不能被学生真正领悟。兴趣的培养是有一些具体方法可循的。1、增加语文学习的娱乐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的地位,是有其根据的。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活跃,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分别进行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励与启发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考与语言表达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语文学习可以进行娱乐的活动是很多的,如讲故事、猜谜语、课本剧、联句等,这些活动都能寓教于乐。如果学习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欢乐,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语文兴趣。2、注意利用新旧学习内容的联系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讲究授课艺术,加强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全生疏的东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特别熟悉的内容又容易使人厌烦,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只有那些与已知的知识有联系又能使人获得新知识的内容才容易引起人的兴趣。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3、注意讲课艺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喜欢语文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提高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比如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提出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借此吸引大家的注意,然后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充分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问题的解答的教课思路。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不断赋予学习以新意中学生正处于不断认识世界的阶段,对于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也很容易对一些东西失去兴趣。如果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总是那样单调、呆板,就容易使人感到乏味,也容易使人疲劳,从而失去兴趣。有的教师让学生抄写生字、生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以为这样就可以记得更老固;二学生却越写越厌烦,最后导致把作业当成负担。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适当调节,使之相互穿插,富于变化,有新意,这样就容易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总之,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教师找到门径,并注重主动培养,就可以逐渐形成对于文学系的兴趣,增添学习语文的动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关心,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 倾向,是一种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情绪色彩 的活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乐于接触,认识这种事物,就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 产生愉快的体验。随着愉快体验的积累,兴趣就会进一步发展,他就会不知疲倦地去探索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可以说,兴趣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 绪体验,是人们探求新事物的一种动力。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学习当成乐趣而不是痛苦,他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就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的。小学生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和本能,他们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感到新鲜,有趣,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并想法去探求。教师在语文课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发展过程。由于年龄小,知识贫乏,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非是由于对其意义和结果而产生的,多是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直 接兴趣。这种直接兴趣,还不够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 于让学生的兴趣停留在直接兴趣上,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把他们的直接兴趣转变为间接兴趣,使其兴趣能稳定持 久地发展下去。这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有时甚至会对小学生 今后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而知识,能力则是和兴趣紧密相连,相互浸透,相辅相成的。知 识的获得和掌握,是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基础,能力发展和提高必须借助于 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而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是在培养的过程中,靠学生积极思考获得的,能力又反作用于知识的获得和掌握。 兴趣再是获得和掌握。发展和提高能力的前提。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始于 感知,而小学生的感知又往往从兴趣出发,兴趣是推动他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最直接的动力。有了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也是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结果。小学生通过学习,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就会体验到认识的愉快,就会有效地激发起兴趣。如果一无所得,他们也就无什么兴趣。兴趣发展了,就会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他们 的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也要有好的开端。好的开端往往能为一 堂优质课打下成功的基础。小学语文课,一开始就要能扣住学生的心弦。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兴趣是最好老师”,“兴趣是求知

如何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体就是如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等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这个要求,我认为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这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就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进行,并富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和老师构成的双边活动,而农村学生受到地域、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到了初中,学生的兴趣和志向正处在一个最佳的培养方面,而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情感易受他人感染。而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其实除了一小部分是智力问题外,大多数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的。因此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不仅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还为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农村初中,孩子们是比较单纯的,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初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许多缺陷,农村初中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学习困难生。对待学习困难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再次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事实上,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感受;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

小学语文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能力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读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写记的实践。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记。用笔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做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勤做笔记可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读后做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默读。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5)与人分享你读过的好书。古人云“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会与同伴分享读书的乐趣,把读书的喜悦扩散,这样可以收获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 (6)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课改后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裕,首先,合理利用零碎时间,例如,在课间或饭间读一篇简短的文章;其次,利用整块时间,在保证休息的前提下每天晚上用四十分钟的时间集中精力的读一篇文章并记下读书心得,照此法练习,不出半月学生便可感受到自己阅读能力的明显提高。 三、要精讲多读,注重学生情感的融入。 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然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教师再适当引导。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个性化阅读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一切,使学生受益终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特别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刚刚开始从识字阶段向阅读阶段过渡,加强这一阶段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四、尊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

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行新课程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教学双方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由于语文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和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先入为主,调动学生胃口,引领学生全身心的进入学习角色。教师创设情境,首先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饱满,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合宜的动作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乐学气氛。比如在教《画》这一课时,一位教师首先挂上一幅山水画,接着从远处欣赏这幅画,再走到近处侧耳“听”这幅画,这种夸张的动作引得学生窃窃私语,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老师在干什么。最后,老师微笑着指着这幅画,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被激起了。老师趁势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去观察画中的景物,配以富有感情的声调描述: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高山,瀑布顺着山势飞流而下,溅起层层水花,如烟如雾;近处桃花盛开,美丽的鸟儿在枝头欢唱。啊!

学好语文重要的是培养兴趣

学好语文重要的是培养兴趣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个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如果对待哪个学科连兴趣都没有那么你就别想学好语文。其实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同学门都认为语文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课本中的文章很难满足我们本身的需求,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多读是培养对语文兴趣的关键,读分很多种,通读,精读等等。多读些世界名著,要优选择的读,不要随便抓其一本滥读一通,读时口,眼,心并用,大脑要跟着思考记忆,读懂人家文章好在那里借鉴别人的好处,遇到好的语句记下来对以后写文章也有很大好处。当你经过大量的阅读后,你的文学素养在不自觉中也提升了不少,很自然的你就渐渐地喜欢上语文。多练。光读不行,那都是别人的东西,我们要在读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要勤家练习。写日记,记笔记都是很好的练笔方法,如果时间太紧的画就要抓住老师刘作文的机会,使自己在构思,组句直到整篇文章中总结经验,由被动到主动,时间一场你就会从中得到切身体会,业界不会对写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了。多倍。这里说得多倍,不但要多被写明言名篇,基础知识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总是觉得,一时所占分数太少,而是内容多而杂不好背,好好想想,也许就智者0.5封的基础知识就会相差几千人,可想而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了,文言文也是考试重点之一,这就要靠我梦一点一滴的激烈和大量的记忆了。遇到一片文言文要逐字逐句的推敲,渐晚不要对某一个字或几个字含糊而过,也许这就是容易丢分的地方可能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也难免会遇到不悔的字词的解释那就需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了,多做些练习课下多被写文延续次之类对你会有很大帮助。读过了,背过了也该轮到写了,俗话说得好“好脑瓜不如练笔头,”多些时没有坏处的,再简单的问题在纸上画画写写就比光看一看强得多。即使记忆再强也有忘的时候,写一些再加上你的好积极,好上加好不是更好吗?

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

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 (河北省阜城县崔庙镇砖门完小)滕爱红我认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真正地让孩子们多动手、动嘴、动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地从传统教育束缚中解脱出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指出,由于几千年旧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都被束缚着。他大声疾呼冲破旧的教育传统,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敢于冲破束缚,大胆地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干;解放儿童的眼睛,引导他们去看清事物的本质;解放儿童的嘴,鼓励他们大胆地讲和问;解放儿童的空间,支持他们自由到社会和自然中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摆脱繁重的课业负担,去思考人生,着意创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的学生被解放了吗?实事求是地说,还是没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从教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讲课追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课堂俨然成了教师展示教学技巧的舞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和几个尖子生在唱戏,其余学生当观众,课堂中缺乏广泛的、多向的交流,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被忽视;在阅

读过程中,把理解教材当做目的和中心,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师生成了教材的奴隶,阅读过程中的顿悟、美感、灵性、想象被忽视。这种长期以来的“牵引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独特个性,磨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随着当代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阅读教学仍然一味要求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就不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努力实践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践行“对话型”语文教学,“对话型”语文教学,是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特殊空间,以文本为凭借,师生均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交谈和交流的一种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而且还指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 一、创设“多元对话”的情景。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动情。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结题报告 在积极实施“新课标”的今天,“以生为本”的观念已放到课改的首要位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如何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为学生的生命打上亮丽的底色?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影响的因素,课题组各成员在识字写字、阅读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体验到师生感情和谐、善于用好文本、语文课堂自主、评价富有激励性、语文活动开放等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积极实施“新课标”的今天,“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放到课改的首要位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成长的快乐?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精妙传神。语文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位。遗憾的是,课标改了,教材改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学生们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教师对如何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颇费心机,在教学形式上不断翻新,有时搞得热热闹闹,有时搞得高深莫测,结果语文课不像语文课,倒成了“花里胡哨”、“花拳绣腿”,失去了儿童本位、语文本色、课堂本真,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我们的课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就是针对这一状况而提出。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课题主要在本校三和六年级进行,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总结归纳创新等方法进行。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多种方法研究,找出“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多角度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把学生引上自主学习的轨道,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都学有所得,逐渐做到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四、研究过程: 本选题研究的周期及结题时间共需六个月,分三大步骤:从2013年4月起至2013年12月底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13年4月一2013年5月),主要内容是制定课题的实验方案和实施方案,申报课题和论证课题。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00年12月) 首先,在学生和教师中展开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对哪些内容感到生疏又难于学习、记忆,并感到枯燥难学。根据调查得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而语文测试题正确率只有41.6%。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语文,但同时又觉得它枯燥。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而难理解、归纳和总结。所以出现临考前“抱佛脚”,而平时对语文不太重视的现象。但81.3%的学生希望老师用讲故事、用课件、用幽默的语言来上课。

浅谈小学生语文作文兴趣激发与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作文兴趣激发与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趣激发新课标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都像是应付苦差事。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变成了,“筷子夹豆腐,提不起来”。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因此,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苦写为乐写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在新课标下,分析影响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寻求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的策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作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影响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一)作文目标要求过高 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目标要求一知半解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仍然一如既往地“揠苗助长”,往往以7-9年级才真正开始训练的“写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习作”阶段的小学生,以“习作”的标准来要求还处于“写话”阶段的小学生,这就拔高了小学生作文的标准,而学生“跳起来”也“够不着”,就渐渐失去了作文的兴趣,觉得作文“云里雾里”,琢磨不透,就不会作文了。 (二)缺乏有效的作文方法 在作文课上,很多教师讲给学生的仅仅是作文技巧、结构等理论知识,缺乏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训练,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实际作文能力难以提高。这种“应试”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作文时生怕“越雷池一步”,依教师的“标准”

论文《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精读、略读和浏览”。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是前提,培养阅读习惯是关键,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保证。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前提。 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的确,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说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激发兴趣的方式也很多,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挂图,实物教学等。而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如:谈话激趣,扮演角色,设置悬念,设景演练,填补空间,故意示错等,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各施各法。 1.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出示相关图片以视觉的强烈冲击,加上对课文的品味积累,那会更直观有效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石川乡三条沟小学文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然而,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头疼的是教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容或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阶段是学生练习写作文、练习写真人实事、写出自己真实情感、培养写作兴趣、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当然,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离不开教师引导他们平时的观察、积累、阅读、模仿、想象等。正如叶圣先生曾经说的:“作文这回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因此,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会观察、积累、阅读、模仿、想象等。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引导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雾”、“火烧云”、“雷雨”等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这些事物很多同学都会认为司空见惯,平淡得很,更谈不上有什么值得去写的地方。其实,平常小事也

可写出其新意来。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平常事物入手,逐步养成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如: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海上日出》作者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的;语文教科书中《猫》抓住猫的古怪性格和淘气可爱的特点进行观察;语文教科书中《火烧云》抓住事物的不同形态、颜色和细微的变化进行观察;学会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并注意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再次,通过看图学文,逐步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水平。看图学文,是由图画和课文组成的,图画形象的反应课文容,课文容又准确地叙述了图上的事物,图文并茂,既直观又形象,教学时,从图入手,教会学生观察方法。抓住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说话写话水平,指导看图时,先强调观察顺序,例如教学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山水》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从近到远、从水到山的顺序观察,这样把图中的水和山连起来看、连起来想,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从中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二、引导学会积累。 好的作品都是经过收集别人作品的好词佳句重新加工而成的,这就要求小学生们要养成收集、记录资料的习惯。如果等到写作时才发现手上的素材太少,当然就写不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因此,要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因为多读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但单读教科书是不够的,也应读各式各样的书报、杂志等。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浅议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议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4-04-14T11:36:02.607Z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作者:常兰香 [导读] 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能提高人的认知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果一个人语文学习不好,其他学科就很难学好。 笙河北省临西县下堡寺镇校区/常兰香 【摘要】兴趣,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入迷;一旦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毅力钻进去忘我地学习,学习也就会收到成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兴趣对于学习语文同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兴趣预习兴趣学习氛围艺术性师生关系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它是使人乐于积极持久地去接触某一种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它是激发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是推动学习动机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语文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本身的爱好,从而表现出一种自觉和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会进行自主学习。语文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向学生讲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能提高人的认知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果一个人语文学习不好,其他学科就很难学好。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考试试题都读不懂,怎么能去理解并解答所问的问题呢?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反复讲解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另外,笔者经常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爱好语文的动人故事,以此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课前提出预习要求,激发预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低年级学生开始预习时,很可能不习惯或不知道如何去预习,就会出现千篇一律地朗读课文、反复地练习生字词,这样的预习枯燥无味,效果也不明显。 并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不久、易分散、易转移等心理特征,为激发预习兴趣,可在朗读前巧设悬念,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心愿》一课,可布置预习问题:“什么是心愿?”“这是谁的心愿?”“他们的心愿是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学习的兴趣就很浓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课文讲授要有艺术性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现就语基短文这些“趣味贫乏”、“教学两难”的课型谈谈体会。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实践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也大大地调动了学习兴趣。 4 充分调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最常用的手段是多媒体,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瞻仰天姥山的巍峨瑰丽,感受空中楼阁的虚无缥缈,体味“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壮美,聆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博爱忠诚。 通过画面,传达一种意境,一种感受,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一种情感体验,培养一点审美情趣。 5 课堂上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式。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现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感召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其次,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差生,不能讽刺、挖苦,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不要一味地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学生要用爱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才能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再次,在课堂教学中,应多激励,少批评,每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时,教师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你真棒!”“你的进步真快!”通过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6 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千方百计使学生脑动、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养料,获得语文能力。如开展朗读(诵读)、演讲、文学常识和纠正错别字竞赛等等。就拿诵读来说吧,语文教材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多是经典之作,描述淋漓尽致,充满魅力。诵读课文,会让学生神采飞扬,或忍俊不禁,或抨然心动,或潸然泪下。 声情并茂的范读,解疑释惑的导读,异口同声的齐读,人声鼎沸的速读,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演讲比赛最受欢迎:人人都是选手,各个都当评委,其乐融融。 总之,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够培养起来,进而使学生由“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心得)之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论文之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案例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