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

油页岩
油页岩

1、油页岩的概念

油页岩是一种固体可燃矿物,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低温干馏可以得到氢碳比类似天然石油的页岩油。油页岩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是一种高灰分的有机岩石。从颜色上看有灰色、黄褐色、褐色、黑灰色及黑色等多种,通常颜色越浅含油率越高。多数油页岩含天然石油3.5%-15%,少量的高达20%以上,一般有机质含量在5%以上才有工业价值。每千克油页岩的发热量为4186.8-16747.2KJ,国际上把每吨含油率大于3.5%的页岩成为油页岩。

油页岩是一种蕴藏量十分丰富但几乎还未被很好利用的矿产资源,不但可提炼出燃料油类,而且还可炼制出合成煤气及化工原料,副产品还可作为制砖、水泥、玻璃陶瓷等的原材料。在化石燃料中,油页岩的储量折算为发热量仅次于煤而列第二位;如果将它折算成页岩油,世界上的页岩油储量将是4750亿吨,相当于1997年世界天然原油探明可采取量的5.4倍。因此,从储量和利用价值来说,油页岩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替代能源。

2、油页岩利用技术

迄今为止,油页岩的开发利用已有近二百年历史,主要利用技术有低温干馏技术、燃烧技术以及近年提出的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

目前,世界油页岩的利用途径主要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1) 低温干馏制取页岩油,油页岩低温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控制加热温度在450-600℃范围内,将油页岩进行加工的方法。

(2) 页岩油的加工精制,页岩油是油页岩热加工时其有机质热分解的产物,类似天然石油,因此,天然石油的加工精制方法,一般都适用于页岩油。

(3) 气化制取煤气,油页岩直接加氢气法,能直接生产合成天然气或生产中馏分油,在中等氢压力下取得较高的有机碳转化率。

(4) 制造建筑材料,油页岩低温干馏后的页岩灰可作为生料的一部分,用湿法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燃烧过的页岩灰可作为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之一。一定比例的熟料、混合材和石膏经混合磨细后即为水泥。采用页岩灰作水泥原料,可省去粘土矿的开发,节约水泥制造费用;采用页岩灰作混合材,增加了水泥产量,改良了水泥的性能,也提高了页岩油工业的经济效益。

(5) 直接燃烧产汽发电,将油页岩直接作为燃料,前苏联早就较大规模地用于电站锅炉,波罗的海和爱沙尼亚共和国页岩电站的规模己发展至160×104kW,年用油页岩近2800×104t。在我国,吉林省桦甸市利用当地含油率8%-12%油页岩,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供热系统已运行10年。

2.1、油页岩干馏技术简介

油页岩干馏制油技术可分为间接传热和直接传热。直接传热比间接传热速度

快、效率高,所以现代干馏技术主要采用热载体和油页岩直接接触传热的方式。直接传热方式又可分为气体热载体法和固体热载体法。气体热载体法在俄罗斯、爱沙尼亚、巴西、美国和中国各有不同炉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巴西的Petrosix 技术、爱沙尼亚的Kiviter技术和中国的抚顺炉技术。典型的固体热载体干馏技术包括美国的Tosco-Ⅱ干馏技术、爱沙尼亚的Galoter干馏技术、德国的LR干馏技术、加拿大ATP干馏技术和中国大工新法干馏技术(DG Process)。目前正在工业化生产的国家有巴西、爱沙尼亚和中国。

1、国外技术发展概况

(1)气体热载体法油页岩干馏技术

① Petrosix技术

Petrosix技术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开发的油页岩干馏技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小型实验研究,1972年一个半商业化的工厂在巴西投入运转。其干馏反应器直径为5.5m,单炉页岩处理能力为2200吨/日,加工油页岩原料块径6.4mm-76mm,油收率为90%。1982年开始建立一个商业性的页岩油生产装置,其反应器直径llm,每天可加工处理6000吨油页岩,现正在生产运行。Petrosix干馏技术已成熟。

② Kiviter技术

Kiviter 技术是爱沙泥亚开发的油页岩干馏技术。干馏段采用百叶窗结构,气体热载体从侧方横向流过固体料层。200吨/日炉从1956年开始进行试验。油收率为75%一78%。之后又将“气流横流”炉从长方形横截面改为圆环形横截面,充分利用了炉子的有效面积,处理能力提高到240吨/日~260吨/日,油收率也达到80%-85%0 1981年1月建成投产1000吨/日炉。1987年1月又相继建成投产了第二台1000吨/日炉。与此同时,1987年又开始建设1500吨/日炉,共建4台。

上述两种技术均存在有下面的问题:

1)油页岩利用率不高。只能处理块状油页岩,小颗粒油页岩不能利用;

2)热效率不高。页岩半焦中的潜热(固定炭)没有利用。

(2)固体热载体法油页岩干馏技术

① Galoter技术

Galoter 技术是爱沙泥亚开发的油页岩干馏技术,使用转筒式干馏炉,油收率75%-85%。原料用0-25mm颗粒页岩。1950-1953年建成每天干馏50吨油页岩的试验装置。1953-1963年建成油页岩处理量为250t/d和500t/d工业化试验装置。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在爱沙尼亚页岩电站建成2套3000t/d工业试验装置,现正在生

产运行。存在的问题;

1)运转率不高;

2)重油所占比例大;

3)存在机械运转、油气除尘及烟气除尘等问题。

② Tosco-Ⅱ技术

Tosco-Ⅱ技术是美国Tosco公司开发的油页岩千馏技术,处理小颗粒油页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实验室建立了23t/d的试验装置,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900t/d 的半工业试验装置。试验结束后停止运转。Tosco-Ⅱ干馏技术使用转筒式干馏炉,用瓷球为热载体,油收率90%以上。存在的问题:

1)设备复杂、投资高、维修量大;

2)热效率不高。页岩半焦中的潜热(固定炭)没有利用。据称最近美国己将油页岩制油技术列为该国重大技术专项进行开发。

③ LR技术

LR技术是德国的Lurgi和Ruhrgas两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有多种用途的固体热载体法工艺,处理原料包括煤、油页岩、油砂和液体烃类。自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首先用于煤干馏生产高热值煤气,后来用于液体烃类裂解生产烯烃,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将本工艺用于油页岩(及油砂)干馏。煤的低温千馏于1963年在前南斯拉夫Lukarac开始工业化。原油、石脑油裂解制取烯烃的LR装置简称砂子炉(使用砂子作为热载体),于1958年在德国Dormagen开始工业化。从1964年开始,先后在日本的千叶、阿根廷的Rosario、德国Leuna和中国兰州建立了砂子炉石油裂解生产装置,至1983年世界上已有6套大型生产装置,其中最大的一套在我国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1979年Lurgi公司在Frankfurt的研究中心建立了24t/d油页岩干馏试验装置。在此装置上,曾对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油页岩做过试验评价。1983年3月我国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运送150吨茂名页岩在24t/d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试验,油收率90%以上。LR工艺的优点:

1)油收率高;

2)能耗较低;

3)设备结构较简单。

存在的问题:

1)排料系统堵塞;

2)油品含尘量较大。

④ ATP技术

ATP(Alberta-Taciuk Processor)技术由加拿大人William Taciuk发明的。二十世

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的Southern Pacific Petroleum N.L. and Central PacificMineralsN .L. 两个公司在昆士兰州的Gladstone发现了高品级的油页岩,选择ATP作为开发的技术。在加拿大Alberta的Calgary建立了80t/d中试装置,1987年完成试验,在此基础上构想了一个油页岩加工制油项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2.5亿澳元,建立示范厂,处理油页岩6000t/d,每天产油4500桶;若示范厂运行成功,第二阶段建设商业化装置,处理油页岩25000t/d,每天产油14800桶;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第三阶段建设处理油页岩125000t/d商业化装置,每天产油65000桶。

第一阶段1997年8月开始建设,1999年4月完工并开始试运行。2004年7月停止试生产,据说是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有关。

ATP干馏技术的核心为回转炉。它是一个水平放置的旋转容器,包括四个部分:燃烧段、干馏段、预热段和冷却段。第一阶段示范厂的回转炉长62.5米,直径8.2米,重量2500吨,旋转速度4rpm;物料停留时间50分钟:处理量(油页岩)6000吨/日,页岩油产量4500桶/日。

第一阶段从示范厂建成开始试运行至停止试生产,一直没达到设计水平。油页岩处理量平均最高(每个运转阶段)186t/h,达到设计水平的74%,页岩油产量平均最高3083桶/日,达到设计水平的68.4%。油收率平均在75%-80%范围,一次连续运转最长96天。

ATP干馏技术存在的问题:

1)设备庞大,结构复杂,动力消耗大,维修量大;

2)油收率平均在75%-V80%,未达到设计水平(油收率92%)。

2、国内技术发展概况

(1) 气体热载体法油页岩干馏技术

①抚顺炉技术

我国油页岩产业始于1925年,在抚顺先后进行过10吨/日和40吨/日干馏试验,形成了上段为干馏、下段为气化的内热式干馏炉-抚顺炉。1930年,在抚顺建成80台日处理50吨抚顺炉。到1945年8月止,建成干馏炉200台,单炉日处理能力100-200吨,页岩油的最高年产量约达25万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页岩油工业恢复并有了继续发展,干馏炉数量达到266台,页岩油最高年产量达78万吨,技术水平也有了提高。1962年以后,由于大庆油田的开发,页岩油产量逐年下降,绝大部分技术力量转移到天然石油加工方面。后来仅进行了少量研究工作,如茂名进行了粉末页岩的沸腾燃烧、流化干馏试验、页岩灰制水泥等。

目前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页岩油18.6万吨。在吉林省桦甸市有3

个小型页岩油厂,采用抚顺炉技术生产页岩油约2万吨。抚顺炉技术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生产考验,己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在世界油页岩加工利用中有一定影响,也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进行油页岩工业化生产的少数国家之一。

抚顺炉是一种直立的内热式干馏炉,属于气体热载体法。抚顺炉技术优点:

1.能处理低品位贫矿油页岩。抚顺炉能处理含油率低至6%的抚顺贫矿油页岩。

2.能利用固定碳。页岩半焦固定碳利用率达到65%;

3.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4.操作容易,能长期运转。单炉开工周期一般可达六个月以上,单元生产周期可达一年以上。

抚顺炉技术存在的问题:

1.资源利用率不高,小颗粒油页岩不能利用。这一部分占20%.

2.油收率较低。目前的实际油收率为75%。若通过攻关,对现有抚顺炉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完全可以开发出新一代抚顺炉技术,推向国内外。

②气燃炉技术

抚顺炉技术发展的同时,在吉林省桦甸改进并扩建了内外并热式页岩干馏炉,它是一种气燃式方型炉,单台日处理200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茂名48台气燃式方型炉(单台日处理200吨)和64台圆炉(单台日处理150吨)投产,页岩油最高年产量为18万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茂名油页岩制油产业停产。

(2) 固体热载体法油页岩干馏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从1981年开始进行油页岩和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统一简称为大工新法干馏技术,DG Process)的研究工作,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以及中国石化总公司的重点科研项目“褐煤和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研究”,在实验室建立了原料处理能力10k g/h热态连续试验装置。在此装置上进行了几十种煤和油页岩(包括抚顺西露天矿油页岩等国内5种典型油页岩)的试验研究工作,获得良好的结果,1986年通过技术鉴定(1987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7月处理50吨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在平庄矿务局取得成功。1994年5月通过煤炭部和国家教委联合主持的技术鉴定。工业试验验证了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的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上述几种油页岩干馏技术经多年的发展,已各具特点,但仍不完善,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 抚顺式炉干馏技术和巴西Petrosix千馏技术中油页岩碎末被抛弃,使得油页岩未得到完全利用;而从干馏炉排出的油页岩半焦含有多种有毒化合物,如水溶性酚,硫化物,多核芳烃等1291,也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

2) 美国Tosco-Ⅱ干馏技术和德国LR干馏技术产生的页岩油品质差,油泥含量高;

3) 与石油工业相比,油页岩千馏炼油成本高且加工工艺复杂,市场竟争能力差。因此,油页岩干馏炼油技术不适合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方针、环保要求和油页岩自身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很难被大范围推广使用.

2.2 油页岩燃烧技术

目前,利用油页岩燃烧发电、供热的国家主要有爱沙尼亚、中国、以色列和德国,爱沙尼亚是目前世界上油页岩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有4个装机容量为2967MW的油页岩发电厂,它们也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油页岩发电厂。

爱沙尼亚利用油页岩发电和向居民、工业供暖所创造的效益占国家税收比重较大,对其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油页岩发电厂装机总容量为24MW;以色列的油页岩发电厂规模为12.5MW;德国的油页岩发电厂规模为9夕MW。

归纳起来,利用油页岩资源发电、供热的燃烧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把油页岩或油页岩与煤的馄合物用作锅炉燃料,产生蒸汽发电、供热;另一种形式是油页岩通过低温干馏产生气态和液态两种产物,气态产物输送到内燃机燃烧发电、供热,液态产物作为生产某些化合物的原材料。目前普遍采用前一种形式,主要的燃烧方式有悬浮燃烧、沸腾燃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这几种燃烧方式由于省略了炼制页岩油的中间转换环节而使油页岩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

油页岩悬浮燃烧是开发较早的一种油页岩燃烧技术,主要借鉴了常规煤粉炉的燃烧方法,将油页岩制成粉末后送入炉膛内燃烧,属于高温燃烧方式。但长期运行经验表明,这种油页岩燃烧技术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 炉膛内辐射受热面命属腐蚀严重,寿命短:

2) 对流受热面积灰严重,传热效率低;

3) 制粉系统经常爆炸,很不安全;

4) 当油页岩发热值低于8374kJ/kg时需喷油助燃,不经济。

油页岩的鼓泡流化床燃烧实现了油页岩的低温燃烧,有效地解决了油页岩悬浮燃烧带来的若干问题,但飞灰含碳量高且难以大型化。

近几十年,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其燃料适应性广、污染物排放浓度低、负荷调节范围广等众多优点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研究。为提高油页岩的利用率,许多专家提出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油页岩的燃烧方式。迄今为止,已有多台油页岩循环流化床成功地投入到商业运行,如我国吉林省桦甸三台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爱沙尼亚两台215MWm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这些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的运行结果充分表明,循环流化床燃烧油页岩是油页岩资源最洁净和经济的燃烧方式。但是,当前石油价格的增长和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使得循环流化床燃烧油页岩技术面临了新的挑战:

1) 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消耗量的大幅增加和限制供应促使许多油页岩储量丰富的国家开始研究和使用页岩油作为替代能源;

2) 没有政府部门大力扶持,油页岩燃烧利用很难较快形成市场竞争力;

3) 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循环流化床未能实现油页岩资源的优化、合理、经济和高效地利用。

近几年,一些专家提出了油页岩与高硫燃料混烧脱硫的新的油页岩燃烧方式。由于油页岩中碳酸盐含量非常高,且以CaCO3为主,因此利用它在高温下热解产生的CaO进行脱硫,预计会有良好的效果;又因为油页岩是作为一种可燃的添加剂送入锅炉的,对锅炉燃烧效率和热效率的影响较直接添加石灰石有很大的改善。实验结果己证实,油页岩的加入使得高硫煤低温段的燃烧产物初析温度降低,着火温度提前。因此,将油页岩与高硫燃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锅炉内燃烧也是油页岩的一种有效的燃烧利用方式。但由于油页岩在这种燃烧方式中是作为添加剂掺混到高硫煤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无法实现油页岩的大规模开发。

2.3 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

油页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以其巨大的储量、丰富的综合利用层次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低温干馏炼油技术和燃烧发电、供热技术都是比较传统的油页岩利用技术,形式单一,产品种类比较少。随着环境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能源利用形式己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我国科学家早在1990年召开的油页岩加工与综合利用研讨会上就呼吁我国油页岩工业应走“油页岩一炼油一发电一化工一建材”等全面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认为这是一条符合国情、符合客观规律、利国利民的正确路线。

图1 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目前,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路线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者建议油页岩宜采用的综合利用方案为:油页岩首先通过干馏产生页岩油和碳氢化合物类气体;其次,页岩油受热分解产生高热值气体燃料,用于制取高经济性的化工产品或制成合成气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页岩碎末和干馏炉内排出的油页岩半焦送入流化床内燃烧发电;在流化床内姗烧生成的页岩灰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可作为建筑工业的原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油页岩燃烧生成的页岩灰可以作为纺织厂污水中活性染料的吸附剂。我国抚顺矿业集团目

前采用了“油页岩低温于馏生产页岩油、固体残留物生产建材制品”的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与油页岩低温干馏技术和燃烧发电供热技术相比,油页岩综合利用起步较晚,技术尚不成熟。但该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了该技术一旦投入商业运行,必将带来很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1) 油页岩内有机物利用率高,并且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如苯、乙烯和噻吩等,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油页岩资源利用率高,接近100%;

3) 油页岩半焦和页岩灰得到了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小。

因此,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非常适合我国未来能源综合利用方针和环保要求,有利于实现油页岩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清洁、高效地利用。

3、我国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时间比较早,主要省份有吉林省、辽宁省和广东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在广东茂名建造了油页岩制油厂,我国石油主要以人造页岩油为主。由于石油短缺,当时还出现了“是发展人造油还是发展石油”的争论,后来“发展石油”,发现了大庆油田,“人造油”才渐渐退出主要地位。

广东省茂名市石油公司油页岩矿业公司经历了半个世纪后,目前已经具备750立方米/年的采掘能力,有着丰富的干馏技术,并在油页岩综合利用方面取得可喜成果。例如,利用页岩灰渣制砖和生产水泥;从排弃沙土中回收生产优质高岭土,形成了年产高岭土精粉3万吨能力;利用页岩灰渣作陶粒、陶织、塑胶制品掺和料、填充料。1996年,广东省进行了油页岩开发利用科技攻关,对油页岩发电燃烧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对茂名地区的油页岩开发利用做了总体规划。2001年,广东省开始重视茂名地区油页岩开发与环境保护,由环保局资助了项目《油页岩废渣场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研究》。

吉林省油页岩开发利用始于1958年,在国家支持下,由延边州石油公司筹建了汪清县罗子沟炼油厂,总投资约300万元,生产页岩油40吨,由于当时设备落后及其他原因,于1960年停产。1993年,辽宁省葫芦岛龙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亿元人民币,在罗子沟建设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该项工程分三期建设完成,时间跨度为2004、2007年,工程完成后可形成年产300万吨矿石、20万吨页岩油、5000公斤稀贵金属的生产规模,并建成一个5000KWH余热发电厂、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所、水泥厂、砖厂和稀贵金属提炼厂等相关工程。

1993年至1996年,在国家、省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桦甸市建立了油页岩示范电厂。1999年实现了年发电量9500万千瓦/时,供热面积达到53万平方米。目前又在筹建二期工程,总体目标是:生产能力达到年耗油页岩36万吨,年发电量18000千瓦/时,年供电14400千瓦/时,年供热310万吉焦,年产建材30万立方米。到2005年,总装机达到4.3万千瓦,年发电2.75亿千瓦/时,年供热310

万吉焦,总供热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灰碴砖达到30万立方米(据吉林政府网)。

此外,桦甸热电厂也在积极招商引资,筹划项目总经费达42169万美元的工程。工程预计建设年产250万吨油页岩的矿区;利用采出的油页岩建设年产2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利用炼油残渣建设10万千瓦的半焦发电厂;利用电厂半焦灰渣建设砌块、水泥、陶粒等建材产品项目。

辽宁省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也较早。目前,抚顺是我国以油页岩为原料的大型石油加工基地之一。2003年,辽宁省科技基金资助了《油页岩高效合理利用研究》项目,目的是针对油页岩制油新方法、页岩油性质与深加工、油页岩与废旧高分子材料共炼等进行研究。

国内外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及对策

国内外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及对策 导读: 油页岩是一种蕴藏量十分丰富但几乎还未被很好利用的矿产资源。油页岩不但可提炼出燃料油类,而且还可炼制出合成煤气及化工原料,附产品还可用于制砖、水泥等建筑材料。 全世界油页岩蕴藏的页岩油资源量大体有3662亿吨,比传统石油资源量至少多50%。我国油页岩探明+预测储量4832亿吨,所含页岩油资源量290亿吨,居世界第4位。 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光明。建议:开展我国新一轮油页岩资源调查和评价;加强东北危机矿山及其外围油页岩资源勘查,为东北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和转型服务;加强西藏地区油页岩资源勘查和开发。 一、油页岩特征 油页岩(oil shale)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具有微细层理、可以燃烧的细粒沉积岩。油页岩中有机质的绝大部分是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成油物质,俗称“油母”。因此,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 油页岩是一种能源矿产,属于低热值固态化石燃料。一般地,国际上常以每吨油页岩能产出0.25桶(即0.034吨)以上页岩油的油页岩称 为“油页岩矿”,或者将产油率高于4%者的油页岩称为矿。过去,我国将含油率在5%以上的油页岩定为富矿,并计算储量;含油率在5%以下的油页岩定为贫矿,不计算储量;也有将油页岩产油率低于6%者定为贫矿,高于10%者定为富矿。 (一)油页岩地质特征 油页岩外观呈浅灰至深褐色,多呈褐色;具微细层理;相对密度为1.4~2.7吨/立方米。 油页岩主要成分是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油页岩中油母含量约10%~50%。油母是由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组成,富含脂肪烃结构,而较少芳烃结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及少量的氧、氮、硫元素组成;其氢碳原子比(H:C)为1.25~1.75,要高于煤炭的有机物质H:C比。油母含量高,氢碳原子比大,则油页岩产油率高。油页岩中矿物质有石英、高岭土、粘土、云母、碳酸盐岩以及硫铁矿等,但主要是粘土矿物。油页岩中矿物质常与有机质均匀细密地混合,而且矿物质含量通常高于有机质。当油页岩含有大量粘土矿物时,往往形成明显的片理。水分含量与矿物质颗粒间的微孔结构有关,油页岩中含有4%~25%不等的水分。 用于商业开采的油页岩其有机质:矿物质之比约为0.75:5~1.5:5,低于煤炭中的有机质:矿物质比值。煤炭中该比值常大于4.75:5。

中国油页岩资源及分布现状

中国油页岩资源及分布现状 1.油页岩资源概况 中国是一个油页岩资源丰富的国家,储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扎伊尔和巴西,居世界第5位。中国油页岩主要分布于15个省份(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329.89×108t,远景储量达万亿吨。其中,油页岩查明资源量吉林省174.27×108t、广东省55.15×108t、辽宁省45.05×108t,分别占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量的52.83%、16.72%和13.65%。 油页岩在我国广泛分布,各个时代地层均有所发现。我国第三系是油页岩最主要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自北而南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鲁西地区、鲁东地区、苏浙皖地区和两广地区,中部从晋东南地区、洛阳地区、南阳地区、江汉地区、赣湘粤地区到雷琼地区。白垩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天山、祁连山、秦岭到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侏罗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叠系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滇西断陷带,古生代油页岩分布于山西地区。 中国油页岩沉积环境为陆相湖泊、海相以及海陆交互相,但以陆相为主。油页岩中的有机质由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及动物碎片组成。在还原条件下经过成岩作用和煤化作用过程,转变为固体的可燃有机岩。其造岩矿物主要为粘土类硅铝酸盐矿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含量较多,氧化钙含量较少。油页岩分布在大小沉积盆地有90多处,主要盆地有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阴山-大青山区、茂名盆地、下辽河-抚顺盆地、尚志-依兰-罗北盆地等,约有34个主要含矿区(图9-8)。 图9-8 全国查明油页岩资源分布图[1] 中国陆相油页岩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沉积环境、气候等因素控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松辽盆地油页岩的形成与海侵事件有关。对于陆相断陷盆地,气候和构造运动对内陆盆地油页岩的形成、赋存和分布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赋存油页岩的沉积盆地中生代以坳陷湖盆为主,新生代以断陷湖盆为主。从中国油页岩时空分布来看,油页岩富矿主要富集于新生代断陷湖盆中。

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与循环经济探讨

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与循环经济探讨 随着石油资源越来越少,原油的价格越来越高,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成为当前的新型模式,文章介绍了页岩开发的循环经济理念,对页岩综合利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标签:油页岩;综合开发;循环经济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气、缺油的国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我国自身的石油储量非常有限,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逐年上升,现每年4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国际石油价变化,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影响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能源战略的选择取向成为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能化被动为主动,是我国能源面临的新课题。面对石油的紧缺,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远比在国际市场争购原油主动得多。 随着能源消费的增加和所面临石油紧缺的严重局面,国内许多企业纷纷着眼于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弥补石油的短缺,减少国家进口原油的压力。 油页岩经干馏可获得页岩油,可作为石油的补充品和替代品。据西德《石油》杂志1974年报道,预计世界上可以获得的能源中,油母页岩折算成页岩油比天然石油储量多2~5倍。1979年联合国讨论新能源问题,认为页岩油储量远远超过天然石油,在石油日趋枯竭的今天,应加大对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油页岩储量丰富,已经探明的储量主要分布于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山东龙口、吉林桦甸、吉林农安等地区。 油页岩是一种多用途的宝贵资源,它不仅可以提取页岩油,加工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产品。油页岩也可以直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其页岩灰还可以做建筑材料或用于矿井回填等。综合开发利用油页岩,既可缓解国内石油、电力短缺状况,又能发挥油页岩资源的潜力,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和节约能源的方针政策,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开发价值巨大。因此,国家发改委已将油页岩综合利用列入“双高一优”(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和先进使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重点产品和技术结构)导向计划,加快其发展利用步伐。 目前,国内外正在运行的油页岩生产技术有以下几种形式:即单纯的炼油、单纯发电或炼油与发电相结合,特点是资源利用率不高,废渣量较大,环境影响较大。 我们在总结国内外油页岩干馏炼油和燃烧发电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消化、吸收各种干馏工艺的先进设计理念后,又在当代循环经济与集成技术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油页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生产模式——“油页岩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路线——可称之为油页岩开发利用中的第三大方向。它的基本思

北美页岩油气产区介绍

北美页岩油气产区介绍美国非常规油气藏、尤其是页岩气的开发,极大增加了美国国内的天然气库存。但是,以天然气为主的页岩区带,如成功开发的Fayetteville和Barnett页岩区带,现在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其中的湿气(天然气液化物和油)仍然炙手可热。一些高产的页岩区带,如横跨宾州至纽约的Marcellus区带中的天然气液化物和油的含量都非常丰富。 1.Avalon页岩区带 Avalon页岩区带位于二叠盆地最西部的Delaware盆地,Avalon页岩上覆在Bone Spring地层之上。Avalon-Bone Spring 页岩区带有时简称为Avalon页岩区带。人们曾经钻穿过该页岩层以寻找其它的油气藏,但Avalon页岩的潜力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在有些地方,Avalon和Bone Spring 页岩被一层灰岩分隔开。一位不再对此区带感兴趣的作业公司表示,该页岩区带含有原油、天然气液化物和残余气。 2.Bakken页岩区带 Bakken油页岩区带在蒙大拿和北达可它州一直是油页岩时代的一颗新星,它被人们看作是下一个沙特。广泛分布的上泥盆系—下密西西比系Bakken地层由三个小层段组成:上部页岩段、下部页岩段及含硅质碳酸盐岩的中部层段。其中,中Bakken层是钻井的主要目标层,该层的深度大约10000英尺,

直井钻至该深度前就开始转成水平,进入易碎的白云岩层并在其中进行多段分段压裂,以便进行开始更高效的生产。Bakken 页岩区带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湖地区,这些地方的Bakken页岩也具有产能。 3.Barnett Combo页岩区带 Barnett Combo页岩位于德州的Montague县和Cooke县。该区带中的生油窗非常清晰,Barnett Combo页岩位于著名的密西西比Barnett页岩区带中,但是作业公司却通常选择该区带中的天然气区块。Combo区带实际上同时产油、产气和天然气液化物。该区块每平方英里的地质储量的范围4000万桶到2亿桶油当量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带之一。该区块已经钻了很多直井,并且直井的生产历史都比较长。 4.Cana Woodford页岩区带 Cana Woodford页岩区带位于美国西奥克拉何马,据报道,该地区已经成为相当大的油页岩区带。据Devon能源公司的数据,密西西比系的Cana页岩是世界上最深的页岩区带,其垂直真深度在11500英尺到14500英尺之间,地层中部深度为16700英尺到19000英尺之间。 Cana Woodford页岩比其东边的Arkoma Woodford 页岩要深不少,其钻到的价格也比较贵。但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凝析油和其他价值不菲的液态烃,该区带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具

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 韩向新, 王忠存, 姜秀民, ZHANG Lei, HAN Xiang-xin, WANG Zhong-cun, JIANG Xiu-min 作者单位:张磊,韩向新,姜秀民,ZHANG Lei,HAN Xiang-xin,JIANG Xiu-min(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40), 王忠存,WANG Zhong-cun(吉林成大弘晟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桦甸,132402) 刊名: 中国矿业 英文刊名:China Mining Magazine 年,卷(期):2012,21(9) 参考文献(15条) 1.K.Brendow Global oil shale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003(03) 2.刘招君;董清水;叶松青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06) 3.A.Trikkel;R.Kuusik;N.Maljukova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ingredients in Estonian oil shale semicoke 2004(03) 4.X.M.Jiang;X.X.Han;Z.,G.Cui New technology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hinese oil shale resources[外文期刊] 2007(05) 5.J.O.Jaber;S.D.Probert;P.T.Williams Modelling oil-shale integrated tri-generator behaviour:predicted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assessment 1998(2 - 3) 6.X.X.Han;X.M.Jiang;Z.G.Cui Studies of the effect of retorting factors on the yield of shale oil for a ne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oil shale 2009(11) 7.韩向新;姜秀民;崔志刚干馏温度对油页岩半焦着火的影响[期刊论文]-化学工程 2007(07) 8.J.D.Luan;A.M.Li;T.Su Synthesis of nucleated glassceramics using oil shale fly ash 2010(1-3) 9.钱家麟;尹亮油页岩-石油的补充能源 2008 10.R. Kuusik;A. Martins;T. Pihu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of oil shale retorting solid waste 2004(03) 11.H.Baum;A.Bentur;I.Soroka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oil shale ash pastes.2: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1985(03) 12.H.Baum;I.Soroka;A.Bentur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oil shale ash pastes.1: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eatures 1985(02) 13.M.Ish-shalom;A.Bentur;T.Grinberg Cementing properties of oil shale ash:1.Effect of burning method and temperature 1980(06) 14.R.Shawabkeh;A.Al-Harahsheh;M.Hami Conversion of oil shale ash into zeolite for cadmium and lead removal from wast ewater 2004(7-8) 15.韩向新;姜秀民;王德忠燃烧过程对页岩灰孔隙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化工学报 2007(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217992812.html,/Periodical_zgky201209013.aspx

页岩——基本知识

页岩——基本知识 页岩是粘土岩的一种。页岩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莫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页岩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页岩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 1、页岩的类型 常见的页岩有:①黑色页岩②碳质页岩③油页岩④硅质页岩⑤铁质页岩⑥钙质页岩。 1.1黑色页岩 岩石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或细分散状的硫化铁而呈黑色。外貌与炭质页岩相似,其区别在于不染手。黑色页岩一般形成于缺氧、富含H2S的较闭塞海湾和湖泊的较深水地区。如我国北方白垩系中的黑色页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介形虫、孢粉等微体古生物,是重要的生油岩系。 1.2炭质页岩 这种页岩中含有大量呈细分散状均匀分布于岩石中的炭化有机质,黑色、能染手。但灰分>30%,一般很难作燃料。常含大量植物化石,是湖泊、沼泽环境下的产物,出现于煤系中,常形成煤层的顶板与底板。 1.3油页岩 油页岩是含有一定数量干酪根(>10%)的页岩。颜色有浅黄、黄褐、暗棕、棕黑、黑色等。一般来说,含有机质愈多,其颜色也愈深。其特点是比一般的页岩轻,而且有弹性,用小刀刮之,往往可成刨花状的薄片。易燃,并发出沥青味及流出油珠。油页岩属于页岩的范畴,但具有腐泥煤的特征,也有人把它叫做“高灰分的腐泥煤”。油页岩主要是在闭塞海湾或湖沼环境中由低等植物如藻类及浮游生物的遗体死亡后,在隔绝空气的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常与生油岩系或含煤岩系共生。 1.4硅质页岩 页岩中SiO2平均值约58%,而硅质岩中的SiO2,可达85%以上。在富含高岭石的硅质泥岩、页岩中,常保存有硅藻、海绵和放射虫化石,所以一般认为这种岩

油页岩渣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 2012年第18期· 76 ·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7992812.html, 第39卷总第242期油页岩渣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贾昌梅,陈梅芹,钟华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对油页岩渣的综合利用及合理处置,是油页岩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给以重视的环节。关于油页岩渣的综合利用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文章对油页岩渣在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和环境矿物功能材料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油页岩渣;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吸附剂;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8-0076-02 Progresses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il Shale Ash Jia Changmei, Chen Meiqin, Zhong Huawe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oil shale ash was an important section in the exploitation of oil shale, which has attracted many scientists’ attentions. The progresses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 of oil shale ash as building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filling materials and sorbent, were reviewed, its research trend was also proposed. Keywords: oil shale ash;building materials;chemical materials;sorbent;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矿产,它可用于提炼页岩油、直接用作燃料燃烧、发电等。油页岩由细粒矿物碎屑和低等动物及植物残体分解的有机质同时沉积形成的,是一种高灰分(灰含量大于33 %)的可燃有机岩,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1]。油页岩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仅次于煤炭,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对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2]。 油页岩经热解(低温干馏)可得到类似原油的页岩油和类似天燃气的煤气,剩下的物质为油页岩渣,渣量可高达油页岩量的60 %~80 %。油页岩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MgO、CaO、SO3等,另外不乏有毒有害元素,如含有镉、铬、 铅等重金属元素[3]。用于发电或炼油之后的废渣处置及尾气排放的问题是油页岩开发需要面对的两大难题。以广东茂名为例,长期以来,油业岩工业所排放的大量废渣,分别堆积在露天矿坑附近的南、北排土场。至今堆积总量已达2.4亿t,高出地面近30 m,占地7 km2,严重影响着周围大气、农田、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同时也制约了页岩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4]。 在干馏或燃烧后产生的油页岩渣,除去了矿物中的挥发分、炭质或其它有机酸等,形成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活性,因而用途非常广泛[3]。文章将近十年来油页岩渣作为环境矿物材料综合利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油页岩渣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处置提供参考,共同促进油页岩开采工业和环境保护并行发展。 1 在生产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1.1 用作水泥的原料 利用油页岩渣制造水泥是目前国外综合利用油页岩渣的主要途径之一[4]。美国、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利用油页岩渣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生产硅酸盐水泥。如苏达根[5]用含稀土的油母页岩渣代替黏土,成功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泥熟料,油母页岩渣的掺加量为5 %~12 %。丛树民等[6]利用的油母页岩代替矿渣配制水泥生料,掺量为8.4 %,经煅烧后生产的水泥熟料3 d抗折及抗压强度分别达到6.3 MPa和34.7 MPa,28 d抗折及抗压强度达到8.65 MPa和62.5 MPa,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傅岳龙等[7]探讨了利用油页岩渣制备水泥的配方,掺用30 %~40 %的油母页岩渣,其强度指标仍能达到与熟料标号相同或相近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国际标准。陈立军[8]研究了利用油页岩渣和矿渣制备土聚水泥的方法。油页岩渣掺量为50 %,激发剂掺量为7.5 %~15.0 %,其水泥强度分别相当于复合水泥的32.5级和硅酸盐水泥的62.5级;蒸汽养护90 ℃、恒温4 h的抗压强度为28 d标养强度的95 %左右;蒸压养护1.0 MPa、恒压4 h的抗压强度为28 d标养强度的1.5倍左右。 1.2 油页岩渣用作轻质砖材料 由于油母页岩渣化学成分与页岩或粘土相近,在保证成型品质的前提下,可作为瘠性原料加入坯料中,用以代替粘土,烧制实心砖瓦或空心砖,预计可掺入40 %~50 %[9]。张明华等[10]以油母页岩渣为主要原材料,生产蒸压油母页岩渣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路面砖,在页岩渣掺量大于50 %的条件下,采用挤压成型工艺,蒸压养护方法,可以生产出达到JC239-91标准、标号达10.0 MPa的蒸压页岩渣砖。王爽[11]用油母页岩、绿土、煤矸石作为原料烧结空心砖, 证实以油母页岩渣为主要原料(含量50 %~70 %)烧结制砖是可行的。穆建春等[12]在对油页岩渣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油页岩废渣制备免蒸免烧墙体砖的可行性,并从原料配方的水泥渗量、矿沙渗量、生石灰渗量、激发剂渗量、挤压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地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将油页岩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用于制备墙体砖,为油页岩渣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2 用作化工原料 2.1 制高岭土 部分油页岩渣含有大量高岭石成份,是制备优质高岭土的原料。如广东茂名某地的油页岩,其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和石英,经重选、磁选、浮选等可用来制备煅烧高岭土。但由于其含铁等显色矿物杂质,需要去除。如王福良[13]采用强磁选、酸浸、氯化焙烧等提纯作业,可有效地除去油页岩尾渣中的Fe2O3、TiO2等显色杂质矿物,得到的煅烧高岭土产品白度>90 %、粒度2 μm>90 %。魏明安等[14]也利用含高岭石的油页岩渣制备煅烧高岭土,采用强磁选、酸浸、煅烧增白工艺有效地降低了油页岩渣中铁等显色杂质,使高岭土产品白度达到90 %以上。 2.2 制白炭黑 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常用作填料[15]。刘建国等[16]以油页岩灰渣制备的水玻璃为原料,确定了白炭黑的最佳制备工艺:水玻璃中w(SiO2)为8.1 %、c(H2SO4)为1.5 mol/L,陈化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70~80 ℃,pH为8.0。透射 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制备的白炭黑平均粒径约为50 nm,而且团聚体较少,性能优于烘箱干燥制备的白炭黑。 3 用作环境矿物功能材料 环境矿物材料是指由矿物及其改性产物组成的与生态环境具有良好协调性或直接具有防治污染和修复环境功能的一类矿物材料,其基本性能包括矿物表面吸附作用、孔道过滤作用、结构调整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化学活性作用、物理效应作用、纳米效应作用及与生物交互作用等[17]。油页岩渣的主要成份是石英、粘土等矿物,具有很高的表面吸附活性,可制备吸附剂及絮凝剂,用于环境污染修复。 [收稿日期] 2012-11-13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000024) [作者简介] 贾昌梅(1963-),女,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2011-2015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油页岩行业相关界定 (12) 第一节行业相关定义 (12) 一、油页岩的定义 (12) 二、油页岩的性质及特点 (12) 第二节油页岩行业发展历程及产业链 (13)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13) 二、行业产业链分析 (15) 第三节油页岩的地位分析 (15) 一、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 (15) 二、在GDP中的地位 (16) 第二章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17) 第一节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17) 第二节中国油页岩产业发展成就 (18) 第三节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前景简析 (18) 第三章金融危机下油页岩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2) 第一节2008-2010年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22) 一、2008年全球经济运行概况 (22)

二、2009-2010年全球经济形势预测 (22) 第二节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3) 一、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 (23) 二、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24) 第三节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5)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25)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要行业 (26) 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及趋势 (27) 第四节2008-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8) 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28) 二、2009-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30) 第四章2008-2009年油页岩产业相关行业发展概况 (32) 第一节上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32) 第二节下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34) 第五章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概况 (37) 第一节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37) 第二节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7) 第三节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38) 第四节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行业价格分析 (39) 第六章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行业整体运行状况 (40) 第一节2008-2009年油页岩行业产销分析 (40) 第二节2008-2009年油页岩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1) 第三节2008-2009年油页岩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2) 第四节2008-2009年油页岩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43) 第七章2008-2009年中国油页岩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44) 第一节国际油页岩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44) 第二节国际油页岩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44) 第三节中国油页岩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44)

油页岩提油技术协议草案

长岭油页岩提油项目一期工程(处理量2000 吨/日) 成套设备供货技术协议 甲方: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唐山雷浩能源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乙方代表(签字): 时间:2011年4 月日

技术协议 需方: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供方:唐山雷浩能源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就长春长岭油页岩提油项目一期工程(处理量2000 吨/日)有关技术问题,经甲乙双方相互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一期日处理量2000 吨/日油页岩提油工程的技术技术条 件及工艺要求 经双方协商,此项工程为设备交钥匙。乙方承担甲方单台处理量350 吨/日油页岩干馏炉(六台套)及油气收集净化设备的所有站内设备(含电气、自动化)制作、安装及调试工程。(一.)技术要求: 油页岩矿处理量:2000 吨/日 页岩粒度:12?75mm 油页岩干馏温度:500 C -550 C 干馏炉油收率:73% 系统正常生产满足热量自给自足,无需外补热源减少废气排放 量,使废气排放达标 系统可靠、安全 系统实现连续化、自动控制 (二).工艺要求 (1 )油页岩提油系统工程工艺图

干憎沪设备流程網 (2) 工艺路线描述: 利用皮带运输机将合格油页岩加入贮料仓,通过加料机将料注入炉膛。然 后油页岩在干馏炉干馏段中进行干燥、干馏。聊层慢速下移,温度逐渐升高,经 3-4小时后到达气化段。在干馏段中,部分上行的气化段热气产生的热量使油页 岩中的水份都释放出来,油气 及大部分硫化物也都干馏出来,并且产生碳氢化合 物,与部分上行的气化段热气形成120 C 左右油气。 油气经炉内收集系统离开干馏炉经集气管冷却至 100 C 左右再进入饱和洗 涤塔,集气管中油泥进入集泥罐进行油泥分离。分离后的页岩油进入油罐贮藏或 外供,水进入循环系统循环,泥渣收集后作为陶粒原料助燃用。 除去大部分油泥的油气经饱和洗涤塔二级洗涤和冷却后,油气冷却至 60 C 左右进入间冷器进一步降温冷却,页岩油进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 页岩油进入油罐贮藏或外供,水进入循环系统循环。 进入间冷器的油气经过降温冷却至 40 C 进入电捕轻油器,电捕轻油器将油 气中的雾状油滴富集,富集后的轻质页岩油进入油罐贮藏或外供。 (3) 工艺系统介绍 A 上料系统: 由于干馏炉提油站区为六台炉同时运行,考虑日用料量较大,故采用皮带 运输的方式将入炉合格油页岩料运至发生炉顶的贮料仓,每个贮煤量约 满足 4 小时用料量,上料系统全部机械化操作,采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部件 标准化的大输送量胶带, 而且需给输送机设置维修通道, 以方便在任何位置维修。 下料点自动控制,料仓内采用料位检测系统。 吨,能 !!

浅谈油页岩研究的发展前景

浅谈油页岩、页岩气成藏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维持40年的开采,使寻找可替代能源步伐悄然加快,一种沉寂多年的低热值燃料油母页岩的的开发利用开始升温。目前,世界大部分油页岩分布区地质勘探程度低,很难对全球的油页岩资源量正确预测,只有部分国家对本国油页岩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和评价工作。就目前的勘探情况而言,美国是世界上油页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查明地质资源量为33400亿吨,折合页岩油为3036亿吨。然而,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对于页岩的研究还很欠缺,油页岩研究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也带来了机遇。另外,我国油页岩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的盆地中。按照盆地分类方法,我国油页岩主要分布于伸展盆地、挠曲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中,其中以伸展盆地为主。其主要受油页岩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古构造、古气候、有机质来源、氧化还原条件、古地形、古盐度等条件的影响。含油页岩伸展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的研究为我国油页岩地质理论的发展和同类含油页岩盆地的勘探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油页岩;政策;发展现状;资源勘探;成矿规律;控制因素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shale research prospects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have risen sharply and the world's proven oil reserves lasted only for 40 years of exploration, speeding up quietly looking for alternative sources of energy, a kind of perennial low calorific value of fuel oil shale exploitation began to heat up. At present, the world's most shale areal geology exploration degree is low, 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oil shale resources in the world right, only part of the country for their own oil shale deposit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erms of the current exploration situatio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orld's most abundant oil shale resource countries, find out the geological resources of 3.34 trillion tons, or shale oil is 303.6 billion tons. In shale oil can get into so many by-products: ammonium sulfate as a fertilizer; Phenols and pyridine can be used for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fibre, plastic, dye, drug chemical raw materials; Exhaust gases, like gas, as a fuel gas; Shale ash, can be used to make cement clinker, ceramic fiber, ceramsite and other building materials. Oil shale is "is". At home and abroad has promulgated releva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il shale. However, China and the world is on the study of shale, shale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to us, also brought opportunities. In addition, the shale are distributed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main distribution in Cenozoic in the basin. Classific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basin, the oil shale mainly distributed in extensional basin, deflection basin, strike-slip basin and cratonic basin, which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stretching basin. Its ma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edimentary period by shale paleostructure, paleoclimate, organic matter source, REDOX conditions, ancient topography, salinity, etc. Contain shale stretching basin shale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of research

2010-2015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10-2015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油页岩行业相关界定........................................................................................- 12 - 第一节 行业相关定义............................................................................................- 12 - 一、油页岩的定义............................................................................................- 12 - 二、油页岩的性质及特点................................................................................- 12 - 第二节 油页岩行业发展历程及产业链................................................................- 13 -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13 - 二、行业产业链分析........................................................................................- 15 - 第三节 油页岩的地位分析....................................................................................- 15 - 一、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 15 - 二、在GDP中的地位........................................................................................- 16 - 第二章 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17 - 第一节 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17 - 第二节 中国油页岩产业发展成就........................................................................- 18 - 第三节 中国油页岩行业发展前景简析................................................................- 18 - 第三章 金融危机下油页岩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2 - 第一节 2008-2010年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22 - 一、2008年全球经济运行概况.......................................................................- 22 -

各类岩石简介讲解

火成岩 几千年来,住在火山附近的人们都能看到灼热的岩浆从地表喷出,并在较短 时间内冷却形成坚硬的岩石。到十八世纪,地质学家才开始了解到,岩石里的脉 状侵入体也是由热的熔岩冷却形成。现在,我们知道,岩石可由下地壳或地幔中 的岩浆上侵形成,有时岩浆还会喷发出来,火成岩就是这些熔融物冷却固化的产 物。在探求岩石成因的过程中,当代地质学家已经认识到,大部分火成岩的形成 都与板块构造运动紧密相连。通过研究火成岩,地质学家就能更加了解地球的构 造史。虽然对岩浆起源和演化的确切机制目前还知之甚少,但地质学家已能就一 些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如:火成岩的侵入作用,火成岩的喷 出作用及岩石的熔融等 1、侵入作用 深部岩浆因上部压力的降低而向上运移,侵入于周围岩石中而未达 到地表即冷凝成岩,称为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包围侵入 体的原有岩石称围岩。由于侵入作用发生在地壳中,因此不可能像火山作 用那样直接观察和研究。只有当侵入岩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被抬升至地表 后,方能通过它们的基本产状、成分和分布来加以认识。岩浆是高温熔体, 围岩是低温物质,在侵入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必然要发生许多变化,如 同化混染。岩浆内部也会因温度下降而发生变化,导致分异等作用的发生。 分异 二十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研究火成岩的形成过程。他们把化学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模拟那些天然火成岩的成分,将其熔化,然后让它们冷却、固化,并密切检测晶体形成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实验发现,当岩浆缓慢冷却时,熔点高、密度大的矿物先结晶,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或因其他原因从岩浆中分离出来,沉入底部,聚集成熔点较高的岩石。另一部分未沉入底部,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会同残余岩浆发生反应,使其成分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一个原始岩浆,因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演化出一系列的岩石,这一作用过程,称之为岩浆的分异作用。随温度的下降,不断有相应的矿物结晶而分离出来,又称为分离结晶作用。美国岩石学家鲍温总结上述过程,提出了著名的鲍温反应系列理论。分异作用除结晶分异作用外,还有熔离作用、扩散作用和气运作用等。 2、喷出作用 喷出作用又叫火山作用。古代哲学家对火山和熔岩怀着畏惧的心理。他们把火山和熔岩解释为地狱之火。现代科学家则发现离地球表面越深,地内温度越高。在离地面大约75 千米~250千米的软流层,温度可达到1100摄氏度~1200摄氏度。这里存在大量熔体,被 认为是岩浆主要的来源地之一。 有趣现象

油页岩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油页岩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2009年12月16日10:38 [世华财讯]随着传统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页岩油工业将会出现空前大发展,前景相当不俗,通过油页岩的开发,可接替部分常规油气,缓解中国能源供应压力。 据中国化工报12月15日报道,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除了炙手可热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外,煤炭、石油开采等向纵深领域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煤层气和油页岩资源开发悄然升温。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投资26亿元建设的龙福油页岩炼油项目,经过前一阶段紧张的试生产,目前已生产原油5,500余吨。这标志着龙矿集团在煤炭资源减少的不利条件下,依靠当地丰富油页岩打造煤-电-油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构想取得重大进展。 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和石油一样,主要由藻类等低等浮游生物经腐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而生成。通过低温干馏等办法,从油页岩中“榨”出的页岩油,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造石油。页岩油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可以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目前其价格高达4,700元每吨以上,而且还供不应求。 油页岩蕴藏量十分丰富,全世界油页岩蕴藏的页岩油资源量大体有3,662亿吨,比传统石油资源量至少多50%。中国油页岩资源储量预计超过4,800亿吨,所含页岩油资源量290亿吨,居世界第四位。目前中国油页岩探明储量为300多亿吨,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广东等地。其中吉林省油页岩保有储量为170多亿吨,储量为全国之冠。 通过油页岩的开发,可接替部分常规油气,缓解中国能源供应压力。专家预计,随着传统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造石油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在今后一二十年内,页岩油工业将会出现空前大发展,前景相当不俗。 2007年美国世界油页岩年会作出测算,当石油达到每桶25美元时,油页岩地下冷却干馏就可盈利,当油价达到每桶35美元时将油页岩开采出来采用加温干馏也可达到盈利点,由于这种技术采油率高,目前使用的较多。 龙福油页岩炼油项目是龙矿集团今年投资建设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26亿元,可年干馏处理油页岩180万吨,提炼原油22.5万吨,副产品半焦122万吨;配套电厂3×135兆瓦,年发电量约30亿千瓦时。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55亿元,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油页岩循环利用示范工程。而龙矿集团也将由此大规模进入炼油、发电领域,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煤、电、油产业的大型能源集团。 作为全国惟一的海滨煤炭基地,龙矿集团有着储量极为丰富的油页岩,已探明地质储量1.914亿吨,可采储量6,015万吨,具有储量大、含油率高、热值高、挥发份高、附加值高和含硫量低、含氮低、污染低等优点。 除龙福油页岩炼油项目外,粤电力控股的广东粤电油页岩矿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期在茂名市宣布成立,该项目规划总容量1,200兆瓦,首期投资37亿元,首期建设2台200兆瓦燃油页岩循环流化床机组,并配套建设年生产能力600万吨的油页岩矿区。吉林省弘晟伟业公司2007年已进入实质性运作,当年10月就收购了当地一个油页岩示范电厂和三个油页岩矿,2009年计划采矿石120万-150万吨,2010年页岩矿石开采量将达到300万吨。辽宁成大将与阜新矿业集团合作,打造煤炭、玄武岩纤维、页岩油3个支柱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