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精品 下学期高一地理习题 4 岩石圈

高中精品 下学期高一地理习题 4 岩石圈
高中精品 下学期高一地理习题 4 岩石圈

作业4 岩石圈

夯基础

下图分别为某地地层分布图(图a)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b)。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1.图a中岩层Ⅰ、Ⅱ、Ⅲ、Ⅳ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Ⅰ→Ⅱ→Ⅲ→Ⅳ

B.Ⅱ→Ⅰ→Ⅲ→Ⅳ

C.Ⅱ→Ⅲ→Ⅳ→Ⅰ

D.Ⅳ→Ⅱ→Ⅲ→Ⅰ

2.图a中的Ⅲ,其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的()

A.甲B.乙C.丙D.丁

3.图b中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①与②B.③与④

C.⑤与⑥D.⑦与⑧

石环是受冻融作用影响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表形态。图a为石环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b为某地石环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石环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冻融作用B.流水搬运

学习笔记

NI11H记

C.冰川沉积D.风力沉积

5.砾石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可能是()

A.冬→春B.春→夏

C.夏→秋D.秋→冬

6.图b所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东北平原

(2019江苏卷)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

8.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修远道

(2019海南卷)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

10.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

12.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C.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D.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14.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

16.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岩石中,可能是花岗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8.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②——外力作用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变质作用D.⑤——高温熔化

19.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乙;丙;(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甲地还是丙地?地。

(4)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

(5)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②是;③是。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_____________循环。

(6)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西兰东南部(图a)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b),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需要400万~550万年的时间形成,要覆盖10~50 m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c)。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

(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

答案与解析

夯基础

1.B 2.C 3.C

【解析】1.一般情况下,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位置越偏下,形成时间越早;后发生的地质事件会覆盖或切断先发生的地质事件。在图中先形成沉积岩Ⅱ,其次形成沉积岩Ⅰ,再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Ⅲ,最后在岩浆岩与沉积岩接触地带形成变质岩Ⅳ。

2.由上题解析可知,图a中Ⅰ、Ⅱ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Ⅲ岩层属于侵入型岩浆岩;Ⅳ位于岩浆岩与沉积岩接触位置,为变质岩。根据图b中沉积物及箭头指向可以判断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丁为风化物。

3.由图b中的地质作用过程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变质作用,二者不相同;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冷却凝固作用,二者不相同;⑤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⑥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二者相同;⑦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⑧为沉积作用,二者不相同。

4.A5.D6.C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石环地貌的形成过程:冬季颗粒之间的孔隙水结冰,体积变大,使整个地面上升,发生冻胀作用,砾石被抬高;到了春季解冻时,砾石以外的部分都解冻了,地面又下沉,但是砾石以下的黏土尚未解冻,砾石仍然高出地表;慢慢地,砾石下细土部分也解冻了,缩小了体积,留出了空隙,这空隙很快被周围融化的细土充填,结果砾石再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的过程经过反复多次,砾石就被挤到土层的表面上来,到达地面后受进一步水平分选,逐渐形成了石环地貌。

5.砾石上升是其冬季结冰时发生冻胀作用所致;秋季到冬季气温下降幅度大,且土壤中含水量较大,结冰时砾石上升幅度最大。

6.石环地貌是受冻融作用的影响形成的,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不结冰;石环地貌地面应由粗细不等的砾石和土壤组成,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为河流冲积平原,土壤物质组成较为均匀,不会形成该地貌;柴达木盆地戈壁广布,土层中颗粒大小不均匀,且冬季寒冷,能形成石环地貌。

7.D8.C

【解析】考查地壳运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材料和图文的能力。难度一般。

7.有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正确答案选D。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ABC错误。

8.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C正

确。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

修远道

9.A1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类型。

9.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层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钻井深8588米”,可见未穿透地壳,也未达莫霍面,故A正确,B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钻井既然未穿透地壳,当然更不会穿透岩石圈,也不会即将穿透地幔,故CD错误。

10.油气资源多储藏在沉积岩中,油气钻井深达8500米,说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11.A12.D

【解析】11.图中河流a处位于山区,是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主要流水作用是侵蚀。b处位于河流沿岸有狭小的农业区,说明水流变缓,但速度仍较快,泥沙沉积少,沿岸平地面积小,主要流水作用是搬运。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水流缓慢,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有城市形成,主要流水作用是沉积。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侵蚀、搬运、堆积,A对。B、C、D错。

12.d处位于山前地带,形成山麓冲积扇,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A正确。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B正确。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C正确。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但运量大,速度快,所以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D不正确,选D。

13.B14.A

【解析】13.图示范围内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图示范围内的石英砂岩、片麻岩等属于变质岩,因此图示范围内岩石不都是沉积岩,A错误。图中显示,庐山附近有多组断层,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块状山地,B正确。图示地质过程中,当地受力方向整体上向东南,因此鄱阳湖湖心应向东南方向移动,C错误。图中显示,P地开阔平坦,属于山麓平原地貌,不是谷地地貌,D错误。故选B。

14.材料信息表明,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图中显示,海昏侯墓所在岩块断裂下降,这表明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人为破坏可能性小,A正确。图中显示,海昏侯墓附近有断层,表明地质不稳定,曾经长期沉于湖底,环境变迁大,B错误。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不是加强保护的结果,主要是自然下沉至湖底的原因,C错误。海昏侯墓附近有断层,岩石应该比较破碎,而不是岩性坚硬,D错误。故选A。

15.D16.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

15.该区域中部为河流,因此地貌属于谷地,排除AB;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因此该区域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地质构造为背斜,故选D。

16.由题可知,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因此越靠近河谷的阶地,形成年代越晚,故选C。

17.B18.A

【解析】17.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形成,排除CD;甲岩石可直接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所以甲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排除A,故选B。

18.根据上题推断,甲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所以丙为变质岩。故②表示外力作用,③为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④表示重熔再生,⑤表示变质作用。故选A。

19.(1)水平挤压

(2)向斜;断层;背斜

(3)丙

(4)②← ③↑

(5)①地表径流(径流输送)②水汽输送③蒸发海陆间

(6)背斜顶部受张力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地。

【解析】(1)图中甲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丙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二者均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

(2)结合上题,甲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乙处岩层断裂且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故乙为断层;丙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丙地,因为丙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上拱,较为稳定。

(4)图中②、③均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成环节,其中②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往大陆上空,故箭头水平指向左;③为海水的蒸发,箭头指向上。

(5)根据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可知,①是①地表径流(径流输送),②为水汽输送,③蒸发,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6)背斜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张力容易受到侵蚀成为谷地,形成背斜谷。向斜槽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易受挤压成为山地,形成向斜山。

20.(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

(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3)圆石遭受风化或侵蚀或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

(4)拍摄时机选择在光照条件较好或晴朗的白天(不可单独晴朗或白天);退潮的时段;拍摄地点选择在高处或避免逆光的位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