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判断与可能承担的民事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判断与可能承担的民事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判断与可能承担的民事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判断与可能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一、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范围

我国将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标文本视为同一作品加以保护。

同时将程序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作为计算机软件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全面的保护。

二、软件著作权的限制

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障软件的正常使用,促进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了软件著作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2.用户的权利。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享有下列权利:根据使用的需要把该软件装入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内;为了防止复制品损坏而制作备份复制品。这些备份复制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并在所有人丧失该合法复制品的所有权时,负责将备份复制品销毁;为了把该软件用于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环境或者改进其功能、性能而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是,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未经该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修改后的软件。

3.相似的开发。软件开发者开发的软件,由于可供选用的表达方式有限而与已经存在的软件相似的,不构成对已经存在的软件的著作权的侵犯。

三、软件侵权的判断

目前我国的盗版主要有:1、擅自直接或经解密后复制他

人开发的软件,或自用或销售以谋取利益;2、“开发”出与他人相似的受版权保护的计算机程序作品。

实践中对于盗版软件侵权形成了“实质性相似加接触”的抽象判断原则,即只要有充分证据一项软件作品的开发者在开发前接触了另一项软件作品,并且这两项作品经专家鉴定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实质性相似,则认定为侵权。具体如下:

对于简单复制的侵权行为,首先要判断复制是否存在,关键在于对两个软件进行技术上的对比。第一、当事人举证质证原则;第二、将两个软件的目录展开,排除公知的、他人的软件和技术标准,确定原告软件独创性的内容,进行比对,看被告是否有相应文件。再比对两者的二进制代码或源代码程序,确认相同的,可以认定是复制了原告的软件,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要求被告限期交出源程序,且将其与被诉软件比对,要求是同一软件,才可以接着再认定其是否复制的。

对于程序产品相似的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项程序是另一项的改头换面的复制品,并没有改变他人程

序的技术设计,此时两项程序之间的相似性是全面的。2、两项程序都是独立开发的,但其中一项程序在开发中通过某

种渠道获取并采用了另一项程序中的技术设计的全部或部

分。

3、不同程序的技术设计之间存在部分或全部相似,其原因也可

能是各个开发者独立开发功能目标相同的程序时出现的选择设计的巧合,在这种情况下,两项程序之间也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但不存在侵害计算机程序版权的问题。

此外,至于是否侵权还要看软件的保护期,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期25年,可以续展25年,保护期最长不超过50年。Altium称贵公司使用了其最新版本的软件,应该不会涉及到超过保护期的问题。

四、计算机软件侵权涉及到的三种责任:

(一)民事责任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予以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1、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

2、将他人软件作为自己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登记的。

3、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自己单独完

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4、在他人软件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软件上的署名的。

5、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的。

6、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人的行为。

(二)行政责任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2、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3、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

4、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5、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有前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行为的,可以并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项行为的,可以并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另有规定”一说,最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七条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相比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条例规定的合理使用,软件的“合理使用”范围要小得多。软件安装的过程,就是将软件在计算机硬盘上的一种“复制或部分复制”,所以,任何自然人和单位只要安装了盗版软件,不论使用与否,均需负一定的法律责任,起码要负民事责任。

合适的行政处罚措施仅限于责令停止侵权或并处罚款。任何具体的商业性使用盗版软件行为都必须停止,而是否采取罚款的处罚措施,行政机关可依据具体案情进行选择。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软件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也就是说,在商业性使用盗版软件案件中,只有罚款的行政处罚才与企业的主观过错有关,行政机关不能对善意的非法最终用户进行罚款。当善意用户知道所用软件为盗版后继续使用时,应当承担非法用户的法律责任。

(三)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

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数额较大”指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有其他严重情节”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3、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数额巨大”指违法所得数额十五万元以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

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千张(份)以上的;3、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

达不到上述标准的,只能令其承担民事责任,著作权人可以要求其停止侵犯和赔偿损失。

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指违法所得数额十万元以上。

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人民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的违法所得、非法经营数额、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危害性等情节,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50%以上一倍以下确定。

五、实务中处理软件侵权案件的难点:

1、对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难。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规则,权利人主张被告侵害了其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但被告的计算机系统中装有何种软件,一般只有进入该系统才能探知,而被告根本不可能同意权利人进入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查证。如果权利人不经被告同意侵入

其系统进行查探,则构成非法取证,不但证据不能被采信,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对侵权事实的认定难。由于权利人无法进入被告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查探,其只能在当地的公证处,采用微软Telnet软件访问被告外网服务器的方式,将从被告的服务器反馈回的软件欢迎信息的代码网页截屏公证,作为被告侵权的唯一证据进行提供。而被告往往以自己为了防止服务器被黑客攻击,修改了相关软件欢迎信息为由进行辩解,否认自己使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这让法院对侵权事实的认定变得非常困难。

3、最终用户的责任问题认定难。有些被告的网站是其委托第三人开发和维护的,网站的所有软件都由委托人(第三方)负责安装使用。而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不承担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定被告是否有合理理由知晓其网站所用软件是侵权复制品,也是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

4、确定赔偿金额难。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的确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酌定50万元以下这几种赔偿方式的先后顺序确定。实践中,权利人很少能证明其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故只有由法院在50万元以下的赔偿金额中酌情确定,这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余地,容易造成类似案件“同案不同判决”结果的出现

最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在何处? 信息定义之一: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客观实体、现象、关系进行描述的数据。 信息定义之二: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实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 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定义: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或事物的属性值,即指人们听到的事实和看到的景象。 我们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即得到人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1.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2.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3.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1.2信息有哪些基本属性? z信息的基本属性有: 1.事实性。 2.等级性。 3.可压缩性。 4.可扩散性。 5.可传输性。 6.共享性。 7.增值性和再生性。 8.转换性。 1.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最主要的特点是: 1.高速自动的操作功能。 2.具有记忆的能力。 3.可以进行各种逻辑判断。 4.精确高速的计算能力。 1.5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目前最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学说认为由五部分组成: 1.人员 2.数据 3.设备 4.程序 5.规程 1.6什么是计算机硬件?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硬件:泛指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本身及其外围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机的系统总线。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8 软件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它与硬件的关系如何? 第一阶段:高级语言阶段 特点:这一时期,编译技术代表了整个软件技术,软件工作者追求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实现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方面表现能力强的高级语言。但在这一时期内,编译系统主要是靠手工编制,自动化程度很低。 硬件关系:此时期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仅能用机器指令来编制可运行的程序。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与违约竞合下的选择诉讼手段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与违约竞合下的选择诉讼手段 长昊律师事务所专注商业秘密、软件网络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侵权与维权 邱戈龙余谭生编注 我国对计算机软件实行著作权保护,但由于计算机软件与一般作品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国务院单独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即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同时,还受《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保护,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做出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则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可见,计算机软件在当代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中地位十分显著,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率也在近年不断地升高,大部分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都是权利人或者侵权人法律意识不强,对复制、盗版软件的授权不清晰,导致在无意中被侵犯或侵犯了软件著作权。 什么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这可以从词源学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中文的“侵权行为”一词“最早于清末编定《大清民律》草案时才开始应用。”但是在旧中国民法中对侵权行为的概念却缺乏明确的界定。我们不对“侵权行为”一词的历史做过多的解释,毕竟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应当从更为具体的方面去学习侵权行为,也即从著作权法的角度去解读侵权行为的法律意义。 著作权法所称的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依著作权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如果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是直接基于违反合同义务发生的,这种行为通常仅视为违约行为,而由行为人承担违约责任。 在一般情况下,构成侵害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而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应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法规定具有某种特定资格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也就规定了一切他人相对的不得加以妨害的义务。违反这些义务,就违反了法律。在某些情况下,法律没有规定他人相对的义务,也就不发生违法行为。例如,使用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或材料,进行法律不要求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使用,实施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控制范围之外的行为,均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侵权行为。 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损害是指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上的损失或精神上的损害。损害是违法行为的客观后果。如果某一行为正在计划当中,尚未造成损害事实,就不构成侵权行为。例如,出版社擅自将作者的一部书稿取走,准备出版,但由于某些主观上的原因最终没有出版,因而不构成侵权行为。但如果已经出版,即使一本书也未卖出,也应认为构成侵权。由于计算机软件是一种实用工具,创作它是为了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而并非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因此软件作品的精神权利远不如它的经济权利重要。相应地,法律对于软件作品之精神权利的保护就比对一般的作品之精神权利的保护为弱。例如,《条例》中就没有规定保护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题库1-0-6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题库1-0-6

问题: [单选]下图中①、②和③分别表示电子邮件地址的()。 A.用户信箱的邮件接收服务器域名、账号和分隔符 B.用户信箱的邮件接收服务器域名、分隔符和账号 C.用户信箱的账号、分隔符和邮件接收服务器域名 D.用户信箱的账号、邮件接收服务器域名和分隔符 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用户在该邮件服务器中的账号,后一部分为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或邮件服务器所在域的域名,中间用"@"分隔。

问题: [单选]计算机软件只要开发完成就能获得()并受到法律保护。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商业秘密权 由《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可知,计算机软件开发完成后便受著作权保护。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的基本内容,计算机软件在尚未开发完成时,在软件开发中所形成的知识内容也构成商业秘密。

飞禽走兽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212362.html,/ 问题: [单选]著作权的权利人不包括()。 A.发明人 B.翻译人 C.汇编人 D.委托人 著作权的权利人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很明显著作的作者,即发明人可以是著作权的权利人。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泽、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如果需要将著作权人的作品翻泽,还需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因为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人享有翻译权,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可翻译著作权人的作品。 汇编是指把原有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断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汇编并不改变作品本身,只是为一定目的将作品汇集。可见,汇编后的作品著作权仍属于原作者。 如果著作是委托开发的,委托方和受委托方可订立合同规定著作权属于委托方,如果没有给定则属

研究论文:证券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研究

142898 证券投资论文 证券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研究 1.证券侵权行为概述 1.1概念的比较研究 美国并无证券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但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规定是贯穿其证券法律制度。证券法上的侵权民事责任是指在证券发行与交易的过程中,当事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美国关于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颇为完备。[1] 德国在证券市场的监管方面过去一直奉行自律模式,但它现在吸收美国的监管模式之长而有所改变,所以其现在正从自律监管向集中监管模式靠近。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仍然以民法的侵权制度为依托。在德国证券法律制度上主张构成证券侵权民事责任要有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和行为的违法性4个构成要件。

国内关于证券侵权行为的认识,差别很大。总体来说,证券侵权行为是证券市场主体从事的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和欺诈客户等违反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等规定的禁止性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违法行为。因为该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所以应该承担侵权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1.2证券侵权行为的特征 证券侵权行为除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受害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和集团性。第二,证券市场所发生的损失主要是财产利益损失,且其具有不易计算的特征。第三,举证困难。第四,证券侵权行为具有关联性。所谓证券侵权行为的关联性是指证券侵权行为各种行为样态之间都具有联系性特征,即以信息为手段而作出各种违法行为。 1.3证券侵权行为的类型 我国对于证券侵权类型的规定很不统一。王利明教授认为证券市场侵权主要有发行人擅自发行证券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陈洁把证券欺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包括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和错误管理,而狭义的主要指虚假陈述。法律法规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数据结构习题答案 第一节概论 一、选择题 1.要求同一逻辑结构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 A.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的特点 *B.不仅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同,而且对应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等 2.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 (1) )以及它们之间的( (2) )和运算的学科。 (1) A.操作对象 B.计算方法 *C.物理存储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3.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 (1) )的有限集合,R是D上( (2) )的有限集合。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D.逻辑结构 (2)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4.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部结构和外部结构5.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Hash 存取 6.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7.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1)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2)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8.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表的线性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B.二维数组是它的每个数据元素为一个线性表的线性表 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 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10.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习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详细解释)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 A)主机、键盘、显示器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ALU D)运算器的速度 解答:CPU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在奔腾出现之前,微机名称中直接使用微机中的CPU型号,386机表示了它们使用的CPU芯片为80386。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

A)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D)算术运算 解答: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一切活动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本题正确答案为A。 5.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 A)二进制位B)字节C)字D)双字 的基本单位。 本题正确答案为B。 6 A)ASCII码B)BCD码C) 码。BCD码是二—十进制编码。汉字编 编码。 本题正确答案为A。 7.DRAM存储器的中文含义是____。 A)静态随机存储器B)动态只读存储器 C)静态只读存储器D)动态随机存储器 解答: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原文是(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随机存储器有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之分。半导体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的存储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价格比静态随机存储器便宜。通常所指的64MB 或128MB内存,多为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本题正确答案为D。 8.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____的发展为表征的。 A)微处理器B)软件C)主机D)控制器 解答: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一切活动的核心,因此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 器的发展为表征的。 本题正确答案为A。 9 A)1945年B)1946年C)1948年D)1952 解答: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个人计算机属于 A)小巨型机B)中型机C) 6大类。目前,国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根据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及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的主要面向应用对象,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6大类。其中,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又称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 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通常,在微机中所指的80486是____。

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挂名车主民事责任研究

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挂名车主民事责任研究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损,挂名车主是否承担侵权赔偿连带责任,审判实践持肯定说,并援引《民法通则》61条民事行为无效责任、130条共同侵权责任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车辆所有人责任”为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挂名车主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理由有: 一、缺乏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客观基础-因果联系 当我们在求证挂名车主是否承担侵权责任时,着眼于挂名车主是否符合侵权责任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我们的分析能够得出这样的判断:1挂名车主主观上对损害结果发生没有过错;2未过户行为合法;3未过户行为与交 通事故损害结果无法律上因果联系。那么,结论自然清晰地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试图证实;未过户行为的合法性是徒然的,因为车辆买卖中“过户”乃:是法定义务。我们探究挂名车主主观上没有过错是困难的,因为对未 过户的挂名车主有无主观过错评价涉及过错标准的探讨。将面对“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的困惑,并且不能回避“理智”、“意志”、“注意义务”、“疏忽之人”、“善良家父”等似是而非的概念。我 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流于主观臆断或简单武断的推论。因此,我们在论证时选择未过户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结 果的因果联系的评析。因果关系作为归责构成要件之一,其防护矫正作用体现在:阻却因判断主观过错的随意性 而对无辜人设置义务。 因果关系是“一团乱麻和一堆荆棘,一个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领域”。长期以来,我国民法界移值刑 法学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采用“因果关系必然说”。 “必然说”认为“任何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另一现象引起的,引起后一现象出现的现象就是原因,后一现象是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因此,“如果甲致乙轻伤,乙在往医院治疗途中遇车祸身亡,甲的致害行为与乙的死亡只存在偶然联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则 甲对乙的死亡不负责任。”所以,只有必然联系才能成为责任根据。挂名车主未过户行为不能必然引起交通事故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

什么是软件? 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 什么是应用程序? 如果把操作系统比喻成电脑的「管家」,那么应用程序应该就是电脑的「长工」了。虽然操作系统打理电脑中大大小小的杂事,帮助我们管理电脑,但是如果没有应用程序,就不能打报告、制作报表了。操作系统管理电脑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软件则用来执行各项特定的功能,例如我们用Word来打报告、用Excel来制作报表、用IE或Netscape来上网等等。这些Word、Excel、IE或是Netscape就是所谓的应用程序。 什么是随插即用? 即插即用就是「Plug and Play」,电脑安装了硬件之后,还必须安装硬件本身的驱动程序,才能够使用。不过,对许多人来说,安装驱动程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就使用「即插即用」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即插即用的作法是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内置常用硬件的驱动程序。当你安装了硬件之后,如果Windows 95中有这项硬件的驱动程序,就会自动帮你安装,如果没有的话,你就必须自己另外安装驱动程序了。Windows 98提供的硬件驱动程序比Windows 95多,目前大部分的硬件都可以「即插即用」,但是随着新产品的出现,还是可能碰到无法「即插即用」的情况。 驱动程序怎样驱动? 安装了功能卡或外设之后,还必须在电脑中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这些设备才可以使用。举例来说,安装打印机之后,如果没有安装驱动程序,电脑就不知道有打印机的存在,当然就无法使用打印机。因此驱动程序是功能卡或外设与电脑之间沟通的介面,若没有安装驱动程序或是安装了不正确的驱动程序,电脑就无法正常地使用这些装置。当你购买了新的功能卡(如显示卡、声卡等)或外设(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或扫描仪等),除了参考使用手册正确地安装驱动程序之外,包装中的驱动程序软盘或光盘都要好好保存,如果不幸操作系统需要重新安装时,这些驱动程序也要重新安装一次喔!

从最新办理计算机软件侵权经侦报案谈软件侵权证据固定

最近,笔者一直忙于办理深圳某知名企业的计算机软件侵权事宜,主要代理客户就计算机软件侵权状况进行调查,对软件侵权证据进行固定,同时启动了经侦立案程序。历时三月,我们团队共投入5人,对目标工厂进行了全泛的调查摸底,就其非法剽窃使用我权利人计算机软件一事进行了证据固定,并采取相关法律措施进行打击;至今日,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遂借此空闲机会,就此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证据调查部分进行整理,以期更多当事人能理解思路; 最近案例为一起涉及嵌入式模块,其所使用代码为当事人历时三年多辛苦研发而来,整体研发投入已经超过千万,市场前景广阔,并加以著作权、发明专利保护。而让客户心烦的是最近一直销售很好的产品突然出现客户订单丢失等现象;经过客户分析,为一家竞争对手公司的恶意竞价行为导致。在获取相关样品后,技术工程师进行了分析,高度怀疑竞争对手直接反向了源代码进行使用,并已经侵犯专利权;在接收到客户的咨询后,作为其公司的法律顾问,我们立刻前往公司,并听取了技术工程师的分析报告; 一场报告下来,让企业痛苦不安,并持续抱怨在国内进行知识产权创新太难,已经做了专利布局和著作权登记,而又遭受到了这么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结合之前我们办理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罪刑事立案打击的经验,我们为客户进行了分析,并就所能采取的办法采取了风险评估; 三日后,一份详细的办案计划呈现在公司高层手中,经过一天的会议,客户大力支持我们的行动方案,并就证据固定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建议。是的,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对证据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额,特别是在进行经侦报案的环节中,如何呈现清晰的案件情况和我司的严重损失,如何针对软件代码进行司法鉴定都是棘手的问题; 得到客户同意后,我们抽调人员进行了部署。在工作开始之前一直比较顺利,样品的获取,公证调查等顺利完成。而如何从司法鉴定的角度来阐述双方代码的相似性,则是我们最关键的环节了;经过我们与北京、广州等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的商议和汇总,决定正式开始司法鉴定工作,并等待司法鉴定报告形成后向客户汇报整体方案; 在报告确定后,我们更加清晰了报案思路,并就软件侵权公安报案过程中的风险及预防与客户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客户的同意后,我们即可开展工作,汇总报案材料,并就其他证据进行固定,在与办案机关探讨后我们的报案材料终于得到受理,并由经验丰富的警官来办理;在不断与警官的沟通过程中,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办案思路,并就证据重新进行了固化,最终在前日,相关犯罪嫌疑人都已经归案。今天也就可以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doc版电子书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机器,它能帮助用户执行许多不同的任务,无论用户想上网浏览、进行游戏,还是想看电影、完成工作,它都能从不同的方面来协助用户。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之一。 也许会有人认为计算机十分复杂,并对它有着敬畏之心。其实,计算机就是一部机器,跟用户身边的电视机一样,它的复杂用户不必去了解,用户要做的只是去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本章就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出发,为用户展现一个真实的计算机,并为用户详细介绍Win dows XP操作系统,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认识组成计算机的硬件 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 初步掌握Windows XP使用 了解鼠标和快捷键操作 了解基本的文件类型 掌握Windows XP 窗口 掌握自定义Win dows XP桌面 1

2 2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对信息加工的结果送给用户。所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实用 计算机系统 要了解计算机,首先要了解计算机 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 件系统组成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物 质基础,而软件系统则是发挥计算机功 能的 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计算机系统 组成如图1-1所示。 1.1.1 硬件系统 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 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 理器、存储设备等,总的来说,可以 把一台计算机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如 图1-2所示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1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可以将外部信息(如文字、 数字、声音、图像、程序、指令等)转 变为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加 工、处理。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 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 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 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 都属于输入设备,如图 1-3所示。 图1-1 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1-2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键盘 鼠标和摄像头 扫描仪 图1-3 计算机常见输入设备 —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摘要:支持婚内侵权诉讼已成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普遍做法,然我国《婚姻法》对婚内侵权赔偿的行使设置了种种障碍,造成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加之立法有冲突,学界有争论,使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因此,探讨在我国建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婚姻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婚内侵权;夫妻一体主义;夫妻别体主义;配偶权; 一、婚内侵权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婚内侵权的内涵 婚内侵权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违背了法律对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实施了侵害配偶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过错行为,使对方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1](P70) 婚内侵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婚内侵权既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时主张婚内侵权,也包括婚姻关系消灭时主张婚内侵权;狭义的婚内侵权仅指前者。 (二)婚内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 婚内夫妻之间的人身侵害 (1)婚内侵害夫妻人格权的行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夫妻双方不会因缔结婚姻关系而丧失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也不存在隶属依附关系,因此夫妻任何一方都无权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婚内侵犯人身权的行为主要有:实施家庭暴力,殴打虐待对方,侵犯配偶的生命健康权;非法使用对方的姓名、肖像,侵犯配偶的姓名权、肖像权;擅自公开或宣扬对方的隐私,侵犯配偶的隐私权;捏造事实,侮辱、诽谤对方的名誉,侵犯配偶的名誉权;违背配偶一方意愿,强制发生性行为,侵犯配偶人身自由权等。 (2)婚内侵害夫妻身份权的行为 夫妻身份权是基于婚姻和家庭关系而产生的特定权利,包括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侵害亲权主要表现为夫妻一方干涉另一方对子女享有的监护权;侵害亲属权主要表现为夫妻一方干涉另一方对晚辈近亲属的遗产继承权;侵害配偶权主要表现为:违反夫妻之间的同居义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正当理由拒绝同居;违反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重婚或与他人通奸;违反夫妻之间的照顾扶助义务,从而导致另一方生活困难或者身体、精神遭受伤害;限制、剥夺、滥用或者超越家事代理权而为家事代理行为;配偶一方未征得另一方同意而擅自实施堕胎手术或者强制对方生育。 2. 婚内夫妻之间的财产侵害 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影响,我国民法对自然人的财产权利给予了全面的保护,表现为对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权利的肯定。我国夫妻财产有约定个人财产、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点 【篇一: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点】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一: 软件分为几类,我们一起了解下:硬件驱动程序 光有硬件,电脑是并不能工作的。必须要有能驱使硬件工作的软件 才能让硬件工作,这种软件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驱动程序。 任何都必须要有对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驱动程序是电脑软 件之中最基本的软件,也是保障电脑顺利工作的基础。 从winows98以后的中,都了很多常见设备的驱动程序。比如usb,显卡等。不过有些设备必须单独装对应的驱动。各个驱动程序之间 极有可能产生不兼容的情况。驱动版本也不是越新越好,稳定最重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大家听的最多的一种软件,它为电脑中其他应用程序提 供的操作平台,就像我们吃饭的桌子一样,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操 作的平台。 目前最常见的系统为windows xp ,win7 ,linux,其中win7将逐 渐变成主流。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就是我们日常用到的软件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完 成生活中的很多工作,也就是真正体现电脑用途的东西。如office. 电脑发展到现在,应用软件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几乎在 能用到电脑工作的地方,都能对应一种以上的应用软件。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二: 电脑软件,是人们为了告诉电脑要做什么事而编写的,电脑能够理 解的一串指令,有时也叫代码、程序。 根据功能的不同,电脑软件可以粗略地分成四个层次。最贴近电脑 硬件的是一些小巧的软件。它们实现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通常固化 在只读存储器芯片中,因此称为固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软件等。系统软件和硬件一起提供 一个平台。它们管理和优化电脑硬件资源的使用。常见的中间件 包括数据库和万维网服务器等,它们在应用软件和平台之间建立一 种桥梁。 应用软件种类最多,包括办公软件、电子商务软件、通信软件、行 业软件,软件等等。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 CD 。 A. 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B. 便于随机存取 C. 便于插入和删除 D. 便于利用零散的存储器空间 2.线性表是具有n 个 C 的有限序列。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3.若长度为n 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C 。(1≤I ≤n+1) A. O(0) B. O(1) C. O(n) D. O(n 2 ) 4.设A 是一个线性表(a 1,a 2,…,a n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的前提下,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B ,平均每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A ;若元素插在a i 与a i+1之间(0≤I ≤n-1)的概率为 ) 1() (2+-n n i n ,则平均每插入一个 元素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C ; A. 21 -n B. 2n C. 3 12+n D. 4 13+n 5.下列函数中,按它们在∞→n 时的无穷大阶数,最大的是 D 。 A. log n B. nlog n C. 2n/2 D. n!

6.将下图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的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D 。 A. s->next=p+1;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p->next=s; 7.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为一个有序表时,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 A. n B. 2n-1 C. n-1 D. 2n 8.下面的程序段是合并两个无头结点链表(ha和 hb)为一个无头结点链表ha的过程,作为参数的两个链表都是按结点的data域由大到小链接的。合并后新链表的结点仍按此方式链接。请填写下述空框,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1. #define NULL 0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linklisttype; void combine(linklisttype *ha, linklisttype *hb){ linklisttype *h, *p; h = (linklisttype *)malloc(sizeof(linklisttype)); h->next = NULL; p = h;

软件著作权成功维权十大案例之一

软件著作权成功维权十 大案例之一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2015软件着作权成功维权十大案例之一 临危受命,严密证据链让被告无处可逃 导读:一场历时一年多的“图像预处理”软件着作权之争终于在2015年09月17日下午谢幕。在本案一审审理中,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长昊律师事务所临危受命、不负重望,最终喜得佳绩。我所律师以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案件亲办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被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本所回顾此案办理历程并就案件核心予以展述,一起共勉。 软件被盗,果断维权 2012年7月20日,张XX、陈XX将其共同享有的《XXX软件》(以下简称涉案侵权软件)转让给XH公司,并签订了《计算机软件着作权转让协议》。2012年12月1日,国家版权局出具证书号为软着登字第XX 号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证书记载:着作权人为XH公司,开发完成日期为2009年9月9日,权利取得方式为受让,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 被告人李XX注册成立深圳市HCRZ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RZ公司),在宝安区西乡黄田草围第一工业区租赁厂地生产摄像头,并未经原告XH公司授权在其生产的摄像头上安装XH公司所有的涉案侵权软件。 2014年05月30日10时,XH公司代表张XX向公安机关举报被告人李XX所有的HCRZ公司生产的摄像头软件侵犯其公司研发的软件着作权,2014年8月13日,公安机关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黄田草围第一工业区HCRZ公司查获各类型摄像头5000多个,其中安装了涉案侵权软件的的HD-500T摄像头477个,查获电脑、烧录器等工具,并将被告人

证券法上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oc

证券法上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现在已对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影响。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金融深化”,经济的增长已与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中国已经存在一个为数众多,且不断增加的“股民”群体,股市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有人感到切肤之痛。 证券市场规范化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但市场的状况却很难令人满意。1999年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有谎报业绩、欺诈上市、内幕交易等行为,1999年也因此被称为是“上市公司罪恶昭彰的一年”。(2)证券市场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到如今,对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金,不是评论员文章,而是制度。 一、为什么是民事责任 面对市场,政府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管还是不管。理想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给出的答案是“不管”,由市场这一“无形之手”自发调配。然而现代经济日趋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种种现实的考虑使得绝大多数政府在政策抉择时均选择了“管”的套路。(3) 管有不同的管法。英美承其传统理念推崇自律为主,管制为辅的方式,而德国就更强调政府的监管职能。区别是相对的。无论英美还是德国,其监管均十分注意自律性约束和私权救济方

式。近几十年来,全球更是掀起了一阵“放松管制” (deregulation)的浪潮。各国放松监管措施,让市场充分展示其创造力。 相比而言,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构架表现出极强的管制色彩和集权化(Centralization)特征。“中国的证券监管机关拥有几乎是令各国同行最为羡慕的权力。”(4)但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强力管制下,市场并未规范起来,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未见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从理论上分析,强力管制的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限理性”问题。政府的决策是由人来做出的,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现代社会信息的增长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个人能够声称他能够掌握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即便是在信息相对完全的条件下,人也不能保证其决策完全正确。这一哲学思想经由“苏格兰学派”的学者大加阐释,(5)现已深深融入现代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当中。 2.“寻租”问题。过于集中的权力极易让人提出“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这一经济学中的难题不论是在微观层面还是在宏观层面。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非经济领域都同样存在。允许监管机关手握重权而又缺乏监督,腐败所需的外部条件就已完全具备。一旦监管因腐败而失灵,市场秩序就难以维持。 3.“有心无力”的问题。倘若坚持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主要由政府机关进行监管,那政府是否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这项任务也存在很大疑问。即使假设政府官员个个忠于职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作业

第二章数据结构概述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D.Hash存取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C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B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D )。 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5.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 )。 A.集合中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有逻辑关系但组织形式松散B.线性结构中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形成一条“锁链”C.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其形态有点像自然界中的树D.图状结构中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二、判断题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3.数据结构、数据元素、数据项在计算机中的映像分别称为存储结构、结点、数据域。 ×4.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5.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需要建立的。 √6.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实际的存储形式。 ×7.算法和程序没有区别,所以在数据结构中二者是通用的。 三、填空题 1.所谓数据的逻辑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____逻辑关系_____。 2,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施加的操作_。3.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__集合结构___、_____线性结构___、____树型结构_____和__图状结构_____四种类型。 4.在线性结构中,开始结点_____没有__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一个______个前驱结点。 5.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可行性___、___确定性___、___有穷性___、___输入__、___输出__。 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O(n)____。 for (i=1;i<=n;i++) A[i,i]=0; 7.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_____物理______实现。

软件著作权成功维权十大案例之一

2015软件著作权成功维权十大案例之一 临危受命,严密证据链让被告无处可逃 导读:一场历时一年多的“图像预处理”软件著作权之争终于在2015年09月17日下午谢幕。在本案一审审理中,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长昊律师事务所临危受命、不负重望,最终喜得佳绩。我所律师以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案件亲办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被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本所回顾此案办理历程并就案件核心予以展述,一起共勉。 软件被盗,果断维权 2012年7月20日,张XX、陈XX将其共同享有的《XXX软件》(以下简称涉案侵权软件)转让给XH公司,并签订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协议》。2012年12月1日,国家版权局出具证书号为软著登字第XX号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记载:著作权人为XH公司,开发完成日期为2009年9月9日,权利取得方式为受让,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 被告人李XX注册成立深圳市HCRZ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CRZ公司),在宝安区西乡黄田草围第一工业区租赁厂地生产摄像头,并未经原告XH公司授权在其生产的摄像头上安装XH公司所有的涉案侵权软件。 2014年05月30日10时,XH公司代表张XX向公安机关举报被告人李XX所有的HCRZ公司生产的摄像头软件侵犯其公司研发的软件著作权,2014年8月13日,公安机关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黄田草围第一工业区HCRZ公司查获各类型摄像头5000多个,其中安装了涉案侵权软件的的HD-500T摄像头477个,查获电脑、烧录器等工具,并将被告人李XX当场抓获。侦查机关从现场查获的电脑中提取到对账单,经统计,被告人李XX已销售HD-500T摄像头12899个,销售额为980180元。 维权路漫漫,长昊律师为当事人利益克服重重困难以求法律公义 被害单位XH公司软件著作权维权一案,历时一年多,期间被告人对于其侵权之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第三代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器件是( )。 A)晶体管B)电子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关系数据库,就应用领域而言是属于( )。 A)科学计算B)实时控制C)数据处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 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及逻辑判断功能。 A)存储记忆B)自动编程C)无须寻址D)按位串行执行 4.计算机中常用术语CAD是指( )。 A)计算机辅助设计B) 计算机辅助制造C) 计算机辅助教学D) 计算机辅助测试 5.巨型计算机指的是( )。 A)体积大B)重量大C)耗电量大D)功能强 6.486微机的字长是( )。 A)8位B)16位C)32位D)64位 7.计算机之所以能按照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主要是因为采用了( )。 A)二进制编码B)高速的电子元器件C)高级语言D)存储过程控制 8.与十六进制数CDH等值数是( )。 A)204 B)205 C)206 D)203 9.与十进制数291等值十六进制数是( )。 A)123 B)213 C)231 D)296 10.下列4个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中,能用8个二进制数位表示的是( )。 A)257 B)201 C)313 D)296 11.下列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 )。 A)(227)8B)(1FF) 16C)(1010001) 2D)(789) 10 12.下列一组数据中最小的数是( )。 A)(247)8B)(6A) 16 2D)(169) 10 13.字符的ASCII码在机器中的表示二进制准确的描述应是( )。 A)使用8位二进制代码,最右边一位为1 B) 使用8位二进制代码,最左边一位为0 C) 使用8位二进制代码,最右边一位为0 D) 使用8位二进制代码,最左边一位为1 14.ASCII码表中的字符“A”的值为41H,它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值是( )。 A)61 B)65 C)66 D)100 15.数字字符3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51,数字字符9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 )。 A)55 B)56 C)57 D)58 16.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 A)BCD码B)国标码C)汉字编码D)ASCII 码 17.汉字编码有四种方式,其中( )的编码长度是固定的。 A)字形编码B)字母编码C)数字编码D)混合编码 18.在32位微型计算机中,1Word=( )Bytes=( )bits。 A) 1,8 B) 2, 16 C) 3, 16 D) 4, 32 19.在微型计算机中,ASCII码是对( )数据的编码,采用十进制数形式存储,且能直接被计 算机识别和处理。 A)数值B)汉字C)国标码D)字符

侵权民事责任之因果关系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212362.html, 侵权民事责任之因果关系 侵权民事责任通常是指社会主体对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实施侵害 或者基于特殊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的损害所承担的一种赔偿或补 偿的法律责任。而对于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无论是传统的四要件说——即一般的侵权责任构成应当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基本要件,还是近年来提倡的三要件说——即一般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仅需要具备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三要素即可,甚至是认为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必须具备损害要件、因果关系要件、违法性要件、过失要件和责任能力要件是五要件说,种种学说无一例外地将因果关系这一要件列入其中。虽然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但因果关系作为侵权民事责任基本的、必要的构成要件之一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在司法实践中被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采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用以指导全国司法机关的审判实践。 一、因果关系的理解 因果关系是一个哲学概念。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

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现象引起的。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称之为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称之为结果。客观现象之间的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侵权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是特殊的因果关系,它是哲学上因果关系范畴在民事法律上的运用。有学者认为侵权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就是研究特定的损害事实是否系行为人的行为必然引起的结果,如果是,则具有因果关系,否则,就没有因果关系。这种认识有失全面,原因与结果之间不仅仅是必然的引起关系,还存在一种或然的,或者说是间接导致关系。 甲与乙系老战友,久别重逢。甲喜悦之余擂了乙一拳,恰好引发了乙的心脏病导致乙死亡。甲的行为能够必然引起乙的死亡吗?不能。我们是否能够就此认定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也不能。因此说,侵权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既包括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包括偶然的导致关系。既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存在间接的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中的原因 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中,究竟什么样的因素才是原因,存在众多的认识。过错原因说认为侵权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就是过错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存在过错,行为人才对其造成的损害负责,才承担赔偿之责。反之,即使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若行为人没有过错,亦不承担赔偿责任。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