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基于互动式教学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以《红楼梦》为例

作者:樊宝玲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内容摘要】研究整本书阅读,立足课标,基于互动式教学法,提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等互动式阅读,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精深阅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淀、思考,用阅读来指导写作,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

自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探讨”设置为十八个任务群之一以来,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也成了许多教师首选的整本书阅读内容。但是《红楼梦》语言介于文白之间,情节进展平缓,细节琐碎,距离学生生活年代较为遥远,在碎片化、快餐式阅读泛滥的今天,很难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什么必须读名著,而不是学生喜欢的流行小说呢?因为经典作品具有独创性、持久性典范性和易感性的特点,其“情节和人物内化在虚构的世界中,本身即蕴涵丰富感情、思想与哲理”,对人的审美品质形成、人格的塑造完善都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而经典作品的文学性使得其语言高雅干净纯粹有特点,与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良性的影响与熏陶[1]。面对学生不愿意读名著、没有阅读兴趣这样一个棘手的现状,想把《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顺利地推行下去,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读有思、读有获,必须得讲求一些策略。因此我选择了将互动式教学法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得教与学的双方在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笔者研究整本书阅读,立足课标,基于互动式教学法,提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等互动式阅读,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精深阅读的意识与能

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淀、思考,用阅读来指导写作,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

一、趣味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的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丰厚的阅读积淀,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自然无法深刻认识到名著的文化价值。因此,面对一本在学生看来长而难的著作时,教师则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掘作品中的兴趣点,来进行趣味性的作品导读。王荣生教授说过:“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学不好的地方……不喜欢的地方,使他喜欢;读不懂的地方,使他读懂;读不好的地方,欣赏不了的地方,使他读好,能够欣赏。”[2]

在进行《红楼梦》名著导读时,我的选点就是“木石前盟”和“宝黛爱情”。

很多中学生喜欢阅读网络上玄幻、仙侠类的电子书,还有部分学生对魔幻类的游戏也很感兴趣。基于这一特点,以“神瑛侍者”和“绛株仙草”的故事、“还泪之约”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共读《红楼梦》前五回,赏析《枉凝眉》,诵读“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了解作品中主要人物前世今生的渊源,洞悉红楼梦中人的命运轨迹,部分学生从这种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写作方式中找到了兴趣点,产生了继续阅读的愿望。但仅有这一部分学生的一点愿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的《红楼梦》导读第二个兴趣激发点确定为“宝黛爱情”。高中生情窦初开,对于美好浪漫的爱情有了一丝的向往,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进行导读,引导学生阅读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宝黛相互试探猜疑的纠葛,感受他们之间纯洁高贵而又浪漫的爱意,我们还借助《葬花吟》《杏帘在望》等诗作,来感受宝黛之间诗文唱和的高雅志趣。学生在“宝黛爱情”这个点上找到了共鸣,阅读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同时,教师也从审美趣味与人文品质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读《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意愿有了,但是《红楼梦》的年代感、语言上的疏离感决定了后续仍然会面临时间限制、篇幅宏大等问题,使得有效的整本书阅读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应在降低阅读难度上做出思考。

二、任务分解,降低阅读难度

《红楼梦》前八十回共计六十余万字,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阅读量大、耗时长,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阅读兴趣的保持需要合理的阅读规划来支撑。就像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将马拉松全程分解为一小截一小截的路程一样,如果我们整本书将阅读任务分解细化,降低阅读难度,规定学生每天阅读多少,每周阅读多少,那么学生在达成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便会获得阅读成就感。

我们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内容确定为前八十回,每周集体阅读六回,平均周内每天阅读一回,相当于每天阅读七千至八千字左右,用3-4个月的时间完成整本书集体阅读。七八千字的内容相当于一套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量,而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性强的特征,学生阅读起来并不吃力。这样大大降低了整本书的阅读难度。

三、集体阅读,组建阅读共同体

余党绪老师说:“如果说课外阅读主要是日常的、自发的,是兴趣导向的,那么,整本书阅读则听该是一种组织性、结构性、有功能诉求的教学活动。”[3]如果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那么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个体阅读与集体阅读结合起来,组建阅读共同体。

我们在《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组建的阅读共同体其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困惑,交流阅读收获,形成思想碰撞,撰写阅读心得,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互动展示。同时我们还建立班级亲子阅读群,鼓励家长进行名著阅读,并积极在群内分享阅读体验。家长的阅读体验由学生在班级交流时,向同学分享自己家长的阅读体验文字;而教师再将学生展示自己家长阅读心得的图片在亲子阅读群内共享。

阅读共同体的建立,使得学生之间相互督促阅读,进行思想交流;学生与家长相互鼓励阅读,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平台,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阅读习惯养成之后,也会带动周围的同事亲朋进行阅读,有助于营造社会性阅读氛围。

学生阅读共同体分工合作,解决自己组内的问题。诸如,根据组员喜好,策划了制作“红楼梦中人”书签、绘制贾府人物关系图与贾府平面图、分析“我最喜欢的‘金陵十二钗’”人物、鉴赏“红楼梦诗词”、梳理“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探究《红楼梦》中人物名字寓意、“王熙凤的狠辣与才干”等专题活动,每个组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探究,然后将自己组的探究结果形成文字,在全

班进行展示。

阅读共同体的建立,既督促学生相互监督,进行整本书的精细化阅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从本质上讲等于合作素养、创新素养和实践素养。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不等于是一群人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即PISA考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2015年新增的“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2018年新增的“全球胜任力”,都强调了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互动式”教学法正是在互动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四、问题钩连,促生阅读成就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本书叫《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从台大到北大》,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在北大和台大授课时,以问题为核心,采取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形成的文字稿。课堂采取学生闪问教师闪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等形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碰撞、北大范儿与台大范儿的碰撞、学生与学生的碰撞,产生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文化思考。这样的课程,是师生对历史文化的重新选择、重新创造,老师和学生也都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

在书末,余秋雨先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电脑时代,课程中一切资料性、记忆性、常识性的部分,学生自己就能讲得很好,因此不应该继续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一门好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第一种碰撞发生在古人和今人之间,第二种碰撞发生你们和我之间,第三种碰撞发生在你们相互之间。这三个方位的碰撞构成了一种风生水起的文化现场,每个方位都因碰撞发生了改变。其实,这里的三方位的碰撞在我看来就是生本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也以问题互动的方式来钩连整个阅读过程,每周用三节课的课前时间来进行问答,督促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读中有思考,读后有梳理归纳。如:阅读第三回、第六回、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第十五回和第六十八回,结合林黛玉与刘姥姥进贾府、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计赚尤二姐等情节,全面理解分析王熙凤形象;阅读第二十五回,梳理赵姨娘经历的王夫人三骂、

贾母唾骂、贾政喝退和凤姐不理等情节,体会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思考她对宝玉凤姐施魇术的原因。

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疑惑、困惑、交流、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如“曹雪芹对薛宝钗到底是喜爱还是不喜爱”“贾宝玉在现代社会中算不算渣男”等问题,提出问题之后,鼓励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探讨交流,解决自己的疑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自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深化,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与意识。

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自主置疑,带着问题阅读,读后思考交流解决疑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阅读成就感,其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并且通过阅读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用“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打破碎片化学习,在整体阅读中学习;打破接受式学习,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打破封闭的课堂,在课外生活中学习;打破阅读的瓶颈,在读思结合中学习;打破个人化阅读,在集体互动中学习;打破教师的霸权,在师生互相置疑中学习;鼓励家长阅读,在亲子互动中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用自己的语言经验中获得语感,总结语理,提升能力,从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龚晓丹《叙事学文本分析理论: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访谈》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3]余党绪《整本书阅读或可成为语文教改的发动机》

[4]管向群《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

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对话 “对话”是《课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对一般的阅读行为来 说,“对话”仅仅是读者与文本在进行心灵的交流,而作为阅读教学来说, 则涉及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故《语文课程标准》是如此阐述的:“阅读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 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 教学方式。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学 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 景,接受感染和熏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 个性化解读。 (一)阅读教学“对话”的基本原则 1.对话是民主平等的 过去的谈话法,虽然表面上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但实质上教师仍然

是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教学对话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 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 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的 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都乐于、善于 “对话”。 2.对话是互动共进的 即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 本的不同体验的方法,相互交换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教学是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应 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特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承载着知识、思想、情感等多项教学目标,所以,阅读教学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片面性的、随意性的、错误的理解也是无效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难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要提高阅读能力则应通过阅读实践对作品的理解有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由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由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实践、独立思考、修正错误才能真正获得能力,这是任何别人都代替不了的。我们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不论正确与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师生平等、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良好的教学风气。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近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活动的“牵”、“灌”、“关” 赵江先生说:“传统的阅读教学,大抵脱不了教本里的课本,将一篇课文分解成课时教学,扫清障碍、整体感知、部分深究,最后回到整体。这种思路与模式下的教学,不免会烙上繁琐分析、感性抽象、知识本位的印痕,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人文精神却也因此弱化和退隐。”是啊!这是当代课堂一个隐形的范式,就是教师主宰下对学生的严格控制和管教。学生必须听命于教师,达到教师规定的要求。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失落,他们总是处于被训诫、被灌输、被指挥的地位,独立思考受到抑制,情感体验荡然无存,创新意识惨遭扼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安排-最新文档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安排 一.教学设想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日常生活为叙事脉络,以宝、黛、钗三人爱情故事为主线,集中反映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社会中不同阶级的矛盾斗争,揭露封建专制的黑暗,以及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发展规律。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的经典作品。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从问世至今一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内容上,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探索。艺术上,虚实结合的相互交映,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草蛇灰线的叙事特征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因此,依据文本特征、学生发展需要,笔者设想了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方法。2.把握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3. 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探究小说人物和主题。 二.教学准备 (一)版本选择 关于《红楼梦》版本问题十分复杂,其版本现已达到一百七十多余种。总体看,一种是手抄系统,一种是排印系统。手抄本包括: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排印本有: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等。手抄板由于错误多,质量差,所以影响范

围小。而在排印版中最主要的是程甲本和程乙本。在清代,程甲本流传最广泛,到二十世纪后胡适先生以“程乙本”为底本校对出版“亚东本”。建国后,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以“程乙本”为底本首次出版,从此,在红学界,程乙本要比程甲本的影响广泛。因此,在《红楼梦》版本选择上推荐学生阅读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1982年人民文学社出版)。 (二)参考资料 1.参考书籍 《红楼梦》反映是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现在所处的时代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挑选一些参考书籍或者文章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小说内容。笔者依据自己的阅读范围挑选帮助学生理解《红楼梦》的参考书籍,并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作者:《曹雪芹传》,周汝昌著,东方出版社,2010年11月1日出版。 2.清朝历史:《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学者评论:《红楼艺术的魅力》周汝昌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胡适,王国维等著,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出版。 这些参考书籍仅作为阅读《红楼梦》的辅助材料,可根据阅读目标和阅读任务选择性阅读即可。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作者:————————————————————————————————日期: 2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衡阳市珠晖区金甲小学张勤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阅读教学是学生心灵的对话,重在以情激情,情动而辞发。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吸收文本中语言与精神营养的同时,富有灵性的奇思妙想就会即时产生。这种情况下,结合写的训练会让学生更深理解课文,提高智慧,在丰富和发展语言的同时,提升精神生活。如学了《小音乐家扬科》以《假如扬科生活在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还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助人情怀,而且会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得到一次切实的运用。学了《航天飞机》引导学生写“漫游太空”,学了《海底世界》引导学生写“漫游海底世界”。此时,学生的脑海充满想象,心中萌发探究的欲望,笔下生发丰富的情感. 二、倡导自主合作、交流,重辩论。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意义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意义 ——以寒假学生《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规定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整本书阅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整体把握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基本方向在于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一、教师指导阅读中“提问式阅读”的有效性 自主阅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理想的阅读状态是不被打扰的自主阅读,在学生没有到达理想状态之前,教师指导的作用包括:帮助学生读完整本书,引导学生发现独立阅读时没有发现的问题或者帮助学生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不能只靠监督和测评,而是要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此我在《红楼梦》整本

书阅读教学中设计了几种阅读活动。在文本人物形象把握方面的探究问题设置。 1、《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2、“金陵十二钗”正册包括哪些人?为什么?副册、又副册可能包括哪些人?你最喜欢哪一位?能解释一下她的判词吗?请完成下面的“金陵十二衩”身世表。(分别从人物、身份、判词、主要经历、结局和性格方面) 一、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格价值取向。 个人体验的关系。严格来说,整本书的主要教学价值并不是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改变学生的观点态度,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即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促进学生的思想发育和精神成长,引领学生走向更好的自己。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走进小说呈现的“他人的世界”,在他人的世界中思考自己的问题,在阅读中融入情感,生成个性化的体验,完成自身的成长;走进小说营造的文化场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渐染,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理解和传承的能力。比如我设置了一个阅读活动“从以下两个辩题中任选一个,在班级组织一次辩论会:①在现代社会中,黛玉和宝钗谁更受欢迎?②薛宝钗是温柔敦厚、豁达大度,还是工于心计、冷酷自私? ”让学生形成阅读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自我的个性的展示。突出阅读对于自身的素养的提升和人格价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张玉会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

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学了《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阅读,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指导精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的思考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的思考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鲁迅先生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鲁迅先生的写作体会是与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精神相一致的。在网络阅读日益盛行的今天,学生阅读的碎片化倾向日益严重,阅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观念正在受到严重挑战。 如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让学生阅读回归传统,重拾经典,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究,谨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让学生在翰墨传香的氛围中,受到开卷有益的教育教师在推荐读物时适当介绍封面、封底、序言,让学生感受到翰墨传香的氛围感染,受到开卷有益的教育。读整本书时,好的引导,培养学生爱书、沉醉于翰墨传香的氛围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整本书阅读导入时适当介绍封面、封底是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的。如指导学生读《伊索寓言》时,我为学生形象描述了那个封面,黄绿的草地上,一只金毛狮子紧盯着那只蚊子,满眼的迷茫无助,为什么呢?那只蚊子自信满满,与狮子几乎零距离接触,它难道不怕狮子的利爪和尖牙吗?蚊子和狮子的背后是鹿子等动物背景,这说明这是一本动物寓言集,这部寓言要告诉我们哪些生活的智慧和社会哲理呢?带着这些疑问,请抱着开卷有

益(封面左上角语)去书海冲浪吧!这样的导入,对学生的激趣作用不言而喻。 序言是解读书本的钥匙。我曾为友人黄明清的小说《留守女人手记》写作序言《奇人·奇书-祈愿》,自然知道序言写作的甘苦。序言作者一般对全书作了认真的阅读,在写作时又使出了浑身解数。所以指导学生读序言,并对序言中的一些关键作指导性阐述,对学生确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另外,每指导学生读一本书前,我都会给学生送上一幅读书联,这些对联有传统智慧,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更多是我的读书体会和感悟,如“翰墨孕德传经典,书卷写意颂复兴阅读树文化自信,书卷展中华复兴”这些对联,学生都会工整地抄在书的封面上,这样的激趣,初次指导时速度较慢,但环境育人的后续作用会历久弥新。 二、给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以问题推动阅读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应给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供学生积累、合作和探究,用任务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求落到实处。如果只是向学生一味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效果是有限的。教师上课一定要有任务驱动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开展探究活动。如五年级下册《名著书屋》要求学生读《西游记》,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探究性题目。

二年级组整本书阅读计划

榆中县博雅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计划 二年级组 一、指导思想 在新教育十大行动理念的指引下,为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紧密配合我们的学校的“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一步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加强儿童独立与完善人格的形成,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教研组特制定以下整本书阅读计划:二阅读内容: 以儿童文学为主,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能够迎合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 二、阅读时间 (一)每天在家读书至少半小时。 (二)每天中午到校至上课前这段时间阅读规定书目。 (三)积极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 三、具体措施 (一)推荐学生阅读精彩章节,摘抄好词好句,记录自己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的感受和想法,坚持师生共读共写活动。 (二)除了利用每天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外,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的读书计划,让这项活动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能为孩子购买要读的书,在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督促孩子每天

在家不少于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三)经常进行读书汇报课展示,指导帮助孩子在校在家的读书情况。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四)班级设立图书角,建立学生个人图书交流中心;定期举行学生好书推荐活动。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墙报,如“本周荐书”或“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 (五)对读书效果进行评比,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定期评选“书香少年”。 (六)在“读书月”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展自己的阅读风采。 四、计划推荐书目 《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气包马小跳》 二○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木偶奇遇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孩子们喜爱经典童话,激发孩子阅读经典童话 的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3、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童话的简单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音乐起-- 《在星星上幻想》)( 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尝试阅读与音乐的和谐发展) 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呀,只要你爱读书,不需 要拥有千里眼顺风耳,也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新奇故事,不需要拥有机器猫的时光隧道机, 也可以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读书不仅是件快乐的事情,而且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老师知道,大家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谁来聊聊最近你都读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呀?(学生说) 。( 展示平时学生的阅读情况) 2、真棒!现在,书中的一些主人公和我们交朋友来了,他 们是!( 课件展示图画:白雪公主、美人鱼、丑小鸭、灰姑娘、 大林和小林、拇指姑娘) 知道这么多童话人物,真了不起。这些 人物都是来自经典的童话。( 再次验证学生对经典文化的阅读情况,同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3、教师叙述,激发阅读兴趣

有这样一本童话,不仅小孩子喜欢,连大人们也都喜欢,著 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先生说那是他从小就喜欢的 故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我小时候读过这个故事,后 来也读。现在我已经完全不是小时候了,可是还是喜欢读。香港 著名歌星周华健还专门为这本书谱写了一首歌曲--《在星星上幻想》。这也是老师最喜欢看的一本童话书。书的名字叫--《木偶奇遇记》。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了解创作过程 1、作者简介:读一本书,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作者,记住作 者的名字,因为他是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感动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卡洛·科诺迪,原名卡洛·洛伦齐尼,1826年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诺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他生于一个厨师家庭,在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给地方报纸写稿。他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 投入了1848年的意大利解放战争。科诺迪以儿童文学作品闻名 于世,又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娄的童话。他写得最成功的 一部童话是《木偶奇遇记》 三、理清文脉: (1)了解皮诺曹的出世,初识皮诺曹: 师:他是谁呢?(皮诺曹)投影出示(木头及名字),指读名字。师:这皮诺曹长啥样?指说他与这段木头又有什么关系?听 老师细细道来。教师讲故事。师:同学们,皮诺曹与木头的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渠道、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学的训练。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显著的成效。下面谈谈我在多年来的一些做法: 一、以读带说,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小学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朗读训练呢? 1、在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停顿恰当、不唱读,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

2、教师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范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让学生进入意境。(此处要举例)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 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是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好处。对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

四川省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四川省2018年小语“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项目评价要点 读物遴选(20分) 1.有儿童情趣,富含思维、审美和精神含量,文质兼美,形神兼备; 2.解读准确,链接得体,适切于课标、所执教学段、年级和学情,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 3.不违背我国法律法规,不涉及意识形态、宗教、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种族歧视等少儿不宜的敏感题材。 教学设计(20分)1.突出导读、助推、分享等课型特征,目标集中、简约,拆分得当; 2.问题(任务)设计有探究价值,能激起阅读兴趣,结构化程度高; 3.教学环节设置紧凑,方式选择和策略运用服务于共读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30分) 1.过程合理,主线明晰,环节简洁,重点突出; 2.阅读方式选择恰当,思维导图、表格等简便实用,策略行之有效; 3.教学实施顺应生成,自读、共读相互支撑,师生智慧协动; 4. 在引领学生形成认识和感悟的同时进行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有集体研讨差异性资源捕捉和运用,有效统整。 教学效果(20分) 1.氛围和谐,情趣浓郁,交流真诚,情感体验真切,有审美趣味; 2.与人物、情节、主旨、作者等展开多元、质性对话,有感悟(哲思); 3.探究分享意识不断得以肯定,有比较明显着眼于整本的较大视域的 链接、对比、统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尝试与应用; 4.目标达成好,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提升,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教师基本功(10分)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道具、多媒体等使用适切,板书工整、美观; 3.现场应变能力强,反馈评价及时恰当,机智有效。 评委名单评审日期总分注意事项: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本人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明确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为“乐”,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

三下语文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课

整本书阅读课——“小故事大道理” 一、学习目标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寓言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二、学习过程 (一)阅读快乐读书吧导语 1.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寓言。 2.说一说自己最近读的寓言书。 寓言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和启发,所以要多读课外书,让课外阅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 1.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些寓言大多来自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题材丰富,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中国古代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你读过吗? 2.自己读《叶公好龙》故事内容。 (1)读文,思考寓意。 (2)我们学过的哪则寓言和这则有相同之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3)小结:怎样阅读寓言才会有收获?(提示:读懂故事体会内容;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三)运用方法阅读《克雷洛夫寓言》 1.我们运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国外的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中的《狼和小羊》《农夫和蛇》,按照下面的要求阅读: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 (2)说说通过这个寓言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说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人和事。 2.按照顺序说一说。(所讲道理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与寓言道理相关就应予以肯定) 3.体会克雷洛夫寓言的特点。 比较《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与《池子与河流》在文章题材上有什么共同点。 补充资料:克雷洛夫(1769—1844)是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他写过诗、喜剧、讽刺性散文,当过进步刊物的编辑,只是在晚年才开始写寓言,均以诗体写成。普希金称他是当时“最富有人民性的诗人”。(四)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 璧山中学语文创新基地 璧山中学高一语文组 整本书阅读教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有限的课时”与“无限的阅读任务”的矛盾。《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第一个任务群,给定的课时是18节。部编《语文》必修(上)和必修(下)将《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分别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安排在教材里,以后也许还会在选择性必修中增加其他一些大部头名著。有限的课时与无限的阅读任务自然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一线老师几乎普遍的困惑是:这么点时间,我们怎么教学。 从目前很多地方举行的各种研讨会来看,几乎都是一群专家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等做了高屋建瓴的阐释,然后是一节节观摩课。这些专家理论不可谓不高妙,各种观摩课不可谓不精彩纷呈,与会者也无不群情激奋;因为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回到学校,拿着教材,又一脸茫然:怎么用18个课时完成两本书的教学任务?原因何在,专家的报告,没有告诉老师解决课时与任务的矛盾,名师的观摩课更多是一整本书选其一点的秀技,同样没有告诉一线老师如何解决课时与阅读任务的矛盾。 我们认为,整本书阅读的主战场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余;而课堂教学不是用来解读文本或者带领学生读书的,而是用来示范、指导(管理)和评价。学生课余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其次,《乡土中国》安排在一个单元里,但却不能如其他单元一样集中教学,而是应该分散整个学期教学中。其三,根据课标18个课时安排,可以考虑用6个课时用于《乡土中国》的教学(《红楼梦》12课时)。 鉴于以上的考虑,我们制定了一个《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 5.12-5.18 课堂类型:导读激趣课 说明:导读,就是阅读激趣和导航。激趣,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而亲近文本。基于学生对所读书目缺乏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一种畏惧和拒绝心理,精心准备一节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的良好开端。比如,《乡土中国》一书不要说中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一本什么书,就连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没有读过。所以,就需要一个节导读课,告诉学生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要阅读(文本的价值和现代价值),怎么读(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规划)。对这些要素的导读,希望尽量体现其一定的趣味性,激愤学生的读书欲望,自觉走近文本从而走近文本。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作为高中教师,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迫切的阅读期待。 要完成阅读教学目标,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文本,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使学生对文章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创设情景、开展比赛、巧设问题等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 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给学生推荐语言典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选择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并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为了落实阅读行为,我每天让学生把自己阅读到的好的文段摘抄在作业本上,或者写一点读书感悟、读书随笔,逐步养成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虽然开始时有点强迫的味道,但学生发现这种阅读对他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且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的时候,学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是阅读,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增进思考和善于应辨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反省,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阅读”,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的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西方人说:“Leader is render”(领导者一定是阅读者)。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是阅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丰富学生的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博览群书,尤其是经典著作,才能更好的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作品的醇香,砺炼人生的征途。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在阅读时,只有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阅读欲望会更强烈效果会更好。在导读《三国演义》后,要求同学们说说三国,学生都能别出心裁的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有个学生说:“我看到关公刮骨疗伤忒钦佩,使我想起了《军神》里的刘伯承,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忍受刀割的酷刑。这种崇高伟大的人格魅力永远激励、鼓舞着我,使我真正认识了什么才是伟人,我以后一定以他们为我人生的偶像,奋进的楷模。”虽然孩子并不了解真正的英雄,可留在他们心底的漪涟却是永不泯灭的。“品尝”作品如同“品尝”美味佳肴,美味佳肴不品尝就失去了“味美”,作品不品尝就失去了“意美”,失去了作家的美意,失去了编者的美意,失去了读者的美意,失去了时代的美意。所以作品要品尝,会品尝作品的学生才是会学语文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会学习的人。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童年》等,都是一些可供品尝的好作品。对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感染力和熏陶作用。当然,在实际阅读中,有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是远离学生生活,不易读懂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赏析精彩章节,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教师除了指导之外,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如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内涵,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领域。

学校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学习心得

学校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学习心 得 为了开拓教学视野,学习整本书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11月22日至24日,我和艳萍一行两人,奔赴北京,参与了由云舒写教育主办的为期两天半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的观摩学习活动,学习形式丰富多样,学习内容系统完整,课程设置突出落地实操。在短暂而又充实的两天里,受益颇多,不虚此行。 本次整本书教学工作坊有四个亮点: 一、高端引领,名家执教。邀请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李怀源老师现场示范的《童话山海经》整本书的教学课堂开始学员们通过与专家的直接对话交流,汲取他们读书的经验和成果,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系统理论知识,把握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掌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这是专家对阅读教学深度诠释,更是读书给力人生典范例证。

二、聚焦方法,操作落地。本次活动从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专家引领、交流分享、课例观摩、集体备课、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就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与专家一起共同学习,一招一式深度交流。这是一场读书方法的习得,更是一次读书智慧的碰撞。 三、研学结合,登台展示 李怀源老师以《思考与表达——小学读整本书教学的价值与可能为题做了专题报告。展示了实现整本书阅读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李老师引经据典深入阐述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步骤是:研究—筛选—确定—实施—评价—反思。总结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途径是:自由阅读课、同读一本书、单元整体教学、阅读欣赏课。深读一本书要抓住“主题、人物、情节、结构”四个要素展开。将参加学习的30位学员分成7个小组,围绕整本书阅读专题开展“听专家报告——观摩课例——小组集体备课——小组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二)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三)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四)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五)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二、教学提示 在必修阶段安排18课时。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 (一)指定阅读的作品,应语言典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注意选择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指定阅读的作品可从教材课文节选的长篇作品中选择,也可由师生共同商定3一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交流讨论。 (二)课时可安排在两个学期,宜集中使用,便于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一本书。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每读一遍,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有些地方应仔细推敲,有些地方可以略读或浏览。阅读要有笔记,记下自己思考、探索、研究的心得。 (三)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