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教育学考研干货!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学记》教育思想

19教育学考研干货!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学记》教育思想
19教育学考研干货!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学记》教育思想

19教育学考研干货|孔子、孟子、荀子、墨子

《学记》教育思想

凯程教育教研组整理

私人讲学与传统教育思想这一章内容比较多,主要掌握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以及《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内容很多,重点也很多,拿起笔写下来吧!孟子的教育思想孟轲与思孟学派孟轲,一生以教育为业,也以教育为乐。孟子受业于子思,故孟氏之儒又被称为思孟学派。孟子也被认为是孔子的嫡传,所以儒学又被称作“孔孟之道”,代表作《孟子》。

教育的作用

得民心,求放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得民心

孟子主张“施仁政”,认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手段,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求放心

?人性论基础:性善论

认为人先天具有善性。但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人性本质上的平等性

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圣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其理由就在于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与圣人在先天本质上并无区别。?教育对个体的作用在于“求放心”,即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人仅这四个善端是不够的,还要对这种先天的善端存而养之,扩而充之。而且如果人受到不良社会环境或教育的影响,就会失掉这种善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教育目的

明人伦所谓人伦,即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及掌握社会生活准则。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封建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开其端,孟子将其系统化、理论化。道德教育

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方法

持志养气:确立崇高的志向并坚持不懈。此外,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与气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而气“集义而生”,因此,要通过一件件平常

的善言善行积累,就能形成所谓的“浩然之气”。动心忍性:加强意志磨练。存心养性:要扩充善端,就要清心寡欲。反求诸己:凡事反躬自问,从自身找原因。

?内省说的代表

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强调在深入钻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循序渐进:即盈科而后进,科,即水道中的洼地,水流行进时要先注满洼地,然后才能继续前进,学习也是如此。?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专心致志:认为人们学习成效上的差异取决于学习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而不是天资的高低。

荀子的教育思想“六经传人”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荀子标榜儒家礼治,传授孔子六经,对儒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作是孙氏之儒。教育作用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教育对个体的作用:化性起伪?人性论基础:性恶论。“今人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教育作用的论述“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于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

教育目标培养大儒。荀子将儒者划分为四个层次:俗人、俗儒、雅儒、大儒。其中,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还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即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有效的治理国家,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才。教育内容重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学习,尤重礼乐。“学至乎《礼》而止矣。”可见,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注重实践,不同于孟子的内省说,是外铄说的主要代表)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即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解蔽救偏,兼陈中衡所谓“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个方面所支配,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为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这便是“兼陈中衡”,即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壹而静,专心有恒所谓“虚”。即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所谓“壹”,即不一心二用,不以另一项注意妨害这一项注意。所谓“静”,即不能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思维活动。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同时,荀子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

努力,“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积微见著,积善成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才性虽高,弃而不学也会一事无成,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著。

论教师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尊师有两重含义:一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要求师云亦云,不能有任何违背师说的言论。对教师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当教师有四个条件,一是有尊严,使人敬畏;二是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是讲授解说准确适当,不违背师道;四是能体会礼法的精微之理且能加以阐发。墨子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精于工技,代表着当时的“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不满于儒家重礼厚葬的繁冗缛节,创立墨家学派,成为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学的思想家。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但风格不同:儒学植根于贵族文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比较重视传统、情感,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墨家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素丝说”与教育作用教育对人性形成的作用:“素丝说”。人性论基础:人性无善无恶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说明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注意:与孔子的人性论相比较。孔子关于教育对个体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又把人性论分成等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自相矛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墨子的思想比孔子的人性论更进步一些,因为他从更彻底的人性平等的基础上去阐述教育对个体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使天下人“知义”通过推行教育,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从而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实现社会的完善。

以“兼士”为培养目标要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就必须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即“兼士”或“贤士”。而“兼士”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厚乎德行”:道德教育,使兼士们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辩乎言谈”:逻辑思维训练,使兼士们通过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兼爱的主张。“博乎道术”:文史教育和科技教育,使兼士们投入社会实践,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

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提出了墨家十纲领,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与儒家的道德教育内容相比:轻视礼乐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涉及机械制造、数学、光学、力学等多个领域。?文史教育:虽不重视其价值,但从培养论辩和思维能力出发,比较重视文史方面的内容。?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第一表:有本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历史的经验和知识)第二表:有原之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根据民众的经验,以广见识)第三表:“有用之者——“观其中

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在实践中检验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还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

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主动: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虽强调了教育的主动性,却忽视了学习必备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忽视了启发。创造:评判孔子“述而不作”的态度,主张“述而又作”,即对古代好东西应该继承,并且要创造出新东西,反映其对待文化遗产和教育的的态度。实践:墨子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实践相比,墨家更提倡社会生产劳动和科学理论的实践。量力:一是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该量力而教。志功合一:他教育弟子不论做什么事,必须“合其志功而观焉”。志,是出发点,即动机;功,是归宿,即效果。而不论志还是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人。即“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第一次提出功利主义的原则作为评判人的道德行为尺度,在古代伦理学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大学教育的目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最明确的概述,朱熹称为“三纲领”。大学教育的学习程序“八条目”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朱熹称为“八条目”。这是根据三纲领完成“修己治人”教育目的的一整套完整程序。

《中庸》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意思是说,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应和发扬这种本性称作“道”,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做“教”。也就是说,教育即修道,而教育作用则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育途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循性而行: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或“尊德性”。积极学习: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即“自明诚”或“道问学”。

《学记》教育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即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即通过教育,对人性进行加工和雕饰。

学制系统与教学管理①主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②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教育教学原则(精华所在)教学相长:“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施教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尊师重道: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即正课;息,即课余;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因此,课内与课外要相互结合。豫时孙摩:“豫”是预防,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时”是及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孙”是指循序,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观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即教学的关键是既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既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原因也各异,因此,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类比法教育史上的地位《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较为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从其他思想中分离出来,它的很多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凯程考研会及时为同学们推送最新、实用的学习资料,经验分享及考研资讯,帮助2019考研的考生取得好成绩。

感谢凯程叶儿老师对本文的贡献。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美,所以不要轻言放弃,保持高昂的斗志,祝大家考出理想的成绩。凯旋归程!!!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墨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说法之一,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这样算起来,活了九十多岁,算是老寿星了。墨子生活于孔、孟之间,可以说是既幸也不幸。说幸,是因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王权式微,于是,知识分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纷纷成为诸侯、权贵们延揽的对象,身上的束缚就此散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泼洒自己生命的光华。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正因如此,墨子得以建构、宣扬自己的学说,形成了几乎与儒家比肩的墨家学派。说不幸,则是由于他前有孔子,后有孟子,而这两位因种种原因,在风云际会间,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相继被尊称为“圣”与“亚圣”,而他夹在中间,自汉魏已降,光辉渐被遮掩,声名不显,史料阙如,究竟出于何地,或宋或鲁,亦众说不一,迨至近现代,几乎已不为大众所知。 其实,比之孔孟,墨子不遑多让,同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甚或犹有过之。 孔子、孟子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墨子不同,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据说,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工匠,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墨子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

等手工艺。他自称“贱人”,与“农与工肆之人”相熟。这个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墨子与孔孟的思想,特别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不同。 一、教育目标的不同 孔孟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即是一种精英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而君子是要管理国家的。他说:“学而优则仕。”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即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政?孔子说,能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君子就可以从政了。孟子则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可见,他要教育的也是精英。 墨子出身并主要活动于社会底层,从底层人们的愿望出发,他提倡“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本质上是希望底层的人们也能得到关爱,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他要培养的是兼爱之士。 兼士与君子有什么不同? 君子的标准,见上引孔子的话。而兼士的标准,依墨子所说,就是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有好的道德行为,善于论辩,具备或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亦即包括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孔子的君子标准,主要在道德方面,墨子兼士的标准包括技能。这就是孔、墨在教育标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解析版)

易混易错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4·上海单科·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 【解析】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故A项正确;《庄子》是庄子的著作,属于道教,故B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属于法家,故C项错误;《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答案】B 6.(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 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

孔子孟子的思想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doc

孔子孟子的思想_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孔子孟子思想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早年时,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带领着一些弟子云游列国,整整十四年。之后回到鲁国,开设私人讲学,打破了当时教学垄断制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 晚年,孔子开始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成为《论语》。孔子被后世尊奉为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孔

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儒家学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张列国君王推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在学术上,他推崇孔子,反对道家和墨家。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宗师。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向列国君王游说儒家仁政的思想。但最终无人采用,他回到家乡,和弟子一起著述讲学。著有七篇《孟子》传世,南宋时期《孟子》称为四书五经之一。死后,后世人称他为亚圣。 孔子仁的现实意义_孔子仁的思想概述 孔子仁的现实意义 孔老夫子的仁学,对当代有什么价值意义,或是实用价值,就是往人上活,这是孔老夫子指出的人生道路,活成人,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来,体验到人生的情趣,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孔子的仁学对我们当代人的实用价值和现代意义。只有往人上活,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才能体验到人生的情趣,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意义。拿夫妻来说,丈夫走正确的夫道,妻子走正确的妇道,各尽各的职责,真诚相爱,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夫妻情感,夫妻的真情,反之,都讲各自的权利,男的在外面撒欢找,女的也自由开放,这样的夫妻,注定一辈子也不会体验真正的夫妻情义。兄弟之间要兄良弟悌,当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弟弟要敬让哥哥,才会体验到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否则就认得钱,为了爹妈留下的几间房,吵吵嚷嚷,甚至闹上法庭,钱有了房子有了,可兄弟的血缘手足之情却没了。 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醇,按照非正道去交朋友,以利益为核心为标准,一辈子也交不下真正的朋友,患难之时,也就别指望有真正的朋友帮你的忙。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友谊,是千古佳话,管仲说,我和鲍叔牙一起当兵,一交火我就往后撤,但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墨子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 启示 摘要: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教育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很多深刻的见解,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而且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墨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得出几点启示,希冀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关键词:墨子;教育思想;现代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XX)11-0181-03 一、墨子教育思想概述 墨子,名翟,是孔子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 墨子一生都在从事“上说下教”的政治宣教活动,其活动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很多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思想教育遗产。 (一)教育目的:培养“兼士” 墨子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如果人们能够兼相爱、交相利,“天下祸篡可使毋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人。他认为,教育就承担起培养“贤士”或“兼士”的重任,“贤士”的主要标准是兼爱,不仅要“厚乎德行”,还要“辩乎言谈”,更要“博乎道术”。“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兼爱”的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是为了让他们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博乎道术”是让他们拥有兴利除害的能力,能够亲身投入生产实践中。墨子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为天下兴利治乱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墨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墨子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接受教育,即“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肤徒步之士”。他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王公大人”,也包括“农与工肆之人”,真正做到了“有道者劝以相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他的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观。 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培养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教育思想相比,墨子的“有教无类”更为彻底、更接地气,把受教育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阶层。他对教育对象受教前的品行及出身、天性、资质、等级、贫富、贵贱等并无明确规定,对所有自愿“修德进业者”均予以教诲。 (三)教学内容:突出技能 墨子为了把“王公大人”、“匹肤徒步之士”培养成“兼士”,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创设了一套独特的教学内容。在对儒家教育内容吸收和扬弃的基础上,他突破“六艺”的教育范畴,不断丰富完善,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科技知识、军事技能、逻辑知识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孔子之仁本质是一种践行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约定型,但并没有说明践行仁的内在根据。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孔子仁学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践行仁的内在根据。了解孔子孟子仁的内在差别,有助于我们重振儒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价值,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标签:孔子;孟子;发展 一、孔子“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孔子以仁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一直影响中国以后的儒学发展方向。孔子“仁”的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孔子的“仁”无形中塑造了理想人格。这种人格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仍然有着重要作用。从政治上讲,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反映在民族意识上,个人应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了不少仁人志士,从而唤醒了中国人民思考中国民族意识感和民族精神。从文化上讲,他的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思想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新纪元,创造出人类新的思想灵魂。但孔子的“仁”只是确定了仁的本质内涵,他的说法带有很强的约定性,只告诉人们应当以仁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人为什么要履行仁道,以及在现实的生活中怎样履行仁道并没有充分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孔子没有将仁与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这个任务主要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将仁与心联系起来,使仁学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对孔子仁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孟子从性善论仁 孟子性善论从理论上说明履行仁道的内在根据和履行仁道的可能性,使儒家内在性原则得以深化。孟子性善论是心性论仁,肯定人心是仁的,因而人性就是善的。性是指现在人性化的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就是说现在倾向是善的,现在就是,故不是未然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1]12。凡说性恶的人,都是从结果往上推,并未就发端起念处去说[1]131。可见梁氏赞成孟子的性善说。但他们都忽视了性恶也是人的发展动力之一。正如黑格尔所说,当人们说人本性是善这句话时,他们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这句话时,是说了一句更伟大得多的思想。在黑格尔看来“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满足的目的都是一切行动的最有势力的源泉”[2]。黑格尔认为:恶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对此恩格斯将它阐释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3]。从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争辩中可以看出孟子所讨论的不仅是人性善恶的问题,而且还说明了生之谓性,仁内以外的问题。告子主张性无善无恶,性可以为善,性可为不善。性有善,性有不善。告子又说:“食色,性也。”他把性仅仅理解为生理机能和欲望。在孟子看来这势必会混淆人兽的界限,降人类为兽类。故他在与告子的论辩中,通过层层推理,由“生之谓性”推出中之性犹人性,由此证明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必然导致兽性等同人性的结果。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或他物的特殊性,这就是道德性。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之性,但他所强调的是,只有道德本性才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标尺,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孟子主张仁义都是内在的,即所谓:“仁、义、礼、智、信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与荀子二人皆是继孔子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孔子所莫定的儒家教育思想都有各自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在此就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学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人教育思想的异同。 一、教育的哲学思想 孟子根据“中庸”与“诚”的思想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主张天人合一思想。孟子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人无有不善,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人性中的善端,扩充善性。若不扩充它,这些善端就会消失,变成“不善”,正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意。而荀子主张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提出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中没有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善者,皆为经过教育的作用和后天的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本性,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道德品质。在人性论方面来讲,孟子与荀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应该开展教育,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奠定了他们各自的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教学思想上二者的比较: 教育作用孟子从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教育的社会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和发扬天赋予人的善性,认为只要接受学习,“人皆可为尧舜”;进而达到治理国家。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孟子确定教育目的为“名人伦”,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之义为主体的伦理道德教育,孟子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通过实现“明人伦”,来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为政治统治服务。荀子则从唯物主义的“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为伪”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对社会,教育能够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又孔子创 立 的儒家学派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建立起新的诠释体 系。处于战国时代的孟子,承担起了发展儒家思想的重任。孟子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针对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新的诠释。 在遵循孔子著述思想的前提下,提升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品格从人的生命主体和人的生存意义的角度,深化了孔子的“仁” 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化和开拓了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论述孟子对于孔子文艺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解诗对孔子解诗的继承和发展 在儒学传统中,《诗经》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儒学典籍。孔子将《诗经》作为教学中的教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社会生活中的教化作用,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经》作为了“仁”和“礼”的范本。孔子在儒学思想的前提下,以故有的思想体系解经,演绎出诗》中无处不在的“仁” “礼”观念。对于孔子的解经,孟

子做出了这样的论述: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 云:‘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 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 :“是诗也 ,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 此莫非王事 ,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孟子 ?万章上》 ) 在孟子看来 ,对于诗句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不 能用望文生义的方法去损害诗歌的深层意义。需要用自己的 领会和感悟 ,去探求诗歌的真正内涵。 即所谓“当以己 ‘意', ' 。” (朱熹《孟子集注》 )以意逆迎取作者之‘志志的解经方 思想方法。孟子不是单纯从艺术欣赏的方法来解读《诗》 而是强调将之视为教学的素材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其中 与“理”的道德教化作用。 二.对人格之美的继承和升华 孔子从 “仁”的思想出发 ,建立起了一套身为儒者的完美 人格体系 ,并试图以此来挽救当时“礼崩乐坏”的道德颓势。 对于君子“仁”的品质 ,孔子作过如下概括 :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逊以出之 ,信以成之。” (《论 语?卫灵公》 )其中 ,“义”是精神的本质核心 ,而“义”的实行 , 需要符合“礼”的要求。孔子把君子的仁义和受礼作为君子 。” 法,从根本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将 诗经》 视为教育手段的

如何认识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的为都教育人要为善。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 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 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 孟子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认识论是反省内求,先天具有荀子性恶论、道德后天形成、反对天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并用之都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带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项目孔子孟子荀子 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 同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 异 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儒家主要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 (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 (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3、孝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才不会犯上作乱,做出悖礼的事情;只有敬爱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他人,实现“仁”。孔子认为,“仁”是由“爱人”,即家庭的孝悌关系开始,逐步扩展的。 (2)如何做到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敬”指的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爱”指的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和温暖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来自《中国图书商报》 孟子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 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 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 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 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 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 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 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 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 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 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 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 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 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 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 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 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 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 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 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孟子·尽 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 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

浅谈墨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奇葩,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精髓。对其进行探讨,对发展和完善今日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墨子所处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战国时代, 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是所谓“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局面。如何制止征战,安定政治,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是当时思想家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墨子,作为一个更加接近于下层劳动者的士人,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出现如此混乱的状态,是因为人们都“不相爱,交争利”。他说:“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墨子·鲁问》,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因此,墨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能平等爱人、兼爱天下的“兼士”,“以兼易别”,从而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的目的,使“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同下》)。 二、墨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1.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他认为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与志趣进行教学。他的“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耕柱》)说的就是依教育对象的材质而施教的意思。他说:“夫知者,亦必量力所能至”(《公孟》),又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大取》),指的也是按学生的知识能力施教。如《公孟》载“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虽“身体强良,思虑徇通”,但他不具有从政潜能,故墨子仅使其“随而学,而没有把“吾将士子”的许诺付诸实际。 2.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他在《修身》中讲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就是说学要以行为本,学要致用。他主张评价一个人要“合其志功而观焉”(《鲁问》),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鲁问》)。 3.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假如“不强人说”,则“人莫之知也”(《公孟》)。因此,即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xx思想和xx思想之异同 -----来自《xx图书商报》 xx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xx问政于xx。xx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xx向xx询问如何xx。xx说: “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 “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 摘要:墨家,在先秦时代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它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其独特的一套关于教育的理论,对于当时的思想和政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学说,即使在历经几千年之后的现代,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思想影响启示 墨子,名翟,鲁人,出身微贱,精于工艺。他意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在他的教学思想中,主要论述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原则。在教育作用方面,墨子认为教育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要培养“兼士”。他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文史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在教育教学原则上,他坚持志功合一,主动性原则和实践原则。 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作用 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就是通过教人学会“兼爱”,“非攻”,拥有一颗博爱的心,爱天下的一切人,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虽然他的思想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但在当时的社会,他的思想指导了一批仁爱之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尽力改变人民的生活。在社会中,出现了一批行侠仗义,牺牲自己利益为民谋利益的侠士。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需要这样的侠士,但是“兼爱”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的教育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无法改变,所教出来的所谓高材生有一部分仍是自私自利的,他们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没有过错,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为自己谋福利。而对社会,他们没有任何责任,他们只爱自己,认为这就足够了。在之前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药家鑫的案子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他的自私,只为了自己能少些麻烦,就残忍的夺去了他人的生命。这虽然很极端,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只顾自己的现状。为此,以兼爱的思想教育学生,使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大爱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成为关爱他人的公民,对于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的国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极其有益的。而教育对于国家也将能够起到一个促进国家和平安宁的作用。 二教育内容——重视“实用技能” 在墨子的教育内容中,不仅有道德教育内容,文史知识和逻辑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实用技能的学习。在当时,墨子的教学内容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有利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虽然在这一教学内容中不乏功利主义的思想,但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到“兼爱”,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在实际中帮助他人,而不是像儒家弟子满口仁义道德,但真正实施却很少能做到实处。这一学习内容,对于当代的教育,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课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的知识,做很多看似联系实际的习题。但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学生能够运用书本中的知识,他们只懂得理论。很多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就学习了很多有关电路的知识,也知道电路的结构,但是绝大部分同学到了大学都还不能自己装一个电灯泡。这也提示我们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没有把实用技术和书本理论很好的联系起来,从而只能培养出一群群的书呆子。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我们应该从墨子的理论中借鉴其关于实用技能培养的思想,通过合适的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实用技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墨子的关于实用技能的培养与当代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大的联系。在很多人的眼中,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是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应该接受的教育。所以在选择学校时,除了那些学习成绩差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同学,几乎没有同学愿意选职业教育学校。他们认为在职

孔子与孟子思想对比

孔子、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观国学论文作者:本站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6-9-23 23:14:00 发布人:admin 青年学者韩德民说:“考察归纳历史可以有两种不同视角,一是把历史看作表现为客体的物质性实践的过程,这种过程受制于必然性的我们通常名之为规律的力量。所谓意识或精神或思维,在这样的意义上,不过是这种客体性过程与客体性过程内在固有规律在人脑中的投影而已。另一种视角,是把人,把人所组成的文化共同体,首先看作主体,某种遵照一定的价值理想目标,自觉地追求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精神性的历史;由此所谓历史,当然是人的历史、文化的历史,就成了这种主体精神理想性追求之对象化展开的结果。这两种视角相互并不对立,毋宁说正是它们的相互补充,才帮助我们获得了对于木日对完整的历史的把握。……人的历史既有人作为客体存在对象,从属于客观运动规律的一面,也有人作为有理想有信念的米青神性主体自觉追求自由选择的一面。前一方面的存在,意味着自然史对人类史的制约,意味着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的‘史前’性质。而后一方面的存在,则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历史作为人的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的性质。”(1)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有思维、有思想的。人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展开其历史创造活动的。这就使以正确描绘的思维现象的运行轨迹,探寻其中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了解过去、认识现状、把握未来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坐标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史的研究,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罗素《西方哲学史》谓::“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直是由两个调节器谐和地混杂在一起的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而在我们看来,一个时代狭义的社会思想大体包含着三部分内容,即:对过去的思索,对现状的认识,对未来的展望;这实际就是广义的历史观、现实观和理想观。三部分互相联系、互为依存,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由此不难感知到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人们的理想观的研究在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部分,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等发生着支配性的影响。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到孟子界定“圣人,人伦之至也”,儒家从其创立伊始就已显示其宗旨与内容在于呼唤人的一种伦理性的道德觉醒和道德实践,陶冶出一种伦理性的道德人格。换言之,是一种伦理性道德观念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色。历史上,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提出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序的伦理思想和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道德规范,由于其能够充分满足以家庭为基本组织细胞的农业——宗法型社会生活及维系这社会君主专制统治秩序的现实需要,因而被历代国家政权自觉地用来作为整合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工具。儒学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观念体系。 儒学内涵宏富,而其以上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为内在精神资源,由孔子、孟子和荀子奠定下理论基础的社会理想观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种儒家学者的社会理想观催发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刚强奋进,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孔子以来的儒家学者又多不甚注重现实社会生产运动,基本不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尽管我们不应苛责古人,要求他们做他们的时代限制着他们而使之难以去做的事情,但这毕竟使他们往往只是从政治文化或思想道德领域畅发其社会理想,并且这理想主张又确确实实因超离实际而难以真正转化成为现实的实践行为。由于儒学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影响深巨,故而在传统中国人探寻理想社会的漫漫历程中,儒家的社会理想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因之而对中国的历史运动及其走向影响极为深巨。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Word版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首先,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特别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第三,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以上就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之处。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在《论语》中就讲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思想,这些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尊为“亚圣”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但又提出了与不尽相同的观点。孟子的教育思想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第一,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第二,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第三,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除此之外,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第一,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第二,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第三,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荀子的教育思想:第一,旬子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第二,旬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第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荀子》中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荀子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 对于教育的观点,我有自己一下浅薄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孔子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了儒家教育思想,使之成为完整的体系,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许多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作用。当然,墨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很多的借鉴之处。研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