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精编版)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精编版)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精编版)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涂料、油墨、清漆、罩光漆及其除颜料之外组分液态下密度的试验方法。

1.2 为得到更高的精度, 当试验无颜料材料(干性油、清漆、树脂和相关材料)时, 可用试验方法D 1963测定相对密度和密度。

1.3 本标准未说明其应用时有关的全部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标准前, 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健措施, 并明确所限制的适用范围。有关特殊安全预防措施的陈述见8.1.1。2 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D1193 试剂水规格

D1963 测定干性抽、清漆、树脂和相关材料25℃/25℃密度的试验方法

D 4052 用数字式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E180 确定工业化学品的ASTM试验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规程

E 691 确定试验方法精密度的实验室间试验的实施规程3 术语

3.1 定义

3.1.1 密度物料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在本方法中以在规定温度下液体每毫升多少克表示;或者以每U.S加仑多少磅(英制)表示。在没有其它温度规定的情况下即默认为25℃。

3.1.2 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 物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同样温度同样体积蒸馏水的质量之比。4 方法概述

4.1 用蒸馏水在各个温度下(表1)准确已知的绝对密度来标定容器体积。再测定涂料液体组分装入同一容器后, 在标准温度(25℃)或在一个一致同意的温度下的质量。计算在规定温度下组分密度, 以每毫升的克数表示或以每加仑的磅敷表示。

表1 水的绝对密度(g/mL) 温度/℃密度温度/℃密度150.999127230.997566160.998971240.997324170.998772250.99707218 0.998623260.996811190.998433270.996540200.998231280.996260210.998020290.995972220.997798300.9956845 意义和用途

5.1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它是对各种物料鉴定、表征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性质。以每加仑磅计的密度量度, 通常用于检定涂料质量。如果密度不在规定值之内, 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麻烦或其他严重问题。

5.2 本试验方法适合于测定涂料和相关产品和组分在掖态下的密度, 它特别适用于当用密度天平测定的流体黏度太高或组分太易于挥发的情况。

5.3 本试验方法提供了对强遮盖力涂料最大的精度。做法和较低精度需要的一样。它是借助于重复校正、考虑温度差别以及用一个’每加仑质量’杯做容器来实现的。

5.4 某些制造商提供了测定密度的自动仪器(见试验方法D4052), 那些仪器已被用于树脂、乳胶漆以及油品和溶剂。但在应用那些仪器之前, 对给定产品还必须很仔细地校订结果, 特别是涂料、油墨和树脂有可能胶结、污染或随着操作而受到其它干扰的影响。6 干扰

6.1 高黏物料可能夹带空气, 得出密度偏低的错误值。

6.2 涂料、油墨液体可能在仪器部件中的玻璃磨口或金属接头处积留, 得出密度偏离的错误值。7 仪器

7.1 比重杯或比重瓶任何一种金属相对密度(‘每加仑质量’)杯或玻璃比重瓶均可使用。但要求能很容易被黏性液体所充满, 能调整到准确的体积, 带有盖子能避免挥发物损失, 并便于清洗。

注1:对于含有易挥发溶剂的物料, 应使用熔接型玻璃比重瓶, 应具有窄颈塞子和外罩。

7.2 温度计分度值0.1℃, 例如随比重瓶提供的温度计。

7.3 恒温水溶需要能控制(25±0.1)℃。

7.4 实验室分析天平。

注2:普通的质量/加仑杯和类似的标准比重瓶在装满试样后, 其总质量会超过一般实验室分析天平的称量范围。在这种情况下, 用具有吊盘的、

刻度0.01g的三梁天平称量, 可以得到与本方法精密度和准度一致的平均结果。

7.5 干燥器和干燥天平;最好使用恒温恒湿的房间。8 比重杯或比重瓶的校正

8.1 在规定温度下, 按以下步骤测定容器的体积:

8.1.1 洗净井干燥比重瓶, 使其恒重。清洗玻璃比重瓶时可用铬酸洗液(见8.1.1)或其他有效的玻璃清洗剂, 并且无残渣溶剂均可用于玻璃容器;而一般溶剂可用于金属容器。为得到最大的准确度, 应连续清洗、干燥和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之差不超过容器质量的0.001%。容器上的手印会使质量变化而应予避免。记录容器质量M, 以g计。

预防措施—铬酸洗液会腐蚀皮肤、眼睛和黏膜, 造成严重灼伤。应防止它同眼睛、皮肤或衣物接触。在制备稀溶液时一定要把酸小心地倒入水中。铬酸洗液也是强氧化剂, 要避免同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接触而造成着火。请阅读供货商的材料安全数据手册得到进一步的资料。其他清洗剂可以更安全而有同样的效果。

8.1.2 在略低于规定温度下, 用符合D1193规格的Ⅱ类试剂水装满容器, 盖好瓶盖, 并使滥流孔打开, 随即移去溢出的过量水或用吸湿材料吸干, 使水位下降, 避免容器中产生气泡。

8.1.3 把容器及其内容物放入规定温度的恒温槽内, 或者有必要时也可以放在恒温室内。这样又会造成因温度升高水膨胀而从滥流孔少量流出。

8.1.4 用吸湿材料仔细吸干除去过量的滥流水, 避免水虹吸出溢流孔,

立即用已准备好的盖子盖住溢流孔。必要时用吸湿材料擦干容器外壁。在达到规定温度、初次擦干容器后, 再发生的溢流水不要除去(注3)。立即称量装满的容器, 准确到其质量的0.001%(注4)。记录该质量(N, g)。

注3;直接触摸容器将会增高温度, 使水进一步溢流, 并会留下手印。因此建议拿容器时要用夹具或用清洁干燥的吸湿材料做护套的把柄。

注4:建议立即快速地称量已充满试样的容器, 以便尽量减少质量损失, 这种重量是由于水通过溢流孔蒸发和达到规定温度第一次擦干后的溢流水的蒸发所造成的(这此溢流水不在已带密封盖的容器内)。

8.1.5 按下式计算容器的体积:

V=(N—M)/ρ

式中V—容器的容积, mL;

N—容器和水的质量, g(7.1.4);

M—干容器的质量, g(7.1.1);

ρ—在规定温度下水的绝对密度, g/mL(见表1)。

8.1.6 得出至少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9 步骤

9.1 用试样代替蒸馏水, 用适当的无不挥发物的溶剂代替丙酮或酒精(见注5), 重复上述第8章的操作。记录容器装有试样的质量W和空容器的质量ω(以g计)。

注5:漆液在磨口玻璃或金属接口处的截留, 会导致密度偏高, 它随着黏度和物料的密度而明显增加。应塞紧这些接口, 尽量减少这些误差。

注6:气泡的积累会造成密度偏低。这一倾向随黏度增加而增加。如果有气泡或泡沫, 试样即不应用来试验。轻轻摇运或抽真空可以除去气泡。倘若这些都不见效就只能

靠稀释了, 见附录A。

9.2 按下式计算密度, 以每毫升克数计:

Dm=(W-ω)/V

式中Dm—密度, g/mL。

9.3 按下式计算密度, 以每加仑磅数计:

D=(W-ω)K/V

式中D—密度, 1b/gal(1lb/gal=119.826kg/m3);

K—8.3454(注7);

V—容器体积, mL。

注7:K因子8.3454是根据下列体积质量关系得出的:8.345404=[(2.54)3×(231.00)]/(453.59237)

式中2.543—是毫升换算成立方英寸的因子;

231.00—是立方英寸换算成加仑的因子;

453.59237—是由克换算成磅的因子。10 报告

10.1 在关于密度报告中, 应注明试验温度(精确到0.1℃)、单位, 并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值(例如:D:×.×××lb/gal或g/mL, 25.0℃)。注明平均值、范围和重复测定的次数。11 精密度和偏差

11.1 涂料精密度的确定根据实验室间试验;它是在6个不同的实验室, 其中每个有一名操作者在两天之内做了5个涂料样品, 密度在1018, 52~1497.83kg/m3(8.5~12.51b/gal)范围;所得结果按照E180规程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实验室内相对误差是0.20%(自由度25);而实验室之间相对误差是0.61%(自由度20)。基于以上值, 下列判据可用来判定结果的可接受性(95%量信水平)。

11.1.1 重复性—如果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日得出的两个结果, 每个都是两次重复测定的平均值, 相对值超过0.6%应认为是可疑的。

11.1.2 再现性—如果不同实验室操作者得出的两个结果, 每个都是重复测定的平均值, 相对值超过1.8%应认为是可疑的。

11.2 油墨用这个试验方法对油墨进行了独立实验室间试验。在这项研究中是在7个实验室, 每个有一名操作者对4种不同的膏状油墨样品做3次测定,

选用膏状油墨是因为它们的黏度高, 预期用本方法试验困难, 油墨的密度范围是1006.54~1066.45kg/m3(8.4~8.91b/gal), 并相应于黏度范围从很软的新闻黑到较浓重的重磅纸印刷油墨;结果按E69l做统计分析得出。实验室内标准偏差为3.59kg/m3(0.030lb/gal)而合作实验室标准偏差为5.39ke/m3(0.0451b/gal)。基于上述值下列判据可用来判定结果的可接受性(95%置信水平)。

11.2.1 重复性—如果同一操作者得到的两个结果相差超过10.07kg /m3(0.0841b/gal)(1%)应认为是可疑的。

11.2.2 再现性—如果不同实验室的操作者得到的两个结果相差超过14.98kg/m3(0.125lb/gal)(1.5%)应认为是可疑的。

11.3 偏差(涂料和油墨) 因为没有合格的参照物料, 偏差不能确定。

附录A 有助于空气逸出的物料稀释方法(非强制性资料)

A.1 为了减低黏度和有助于空气逸出, 一个已知质量的夹带空气的物料可用一个已知质量溶剂(或已知密度的稀释剂)稀释。小心混合达到均匀和逸出空气之后, 用本方法描述的技术测定稀释后物料的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原始物料的密度:

式中D0—原始物料密度;

Dd—试验测定出的稀释物料密度;

Dd—稀释剂密度;

ω0—原始质量;

ωd—稀释剂质量。

附录B 去除物料过量空气的离心法(非强制性资料)

B.1 为减少密度试验方法中的偏差, 从试料中用离心法去除空气, 以达到两次重复结果更好的一致性。这大大改善了重复性和再现性, 结果只稍高于密度读数。

B.2 仪器

B.2.1 离心机, 最大转速4000r/min。

B.2.2标准密度杯。

B.2.3 温度计。

B.3 步骤

B.3.1 把离心试管装满到顶(约近似为密度杯体积的150%), 调整到建议的温度(25±1)℃, 把试管放入离心机。

B.3.2 打开离心机设定速度到满刻度的2/3, 达到2700~3000r/min。

B.3.3 连续运转15~20S, 停下离心机;如果需要则加以制动。

B.3.4 倾出顶部泡沫。

B.3.5 转移试样到标定过的密度杯中, 接下来按第9章步骤操作。

B.4 精密度和偏差

在一个公司进行的实验室间试验表明, 离心操作得到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双重改善, 并有更好的准确度。

11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量密度的方法测(中考必备) 一、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1: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二、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例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三、沉锤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3(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 方法:

(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1 (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浸没水中记下示数G2 (3)将木块、铁块都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2-G3 木块的体积为:V木= V排=F浮/ρ液g=( G2-G3)/ρ水g 木块的密度为:ρ木= G木/V木g=G1ρ水/(G2-G3) 四、曹冲秤象法: 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例4:现有量筒、一个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一石块的密度。 方法:(1)将石块放入烧杯底部中央,再把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和水面相交处作记号。 (2)将石块取出,向烧杯中倒水,一直到记号处与水面相平。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内,记下体积V1 (4)量筒内放入石块,使其浸没,记下体积V2 (5)推导:m石=m水=ρ水V1 V石=V2-V1 ρ石= m石/V石=V1ρ水/( V2-V1) 五、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5: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六、排水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一、常规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1;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 2 3. 计算结果:根据V m = ρ得V m m 12-=液ρ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 2. 测量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0 (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1 (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 2 3. 计算结果: 液体的质量:02m m m -=液 液体的体积:水水液ρ01m m V V -== 液体的密度:水液ρρ0 102m m m m --= 三、密度计法 1. 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 2. 测量步骤: (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 水 (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 液 3. 计算结果:水液水液ρρV V =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 2. 测量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 0; (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 1;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 2。 3. 计算结果:水液ρρ1020G G G G --= 五、浮体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 2. 测量步骤: (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 1 (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 2 3. 计算结果:水液ρρ21h h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 答案解析 1.(2018?衡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图1的三种方案的实验: (1)实验小前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m 1=30g,m 2 =52g,m 3 =52.8g;m 4 = 41.4 g(如图2中的甲), V 1= 20 mL(如图2中的乙),V 2 =10mL,V 3 =19mL,其中方案3液体密度大小为 1.2 g/cm3 (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方案2 (选填“方案1”、“方案2”、“方案3”)。 【分析】(1)根据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调平,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读取天平示数时应将砝码与游码的示数相加。天平应放在水平台上,先判断量筒的分度值,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从而计算液体密度。 【解答】解: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2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4 =20g+20g+1.4g=41.4g,由图2乙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液体的体积是20mL=20cm3, 方案3液体质量m=m 3﹣m 1 =52.8g﹣30g=22.8g; 方案3液体体积V=V 3 =19mL=19cm3;

方案3液体密度:ρ===1.2g/cm3。 (3)方案1: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小,根据ρ=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误差较大; 方案3: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ρ=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方案2避免了1和3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2较合理; 故答案为:(1)水平;右;(2)41.4;20;1.2;(3)方案2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记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测量步骤。 2.(2018?自贡)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27 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10 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 2.7 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偏小(偏大/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 = 把金属块浸入水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盐水密度表达式ρ 盐水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知识点及各种题型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一、测量原理:ρ=m V 二、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细针、刻度尺(测规则固体) 三、实验步骤: 1、固体密度常规测量步骤: 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②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1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V2 ,那么固体的体积V= V2-V1.(排水法) ③求出固体的密度:ρ=m V= m V2-V1. ④若要知道该固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初步判断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2、液体密度常规测量步骤: ①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液体及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 ③测出剩余液体及烧杯总质量m2,则液体的质量m= m1-m2.(减液法) ④求出液体的密度:ρ=m V= m1-m2 V. 注:可用密度计直接测量液体密度. 3、利用浮力测密度: (1)ρ物> ρ水: 思路:利用测力计测出重力,可得m;利用浮力算出V排,可得V物.步骤: ①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 ②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示数F; ③求出固体的密度:ρ=m V= Gρ水 G—F . (2)ρ物<ρ水: 思路:利用漂浮、悬浮时,物体F浮=G,可得m;利用排水法,可得V.步骤: 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体积V1; ②将物体放入水中,记录体积V2; ③将物体刚好压入水中,记录体积V3; ④求出固体的密度:ρ=m V= (V2—V1)ρ水 V3—V1 . (3)ρ物=ρ盐水>ρ水: 思路:悬浮时,ρ物=ρ液转为求液体密度. 步骤: ①将物体放入水中,不断往水中加入食盐直至物体悬浮; ②测盐水密度.(方法参照测量液体的密度); ③求出固体的密度:ρ物=ρ盐水.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钢城实验学校 闫晓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密度的测量贯穿整个力学内容,测量的方法涉及到质量、密度、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然而在教学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利用测质量、体积从而计算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本论文,正是要较全面的搜索、概括、归纳固体密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一)v m 法: 1.基本法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 (12v v m -=ρ 测固体体积方法如下: ①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例题:(2010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7.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 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5)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②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例题:(2002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3.请测定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v(已知石蜡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水,且ρ<ρ水).所用器材不限.要求: (1)写出使用的主要器材、简要步骤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2)写出相应的体积表达式. 王强同学已设计出了一种方法(见方法一),请你再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方法一:(1)用天平称出石蜡块的质量m.(2)V=m/ρ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精)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贺春勇2009.2.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密度的公式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如何测定物质的密度. 根据测量出的质量、体积值,运用所学知识求出物质的密度. 德育目标 本节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应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实验时,各种仪器应按合理位置摆放,实验结束后,应整理仪器并归位放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爱护学习环境的教育,保证一个

美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练习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熟悉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外形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爱好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分析与说明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爱好,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重的问题

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密度测量方法 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密度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中考的热点,密度的考查主要以操作性的实 验题型出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兼顾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按照教科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 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被测物的质量m 和体积v ,则可算出被测物的密度,这是最基本的测定物质密 度的方法。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则往往是天平、量筒不会同时具备,此时只要适当有些辅助器材,同样可 以完成测定物质的密度,现将几种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提供如下。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常规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ρ=m/(V 2-V 1)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 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 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 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 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密度的式子。 饱和溶液法: 方案一: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 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2 1V V m - 方案二: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用橡皮泥将糖块包好放入水中,测出水、橡皮泥、糖块的总体积V 1, 取出糖水,测出水和橡皮泥的体积V 2,算出糖块体积V=V 1-V 2。利用公式算出糖块密度。 方案三: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 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 V 2,则密度1 2V V m -=ρ。 方案四: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 密度。 2. 浮力法——弹簧秤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 表达式:ρ=Gρ水/(G-G /) 例:不准用量筒,测量工具只用弹簧秤,如何测量某个小石块的密度。写出你的测量方法步骤及小石块密 度的表达式。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评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班级:电信06--1 姓名:裴鸿刚学号:28 指导教师:方运良 茂名学院技术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200 7 年11 月22 日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课题任务是:研究弦线振动时波长λ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T 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改变弦线受到的张力即可改变波长λ,通过比较同一砝码在空气中与在待测液体中时分别产生的张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波长λ,进一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研究》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 ⑴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画出实验装置原理图,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 写出浸入待测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可行方法; ⑷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 ⑸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仪器 弦振动实验仪一套、电子天平等主要仪器 实验提示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V f 液ρ= 弦线在振动时频率ν、波长λ、张力T 及弦线的线密度μ有如下关系: μ νλT 1= 当频率ν与线密度μ一定时,上式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式后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h2-h1)/(h3-h1) 3、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液体的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

液体的相对密度测定法

液体的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如图1或图2)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3)。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2020r 9982.0r r 2020204?=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g/mL r C 2020420=?ρ时的密度供试品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 (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 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3),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 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 1 2v v m -= V m = ρ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排水=m1+m2-m3 V石=V排水 =(m1+m2-m3)/ρ水 ρ石=m 1/V石=m 1ρ水/(m1+m2-m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石块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石=m3-m1 V石=V排=(m2-m1)/ρ水 ∴ρ石=m石/V石=(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水 水 牛 牛 = ρρm m

9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密度 例1、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和大头针,试测出一小块木块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1 ⑵用量筒取适量水,体积V1 ⑶用大头针使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⑷表达式:ρ木=m1 /( V2-V1) 二、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三、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3: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四、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4: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 例5、已知水的密度为ρ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铅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内盛待测液体,如图 ⑴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仪器是。 ⑵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 ⑶求出液体的密度ρ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密度的公式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如何测定物质的密度. 根据测量出的质量、体积值,运用所学知识求出物质的密度. 德育目标 本节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应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实验时,各种仪器应按合理位置摆放,实验结束后,应整理仪器并归位放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爱护学习环境的教育,保证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分析与说明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 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 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 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 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 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 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 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 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 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 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多种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湖北省广水市余店初级中学邢大义 液体密度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探讨“如何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我现将它们进行了归纳总结出来,供同学们学习借鉴,以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通常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天平和量筒测量方法: 需要的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V;③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④则液体的密度为:ρ液=(m1-m2)/V。 二、缺失器材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天平测量方法: 需要的器材:天平、水、烧杯、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为m0;②烧杯中装满水的质量m1;③烧杯中装满被测液体的质量m2;④则液体的密度为:。 量筒测量方法: 需要的器材:量筒、等臂支架、两个相同的小桶、水、细线、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将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放在等臂支架的两端;②先将适量的被测液体倒入一边的小桶中;将水慢慢加入另一端的小桶中,使支架的两端平衡为止(如图1所示);③将小桶中的液体和水分别倒入量筒中,测 得液体和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④则液体的密度为:。 三、弹簧测力计测量方法

弹簧秤测量法: 需要的器材:弹簧测量计、小桶、水、细线、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空小桶的重为G桶;②将小桶中装满水,测得总重为G1;③将小桶中装满被测液体,测得总重为G2;④则液体的密度为:。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测量法: 需要的器材:弹簧测量计、圆柱体小桶、刻度尺、三角板、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刻度尺、三角板测量出圆柱体的体积V;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空小桶的重为G0;③桶中装满被测液体,测量出总重为G1;④则液体的密度为:。 四、“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液压计测量法: 需要的器材:液体压强计、刻度尺、烧杯、被测密度的液体。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液体压强计放入被测液体中,用刻度尺测得液压计所处深度为h;②对应压强计的示数为P;③则液体的密度为:。 U型管测量法: 需要的器材:U型管、刻度尺、烧杯、已知密度为ρ0的液体(与待测的液体不相溶)、被测密度的液体。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 i ?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 V=abh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量筒、水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V=V 2-V 1 ③ .表达式: 「物 = ------- V 2 -V 1 3.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 .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待测液体。 ② .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 m 2。 ③ .表达式: 【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 液体 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1.实验原 理:亠巴 V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3基本思路 (1)解决质量用:①天平 ②弹簧秤 (2)解决体积用: ① 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G m ③量筒和水 g 漂浮: ② 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 天平(弹簧 秤) V 物 =V 排水 利用浮力 F 浮 G - F 拉 '水 g '水 g 、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 P 物>P 液,就是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abh 式: m i 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2.解决两个问题:

【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

第二种方法:重锤法(卩液>P物) 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 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 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记下体积V2 3.表达式:m H物= -------------- V2 -V i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i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 丄一一m2 +m i — m3 V i 3:表达式: m1 m3 一m 2 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涉骤:m3一m2 3.表达式: m1 m2 m j - m3 1.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 2涉骤: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液体密度的测量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液体密度的测量 1.(2019泰安,22)一物理学习小组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们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有砝码和镊子)、玻璃杯、细线和一个体积为10cm3、密度为7.9g/cm3的实心铁块。请你填写实验过程中的划线部分。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__平衡。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放在天平左盘中,用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测量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02.4g。(3)用细线拴住铁块使其浸没在液体中,铁块不接触玻璃杯,使液体无溢出,进行再次测量,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测量值m2= g。 (4)计算该种液体的密度ρ= kg/m3。 2.(2019海南,17)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_______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 =1.0×103kg/m3) __________kg/m3。(ρ 水

3.(2019 青岛,21)测量盐水的密度,方案如下: (1)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 ④利用上述所测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 (2)用液体密度计直接测量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选用最小刻度是 1.0g/cm3 的液体密度计。它的测量原理是:密度计放入不同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它所受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被测液体密度越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所以它的刻度是从 1.0g/cm3(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顺次标记 1.1、1.2、1.3…。 4.(2019徐州,38)小华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薄塑料袋测量酱油的密度. (1)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线上. (2)把适量的酱油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为3.6 N;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水的密度为1×103 kg/m3,则可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kg/m3. (4)小华想用上述器材继续测量白酒的密度,但白酒的密度比水小. 请帮她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并简要说明: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 2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排水=m 1+m 2-m 3 V 石=V 排水 =(m 1+m 2-m 3)/ρ水 ρ石=m 1/V 石 =m 1ρ水/(m 1+m 2-m 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 、石块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 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石=m 3-m 1 V 石=V 排=m 排/ρ水=(m 2-m 1)/ρ水 ∴ρ石=m 石/V 石 =(m 3-m 1)ρ水/(m 2-m 1) 3、等体积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12v v m V m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质量相等, m 牛=m 水 ∴ ρ牛V 牛=ρ水V 水 ρ牛h 牛S =ρ水h 水S ρ牛h 牛=ρ水h 水 即 ρ牛= 二、利用浮力测固体密度: 1、浮力法——天平 器材:天平、金属块、水、细绳 实验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 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 2; 3) 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 3。 表达式:ρ=(m 2-m 3)/ 【(m 1-m 3)/ ρ水】=ρ水(m 2-m 3)/(m 1-m 3) 2.浮力法----量筒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实验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 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 3。 表达式:ρ=ρ水(V 2-V 1)/(V 3-V 1) 水 水水牛牛--==ρρρ0 10 2m m m m m m m m 水 牛水ρ h h

测量密度的方法

测量密度的方法 贯穿古今中外,人们研究出许多测量密度的方法,对现在乃至未来的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很多方法既简单便捷,又经济环保。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等体积法、等质量法、助沉法、等浮力法、弹簧测力计法、等压强法、一漂一沉法,杠杆法等。下面了解一下用浮沉法测玻璃的密度: 一、测量原理 浮沉法是利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原理,玻璃试样在溶液中的浮力等于该试样排开液体的质量,可借助高精度分析天平进行称量。分别称量玻璃试样在空气中质量a和在液体(一般选用纯净水)中的质量b,利用两者之间的质量差a-b,可以核算出玻璃式样的体积(a-b)/ρx,ρx为液体密度,再根据玻璃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与核算的玻璃式样体积,最终计算玻璃试样体积在该温度条件下的密度。 二、测量方法 (1)、仪器与试剂。仪器包括:分析天平一台;最小分度值为0.1 mg烧杯一只,容量500 ml;温度计一只,经过校准;悬吊组件,悬吊丝直径小于0.2 mm。 试剂包括:纯净水,需煮沸在环境中放置2 h;无水乙醇;浓盐酸(1 : 1)(2)、玻璃试样与处理。玻璃试样一定具有代表性,玻璃试样表面光滑、无裂纹、无飞边、无气泡,质量在10 g左右。将切好的玻璃试样在浓盐酸中加热至沸腾,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各洗两次,放入干燥箱内,105℃干燥30 min。 (3)、操作步骤。将制备的玻璃试样使用电子分析天平,首先测量玻璃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a,然后使用细丝将玻璃试样扎紧,将其投入到盛有已知密度纯净水的玻璃烧杯,细丝另一端悬挂在天平臂杆上,此时测定质量b。测量玻璃试样在液体中的质量时,要求玻璃试样侵入纯净水深度大于10 mm,玻璃试样表面不能黏附气泡,有气泡黏附需使用细杆将其排除,气泡附着说明玻璃表面污染或试样处理不好。在测量过程,玻璃试样必须使用镊子来移取,不得使用手指捏取。 (4)、结果计算。玻璃试样密度计算见下式: ρ=a.ρx/a-b 式中ρ:t℃时试样的浓度;a:玻璃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b:玻璃试样在溶液中的质量;ρx:溶液的密度。 参考文献:[1]饶翠娟,用沉浮法测定玻璃密度的几个问题[J].玻璃,1992(02):22. [2]马秀琴,王艳,玻璃密度值的测定[J].广东建材,2008(04):118-119. [3]GB/T 14901-2008玻璃密度测定浮沉比较法[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