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科)(解析版)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63分)。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率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而速率可以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可以是不变的,例如平抛运动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速度一定是改变的.而受到的合力可以不变,如平抛运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做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A. 该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

B.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与速度同方向

C. 该物体加速度一定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D. 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做曲线运动,速度沿切线方向时刻变化,则速度是变化的,故A错误;

BCD.物体做曲线运动,故合外力(或加速度)与速度不共线,而合外力(或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只能做直线运动,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小球a 沿光滑水平地面以速度v 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P 点时,将小球b 从P 点正上方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抛出(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b 球落地时( )

A. 正好击中a 球

B. 落在a 球的后方

C. 落在a 球的前方

D. 无法确定两球的位置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与a 球的速度相等,可知b 球落地时正好击中a 球,故A 正确,BCD 错误. 4.物体做平抛运动,决定运动时间的物理量是

A. 初速度

B. 下落高度

C. 水平位移

D. 初速度和下落高度

『答案』B 『解析』

平抛运动的物体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212

h gt =,得2h

t g =,可知运动时间只由下

落高度h 决定.故选B.

5.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 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 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 是向心力不变的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的大小不变,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故其线速度在变化,是匀速率圆周运动,故A 错误;

B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变,则角速度大小不变,而角速度的方向因转动方向恒定而不变,故角速度不变,则B 正确;

C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2

n v a R

=,其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故加速度是变化

的,则C 错误;

D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

n v F m R

=,其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故向心力是变

化的,则D 错误。 故选B 。

6.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线速度大小为v ,角速度为ω,周期为T .关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r

ω

=

B. 2v T π=

C. 2R T

πω= D. v r ω= 『答案』D 『解析』

【详解】AD 、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可知l r v r t t

θ

ω=== ,故D 正确,A 错误; BC 、因为2T

πω=

,所以2r

v r T πω== ,故B 、C 错误; 7.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已知下列表达式中的各量,可以直接求出它的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有( ) A. ω2

R

B. V 2

R

C. 2

24T

π

D. ωV

『答案』AD 『解析』

由2

v a R

= v =ωR 、2T πω=和ω=2πn 的关系可得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222

22244v a R R n R v R T

πωπω=====,故A 、D 正确,B 、C 错误.故选AD .

【点睛】本题的关键灵活应用v =ωr 、2T π

ω

=

和ω=2πn 的关系和向心加速度公式

222

22244v a r r n r v r T

πωπω=====.

8.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所受的多个力中的一个力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始终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向心力由物体所受的力来提供,不是物体做圆周运动产生向心力,故A错误;

B.向心力只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不是物体受的一个力,而是物体受的力来充当向心力的效果,故C错误;

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的方向时刻改变,则向心力是变力,故D错误。

9.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电机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人看来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离心力很大的缘故

B. 脱水过程中,大部分衣物会向中心靠近

C. 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D. 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比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人看来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并不受离心力作用,故A错误;

B.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故B错误;

C.由F=ma=mω2R,ω增大会使所需向心力F增大,而转筒有洞,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水滴就会被甩出去,增大向心力,会使更多水滴被甩出去,脱水效果更好,故C正确;D.由F=ma=mω2R可知,半径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所以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故D错误。

10.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在圆心上

B. 该行星在a 点的速度比在b 、c 两点的速度都大

C. 该行星在a 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b 、c 两点的都大

D.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与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太阳行星的距离不同,线速度不同,则A 错误,D 正确;

B.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距离太阳越近,速度越大,该行星在a 点的速度比在b 、c 两点的速度都大,故B 正确; 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GMm ma r =,即2

GM

a r =,距离太阳越近,向心加速度越大,该行星在a 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

b 、

c 两点的都大,故C 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A

11.“科学真是迷人。”如果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的半径R 和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T ,就能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已知引力常数为G ,用M 表示地球质量,关于地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 gR M 2=

B. 2

gR M T

= C. M =234g GR π D. 222

4T R M G π=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则有2Mm

G

mg R

=,可得地球的质量为G

gR M 2

=,故A 正确;

BCD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

0022()Mm G m r r T π=,可得地球的质量为224r M GT

π=因轨道半径r 未知,则此法不能测出地球质量,故BCD 错误。 故选A 。

12.如图所示,图中v 1、v 2和v 3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三个飞行器a 、b 、c 分别以第一、第二和第三字宙速度从地面上发射,三个飞行器中能够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的是( )

A. 只有a

B. 只有b

C. 只有c

D. b 和c

『答案』D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

环绕速度也是最小的发射速度,而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地球的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脱离太阳的最小速度,所以能离开地球的是b 和c ,故D 正确; 故选D

13.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世界”,这里的“宏观世界”是指( ) A. 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 B. 地球表面上的物质世界 C. 人眼能看到的物质世界

D. 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世界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学物理中的规定,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14.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R A ∶R B =4∶1,v A ∶v B =1∶2

B. R A ∶R B =4∶1,v A ∶v B =2∶1

C. R A ∶R B =1∶4,v A ∶v B =1∶2

D. R A ∶R B =1∶4,v A ∶v B =2∶1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

2a k T

=得:R A 3:R B 3=T A 2:T B 2=1:64,解得:R A :R B =1:4

由卫星的速度公式GM

v r

=

得:A B B A ::2:1v v R R == A. R A ∶R B =4∶1,v A ∶v B =1∶2,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 错误. B. R A ∶R B =4∶1,v A ∶v B =2∶1,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 错误. C. R A ∶R B =1∶4,v A ∶v B =1∶2,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 错误. D. R A ∶R B =1∶4,v A ∶v B =2∶1,与计算结果相符,故D 正确.

15.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2Mm G

h B. 2

Mm

G R

C. 2()Mm G R h +

D. ()Mm G R h + 『答案』C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的大小公式为2Mm F G r

=,r R h =+,所以()2Mm F G R h =+,故C 正确,A 、

B 、D 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掌握万有引力的大小公式2

Mm

F G r =,以及知道r 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

16.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开普勒在伽利略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详解】开普勒在他的导师第谷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B正确.ACD错误.

17.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同轴转动.A、B、C三轮的半径大小关系是r A=r C=2r B.当皮带不打滑时,三轮的角速度之比、三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分别为()

A. v A:v C=2:1

B. a A:a B=1:2

C. ωA:ωB=2:1

D. a A:a C=1:2

『答案』B

『解析』

因为AB两轮由不打滑的皮带相连,所以相等时间内AB两点转过的弧长相等,即:v B=v C

由v=ωr知:ωA:ωB=R B:R A=1:2 ;又BC是同轴转动,相等时间转过的角度相等,即:ωC=ωB 由v=ωr知:v A:v C=R B:R C=1:2 ,所以:v A:v B:v C=1:1:2,ωA:ωB:ωC=1:2:2

再根据a=ωv得:a A:a B:a C=1:2:4,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传动类问题要分清是摩擦传动(包括皮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线速度大小相同)还是轴传动(角速度相同).

18.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m/s,水流速度是3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A. 105s

B. 140s

C. 84s

D. 100s

『答案』A

『解析』

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m/s,当船头垂直河岸过河时,船过河的时间最短,则船过河

的最短时间

420

105

4

s

d

t s s

v

===.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19.将一小球以2m/s的水平初速度从20米的高台水平抛出,则其运动时间及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A. t=2s,s=4m

B. t=4s,s=8m

C. t=2s,s=8m

D. t=4s,s=4m 『答案』A

【详解】平抛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有212h gt =

,解得平抛时间为22s h t g

== (2)平抛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有022m 4m s v t ==?=,故A 正确,BCD 错误。 20.如图所示,线段OA =2AB ,AB 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O 点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拉力之比T AB ∶T OA 为 ( )

A. 2∶3

B. 3∶2 C 5∶3

D. 3∶5

『答案』D 『解析』

设OA=2r ,则OB=3r ,角速度为ω,每个小球的质量为m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 球:T AB =mω2?3r ;对A 球:T OA -T AB =mω2?2r ;联立以上两式得:T AB :T OA =3:5,故选D. 21.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体积可忽略),在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顶点处以水平速度v 0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v 0=gR ,则物体对半球顶点无压力 B. 若v 0=gR ,则物体对半球顶点的压力为mg C. 若v 0=0,则物体对半球顶点的压力为2mg D. 若v 0=0,则物体对半球顶点的压力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最高点轨道的支持力为N F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

力,有2

N v mg F m R

-=

AB .若0v gR =,可得N 0F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半球顶点无压力,故A 正确,

B 错误;

CD .若00v =,可得N F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半球顶点压力为mg ,故CD 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22.如图所示为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装置。

(1)对该装置的轨道要求是( ) A.必须光滑 B.可以粗糙

(2)描点过程中当小球不能穿过纸片小孔时,则应( ) A.调整小球释放的高度 B.左右调整纸片的位置

(3)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 A.是 B.不是

(4)轨道的末端必须_______(填写应该满足的条件),简述如何验证轨道末端是否满足该条件________;

(5)若测量出一个小球经过的点,其水平位移为x ,竖直位移为y ,试写出该平抛运动的时间_______以及初速度的的表达式_____。

『答案』 (1). B (2). B (3). A (4). 水平 把小球轻放在斜槽末端,若小球能

保持静止,则说明斜槽末端水平 (5).

2y

g

2g x y

『解析』

【详解】(1)本实验是想探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而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故水平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不影响实验,所以实验装置中的轨道可以粗糙;故A 错误,B 正确。

(2)描点过程中当小球不能穿过纸片小孔时,则应左右调整纸片的位置,不改变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故A 错误,B 正确。

(3)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两分运动的时间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0x v t =,2

12

y gt =,联合解得2202g y x v =,因此平抛运动的轨迹是

抛物线,故A 正确,B 错误。

(4)为了保证小球飞出槽口后速度水平从而能做平抛运动,则轨道的末端必须水平; 验证轨道末端是否水平的

方法是把小球轻放在斜槽末端,若小球能保持静止,则说明斜槽末端水平。

(5)由平抛的竖直分运动规律2

12

y gt =

,可得平抛时间2y t g

= 平抛的初速度为02x g

v x t y

=

=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如图所示,在水平转盘上有一小木块,随转盘一起转动(木块与转盘间无相对滑动),木块到转轴的距离r =0.2m ,圆盘转动的周期T =π(s )。求:

(1)木块角速度大小; (2)木块的线速度大小;

(3)木块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答案』(1)2rad/s ω=;(2)0.4m/s v =;(3)2

0.8m/s n a =

『解析』

【详解】(1)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可得角速度22rad/s T

π

ω=

= (2)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有20.2m/s 0.4m/s v r ω==?=

(3)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可得向心加速度22

0.8m/s n a r ω==

24.在距地面h =20m 高度处将一小球以v 0=15m/s 的速度水平抛出。(g =10m/s 2,sin37°=0.6,sin53°=0.8)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 (2)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x ;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 的大小。

『答案』(1)2s t =;(2)30m x =;(3)25m/s v = 『解析』

【详解】(1)平抛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有2

12

h gt = 解得平抛时间为22s h

t g

=

= (2)平抛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有0152m 30m x v t ==?=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两分速度的矢量和222

00225m/s y v v v v gh =+=+=

25.质量M = 1 000 kg 的汽车通过圆形拱形桥时的速率恒定,拱形桥的半径R =10 m .试求: (1)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车重的一半时,汽车的速率;

(2)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零时,汽车的角速度.(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答案』

(1)52m/s (2)1rad/s 『解析』

【详解】(1)汽车在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其合力提供向心力,由向心力

公式得: 2

v Mg N M R

-= 由题意有 N =0.5M g

联立代入数据得:0.50.51010/52/v gR m s m s ==??=

(2)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零时,汽车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由向心力公式得:20

v Mg M R

= 代入数据得:01010/10/v gR m s m s ==?=

则:010

=

/1/10

v rad s rad s R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