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十二五规划解读

长春市十二五规划解读
长春市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规划综述篇—— 32000字绘就“十二五”发展宏伟蓝图

24日,长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从启动到人大审议通过,先后吸纳各方建议600多条,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由十二个部分组成、约32000字的《纲要》,其描绘了长春市“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将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做好《纲要》的起草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和市长崔杰自始至终亲力亲为,倾注了大量精力,对《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和框架结构等主要内容亲自把关。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隋忠诚任组长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纲要》起草、修改全过程的领导,及时研究确定重大问题。

《纲要》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开门办规划的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在新闻媒体上开展了向全市征求“十二五”规划意见建议活动,全程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建言献策;《纲要》初稿形成后,多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县(市)区、开发区征求意见建议;《纲要》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工商联和民主党派座谈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咨询会,并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全委会充分讨论通过后形成《纲要》草案。《纲要》从启动到人大审议通过,先后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600多条,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的《纲要》由十二个部分组成,约32000字。

《纲要》六大特点

特点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穿全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吉林省对长春市未来发展抱有殷切期望,省委书记孙政才提出,长春要建设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领头羊、民生改善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的首善区。对长春市而言,就是要立足于“十一五”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准确判断我市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牢牢把握“十二五”面临的发展机遇,科学制订未来五年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归纳成一点,就是要把“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穿“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阶段,推动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

特点二: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镇协调发展

按照吉林省实施“长吉图”战略和推进“长吉一体化”的总体构想,《纲要》对全市生

产力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进行了统筹谋划。目的是引导产业集聚,加强中心城市对县(市)的辐射带动,加大各城区、开发区和县(市)合作力度,努力形成长吉一体化务实推进、中心城区与开发区、县城和重点城镇统筹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特点三:首次提出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格局

《纲要》首次提出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的发展格局,努力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要在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全力支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努力以服务业增强城镇功能、推动工业发展,逐步构建服务全省、辐射东北、面向东北亚的服务业体系。

特点四:突出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地位

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纲要》提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打造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提高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性作用,提高科技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作用。

特点五:围绕绿色宜居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绿色宜居城市是我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城市承载功能的更高目标,对此,《纲要》提出,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重点加快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北方绿色宜居城市。

特点六:坚持以富民惠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为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纲要》把富民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独立成章,提出坚持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以发展三次产业为手段,以增加群众收入为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能力,着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回顾与展望篇——

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GDP

到2010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由38.8%提高到44%

到2010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由28%提高到55%

《纲要》开篇在总结分析“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重点谋划、制订了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主要目标,为我市“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据见证“十一五”

“3369.7”:过去的五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 2010年GDP达到3369.7亿元,是2005年的2倍;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近万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56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7.3:52.5:40.2”:到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7.3:52.5:40.2;汽车、农产品加工等六大重点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9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由38.8%提高到44%;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由28%提高到55%,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350”:2010年全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350平方公里,三城两区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轻轨一期、二期、四环路、亚泰大街改造等城建重点工程顺利完成;水、电、气、热等资源要素供给能力显著提高;“蓝天”“碧水”“绿化”“安静”等生态环境工程稳步实施,绿色宜居城市基本成型。

“100”:每年坚持为老百姓办好100件左右民生实事,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8%;五年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61万个;为80万人改善住房条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率达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和谐长春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50”: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外商在长投资企业超过3700户;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8%;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

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面临机遇:国际方面,金融危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长春承接先进地区制造业转移的机会明显增多。国内方面,国家全面实施第二轮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长吉图”战略全面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将长春定位为吉林省重点开发区域。长春自身,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三化统筹”发展进入加速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服务业迎来转型升级战略机遇期。

总体思路:坚持一个主题,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贯穿一条主线,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两个关键,即发展和民生;抓住四个重点,即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建好城市、促进和谐;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统筹”;坚定不移地落实“三动”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服务业双拉动;坚定不移地加快“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富民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设繁荣长春、和谐长春、开放长春、

美丽长春,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领头羊、民生改善的排头兵、社会和谐的首善区。

主要目标:在总体目标上,要实现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富民工程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完成。在具体目标上,经济发展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都在15%以上。结构调整方面,三次产业比重达到5:52:43,居民消费率累计增长2.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0%。城乡建设方面,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城市热化率达85%,综合气化率达到98%;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10个百分点。富民惠民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年均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0万人。

空间布局篇——

实施“三化”统筹战略

推进长吉一体化、“三城两区”建设

合理制定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发展空间布局,是城市协调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纲要》把优化空间布局摆在突出位置,并在谋篇布局上独立成章,这是“十二五”规划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的显著特点之一。

背景问题

基础情况:“十一五”以来,我市城区发展按照X轴布局,进一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主副中心、分散组团、轴向发展”的城区发展格局。县域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规模不断壮大,重点城镇建设加速推进。

问题梳理: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的前提下,部分开发区、城区缺乏统筹谋划生产力布局,出现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存在无序竞争等现象。同时,还存在着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对县(市)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

现实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加速期,我们要实施“三化”统筹战略,统筹谋划全市生产力布局,协调推进长吉一体化和“三城两区”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开发效率,引导产业集聚,避免无序竞争,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形成长吉一体化务实推进、中心城区与开发区、县城和重点城镇统筹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长吉北线、长吉中线、长吉南线三条产业带建设初见成效,长吉经济圈加快形成;中心城区进一步优化升级,三城两区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极,开发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县域实力不断壮大,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城镇吸纳和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实现路径

推进长吉一体化:加快长吉之间三条产业带建设,加强长吉合作,促进产业整合,实现长吉两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提高长吉腹地的支撑作用,带动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城市核心区实施“解密外疏”、优化升级战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三城两区”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统筹规划建设生活服务设施、商务服务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城市新的发展极。

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突出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开发区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率超过70%,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70%。

壮大县域经济:以建设成中等城市为目标,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突出发展工业,促进结构升级。四县(市)五年累计建成工业园区100平方公里,每个县(市)建成2-3

个带动能力强、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

发展重点城镇: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强化产业支撑和载体功能,加快建成一批具有长春特色、吸纳能力强、集聚能力突出的卫星城镇。重点推进10个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城镇建设,加快20个特色城镇建设。

产业发展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

产业发展是长春市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纲要》产业发展部分,贯彻“三化”统筹战略、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战略,科学谋划制定三次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背景分析

基础情况: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369.7亿元,年均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为

7.3∶52.5∶40.2,工业主导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强化,规上工业产值完成5750亿元,年均增长26.7%;服务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粮食稳定在85亿公斤水平,养殖业所占比重达到51%。

问题梳理: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经济总量排名仍然靠后,三次产业结构仍然不优。各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工业中除汽车产业外,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产业优势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现实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实现在副省级城市中争先进位的目标,就要扩大经济总量,调优经济结构。要靠工业和服务业两条腿走路,不断提高我市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要努力在壮大汽车产业的同时,改变一枝独秀的局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立足服务全周边3000万人口的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全力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体系。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三次产业比重达到

5∶52∶43。

分解目标:工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多业支撑、品牌闻名、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都取得长足发展,长春服务周边城市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公斤水平,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实现路径

工业——

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依托一汽集团,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属地生产各类汽车达到300万辆左右,到2015年,汽车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

建设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延伸产业链,重点建设玉米等十大加工体系,培育第二个双千亿元级支柱产业,打造绿色食品城。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000亿元。

建设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依托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和长客装备公司,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大轨道客车研发力度,建成世界级双千辆轨道客车生产和研发基地。到2015年,轨道客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以光电信息、生物和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口径产值力争达到4000亿元。

服务业——

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打造长春未来发展的支柱

产业,建设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金融业:推动金融业态、融资渠道、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创新,加快建设东北区域性金融创新城市。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现代物流业:围绕汽车、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完善物流体系,建设物流专用通道,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打造立足吉林、辐射东北亚区域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物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房地产业:围绕改善市民居住条件,规范有序地推进房地产开发。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和利用好耕地,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畜牧业扩能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推进农业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农业科技和金融创新步伐,探索建立市场化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强化物质装备,突出农业特色,提升科技水平,着力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到2015年,建成省级新农村示范村500个。

科技创新篇——

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

力争达到200件以上

背景分析

基础情况:

我市科技研发基础力量雄厚,拥有吉林大学等全日制高等院校26所,中科院物理所等独立科研机构9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科学家与工程师5.1万人,直接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人员2.5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较快发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递增25%。开发区载体建设日趋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先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支撑。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有力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支撑体系。

问题梳理:

目前我市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企业尚未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一些体制与机制障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在以技术链延长产业链,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还有明显差距。全社会科技投入仍然偏低,区域创

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

着力提高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性作用,提高科技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作用。

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具体目标:

未来5年,我市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

实现路径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平台建设能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2015年,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力争达到200件以上。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政府、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科研院所、开发区”四位一体创新驱动战略联盟,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多元科技投入体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作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撑能力,着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到2015年,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5%。

切实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围绕汽车、玉米化工、轨道客车等优势产业打造产业人才高地,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五大人才工程”,推动“长吉图”人才一体化开发。

绿色宜居篇——

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确保500万人、100万辆车出行通畅

《纲要》在城市建设部分,提出打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北方绿色宜居城市,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既顺应春城人民新期待,又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实现路径

建设成就:过去5年,城市基本框架已拉开,三城两区建设启动实施,建成区面积增加到350平方公里,年均增加近12平方公里,先后组建成立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轻轨一二期、四环路、大连陆路干港、亚泰大街改造等150项城建重点工程顺利完成。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发电能力达到215亿千瓦时,污水处理能力增长1.1倍,城市综合气化率和热化率分别达到98%和80%。17个公园、600多块绿地完成新建改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6平方米;15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变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区。

问题梳理:水、电、气、热供给能力还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交通压力持续增加,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监管还不到位,城市管理机制还有待于完善。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打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北方绿色宜居城市。

分解目标:

城镇化方面,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承载能力方面,日供水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城市热化率达85%;综合气化率达到98%;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10个百分点。环境建设方面,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累计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国家和省下达任务;森林蓄积量达到2800万立方米;空气净化、城市绿化、水系美化任务基本完成。

实现路径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科学规划城市总体布局,着力形成多中心、多组团、敞开式的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引导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发展。

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构建“四环五纵六横八放射”的交通主干路和快速路网,提高次干路和支路密度,加快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确保500万城市人口和100万城市车辆出行通畅。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城乡规划,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破解生产生活要素

瓶颈制约,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打造绿色生态体系:

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小区绿地化、水系洁净化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进森林城建设。

推进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把综合整治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实施城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

地铁一号和二号线建设工程、城市立体交通建设工程、西客站交通枢纽建设工程、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城市湿地恢复和建设工程、城市要素保障工程、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暖房子”建设工程、“数字长春”工程、莲花山生态区建设工程。

富民工程篇——

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纲要》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民生改善的排头兵”,并把“富民工程”和社会事业作为并列的两个章节分别表述,体现了富民惠民在我市未来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与以往规划相比的显著特点之一。

背景分析

民生基础:

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民生大会,出台一个民生行动计划,为老百姓办好100件左右民生实事。42万城镇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5年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61万个。职工最低工资、社会平均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分别提高60.8%、89.3%、74.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65元增加到17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80元增加到6050元。养老、事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参保人数分别增加62.4%、84.2%、90%、203.6%和74.6%,城乡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低保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扩展到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泥草房改造,帮助84万城乡低收入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增加了家庭财产。

问题梳理:

群众收入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分解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年均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全覆盖,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0万人;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实现路径发展民营经济:

抓大活小,加大政策支持、产业引导和社会服务力度。鼓励全民自主创业,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扩大社会就业:

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增加公益岗位规模,加强创业就业培训。

增加居民收入: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健全社会保障:

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和新农合参保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实现全覆盖。

实现医疗、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范围,逐步提高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适当提高分类施保补助水平。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 一、长春城市性质与总体布局(一)长春城市性质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至2020年,把长春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城市总体布局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由以建成区为主的中心团和规划建设的外围组团(兴隆团、富锋团、净月团)组成。中心团与外围组团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为’多中心分区式’结构,其中:中心团分为中心分区、二道分区、铁北分区、绿园分区、汽车厂分区和南湖分区,外围三个组团各构成一个分区,每个分区都具有独立的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二、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一)总体思路:从长春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从目前存在和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入手,关注城市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进步的支撑;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提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构筑城市整体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应城市机动化的发展趋势,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随着

城市扩大和多元化的进程,创造分区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共赢的局面;延续城市格局,保持城市特色,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适应地方资源特点的能源约束条件,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空间布局:1、划区城镇空间组织体系:按照“一城、一区、十组团、九城镇四个层次,实施分类指导。“一城”为主城,“一区”为双阳城区,“十组团”为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合心组团、劝农山组团、奢新组团、双营组团、英俊组团、机场服务组团、兰家组团,“九城镇别为泉眼镇、永春镇、乐山镇、新湖镇、山河镇、太平镇、鹿乡镇、四家乡、齐家镇。2、城市结构:形成“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双心”指疏解城市中心区部分职能,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处城市中心。调整中部城市中心职能,重点发展商贸、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建设南部新中心,引导与支持行政办公、文化体育设施以及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南部中心相对集聚;“两翼”指城市西南翼形成以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空间,东北翼形成以传统产业和玉米加工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空间;“多组团”指重点加强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的建设,与主城共同构成联系紧密、分工有序、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三、长春市城市规划实施效果与影响: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已初步进行了论证,并得到了建设部专家的认可。在该规划的影响下,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开展了修编的工作,各区、各开发区的分区规划和28项专项规划的也在进行当中。目前,许多城市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项目,都有序的安型一

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解读

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及铝工业“十二五”规划解读 工信部 一、关于《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解读 问:《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编制,并与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我部其它司局编制的节能减排规划、再生金属推进计划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障、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致。 问:能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过程吗? 答:2009年7月,《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启动,历经规划研究、规划起草、规划衔接、专家论证等阶段。广泛听取了国务院相关部委、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等各方面意见,多次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修改论证。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统一行业发展认识,凝练行业发展思路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成果。 问:《规划》基于怎样的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编制的? 答:《规划》编制是基于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五个判断”。一是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材料支撑,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色金属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有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总的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具备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金属环境污染等事故时有发生,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科学发展贯穿规划纲要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力求做到长短结合,既衔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也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纲要中尽量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徐宪平举例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仅一个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最终结果是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目前,“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19个省,提出“基本同步”的有5个省市。“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的29个,相信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为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社保全覆盖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

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2 第一节规划依据。。。。。。。。。。。。。。。。。。。。。。。。。。。。。。。。。。。。。。。。。。。。。。2 第二节规划原则.。。。。。。。。。。。。。。。。。。。。。。。。。。。。。。。。。。。。。。。。。。。。。。2 第三节规划范围.。。。。。。。。。。。。。。。。。。。。。。。。。。。。。。。。。。。。。。。。。。。。。。2 第四节使用原则.。。。。。。。。。。。。。。。。。。。。。。。。。。。。。。。。。。。。。。。。。。。。。。2 第二章土地利用性质分类机控制.。。。。。。。。。。。。。。。。。。。。。。。。。。。。。。。。。。。2 第三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3 第四章道路及交通设施规划。。。。。。。。。。。。。。。。。。。。。。。。。。。。。。。。。。。。。。。。3 第五章配套设施控制.。。。。。。。。。。。。。。。。。。。。。。。。。。。。。。。。。。。。。。。。。。。。。4 第六章空间环境设计.。。。。。。。。。。。。。。。。。。。。。。。。。。。。。。。。。。。。。。。。。。。。。4 第七章建筑控制.。。。。。。。。。。。。。。。。。。。。。。。。。。。。。。。。。。。。。。。。。。。。。。。。。6 第八章绿化控制.。。。。。。。。。。。。。。。。。。。。。。。。。。。。。。。。。。。。。。。。。。。。。。。。。6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7 第十章附则.。。。。。。。。。。。。。。。。。。。。。。。。。。。。。。。。。。。。。。。。。。。。。。。。。。。。。7

国家十二五规划内容【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 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 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 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 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 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 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 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 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 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 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各部委“十二五”规划动向 (7)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 【农业部:编制 948 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各产业“十二五”规划点评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 【“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主要省市“十二五”规划进程 (24)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十二五”规划成浙江省政治协商重点】 (26) 【海南省:将跨海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 (26) 【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 (27)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九大关注重点】 (28) 【西藏“十二五”规划:立足实际超前谋划】 (29) 【香港自请纳入“十二五”规划】 (30) 【“十二五”规划聚焦 10 大城市群】 (31)

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 - )及线网规划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43号

目录 1规划名称及规划编制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规划编制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任务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划修编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线网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建设时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运营组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投资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划协调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与上层位规划相容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与同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4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解读《长春“十三五”城建设发展规划》

解读《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主讲嘉宾:李赫楠 时间:2016年1月23日 主讲嘉宾简介: 李赫楠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属于非法定规划,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在这个规划中,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确定了城市发展愿景和近期目标以及专项规划中的建设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为长春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次规划统筹了所有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一共提到了44家单位,涉及到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9大方面的内容。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初步完成,目前仍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中。 这是“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见图1),今天我通过这张图来说明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国家的大政分针,长春市承接的试点任务,长春市的发展愿景。 一、领导讲话 在相关背景里面,我们分析了领导的讲话。去年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长春市,指导长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在这期间他们召开了多次的专题会议,作出各种重要批示和指示,从中我们总结出和城市建设有关的四个方面: 1.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城市建设发展的治本之策。 2.精准有效投资——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发力点。 3.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之路。 4.科学规划——描绘一张好的蓝图。 二、国家大政分针 1.国家新型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4章10节25个重点任务(见图2),其中包括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比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在这里提出要建设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的运输体系。在此基础上长春市成功申报并已经开始各项试点任务,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等三大试点。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可以用6个理念、6个原则,8项制度来概括,其中8项制度又含有44项重点内容(见图3),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等等多项内容。 3.“长吉图”融入“一带一路” 长吉图战略承担着“一带一路”北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任务。长春应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依托长吉图国家战略,推动长吉一体化进程,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落位,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着重建设机场、铁路、公路等支撑性项目。 4.哈长城市群 根据《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吉林版),长春市定位为: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

十二五规划解读(独家整理版)

十二五”规划解读:构建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2010年10月28日 20:44:24 来源:东北网【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今晚发布。通读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在本月18日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闭幕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并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主攻产业。 总理温家宝刚刚开过五中全会不久,就到武汉考察。他听取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负责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汇报后,意有所指地加了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所有这些,均可视为中国决策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企图心。 今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皆可看出经济转型创新的主旨。 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共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快重点领域应用示范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5837983.html,来源:人民邮电报 2012-02-27 15:15:16 导读:物联网将显著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生动力。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对通信网络、基础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出更高的创新需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 一、充分认识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点1:重要意义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赋予了两化融合更多智能化内涵,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物联网将显著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生动力。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对通信网络、基础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出更高的创新需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大力发展物联网是在行动上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 要点2:发展的阶段性 预计物联网发展将经历先导应用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应用推广为主的规模应用阶段和具有显著经济外部特性(网络效应)的规模化应用阶段。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应用需求不断拓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是未来五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规划》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正确把握物联网发展的总体思路 要点1:指导思想和原则 物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制定首个发展规划是关系我国物联网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全球视野,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超前部署和系统布局,统筹兼顾,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同时也要立足当前,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创新和市场与政府的导向作用,重点解决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同步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 要点2:目标制定 《规划》在技术创新、产业体系构建、应用推广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关于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衡量重要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显著的产业化前景。范围包括:RFID、传感器、位置感知、传感网、异构网络融合、M2M、数据库、海量信息存储、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应用软件,以及编码标识、信息安全、频谱管理、微纳制造、系统集成等技术成果。 关于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包括共性和关键技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行业标准。

长春市永春镇总体规划(2008-2020)

长春市永春镇总体规划(2008-2020)镇乡总体规划批前公示 长春市永春镇总体规划(2008-2020) 2010年1月5日—2010年2月5日 一、区位及行政辖区范围 1、区位 永春镇隶属于长春市朝阳区管辖,位于长春市西南部,东经125?15′,北纬43?45′,东靠伊通河畔,南与乐山镇接壤,西部与公主岭市响水镇为邻,北部与南关区幸福乡相连。 2、行政辖区范围 永春镇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 二、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的分期年限为: 近期:2008年——2012年, 远期:2013年——2020年。 三、镇域体系 规划期内,逐步建立“永春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镇村结构体系;人口规模等级,镇区1.8万人——中心村1400人——基层村500~1300人。 永春镇区为全镇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重心,带动全镇的经济发展; 中心村为长岭子村。 基层村为长春堡村、柳家村、义和村、农丰村、向阳村、平安村。 四、城镇性质与规模及空间结构

1、城镇性质: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长春市的蔬菜种植、净菜加工基地,苗木花 卉供应基地,农业观光旅游服务基地,是长春市南部重要拓展区。 2、城镇规模:确定2012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74 平方公里; 2020 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34平方公里。 3、空间结构: 规划永春镇区将形成“一心二轴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为以镇政府为中心的行政办公中心。 “二轴”为永春路的商业轴线和春延街的文化、商业轴线。 “四片”永春路北、春延街西侧的居住片区;永春路北、春延街东侧工业区; 永春路南、春延街西侧的商业居住综合区;永春路南、春延街东侧的教育、居住综合区。 五、近期建设规划 至2012年镇区居住人口达到1.0万人,镇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74k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 174 m2。 近期建设包括镇中心区的改造和居住新区建设两个方面。重点改造镇中心区,改善居住生活环 境;适度在新区开发房地产项目,建设设施齐全的现代居住区;完善城镇公共设施。

解读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解读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六字方针 电为基础、多元经营,七大板块、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起步之年和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步。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是事关集团公司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集团公司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集团公司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破解发展难题、闯出自我解困之路的必然选择。 ●规划核心内容 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就是“电为基础、多元经营,七大板块、协调发展”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是在认真总结集团公司八年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纲领性高度概括。它指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操作内容,明确了集团公司“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电力产业在目前和将来都是集团公司核心竞

争力的基础。通过发展电力相关产业,逐步形成以电源布局为核心,以煤炭基地为保障,以煤化工为产业延伸,以金融、科技环保、商贸物流、国际业务等发展平台为重要支撑的七大板块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的产业链条,提高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电力行业未来的竞争趋势就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竞争的优劣取决于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对板块间的协同能力以及对业务的经营水平。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是集团公司破解发展难题,闯出自我解困之路的必然选择。 贯彻落实规划的“十六字方针”,要求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七大板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项发展原则:一是坚持电力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原则;二是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凸显效益在集团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原则;三是坚持防控投资风险,控制投资规模,优选投资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电力产业在集团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电力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属于第二产业范畴。七大板块之中,电力产业是集团公司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集团公司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本、发展之基。集团公司作为世界亿千瓦级的发电企

十二五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十二五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做出了科学的规划,在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以下是自己的一点认认识: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为我国未来发展构建了一幅宏伟蓝图,其主要目标如下: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正努力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工厂发展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淘汰一部分能耗高产能低的老企业,同时大力支持

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的工业结构正在向低能耗,高效率,技术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再次将产业结构调整列入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我相信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今后的五年里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得到普及,而且教育质量在不断提升,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专业师范生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中来,使得我们广大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为了保证每一个考上的学生都有学上,实施了多种措施,如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等,还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学生在校生活问题,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解读-满分试卷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解读(共60题,共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防灾减灾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将其上升为一种常态化的国家战略,打破传统()、局部调控的救灾模式。[2分] A综合统筹 B地区分割 C部门分割 D社会参与 正确答案: C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成为世界()。[2分] A第一 B第四 C第三 D第二 正确答案: C 3.

我国的()逐步下降,这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份额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是不无关联的。[2分] A劳动力增长率 B经济增长率 C资本增长率 DTFP增长率 正确答案: A 4.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在2011年达到()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3%。[2分] A1 B2.5 C1.5 D2 正确答案: C 5. ()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支撑。[2分] A人才培养 B经济发展 C科技发展 D教育事业发展

正确答案: A 6. 考虑到能源供给、()、生态环境、二氧化碳排放四大硬约束,同时也考虑到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高速增长,而是追求增长质量,追求适度增长,未来适度增长率为7.5%,实际增长率在7%以上,因此,“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指标建议可以定为7%左右。[2分] A资源开发 B环境污染 C资源消耗 D环境破坏 正确答案: C 7. 从保障水平和保障机制来看,城乡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平均保障标准相对差距从()年以来逐步缩小。[2分] A2010 B2012 C2011 D2013 正确答案: C

8. 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加强对城市()。[2分] A空间平面性 B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 C风貌规范性 D整体协调性 正确答案: B 9. “十三五”时期的定位是()。[2分] A收官阶段 B决战阶段 C超越阶段 D决胜阶段 正确答案: D 10. 把()作为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全球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基地。[2分] A绿色产业 B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 学院亚泰工商管理 专业年级旅游管理1207 学生姓名隋慧敏 学号 0806120723

长春是一座美丽、繁荣、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市区内居住着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长春,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中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座落于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工业和电影工业的发源地。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北方窗口城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贸易和交通中心。长春素有“国际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文化城”、“科教文化城”、“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诸多美誉。长春地处东北腹地核心,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之一。 长春市的城市形态主要是以“分散组团式”布局,城市结构则主要是以“多中心分区式”为主。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具体的城市形态以及结构见下图 这种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各地区不易统一分配基础设施,跨区工作和出行成本高,区民生活不便。所以长春市的这种城市形态的布局加大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负担加大。

而对于长春市的道路以及交通规划,长春建设改造主次干道50多条,1787条巷道旧貌换新颜,实施了九大区域亮化工程……新建了交通、市政、公用、环保等重点工程120多项,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亿元。先后建设改造了亚泰大街、人民大街、吉林大路、三环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建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长江路步行街;同时规划建设了长春大桥、兴业立交桥、长沈路桥等大中桥梁12座;对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吉林大路、东盛大街、建设街、安达街、开运街等400多条道路进行了大中修;改造了人民大街南出口、102国道长沈公路、吉林大路、长吉北线、长吉南线、北亚泰大街6个城市出入口,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并且改造巷道1787条,绿化覆盖率达41.5%,16条主要街路安装路灯,45.61平方公里面积要亮化。长春已经建成轻轨三号线以及四号线,并且在建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并且在建立交桥的两横三纵工程用来改善交通条件,改掉拥堵现状。长春市高速公路网布局为“两环八射”的格局。“两环”为长春绕城高速公路和长春经济圈高速公路;“八射”分别为京哈高速公路、蒲左高速公路、珲乌高速公路、长抚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 对于长春市在道路以及交通所做的规划和所作的实施,我认为这大大缓解了长春市的交通条件,改善了高峰期时拥堵的情况。但轻轨的建设周期较长,从2009年开始建设预计2020年完工。而且由于“两横三纵”工程的建设以及修建地铁,长春基本的主要干道都处于施工状态。大大影响了居民的出行,灰尘大,影响环境。虽然这种规划在建成后会惠及春城人民,但由于长期的建设周期,使其在完工前大大影响了交通的通常通畅。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能够起到它本该有的作用的。 长春未来的居住用地及住房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为健全居住用途的土地市场,建立供需平衡的土地供给机制,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发挥政府规划导向作用,关注城市居住需求,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培育地方特色,延续地方文脉,加强城市居住区的特色建设;全面提升长春市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水平,创建绿色宜居城市。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水平近期32平方米/人,远期35平方米/人。南部居住用地依托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区,为南部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月经济开发区及汽车产业开发区提供居住

解读十二五规划: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解读十二五规划: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2011年04月05日11:44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赛迪顾问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业务总监封殿胜 中央企业肩负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十二五”开启之年抓住机遇,推动业务转型提升,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关键在于抢占人才的制高点,为此,中央企业“十二五”人才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系统谋划,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首先,要深刻认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战略位置抓紧抓好。企业要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才视为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其次,要针对企业业务发展的不同需求,实现人才分层分类和差异化管理。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队伍,要按照“引进急需、加速培养、优化配置、鼓励发展、强化激励”的总体思路,重点突出队伍的整体开发和均衡发展;对原有产业的人才队伍,则按照“抓高端、抓核心、抓骨干”的总体思路,重点突出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后,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人才工作规律。针对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组织力量开展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科技人才科学作风培养、高管团队运营能力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推进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各类型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首先是以企业的重大工程为平台,培养造就领军人才。其次是以重点科研项目,培养造就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努力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再次是以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培养造就能工巧匠为重点,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最后是以学习型团队建设,提升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为重点,不断强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三、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凝聚各类优秀人才 一是加强产学研体系的建设,增强合作的针对性,实现定制化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二是拓展渠道、完善机制,大力加强社会成熟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要加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的市场化程度。加强与猎头公司、人才中介机构和人才市场的合作。三是坚持不唯所有、但求所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 四、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文本简本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文本简本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0年,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第一条规划层次 规划包括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 一、市域 市域范围为长春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长春市区和榆树、农安、德惠、九台4个县(市),面积20571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长春市市区范围以及石头口门水库水源保护区和长春市龙家堡机场控制区,总面积389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石头口门水库水源保护区面积218平方公里,长春市龙家堡机场控制区面积90平方公里。 三、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指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以下称主城)以及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总建设用地440平方公里。 第二条《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是指导本市城市发展、建设、管 理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经批准后,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及战略 第三条城市性质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 第四条城市职能 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国家科教文贸中心城市;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城市。 第五条城市发展目标 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城市综合辐射能力。至2020年,把长春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乡发展协调、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元化、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六条经济发展目标及战略 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2020年,人均地方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5%,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8%左右,第一产业比重调整到7%左右。经济发展达到国内同等城市先进水平。 经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实现种植业、畜牧业规模经营,并逐步向工业原料基地转变。 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

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心得体味 随着两会闭幕,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关怀党的政策方针,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别是口头,而应降实在行动上。为了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也为了进一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好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我们支部组织大伙儿学习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尤其学习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教育改革方面。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重点关注了教育改革方面。经归纳总结,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教学改革要紧表如今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每一具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使人民中意的教育。第二,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养教育,努力寻出学生身心进展规律,并且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第三,大力进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治理体制、办学体制。第五,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办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第六,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歪,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第七,健全国家资助制度。第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站内范文搜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第九,增加教育投入,鼓舞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进展项目。最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稳定进展。结合我校实际来看,我校向来以来强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素养教育,培养有用型人才,这点与纲要体现出的要求别谋而合,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加强。别仅这样,我校还将对课堂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在课堂学到知道,得到提高。另外,我校预科部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更是偏向边远贫困,偏向民族地区的表现。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坚决别移地贯彻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及思想素养,做好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为社会进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站内范文搜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