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为满足对无碴轨道线下基础工程变形评估的需要,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机,应对本线桥梁、路基、隧道等线下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开展桥梁变形监测和分析研究,对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验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的变形监测包括桥梁基础、承台、墩身以及梁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等内容,其中,桥梁基础变形监测可在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完成,本方案重点针对工程施工及验收期间桥梁承台、墩身及梁体的变形监测,其主要任务是指导桥梁基础和无碴轨道安装施工。

监测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依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变形”的原则进行,即首先逐次布测变形监测的基准控制网、工作基点,再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观测桥梁承台和墩身等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当观测条件较好时,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工作基点,直接利用基准点测量变形观测点,以降低工作量和提高变形测量精度。

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精度设计、基准网及工作基点布测、观测点布设、监测周期及频次的确定、观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整理等内容。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本工程变形监测将以垂直位移监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视工程需要和施工实际情况而定。

监测精度设计和监测方法选择

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本项目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其观测点精度设计、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其观测点精度设计。

(1) 垂直位移监测精度设计

垂直位移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制定其精度要求。表2-1、2-2分别为垂直位移监测网和垂直位移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表2-1 垂直位移监测网精度要求

表2-2 垂直位移观测点精度要求

注: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是相对于最近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而言。

其中承台沉降观测点可采用四等垂直位移观测等级进行观测,墩身和梁体观测点应按三等垂直位移观测等级观测。

(2)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设计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及工作基点主要用作水平位移监测的控制基准。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工作基点应符合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其精度应符合表2-3的规定。变形观测点参照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表2-3 水平位移监测网精度要求

变形监测网布测

变形监测网包括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它们是变形监测的基础,因此监测网点应选设在变形区域外、地质情况良好、不易发生变形的地段。基准网点是变形监测的首级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硬、安全隐蔽和便于长期保护的地方埋设。当基准点的数量和密度不能满足对变形体进行直接观测的需要时,应在基准网的基础上加

密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一般应设在离观测点较近且稳定可靠的地方。一般而言,基准点、工作基点到桥址中线的距离分别宜为100~200m、50~100m。

考虑到“三网合一”的设计理念,本工程变形监测网将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桥梁精密施工控制网进行扩展。

3.1 高程基准网及工作基点

利用精测网布设的精密高程控制网点来建立变形监测高程基准网和工作基点,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不大于200m时,可满足垂直位移监测需要。使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或其它同精度水准仪,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其精度要求见表3-1。

表3-1 高程工作基点观测限差要求

3.2 平面基准网及工作基点

利用精测网建立的施工平面控制网(B级GPS)作为平面基准网,利用加密的高程工作基点兼作平面工作基点,平面基准点(含工作基点)间距满足不宜大于200m。

3.3 监测网的复测

为了确保变形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准网和工作基点网进行复测。监测网复测周期根据控制点稳定情况和变形观测的精度需要来确定。原则上规定:在基准网建成后3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测,此后每隔6个月复测一次;工作基点的复测周期原则上应为每月至少一次。实施过程中根据控制点的稳定性调整复测周期,也可根据各点稳定情况和实际需要采取全面复测与局部复测相结合的方案进行监测网的复测。

变形观测点布设

4.1 变形观测点设置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每个桥墩承台、墩身及梁体上设置观测点。观测点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 承台观测点为临时观测点,当墩身观测点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点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承台观测点分为观测点-1、观测点-2,前者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后者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2) 墩身上埋设2个观测点。墩身观测点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亦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对应墩身埋点位置的顶帽上。

(3) 根据本桥梁施工的特殊情况,可按每10孔选择1孔的近似比例进行徐变变形观测,重点桥跨部分应逐跨布置测点进行观测。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个。

4.2 变形观测点规格

(1) 承台观测点

参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附录中的规定,按图4-1标准埋设承台观测点。

图4-1 桥梁承台观测标埋设尺寸示意图(略)

(2) 墩身观测点

墩身观测点采用不锈钢材质,详见图4-2。

图4-2 墩身观测标构造及埋设尺寸示意图(略)

监测周期及频次

5.1 桥梁墩台沉降变形观测

在每个桥梁墩台的承台施工完成后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表5-1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表5-1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5.2 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梁体徐变变形观测需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开始布置测点,并在张拉预应力前进行首次观测,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足表5-2要求。

表5-2 梁体徐变观测频次

梁体测量间隔表

观测阶段观测周期

梁体

预应力张拉期间张拉前、后各1次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安装前、后各1次

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碴轨道铺设前张拉完成后第1天

张拉完成后第3天

张拉完成后第5天

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

无碴轨道铺设期间每天1次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第0~3个月,每1个月为一测量周期第4~12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第13~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变形观测方法

1.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确定变形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进行。

2. 观测方法

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变形监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每个观测点首次坐标或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应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依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外业观测。对于陆地部分的垂直位移观测点,可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观测;对于水中桥墩垂直位移观测点,应按跨河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水中墩的水平位移观测亦应根据实际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 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变形分析的参考点;

(3) 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4) 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观测宜使用同一水准尺;

(5) 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以及固定观测员;

(6)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次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7)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8) 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高程是否有变动。

4. 变形监测的平行检测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在上述变形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还将组织不少于监测工作总量30%的平行检测工作,以确保线下工程变形监测工作质量满足无碴轨道评估技术要求。

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整理

7.1 监测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要求真实,杜绝弄虚作假。应按照观测时间的要求,及时进行沉降和徐变观测,各次观测宜在当日相同或相近时间进行。观测数据应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填写,现场测量原始记录要建档保存,每月将采集数据整理,以书面及电子两种形式同时报送相关单位,报送的数据采用电子表格记录,数据格式统一。

7.2 监测数据分析处理

(1) 墩台或梁体变形曲线分析

对采集数据及时整理,绘出变形观测曲线。通过绘制的单墩或梁跨的变形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阶段墩台基础及梁跨的变形过程。

(2) 对多个墩台沉降归纳、分析

对多个桥墩沉降进行整体分析,由单墩沉降曲线绘制出多个桥墩的沉降曲线,以便了解和掌握相邻桥墩的不均匀沉降趋势。

(3) 计算变形与实际变形的比较分析

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梁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对理论计算的沉降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的规定:“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d后,L≤ 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L>50m 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或14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估算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

(4) 对桥梁沉降的判断

根据沉降观测及其对比分析结果,对全线桥梁是否满足现行的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判断,确定桥梁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最终确定铺设无碴轨道时机,及时采用措施确保列车运营的安全和舒适。

7.3 数据汇总、管理

对测量数据建立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变形缝施工工艺

变形缝施工工艺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施工工艺情况: 1、在安装建筑变形缝装置之前应认真检验变形缝槽口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多余部分应凿去,缺损部分应修补,过深过宽部分需直筋加固,确保槽口的平直度和坚固性。 2、楼地面变形缝装置应满足本图集构造详图的要求,如不能满足应做凹槽或基台,并与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用膨胀螺栓固定。使用M6的膨胀螺栓埋入最小深度为40mm,使用M8的膨胀螺栓埋入最小深度为50mm。 3、安装时以变形缝中心为基点,根据所选型号,按图集要求向两侧放样,定出固定铝合金基座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膨胀螺栓的位置,间距符合安装图纸要求。 4、按实际要求安装阻火带。 5、再缝隙连侧基层及止水带两边用专用基层胶黏剂涂刷,将止水带平铺贴再混凝土基层上并用相应工具压实。止水带固定后两侧与混凝土结合部位不得有气泡或开口现象。 6、将铝合金基座放入槽口,调整好设计标高,使纵坡,横坡与装饰面保持一致,用膨胀螺栓固定铝合金基座。

7、将滑杆按设计间距布置,初步固定。 8、盖上面板,用螺栓固定。安装完毕后,变形缝装置表面盖板应与地坪纵坡、横坡保持一致。 9、根据需要嵌入橡胶条、大理石或其他材料。 10、个别接缝处应注入填缝胶并刮平。 11、屋顶缝应特别注意接缝处理。特殊节点及配件由厂家专门加工。详见屋面变形缝平接示意。 12、按节点图处理两种不同型号变形装置。详见屋面变形缝与外墙连接构造。 变形缝施工注意事项: 1.伸缩缝安装前首先检查伸缩缝开槽宽度与伸缩装置的间隙是否符合温差要求。间隙中是否清理干净,待检查验收合格后安装。 2.为防止安装过程伸缩缝装置产生的变形,保证伸缩装置与两侧路面的平顺,采用”吊缝固定法”,即采用长3米,25#工字钢垂直于槽放置,间距1米,用∩钢筋在工字钢上将伸缩缝吊起同工字钢靠紧固定,用仪器检查平整度、顺直度合格后予以焊接。这样即可控制焊接时伸缩装置的变形,又可保证伸缩装置安装的整体质量。 3.在止水胶带下填塞苯板的方法,不能很好的保证浇筑槽内砼时两梁的间隙及严密性,而影响施工质量,为此采用在安装前伸缩缝钢梁前端根据锚固槽深度,焊上2毫米铁挡板,两板内再填苯板支撑的方法,用以保证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 2,总建筑面积约23 万m 2,地下建筑面积约8.7 万m 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 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变形监测方案

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街)地下人防工程 兼顾道路改造工程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三亚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兼顾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8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监(检)测编制依据 (5) (一)、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5) (二)、专业测量执行标准 (5) (三)、鉴定执行标准 (6) (四)、监(检)测执行标准 (6) (五)、监(检)测记录 (6) 三、影响本工程监(检)测的几种不利因素: (6) 四、本工程整体监(检)测方案 (7) (一)监(检)测内容 (7) (二)本工程监(检)测步骤 (7) (三)本工程监(检)测方法 (7) 1、竖向沉降位移监测 (7) 2、基坑支护桩位移监测 (7) 3、降水井、回灌兼观测井液面高度监测 (8) 4、人防本体竖向沉降监测 (8) 5、周边建(构)筑物裂缝监测 (8) 6、对周边建(构)筑物构件强度检测 (9) 7、结构加固补强 (9) (四)监测频率 (9) (五)监测报警 (10) 五、内页分析及成果整理 (10) 六、人员安排 (10) 七、时间安排 (11)

八、监测检查注意事项 (11) (一)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11) 1、项目专人负责制: (11) 2、持证上岗制度: (11) 3、检查人员分级制度: (11) 4、三级审核制度: (11) (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2) 1、安全措施 (12) 2、高空安全保障措施 (14) (三)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5)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三亚市解放路人防兼顾道路拓宽工程 2、工程地点: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路) 3、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板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乙类,正常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为6度。 4、总建面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67910㎡。主体工事长约1023m,宽33.4m,局部宽度?m。整体地下两层 5、人防等级:甲类核6级,常6 级人防工程,2个二等人员掩体部,14个物资库。 6、口部及风井:总计有29个出地面口,两侧总计有?个出地面风井。 7、地下埋深:地下一层顶板位于,中板位于,地下二层底板位于 8、支护形式:(附图) (1)挡土桩采用H300@800工字钢,钢长20-22米。 (2)截渗墙: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P.C32.5水泥用量300Kg/m3 9、降水井和回灌及监测井:降水井72个,回灌及监测井14眼。 10、高程点:面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1:整体平面图 。 图2:解放路1轴至26、129轴至146轴剖面图

变形缝工程施工方案

变形缝施工方案 (一)外墙变形缝处理 1 根据设计中柱与墙、墙与墙、柱与柱间不同结构间及伸 缩缝的平面或转角方式,按设计尺寸、用0.6厚不锈钢分 别压型各类折形如设计。 2 清除伸缩缝内杂物直至干净以及清除伸缩缝两边墙或柱 保证聚苯板和不锈钢固定牢固。 3 切割聚苯板,从上不到下粘贴于缝内直至牢固,保证不 掉落不偏移。 4 根据设计尺寸用吊线锤吊线弹出不锈钢边线以便控制。 5 根据弹线尺寸位置将不锈钢及小网钢板网用胀锚螺栓间 距500MM固定,个别脆弱部位加强加密固定。 6 将小网钢板网固定与墙体两边。 7 粉刷时将不锈钢板两侧预埋部份包括小网钢板网覆盖于 粉刷层内。 8 外墙粉刷及涂料施工时,保证钢板的接缝顺直及不受污 染,保持不锈钢板外观平整光洁。 (二)内墙变形缝处理 1. 清理缝内杂物及缝边固定位置杂物以便固定铝合金。 2. 根据不同结构类型,预制铝合金中心板、铝合金底框、 铝合金盖板及铝锚夹。 3. 根据设计尺寸弹出铝合金边框线保持直线。 4. 利用弹出线将铝合金底框及铝合金中心板用膨胀螺 栓沿线固定,保持直线及平整度。 5. 将铝合金盖板用铝锚夹与铝合金底框、中心板连接牢 固。 6. 将粉刷面层与盖板及框的连接处用油膏嵌缝,保持柔 性连接。 7. 保持铝合金盖板平整光泽。地面伸缩缝处理 8. (三)地面伸缩缝处理 1 根据不同形式预制5厚不锈钢板按设计水平面宽度 150MM。 2 清除地面伸缩缝内杂物及缝边杂物以便固定。 3 用卷材留槽铺设于缝内固定缝边。

4 沿缝两边间距500MM锚固折形镀锌铁皮。 5 将岩棉填入缝的卷材凹槽内。 6 涂抹胶泥于缝两边,保持平整。 7 将5厚不锈钢盖板与膨胀螺丝焊接牢固,经压挤与地面 粘结牢固。 8 控制盖板高度与地面粘结牢固,保持与地面装饰层同一 高度,无接搓高低缝。 (四)屋面变形缝 1. 屋面变形缝板与板之间及板与墙之间的变形缝两种, 根据缝的方式先行预制面板1厚铝盖板。 2. 清理缝内杂物及缝边杂物。 3. 弹出缝外砌体分隔外线,保持直线。 4. 在缝边弹线部分用1厚凹形铝板铺设于缝边用射钉固 定。 5. 在线内缝边铝板上,两边和单边砌120砖砌体高 250mm,并在外侧用1:3的水泥砂浆粉刷2公分。 6. 在砌体夹缝底部的铝板上塞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嵌缝。 7. 在缝边砌体外侧面从上到下铺设卷材附加层。 8. 防水屋面施工时,将卷材翻上盖在砌体外侧及砌体顶 面的附加层上,但在缝内断开不连接,固定牢固。 9. 沿砌体顶部铺设附加卷材盖于缝上,用于托聚苯乙烯 塑料棒,并在其上再次覆盖卷材附加层,该卷材顺砌 体两边盖于屋面卷材上翻部分。 10. 将成型1厚铝板用水泥钉在侧面间距300固定。

最新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综合楼工程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上八层(局部三层、五层),设地下室二层,预计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9.0m左右。挡土结构和支承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止水桩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大量土方为支撑和支挡下挖土。 地理位置处于解放东路、茶局路交汇处西北角,场地为原供电局旧址。基坑四周建筑物密集,东侧为十层交通大厦,其余四周为4-5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紧邻基坑为110KV城中高压变电所,该所为本工程监测的重点。 设计单位:工程桩为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围护桩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土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

沉降观测及基坑变形监测方案计划

一、测区概况 1、地理位置 待建的秦皇岛恒大城位于秦皇岛市火车站北侧,本次涉及沉降观测及基坑变形监测建筑物为:5#、6#地块(6#地块1、2标;5#地块、6#地块3、4标)拟建的住宅及商业建筑,该标段位于规划北港大街南侧,迎宾北路由标段中间穿过。 项目工程为剪力墙结构,桩筏、筏板基础,一般为地下2层,地上5—49层。该项目由荆州市晴川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恒大地产集团秦皇岛恒大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依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按国家规范,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均进行沉降观测。 本次沉降观测工程范围主要包含住宅及配套工程。基坑监测部分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需要进行基坑监测部分。 二、工作任务 恒大城5#、6#地块3、4标段建筑沉降观测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按《规范》要求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建点后,从±0开始进行两次测量,并取各点两次高程中数作为该点的初始高程,结构封顶前按上表设计的次数监测;竣工前按封顶后间隔1个月、2个月、竣工前;竣工后第一年监测3次数;第二年监测2次。个别建筑在外装修前还需重新布设观测点,换点后应同时测量2次(取其平均数做为起始值)。每栋建筑封顶后还应监测约8次;合计344

次;5#、6#地块沉降观测总计观测次数为771次。 5#、6#地块沉降观测点布设具体位置详见沉降观测布点示意图。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及甲方要求,本工地建筑物沉降进行至主体竣工验收及使用运行两年,当沉降速度小于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否则应增加观测次数,本方案中规定的观测次数仅作为参考。 但是当监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监测方案: 1、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3、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 4、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5、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如需另外增加观测次数,甲乙双方另行协商。 三、测量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GJJ885)(GJJ8-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经甲方审批的《秦皇岛恒大城5#、6#地块沉降观测及基坑变形监测方 案》 四、水准基点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外墙变形缝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简况2 2.1工程总体简况2 2.2设计简况2 三、施工准备3 3、1、材料准备3 3、2、机具准备3 四、施工方案3 4.1、工艺流程3 4.2、槽口处理:4 4.3、安装止水带4 4.4、放样(安装配件前准备工作)4 4.5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4 4.6滑杆及中心板安装5 4.7铝合金盖板安装5 4.8检查6 五、质量、安全、消防控制措施7 5.1、质量控制措施7 5.2、安全、消防控制措施7 六、成品保护8

一、编制依据 1、云台花园建筑施工蓝图; 2、西南图集11J12;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范(JGJ80-91);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1); 二、工程简况 2.1工程总体简况 序号工程内容 1 工程名称云台花园安置房工程 2 工程地点巴中云台街望王路西段、望王山山腰下段、巴中市文化馆北侧 3 建设单位巴中兴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广州市宏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 承包范围建筑、装饰、安装(不含消防、电梯)、绿化、二次装修、高 压配电。 7 合同工期暂定总工期425个天,从2013年7月1日~2014年8月30日。 8 质量标准合格标准,争创市“优质样板工程”。 9 工程类别商住楼 2.2设计简况 基础型式旋挖灌注桩基础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

栋号建筑面积平面 形状 层数高度埋深+0.000 电 梯 楼 梯 A1# 6163.35 A1-6#楼呈一字形排列,每两栋紧靠,栋间设置变形缝-1F,9F 27.85m 6.05-7.0 415.05 每 栋 各4 部 电 梯 双 跑 式 A2# 6163.35 A3# 10728.645 18F 56.25m 3.2- 4.15 423.35 A4# 10728.645 A5# 23980.8 -4F,27F 85.45m 17.75-24.85 423.35 A6# 23980.8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铝合金基座、不锈钢盖板、橡胶止水带、止水胶条、膨胀螺栓、填缝密封膏(或油膏麻丝)等 3、2、机具准备 锤子、吊篮、墨斗、细钢丝、冲击钻、手枪钻、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卷尺。 四、施工方案 4.1、工艺流程 槽口处理→安装止水带→放样→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滑杆及中心板安装→铝合金盖板安装→检查→交验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综合楼工程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上八层(局部三层、五层),设地下室二层,预计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9.0m左右。挡土结构和支承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止水桩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大量土方为支撑和支挡下挖土。 地理位置处于解放东路、茶局路交汇处西北角,场地为原供电局旧址。基坑四周建筑物密集,东侧为十层交通大厦,其余四周为4-5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紧邻基坑为110KV城中高压变电所,该所为本工程监测的重点。 设计单位:工程桩为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围护桩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土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

外墙变形缝施工方案

云台花园 外墙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云台花园工程工程经理部 2013年05月05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简况 (3) 2.1工程总体简况 (3) 2.2设计简况 (4) 三、施工准备 (4) 3、1、材料准备 (4) 3、2、机具准备 (4) 四、施工方案 (5) 4.1、工艺流程 (5) 4.2、槽口处理: (5) 4.3、安装止水带 (5) 4.4、放样(安装配件前准备工作) (5) 4.5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 (5) 4.6滑杆及中心板安装 (6) 4.7铝合金盖板安装 (6) 4.8检查 (7) 五、质量、安全、消防控制措施 (7) 5.1、质量控制措施 (7) 5.2、安全、消防控制措施 (8) 六、成品保护 (8)

一、编制依据 1、云台花园建筑施工蓝图; 2、西南图集11J12;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范(JGJ80-91);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1); 二、工程简况 2.1工程总体简况

2.2设计简况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铝合金基座、不锈钢盖板、橡胶止水带、止水胶条、膨胀螺栓、填缝密封膏(或油膏麻丝)等3、2、机具准备 锤子、吊篮、墨斗、细钢丝、冲击钻、手枪钻、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卷尺。

四、施工方案 4.1、工艺流程 槽口处理→安装止水带→放样→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滑杆及中心板安装→铝合金盖板安装→检查→交验 4.2、槽口处理: 1)、量好变形缝装置铝合金尺寸确定出槽口的宽度,并用墨斗打线, 2)、分别从槽口至两侧90mm处纵向切出深度为400(H=40 mm)的“L”型槽口 3)、清理槽口面至平整,并保证施工基面的平整度、直线度、垂直度。 4.3、安装止水带 (1)再次平整清洁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酥松,如果为确保平整做过表面处(特殊情况可用水泥砂浆抹平),尽量使其较为干燥才宜进行安装。 (2)在缝两侧平面层及止水带两边,用胶粘剂按每平M200克的比例涂刷,待基本不沾手时,将止水带平铺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表面较为平整的板材压平压实。 (3)确保止水带接口无污物的情况下,然后按在止水带接口涂上专用搭接胶。待完全干燥再次涂抹,等胶干到不粘手,再压平,压实。 (4)在与止水带水平转接中如遇到水平转接,阴角,阳角接头处根据现场情况剪截。 4.4、放样(安装配件前准备工作) 在缝的两侧确定出铝合金框架位置,同时确定出膨胀螺栓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4.5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 (1)、根据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用电锤钻孔安装。 (2)、以缝中心(W)将铝合金基座对称放入槽口,用膨胀螺栓将基固定。(确保铝合金基座接在同一平面,务必确保各个基座接头处基座的滑杆放置口连接一致,以便滑杆能在轨道内水平移动)

变形缝施工工艺

变形缝施工工艺 一、屋面变形缝施工工艺标准 1材料准备:基层处理剂、防水卷材、密封材料等。 2施工机具:喷灯、腻刀、铁锹、灰斗及防烫伤的皮手套、工作鞋等有关施工机具。 3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修整→喷涂基层处理剂→变形缝内填填充材料→附加层防水层→变形缝顶部加扣盖板→清理与检查修理 3.1基层表面清理、修整:检查基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加以清扫,出现缺陷应及时加以修补。 3.2喷涂基层处理剂:在已干燥的檐口的基层上喷涂处理剂,以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 3.3变形缝内填填充材料: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3.4附加层:变形两侧交角处应粘铺 1 至 2 层卷材附加层。 3.5做防水层: 3.5.1等高变形缝类型中,卷材应满粘铺至墙顶,然后上部用卷材覆盖,覆盖的卷材与防水曾层粘牢,中间应尽量向缝中下垂,并在其上放置聚苯乙烯泡沫棒,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卷材,两端下垂并与防水层粘牢。 3.5.2高低跨变形缝中,首先低跨的防水卷材应铺至低跨墙顶,然后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卷材封盖,其一端与铺至铺至墙顶的防水卷材粘牢,另一端用压条钉压在高跨墙体凹槽内,用密封材料封固,中间应尽量下垂在缝中。 3.6变形缝顶端加口盖板: 3.6.1 等高变形缝类型中,变形缝顶部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 3.6.2高低跨变形缝类型中,在高跨墙体凹槽上部钉压金属合成高分子盖板,端头由密封材料密封。 3.7清理与检查修理:对已完工的天沟、檐沟防水卷材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修整,并同时将杂物清理干净 二、外墙变形缝处理 1.根据施工现场柱与墙、墙与墙、柱与柱间不同结构间及伸缩缝的平面或转角方式,按照图集要求的计尺寸、用0.6 厚不锈钢分别压型各类折形如设计。 2.清除伸缩缝内杂物直至干净以及清除伸缩缝两边墙或柱保证聚苯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1)

XXX三期基坑支护 监 测 方 案 XXX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月十二日

XXX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工程概述 工程概况 本工程合肥市XXX?XXX项目三期基坑支护指定分包工程由合肥新站XXX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工程地点位于合肥市万佛湖路与潜山路交口西北侧ZWQTC-036地块。 合肥市XXX?XXX项目三期基坑支护指定分包工程由江苏东南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基坑支护详见设计图纸。 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 、本工程支护范围内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粘土、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基坑底落于粘土中,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主要为上承滞水。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基坑靠近星光东路有较多管线,北侧会所周边有天然气管道。经放线,管道在基坑上口线外侧3m,对基坑施工无影响。 、本次设计图纸分为4个剖面,分别为1-1剖面、1a-1a剖面,2-2剖面、3-3剖面。 1-1剖面设计为Φ800旋挖桩,间距,桩长10米,距桩顶2m处设置一道锚索,基坑内侧喷锚护面。1a-1a剖面设计为Φ1000旋挖桩,间距,桩长15米,基坑内侧喷锚护面。 2-2剖面、3-3剖面设计为土钉墙。潜山路一侧设计为自然放坡,放坡比例为1:。 地下底板面标高为,基坑开挖深度为约,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 ①层杂填土(Q ml)——层厚~,层底标高为~。褐、褐灰,褐黄、黄褐色等,湿,松散状态,状态不均匀。该层主要成分为粘性土,表部主要含碎砖石、砼块等建筑垃圾,含有植物根茎,局部地段夹生活垃圾和淤泥质土等。 ②层粉质粘土(Q 4 al+pl)——此层仅局部分布,层厚~,层底标高为~。褐灰、灰黄色等,可塑状态,湿,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氧化铁、铁锰结核及高岭土等。 ③ 1层粘土(Q 3 al+pl)——层厚一般为~,层底标高为~。灰褐、褐灰、灰黄、褐黄色等,一般为硬

隧洞施工期收敛变形监测方案样本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 执行技术规范和编制依据 (1) 3 资源配置 (1) 3.1 人员配置 (1) 3.2 设备配置 (2) 4 隧洞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2) 5 隧洞变形监测方案 (3) 5.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3) 5.2 洞内施工期变形监测 (3) 5.3 变形监测频率 (4) 5.4 变形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 6 隧洞沉降观测 (6) 6.1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设 (6) 6.2 沉降观测方法及频次 (7) 6.3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8) 7 测量记录及资料管理 (8)

1 工程概况 吉林省中部供水辽源干线施工三标段工程项目位于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辽源市东辽县。标段桩号33+949~49+657, 线路全长15.708km。主要施工内容包括: 隧洞、PCCP管道、钢管道、附属建筑物、交叉工程、出水闸工程、交通工程及其它临时工程等, 其中, 隧洞长11.347km, 成洞洞径2.6m; PCCP管道直径2.2m, 长3.937km; 钢管道( 包含钢管外包混凝土段) 直径2.2m, 长0.424 km。 本标段线路总体走向由北向南, 地势由高到低再到高, 地貌单元主要有河谷堆积地形(漫滩阶地)、剥蚀堆积地形(波状台地)和构造剥蚀地形(低山丘陵)。沿线山势起伏, 植被较发育, 洞室最大埋深135m。本标段穿越地层岩性主要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层、中更新统冲洪积堆积、始渐新统泥岩和砂岩, 侵入岩为燕山及华力西期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其中2#隧洞根据地质资料划分围岩类别为: Ⅱ类围占42.7%、Ⅲ类围岩占24. 0%、Ⅳ~Ⅴ类占33.3%。3#隧洞根据地质资料划分围岩类别为: Ⅱ类围占20.9%、Ⅲ类围岩占33.9%、Ⅳ~Ⅴ类占45.2% 2 执行技术规范和编制依据 施工测量依据如下: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Q/CR9218- 3 资源配置 3.1 人员配置 主要监测人员见表3.1。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共9页word资料

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 1#、5#、8#号住宅楼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康庄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9年2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1.1. 施工图纸 (2) 1.2.主要规程规范 (2) 1.3.其他 (3) 2. 工程概况 (3) 3. 施工部署 (3) 3.1.人员部署 (3) 3.2.监测管理程序 (4) 4. 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4) 4.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4) 4.2.监测目的和内容 (4) 5. 监测要求及准备 (5) 5.1.监测要求 (5) 5.2.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6)

5.3.对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6) 5.4.主要测试设备 (6) 6. 监测方法 (6) 6.1.肉眼观察 (6) 6.2.基坑外半永久性基准点的布置 (7) 6.3.水平位移监测 (7) 6.4.监测频率 (7) 6.5.变形控制标准 (7) 6.6.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 (8) 6.7.其它注意事项 (8) 6.8.监控报警值 (8)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3.1.人员部署 3.1.1.项目部组织机构

项目部施工监测管理人员为岳秀记,负责本工程的基坑变形监测工作;分包单位的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一系列监测管理制度,做到持证上岗。 4.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4.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4.2.监测目的和内容 监测目的: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X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公司 2016年12月01日 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XXX标段,桩号范围3+400~6+95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XXX.。本工程等级为II等;河道堤防级别为3级,施工临时工程为5级。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供水标准:农业灌溉供水设计保证率为95%。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对图纸较差处、渗水严重处、边坡较陡处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安全员立即采取措施和报告监测组。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2、坡面观测: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GPS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实施 1、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1.1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工作基点,其中工作基点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本标段工作基点选择桩号点。 变形点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每100m布置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左1-32,右1-32。以及对南岸6+581,南岸4+390、北岸5+160、4+000-4+100段附件的建筑物等进行加密监测。 1、顶部用沉降钉垂直植入混凝土中,孔深不小于50mm,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边坡的变形观测如下: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为:2.1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

佳·克拉项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佳·克拉基坑开挖图; 2、佳·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佳·克拉。 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东西长约。 本工程±绝对标高为。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西塔筏板厚度为1500mm,开挖深度为,,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 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

(二)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 ①粉质粘土(Q 4 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层面标高~。 al+pl):该层除区域缺失外,基本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冲、洪积成因,青灰色, ②圆砾(Q 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击,中密-密实,接触排列,磨圆度较好,颗粒形状呈圆状-亚圆状,级配较好,颗粒间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粉土,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变质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等,中风化,圆砾一般粒径为~,偶含卵石及漂石。层面埋深~,厚度~,层面标高~。 ③强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微裂隙及风华裂隙较发育,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强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层面埋深~,厚度~,层面标高~。 ④中风化泥岩(N):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半成岩,褐红色-灰绿色,见微裂隙,致密;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长石、石英等为主,泥钙质胶结,碎屑结构,巨厚层状构造,岩芯呈短桩状,具有遇水易软化的特点,未经扰动时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层面埋深~,勘察厚度~(未揭穿),层面标高~。 (三)气象 天水市气候类型属暖温带轻冰冻中湿区,据天气气象局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历年最冷月相对湿度平均62%,最热月平均湿度73%,年最大降水量,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多暴雨,夏季多东北风,夏季平均风速s,冬季多东风,冬季平均风速s,30年遇最大风速s,年雷暴日天,年沙暴日天,年雾日数天,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5cm,地表有季节性冻土,标准冻土深度,场地内无地表水。 (四)地下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②圆砾

外墙变形缝(转角)施工方案

外墙变形缝(转角)施工方案 一、 槽口预留及处理. 1、 槽口预留处理成如图1所示形状、 中W为伸缩缝缝宽。 2、 持整条缝的直线度。 3、 清除干净缝内杂物及垃圾。 二、贴止水带. 1、 将安装基面清理干净。 2、 装基面贴合宽度如图2。 3、 实。完成后如图2所示形状。 4、 长度10cm左右。 5、 连续贴过。20cm,并用金属压住固定。 6、 落水管即可。 7、止水带分断可用美工刀划断。 二、安装铝合金基座、止水胶条。 1、 的位置标记到安装基面上。 2、 3、 摆上铝合金基座,拧上M4自攻螺钉。 4、在铝合金基座上安装止水胶条。图3所示形状。 5、 用铝合金切割机锯断。 三、安装滑杆、盖板. 1、 到铝合金基座上。 2、 装的部位。 3、 摆上盖板,拧上滑杆螺丝。完成后如图4所示形状。(同产品图)。 4、 盖板接头处两边对齐。 5、 铝合金盖板分断可用钢锯锯断,用铝合金锉刀锉平。不锈钢盖板 分断可用角磨机装1mm或2mm砂轮切割片切断再磨平

变形缝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铝合金基座、铝合金盖板、橡胶止水带、止水胶条、膨胀螺栓、填缝密封膏等 2、机具准备 锤子、梯子、墨斗、细钢丝、冲击钻、手枪钻、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卷尺。 二、基层处理: 1、所有变形缝内必须清理干净。有凸凹的情况则需要剔凿和抹灰修补。 2、墙面光滑平整,使铝合金基座和盖板能与墙面紧密相贴。 3、材料进场后检验加工尺寸是否准确,品种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序 基层清理→安装止水带→放样→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滑杆及中心板安装→铝合金盖板安装→检查→交验 四、施工工艺 (一)、铝合金基座变形缝安装工艺: 1、基层清理: 1)、量好变形缝装置铝合金尺寸确定出槽口的宽度,并用墨斗打线, 2)、清理基层面至平整,并保证施工基面的平整度、直线度、垂直度。 2、安装止水带: 1)、再次平整清洁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酥松,如果为确保平整做过表面处(特殊情况可用混凝土抹平),尽量使其较为干燥才宜进行安装。 2)、安装止水带: ①、在缝两侧平面层及止水带两边,用胶粘剂按每平米200克的比例涂刷,待基本不沾手时,将止水带平铺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表面较为平整的板材压平压实。 ②、确保止水带接口无污物的情况下,然后按在止水带接口涂上专用搭接胶。待完全干燥再次涂抹,等胶干到不粘手,再压平,压实。 ③、在与止水带水平转接中如遇到水平转接,阴角,阳角接头处根据现场情况剪截。 3、放样(安装配件前准备工作): 在缝的两侧确定出铝合金框架位置,同时确定出膨胀螺栓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4、铝合金基座及框架的安装: 1)、根据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用电锤钻孔安装。 2)、以缝中心(W)将铝合金基座对称放入槽口,用膨胀螺栓将基固定。(确保铝合金基座接在同一平面,务必确保各个基座接头处基座的滑杆放置口连接一致,以便滑杆能在轨道内水平移动) 5、滑杆及中心板安装:, 在中心板两侧及铝合金基座,打M8的孔,用镙杆与丝帽固定,在中心板(底层铁板)上中心向长度方向画与两边平行直线,在按每50mm间距在(中心板)

深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1) 四、基坑支护方案 (1) 五、监测目的及要求 (2) 六、工程地质概要 (2) 七、监测内容 (3) 八、监测频率 (8) 九、测试主要仪器设备...................................... - 11 - 十、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 11 - 十一、监测人员配备........................................ - 14 - 十二、监测资料的提交...................................... - 15 -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CENTER工程,本子项为通风中心;工程号为HB1001,子项号为VX。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南岸乡。 通风中心长58.60m,宽33.10m,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为22.900m,消防高度(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为22.200m,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956.19㎡,建筑面积4298.00㎡。 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Ⅰ类建筑。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2012) 7、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基坑 1-2交A-B,1-2交E-F,开挖的基坑深度较大约为8m,放坡系数80°,近似垂直开挖,如破坏后果较严重,因此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1。 基坑其他位置地势相对开阔,无相邻建筑等级评定为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0。

关于抗震型变形缝施工方案

关于抗震型变形缝施工方案 对于建筑变形缝地面抗震型施工方案,我们可以根据下面所提供的的信息作为参考,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 安装流程: 一:槽口处理: 1、量好变形缝装置铝合金尺寸确定出槽口的宽度(宽度L=90mm,H=40mm),并用墨斗打线, 2、分别从槽口至两侧90 mm处纵向切出深度为400(H=40 mm)的“L”型槽口 3、清理槽口面至平整,使之锏胶鲜士度和深度(L=90mm,H=40mm)),并保证施工基面的平整度、直线度、垂直度。 二:安装止水带: 1、再次平整清洁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酥松,如果为确保平整做过表面处理(特殊情况可用混凝土抹平),尽量使其较为干燥才宜进行安装。 2、,安装止水带:①、在缝两侧平面层及止水带两边,用胶粘剂按每平米200克的比例涂刷,待基本不沾手时,将止水带平铺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表面较为平整的板材压平压实。(本文由中科变形缝独

家撰写) ②、确保止水带接口无污物的情况下,然后按每平米50克(一两)在止水带接口涂上专用搭接胶。待完全干燥再次涂抹,等胶干到不粘手,再压平,压实。③、在与止水带水平转接中如遇到水平转接,阴角,阳角接头处根据现场情况剪截。 三、放样(安装配件前准备工作):在缝的两侧确定出确定出铝合金框架位置,同时确定出膨胀螺栓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四、铝合金基座(大)及框架的安装: 1、根据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用电锤钻孔安装。 2、以缝中心(W)将铝合金基座(大)对称放入槽口,用膨胀螺栓将基固定。(确保铝合金基座接在同一平面,务必确保各个基座接头处基座的滑杆放置口连接一致,以便滑杆能在轨道内水平移动) 五、滑杆及中心板安装:,在中心板两侧及铝合金基座,打M8的孔,用镙杆与丝帽固定,在中心板(底层铁板)上中心向长度方向画与两边平行直线,在按每60 mm间距在(中心板)上打孔(配合螺钉),装上螺钉,并在下方轻旋上滑杆至不能自动掉下为宜。平衡拿起中心板(带有滑杆及小件型材),依次从铝合金基座(大)一侧将滑杆两头穿入其中(注:各个滑杆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按上面步骤依次装中心板,压入橡胶嵌条,并调整位置,确保同一工作面,两边橡胶嵌条呈平行状。最后紧旋螺钉,紧固变形缝装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佳·5.4克拉项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5.4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地层岩性 (1) (三)气象 (2) (四)地下水 (2) 三、施工部署 (3) (一)人员部署 (3) (二)监测管理程序 (3) (三)测量检测部署 (3) 四、深基坑监测要求 (3) (一)监测要求 (3) (二)、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4) (三)、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4) 五、监测方法 (4) (一)监测仪器及要求 (5) (二)巡视检查 (5) (三)监测点的布置 (5) 六、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5) 七、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6) 八、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 (6) 九、作业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6) 十、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6) 十一、应急预案 (7) (一)应急救援部署 (7) (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及预防 (8) 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佳·5.4克拉基坑开挖图; 2、佳·5.4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5.4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5.4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佳·5.4克拉。 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59.3m-82.7m,东西长约48.7m-118.5m。 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1198.000。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11.77m;西塔筏板厚度为1 500mm,开挖深度为11.47m,,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10.27m。 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 (二)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①粉质粘土(Q4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1.50~23.20m,层面标高 1195.19m~1214.0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