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

大学物理 光学答案

第十七章 光的干涉 一. 选择题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的相位差为3π,则路径AB 的长度为:( D ) A. 1.5λ B. 1.5n λ C. 3λ D. 1.5λ/n 解: πλπ ?32==?nd 所以 n d /5.1λ= 本题答案为D 。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为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 ( A ) A. 变密 B. 变稀 C. 不变 D. 消失 解:条纹间距d D x /λ=?,所以d 增大,x ?变小。干涉条纹将变密。 本题答案为A 。 3.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屏幕E 上的P 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 2盖住,并在S 1、S 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平面反射镜M ,其它条 件不变(如图),则此时 ( B ) A. P 处仍为明条纹 B. P 处为暗条纹 C. P 处位于明、暗条纹之间 D. 屏幕E 上无干涉条纹 解 对于屏幕E 上方的P 点,从S 1直接入射到屏幕E 上和从出发S 1经平面反射镜M 反射后再入射到屏幕上的光相位差在均比原来增π,因此原来是明条纹的将变为暗条纹,而原来的暗条纹将变为明条纹。故本题答案为B 。 4.在薄膜干涉实验中,观察到反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的中心是亮斑,则此时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中心是( B ) A. 亮斑 B. 暗斑 C. 可能是亮斑,也可能是暗斑 D. 无法确定 解:反射光和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互补。 本题答案为B 。 5.一束波长为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B ) A. λ/4 B. λ/ (4n ) C. λ/2 D. λ/ (2n ) 6.在折射率为n '=1.60的玻璃表面上涂以折射率n =1.38的MgF 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当波长为50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反射,此透明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C ) A. 5.0nm B. 30.0nm C. 90.6nm D. 250.0nm 选择题3图

等厚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4周

等候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4周 【实验现象】:牛顿环侧半径实验中,可以看到显微镜中呈现一组明暗相间,内密外疏的圆环。在劈尖实验中,看到一组明暗相间,等距,平行于棱边的直条纹。 【误差分析】 1。用肉眼去观察产生疲劳导致的观测误差。 2。叉丝竖线与干涉条纹未严格相切。 3。叉丝与条纹像之间的视差未严格消除 4。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暗或亮的圆斑。其原因是透镜和平玻璃板接触时,由于接触压力引起形变,使接触处为一圆面; 5。镜面上可能有微小灰尘等存在,从而引起附加的程差,这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 【实验中的问题讨论】 1. 如果牛顿环中心是亮斑而不是暗斑,说明凸透镜和平板玻璃的接触不紧密,或者说没有接触,这样形成的牛顿环图样不是由凸透镜的下表面所真实形成的牛顿环,将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结果不准确。 2. 牛顿环器件由外侧的三个紧固螺丝来保证凸透镜和平板玻璃的紧密接触,经测试可以发现,如果接触点不是凸透镜球面的几何中心,形成的牛顿环图样将不是对称的同心圆,这样将会影响测量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在调节牛顿环器件时,应同时旋动三个紧固螺丝,保证凸透镜和平板玻璃压紧时,接触点是其几何中心。另外,对焦时牛顿环器件一旦位置确定后,就不要再移动,实验中发现,轻微移动牛顿环器件,都将导致干涉图样剧烈晃动和变形。 4。牛顿环利用干涉原理,可进行精密测量,具有多种用途。牛顿环装置可用于检验光学元件表面的平整度;若改变凸透镜和平板玻璃间的压力,条纹就会移动,用此原理可精确测量压力或长度的微小变化;也可将透明介质(如水和油等)注入牛顿环装置中,在平凸透镜和玻璃板间形成液体膜,进而利用空气膜的条纹直径和液体膜的条纹直径可求得液体折射率。3。该实验中获得的感触是,耐心,细心,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另外,长期使用读数显微镜容易导致视疲劳,建议改进成由电子显示屏放大输出的样式,而不用肉眼直接观察。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章_光的干涉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 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 少? 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 9 6113 1589105891010D e m d λ---??===? 96 223 1589.610589.61010 D e m d λ---??===? ∴第十级亮纹间距()()6 5 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 n h D ??∴-= 23 0.510100.580.5 h --??= 2 1.7210h mm -=?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 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 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 图11-47 习题2 图

()02525x d d n n h e D D λ??∴-= =?= 9 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 m n n h λ-??=+=+=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玻 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 2 00' 4cos 2xd I I I D πλ== ()'104xd m m D λ?? ∴?= =+≥ ??? 又 ()1n d ?=- 114d m n λ? ? ∴= + ?-??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 λ λ ν ν ?= ?,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 102-?=?λ,求频 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解: c λν= λ ν λ ν ??∴ = 对于632.8c nm λνλ =?= 898 41821010310 1.49810632.8632.810 c Hz λ λννλλλ---??????∴?=?=?==??? C 图11-18

牛顿环-光的等厚干涉的应用

实验十九光的等厚干涉的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光的干涉条件是什么? 2.附加光程差产生的条件是什吗? 3.什么是等候干涉? 4.说出你所知道的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若将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让它们各经不同路径后再相会在一起,当光程差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一般就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波的波长,精确地测量长度、厚度和角度,检验试件表面的光洁度,研究机械零件内应力的分布以及在半导体技术中测量硅片上 氧化层的厚度等。 牛顿环、劈尖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例子,它们属于用分振幅的方法产生的干涉现象,也是典型的等厚干涉。 【实验目的】 1.观察和研究等厚干涉现象和特点。 2.学习用等厚干涉法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和薄膜厚度。 3.熟练使用读数显微镜。 4.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实验仪器】 测量显微镜,钠光光源,牛顿环,劈尖。 【实验原理】 1.牛顿环 “牛顿环”是一种用分振幅方法实现的等厚干涉现象,最早为牛顿所发现。为了研究薄膜的颜色,牛顿曾经仔细研究过凸透镜和 平面玻璃组成的实验装置。他的最有价值 的成果是发现通过测量同心圆的半径就可 算出凸透镜和平面玻璃板之间对应位置空 气层的厚度。但由于他主张光的微粒说(光 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而未能 对它做出正确的解释。直到十九世纪初, 托马斯.杨才用光的干涉原理解释了牛顿 环现象,并参考牛顿的测量结果计算了不 同颜色的光波对应的波长和频率。 牛顿环装置是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 平凸玻璃透镜,将其凸面放在一块光学玻 璃平板(平晶)上构成的,如图2所示。 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薄膜,其厚度从中心接触点到边缘逐渐增加。若以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 图1 牛顿环干涉光路图 1.读数鼓轮 2.物镜调节螺钉 3.目镜 4.钠光灯 5.平板玻璃 6.物镜 7.反射玻璃片 8.平凸(凹)透镜 9.载物台 10.支架

等厚干涉现象的观测

实验一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的观测 【目的与任务】 1、学习使用移测显微镜; 2、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研究等厚干涉现象的规律和条件; 3、利用等厚干涉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微小厚度; 4、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仪器与设备】 移测显微镜(又称读数显微镜、比长仪)、牛顿环仪、低压钠灯。 1、移测显微镜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构成,光学部分是一个长焦距显微镜,机械部分主要是底座、由丝杆带动的滑台以及读数标尺等。其测长原理与千分尺相同,可以精确读到0.01mm,估读到0.001mm。 2、移测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1)将移测显微镜安放平稳,大致对准待测物; (2)反复调整显微镜目镜,直到能够看清目镜里的叉丝; (3)缓慢调节物镜的调焦手轮使显微镜聚焦,直到清楚地看到待测物,并尽可能消除视差;(消除视差的判断标准:当眼睛左右移动时,通过显微镜看去,叉丝和待测物的像之间无相对移动。) (4)转动鼓轮手柄使显微镜移动,让叉丝对准被测起点,记录一读数,继续转动鼓轮手柄使叉丝对准被测终点,再记录此时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即被测两点的间距。 3、牛顿环仪:是一种干涉装置。由一曲率半径相当大的平凸透镜放在光学玻璃平板(平晶)的上面构成,如图2所示。 【原理与方法】 1、牛顿环干涉现象 牛顿环是牛顿于1657 年在制作天文望远镜时,偶然将一个望远镜的物镜放在平玻璃上

图3b :反射光束形成的干涉图样 图3a :反射光束形成牛顿环的光路图 图4a :透射光束形成牛顿环的光路图 图4b :透射光束形成的干涉图样 发现的,由图2知在透镜的凸面与平板玻璃之间形成以接触点O 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薄膜,离O 点等距离的地方厚度相同。等厚膜的轨迹是以接触点O 为中心的圆。若以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该装置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空气膜上表面反射,一部分在空气膜下表面反射,因此产生两束具有一定光程差的相干光,当它们相遇后就产生干涉现象。因在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具有相同的光程差,所以形成的干涉条纹为膜的等厚各点的轨迹。当在反射方向观察时(见如图3a ),将会看到一组以接触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圆环形干涉图样,且中心是一暗斑,如图3b 所示。如果在透射方向观察(见如图4a ),则看到的干涉图样与反射光的干涉图样的光强分布恰为互补,中心是亮斑,原来的亮环处变为暗环,暗环处变为亮环,如图4b 所示。这种干涉现象为牛顿最早发现,故称为牛顿环。显然,牛顿环是等厚干涉。 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第m 级干涉圆环的半径为m r ,其相应的空气膜厚度为m d ,对图3b 由反射光束形成的干涉图样而言,空气膜上、下表面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22m d λ?=+ (1) 这里假定空气的折射率等于1(以下推导均同),其中,2λ是空气膜下表面反射光线由光

大学物理实验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预习报告(20分) 一.实验目的 a.复习与巩固等厚干涉原理,观察等厚干涉现象; b.利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球面的曲率半径; c.学会如何消除误差、正确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牛顿环装置、钠光灯 三. 实验原理 1.等厚干涉原理 2.利用牛顿环测一个球面镜的曲率半径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调整仪器 2.定性观察牛顿环 3.测量牛顿环各级直径,求出待测曲率半径及算出误差 评分要点: 1、要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5分) 2、实验原理的书写要求用以自己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清楚。(5分) 3、要绘制好填充测量数据所需要的表格。(5分)

4、报告的书写要整洁规范。(5分) 数据采集与实验操作(40分) 评分要点: 1、不能用手直接摸牛顿环的表面。(2分) 2、是否调出清楚的牛顿环。(10分) 3、对实验的原理是否掌握。(10分) 4、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13分) 5、是否读出合理的数据。(5分) (注:实验后没有整理仪器及登记仪器使用情况另扣10分)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30分) 08 .0= ? = , .0 R m R05 m

R=0.88±0.05(m) E =6% 评分要点: 1、是否列表记录数据,数据记录是否规范、清晰(10分) 2、数据处理过程是否完整(10分) 3、是否得出正确答案(R 在合理的范围5分,误差处理5分) 六.思考题 (10分) (1)、测量时,若实际测量的是弦长,而不是牛顿环的直径,则对测量结果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如图, 直线 AB 为实际测量的方向,与实际的圆心O 距离为OA 则AC 2-AB 2=(OC 2-OA 2)-(OB 2-OA 2)= OC 2-OB 2 所以(2AC )2-(2AB )2= (2OC )2-(2OB )2 即弦长的平方差等于直径的平方差。 所以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2)、为什么相邻两暗环(或亮环)之间的距离,靠近中心的要比边缘的大? 答一: k k R k k R kR R k r r r kR r k k κ++= -+=-+=-=?=+1)1()1(1λλλλλ 所以靠近中心(k 越小,r ?越大)的环间距要比边缘的大。

等厚干涉的几点应用

等厚干涉的几点应用 1摘要:详细研究了利用两种等厚干涉的实验(劈尖干涉和牛顿环)的原理来测量细丝的直径、测量液体的折射率,并由此引申出测液体的浓度。粗略探讨了利用等厚干涉来检验工件的平整程度。 关键词:等厚干涉、劈尖、牛顿环、细丝直径、液体的折射率、浓度、工件平整度。 2引言 课本上介绍了两种等厚干涉,分别是劈尖干涉和牛顿环。 劈尖干涉:当光近乎垂直地照射到折射率为n,且倾角很小为θ的透明劈尖上时,光线的入射角可以视为不变的常数,则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只取决于产生该反射的薄膜厚度,薄膜上厚度相同的地方所产生的光程差相同,因而形成一组平行于劈尖顶的明暗相间的、等宽、等间距的直条纹。

牛顿环:将一个凸面曲率半径R很大的平凸透镜A放在一平面玻璃板B上,两者在O点接触。平凸透镜的凸面和玻璃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空气薄层,空气薄层的厚度从O点向外逐渐增大,在以O点为中心的任一圆周上各点处的空气薄层的厚度都相等。当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空气薄层上时,空气薄层上下表面反射的光产生干涉。这些干涉条纹是一组以O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如上面右图所示。 将实验中的器具略加改变就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以及细金属丝的直径。

3 测细丝的直径 如图所示: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放入待 测细丝。使两块玻璃之间形成劈尖形的空气薄膜,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光线在劈尖顶处形成暗条纹(半波损失),在其他位置:设空气膜厚度为e ,光的波长为λ,光程差为δ,则有 当δ=k λ时,出现明条纹,当δ=(2k+1)λ\2时,出现暗条纹。则相邻两条暗条纹光程差为Δδ=λ,对应的薄膜厚度差为e=λ\2;因此只要数出劈尖顶O 到任意一点K 处处的暗条纹数k,就能够计算出这k 条暗条纹对应的厚度差为k λ\2,则K 点距地面玻璃的高度为k λ\2+λ\2,再测出O 、K 两点的水平距离L,则劈尖倾角的正切值是tan θ= (k λ\2+λ\2) \L,设O 点到细丝处的水平距离为S ,则细丝的直径d=S*tan θ。补充:①之所以选择先测出 tan θ,而不是直接应用另一公式d=(k-1)λ\2(其中k 为劈尖顶到细丝处的暗条纹个数),是为了减小误差。如果细丝处所对应的不是暗条纹而是明条纹,第二个公式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②所选的平板玻璃一定要光滑平整,即形成的条纹一定要平整,不能有弯曲的地方。 ?????=+==+= ,,,k )k (,,k k e n 2102122122λλλδ)(

等厚干涉牛顿环实验报告

等厚干涉——牛顿环 等厚干涉是薄膜干涉的一种。薄膜层的上下表面有一很小的倾角是,从光源发出的光经上下表面反射后在上表面附近相遇时产生干涉,并且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同一干涉条纹,这种干涉就叫等厚干涉。其中牛顿环是等厚干涉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最早为牛顿所发现,但由于他主张微粒子学说而并未能对他做出正确的解释。光的等厚干涉原理在生产实践中育有广泛的应用,它可用于检测透镜的曲率,测量光波波长,精确地测量微笑长度、厚度和角度,检验物体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等。 一.实验目的 (1)用牛顿环观察和分析等厚干涉现象; (2)学习利用干涉现象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二.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钠光灯牛顿环仪

三. 实验原理 牛顿环装置是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面放在一块光学玻璃平板(平镜)上构成的,如图。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若以平行单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则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两光束存在光程差,他们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从透镜上看到的干涉花样是以玻璃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称为牛顿环。同一干涉环上各处的空气层厚度是相同的,因此他属于等厚干涉。 图2 图3 由图2可见,若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与接触点O 相距为r 处空气层的厚度为d ,其几何关系式为 2222222)(r d Rd R r d R R ++-=+-= 由于r R >>,可以略去d 2得

R r d 22 = (1) 光线应是垂直入射的,计算光程差时还要考虑光波在平玻璃上反射会有半波损失,,从而带来2λ的附加程差,所以总光程差为 2 2λ + =?d (2) 所以暗环的条件是 2 ) 12(λ +=?k (3) 其中 3,2,1,0=k 为干涉暗条纹的级数。综合(1)(2)(3)式可得第可k 级暗环的半径为 λkR r k =2 (4) 由式(4)可知,如果单色光源的波长λ已知,测出第m 级的暗环半径r m,,即可得出平图透镜的曲率半径R ;反之,如果R 已知,测出r m 后,就可计算出入射单色光波的波长λ。但是用此测量关系式往往误差很大,原因在于凸面和平面不可能是理想的点接触;接触压力会引起局部形变,使接触处成为一个圆形平面,干涉环中心为一暗斑。或者空气间隙层有了灰尘,附加了光程差,干涉环中心为一亮(或暗)斑,均无法确定环的几何中心。实际测量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距中心较远的两个暗环半径r m 和r n 的平方差来计算曲率半径R 。因为 λMR r m =2 λnR r n =2 两式相减可得 λ)(22n m R r r n m -=-

实验十一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实验十一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 2.掌握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 三、仪器构造说明 牛顿环仪是由曲率半径约为200~900厘米的待测平凸透镜L 和磨光的平玻璃板 P 叠和装在金属框架F 中构成,如图5—6-1所示。框 架边上有三个螺旋H ,用来 调节L 和P 之间的接触,以 改变干涉条纹的形状和位置。调节H 时,螺旋不可旋 得过紧,以免接触压力过大引起透镜弹性形变,甚至损坏透镜。 四、实验原理 如图5—6-2所示,在平面玻璃板BB '上放置一曲率半径为R 的平凸透镜AOA ',两者之间便形成一层空气薄层。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来时,从空气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光束 2 在空气表面层附近相遇产生干涉,空气层厚度相等处形成相同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现象称为等厚干涉。此等厚干涉条纹最早由牛顿发现,故称为牛顿环。在干涉条纹上,光程差相等处,是以接触点O 为中心,半径为r 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r 、h 、R 三者关系为 h R r h -=22 (5-6-1) 因 R ?h (R 为几米,h 为几分之一厘米)。 所以 : R r h 22≈ 光程差为: 2 2λ δ- =h (5-6-2) 即: 2 2λ δ-= R r (5—6—3) 1 65—— 图 2 65——图 入射光'

(5—6—3)式是进入透镜的光束,光束1先由透镜凸面反射回去,光束2穿过透镜进入空气膜后,由平面玻璃板反射形成的光程差,式中λ/2为额外光程差。 在反射光中见到的亮环 2 222λ λ?=-k R r k (5-6-4) 在反射光中见到的暗环 2 )12(22λ λ?-=-k R r k (5-6-4) 式中k =0,1,2,…, 从上观察,以中心暗环为准,则有 ???=R k r k λ2 λ ?=k r R k 2 (5—6—5) 可见,测出条纹的半径r ,依(5—6—5)式便可计算出平凸透镜的半径R 。 五、实验内容 1.观察牛顿环 (1)接通钠光灯电源使灯管预热。 (2)将牛顿环装置放置在读数显微镜镜筒下,镜筒置于读数标尺中央约25厘米处。 (3)待钠光灯正常发光后,调节读数显微镜下底座平台高度(底座可升降),使45度玻璃片正对钠灯窗口,并且同高。 (4)在目镜中观察从空气层反射回来的光,整个视场应较亮,颜色呈钠光的黄色,如果看不到光斑,可适当调节45度玻璃片的倾斜度(一般实验室事先已调节好,不可随意调节)及平台高度,直至看到反射光斑,并均匀照亮视场。 (5)调节目镜,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准线的像。 (6)转动物镜调节手轮,调节显微镜镜筒与牛顿环装置之间的距离。先将镜筒下降,使45度玻璃片接近牛顿环装置但不能碰上,然后缓慢上升,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准线和牛顿环像。 2.测量21环到30环的直径 (1)粗调仪器,移动牛顿环装置,使十字准线的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 (2)放松目镜紧固螺丝(该螺丝应始终对准槽口),转动目镜使十字准线中的一条线与标尺平行,即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 (3)转动读数显微镜读数鼓轮,镜筒将沿着标尺平行移动,检查十字准线中竖线与干涉环的切点是否与十字准线交点重合,若不重合,按步骤(1)、(2)再仔细调节(检查左右两侧测量区域)。 (4)把十字准线移到测量区域中央(25环左右),仔细调节目镜及镜筒的

大学物理 光学答案

第十七章 光的干涉 一、 选择题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一路径传播 到B ,若A ,B 两点的相位差为3π,则路径AB 的长度为:( D ) A 、 1、5λ B 、 1、5n λ C 、 3λ D 、 1、5λ/n 解: πλπ?32==?nd 所以 n d /5.1λ= 本题答案为D 。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为加大,其她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 ( A ) A 、 变密 B 、 变稀 C 、 不变 D 、 消失 解:条纹间距d D x /λ=?,所以d 增大,x ?变小。干涉条纹将变密。 本题答案为A 。 3.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屏幕E 上的P 处就是明条纹。若将缝S 2盖住,并在S 1、 S 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平面反射镜M,其它条件不 变(如图),则此时 ( B ) A 、 P 处仍为明条纹 B 、 P 处为暗条纹 C 、 P 处位于明、暗条纹之间 D 、 屏幕 E 上无干涉条纹 解 对于屏幕E 上方的P 点,从S 1直接入射到屏幕E 上与从出发S 1经平面反射镜M 反射后再入射到屏幕上的光相位差在均比原来增π,因此原来就是明条纹的将变为暗条纹,而原来的暗条纹将变为明条纹。故本题答案为B 。 4.在薄膜干涉实验中,观察到反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的中心就是亮斑,则此时透射光 的等倾干涉条纹中心就是( B ) A 、 亮斑 B 、 暗斑 C 、 可能就是亮斑,也可能就是暗斑 D 、 无法确 定 解:反射光与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互补。 本题答案为B 。 5.一束波长为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 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B ) A 、 λ/4 B 、 λ/ (4n ) C 、 λ/2 D 、 λ/ (2n ) 6.在折射率为n '=1、60的玻璃表面上涂以折射率n =1、38的MgF 2透明薄膜,可以减 少光的反射。当波长为50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反射,此透明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C ) A 、 5、0nm B 、 30、0nm C 、 90、6nm D 、 250、选择题3图

等厚干涉 物理实验报告

入射光 ' 图1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化学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物理实验 实验项目 等厚干涉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2012 年 3 月 14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观察牛顿环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加深对等厚干涉现象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牛顿环 在平面玻璃板BB '上放置一曲率半径为R 的平凸透镜AOA ',两者之间便形成一层空气薄层。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来时,从空气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光束2在空气表面层附近相遇产生干涉,空气层厚度相等处形成同一级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现象称为等厚干涉。在干涉条纹上,光程差相等处,是以接触点O 为中心,半径为r 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其暗环的条件为:λkR r =2 (1) 其中k 为暗环级数,λ为单色光的波长。可见,测出条纹的半径r ,依(1)式便可计算出平凸透镜的半径R 。 三、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汞光灯。 四、实验内容: 观察牛顿环 (1)接通钠光灯电源使灯管预热。 (2)将牛顿环装置放置在读数显微镜镜筒下,并将下面的反射镜置于背光位置。 (3)待钠光灯正常发光后,调节光源的位置,使450半反射镜正对钠灯窗口,并且同高。 (4)在目镜中观察从空气层反射回来的光,整个视场应较亮,颜色呈钠光的黄色,如果看不到光斑, 可适当调节45度半反射镜的角度及钠灯的高度和位置,直至看到反射光斑,并均匀照亮视场。 (5)调节目镜,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十字叉丝线的像。 (6)放松目镜紧固螺丝,转动目镜使十字叉丝线中的一条线与标尺平行,即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 (7)转动物镜调节手轮(注意:要两个手轮一起转动)调节显微镜镜筒与牛顿环装置之间的距离。 先将镜筒下降,使45度半反射镜接近牛顿环装置但不能碰上,然后缓慢上升,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清晰的牛顿环像。 测量暗环的直径 (1)移动牛顿环装置,使十字叉丝线的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 (2)转动读数鼓轮,使十字准线从中央缓慢向左移至第31暗环(边移边数,十字叉丝竖线对准一环 数一环,不易数错),然后反方向自31暗环向右移动,使叉丝竖线依次对准30、29、28、27、

大学物理习题册答案(湖南大学版)光的干涉

第6章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1(C),2(A),3(A),4(B),5(A),6(B),7(B),8(C),9(D),10(D) 二、填空题 (1). 使两缝间距变小;使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变大. (2). N D (3). 0.75 (4). λ3,33.1 (5). )2(L λ (6). 113 (7). 1.2(k=0,中央是暗斑,k=1后是环;本题取k=4) (8). 2d / λ (9). 2(n – 1)h (10). )(212N N L +λ 三、计算题 1.一双缝,缝距4.0=d mm ,两缝宽度都是080.0=a mm ,用波长为 A 4800=λ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双缝后放一焦距0.2=f m 的透镜。求: (1)在透镜焦平面处的屏上,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x ?; (2)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范围内的双缝干涉亮纹数目N 。 解:双缝干涉条纹: (1) 第k 级亮纹条件: d sin θ =k λ 第k 级亮条纹位置:x k = f tg θ ≈f sin θ ≈kf λ / d 相邻两亮纹的间距:?x = x k +1-x k =(k +1)f λ / d -kf λ / d =f λ / d =2.4×10-3 m=2.4 mm (2) 单缝衍射第一暗纹: a sin θ1 = λ 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半宽度: ?x 0 = f tg θ1≈f sin θ1≈f λ / a =12 mm ?x 0 / ?x =5 ∴ 双缝干涉第±5极主级大缺级. ∴ 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范围内,双缝干涉亮纹数目N = 9 分别为 k = 0,±1,±2,±3,±4级亮纹 或根据d / a = 5指出双缝干涉缺第±5级主大,同样得该结论. 2. 在折射率n =1.50的玻璃上,镀上n '=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λ1=600 nm 的光波干涉相消,对λ2=700 nm 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 nm 到700 nm 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 介质膜的厚度.(1 nm = 10-9 m) 解:设介质薄膜的厚度为e ,上、下表面反射均为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故不计附加程差。当光垂直入射i = 0时,依公式有:

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三章

第三章 思考题部分暂时略去 4、干涉条纹产生在一定的空间内,称为定域深度;因此用目镜看到地是属于定域深度范围的干涉条纹。 5、(1)等厚干涉条纹的定义就是指薄膜表面沿等厚线分布的干涉条纹,光程差等于 i nh L cos 2=?,可见只有当光线近似垂直入射时,光程差只与厚度有关,从而干涉强度也近似地仅与高度有关,这时的干涉条纹是沿等厚线分布的等厚条纹。但实际上光程差还与倾角有关,从而等光程的轨迹与高度和折射角都有关,条纹必然偏离等厚线。因此一般说来,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并不是等厚条纹。等厚条纹只是一种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6、对于单色点光源而言,由于相干长度比较长,1、2或者3、4两个界面的反射光是可以干涉形成干涉条纹的。实际上,通常的光源是面光源,不同点光源产生的干涉条纹错位从而影响衬比度,若两个界面的厚度大,错位比较明显,因而衬比度差;有两个界面的厚度小,错位才小,因而衬比度才比较大。 7、根据空间相干性的要求,为提高条纹的衬比度,应限制光源的宽度。点光源照明时,衬比度最高。但用肉眼直接观察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时,由于眼睛瞳孔对光束截面的限制,只能接收来自扩展光源上一部分点光源的反射线,从而限制了光源的有效宽度。因此,决定视场中条纹衬比度的不是扩展光源的实际宽度,而是被瞳孔所限制的有效宽度。只有进入瞳孔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才能被眼睛看到。 透过真孔比较容易看到干涉条纹,原因在于真孔进一步限制扩展光源的有效宽度,从而提高了观察区域的衬比度。 8、窗玻璃表面是扩展光源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非相干叠加。由于不同点光源产生的干涉条纹产生错位,折射角不同的两个点光源在上下表面同一点产生光程差,两个光程差的差异等于i i nh L d sin 2)(=?δ,这个差异与厚度有关,厚度越大,干涉条纹错位造成的条纹衬比度下降越严重;大到一定程度时,干涉条纹看不见。 11、出现大约三个亮纹,相邻亮纹的高度差为半个波长,故厚度差约为22λ? 。 13、薄膜表面的光程差为i nh L cos 2=?,相位差为i nh cos 22λπ ?=?,厚度、折射角和 波长不同,相位差不同。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干涉条纹。 22、F-P 干涉仪的可分辨最小波长间隔为R R k -=?1πλλ,由干涉级别、反射率决定。 自由光谱范围就是相邻级别不同波长条纹不重叠的光谱范围。不同波长λλλλ?+=', 的两束光入射到F-P 干涉仪上,则它们在不同角度产生同心圆形的干涉条纹,对于同一级别,波长长的干涉圆环的直径小于波长短的,但当波长的间隔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发生不同波长在在相同位置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即满足')1(cos 2λλ-==k k i nh k ,这时自由波长范围为'1111'λλλλλλλk k k k =-=--=-=?。

光学教程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改用2700nm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

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 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6、在题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劳埃德镜长40cm ,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⑴若光波波长500nm λ=,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P 1P 2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 解:由图示可知:7 050050010,40.4, 1.5150nm cm d mm cm r m cm λ-==?==== ①70150500100.018750.190.4 r y cm mm d λ-?= =??== 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P 1P 2间 即21 3.45 1.16 2.29P P mm =-=,离屏中央1.16mm 上方的2.29mm 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P 2 P 1 P 0 题1.6图

大物实验报告 光的等厚干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的等厚干涉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车辆151班 姓名:吴倩萍 学号: 时间:第8周周三下午3:45开始 地点:基础实验大楼313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牛顿环和劈尖的干涉现象。 2.了解形成等厚干涉现象的条件及特点。 3.用干涉法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以及测量物体的微小直径或厚度。 二、实验仪器: 牛顿环装置、钠光灯、读数显微镜、劈尖等。 三、实验原理: 在平面玻璃板BB上放置一曲率半径为R的平凸透镜AOA,两者之间便形成一层空气薄层。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来时,从空气上下两个表

面反射的光束1和光束2在空气表面层附近相遇产生干涉,空气层厚度相等处形成同一级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现象称为等厚干涉。 1.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 (1)安放实验仪器。(2)调节牛顿环仪边框上三个螺旋,使在牛顿环仪中心出现一组同心干涉环。将牛顿环仪放在显微镜的平台上,调节45°玻璃板,以便获得最大的照度。(3)调节读数显微镜调焦手轮,直至在显微镜内能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的像。适当移动牛顿环位置,使干涉条纹的中央暗区在显微镜叉丝的正下方,观察干涉条纹是否在显微镜的读数范围内,以便测量。(4)转动测微鼓轮,先使镜筒由牛顿环中心向左移动,顺序数到第24暗环,再反向至第22暗环并使竖直叉丝对准暗环中间,开始记录。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鼓轮只能沿同一个方向依次测完全部数据。将数据填入表中,显然,某环左右位置读数之差即为该环的直径。用逐差法求出R,并计算误差。 2.用劈尖干涉法则细丝直径 (1)将被测细丝夹在两块平板玻璃的一端,另一端直接接触,形成劈尖,然后置于读数显微镜载物台上。(2)调节叉丝方位和劈尖放置方位,使镜筒移动方向与干涉条纹相垂直,以便准确测出条纹间距。(3)用读数显微镜测出20条暗条纹间的垂直距离l,再测出棱边到细丝所在处的总长度L,求出细丝直径d。(4)重复步骤3,各测三次,将数据填入自拟表格中。求其平均值。

波动光学(习题与答案)

第11章 波动光学 一. 基本要求 1. 解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掌握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2. 能分析、确定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及等厚、等倾干涉条纹的特点(干涉加强、干涉减弱的条件及明、暗条纹的分布规律;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 3. 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掌握分析单缝夫琅禾费衍射暗纹分布规律的方法。 4. 理解光栅衍射公式,会确定光栅衍射谱线的位置,会分析光栅常数及波长对光栅衍射谱线分布的影响。 5. 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及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和检验方法。 6. 理解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 二. 内容提要 1. 相干光及其获得方法 能产生干涉的光称为相干光。产生光干涉的必要条件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有恒定的相位差。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波阵面法(如杨氏双缝干涉、洛埃镜干涉、菲涅耳双面镜和菲涅耳双棱镜等);另一种是分振幅法(如平行波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和迈克耳逊干涉仪等)。 2. 光程、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光波在某一介质中所经历的几何路程l 与介质对该光波的折射率n 的乘积n l 称为光波的光学路程,简称光程。若光波先后通过几种介质,其总光程为各分段光程之和。若在界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则反射光的光程应加上或减去2 λ。 来自同一点光源的两束相干光,经历不同的光程在某一点相遇,其相位差Δφ与光程差δ的关系为 δλ π?2=? 其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3. 杨氏双缝干涉 经杨氏双缝的两束相干光在某点产生干涉时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相位差为零或2π的整数倍,合成振幅最大—干涉加强;另一种是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合成振动最弱或振幅为零——称干涉减弱或相消。其对应的光程差为 ?? ???=-±=±= 21k 212 210 干涉减弱),,()(干涉加强),,(ΛΛλλδk k k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程差还可写成D x d =δ ,式中d 为两缝间距离,x 为观察屏上纵轴坐标,D 为缝屏间距。 杨氏双缝干涉明、暗条纹的中心位置

实验一等厚干涉现象研究和应用

实验一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与应用 1、在凸透镜和平玻片的接触处e K =0,δ=π2 ,故牛顿环中心为暗斑。环中心出现亮斑是因为球面和平面之间没有紧密接触(接触处有尘埃,或有破损或磨毛),从而产生了附加光程差。这对测量结果并无影响 2.牛顿环的各环不等宽,中间宽边缘窄;环密度也不均匀,中间密边缘稀。这是由干涉公式决定的。 3.能测量凹透镜的曲率半径。 4.这是由于灰尘或凸透镜和平板玻璃不规则造成的。 实验二 分光计的应用 1.光栅光谱是不连续光谱;棱镜光谱是连续光谱。光栅光谱是由光栅衍射产生的而棱镜光谱是由不同波长的光对玻璃的折射率不同产生的折射角不同产生的。 2.这对棱镜衍射角没有影响。 3.狭缝的宽度太宽测量光谱不准确且分不开黄1和黄2光谱;狭缝的宽度太窄则狭缝的亮度又太弱,不宜于测量。 4.表征光栅特征的参数除了光栅常数d 外,还有光栅的角色散率ψ=d ?d λ =k dcos ?k 和光栅的分辨率本领 R =λ?λ =kN (实际值小于理论估计值KN );在垂直入射条件下,只要测出光栅常数d 、光谱级数k 和与之相应的?k ,就可以求出光栅的角色散率ψ;若测出光栅常数d 、光谱级数k 和暴露在入射光束中的光栅宽度L ,就可以求出光栅的分辨本领R =kN 5.超声驻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其声压使液体分子的分布产生变化,某时刻纵驻波的任一波节两边的质点都涌向这个节点,使该节点附近的成为质点密集区,而与之相邻的两波节处由于质点远离并涌向密集区而成为质点稀疏区。这样就在液体中形成周期性的互相交替的一组密集区和稀疏区。在这样的液体中,稀疏区液体折射率减小,而密集区液体折射率增大。所以,沿驻波方向,液体折射率是以超声波波长为周期 进行分布的。任意距离等于波长的两点处,液体的密度相同,折射率也相同。 6.液体中超声波的波长为:k k x f k k λ?λλ==sin ,超声驻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其声压使液体分子的分布产生变化,在液体中形成周期性的互相交替的一组密集区和稀疏区。在这样的液体中,稀疏区液体折射率减小,而密集区液体折射率增大。所以,沿驻波方向,液体折射率是以超声波波长为周期 进行分布的。任意距离等于波长的两点处,液体的密度相同,折射率也相同。 实验三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 1、装在导轨上的动镜M 1 ,通过传动系统与丝杆相连。微调鼓轮与丝杆间通过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连结。转动微调鼓轮时,M 1 在导轨上移动。由于螺母与丝杆有间隙,反向旋转鼓轮时,M 1 并未随之马上反向移动,而鼓轮上的读数已经发生变化,这便造成了空程误差。在测量中只沿一个方向转动微调鼓轮,中途不反转,则可避免引入空程。 2.根据在M 1 与M 2/ 的交线处,d=0,δ=0,对应的干涉条纹称中央明纹。在交线两侧 附近,因d 和θ都很小,上式中d θ2可忽略,δ=2d ,所以条纹近似直线。而离交线较远处, d θ2 不能忽略,所以干涉条纹随d 的增大而由直变弯。 3.当M2与M1完全平行时,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等倾干涉。当干涉条纹完全是圆形条纹时就确实是等倾干涉条纹。 4.光程差0=δ时,称M1、M2两臂为等光程。M2的位置为等光程位置。测量步骤如下:激光等倾的情况下,增大光的入射角,即透镜贴近分光板;转动粗动手轮使条纹变度变少至4条左右,调微调螺钉,让上呈现等倾、等厚混合型条纹;确定微动手轮的旋转方向,即直条纹进视场的方向;白炽灯3替代透镜,去掉光屏,眼睛注视M2按予定方向转动微动

工程光学-郁道银-第12章光的干涉课后习题

1λ第十二章 习题及答案 1。双缝间距为1mm ,离观察屏1m ,用钠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589.0nm 和2λ=589.6nm ,问两种单色光的第10级这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解:由杨氏双缝干涉公式,亮条纹时: d D m λα= (m=0, ±1, ±2···) m=10时, nm x 89.51 1000105891061=???=-, nm x 896.511000106.5891062=???=- m x x x μ612=-=? 2。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 ,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 ,当用一 片折射率 1.58的透明薄片帖住其中一个小孔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cm ,试决定试件厚度。 2 1r r l n =+??2 2212? ?? ???-+=x d D r 2 2222? ? ? ???++=x d D r x d x d x d r r r r ??=?? ? ???--??? ???+= +-222))((2 2 1212mm r r d x r r 22112105005 12-=?≈+??= -∴ , mm l mm l 2 210724.110)158.1(--?=?∴=?- 3.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 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λ=656.28nm,空气折射率为000276 .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0008229.10005469.0000276.130 1028.6562525)(6 00=+=??= -=-?-n n n n n l 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