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控失肥”与“控释肥”

浅谈“控失肥”与“控释肥”
浅谈“控失肥”与“控释肥”

浅谈“控失肥”与“控释肥”

关于“控失肥”中的控失剂:是一种添加到普通化肥中,能够控制化肥养分流失的一种复配材料。

控失剂,以精选富含丰富纳米棒状晶体的天然矿物材料为主要原料,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其加工改性以增强其特有的吸附性能和胶体性能,与专用复配材料协同作用形成巨大的互穿网络,吸附和网捕住氮、磷、钾等养分,达到控制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

控失剂主要原料来自于自然界,已广泛地用于食品、药品及饲料添加剂中,对人体、生物、农作物无毒无害,其本身具有保水松土功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

控失剂能够固定保有养分于土壤之中、养分按需释放、保障作物正常吸取,精确满足作物一生生长需求。

控失肥:利用“化肥固定化技术”,研制出化肥养分控失剂,利用其形成的巨大互穿网络,“网捕”住化肥养分,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肥料。

控释肥:控释肥/缓释肥采用的脲酶抑制剂或其它各种包裹剂,不能固定保有养分、养分释放速率被人为预先设定、释放速率要么超前要么滞后作物的需求,难以准确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变化,也就不能很好地达到节肥环保的目的,同时大量包裹剂为高分子材料,难以在土壤中降解。

控释肥料是指通过各种调控机制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释放时间和速率),使其养分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或基本一致)的肥料。从严格意义上讲,控释肥和缓释肥是有区别的,缓释肥只能延缓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达不到控释的目的。

控释肥的优点主要有:

(1)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与作物吸收不一致而导致的养分损失。控释肥可降低硝态氮的流失,氨挥发和N2O的释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肥料利用率可以达到60~80%。

(2)可降低高离子浓度产生的毒害(特别是对种子的伤害),而这种毒害是由于水溶性肥料迅速溶解,产生高浓度离子所造成的,或者是某些肥料(如尿素)水解而产生氨气所造成的。(3)减少施肥次数,节省施肥成本及能耗。研究表明,在保证树苗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施肥次数可以由15次降到6次。

(4)可以促进施肥方法(根部一次基施)和耕作体系(免耕)的更新,由此降低农业种植成本。采用新的种植制度即在根部一次基施,免耕条件下移栽水稻可以使种植成本降低30~50%。

(5)提高作物产量。

控释肥的缺点在于:

(1)由于所用包膜材料或生产工艺复杂,致使包膜肥料价格一般高于常规肥料的3~8倍,使得大部分包膜肥料只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蔬菜、草坪等生产中;

(2)包膜材料在土壤中的残留,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开发生物降解及光降解的聚合物为包膜材料。

控失型复合肥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中英文翻译

控失型复合肥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中英文翻译 Control loss type compou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cotton productio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摘要控失型复合肥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控失型复合肥可减少肥料流失,较好地调节棉花生长;补施花铃肥、盖顶肥,符合棉花需肥规律,促进棉株多结优质桃,提高霜前花比例,可实现省工节本、增产增收。 The control type of compou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cotton production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type compound fertilizer can reduce fertilizer loss, better regulation of cotton growth; Fill ShiHua fluid fertilizer, topdressing, conforms to the cotton fertilizer law, promote the cotton leaves multi-junction high-quality peach, improve before frost flower ratio, save work can be reduce cost, increase production. 关键词控失型复合肥;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经济效益 Type keywords control loss compound fertilizer;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Economic benefits 棉花生产中人力投入较多,既限制了棉花生产,又影响农民增收。发展轻型节本增效生产技术是现阶段棉花生产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棉花控失型复合肥肥效试验,检验控失型复合肥控制营养元素流失的效果[1-4],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棉花产量,达到节约工本的效果,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 Human input in the cotton production is more, it limits the cotton production,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Development of light reduce cost increase efficiency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real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at the moment. Through cotton type compound fertilizer fertilizer effect test, inspection control type compound fertilizer loss control of nutrient loss effect [1-4],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 and cotton yield, achieve the result of saving trend,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cientif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cotton simplified cultivation.

包膜型缓控释肥含控释肥、缓释肥的概念区分(优质参考)

包膜控释肥 据权威人士估计, 发展中国家粮食的增产中, 其55% 归功于化肥的作用。但是,化肥的利用率普遍偏低,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仅为10%~25%,钾肥为35%~50%,如此低的利用率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有些地区出现地表富营养化、地下水和蔬菜中氮的含量严重超标等问题。缓释和控释肥( slow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简称SRFs和CRFs)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途径,这已成为化学肥料革新和研究的热点。 一、控释肥、缓释肥的概念区分 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份的规律相一致。因此,在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肥料(如脲甲醛)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 其中控释肥,根据不同的控释方法又可分为包膜肥料(CoatedFertilizers)和非包膜肥料(Uncoated Fertilizers,如胶粘肥料、载体肥料等)两大类。由于包膜型控释肥其包膜材料众多、配方多变,能适应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因此在国内外研究,占缓/控释肥料的50%以上;且技术上更为成熟、商品化应用更广。 二、包膜控施肥的国内外研究应用情况 美国是世界包膜肥料的发源地,2O世纪6O年代中期,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硫包膜尿素(SCU),其包膜层由包硫层、密封层(石蜡一煤焦油)、扑粉层组成。在当前的包膜肥料中,硫包膜尿素是一类很重要的包膜肥料,尤其适用于缺硫土壤;1964年美国ADM公司用二聚环戊二烯和丙三醇共聚生产出聚合物包膜控释

国内外控释肥品牌介绍

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历程与前瞻 控释肥料是以包膜、包裹的方式达到延长水溶性肥料的肥效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施肥过量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受到各国专家的重视。 氮肥因受到脱氮(denitrification)、挥散(volatilization)、淋溶(leaching)、土壤固定(soil fixation)以及土壤表面径流(surface runoff)等作用之影响,氮素损失高达50%以上,尤其在高温多雨气候下,施用方法不当如表土施肥不覆盖,以及排水不良或水田不排水等情况下施肥,氮肥利用率可能更低。钾肥亦同样因淋溶、表面径流、土壤固定等作用而容易损失。 以提高作物对营养要素回收的立场观之,控释肥有下列三个主要的优点: 1. 减少要素因淋溶与表面径流所造成之损失; 2. 减少土壤中之化学性与微生物性的固定作用; 3. 对氮素而言,减慢硝化作用及减少因氨挥散与脱氮之损失; 另外尚有下列各项优点: 4. 减少因局部聚积高浓度之盐分与大量施肥所造成之种子与幼苗之肥伤与叶面灼伤; 5. 以稳定的速率供应营养成分,可以改善作物之质量; 6. 对饲料作物而言,施用控释肥可以获致较佳的生长,使其季节性之分配较佳,配合牲畜之需求; 7.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及节省施肥次数。

控释肥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先后研制的有尿素甲醛(Ureaform, UF)、尿素乙醛(Crotonylidene diurea, CDU)、异丁醛二尿素(Isobutylidene diurea, IBDU或 IB)、胍脲盐(Guanylurea salt)、乙二酰二胺(Oxamide)、被覆肥料(Coated fertilizers)与浆状肥料(Paste fertilizer)等。 一、控释肥料的基本概念、测定标准及制程简介 1、基本概念 包膜肥料: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定义,包膜肥料为在肥料颗粒表面涂覆其它物质制成的一类缓释肥料,用于成膜的物质有天然产品和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如聚氨基甲酸乙酯、聚乙烯、石蜡、油脂、沥青和硫磺等,它们成膜后具有减少肥料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控制水溶性肥料粒子中养分的释放速率、改善肥料理化性能等作用。基本上包膜材料除硫磺外,大多为非植物营养物质,因此,包膜层不允许太厚。但为了形成完整的密封层,也不能太薄(因肥料颗粒表面并非完全圆润光滑,而是存在凹陷与凸起)。通常包膜层重量为肥料总重量的10%一30%。 包裹肥料(肥包肥):包裹肥料是包裹型复合肥料的简称。据中国包裹型肥料制造联合体技术数据定义:包裹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或多种植物营养物质包裹另一种植物营养物质,而形成的植物营养复合体,虽然符合此定义的肥料早已发明如美国的裹硫尿素(sulfur-coated urea, SCU),但是此定义是郑州工业大学许秀成等1987年的发明专利中提出的。 包裹肥料与包膜肥料的共同点均为通过包覆,使肥料达到缓释的目的,而其主要区别在于,包裹肥料是以肥料包裹肥料,因此,包裹层的重量可占肥料总重量的30%-80%。 此外还有涂层肥料等等能够控制核心肥料不会在短时间内释放的肥料。 2、控释肥料测定标准 对于控释肥料的测定标准,目前还没有国际标准,世界各地有主导的几种测定方法:

包膜型控释肥包膜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112 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7期包膜型控释肥包膜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苗晓杰.蒋恩臣 (华南农业大学t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通过从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2个方面总结了现行国内外包膜型控释肥包膜材料的主要种类。并进行展望。为今后研究控释肥的控释材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控释肥:包膜型控释肥;包膜材料 中图分类号:S1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09)07-0112—04 化学肥料在农业上的地位极其重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农业增产约50%的贡献来自化肥。化肥在带来高产出的同时。由于人们片面追求这个高产出。而盲目超量施用化肥,忽视施用有机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又给土壤、地下水等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了污染。控释肥作为解决化肥负面作用的有力措施。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学者们纷纷开展研究1“。但是现行控释肥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控释效果不佳、肥料价格偏高、质检标准不完善等。其中肥料价格偏高是影响控释肥大面积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而决定控释肥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控释材料的价格。而且控释材料的选择也影响控释肥的质量和控释效果。因此控释材料的研究是控释肥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从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2个方面总结了现行国内外包膜型控释肥包膜材料的主要种类,以期为今后研究控释肥的控释材料提供参考。 1无机包膜材料 1.1硫磺 硫包膜肥料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围为了解决冶炼工业中副产品硫的利用问题,开发出硫包尿素,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才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随后在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有此类产品问世121。美国于1961年开发出的包硫尿素.包硫量一般占肥料重量的16.5%,密封剂占2%。调节剂占2.4%.其成本比尿素高30%,局限用于园林、经济作物1”。硫包尿素在包膜肥料中占有特殊地位.硫作为包膜材料其本身又是营养元收稿日期:2009-03-03 作者简介:苗晓杰(1984一),男,博士生 通讯作者:蒋思臣(1960-),男,博士,教授,E-mail:ecjiang@scau.edu.cn素.而且价格较低,因此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1.2高表面活性矿物 高表面活性矿物是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无机非金属矿物.通常包括层状结构的粘土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蛭石等)、层链状结构的粘土矿物(如海泡石、坡缕石等)、架状结构的沸石族矿物以及硅藻土等矿物。高表面活性矿物的层状结构和层间的几何空间层间域是良好的化学反应场所,经改性后能有效地作为肥料和土壤的活化材料141。国外有研究者在高渗透性稻田土壤中加入肥料的同时,加入沸石(按0.01t/mr)。4周后测定表明,氮的利用率提高到63%15】。宋波等16I利用改性柱撑蒙脱石对尿素和磷铵进行非包膜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可显著提高作物累积生物量和氮磷利用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也表明柱撑蒙脱石与尿素发生作用。使C—N键和N—H键与材料的表面键合作用增强,从而延长了肥效并提高了氮的利用率。柱撑蒙脱石与磷铵中的HnPO。成键作用增强,从而提高了磷的有效性。陈慧泉等同以尿素为基质.以硅藻土、膨胀珍珠岩等多孔物质或钙镁磷肥为包膜材料,研究了包膜材料、粘结剂、包膜厚度对肥份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肥料肥份保持时间长、淋溶小。并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 1.3化学肥料 利用无机化学肥料即是用以肥包肥的方式生产控释肥。早在1973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就成功研制出钙镁磷肥包膜的碳酸氢铵,不仅控制了养分的释放,而且抑制了氨的挥发,具有良好的肥效,增产显著18I。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继开展了包膜型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并推出产品J9l。如郑州乐喜施肥料公司生产出以钙镁磷肥为包膜、尿素为基质的商品名为Luxuriance、Luxecote、Luxacote的缓释肥:浙江龙游化工厂研制生产的硫铵 万方数据

缓释肥与控释肥区别对待

缓释肥与控释肥区别对待 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又称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是指由于肥料的 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其中的有效养分缓慢释放。施入土壤后,因其化合物或物理状态的不同,要经过短时间的转化才能被土 壤溶液溶解。它可以持久地给予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兼有化肥“速效”、农家肥平和持久的特点,并能减少淋浴损失,一般比化肥利用率高30%至70%。对于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理解,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认为两者是一致的。 如美国作物营养协会将缓释肥定义为: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并认为缓释肥与控释肥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 但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的,缓释肥指比普通肥料养分释放缓慢的肥料,但其养分的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不能控制。而控释肥则指在制备过程中其释放速率、方式和持续时间已知并可以进行控制的肥料。根据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方式,人 们把缓释肥养分释放的方式划分为4种类型:扩散、化学分解、膨胀和渗透。

缓释肥类型 缓释型氮肥氮肥在容器栽培中施用量最大,而且施后损失率也远比其他元素高,平均为30%至50%,因而研究其缓释肥种类的意义尤其重大。常见的有:脲甲醛(UF)38-0-0(含氮量通常在32%至4 0%之间),异丁烯叉二脲(IBDU)30-0-0。两者都属于低水溶性有机氮化合物这个大类,但是前者为生物可降解化合物,后者为化学可分解化合物。缓释型磷肥单料过磷酸钙

(Ca)H 2PO4(2)0-20-0,含有12%的磷和18%的钙;三料过磷酸钙(Ca)H2PO4(2)0-46-0,含12%的钙;烧结的磷0-50-0,一种释放很缓慢磷的原料;磷酸铵镁(Mg NH 4PO4)7-40-6,这种肥料为 低水溶性的无机化合物。 目前在苗木容器栽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奥绿肥(Osmocote),它是一种典型 的包膜复合肥,其化肥颗粒的外面包有一层半透水的薄膜。当奥绿肥被施人土壤之后,土壤中的水分能缓缓透过薄膜,膜内的化肥成分吸水后产生压力。当压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薄膜就会被挤破,营养素释放,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为此,可以根据不同种类或者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将包膜厚度不同的奥绿肥按一定比例配置在同一批产品中。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绿肥也是一种控释肥,但土壤的温度和含水量会极大地影响其释放速度。应用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苗圃开始大规模使用缓释肥。 一般而言,缓释肥的施用方式有如下几种:其一,通过表施(即将缓释肥应用于容器生长基质的表面)的方式施用缓释肥。这种方法目前应用广泛,它方便快捷,对于干燥或者湿润的环境均十分适宜,且可以为容器苗创造一个逐步渗透的营养传输系统。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缺点: 1.施肥的劳动花费较大; 2.假如容器在风力作用下产生倾斜甚至翻倒,抑或大量灌溉和降雨发生时,肥料就会从容器中溢出,从而产生损耗; 3.当容器置于全光照时可能会提高表施肥的分解率。其二,在配置生长基质时, 将缓释肥与基质混合在容器中,其优势在于可以极大地节约劳动成本,避免像表施缓释肥那样需要多次进行施加。但对于最佳缓释肥用量的选择和确定,则需要苗圃业者于实践中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应用。最佳做法是先以直接添加的方式施用缓释肥,再在容器苗生长过程中视需要程度采用表施的方式添加一些缓释肥。 缓(控)释肥知识 1.缓(控)释肥发展现状

控释肥知识

控释肥知识 缓释肥是缓慢释放的肥料,比正常的肥料释放慢,包括包硫尿素(膜随机破裂式缓释);脲甲醛、IBDU等缓慢释放氮肥;硝化、脲酶抑制剂,只对氮肥有限的缓释,对磷钾没有缓释。 控释肥是采用聚合物包衣的肥料,膜上的微孔通常只有几百纳米,液态的水根本无法通过膜,只能以水分子形态进入膜内,所以除了水分子能自由进出膜内,肥料颗粒完全和外部隔绝,而养分通过膜的渗透压排除膜外。所以,养分的释放快慢只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膜微孔的孔隙有关,当一种控释肥施入土壤后(微孔已设定),只和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关,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温度。而土壤的微生物、PH值等控释肥的释放没有任何影响。 普通的肥料施入土壤后,前期养分过量,植物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吸收,造成大量的养分蓄积在土壤中,容易下雨流失;渗入地下;或土壤固定,所以肥料平均利用率只有35%左右,而后期又缺乏养分。控释肥实际上是把前期的不用养分节约拿到后期供应给植物,同时减少了淋失,微生物的分解和土壤固定,相当于一点一点不停地给植物喂肥。因此,肥料利用率能达到70%左右,近根使用最高能达到80%以上。 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 有些专家说,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吻合,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想法,很不严谨,顶多也是曲线近似。 控释肥的释放曲线有三种,一种是High release(抛物线的前一半),即前期快速释放,这种膜通常厚度较薄或材料性能差;第二种为匀速释放,即温度恒定的前提下,每天释放基本完全一样,如果温度有波动,只是差异很小,主要因为这种包衣材料膜没有膨胀性,微孔或孔隙的大小是恒定的;第三种是“S”的释放曲线,这是非常理想的曲线,通常这种肥料前期释放很慢,后期释放加快,实现S释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材料包衣很厚,而材料本身性能不强,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华南农大的水溶性树脂即采用此种方式,通常成本很高,令一种是膜材料性能很强,包衣率很低且可以前期的超低释放,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释放速度加快,加拿大Agr ium的ESN就是此种释放曲线。 S型曲线是植物生长最喜欢的养分释放曲线,前期植物苗期时,对养分需求少,随着生长的加快,对养分的需求随之加快,因此,S型的释放曲线是非常理想的曲线。ESN的释放时间完全做到植物生长期有多长,释放时间有多长,和植物的生长基本一致。 目前,国内的控释肥厂家的产品可以说成本高,不环保,释放不稳定。 以金正大公司为例,材料为废弃的低密度聚乙烯,这种材料的本身性能很强,但如果因为肥料表面不光滑,致使一些凹凸的肥料表面没包住,这些没包住的部分,哪怕只有针尖的小孔,肥料会在24小时很快释放出来,所以往往会造成肥料前期释放过快,即24小时初始释放在20%左右,而包住的肥料在后期释放很慢,而且是直线的释放曲线(膜基本不膨胀)。养分的释放是第一天

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研发

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研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olymer Coated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s 中国农业大学新型肥料研究中心胡树文 化学肥料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化肥用量的快速增长,施肥不合理现象极为突出,如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吕殿青等,1998;谷洁等,2000)。缓/控释肥料是一种通过各种调控机制,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的肥料(马丁.特伦克尔,2002)。其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缓/控释肥料的快速发展,其己进入广大消费者的视野,国内外也已涌现出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企业。特别是在国内,近十年来缓/控释肥料产业发展迅速,缓/控释肥料研发、生产体系初具规模。广大科研工作者同企业联合,从最初的模仿国外先进工艺发展到目前的自主独立研发,已在膜材开发和工艺研发等方面发表了很多文章和专利,特别是在膜材研究和连续化生产方面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研究概况 目前广泛使用的缓/控释肥料有稳定性氮肥、化学合成型氮肥、无机包膜肥料、有机高分子包膜肥料等,其中包膜材料是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的研发重点。 1.1国外缓/控释肥料研究概况 1961年美国TV A公司研究硫磺包膜尿素,并于1971年投产(许秀成等,

2000)。但由于硫膜存在残缺等且易被微生物分解致使养分控释性能不稳定,20世纪80年代对其工艺进行改进,釆用有机聚合物和硫双层膜改善硫包尿素控释性能,在硫包尿素外层再包一层有机聚合物使之成为硫聚合物包膜尿素(PSCU)(产圣等,2009)。 1964年美国ADM公司开发了以热固性树脂为原料的包膜技术并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此后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陆续开发了各类聚合物树脂材料(张夫道等,2008)。目前聚合物包膜材料是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一类控释包膜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醇酸树脂类。1967年美国生产的Osmocote所用包膜材料为醇酸树脂,它是双环戊二烯和甘油酯的共聚物。醇酸树脂可以很好的控制成膜厚度,控释性能较好,可以应用于各类颗粒肥料(Xie et al., 1981)。 2)聚氨酯类。这类包膜材料是在肥料表面直接以聚异氰基和多元醇反应生成的树脂包膜,从而形成抗磨损的包膜材料(Peterda et al.,2002)。 3)聚烯烃类。最常用的技术是将热塑性树脂(如聚乙烯)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中,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喷涂到肥料表面上;或者将聚烯烃与辅料的熔融液直接喷涂到肥料表面。日本首先开创了热塑性树脂包膜研究。90年代初,日本研制出聚烯烃包膜肥料技术,具体做法是在聚烯烃熔融体内加入滑石粉和金属氧化物从而改善聚烯烃的通透性和降解性,达到控制肥料释放速度的目的(Edze et al., 2000)。还有一些热塑性聚合物包膜技术和产品,如加拿大的一种乳胶包膜尿素产品,选用聚偏二氯乙烯水乳液喷涂在肥料表面,不需回收溶剂;英国的研究技术是将天然橡胶经过改性涂敷在肥料表面(Francesco et al.,2008)。

科学认识与使用控释肥

科学认识和使用控释肥 近年来,随着我国控释肥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具有增产增效、节能环保、省工省力等特点的缓控释肥在全国各地农作物上逐步应用,在一些地方已成了农民施肥的首选;但应用中仍旧存在着对控释肥认识不清、真假难辨、使用技术不当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此作一分析总结。 一、控释肥概念 就是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释放延缓,根据作物需求,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从而保持肥料养分的释放与作物需求相一致,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的目的。目前常见的控释肥是包膜肥料,即在传统速效肥料颗粒的外面包一层膜,通过膜上的微孔控制膜内养分扩散到膜外的速率,从而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持续有效释放时间)与作物养分的吸收相同步。 二、控释肥释放原理 控释肥释放原理是肥料中的养分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其释放的速率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吻合,这样作物吸收养分多的时候,就释放的多,少的时候就释放的少,极大限度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当肥料施入土壤后,土壤水分从膜孔进入,溶解了一部分养分,然后通过膜孔释放出来,当温度升高时,植物生长加快,养分需求量加大,肥料释放速率也随之加快;当温度降低时,植物生长缓慢或休

眠,肥料释放速率也随之变慢或停止释放。另一方面,作物吸收养分多时,肥料颗粒膜外侧养分浓度下降,造成膜内外浓度梯度增大,肥料释放速率加快,从而使养分释放模式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使肥料利用率最大化。 三、控释肥优点 一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为防止供肥过剩,肥料养分采用缓慢释放的形式,改变了普通速溶肥料养分供应过于集中的特点,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与普通化肥和复合肥相比,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的需求变化曲线更为接近,即利用率更高,因而对作物的生长更为有利。一般控释肥利用率可提高10%-30%。 二是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控释肥肥效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的供给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比常规施肥技术667平方米产量增加10%-25%。 三是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省施肥劳动力,节约成本。在目标产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控释肥料比传统肥料可减少10%-40%用量;大多数作物控释肥只需进行一次施肥,不需再次追肥,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 四是消除了化肥淋、退、挥发、固定的问题,减轻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控释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效减少养分被蒸发、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减轻化肥面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新产品上市面临的市场准入难题及对策

新产品上市面临的市场准入难题及对策 文章来源:营销传播网蔡勇 在产品同质化、品牌纷争、大企业不断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的大营销环境下,中小企业以何对策保证新产品上市成功,使得市风险最小化。以下谈谈关于新产品上市所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新产品上市都面临着市场准入难题。要想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必须能够清晰的认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清晰的市场定位解决新产品上市面临的市场准入难题 1、行业现状研究,具体涵盖行业所处发展阶段、行业政策利好及不足、行业现状、整个行业竞争格局,并评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未来3-5年可能遇到的营销机遇及难题。 2、市场竞争状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定位的出发点即是竞争对手研究,因此,一定要对你所要介入的市场做一个整体性研究,在整体性研究之上,再针对性的研究行业标杆企业及与目前自身营销现状类似的几个竞争产品或品牌。 3、消费者研究,消费者市场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困难,消费者在具体购买决策时又在想什么?在消费者研究中,切记大多数“广告公司式”的头脑风暴,拍拍屁股就给消费者现状下定论,一定要亲身下市场,聆听消费者声音,以及经销商代理商等,全面掌握最新的消费动态。 4、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既是定位你的身份,又是在界定你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决定了你的市场竞争战略。百事可乐的老二地位,决定了其进攻型市场竞争战略选择。 二、差异化的产品策划及概念包装突围“同质化”难题 产品“同质化”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核心是如何避免产品“同质化”,大企业可以引进更先进的产品技术及生产工艺,建立产品壁垒,实现差异化。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很多技术上的领先几乎是天方夜谭。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差异化”,让你的产品与众不同,让消费者记忆和识别? 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事实,只有认知。“同质化”是站在企业、产品角度思考营销问题,而“认知差异化”确是从竞品出发、基于消费者研究来思考营销,因此,突围“差异化”的关键在于“认知差异化”,在产品策划及概念包装上做到区隔、独树一帜。https://www.360docs.net/doc/7217937242.html, 。 1、营销人“专家-行家-专家”的变脸 一个营销咨询从业者往往被赋予“专家”身份,而要想把产品策划做好,你必须要实现有专家到行家的一个转变,完全的读懂产品。此后再回归“专家”,以营销角度分析结构产品机理、及功效等。一个没有真正深入研究产品的人是做不好产品策划的,任何成功的产品

控释肥技术样本

国内生产厂家及相关科研单位工艺技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先后研制成功 硫包碳酸氢铵粒肥和用钙镁磷肥包裹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 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制成功”涂层尿素”生产技术, 其关键技术是涂层液的配制和涂复工艺。涂层液是十烷基苯磺酸和高岭土等无机矿物混合成的胶质物质, 根据不同农业生态条件确定各类物质的组成比例, 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制成。涂复工艺采用造料塔内喷涂的的新工艺, 并借助尿素本身的热量, 使包膜干固一次完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科技人员, 采用化学、物理的微乳化和高剪切技术, 研制生产了具有缓释性能的纳米肥料。纳米肥料的胶结包膜剂胶团直径均在100纳米以内。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可使肥料粒子带有磁效应, 从而使肥料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 有效刺激植物生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 采用各种废弃塑料作为包膜材料, 溶剂采用松节油, 包膜设备采用流化床喷动塔制备包膜化肥。经过调解包衣材料, 肥料在土壤中的缓释速度达到可控, 不烧苗, 不伤根。 山东农业大学研制成功控释时间长达70—400天不等的系列包膜控释肥产品, 经过调整配方能够设定膜上孔的数量、大小等控制养分的释放。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主要受温度、水分等条件的限制, 根据作物的需要可进行释放时间和释放高峰期的调整。包膜材料主要是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和无机添加剂高岭土、滑石粉等。 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缓释肥料的研究, 特别是在近年来取得可喜的突破性进展。利用自研的植物性复合控释包膜材料, 应用混合展着包膜新工艺, 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廉价、高效、长效肥料产品。

控释肥不同于缓释肥

控释肥不同于缓释肥。 缓释肥是缓慢释放的肥料,比正常的肥料释放慢,包括包硫尿素(膜随机破裂式缓释);脲甲醛、IBDU等缓慢释放氮肥;硝化、脲酶抑制剂,只对氮肥有限的缓释,对磷钾没有缓释。控释肥是采用聚合物包衣的肥料,膜上的微孔通常只有几百纳米,液态的水根本无法通过膜,只能以水分子形态进入膜内,所以除了水分子能自由进出膜内,肥料颗粒完全和外部隔绝,而养分通过膜的渗透压排除膜外。所以,养分的释放快慢只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膜微孔的孔隙有关,当一种控释肥施入土壤后(微孔已设定),只和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关,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温度。而土壤的微生物、PH值等控释肥的释放没有任何影响。 普通的肥料施入土壤后,前期养分过量,植物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吸收,造成大量的养分蓄积在土壤中,容易下雨流失;渗入地下;或土壤固定,所以肥料平均利用率只有35%左右,而后期又缺乏养分。控释肥实际上是把前期的不用养分节约拿到后期供应给植物,同时减少了淋失,微生物的分解和土壤固定,相当于一点一点不停地给植物喂肥。因此,肥料利用率能达到70%左右,近根使用最高能达到80%以上。 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 有些专家说,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吻合,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想法,很不严谨,顶多也是曲线近似。 控释肥的释放曲线有三种,一种是High release(抛物线的前一半),即前期快速释放,这种膜通常厚度较薄或材料性能差;第二种为匀速释放,即温度恒定的前提下,每天释放基本完全一样,如果温度有波动,只是差异很小,主要因为这种包衣材料膜没有膨胀性,微孔或孔隙的大小是恒定的;第三种是“S”的释放曲线,这是非常理想的曲线,通常这种肥料前期释放很慢,后期释放加快,实现S释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材料包衣很厚,而材料本身性能不强,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华南农大的水溶性树脂即采用此种方式,通常成本很高,令一种是膜材料性能很强,包衣率很低且可以前期的超低释放,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释放速度加快,加拿大Agrium的ESN就是此种释放曲线。 S型曲线是植物生长最喜欢的养分释放曲线,前期植物苗期时,对养分需求少,随着生长的加快,对养分的需求随之加快,因此,S型的释放曲线是非常理想的曲线。ESN的释放时间完全做到植物生长期有多长,释放时间有多长,和植物的生长基本一致。 国内生产厂家及相关科研单位工艺技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硫包碳酸氢铵粒肥和用钙镁磷肥包裹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制成功“涂层尿素”生产技术,其关键技术是涂层液的配制和涂复工艺。涂层液是十烷基苯磺酸和高岭土等无机矿物混合成的胶质物质,根据不同农业生态条件确定各类物质的组成比例,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制成。涂复工艺采用造料塔内喷涂的的新工艺,并借助尿素本身的热量,使包膜干固一次完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科技人员,采用化学、物理的微乳化和高剪切技

功能型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Vol.41No.1·12·化 工 新 型 材 料 NEW CHEMICAL MATERIALS第41卷第1期 2013年1月 作者简介:马志远(1987-)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联系人:贾鑫(1976-)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与功能应用研究。功能型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马志远 贾 鑫* 刘志勇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石河子832003 )摘 要 对包膜型缓释/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的概念进行了论述,系统地阐述了包膜缓释肥料和功能型包膜缓释肥料的研究现状, 指出了缓释肥料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关键词 缓释/控释肥料,功能型肥料,包膜材料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rosp ect of coated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Ma Zhiyuan Jia Xin Liu Zhiyo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hihezi 832003)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oated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and coating materials were discussed.Coated/functional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were expatiated.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were dis-cussed,and pointed out the future develop ment direction.Key  words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functional fertilizer,coating material 随着我国加入WT O,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愈来愈快。缓/控释肥料摒弃了传统农业的弊端,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解决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问题。发展缓/控释肥料以其高利用率,使用简约化等优点,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国家对新型肥料的研发给予专项资金帮助和政策扶持。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都指出需要发展新型肥料,且新型肥料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缓/控释肥料、 微生物肥料、多功能肥料。这也是国内国际今后一个时期肥料研发的重点。从缓控释肥料的应用价值和长远利益来看,发展缓/控释肥料将成为肥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缓释/控释肥料 1.1 缓/控释肥料的区别 根据肥料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情况可分为缓释肥料和控释肥料两大类。缓释肥料就是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肥 料[1] 。但是对于控释肥料,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 控释肥料是那些养分释放率与作物需肥规律完全匹配的肥料,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释放规律的智能型肥料,也就是说控释肥料是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 1.2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缓/控释肥料种类繁多,各种文献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至使其分类差异较大。人们普遍接受以色列Shaviv教授的分 类方式。他们将缓释肥料分为以下四类[2] :(1) 低溶解性的无机材料;(2)低溶解性的有机材料;(3)可降解的低溶解性材料;(4 )涂层(包膜)肥料。2 国内外功能型包膜肥料研究现状 包膜肥料是在粒状肥料表面包裹上一层包膜材料,起到减慢肥料的释放速度、延长肥料的释放时间的作用。包膜肥料是缓/控释肥料的重要成员, 随着各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功能型材料的发现,人们不再是仅仅以减低肥料施放速度、延长肥料释放时间作为单一的研究目的, 而是把目光转向功能型包膜肥料, 逐步形成了现代包膜肥料的特点。但是由于功能型包膜肥料制造成本较高,现在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还未走进田间实践。 2.1 吸水/保水缓释肥料概况 高吸水型材料与农业的结合不仅开启了新型节水技术的序幕,同时拓宽了吸水保水材料的应用。它具有吸水蓄水、抗旱保水、改善土壤结构和增效缓释四大作用。常用的吸水性聚合物可分为两类:天然聚合物和合成聚合物。 (1 )天然吸水性聚合物最大的优点是其优越的可降解性。例如:日本用淀粉与尿素水溶液混合后造粒烘干,制得吸水型 缓释肥料[3] ;吴春华等将淀粉与聚乙烯醇混合糊化包膜尿素,制得吸水型缓释肥料[4]。另外,天然提取物(如:纤维素[5] 、多糖类[6] 等)也可以作为吸水保水材料。它们降解性良好,且是

2015年度中盐红四方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试验示范总结

2015年度中盐安徽红四方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试验示范总结 2015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分别在河北等17省(区)的水稻、玉米、小麦、果树、马铃薯等作物上开展了缓释 肥、控失肥、抗旱肥田间试验共63个,大田示范16个。通过设置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与当地习惯施肥对比,缓释肥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对比,控失肥、抗旱肥与等养分普通复合 肥对比,验证并展示3种产品在增产增收、省时省工、节肥增效等方面的效果。试验示范方案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制订(《关于开展缓释肥等肥料田间试验示范工作的通知》(农技土 肥水便函【2015】15号)),委托17个省(区)土肥站实施。目前,水稻、玉米、马铃薯试验示范工作已经完成,承担试验示范任务的各省土肥站出具了试验报告。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一是三种产品具有增产增收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玉米增产4.8-126.7千克/亩,增幅0.83-21.11%,施用控失肥试验玉米增产12.7-94.3千克/亩,增 幅1.94-13.17%; 施用缓释肥水稻增产10.5-155.0千克/亩,增幅1.52-33.2%,施用控失肥水稻增产35.4-61.3千克/亩,增幅5.72-11.76%;施用缓释肥马铃薯增产127.3千克/亩,增幅8.72%,施用控失 肥马铃薯增产111.4千克/亩,增幅7.63%。 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处理玉米增产12.67-86.7千克/亩,增幅2.21-16.5%,水稻增产8.1-30.7千克/亩,增幅0.78-5.12%,马铃薯增产44.6千克/亩,增幅2.89%。 与养分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控失肥处理玉米增产10.0-100.1千克/亩,增幅1.17-33.09%,水稻增产12.2-39.4千克/亩,增幅2.14-6.40%,马铃薯增产30.7千克/亩,增幅1.99%。 另外,吉林、内蒙古玉米上开展的抗旱肥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抗旱肥处理在两地分别增产28.4千克/亩、15.3千克/亩,增幅分别为4.59%和2.46%; 与等养分普通复合肥相比,抗旱肥在吉林的试验产量持平,内蒙古试验增产29.4千克/,亩,增幅4.84%。 二是三种品种均能减少养分投入。与习惯施肥相比,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均可减少单位面积用量,纯养分投入减少5-12%。 三是施用三种产品省时省工。与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比,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均可一次性作底肥施用,不再追肥,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包膜控释肥知识及部分产品介绍

包膜控释肥知识及部分产品介绍 有关控释肥的概念 关于缓释和控释肥的概念和定义已有大量的文献报导。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分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按照制作过程将缓释和控释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尿素和醛类的缩合物,这类被称为缓效或缓释肥料)另一类是包膜肥料,被称为控释肥料,因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UFs)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熏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国外多年的研究资料和大量文献以及我们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控释肥,即肥料的养分释放率与作物养分吸收相同步,应该是包膜肥料,其它的缓效肥料可称为缓释肥而不能称为控释肥。 控释机理与生产原理 在控释肥研制和开发的同时,对包膜控释肥的控释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制作了在不同温度情况下:①膜厚度与控释肥养分释放速率关系曲线,②相同膜厚度不同粒径颗粒和相同粒径不同膜厚度的组合比例与养分释放速率关系曲线,③相同膜厚度不同添加剂比例的养分释放曲线等。 通过调整膜厚度、添加剂、不同粒径颗粒等的比例与组合,以及对不同控释

时间的控释肥进行组合来模拟作物的养分吸收曲线,达到使控释肥释放高峰与作物吸肥高峰期相吻合(图3),解决了控释肥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生长吸肥规律相吻合的技术难题。 在控释肥扩大性试生产的同时,进行了水稻、玉米、花生、蔬菜、果树、花卉、草坪等多种作物的育苗试验、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与示范,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及时反馈,进行包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控释期6个月的包膜复合肥(20-8-10)的N、P、K释放曲线 定型的包膜控释肥系列产品 经过多年的试制、试验、反馈、改进和创新,目前已定型的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包膜控释肥包括以下十多个系列数百个控释肥品种。 1.热固性树脂包膜尿素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270天、360天等系列品种。 2.热固性树脂包膜复合肥,不同养分配比、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270天、360天等不同控释时间等系列品种。 3.热固性树脂包膜硫酸钾,60~360天系列品种。 4.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270天、360天等系列品种。 5.热塑性树脂包膜复合肥,不同养分配比、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270天、360天等不同控释时间等系列品种。 6.热塑性树脂包膜硫酸钾,60~360天系列品种。 7.硫包膜尿素?熏60~360天系列品种。 8.硫包膜复合肥,不同养分配比,60~360天系列品种。 9.硫包膜硫酸钾,60~360天系列品种。 10.以硫为底涂层的热固性树脂包膜尿素,60~360天系列品种。 11.以硫为底涂层的热固性树脂包膜复合肥,不同养分配比,60~360天系列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