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芬顿法的影响因素

电芬顿法的影响因素
电芬顿法的影响因素

电芬顿法的影响因素

1)电解电压的影响

外加电压是电芬顿反应的驱动力,增大外加电压,有机物的去除率相应增加。但是当外加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将有大量的电能消耗于副反应。所以外加电压不宜过高,一般取5~25V为宜。

2)溶液阻抗(导电能力)的影响

由于有机废水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差,因此,在使电解槽工作时最好添加适当的支持电解质。虽然可以找到许多可溶性的无机盐作为电解质,但氯化物和硝酸盐在电解时,将在阳极上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氯气或各种有毒有害的氮化物气体,因而不宜采用。在各种无机溶液中,KOH溶液的比电导较大。但是,在该电解槽内将进行的是02还原生成H2O2的反应,所以反应必须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因此一般选用Na2SO4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虽然Na2SO4溶液的比电阻要比KOH溶液大许多,但是随着浓度的提高,Na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迅速增大,同时,因为它

不参加电解反应,故可以始终保持溶液导电性的稳定。

3)溶液pH值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pH值)对氧的阴极还原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在碱性溶液中氧将发生四电子还原反应:02+2H20+4e=40H;在酸性溶液中,氧才发生二电子还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02+2H++2e=H202;所以溶液的酸碱性决定着过氧化氢生成的电流效率,进而影响着随后生成羟基自由基和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溶液pH大于4时,Fe2+易被氧化形成Fe(0H)2沉淀,芬顿反应不能顺利进行,所以初始溶液pH一般不应大于3.5。

4)电流密度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单位面积内通过电流量的增大是有限制的,因为电解槽内电极的面积是一定的,因此通过的电流增大时,电极的极化增大,随之发生的是阴、阳极上的副反应,如当阳极电流密度增大时,除了铁的溶解外,将伴随着氧气的析出,阴极电流密度增大时将伴随着氢气的析出:

2H20一4e=02+4H+

2H20+2e=H2+20H一

在阴极随着氢气的析出,溶液的pH值上升,这一结果显然对生成过氧化氢及其随后的生成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是不利的。

5)曝气速率的影响

电芬顿反应可以大致分为传质和反应两个重要阶段,空气流量主要影响电芬顿反应的传质过程。在无空气供给的情况下,电芬顿反应只能利用溶液中的溶解氧及电解产生的氧,而且Fe2+的扩散传质较慢,属于扩散控制过程,因而,不能有效的构成芬顿反应,导致去除效果不理想。在有空气供给的条件下,空气一方面能起到混合的作用,强化了反应器内的传质过程;另一方面能补充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的氧,当空气流量大到一定值后进入反应控制过程,曝气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减小。

温度不一样!干燥箱基本上最高200、250、300、500℃的比较多,超过500°的都用马弗炉,因为干燥箱的基本用的是不锈钢和冷板以及镀锌板,超过500度就会出现熔化!马弗炉基本上最低温度为1000度,当然也可根据不同需求定制更高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600-1800度!总的说就是温度不一样。杭州蓝天仪器小傅!

在电 Fenton 中已经研究过阳极材料

有 PbO2、Pt、Fe(不锈钢);已经研究过的阴极材料有 ACF、汞池、石墨、炭黑-PTFE 等。)钛基镀 IrO2/Ta2O5电极是目前具有最高的电化学稳定性的阳极,充分利用其稳定、析氧和一些特殊的催化作用等优势。

Ti 基贵金属涂层阳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极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具备作为优良的阳极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目前 Ti 基贵金属涂层阳极广泛应用于卤碱工业和电镀工业中,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该电极的析氧副反应在氯碱、电镀工业中是不利的,但 O2在电 Fenton 体系中却是必须的,还指出,在没有O2的情况下,通过 Fenton 反应使有机毒物完全降解是不可能达到的。为此,我们考虑将Ti 基贵金属涂层阳极应用到电 Fenton 体系当中,充分利用析氧副反应生成的O2在阴极生成 H2O2,变“不利”为“有利”,另外根据文献介绍,IrO2/ Ti 阳极能够降解苯醌(苯醌是酚类等很多有机物降解的中间体),这一特点也可以被很好的在电 Fenton 中被加以应用。对于阴极,鉴于很多文献中提出石墨作为阴极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电解还原产生 H2O2,而石墨又价廉易得,据此,我们用钛基镀Ir(铱)O2/Ta2O5(钽)为阳极,以石墨为阴极,通过外加 Fe2+离子,以 Na2SO为支持电解质(尽管实验表明以NaCl为电解质降解效率更高,但其却有生成新的氯代毒物的风险,从环境角度来看选 NaCl 是不合适的,故本实验选用 Na2SO4)构成新的电 Fenton体系对 4NP 模拟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降解效果很明显。

活性炭和石墨性能的比较

人们从矿物体中开采得到的碳有三种形态:金刚石、石墨和各种煤炭。金刚石和石墨是结晶形碳,各种煤炭为无定形碳。它们都是碳的同素异构体。

石墨

石墨是一种碳原子之间是六角环形片状体的多层叠合晶体。它具有作为电极的一些优良性质:

(1)石墨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虽然石墨的导电性不能与铜、铝等金属相比,但与许多非金属材料相比,石墨的导电性是相当高的。

(2)石墨的导热性甚至超过了铁、钢、铅等金属材料。

(3)石墨又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不论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都不能溶化它。在常

温下,各种酸和碱对石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只是在500℃以上的温度才与硝酸、强氧化介质或氯气等起反应。

(4)石墨又是一种能耐高温的材科。

石墨的这些优良性质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经典的电极材料,其广泛应用于炼钢、

分析测试中当中。不过石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很少,国内见诸于文章报道的有郑曦等以多孔石墨电极为阴极,铁为阳极,以阴极电 Fenton 的方法对有机染整工业废水进行降解脱色反应,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就是新型石墨材料的使用,如张红波等采用细粒膨状石墨流态化阳极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曹乃珍等用膨胀石墨的吸附性处理水面漂浮各种油脂的研究等。

活性碳

活性炭常用无烟煤、烟煤、石油焦、泥炭、木材和椰子制成。它主要有粉状炭与粒状炭两种,粒状炭常用作原水通过的滤床,去除水中污染物。粉状炭用的很少,本实验所用的活性炭是粉状炭。

(1)活性炭是一种比表面积较高的多孔吸附材料,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吸附性。这是由它的结构和表面特性决定的。表面特性有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决定吸附力,物理特性决定吸附容量与吸附速率。物理特性主要是指微孔体积、表面积、微孔结构。孔径主要分布在0.3~100nm的范围内。活性炭的孔道按其孔径大小大致分为三部分:孔径大于 100nm的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的表面,它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不大,但作为生物载体它是微生物的繁殖和栖息之地,也是水中较大颗粒的聚集场所;孔径在4~100nm之间的过渡孔,比表面积不超过活性炭比表面积的 5%,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必由之路,因此吸附质在孔道中的扩散速度受过渡孔的影响很大;孔径小于 4nm的微孔占活性炭比表面积的 95%以上,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场所和被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的最终归宿。活性炭的空隙分布是影响吸附容量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分子筛作用或类似排斥色谱的作用,即具有一定尺寸的吸附质分子不能进入比其直径小的空隙。按照立体效应,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分子直径大约是孔直径的 1/2 到1/10。

(2)活性炭的这种结构使得吸附时吸附质要经长距离的大孔、过渡孔才能到达微孔,这也使得他的再生(脱附)性能不佳。

(3)活性炭的结构中含有石墨微晶,它也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这是它可以作为电极的基础。活性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性质,一是直接应用其做吸附材料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金属锰、铜等,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等。另外就是将其与光化学、电化学结合起来。如信欣等用活性炭负载TiO2光降解水中敌敌畏的研究,姚培正等研究了铁屑-活性炭内电解法处理合成洗涤剂废水和染料废水,程爱华等用活性炭填充电极(三维电极)电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等的研究工作,以两者为基材,制成复合电极,作为新型阴极材料应用到电Fenton中去,比较它们的性能,为阴极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是筛网孔及筛选有砂石等产品的物理标准单位,即每平方英寸上多少个孔。 100目的筛网,是每平方英寸上有100个孔。

100目有砂纸,是指用100目的筛网筛网子网筛选子网筛选出来

的金刚砂制成的砂纸。

加热与自然干燥的影响

在电极滚压成型后,我们比较了加热与自然干燥的对电极成型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加热温度为 120℃、100℃、80℃电极都会产生大量裂纹,而用自然干燥的方式电极成型很好。这是因为在加热状态下,水分的快速蒸发速度与电极粘结剂的收缩力不匹配的缘故。所以确定了电极制作工艺中的干燥方式采用自然干燥。

最终确定的电极制备条件

(1)按配比称取一定量的石墨(活性炭粉)和乙炔黑粉末在研钵中混匀后转入小烧杯中;

(2)根据配比量取适量乙醇,在快速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表面活性剂 OP。(3)将乳状聚四氟乙烯(PTFE)注入含有少量的 OP 的乙醇中配成醇溶液。

(4)将活性炭粉/石墨和乙炔黑混合物倒入含有聚四氟乙烯的醇溶液中,快速搅拌成膏状。

(5)在自制滚压机上将膏状物碾平,盖上盖子自然晾干。

(6)将预制好的电极浸在丙酮中去除里面的表面活性剂。

(7)将浸好的电极截去边角,盖上盖子自然挥发晾干。

(8)将电极用 PTFE 黏附在不锈钢上制成复合电极。

说明:

(1)乙醇的加入是为了电极材料的润湿;

(2)乙炔黑的加入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3)表面活性剂 OP 的加入是为了造孔和提高电极与水的浸润性;

为了电极能够应用在电化学体系中,在电极制备中我们首先关注电极成型、电极与水的浸润性、电极的导电性这三方面的性能。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19

§7-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如前所述,弯曲正应力是影响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max max σσ≤= z W M (a ) 上式可以改写成内力的形式 ][][max σz W M M =≤ (b ) (b )式的左侧是构件受到的最大弯矩,(b )式的右侧是构件所能承受的许用弯矩。 由(a )和(b )两式可以看出,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三方面考虑:减小最大弯矩、提高抗弯截面系数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1.减小最大弯矩 1)改变加载的位置或加载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加载位置或加载方式 达到减小最大弯矩的目的。如当集中力作用在 简支梁跨度中间时(6-13a ),其最大弯矩为 Pl 4 1;当载荷的作用点移到梁的一侧,如距左侧l 6 1处(图6-13b ),则最大弯矩变为Pl 36 5,是原最大弯矩的倍。当载荷的位置不能改变时,可以把集中力分散成较小的 力,或者改变成分布载荷,从而减小最大弯矩。 例如利用副梁把作用于跨中的集中力分散为 两个集中力(图6-13c ),而使最大弯矩降低为 56.0Pl 8 1。利用副梁来达到分散载荷,减小最大弯矩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2)改变支座的位置 其次,可以通过改变支座的位置来减小最大弯矩。例如图6-14a 所示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22max 125.081ql ql M == 。若将两端支座各向里移动 (图6-14b ),则最大弯矩减小为l 2.0240 1ql ,

22max 025.0401ql ql M == 只及前者的5 1。图6-15a 所示门式起重机的大梁,图6-15b 所示锅炉筒体等,其支承点略向2.提高抗弯截面系数 中间移动,都是通过合理布置支座位置,以减小 的工程实例。 1在截面积高。例如对截max M )选用合理的截面形状 A 相同的条件下,抗弯截面系数 W 愈大,则梁的承载能力就愈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一,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H+/ H2 = 0 V 右上角的符号“?”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0kPa或1bar)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0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 E (+)- 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 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铜电极中的 Cu2+;如电极的为负值,则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小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锌电极中的Zn2+。 实际应用中,常选用一些电极电势较稳定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和其它待测电极构成电池,求得其它电极的电势。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V。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2V。 3. 标准电极电势表

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及其分散性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2年3月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及其分散性的研究易 勇1 熊 继1,2 李 懿2 沈保罗1  1四川大学 2自贡硬质合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了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σm,用两参数Weibull统计法分析了σm的分散性。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与材料中WC的粒度和粒度均匀性有关,σm的平均值随材料中WC颗粒平均尺寸d的增大而减小,随WC粒度均匀性变好而增大。 关键词:硬质合金, 抗弯强度, WC粒度, WC粒度均匀性, Weibull模量 Study on B ending Strength and Its Dispersivity of Cemented C arbide Y i Y ong X iong Ji Li Y i et al Abstract:The bending strength(σm)of the cemented carbide is determined by the three2points bending test and its disper2 sivity is analyzed with the tw o2parameters Weibull statistics.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ean bending strength(σm)of the cemented carbide is related to the particle size and uniformity of WC particles.The mean bending strength (σm)of the cemented carbid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ean size(d)of WC particles and increases with betterment of the uniformity of WC particles. K eyw ords:cemented carbide, bending strength, particle size of WC, uniformity of WC particles, Weibull m odulus 1 引言 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是机械、冶金、矿山开采、石油钻探、化工、纺织、军工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工具材料。由于硬质合金材料脆性较大,因此开发应用时对其抗弯强度的研究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与材料中碳化物和粘结相的种类、含量和粒度、合金的含碳量、烧结工艺、热处理工艺、组织缺陷(如空洞、粗大碳化物、粘结相池、夹杂物等)以及试样的表面状态和残余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1~14]。有关研究发现,脆性较大的材料具有较大的强度分散性,但关于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分散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通过抗弯强度试验,对WC的粒度和粒度均匀性对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及其分散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 抗弯强度试验 (1)试验材料 材料成分:基体为WC,粘结相为C o(8wt%)。 试样尺寸:5.25mm×6.5mm×20mm。 (2)试验参数 在W B2100型万能试验机上测定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测试跨距为14.5±0.5mm,十字头加力速度为200N/min。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WC颗粒平均尺寸对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得到该硬质合金的平均抗弯强度σm 与WC颗粒平均尺寸d的关系见图1。由图可见,该硬质合金的平均抗弯强度随WC颗粒平均尺寸的减小而升高 。 图1 硬质合金平均抗弯强度与 WC颗粒平均尺寸的关系 312 WC颗粒均匀性对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得到硬质合金中WC颗粒均匀性对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影响见图2。由图可见,该硬质合金的平均抗弯强度随WC颗粒均匀性变好(WC颗粒欠均匀→存在个别大颗粒→WC颗粒均匀)而升高。 313 Weibull统计分析

三点抗弯强度

第18讲教学方案——弯曲切应力、弯曲强度条件

§7-3 弯曲切应力 梁受横弯曲时,虽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 σ,又有剪应力 τ。但一般情况下,剪应力对 梁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因此对由剪力引起的剪应力,不再用变形、物理和静力关系进行推导,而是在承认正应力公式(6-2)仍然适用的基础上,假定剪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导出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1.矩形截面梁 对于图6-5所示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作用剪力Q 。现分析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线1aa 上的剪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横线1aa 两端的剪应力必与截面两侧边相切,即与剪力Q 的方向一致。由于对称的关系,横线1aa 中点处的剪应力也必与Q 的方向相同。根据这三点剪应力的方向,可以设想1aa 线上各点剪应力的方向皆平行于剪力Q 。又因截面高度h 大于宽度b ,剪应力的数值沿横线1aa 不可能有太大变化,可以认为是均匀分布的。基于上述分析,可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剪应力方向均平行于剪力 Q 。 2)剪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基于上述假定得到的解,与精确解相比有足够的精确度。从图6-6a 的横弯梁中截出dx 微段,其左右截面上的内力如图6-6b 所示。梁的横截面尺寸如图6-6c 所示,现欲求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线1aa 处的剪应力 τ。过1aa 用平行于中性层的纵截面11cc aa 自dx 微段中截出一微块(图6-6d )。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微块的纵截面上存在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τ'。微块左右侧面上正应力的合力分别为1N 和2N ,其中 * 1I 1** z z A z A S I M dA I My dA N == =??σ (a )

三点抗弯强度

三点抗弯强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18讲教学方案——弯曲切应力、弯曲强度条件

§7-3弯曲切应力 梁受横弯曲时,虽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σ,又有剪应力τ。但一般情况下,剪应力对梁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因此对由剪力引起的剪应力,不再用变形、物理和静力关系进行推导,而是在承认正应力公式(6-2)仍然适用的基础上,假定剪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导出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1.矩形截面梁 对于图6-5所示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作用剪力Q 。现分析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线1aa 上的剪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横线 1aa 两端的剪应力必与截面两侧边相切,即与剪 力Q 的方向一致。由于对称的关系,横线1aa 中点处的剪应力也必与Q 的方向相同。根据这三点剪应力的方向,可以设想1aa 线上各点剪应力的方向皆平行于剪力Q 。又因截面高度h 大于宽度b ,剪应力的数值沿横线1aa 不可能有太大变化,可以认为是均匀分布的。基于上述分析,可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剪应力方向均平行于剪力Q 。 2)剪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基于上述假定得到的解,与精确解相比有足够的精确度。从图6-6a 的横弯梁中截出dx 微段,其左右截面上的内力如图6-6b 所示。梁的横截面尺寸如图6-6c 所示,现欲求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线1aa 处的剪应力τ。过1aa 用平行于中性层的纵截面11cc aa 自dx 微段中截出一微块(图6-6d )。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微块的纵截面上存在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τ'。微块左右侧面上正应力的合力分别 为1N 和2N ,其中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1.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φH+/ H2 =0 V 右上角的符号“φ”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1.325kPa)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1.325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E(+)-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28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28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

紧固件热处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紧固件热处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热处理可以使高强度紧固件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具有一定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和低缺口敏感性以及较高的抗弯强度,避免产生松弛现象等综合力学性能及其使用性能,从而保证紧固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紧固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紧固件尤其是它的内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生产出优质的高强度紧固件,必须要有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过程控制。 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通过改变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各种紧固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工艺过程中通常不改变材料或紧固件的形状。由于热处理所赋予产品的质量特性常常是不直观的内在质量(如材料的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伸长率等),生产中为了保证热处理质量,一般要通过专门仪器设备对紧固件或随炉试样进行检测,但由于受检验抽检率和检验部位的限制,对于每一个规格紧固件甚至每一炉次的紧固件来说,其检验都是局部的或个别的,很难做到对热处理质量100%的检测。因此,所有的检测结果都不能完全反映整批紧固件或整个紧固件的热处理质量。 由于热处理生产按炉次批量投入或连续生产一旦出现热处理质量问题,前功尽弃,造成的损失很大。如出现热处理缺陷漏检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机械故障,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严格控制热处理生产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对热处理工序来说尤为重要。在紧固件行业开展ISO9000系列认证工作具有特殊意义,并受到普遍重视。热处理生产同其他生产工序一样离不开人、机、料、法这四元素(Man,Machine,Material,Method,简称4M),这里暂不考虑环保方面,它们都是影响热处理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紧固件热处理质量。 下面参考ISO9000:2000版标准要求,对热处理4M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控制手段以保证紧固件热处理质量。 1,参与人员(人) 参与热处理生产的部门一般有设备维护部门、工装管理部门、计量管理部门和采购供应部门以及生产、技术、检验部门(含金相检测)等。为了控制热处理产品质量,必须使所有部门的成员全体动员起来,实行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过程控制,不是单单依靠几个人或几个部门就能做好的。为了实现全员参与紧固件热处理质量控制。首先,必须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同时规定员工在行使权利时必须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其次,企业要有计划地组织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技能,并对重要岗位(如高频感应加热)进行资格认证。热处理生产专业性很强,员工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才能胜任工作,实现充分参与。其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意识、沟通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互教互学,共同搞好紧固件热处理质量。另外,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员工创新发展,实现持续改进。 2,设备工装(机) 热处理生产设备工装种类较多,还要经常使用一些精密的计量器具,提供设备、工装、计量保障,提高热处理工艺的重现性和可靠性是基于紧固件热处理质量的保证,也是对作业人员安全性的考虑。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设备工装量具操作规程,实行文明操作和维护保养。热处理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工作,并适时地对设备进行改善性维修,严格执行工装工位器具管理制度,要求操作者按制度和工艺要求正确的使用工装并及时归还,要求工装管理部门做好工装的发放、保管、保养和检定、调整、维修、更换等工作。严格执行计量管理制度,要求操作者按照制度和紧固件热处理的质量要求正确地使用保养计量器具,要求计量部门按规定做好计量仪器的校准,维修和鉴定工作.因为有时控温仪表的一点点误差就会影响操作者的判断. 3,紧固件材料(料) 对于紧固件热处理生产,虽然材料在设计时已确定,自身因数无法控制,但是在热处理生产的处理、转运、清点、工作中会经常出现混料、错料、遗失、锈蚀、磕碰和变形等影响高强

三点抗弯强度

三点抗弯强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

第18讲教学方案——弯曲切应力、弯曲强度条件

§7-3弯曲切应力 梁受横弯曲时,虽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σ,又有剪应力τ。但一般情况下,剪应力对梁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因此对由剪力引起的剪应力,不再用变形、物理和静力关系进行推导,而是在承认正应力公式(6-2)仍然适用的基础上,假定剪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导出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1.矩形截面梁 对于图6-5所示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作用剪力Q 。现分析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线1aa 上的剪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横线 1aa 两端的剪应力必与截面两侧边相切,即与剪 力Q 的方向一致。由于对称的关系,横线1aa 中点处的剪应力也必与Q 的方向相同。根据这三点剪应力的方向,可以设想1aa 线上各点剪应力的方向皆平行于剪力Q 。又因截面高度h 大于宽度b ,剪应力的数值沿横线1aa 不可能有太大变化,可以认为是均匀分布的。基于上述分析,可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剪应力方向均平行于剪力Q 。 2)剪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基于上述假定得到的解,与精确解相比有足够的精确度。从图6-6a 的横弯梁中截出dx 微段,其左右截面上的内力如图6-6b 所示。梁的横截面尺寸如图6-6c 所示,现欲求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线1aa 处的剪应力τ。过1aa 用平行于中性层的纵截面11cc aa 自dx 微段中截出一微块(图6-6d )。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微块的纵截面上存在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τ'。微块左右侧面上正应力的合力分别 为1N 和2N ,其中

提高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的途径

提高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的途径 摘要:道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以其抗弯强度为依据的。因此,探索提高道路混凝土抗弯强度的途径就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影响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提高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途径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越来越多。依据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是以抗弯强度为准侧这一原则,因此,对如何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使之满足路用技术性能就显的尤为重要。见于此,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进行如下分析和探索。 一对影响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主要因素的分析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其物理和力学性能主要受混凝土组成材料各自的性能,及相关优化组合的性能,特别是水泥石水化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水泥混泥土抗弯强度也同样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 受水泥石强度的影响 水泥石是水泥加水后水化的产物。其强度与水泥本身的强度和性能、用水量及水与水泥的比例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水泥本身的强度高、水灰比小、用水量少时则水泥石的强度就高。反之则低。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应尽可能使用各种强度较高的水泥,同时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用水量,以便降低水灰比,促使混凝土的密度增大,空隙率减少。这样既增加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界面的粘结力,又增大了两者接触层的有效面积,从而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创造了条件。 2 受集料性质的影响 集料是混凝土结构骨架的组成部分,一般占混凝土绝对体积的70/10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与集料的种类、形状、大小和性质有关。强度高、致密、颗粒级配好的集料在混凝土中起到固坚的骨架作用。表面粗糙的、有棱角的且吸附性能好的集料能很好地与水泥石齿合组成优良的混凝土,因此,集料的性质、形状、大小、种类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弯强度。 3 水泥石与集料接触层的粘结力对混凝土抗弯强度的影响 水泥石与集料周围的粘结力是混凝土中强度最薄弱区域。影响二者粘结力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的水泥、集料二者本身因素外,还与水泥水化后凝胶浓

修改版——浅谈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编号: 119060141011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浅谈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专业:化学 年级: 2011级 姓名:郭学良 指导教师:赵玉英导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 1 日

浅谈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郭学良 摘要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而标准电极电势是氧化还原反应很好的定量标度,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标准电极电势进行必要的解析和研究。而对于初入门的化学学习者来说,深入的了解电极电势可以从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电极电势的能特斯方程、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的图示法……这几方面入手,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标准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拉提莫图能特斯方程

引言 标准电极电势是氧化还原反应很好的定量标度,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对了解各种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及其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标准电极电势进行必要的解析和研究。而对于初入门的化学学习者来说,深入的了解电极电势可以从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电极电势的能特斯方程、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的图示法……这几方面入手,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展开讨论。

浅谈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一、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 要想了解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白这两者的概念; 1)电动势: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 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 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则电动势大小为 E=W/q。 2)电极电势:当金属放入盐溶液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受到金属表面电子 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面积形成双电层,双电层之间的电势差就是相应电 极的电极电势。 3)标准电极电势:单个电极的的电极电势是无法测定的,根据IUPAC建议 采用标准氢作为标准电极,给定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电势所组成的原电 池的电动势即为该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从定义可以看出电动势与电极电势是有联系的,即当指定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构成原电池时,指定电极电势大小的绝对值与原电池的电动势的大小相等。但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1)电动势大小等于原电池两电极电势之差;而单个电极的电势是无法求得 的,标准电极电势大小等于指定电极的电势与标准氢电极E○一(H+/H2)电 势的差值。 2)电动势只有正值;而标准电极电势可以有负值。 3)电动势的对象是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的对象时单个电极。 电动势是我们熟悉的定义,通过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对比,可以增进我们对电极电势概念的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熟悉了电极电势的概念,下一步的讨论才有意义。 二、电极电势的能特斯方程 1. 首先我们看一下电动势的能特斯方程 对于电池反应 aA+bB=cC+dD,有化学等温式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 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φH+/ H2 =0 V 右上角的符号“φ”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1.325kPa)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1.325 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E(+)-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28v,根据上式计算Zn2+/ 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28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铜电极中的Cu2+;如电极的为负值,则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小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锌电极中的Zn2+。 实际应用中,常选用一些电极电势较稳定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和其它待测电极构成电池,求得其它电极的电势。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12V。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223V。 3. 标准电极电势表 将不同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数值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表。其特点有: (l)一般采用电极反应的还原电势,每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均写成还原反应形式,即:氧化型+ne =还原型; (2)标准电极电势是平衡电势,每个电对E?值的正负号,不随电极反应进行的方向而改变。 (3)Eφ值的大小可用以判断在标准状态下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而与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数量无关。例如: I2+2e =2I- Eφ= +0.5355V 1/2I2+e = I- Eφ= +0.5355V (4)Eφ值仅适合于标准态时的水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对于非水、高温、固相反应,则不适合。 二,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在标准状态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可直接比较Eφ值的大小。 Eφ值较小的电极其还原型物质愈易失去电子,是愈强的还原剂,对应的氧化型物质则愈难得到电子,是愈弱的氧化剂。E φ值愈大的电极其氧化型物质愈易得到电子,是较强的氧化剂,对应的还原型物质则愈难失去电子,是愈弱的还原剂。 在标准电极电势表中,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自上而下依次减弱,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自上而下依次增强。

电极电位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电极电位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的电位与其相应离子活度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Nernst)方程表示。例如,对于氧化还原体系O x+ne?Red 式中是标准电极电位,V;R是摩尔气体常数〔8.314J·(mol·K)-1〕;F是法拉第常数(96500C·mol-1);T是热力学温度,K;n为电极反应时转移电子数;αox为电极反应平衡时氧化态Ox的活度,a Red为电极反应平衡时还原态Red的活度。在具体应用能斯特方程时常用浓度代替活度(当离子浓度很小时,活度系数接近1,浓度与活度相近,可将活度近似看作为浓度);用常用对数代替自然对数,25℃时,能斯特方程可近似地简化成下式: 式中,[Ox]、[Red]表示电极反应达到平衡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质的量浓度。如果参与电极反应的组分为气体,则表示以1.01325×105Pa为基准的气体分压;如果参与电极反应的组分不溶于水,而以纯固体或纯液体的形态出现,其活度为常数,定为1。例如金属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M n+ + ne M 由于还原态为纯金属,因此在25℃时: 可见,电极电位Ф与离子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因此,测出电极电位,就可以确定出离子浓度(严格说是活度)。这就是电位分析法定量的理论依据 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 由能斯特方程可以看出影响电极电位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 (1)参加电极反应的离子浓度这是影响电极电位的主要因素。 (2)温度能斯特方程中项称为能斯特斜率,它是温度的函数。因此,测量电极电位时,温度影响不容忽视。 (3)转移电子数能斯特斜率也受转移电子数n的影响,n越大,斜率越小。在25℃时,若n=1,斜率为0.059V;若n=2,斜率只有0.030V,因此电位滴定法对测定n=1电极反应离子灵敏度较高,而对高价离子,测定灵敏度则较低。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19.

第19讲—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7-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如前所述,弯曲正应力是影响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σmax= 上式可以改写成内力的形式 Mmax≤[M]=Wz[σ] (b)(b)式的左侧是构件受到的最大弯矩,(b)式的右侧是构件所能承受的许用弯矩。 由(a)和(b)两式可以看出,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三方面考虑:减小最大弯矩、提高抗弯截面系数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Mmax≤[σ] (a) Wz 1.减小最大弯矩 1)改变加载的位置或加载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加载位置或加载方式 达到减小最大弯矩的目的。如当集中力作用在 简支梁跨度中间时(6-13a),其最大弯矩为 1Pl;当载荷的作用点移到梁的一侧,如距4 1,则最大弯矩变为左侧l处(图6-13b)6 5Pl,是原最大弯矩的0.56倍。当载荷的36 位置不能改变时,可以把集中力分散成较小的 力,或者改变成分布载荷,从而减小最大弯矩。

例如利用副梁把作用于跨中的集中力分散为 两个集中力(图6-13c),而使最大弯矩降低为 1Pl。利用副梁来达到分散载荷,减小最大8 弯矩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2)改变支座的位置 其次,可以通过改变支座的位置来减小最大弯矩。例如图6-14a所示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Mmax= 小为12ql=0.125ql2。若将两端支座各向里移动 0.2l(图6-14b),则最大弯矩减812ql, 40 第19讲—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Mmax= 只及前者的12ql=0.025ql2 401。图6-15a所示门式起重机的大梁,图6-15b所示锅炉筒体等,其支承点略向5 中间移动,都是通过合理布置支座位置,以减小 Mmax

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 1混凝土强度概念 就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来看,包括有胶凝水泥、粗细骨料以及水等。基于上述材料,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便可以制成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材料。待混凝土材料硬化之后,便可以加入外加剂,促使材料硬度得到改善,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针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分类,不难发现其可以分成下述几种:第一,立方体抗压强度;第二是轴心抗压强度;第三是轴心抗拉强度等。基于不同的工程以及建设需求,所参考的强度往往也会有所不同,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例,其所采用的往往是立法体抗压强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混凝土强度控制工作。故而,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强度概念有所认识,并立足于施工作业,加强对混凝土强度施工影响因素地分析,积极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能够与施工标准相符。 2混凝土强度施工中遇到的主要影响因素 2.1水泥强度 在混凝土制作中,水泥是属于关键性的材料,对于混凝土强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标号越高,则说明其黏结力越强,这也就意味着混凝土的强度也相应偏高。而水泥的性质也受到了原料成分及比例的影响,由于化学成分及其比例的不同,所得到的水泥品种也各不相同,性质表现各异。诸如硅酸盐水泥,影响其强度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2S、C3S,当上述两种化学成分

对应的体积分数变化时,则硅酸盐水泥对应的强度也将发生变化。两种成分在不同龄期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不同成分的水泥对应抗压强度一龄期特征曲线 在上图中,曲线1和曲线2所表示的水泥对应的C2S、C3S体积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曲线1对应的C2S、C3S体积分数分别是10%、70%,而曲线2对应的C2S、C3S体积分数分别是50%、30%。当水泥中C2S体积分数偏高时,则基于龄期地不断增大,水泥强度也会逐渐增大;而当水泥中C3S体积分数偏高时,则在前期水泥强度较大,而后期强度相对较低。此外,水泥强度还会受到水泥细度等影响,基于细度地持续增加,则水化速率也将会增大,致使强度增长率发生变化。 2.2粗细骨料 骨料又被人们称之为集料,是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其体积占比为66%~78%。由于粒径的不同,则可以将骨料划分成两类:当粒径为0.5~5mm,则将其称之为细骨料;当粒径大于5mm时,则将其称之为粗骨料。就骨料的组成来看,包括有三大成分:砂、碎石、卵石;就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来看,由于骨料强度通常大于混凝土强度,因此不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骨料的形状则会对混凝土

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和介质

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学目的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和介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加深理解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浓度变化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学会装配原电池。 二、实验题要 氧化还原过程也就是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了电子,还原剂失去了电子。这种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或者说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可用它们的氧化态—还原态(例如Fe3+-Fe2+,I2-I-,Cu2+-Cu)所组成的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相对高低来衡量。一个电对的电极电势(以还原电势为准)代数值愈大,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愈强,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愈弱。反之亦然。所以根据其电极电势(φ)的大小(可从附录中查得),便可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 根据热力学原理△r G m?<0,反应自发进行,对于氧化还原反应: △r G m?=-n FE? 可见,若φ? + >φ? -,反应正向进行;φ? +=φ?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φ? +<φ?-反应逆向进行。 如果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相差不太大,则应考虑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可以用能斯特方程求出。 φ=φ? + ·lg{[氧化态]/[还原态]} 改变物质的浓度会引起电极电势的变化,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电极电势、介质酸度、反应物浓度等。三、实验用品 仪器:低压电源、盐桥、伏特计 药品:0.5 mol·L-1 Pb(NO3)2、(0.5、1 mol·L-1 )CuSO4、0.5 mol·L-1 ZnSO4、 0.1 mol·L-1 KI、0.1 mol·L-1 FeCl3、0.1 mol.L-1 KBr、0.1 mol·L-1 FeSO4、 (1、3 mol·L-1)H2SO4、6 mol·L-1 HAc、(2 mol·L-1、浓)HNO3、(0.01、0.1 mol·L-1 )KMnO4、6 mol·L-1 NaOH、0.1 mol·L-1 K2Cr2O7、饱和KCl、浓NH3·H2O、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材料: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 四、实验内容 ㈠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 1、取1支试管,加入0.5cm3 0.1mol·dm-3KI和2滴0.1mol·dm-3FeCl3摇匀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