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火炮发展全史-炮兵摩托化

二战美国火炮发展全史-炮兵摩托化
二战美国火炮发展全史-炮兵摩托化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二):“叶尼塞”高炮列传

相对于步兵为主的中国军队,苏联陆军就是一只机械化怪兽,它的大部分师团都是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苏军也一贯重视机械化部队的野战防空。二战后到50年代末,苏军伴随坦克部队的野战防空炮兵由少量单管ZSU-37和双联 ZSU-57-2自行高炮组成,这两种高炮都是身管气冷方式,射击速度低,系统机动能力较差,无雷达火控,不具备全天候交战能力。到60年代末期,它们已不能满足防空任务的需求。 为此,苏军从50年代初开始,在57毫米、37毫米和23毫米自动炮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力图研制一种性能优良、机动性好的野战防空自行高炮。1957年4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426-211号武器研制命令,命令规定同时研制ZSU-37-2双联37毫米“叶尼塞”和ZSU-23-4“石勒喀”4联23毫米两种自行高炮,以及“奥比”厘米波目标指示和火控雷达。其中ZSU-23-4装备陆军摩托化步兵团的高炮连,执行对空防御任务,能够对付高度在1500米、射程在2500米以内的目标。而ZSU-37-2自行高炮则计划装备坦克师的高炮团和坦克团的高炮营,负责高度3000米以下,射程为4500米以内的对空防御任务。 1958年4月21日,以首席设计师Г.С.叶菲莫夫(Г.С.Ефимов)和主任设计师Ю.В.杜马硕夫(Ю.В.Томашов)为首的设计团队造出了第一台ZSU-37-2自行高炮样车,该车重达25.5吨,装甲底盘由OKB-3中央试验设计局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负责研制,火炮直接采用了OKB-43设计局的37毫米双联高炮,小型雷达火控系统由全苏国家电子委员会第20设计局(НИИ-20 Г

КРЭ)负责研制。1959年3月,该车完成了工厂测试。1959年8月14日,“叶尼塞”自行高炮系统被赋予2A1的正式型号。1960年12月至1961年间,“叶尼塞”高炮先后完成了顿库斯科高射武器靶场的火炮测试,库宾卡国家装甲武器靶场的1200公里跑车试验,和国家无线电靶场的375小时雷达电子设备鉴定试验。1961年8月14日,正式定型,在利佩茨克拖拉机厂开始批量生产并试装,计划1963年至1965年间生产并部署450辆该型高炮。但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9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925-401)号命令,停止了ZSU-37-2“叶尼塞”自行高炮的生产,只保留ZSU-23-4“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 “叶尼塞”自行高炮下马的原因,据笔者分析,一是师级野战高炮,其防空范围和战斗性能相比团级“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没有太大提高(前者3000米,后者2500米)。二是过于昂贵,“叶尼塞”高达40万卢布的造价(当时一辆T-64超级坦克也就十几万卢布),使得苏军望而却步,苏联也没有太多的余钱,没有力量在师团两级装备两种口径的自行高炮。苏军还认为如此昂贵的高炮,不如近距地空导弹给力。加之其27.5吨的战斗全重,战略机动性远差于只有十几吨的“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这样,“叶尼塞”的下马就在意料之中了。 1962年初,“叶尼塞”自行高炮还计划进行两个改进型号。第一个仍采用OB119型履带式通用底盘,加长了车体,但负重轮改为7个,提高了越野性能和射击稳定性。第二个型号更改了底盘,采用T-54/T-55主战坦克的车体。但随着“叶尼塞”的下马,这两个型号只停留在了图纸上。 “叶尼塞”和“石勒喀”自行高炮研发进程比较

日本经典大片《战争与人(三部曲3)》[中字译制片]

日本经典大片《战争与人(三部曲3)》[中字译制片] 日本经典大片《战争与人(三部曲3)》[中字译制片] 日本电影《战争与人(3)》[中字译制片] 【看点】: 日本二战巨作《战争与人》三部曲,全片将近十小时,讲述侵华战争,是一部相当杰出的反战大片,导演山本萨夫,他试图通过五代一家的兴盛、衰落来完成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社会大家庭,家庭小社会,五代家本身就参与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略,描写这一家的发展变化自然可以举重若轻地体现出那段时间的日本侵华过程。该片是日本史上场面最为浩大的战争大片之一,拍摄于70年代初,影片场景豪华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同期的诸多西方巨作。全明星阵

容,动了多名群众演员和陆上自卫队参与拍摄。是一部反日侵华并公开承认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事件,死亡人数采用了“30万”的说法的影片。作为一部由日本共产主义资助的作品,影片的意识形态基本与中国大陆一样。... 关于导演:山本萨夫是日本共产党员,曾受到我国总理周恩来的接待。他同时也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派导演大师,拍过不少抨击日本政府的影片,甚至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批判当时还活着的裕仁天皇。他的作品在70年代是日本民众最喜爱的热门之一。 《战争与人》是山本萨夫第三部批判侵华战争的作品,之前在同样讲述二战的《真空地带》、以及反映工人运动的《没有太阳的街》就已经涉及到了这一点。山本导演曾想以731部队的人体实验为题材拍摄一部影片,可惜他在拍摄过程中去世了,影片中途流产,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战争与人》的主演泷泽修(饰五代由介)在二战时因为反对侵略战争被捕入狱,直到战后才被释放。 【剧情简介】:《战争与人(三部曲)③》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由介长女由纪子受父亲的影响,加上相爱的对象柘植因卷入刺杀军务局长永田案而失去一切联系,渐渐放弃了当初对爱的执著,答应嫁给一名金融巨头的儿子。由介三女儿顺子与所爱的应征入伍的左

二战德军火炮大全4重炮

105毫米leFH 43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出膛初速度:610米/秒 有效射程:1300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3 重炮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mm le.FH 18而研制的,坚固的Skoda工厂(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厂)发展了FH 43,105毫米leFH 43 重炮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了类似88毫米高射炮的四轮炮架,可以360度环向射击,火炮采用当时先进的液压系统,使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精确度很高。该炮仅仅制造出几门实验的样炮,限于二战战局的恶化,该炮计划没有进一步实现,没有来得及生产,所以照片找不到! 105毫米leFH 44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炮弹重;14.97公斤 出膛初速度:655米/秒 有效射程:1425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4 重炮,也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毫米 le.FH 18而研制的,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仅仅制造了2门样炮,性能上比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研制的105毫米leFH 43 重炮强,其炮架则是五花八门。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希望新型重炮必需使用现有火炮的零部件,今天看来有点火炮通用化、模块化的思路。按照希特勒的最高指示,克虏伯公司给105毫米leFH 44 重炮配置了以下火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18/40榴弹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42 榴弹炮的炮架、88mm Pak 43反坦克炮的炮架。由于该炮采用不同炮架后,重量增加较多,机动性下降,所以德国克虏伯公司没有进一步发展。照片现在找不到。 128毫米K 43 重炮 说明: 为了在火炮上赶超苏联的122毫米火炮,德国人决定发展128毫米K 43 重炮,它将使用与128毫米Flak 40重型防空炮相同的身管和炮膛。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生产了一门试验的原型炮,采用交错十字型炮架。但是仅仅制造一门就终止了。因为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发展的类似重炮已经走在Skoda工厂的前面。不过Skoda工厂生产的唯一一门128毫米K 43 的原型炮计划是安装在黑豹坦克的第12种实验型号Grille 12 上面的。限于战局恶化,128毫米K 43没有量产,而计划装备128毫米K 43黑豹Grille 12型也仅仅停留在计划图纸阶段,没有量产。照片找不到,因为只制造一门,已经毁于战火。 另外说明:德国的黑豹还有一些计划型号及其计划装备的火炮列表,从俄罗斯找的: Grille 10* 88mm Flak 37 L/56 (ранний) 88mm Flak 41 L/75 (поздний)Panzer IV / Sd.Kfz.9 Grille 10 88mm Flak 37/41. Panther Grille 10 100mm K. Panther Grille 10 105mm leFH 43/35. Panther Grille 12 128mm K 43/44. Panther Grille 15 150mm sFH 43/44. Panther

二战火炮 二战火炮介绍

二战火炮二战火炮介绍 二战火炮二战火炮介绍 Pak36 (德语:Panzerabwehrkanone 36)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使用的反坦克炮,由莱茵金属公司研制,发射3.7厘米口径炮弹。Pak36 第一次使用是在西班牙内战时期。 德国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与它的敌对国十分相似。主要的装备是一种轻型的牵引火炮,即35/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时还有一种大量发给步兵部队使用的反坦 克枪。在步兵营的辖属内,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枪,每个步兵连配备3支这种枪。37mm 反坦克炮装备在专门的反坦克连内,每个步兵团辖属一个反坦克连。对这种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兰战役中得以确立的,然而,由于波兰军队装备的装甲武器极为有限,因此,在 德波战争中这种武器并没有经历什么严峻的考验。真正的考验是在1年之后,那时这种火炮在法 国遇到的是拥有重型装甲防护的英国坦克。 35/36年式反坦克炮的效能主要在于它的机动能力。它是一种轻型火炮,战斗全重仅为432kg ,火炮放在两个装有气压轮胎的大型车轮上运行,依靠炮手班人力操作火炮并不费力。它可由汽车或某些类似的轻型车辆牵引,并且将它放在卡车车箱上或铁路车上也非常容易。对于德国空军新组建的空降部队,以及山地作战部队,它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它能发射穿甲弹,又能发射 榴弹,所以可执行多种任务,而不仅只限于打装甲车辆的单一任务。它的弱点是穿甲能力相当 的差。在1934年时它的穿甲能力还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但到了1939年则就显得十分落后了。 然而,它的这一缺陷却被西班牙内战和波兰战争中所面临的老式坦克所掩盖了。此外,坦克上所采用的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弹丸产生跳弹。 百度攻略& 提供,更多精彩攻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7116038922.html, 1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毋庸置疑,轻型坦克歼击车是纳粹德国二战中实战价值最高的装甲车辆之一,而苏联红军在这一领域似乎并无明确的概念,在统计装甲力量时甚至对坦克和自行火炮不加区分。因此尽管苏军的坦克歼击车在残酷的战争中殊死拼杀,却因先天不足,始终没有应有的名分。 实际上,苏军坦克歼击车诞生的理由很简单,即面对超强防护的德军坦克,在己方坦克暂时无法安装有效的大威力火炮时,紧急研发一种安装反坦克火炮的装甲车辆。正是由于这种作为权宜之计的思路,苏联红军并没有大量装备轻型坦克歼击车。SU-76等自行火炮虽然兼具反坦克能力,但当它无法对付德军坦克不断加厚的正面装甲时,就基本退出了反坦克作战。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苏联红军从未试图拥有与德军类似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恰恰相反,最早提出固定炮塔的坦克歼击车概念的正是苏联人而非德国人。苏联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并不少,其最典型特征是低矮的无炮塔外形、大倾角装甲和一体化动力-战斗室,以轻量级的体重搭载着不太相称的反坦克火炮。 思路领先 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起源于德国入侵之前的1941年4月。在审查轻型侦察坦克计划(SMK)时,中央同时提出了研制T-50坦克的计划,但原计划为T50配套的57毫米高初速坦克炮却未能接时完成。有人鉴于一年前横扫西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潜在威胁,提出以T50坦克的底盘安装1941型高初速反坦克炮(ZIS-2),迅速开发一种坦克歼击车,以应不时之需。 当时,T-34坦克和KV坦克已开始批量生产,如果再大规模生产仅重14吨、战斗力远不如T-34的T-50,只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因而T-50向坦克歼击车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1941年5月19日列宁格勒负责T-50研制的174厂提出了坦克歼击车的初步设计方案,但表示:如果要采自用旋转炮塔,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设计,因此快速而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固定炮塔。它不仅对采用大倾角装甲、降低造价和重量都有好处,而且安装在前装甲上的57毫米高初速炮采取特殊措施后,仍可提供左右各22.5°的射界,加上保留了车长的指挥塔,因此不会对战场观察带来更多不利。 总之,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既有应对潜在敌人装甲力量威胁的原因,也有在当时体制下为重复型号寻求出路的原因。无论如何,是苏联人率先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功能作出了定位――可以作为坦克的一种简易替代装置,装备坦克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为部队提供基本的反坦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战术机动性和防护。而德国人直到1942年以后才逐渐建立了这种认识。 不过T-50坦克并未留下太多资料。苏德战争开始后174厂销毁了有关资

二战经典电影77部

[原创]经典二战影片77部 美国(23部):☆《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纽伦堡大审判》、《纽伦堡大审判(特别版)》、☆《巴顿将军》、☆《最长的一天》、☆《辛德勒名单》、☆《卡萨布兰卡》、《父辈的旗帜》、☆《中途岛》、《沙漠之狐》、《英国病人》、☆《音乐之声》、☆《虎!虎!虎!》、《坦克大决战》、《大独裁者》、《生死大逃亡》、《丧钟为谁而鸣》、《德国好人》、《兵临城下》、《风语者》、《U-571》 德国(20部):☆《从海底出击》、☆《帝国的毁灭(加长版)》、☆《决战斯大林格勒》、☆《黑色星期天》、☆《莉莉·玛莲》、《欧洲!欧洲!》、☆《伪钞制造者》、《玫瑰围墙》、《希望与反抗》、《纳粹军校》、《悲情火绒草》、《大迁徙》、《欧洲特快车》、☆《铁十字勋章》、《极地重生》、《何处是我家》、《六重唱》、《第九日》、《靡菲斯特》、《最后的桥》 中国(8部):☆《血战台儿庄》、☆《鬼子来了》、《紫日》、《栖霞寺1937》、《东京审判》、《七七事变》、《我爱夜来香》、《梅花》 俄国(6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解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烈日灼人》、《烽火孤儿》 南斯拉夫(4部):☆《没有天空的都市》、《逃离索比堡》、《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 波兰(3部):☆《钢琴家》、《战争三部曲》、☆《卡廷惨案》 英国(3部):☆《遥远的桥》、☆《桂河大桥》、《空军大战略》 法国(3部):☆《虎口脱险》、《光荣岁月》、《广岛之恋》 意大利(3部):☆《美丽人生》、《血战阿拉曼》、《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删节版)》 日本(2部):☆《望乡》、《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 其他(2部):☆《我的妈妈》、《命运无常》

二战德军各兵种部队所用的一些缩写和名称翻译系列篇

A Abt, Abtl (Abteilung) 装甲营(这个词在德国部队之中运用极为广泛,而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之中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营级单位。而同样这个词在空军之中则指的是特别附属部门和部队,如Flakabteilung 防空部队;而在海军之中则是称呼一个专职部队的全体队员,如Funkabteilung通讯组全体。) Abshn (Abschnitt) 分区、分组(此词同样属常用之词,这里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战斗分区。同样这个词在SS党卫队当中则要说成为旅队分区了。) ARW (Achtradwagen) 拥有八个轮的重型卡车或是装甲车 (a) (amerikanisch) 美制 Anh (Anh?nger) 拖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坦克后面拽着的弹药车或是扫雷车一类的 Art (Artillerie) 炮兵 Aufkl (Aufkl?rer) 侦查兵,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空军的侦察机,而在装甲部队或是陆军部队当中如果说起侦察兵的话,也会用到Vorhut这个词,最起码在一些非正规军文之中是这样说的! Ausf (Ausführung) 型号 B BW (Bataillonswagen) 团队指挥车 Bef Wg (Befehlswagen) 一线挂指挥旗的指挥战车 PzBergeWg (Panzerbergewagen) 坦克救护装甲车

Brig (Brigade) 旅 BL (Brückenleger) 架桥工程车 D DB (Daimler Benz)戴姆勒"奔驰 (d) (deutsch)德制 DAK (Deutsches Afrika Korps) 德国非洲军团(专指隆帅的部队) DW (Durchbruchwagen) 阵地突击装甲车,同时也可以指主力的攻击先锋坦克 E (e) (englisch) 英制 E (Entwicklung) 研究、研制,多数值得是研究的级别 Einh (Einheit) 部队,这个词也很常用,而其意思太广,并不易进行专门翻译的。但是这个词多数用在正规公文或是对外的公开命令中。

日本十部最佳电影简介

十部日本影视最佳电影 10《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名字听起来 就让人感觉很悲凉,这部影片被誉为日本版 的长恨歌,但是整个片子拍的还是很轻松幽 默的,也许是在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道出 人生的凄凉和无奈吧。 故事内容以一名担任国中老师的女性 川尻松子为主角,她的人生充满波折,过程 不断被严酷的命运捉弄,但她也不气馁的持 续追求爱情。松子的外甥遇到她的杀人犯前 男友,以及松子过去的好友,轮流透过这两 个人的角度,描写松子从小到大的人生。 9《花火》 纵观当今日本影坛,北野武或许是在 世的导演中在人气、知名度和成就这三方 面综合系数最高的一个,早年传奇般的经 历以及兼具编导演于一身的才华更是为 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北野武执导的电影甚多,但若要举出 几部代表作,那么《花火》必定榜上有名。 该片曾收获过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诸 多奖项,是九十年代日本电影复兴的标志 性作品,并一举奠定了北野武在国际电影 界的地位。 -----卡斯蒂亚公爵

8《千与千寻》 此剧为宫崎骏本人带来另一个事业辉 煌的成就,宫崎骏凭这部电影获得2002年 初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十多个 日该国内外奖项,这是一部让宫崎骏在世界 上家喻户晓的影片。 故事是叙述十岁女孩千寻跟著父母前 往新家,途中行经一座废弃的游乐场,一家 人无意间步入一个到处都是神、鬼、幽魂、 巫师的魔法国度,为了解救因贪吃而变成动 物的父母,千寻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生意志 终于被激发,由一个不谙世事、胆小的女孩 变得勇敢无畏、热情! 7《楢山节考》 本片根据深则七郎 的同名小说改编,叙述了 贫困农村中舍弃老人的残 酷习俗。影片并没有强烈 渲染这一旧俗的非人道, 而是着重展现出老人的从 容和亲人们的复杂心情, 令本片成为一部描绘普通 农民家庭温情故事的作品。导演在影片中融合了舞台剧的风格,采用舞台剧的手绘大背景作为布景;场面切换时采用幕布来表现,画面的构图也充满了日本传统艺能的样式美。这些都为影片带来了独特的效果。影片获得了当年度电影旬报和每日电影评选的最佳影片奖,木下惠介凭借此片赢得了最佳导演奖。

吃遍天----苏联45毫米20K火炮

在M1930型火炮定型不久,苏联革命委员会就立即指示第8号工厂针对增加威力和便于量产对其进行改进。这种炮保留有Ml930型的炮架和防盾,换装了45毫米口径炮管以及简易瞄准装置,外观上非常接近德国PaR 36型。1932年3月,这种炮通过了测试并被定型为M1932型。M1932型刚交付部队,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为改动瞄准装置后移动的击发装置位置不合理,不便于炮手开炮闭锁机构未能实现半自动,射速较低。1936年起,第8号工厂针对炮兵部队反映的情况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是改用了将击发装置移至高低机边; 炮闩改为直立楔式,能够实现半自动闭锁,射速显著提高。此外,水平回转机等其他部件也得到相应改善。 1937年,改进后的样炮被定型为Ml937型,并投入量产。次年,为解决维护和后勤供给问题,Ml937型的某些配件被更换,改称M1938型。但实际在苏军的装备记录中,仍将其当作M1937型。苏芬战争中,苏军投入大批M1937型。由于芬军坦克数量极少,该炮主要被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拿来摧毁工事和碉堡。大约有125门该炮被芬军缴获并使用,击毁了不少苏军轻型坦克。 一向追求重火力、高输出的苏联人自然不会忘记将这门火炮装在装甲车辆上。经过研发M1938型反坦克炮被成功的安装上了坦克。如果说D-10型100毫米坦克炮是苏军的传家宝,那么20K坦克炮则是苏军早期的吃遍天。战争开始的时候苏联20K型45毫米火炮则能在1公里外击毁德国坦克。而德国的“什科达”公司的37毫米坦克炮杀伤弹(610克)是苏联20K型炮炮弹(1430克)的1/2不到,因此对步

兵的杀伤力显著要小。至于对装甲目标的杀伤力,37毫米炮的作用则非常有限。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咱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可能都是什么什么坦克,什么什么自行火炮,但其实一个无敌坦克,架在坦克上的火炮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火力强大的体现,尤其是重坦,想成为陆地上的霸主,你的铁甲洪流就必须像猛兽一样进攻,就必须有个好的火炮,在二战历史中,每款经典坦克的火炮都很抢眼,都是经典元素之一,我相信,大家都想去尝试哪种火炮威力更大吧,可光靠我说45毫米20K火炮好,有人去觉得美国火炮不错,如果真有人有异议,我想大家可以去一款以二战历史背景为模板的写实游戏里去一较 高下。 那个游戏叫《坦克世界》,那里面的20K反坦克炮也是苏军早期的利器。不但通用性好,威力也相当可观。该火炮在游戏中穿透力为51/84/23毫米,杀伤力很大,远高于美德同期火炮。一般在同级甚至高一级的分房内这门炮都可以在四炮内解决对手。但20K反坦克炮就显得过于老迈了,毕竟这是一门卫国战争前的火炮,对付厚重装甲还是非常吃力,所以尽量避免正面打击。而作为吃遍天的炮不断升级后各种不同 的新炮想必也是相当难以取舍的吧。

二战德国陆军“古斯塔夫”800毫米列车炮

二战德国陆军“古斯塔夫”800毫米列车炮 古斯塔夫准备进行射击 1942年夏天,希特勒调集237个师的兵力,在苏德战场南部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一举全歼部署在顿河东岸的苏军,进而攻占著名的高加索石油区。苏军为了抵抗德寇的进攻,在塞瓦斯托波尔战略要地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地下弹药库,决心进行持久防御。不料有一天上午,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一座秘密弹药库发生意外爆炸。这座弹药库是动员数千军民经过长期苦战建造起来的。为了防御敌机轰炸或炮火袭击,弹药库建造在地下30米的深处,上面覆盖有厚厚的钢筋混凝土,里面储藏了大量武器弹药。究竟什么原因引起这次爆炸?长期以来众说纷坛。有人分析是德国斯图卡轰炸机扔下了巨型炸弹,有的说是德国派遣间谍破坏的。直到战争结束后很长时间,美国某军事刊物才披露真相,说是在清理废墟时发现有个直径特别大的弹坑,德军使用超重型火炮发射的巨型炮弹击中了弹药库,引起链式反应般的

弹药爆炸,毁灭了这座无比坚固的地下建筑物。 这就是二次大战中的纳粹德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超级大炮----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多拉炮)列车炮。 研发 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处心积虑地研究征服世界的策略。为了突破法国人构筑的马其诺防线,他下令研究超重型火炮。陆军兵工署提出,这种重炮的射程应在32千米以上,炮弹的威力要能穿透1米厚的钢板或2。5米厚的钢筋温凝土墙。克虏伯兵工厂在接受任务后,对当时所有的野战火炮、铁道炮、要塞炮进行研究后认为,现有武器无法达到要求,至少要用700毫米口径的巨型火炮才能摧毁马其诺防线。 1936年3月,希特勒亲自视察了兵工厂,决定试制800毫米的火炮。 古斯塔夫800毫米口径炮口特写 1942年初,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德国陆军将它命名为“古斯塔夫”,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这门炮以700万马克被军方购买,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多拉”。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1 《西线平魔》 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 《沙漠之狐》 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 《桂河大桥》 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 《最长的一日》 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 《坦克大决战》 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

《大布列颠之战》 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 《巴顿将军》 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 《虎!虎!虎!》 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 《中途岛》 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二战德军火炮大全7步兵炮

精心整理步兵炮 75毫米步兵炮的主要型号: 75毫米IG37步兵炮 75毫米IG42步兵炮 76.2毫米M1927步兵炮(缴获苏联的步兵炮的德国编号,有些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资料中也称呼为:75毫米IK290(r),75毫米Infanterie-Kanone290(r)) Inf.Shell38HL/B:3.5Kg(高爆榴弹) 出膛初速度:259米/秒 最大射程:3793米 单炮生产成本:6700德国马克(1939年造价) 总产量:8266门

说明: 75毫米le.IG18步兵炮是德国国防军装备的标准步兵炮,主要用来用于直瞄支援步兵作战.该炮是1932年开始研制,1937年定型量产.二战后期使用空芯装药穿甲炮弹还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有3000门75毫米le.IG18步兵炮进入德国国防军中服役,二战中后期被更大口径的步兵炮所取代.德语中:leichteInfanterie-Geschütz的意思是:lightinfantrygun轻步兵炮.直到1945年3月,还有2549门在德军中服役. 75毫米le.IG18步兵炮的发展型号有: 75毫米le.GebirgIG18山炮 75毫米

现在保存在德国军事博物馆内的二战德军75毫米le.IG18步兵炮 1944年7.

说明: 75毫米 取代了75毫米le.IG18F步兵炮在德国伞兵火炮中的位置,所以该炮也仅仅生产了6门后就停止生产了. 德军75毫米le.IG18F步兵炮的炮尾特写历史照片 75毫米IG37步兵炮 性能参数: 口径:75毫米 长:1.80米

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

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 喜欢日本电影吗?想知道经典的日本电影都有什么吗?下面是分享的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经典电影排行榜第一名:《大逃杀》 它是深作欣二临终前赠给我们的一曲饱含热泪和爱与悲悯的末世预言。或许很多人觉得本片故事很荒诞,但如果对人类自身的欲望不加控制,谁又能说这则寓言不会成为现实呢?看着电影中曾经的同窗好友,瞬间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那种情感和视觉上的冲击几欲令人心理崩溃。幸好并不是所有人都泯灭了人性,在这场灭绝人性的杀戮中秋也和典子相互扶植的情景令人动容,这也是本片一潭死水中惟一的一朵小花。 第二名:《血与骨》 如果非要选出一部北野武演技巅峰之作,这部《血与骨》绝对当之无愧。在本片中,北野武将一个极度自我和个人主义的男人形象演绎的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得不佩服其个人勇力。从此,男人在我心目中的定义就是《血与骨》中的北野武。血与骨,一个男人所能拥有的血性和骨气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俊平身上。 第三名:《维荣的妻子》 二战后的乱世,整个日本弥漫着悲观气氛。男人,不能再理智地判断变风改俗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崩溃。女人,在紊乱之中变得更坚

壮,乐观展望将来。浅野忠信所饰演的才华洋溢的小说家大谷以生活填补内心的迷失和空虚,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妻子佐知的勤劳质朴,任劳任怨,女人坚守传统的价值观,甘愿逆来顺受当男人的贤内助。以ldquo;樱之桃rdquo;微妙地描绘了男人的心灵纤弱,蒲公英比喻女人的温婉坚韧,精辟地刻画已婚男女的爱情关系。 本片在我心中是09年最打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好电影。 松隆子和浅野忠信奉献了各自从影生涯最令人难忘的演出,尤其是松隆子,自《四月物语》那个单纯执着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坚强质朴的女人,使人对其演技刮目相看。 第四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岩井俊二总能通过一个个或残酷,或悲伤,或唯美,或温暖的故事直刺我们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令我们惶然不知所措,最后唯余伤感,彷徨,抑或有几丝淡淡的忧伤,莉莉周到底是什么呢?以太又是什么?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当我们说到莉莉周就会回忆起那个带着耳机,独自站在一望无际麦田,头顶蔚蓝色天空的少年,还需要更多吗 第五名:《千与千寻》 每次看《千与千寻》都有一种恍若重生的感觉,它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需要我们静静体会,千寻救赎了自己的父母,自己也通过这个过程完成了成年洗礼。电影中有那么多魅力四射的人物,惟一念念不忘的只是千寻 第六名:《入殓师》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 炮 “炮兵是战争之神。”——约瑟夫·斯大林 在各类关于东线战场的回忆录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德国老兵对红军炮击的描述,感觉出那种心有余悸的侥幸之情。毫无疑问,红军炮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历来重视火炮的发展,其生产中心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即沙俄时期的菩提洛夫工厂),其他工厂则位于伊兹伏斯克,塞斯特罗莱斯克,莫斯科,高尔基,第聂泊罗佩特洛夫斯克,贝姆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苏联30年代的火炮产量如下:1930-1931:1911门 1932-1934:3778门 1935-1937:5020门 到1934年1月1日为止,红军拥有17000门火炮,到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苏联拥有超过67000门的火炮。然而庞大的数量并不能保证打胜仗,红军在技术,训练和指挥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德军在缴获的文件中发现红军第204重榴弹炮团的一份报告:“战斗命令下达6小时后才能作好射击准备。”到1942年1月,向前线输送炮弹还是个大问题:只有计划中44%的炮弹运到了目的地。举个例子,2月份,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弹药只能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方。由于这些瓶颈问题,1942年2月16日,军需部长格日梅

金由瓦尼科夫取代。而斯大林的好友,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则被指责关心歌舞甚于军火生产。 1940年,为促进于火炮和弹药的生产,红军炮兵司令部(由炮兵元帅尼古拉·N·伏洛诺夫领导)的任务由总参谋部和中央行政署炮兵部分管。但是1941年7月撤消了这个计划。从1941年7月到1948年1月,中央行政署炮兵部一直由炮兵元帅N·D·雅克福列夫领导。 在战争的头6个月里,红军丧失了整整一半的火炮;而1941年12月20日前德国人光从军械库里就缴获了2569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德国国防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缴获了5396门火炮,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缴获了3820门,在基辅合围中缴获了3718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在1941年生产的火炮数量为7282门。 大量的损失使红军的火炮数量急剧下降,举个例子,一个步兵师本来拥有280门火炮(包括迫击炮),而现在则只有132门。危急的形势要求红军将火炮集中起来,由最高统帅部决定使用。1941年,建立了一支由110个炮兵单位组成的预备队(占当时炮兵总数的8%)。到1942年12月1日,这支预备队由255个炮兵单位组成,1945年8月,炮兵预备队更是集中了红军35%的火炮。最初,最高统帅部的炮兵战略预备队由独立团组成,到42年由旅和师组成(顺便提一下,炮兵师于1819年首次出现在俄国军队的阵营中)。到1943年,预备队由突破炮兵军组成,简称AKP。在战时,一共组建了10支类似的部队,但是45年后就马上解散了。在1942年,一个炮兵师由8个团组成,而从43年到45年则是6

二战王牌之一德国11装甲师

一支被巴顿将军称为“世界一流”的德军部队! 1945年5月,在法国巴伐利亚省的科策镇盟军举行的受降仪式上,一支主动投降的德军装甲兵部队受到了向来以傲慢著称的美军第3集团军指挥官巴顿将军的特别礼遇。巴顿出人意料的对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说:“我们打了个平手,您的部队能争善战,是世界一流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以骁勇善战、行动诡诈而著称的德军王牌部队——第11装甲师。这个曾在闪击巴尔干和苏德战场上的基辅、莫斯科会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魔鬼”之师,1944年调到西线作战后,在德军大势以取得危局中,仍能攻守自如,战术运用可圈可点。 冯·威特西姆将军于四三年八月~四五年四月担当第11装甲师师长一职。 1944年春,第11装甲师在苏德战场遭苏军重创后,被撤到法国南部塞利西亚镇进行修整和重建。重建后的第11装甲师编有1个装甲团(即第15装甲团,辖两个“豹”式中型坦克营)、2个装甲掷弹团(即第110、第111装甲掷弹团,每团辖2个装甲掷弹营)、1个装甲炮兵团(辖3个炮兵营,装备有自行火炮)以及其他战斗支援力量,共有15个营,13726人,约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隶属于德军G集团军群第19集团军。8月13日,第11装甲师突然被调往法国南部罗纳河三角洲地带,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以防盟军在此登陆。该师到达指定地区后尚未准备就绪,盟军2个集团军(即美第7集团军和法第1集团军,共50万人)兵分3路,于8月15日突然在

圣特罗佩兹海岸登陆,与在诺曼底登陆并正向法国内陆方向迅速推进的盟军遥相呼应,迅速沿罗纳河东西两岸及拿破仑大道向北推进,企图将位于法国南部的德军一网打尽。处于包围圈中的德军第19集团军顿时乱作一团,未作有效的抵抗就慌忙沿罗纳河河谷向北撤退。第11装甲师于8月19日奉命殿后,掩护第19集团军顺利撤出法国南部。受命于危难之中的第11装甲师,既要对付南部盟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防止在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切断北退道路,任务异常艰巨。师长威特西姆沉着冷今分析了情况并制订了周密的退却计划:鉴于盟军空中威胁很大,退却路线选在丛林茂密、山峦叠嶂的罗纳河河谷公路;由侦察营和第111团担任前卫,师机关、后勤单位居中,第110团及第15装甲团断后。其作战行动方案是:夜间实施退却,昼间则在退却路线上的险要地段设置多道阻击阵地,阻止盟军追击,为避开美军火炮的杀伤,每道阻击阵地之间相距不少于11Km(105mm火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并采取第15装甲团、第110团和第111团交替掩护、轮流阻击的战法,力求每道阵地都使盟军付出一定代价后才能转移倒下一道阵地。8月21日,战斗打响,盟军中路第7集团军先头部队——“巴特勒”装甲先遣队和第36步兵师绕过第11装甲师设置的阻击阵地,抢先进抵蒙福利玛尔镇,并掉头东进,欲切断第11装甲师退路。第11装甲师立即在蒙福利玛尔镇以北公路设置了大量临时路障。同时,师长于25日夜亲自率领混合编组的第110团和第111团(在营、连级实现掷弹兵、坦克兵和炮兵的混合编组)向盟军发起强大反击。经过数天的拉锯战,将盟军击退。第11装甲则

12部经典二战电影 连起来就是一部完整二战史

12部经典二战电影连起来就是一部完整二战史 国内图片拇指阅读军武菌2015-07-08 12:09 我要分享 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二战的电影,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在所有的二战电影中,哪些是最经典的呢?今天给大家推荐12部二战片,从头到尾连起来看更有意义,这12部片子加起来,刚好展示了整个二战的前因后果。 二战萌发:1939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超写实主义风格,为你还原了希特勒是如何从一名男童黑化成一个“男魔”。也许有不少人的三观还处在抛弃人道主义去崇拜这个“男魔”的阶段,但这部影片深刻的揭露了一个心术不正的投机主义者是如何蛊惑人心成为大独裁者,并让今天的德国都无法原谅自己曾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 维也纳的流浪汉、慕尼黑的“小透明”、啤酒馆的法西斯,希特勒用“极端民族主义”绑架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给全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正如影片片头所言,“恶人得逞的必经之路,就是让好人无所事事!”该片对希特勒进行了栩栩如生的解构,警醒我们不要忘记二战的惨痛教训。 防御阶段:1940-1941 《不列颠之战》

这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以颇为精彩的空战镜头重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不列颠空战。对比今天动辄上亿人民币的“五毛特效”,这部影片以满满的诚意从多个国家调度现役的几百架真正战机,并佐以极尽考究的军械装备,火爆的还原了当时的空战场景。 更让军事电影爱好者热血沸腾的是,你还可以看到英国皇家空军战机“喷火”激战德国战机“BF109”的大场面!但好的影片难免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足,比如这部影片中就缺少了本次空战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扶不上墙”的德军战斗机BF110。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二战德国火炮大全系列1防空炮

20毫米 Flak: global 系列: 5种变型发展: 20毫米 C/30 L 20毫米 Flak 28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20毫米 Flak 30 20毫米 FlaK 38 20毫米 Flak 28性能参数: 口径:20毫米 人员:5人 出膛速度:830米/秒 平射射程:4400米 高射射高:3700米 说明:该炮是德国一战凡尔塞条约签定已来发展的第一种高射炮,尽管设计比较原始,但是有些还是在德军中服役到1939年。1928年,瑞士曾经购买过该炮 20毫米 Flak 30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炮架长: 4米 长: 2.30 米 宽: 1.80 米 高: 1.6 米 射速: 120发/秒 出膛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说明:最初的20毫米 Flak 28,进一步发展了海军的自动高射炮20毫米 C/30 L。20毫米 C/30 L便于修理与维护,进入海军服役是在1934年。20毫米 Flak 30则是二战爆发德军的主要防空炮,是二战前德军防空部队的标准配置火炮。尽管20毫米 Flak 30后来被深灰色的20毫米 Flak 38所取代,主要缺点是火力不足。 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毫米 炮架长: 4.30 米 长: 2.25 米 宽: 2.40 米

射速: 800 发/分 出糖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米 装备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的德军Wirbelwind自行高炮 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L/112.5 (112.5为倍径) 炮架长: 4.00 米 长: 2.25 米 宽: 1.80米

二战经典战争电影35部

至少值得看三遍的二战经典战争电影35 部——兼向网友古纳和同好郑重推荐 笑独行精心编评 编评者按: 该目录纯以一己喜好为之,旨在向同好推荐知见二战经典,只代表在下个人的审美趣味。此间“战争电影”的概念限制为: 故事发生在战场上、军营中,以战争为主背景、以军人为主人公(所以不取《北非谍影》、《辛德勒的名单》、《苦海余生》、《英国病人》、《第八个是铜像》、《小兵张嘎》、《地道战》、《鬼子来了》等众多绝对一流或另类的二战经典);选择标准主要是美学的和商业的(即不是政治的、历史的或军事的,所以未取《莫斯科保卫战》等难得壮观和惨烈的二战经典),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既好看又耐看,既过瘾又够味,也就是“至少值得看三遍”—经得起推敲、琢磨、品味、摩玩(从这个意义上说,像《莫斯科保卫战》这样几乎长达六个小时的电影也是不合适的,而《巴顿将军》、《西线平魔》等经典也略嫌余味不足了)…… 1.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美国、英国、法国,1962)全景式记录盟军诺曼底大反攻的史诗。盟军最大的一个成功案例。公认的二战战争电影盖棺之作。告诉我们成功中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2. 《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美国、英国,1977) 盟军荷兰空降兵的命运。可能是盟军最大的一个失败案例。异想天开与急切冒进让盟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其间一位德军将领的风度和气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3. 《坦克大决战》(Battle Of The Bulge美国,1965) 战线过长与补给不及让德军功亏一篑,失败令人扼腕、顿足。 4. 《马耳他攻防战》(Malta Story,英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英军在马耳他捉襟见肘的遭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