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水平,指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包括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

2、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化,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将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对某一区域的民众或社会群体,由政府制定并给付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全面社会服务。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

6、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7、医疗保险,主要是通过强制立法手段来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与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其他保险一起对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承担保障责任。

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是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9、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动员社区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10、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保障退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2、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经由法定程序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14、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的基金筹集方式,以规定收益方式实施,由社会保障机构按所需支付的保险金总额进行社会统筹。

15、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五保”是指对符合条件的供养对象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等五项生活保障措施。

16、社会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团体出于爱心,自愿无偿地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单位、某个群体或个人捐赠财产进行救助的活动。

17、住房救助,指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或直接提供住房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

18、市场价格测算法

19、简述社会保障法的特征与基本原则?

答:⒈广泛的社会性⑴目的的社会性⑵享受权利主体的普遍性⑶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⒉严格的法定性⒊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⒋特定的立法技术性。

基本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集中立法原则、国际协调发展原则。

20、简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与工具。

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组合性原则、社会效益性原则。

工具:储蓄存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实业项目、国际资本市场。

21、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依法管理原则、公开公正及效率原则、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原则、协调一致原则。

22、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有什么区别?

答: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性,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优抚具体内容包括抚恤、优待、优抚社会化服务。

23、简述加快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措施?

答:加强社区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社区服务的系列化;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资金。

24、简述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原则?

答:给付水平能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给付水平一般不高于失业者在职工资水平、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25、论述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

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保障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解决家庭负担,为社会创造财富。其次,有助于健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将有效扩大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健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再次,利于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有助于保证毕业生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使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供养问题,对社会和自己的前景充满希望。

目前,对于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主要的模式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由学生和政府共同负担。另外,社会各界的公益性捐赠也可构成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的一部分来源。

针对该种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加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和立法工作。第二,大学生失业保险应属于自愿性保险。第三,建立全国联网的大学生失业保险信息系统。第四,防范大学生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26、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结构为养老保险制度成立的法律条件、申领养老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与费率的规定、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养老保险运行管理机构的设置。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和筹集模式、养老社会保险金的给付条件、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27、论述我国养老保险的改革问题。

答:覆盖面仍然较窄;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空帐”问题严重;资本市场建设滞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一是立法层次低、运行混乱,适用无法统一,实施困难;

二是农村养老保险法律规范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强;

三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高、收益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措施:

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体系。首先,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法。其次,增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定合理的基金筹集方式和档次,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

2.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度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免疫系统”。

28、简述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同种同宗,都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二者性质相同,都是政府行为,不同的是: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会福利则根据国力财力量力而行。它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保障体系为补充,因而,构成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并日益完善!

29. 简述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缺陷?

特点:(1)对象的有选择性;(2)基金来源的多样性;(3)权利与义务的相对统一性;(4)基金的互济性。

缺陷:

30.分析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不足之处?

1.社会救助主体过于分散,救助力量形不成优势。

2.运行机制头绪过多,形不成救助网络。

3.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不足。

4.救助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水平偏低。

31.简述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

32.论述我国社会救助的住房专项救助问题?

33、论述我国大学生医保改革问题。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