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口服给药的不同给药途径

非口服给药的不同给药途径
非口服给药的不同给药途径

第一节注射给药(parenteral drug delivery

注射剂的定义、特点

注射剂类型: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无菌粉末浓溶液

一、吸收部位与吸收途径

1.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V): 1 to 1000 ml

药物以注射的形式几乎可以对任意器官给药,但最常见的注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等

注射速度要求: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

刺激性要求:渗透压,pH, 药物

注射容量要求:小于50ml,静脉滴注>100ml 一般为水溶液,也可以是乳剂(体积限制)。

静脉注射其生物利用度可看作为100%,实际上在注射结束的同时,血药浓度已达最高,但是存在“肺首过效应”

2.动脉注射: Intra-arterial (IA)

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内,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肺首过效应。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较少使用。

3. Intramuscular (IM):

是将药物注射到骨骼肌中。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注射部位的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药物的起效比静脉注射稍慢。

肌肉注射(im.)具有吸收过程,吸收迅速

丰富的毛细血管(1mm2 1000根毛细管),血流量丰富具有肺首过效应

吸收转运方式:被动转运,毛细血管壁具有微孔的脂质膜,药物以扩散和滤过方式转运吸收: 水溶性药物<脂溶性药物,孔隙只占毛细血管总面积1%;分子量很大的药物只能以淋巴系统为主要吸收途径。

注射容量要求:2~5ml

注射溶媒:水、油、复合溶媒、乳浊液或混悬液

肌内注射部位与疗效有关,注射部位血流量愈大,吸收愈多

药物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

4.皮下注射(s.c.)

将药物注射到疏松的皮下组织中。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肉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毛细血管及血流量低于肌肉,吸收速度较肌肉慢;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胰岛素,局部麻醉药

注射容量要求:1~2ml 刺激性要求:丰富的神经末梢

5.Intradermal:皮内注射 diagnostic testing

0.05 ml

? inch, 25 to 26 gauge needle

Should be isotonic

6.皮内注射(i.c.)

将药物注入真皮下。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血管细小、药物吸收差,难以进入血循环;注射容量要求:0.1~0.2ml。用于皮肤诊断与过敏试验。

7. 鞘内的 Intrathecal:

8. 胸膜内的intrapleural

9. 关节内的 Intraarticular:

10.心脏内的Intracardial: Cardiotonics强心剂

11.腹腔注射(ip.):动物实验,门静脉吸收,影响F, 人不常应用,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可以作为特殊治疗手段,如多巴胺、速尿联合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第二节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1.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成人皮肤总面积为1.8~2.0 m2,占体重的14%~16%。

皮肤主要由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和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组成,还有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

皮肤外用制剂如软膏剂、硬膏剂等主要用于皮肤表面,起保护皮肤与局部治疗作用。经皮吸收作为全身给药途径也有很多研究

皮肤主要由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和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组成,还有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

皮肤表面有一层脂质称表面类脂(skin surface lipids),主要来源于皮脂腺的分泌和皮肤脱落的表皮细胞。除此外皮肤表面还有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及微生物。

·经皮给药系统:

(1)经皮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控释给药剂型。经皮制剂(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systems,TTS):

一般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即透皮贴剂?(dermal patches)(皮肤的吸收可以中毒,那么就可以传递药物。)

(2)经皮给药系统特点:

1.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

2.恒速释药,减少给药次数;

3.降低血药浓度减少毒副作用

4.可随时中断给药,特别适合婴儿、老人或不宜口服的患者。

5.但透皮制剂对药物本身的要求高,必须具备:低分子量,脂溶性强

2.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药物应用到皮肤上后,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到皮肤表面,溶解的药物分配进入角质层,扩散通过角质层到达活性表皮的界面,再分配进入水性的活性表皮,继续扩散到达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经皮吸收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药物浓度与皮肤深层的药物浓度之差为动力,以扩散方式进行转运。

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

·表皮途径即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附属器途径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

(1)此外皮肤表面寄生许多微生物,对药物有降解作用。

(2)皮肤对药物有代谢作用,药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水解、结合和还原等。

(3)药物在经皮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在皮肤内产生积蓄

(4)环境相对湿度亦可能影响角质层含水量。在非常低的相对湿度下,皮肤变得干燥、无弹性,当环境相对湿度高时皮肤变软。

2. 剂型因素

(1) 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分子量、熔点、药物分子形式、油水分配系数、药物浓度的影响

(2)给药系统的性质

·剂型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药物释放性能,药物从给药系统中越容易释放,越有利于药物吸收。

·一般凝胶剂、乳剂型软膏中药物释放较快 , 骨架型经皮贴片中药物释放较慢。利用脂质体作为经皮给药制剂的载体可能起到某些特殊效果

·各种透皮制剂系统都设计有一定释药速率。

3. 吸收促进剂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药物透皮速率不能满足治疗要求,因此,许多经皮给药系统使用了吸收促进剂。

4.离子导入法

离子导入法是通过在皮肤上应用适当的直流电而增加药物分子透过皮肤进入机体的过程。

药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其大分子往往呈胶体微粒状态,或因分子结构中所带基团或电负性不同而带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荷的药物微粒就向异性化方向移动。经皮离子导入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使药物离子或微粒进入体内。

5. 超声导入技术的应用

超声导入法即超声波法,是用超声波促进药物经皮穿透(或吸收)的方法。超声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方面:

(1)超声波可能改变皮肤角质层的结构;

(2)将皮肤附属器作为药物的传递透过通道。

三、经皮制剂的类型

分膜控释型、骨架控释型

四、药物经皮吸收过程

(一)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过程:表皮途径: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到皮肤表面--溶解的药物进入角质层--扩散穿过角质层--活性表皮--真皮--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二)皮肤的代谢与贮库作用

1.活性表皮内代谢酶,产生“首过效应”比肝内弱得多;用来设计前体药物。

2.药物在皮肤内产生积累--形成贮库(主要积累部位是角质层)

(三)药物在皮肤内的渗透作用和扩散动力学

1.角质层内扩散系数:10-9~10-13 cm2/sec

2.活性表皮中扩散系数:10-7cm2/sec左右

药物通过皮肤是一个被动扩散过程,常用Fick扩散定律;皮肤的药物累积量M与时间t的关系:

五、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

一、体外研究方法

扩散池法

立式扩散池

平行扩散池

流通扩散池

二、体内研究方法

·体外经皮渗透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药物在皮肤内渗透过程,研究影响经皮渗透的因素和筛选经皮系统的处方等。

·角质层是大部分药物经皮渗透的主要屏障,而角质曾是由死亡的角化细胞组成,因此离体经皮渗透的研究结果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经皮吸收

第三节口腔粘膜给药

Advantages:

(1)口腔粘膜给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传统的口服给药有相似之处,服用方便,

(2)与鼻粘膜相比,口腔粘膜不易损伤,修复功能强

(3)口腔粘膜薄,面积大,较皮肤更易为物质穿透

(4)粘膜下有大量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静脉,不经过肝脏而直达心脏

一些不宜口服或静注的药物却能够通过口腔粘膜给药而有效地吸收。

Disadvantages:

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一般较低

·局部作用:溶液型或混悬型漱口剂、气雾剂、膜剂、口腔片剂等;

·全身作用:舌下片、粘附片、贴膏等。

一、口腔粘膜的生理结构

咀嚼粘膜:硬腭、牙龈表面

内衬粘膜:除舌背部以外的口腔组织表面颊黏膜途径舌下黏膜途径

特性粘膜:舌背部表面

唾液:pH 5.8~7.4,代谢酶活性较低

二、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角质化上皮的屏障作用渗透性:舌下粘膜>颊粘膜>牙龈、腭粘膜

味道唾液的冲洗作用-粘附性辅料的应用口腔内酶物理损伤、pH和渗透压

2.剂型因素

·溶出速率口崩片>舌下片>贴膏>口腔粘附给药系统·吸收促进剂

3.药物的理化性质

被动扩散:脂溶性、离解度、分子量大小

三、口腔粘膜给药的研究方法

四、促进口腔粘膜吸收的途径

第四节:鼻粘膜给药

局部作用,全身作用

优点:

·结构特点利于吸收;·避免肝肠首过效应·吸收程度较高,生物利用度高·给药方便

一、鼻腔的结构与生理

1.鼻腔结构

(1)前庭部(vestibular region) 是指邻近外鼻孔的部分,内有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2)呼吸部(respiratory region) 占鼻粘膜的大部,包括下鼻甲、鼻道和中隔的中下部分。

(3)嗅部(olfactory region) 粘膜范围小,位于鼻腔顶部,延伸到鼻中隔上部的上鼻甲表面,每侧面积约1cm2。呈灰黄色,可与淡红色的呼吸部粘膜区分。嗅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由三种细胞组成: ①支持细胞②基细胞③嗅细胞

2.鼻粘膜的生理特征

(1)鼻粘膜的总表面积约为150cm2,

(2)pH值为5.5-6.5,

(3)1000次/min左右的速度向后摆动,

(4)清除速率平均为6mm/min,

(5)许多大而多孔的毛细血管和丰富的淋巴网,加之鼻粘膜表面积相对较大

这就使其成为较理想的粘膜给药途径。

另外:

鼻腔粘液成分: 97%水分,3%蛋白质(糖蛋白,氧化和结合酶,肽酶,蛋白质水解酶和免疫蛋白酶)

鼻腔粘液的黏度影响药物的吸收和F

粘液中酶、pH: 影响F

鼻腔嗅神经细胞可穿过颅底筛板进入脑----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内(左旋多巴,头孢氨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显著改善脑神经的功能)

二、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吸收途径:(1)透过上皮细胞脂质膜(2)透过细胞间水性孔道

1.生理因素

(1)病理状态(2)鼻腔内酶系降解作用(3)鼻粘膜纤毛的清除功能

(4)药物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5)鼻黏膜负电荷性,因此带有正电荷的药物容易与之结合,吸收速率大。

2.药物的理化性质

(1)药物的脂溶性和离解度

(2)药物的相对分子量和粒子大小

分子量<1000,易于吸收;

粒径范围要求:2~20μm

鼻腔局部作用的药物要求粒径大于10μm

(3)剂型因素

吸收促进剂

·与膜蛋白结合,引起磷脂膜排列紊乱,改变膜结构

·降低鼻粘液粘度

·抑制鼻腔酶系活性可能造成鼻粘膜损伤

目前常见的鼻粘膜吸收促进剂以表面活性剂居多

良好的鼻粘膜吸收促进剂应该对鼻粘膜刺激性小,促进作用强,对鼻纤毛功能影响小,无毒副作用

促进剂能促进鼻粘膜药物的吸收,是因为它能降低粘液的粘度,增加在鼻粘膜内的流动性而使药物容易通过粘膜。如胆酸盐类物质还能抑制粘膜中酶的活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常用的鼻粘膜吸收促进剂有:胆盐如牛磺胆酸盐、甘胆酸盐、脱氧牛磺胆酸盐、脱氧胆酸盐等以及牛磺二氯褐霉酸钠、聚氧乙烯 - 月桂醇醚等

生物粘附性辅料

延长药物在鼻腔内的存留时间,并达到缓控释效果

对鼻粘膜吸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药物,一类是虽有口服剂型,但其个体差异大而生物利用低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等。另一类是口服会被破坏或不吸收,目前只有注射剂供应的药物,如黄体酮、胰岛素、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等。

维生素类也出现了鼻粘膜给药系统,Nature′Bounty Inc上市的Ener-B维生素B12的鼻用凝胶剂,临床表明比同剂量口服片剂血药浓度高8.4~10倍。

鼻粘膜吸收制剂种类也发展较快,除了一些常规制剂,如滴鼻剂、喷雾剂,一些新型给药系统也在鼻粘膜给药中得到应用,如缓释、控释制剂等。鼻粘附型的片剂、膜剂、凝胶剂研究也较多。

喷雾器[装置]MAD - Mucosal Atomization device

鼻上皮是化合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循环系统的理想途径。

鼻咽还是一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的有效给药部位,如流感、天花、水痘、脊髓灰质炎等。

我国最早利用鼻腔内喷雾接种天花疫苗。鼻内使用腥红热毒素、白喉毒素可以对腥红热及白喉进行免疫。

鼻用制剂设计:

一般处方要求:有效;从化学和微生物方面,安全、稳定;病人易接受。

如果是液体制剂,通常应具有防腐、抗氧化、增溶剂、调节PH和离子浓度、致湿剂、增稠剂、吸收促进剂。

鼻腔给药制剂主要有滴鼻剂、鼻用喷雾剂凝胶剂和微球剂等。

鼻腔给药的药物动力学:

药物在鼻腔内的消除主要有3种形式:

(1)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鼻腔存在丰富的毛细血管,鼻腔上皮与血管壁紧密相连,上皮细胞间隙较大,药物易被吸收进入血循环;

(2)被酶降解:鼻腔部位存在蛋白水解酶,肽类及蛋白类药物易在该部位被水解” ;

(3)由于纤毛运动而被清除,纤毛始终按一定的节律运动,其作用是将进入鼻腔部位的异物粒子清除至咽喉处被吞咽而进入胃肠道。

三、鼻粘膜吸收的研究方法

1.体外法(in vitro)

离体组织扩散池法,家兔、绵羊、狗

2.在体法(in situ)

活体动物:大鼠和兔是常用鼻粘膜模型

3.体内法(in vivo)

人、大鼠、兔、绵羊

第五节:肺部给药

为什么要肺部给药?

肺部给药的优点:

1)起效迅速 2)相对于全身性给药给方式,用药剂量低 3)可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指数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在结构与功能上分成:呼吸道和肺泡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以下

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再分枝为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不同区域的上皮细胞种类不同: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呼吸道粘液组成:复杂肺泡表面

二、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病理状态

(2)结构

治疗目的:哮喘药物--下呼吸道; 抗感染药物--上呼吸道

患者的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与粒子沉积部位有关

呼吸道粘液层:吸收屏障之一

呼吸道酶系:吸收屏障之一

呼吸道从上到下,分支增加,直径变小,对药物微粒的截留能力也随之增加;

从上到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逐渐减弱,对药物微粒的排除能力随之下降;

与呼吸有关的气体动力学: 重要影响因素

肺部存在的酶(如磷酸酯酶和肽酶)也是影响药物在肺部吸收的原因之一;

药物粒径与呼吸道的直径

使用设置系统的方法

2.药物的理化性质

(1)药物的脂溶性和油/水分配系数

药物吸收--被动扩散;大多脂溶性药物是经过肺泡上皮细胞的脂质双分子膜扩散而吸收,故油/

水分配系数较大的药物吸收迅速;

(2)水溶性药物:细胞旁路吸收

(3)分子量:<1000 时影响不明显

(4)药物的吸湿性

3.剂型因素

(1)药物粒子粒径:0.5~5.0μm

(2)气雾粒子的喷出速度

Slow Flow rate (200 – 400 ml/sec) Deep inhalation (aerosol) volume(1000 ml – 2000 ml) (3)其它微粒型制剂

Mouth / Oropharyngeal Deposition 口/口咽沉积

Drug Targeting to the Lung Periphery 药物靶向肺周边

Formulation and Device Strategies 配方与设备策略

Dry Powder干粉 Liquid Aerosol液体气溶胶

关于干粉吸入装置,影响吸入疗法的主要因素:

(1)吸入药物由于输送装置的特点、药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分子量、电荷、吸潮性等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

(2)病人的呼吸潮气量、频率、吸气流速、吸气压、屏气时间以及气道口经等都会影响气溶胶颗粒在下呼吸道和肺的沉积。

(3)其中以气溶胶颗粒直径和病人的呼吸方式最为重要

4.患者的个体差异明显

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类型和肺活量(呼吸量)等会直接影响药物微粒在肺泡中的沉积,缓慢而长时间的吸气可获得较大的肺泡沉积率;

患者使用气雾剂的熟练程度(如揿压阀门与吸气的同步性)对吸入治疗的效果也有明显影响。

第六节直肠与阴道给药:

一、直肠的解剖与生理

肛管直肠吸收有两条途径:

1.直肠上静脉门静脉入肝,转运至全身。

2.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下腔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二、影响直肠粘膜吸收的因素

直肠粘膜的生理结构-被动扩散

1.生理因素

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下:淋巴结,大小血管 pH:7.3

直肠粘液层酶系降解:活性较低粪便的影响: 直肠的蠕动:少,不规律

2.药物的理化性质

脂溶性与油水分配系数 pKa与离解度溶解度与粒径(晶型)

3.剂型因素

栓剂基质:水性基质、油性基质

4.吸收促进剂

三、阴道粘膜吸收

从本世纪20年代起,发现好几种染料和生理活性物质,尤其是甾体激素能被阴道吸收。如孕酮制成栓剂可被阴道粘膜吸收起效,而若口服则无生物活性。美国Mishell等在70年代首先研究了释放甲地孕酮的阴道环,该环由醋酸甲地孕酮与硅橡胶混合制成.在阴道内释放较大剂量药物,能抑制排卵并能引起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

阴道的自净作用:

雌激素上皮增生,富含糖原乳杆菌分解为乳酸并分泌H2O2等阴道酸性环境(PH≤4.5),抑制病原体

四、影响阴道粘膜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多层扁平上皮细胞:屏障作用,周期性变化,对药物吸收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水溶性药物,如胰岛素动物实验降血糖作用,动情后期大于动情期和动情前期用药

·阴道血管分布丰富会阴静脉丛腔静脉,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

·月经周期:阴道粘膜产生周期性变化

·阴道内微生物降解

2.剂型因素

(1)生物粘附性

(2)制剂的溶出速率:水性凝胶剂吸收比固体状阴道片剂快

阴道给药的特点及要求:

1.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2.适用于一些有严重胃肠道反应的药物;

3.不仅可产生局部作用,而且可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4.将避孕药制成阴道给药系统,用于计划生育安全、有效、使用方便。

如甲硝唑通过阴道粘膜吸收可以避免进入系统前的消除,避免肝肠循环产生的首过作用。对于黄体酮、雌二醇类药物,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肝脏易被代谢失活。阴道给药可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阴道给药:一些有严重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前列腺素。阴道给药还可以避免多次给药所产生的“峰谷”现象,如:口服安宫黄体酮片后,2h达血药峰浓度。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在1.15~5.15ng/ml之间,在随后的22h内以指数形式下降到0.15ng/ml以下,分为α、β两个阶段,α阶段下降迅速,β阶段下降缓慢。而安宫黄全酮环阴

道粘膜给药后,开始吸收相对迅速,4h达到一稳态(0.37~0.63ng/ml),并且可以通过安宫黄体酮环维持该血药浓度,直至治疗结束后取出。

避孕膜剂:主药为孟苯醇醚、壬苯醇醚或烷苯醇醚加PVA、甘油等制成膜剂,每张含主药50mg,面积5×5cm2或11×5cm2,呈柔软、透明纸样。

避孕栓剂、片剂、避孕胶冻(避孕药膏) 、海绵剂:如阴道海绵塞,由聚氨基甲酸配做成蘑菇状海绵。一侧为凹面,一侧为平面.有一条带子固定于二侧可作牵引。

第七节眼部给药:

优点:

1.简单、经济,有些药物通过眼粘膜吸收与注射给药同样有效,而与注射给药相比,眼部给药简单、经济。

2.避免肝脏首过作用。

3.眼部组织与其它组织或器官相比,对于免疫反应不敏感。适用于蛋白质类、肽类药物。

缺点:

1.眼部刺激性问题:眼睛感觉很敏感,如果药物有刺激性,不仅会损伤眼组织,而且会引起流泪,使药物稀释。

2.药物剂量损失:眼部用药流失量大,容量小,一般眼部仅有7μl的容量。

3.药物在眼部的停留时间问题:目前常用的眼用制剂在眼部停留时间短,停留时间长的制剂,如眼药膏,又对视线有障碍。因此对眼粘膜用药造成了困难。

4.一般病人难以接受把眼作为输送药物的器官

一、眼的解剖与生理

眼为视觉器官,由眼球、眼内容物和眼的附属器三部分组成。

1.眼球壁是由三种同心层(膜)组成的,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血管膜,

内层为视网膜。纤维膜:由角膜和巩膜组成。

2.眼内容物

3.眼附属器: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结膜为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组织,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分睑结膜、球结膜、穹窿部结膜。由结膜形成的囊状间隙称为结膜囊。

结膜内血管和淋巴管分布丰富.

二、药物在眼部的吸收途径

经角膜渗透★

结膜渗透

角膜和非角膜吸收两个途径

角膜吸收: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

非角膜吸收:眼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是经

角膜—结膜缘被局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角膜吸收为大多数眼部用药所需的吸收机制。角膜的转运机制为:

药物穿过脂溶性的角膜上皮细胞,在角膜摄取和吸收。受角膜的上皮细胞控制,药物从角膜向前房转运,会在角膜中储留。

角膜外层上皮细胞为药物的转运屏障,角膜对药物透过性质与药物的水溶性有关。水溶性太大的药物不易透过角膜屏障,脂溶性大的药物比较容易透过角膜,但却不易从角膜向眼的深层组织渗透,在水和脂溶性介质中均有一定的溶解度的化合物,最利于在眼角膜的转运。

要求符合小剂量静脉注射的质量标准

滴眼剂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评价

1.pH值正常眼睛可耐受的pH值为5.0-9.0,

2.渗透压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浓度为0.5%-1.6%的氯化钠溶液

3.无菌

4.稳定性

5.澄明度

6.黏度

三、影响眼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1.角膜的通透性

发挥局部作用,脂质-水-脂质结构,适宜的亲水亲油性才能通过角膜

2.角膜前影响因素

眼用制剂角膜前流失是影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鼻泪腺是药物损失的主要途径.

药物进入眼内后的可能的消除途径有:泪液、鼻泪腺、角膜吸收、结膜摄入。

药物滴入眼内后(50~70μl),在5min内通过鼻泪腺消除,使恢复到正常泪液的体积(7.5μl)。这导致了80%的药物损失,但这一消除途径还没对药液的浓度产生很大的影响。随后的泪液的产生(O.66μl/min)和稀释,使药物的浓度下降

鼻泪腺是药物剂量损失的主要途径。75%的药物从此途径在使用后的5min内损失。由于鼻泪腺的损失(部分药物可通过鼻泪腺,进入鼻腔而被鼻粘膜吸收),眼生物利用度降低了71%。仅有1.2%使用药物被吸收。

四、影响眼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1.剂量损失:由于眼部的容量有限,在使用时会使90%以上的剂量损失

2.泪液的稀释作用:药物在前角膜区被泪液稀释,由于泪液的持续流出,而使眼局部用药大量损失

3.鼻泪腺的消除作用:一部分药物通过鼻泪腺通道,从眼角膜前区消除

4.泪液中的一些物质与药物相互作用:泪液中的一些物质,如蛋白质,可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而降低药效

5.药物在眼组织中的吸收:药物进入眼部各组织中,特别是角膜和结膜会产生吸收。药物在这些组织中的吸

收程度是决定其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眼粘膜吸收促进剂

BL-9、Brij-78等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烷基多糖在0.5%或低于0.5%时能促进肽类药物的眼部吸收,且没有刺激性。在烷基糖苷中,具有12~14碳链的麦芽糖衍生物活性最强。

常用局部眼药剂型:

滴眼液最常用的眼药剂型,方便、舒适

标准滴眼液30~50μL/滴结膜囊容量最多10μL 泪液的更新 16%/min

如何科学地滴眼药?

六、常用局部眼药剂型

1. 滴眼药

(1)通常滴入下方结膜囊内(但患者通常是滴在角膜上,患眼对着眼药滴)

(2)再滴眼药的最短间隔为5分钟(促进药液的眼部吸收而又不被冲溢出眼外)

(3)滴药后按压鼻泪道以及闭睑数分钟(可以减少泪道的唧筒排泄作用,增加眼部吸收和减少全身吸收)

2.眼膏(油膏)

(1)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以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作为基质;增加眼药与眼表结构的接触时间)

(2)减缓眼刺激症状(眼表病损时,可起润滑和衬垫作用)缺点是视物模糊

3. 眼药新剂型

提高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部作用时间,减少全身吸收带来的不良反应

(1)粘性赋形剂(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聚乙烯乙醇、聚羧乙稀等,在位凝胶)

(2)前体药(眼局部吸收过程中经代谢转化为具有生物药理效应的活性成分)

(3)角膜接触镜、胶原膜

可以不同比例整合入药物或复水时浸吸入,或配戴后表面滴入药物来载释眼药,达到缓释效果

(4)缓释、控释装置(可眼内给药)

保持药物浓度长时间内在一较为稳定的治疗水平,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副作用(5)脂质体(可眼内给药)

采用脂性微球,可根据需要将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溶入作为眼药的载体

七、眼科特殊给药方式

1.眼周注射(避开了角膜上皮对药物吸收的屏障作用,一次用药量较大,可在眼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浓度)球结膜下注射、球旁注射和球后注射

2.眼内注射(立即将有效浓度的药物释送到作用部位,所需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均很小且疗效较好)

前房注射、玻璃体注射

注意事项:

1.眼周注射:存在眶内球外组织结构、眼球可能损伤的危险性(结膜、球壁、血管、眶内神经、中枢)

2.眼内注射:药物对眼内组织的毒性作用(剂量、浓度)眼内组织机械性损伤

眼部常用药物:

常用的“三素”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维生素

眼科特有药物

作用于瞳孔(缩瞳、扩瞳)的药物,降眼压药,抗过敏药,麻醉剂,生物制剂和检查诊断用药等。

不同给药途径的深度思考(任选一条途径)

我选择:眼部给药途径;

·眼部给药有其优点:

·同时也存在着缺点:

·药物在眼部的吸收途径有2种:

角膜吸收: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为目前大多数眼部用药所需的吸收机制

非角膜吸收:眼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是经角膜—结膜缘被局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

1.角膜的通透性

发挥局部作用,脂质-水-脂质结构,适宜的亲水亲油性才能通过角膜

2.角膜前影响因素

眼用制剂角膜前流失是影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鼻泪腺是药物损失的主要途径.

·影响眼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眼部给药的常用途径为滴眼药、眼膏、目前也有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粘性赋形剂、前体药、角膜接触镜、胶原膜、缓释、控释装置(可眼内给药)、脂质体(可眼内给药)

·也有特殊的给药途径:注射,不过风险较大

胰岛素的眼部给药途径是一大优势所在,有文献指出胰岛素滴眼液中加入吸收促进剂后长期给药的有效性, 给药时间为 3 个月,实验效果达到预期。目前这一途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2:一是用药剂量的准确调节与控制。二是对吸收促进剂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应快慢的影响。 【原理】 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药物效应的快慢和强弱,依据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其顺序一般为:静脉注释、吸入、腹腔注射、舌下、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本实验我们只选用静脉注释、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这五种注射方式。 异戊巴比妥钠溶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剂量不同而表现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苯巴比妥相似,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为中效催眠药,持续时间约3—6小时,主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以及麻醉前给药。 【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 器材:电子秤、注射器、头皮针、灌胃针头、玻璃钟罩。 药品: 0.5%异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方法】 1.取体重接近的小白鼠5只,称重编号,观察其正常活动、翻正反射及呼吸情况。

2.然后以0.5%异戊巴比妥钠溶液0.1 ml/10g体重分别给药,1号鼠灌胃;2号鼠皮下注射、3号鼠腹腔注射、4号肌肉注射、5号皮下注射。 3.观察并记录各鼠翻正反射消失(将小鼠放倒,使其四脚朝天而自己不能重新站立)时间及呼吸抑制情况,记录结果,比较分析不用给药途径对药物效应快慢的影响。 【实验结果】 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注意事项】 1.掌握正确的灌胃操作技术,不要误入气管或插破食管,前者可致窒息。

2.实验中严格按照动物体重计算给药量。 3.为消除实验误差,保证各鼠抽取药液及给药分别由同一人完成。 4. 腹腔注射的操作:左手固定小鼠,头低腹高位,右手45°在左或右侧下腹部进针,针尖刺入腹腔时有落空感,然后略抽回针头2mm,贴着腹腔壁轻轻推液。注射结束后,不宜太快抽回针头,否则漏液过多,对于小剂量的注射影响较大.

非口服给药的不同给药途径

第一节注射给药(parenteral drug delivery 注射剂的定义、特点 注射剂类型: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无菌粉末浓溶液 一、吸收部位与吸收途径 1.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V): 1 to 1000 ml 药物以注射的形式几乎可以对任意器官给药,但最常见的注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等 注射速度要求: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 刺激性要求:渗透压,pH, 药物 注射容量要求:小于50ml,静脉滴注>100ml 一般为水溶液,也可以是乳剂(体积限制)。 静脉注射其生物利用度可看作为100%,实际上在注射结束的同时,血药浓度已达最高,但是存在“肺首过效应” 2.动脉注射: Intra-arterial (IA) 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内,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肺首过效应。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较少使用。 3. Intramuscular (IM): 是将药物注射到骨骼肌中。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注射部位的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药物的起效比静脉注射稍慢。 肌肉注射(im.)具有吸收过程,吸收迅速 丰富的毛细血管(1mm2 1000根毛细管),血流量丰富具有肺首过效应 吸收转运方式:被动转运,毛细血管壁具有微孔的脂质膜,药物以扩散和滤过方式转运 吸收: 水溶性药物<脂溶性药物,孔隙只占毛细血管总面积1%;分子量很大的药物只能以淋巴系统为主要吸收途径。 注射容量要求:2~5ml 注射溶媒:水、油、复合溶媒、乳浊液或混悬液 肌内注射部位与疗效有关,注射部位血流量愈大,吸收愈多 药物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

第三章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三节皮肤给药 软膏剂、硬膏剂、搽剂、霜剂等皮肤外用制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一般起保护皮肤和局部治疗的作用,主要用于局部治疗表皮和皮下组织疾病。本节涉及的皮肤给药是指通过皮肤给药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这类制剂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TDDS多为贴剂或贴片,也有少数软膏剂。目前,已有多种TDDS上市,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1.皮肤的结构皮肤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3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中表皮层又是由角质层(又称死亡表皮层)和活性表皮层组成,见图3-2。 (1)表皮:皮肤最外与体外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为角质层,角质层由10~20层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厚度依人及身体不同部位而异,约15μm~20 μm。角质细胞由大量蛋白质、非纤维蛋白和少量脂质相互镶嵌组成致密细胞膜,类脂质和水构成细胞间质。角质层细胞大约以每30天1层的速度被下层表皮组织形成的新角质细胞所代替,最外层的角质细胞自然脱落。由于角质层含水少,细胞膜致密,这是药物透过的主要屏障。

图3-2 皮肤的结构 活性表皮层位于角质层和真皮之间,厚度约为50 μm~100 μm,是由活细胞组成,细胞膜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其转运功能与其它部位细胞基本相同。 (2)真皮:表皮下方为真皮,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平均厚度为l mm~2 mm。其中分布着毛发、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毛细血管和神经丰富。药物进入真皮后可以迅速被转运到体循环。 (3)皮下组织:真皮下方的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分布有血管、汗腺和毛囊。与真皮组织类似,皮下组织不是吸收屏障。 (4)皮肤附属器官: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被称为皮肤附属器官。 1)毛囊:遍布整个身体表面,开口于皮肤表面。毛发包埋于真皮中的毛囊内,包括毛球、毛根和毛干。身体各部位毛发的密度不同,不同种族的人毛发数目也有明显差别。 2)汗腺:亦广泛分布于皮肤,通过导管从真皮深部向表皮延伸,穿越表皮开口于皮肤表面的汗孔。汗腺的分布亦因部位和遗传而有差异,汗液的pH为4.5~5.5。 3)皮脂腺:皮脂腺位于真皮上部,开口于毛囊漏斗部的下段。皮脂腺的分泌物 含皮脂,是皮肤表面类脂层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分泌受激素调节。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目的和原理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小白鼠的腹腔给药方法和灌胃法。 大多数药物需进入血液分布到作用部位才能发生作用。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为吸收(absorption),吸收速度的快慢及吸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强度。其中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起效时间及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给药途径不同,则药物吸收快慢亦不同,其吸收快慢顺序初静脉注射外是: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程度又不同,由此使药物作用强度不同。药物经不同给药途径所致的吸收程度是: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较为完全,口服次之,皮下较差;皮肤表面吸收程度最差,一定要脂溶性特别高的药物才能通过此途径较好地吸收。而胃肠道给药,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首关消除的影响等,使药物吸收程度有所不同。 二、实验材料 (一). 动物:小白鼠,体重18g ~ 22g。 (二). 器材:1 ml注射器、针头、灌胃针头、大烧杯、天平。 (三). 药品与试剂:8%硫酸镁溶液,苦味酸。 三、观察指标 (一)观察小鼠正常活动情况。 (二)给药后观察两鼠的反应有何不同。 四、方法与步骤 (一). 取健康小白鼠2只,称体重后,分别作标记,然后观察正常活动情况。 (二). 甲鼠从腹腔注射8%硫酸镁溶液 ml/10 g体重,乙鼠以同样剂量灌胃。给药后将鼠放入烧杯内,观察两鼠的反应有何不同?为什么?

表 XXX实验结果记录 鼠号体重药物及剂量给药途径动物反应 甲 乙 五、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不同给药途径在哪些情况下使药物的作用产生质的不同?在哪些情况下则使药物的作用只产生量的不同?

第二章第五节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五节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一、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概述 (一)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是药物研发过程的一个工具,它依据药物的渗透性(permeability)和溶解度(solubility),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概念自从1995年被提出后,人们对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药品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美国FDA在2000年8月颁布了《依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对口服速释型固体给药制剂采用免做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的指导原则。欧洲药品审评机构在2001年也将BCS写进简明新药申请中的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F/BE)研究指导原则[16]。 1.分类依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的溶解度和膜通透性将药物分成溶解大渗透性好、溶解度小渗透性好、溶解度大渗透性差和溶解度小渗透性差四类。通过BCS 试验对制剂中药物的释放和吸收过程的影响研究,可指导剂型的设计,评价上市后产品,使制剂达到最大生物利用度及良好的质量保证,从而降低研发和生产的风险(表2- 10)。 表2-10 药物的BCS分类与体内外相关性预测 类型溶解度渗透性体内外相关性预测 Ⅰ高高药物胃排空速度比溶出速度快,存在体内外相关性,反之则无 Ⅱ低高如果药物在体内、体外的溶出速度相似,具有相关性 Ⅲ高低透膜是吸收的限速过程,溶出速率没有体内外相关性 Ⅳ低低溶出和透膜都限制药物吸收,不能预测其体内外相关性根据BCS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中的130种口服药物进行分类,

实验一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的影响; 2.学习小白鼠不同途径的给药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会使药物发挥不同的作用,口服硫酸镁可导泻和利胆,注射则产生止痉、镇静和降低颅内压。 三、实验动物 小白鼠 四、实验药品及器材 1.器材:1ML注射器四副,灌胃针头一个,天枰一台,250ML烧杯4个。 2.药物:10%硫酸镁。 五、实验方法 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甲鼠腹腔注射10%硫酸镁溶液0.6ML。 2.乙鼠口服(灌胃)10%硫酸镁溶液0.6ML。 3.观察并比较两只鼠的不同现象。 六、实验结果 七、结果分析 硫酸镁可因给药途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硫酸镁腹腔注射给药时,会抑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使骨骼肌、心肌、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发挥肌松作用和降压作用;而硫酸镁灌胃时,肠道很少吸收增加肠容积而促进肠道推进性蠕动,产生泻下作用,故甲鼠出现肌张力明显减弱,处于安静状态,乙鼠则出现轻微腹泻的现象。 八、实验结论

给药途径不同所产生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不同,硫酸镁腹腔注射使肌松弛,灌胃则出现轻微腹泻。 九、思考题 1.给药途径不同,一般情况下对药物的作用产生什么影响?在哪些情况下可使药物的作用产生质的差异?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如静脉注射,药物直接入血可立即生效,用于急救、昏迷病人;剂量易控制;刺激性药物可稀释后静注;大量注射时可静滴。缺点为较易产生不良反应;要求技术熟练。不同给药途径因吸收、分布方面产生的差异,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甚至产生质的差异,如硫酸镁口服导泻,而肌注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用于抗惊厥。为此,临床应按照病情、治疗需求和药物特性,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 口服有首过消除效应,注射没有,所以生物利用率有区别,会有量的差异。 而体内再分布或作用有明显靶向性的药物,使药物体内分布不均,不同受体,作用不同,会有质的差异。 2.给药途径不同时,药物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会出现质的差异,有的会出现量的不同。 有的药物口服有首关消除效应,注射则没有所以生物利用率有所区别,因此出现量的不同;而体内再分布或作用有明显靶向性的药物,使药物体内分布不均,不同受体,作用不同,故会有质的差异。

第三章第八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八节眼部给药 眼部给药(ophthalmic administration)主要用于抗感染、降低眼压、缩瞳、散瞳等眼科疾病的局部治疗或检查,很少用于全身给药。传统眼用制剂有各类灭菌的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油混悬液、眼膏剂、眼用膜剂等。近年来对胶粒系统、微粒系统、凝胶系统、眼部植入剂和插入剂等给药途径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眼科制剂中最常用的是甾体激素类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使用后必须使药物达到作用部位并能保持有效浓度,而眼部吸收则是指药物在眼内各部位的透过性。近二十年来,眼部给药系统研究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活跃领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改善眼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好的持续、控释给药方面。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眼包括眼球、眼睑、眼附属器官等部分。 1.眼球眼球由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同心膜(图3-6)。 (1)外层:眼球外层为纤维膜,可分为角膜和巩膜。角膜位于纤维层前约1/5,

主要由透明状、无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外层后4/5部分为白色坚韧、不透明的巩膜,含有少量血管。角膜与巩膜对眼球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是阻止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图3-6 眼的结构 (2)中层:眼球中层为血管膜,位于巩膜内面,富有血管和色素,由后向前可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三部分。睫状体前方连接虹膜根,后方与脉络膜相连,内有睫状肌,其收缩和舒张与眼部调节有关。虹膜中央有一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称为瞳孔。虹膜与角膜间的夹角称为前房角。 (3)内层:视网膜是眼球的最内层,由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组成。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折光装置。光线由角膜进入眼球后,经折光装置折射落于视网膜上成像。此外,房水对晶状体、玻璃体及角膜有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的作用。 2.眼睑位于眼球前方,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3.眼附属器 (1)结膜:结膜为透明黏膜,与眼睑内表面相连,覆盖在眼球前部除角膜以外的外表面。其中,附在眼睑内的称睑结膜,衬在眼球表面的称球结膜。滴眼液即滴于其上下翻转处构成结膜囊中,并通过结膜内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 (2)泪腺:泪腺位于眼眶上外侧,其分泌的泪液含有溶菌酶,具有湿润角膜、清除尘埃和杀菌的作用,并有一定缓冲能力。病理状态时泪液质和量均可改变,引起眼部干燥、烧灼和不适感。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练习家兔的捉拿法、耳静脉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 3.练习小白鼠的捉拿法、灌胃法和肌肉注射法。 【实验原理】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致使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的速度也不同,药物效应因而呈现差异。静脉吸收最快,产生作用最强,其他给药途径的吸收速度依次是:呼吸道>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贴皮。主要包括“量差异”(即同一效应,但作用强度不同)和“质差异”(即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 硫酸镁为导泻、利胆、降压和抗惊厥药。口服不易吸收,并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水分吸收减少,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而泻下。镁盐还能引起十二指肠分泌缩胆囊素,此激素能刺激肠液分泌和肠蠕动。注射给药可使血中Mg2+增加,Mg2+与Ca2+化学性质相似,可以特异地竞争Ca2+受点,拮抗Ca2+的作用,阻止运动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使骨骼肌松弛。 与此同时,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过量时,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可立即消除Mg2+的作用。 尼可刹米属于中枢兴奋药,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但若剂量过大,则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广泛兴奋,导致惊厥发生。本实验对小白鼠应用过量的尼可刹米,以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对象】 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 【实验药品】 10%硫酸镁溶液、2%尼可刹米溶液。 【实验器材】 1ml注射器、小鼠灌胃器、鼠笼、大烧杯、天平。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分别放于大烧杯内,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呼吸和粪便情况。甲鼠10%硫酸镁溶液0.2ml/10g灌胃,乙鼠10%硫酸镁溶液0.2ml/10g肌肉注射.。 给药后观察两鼠的活动、呼吸和粪便变化,并与给药前比较。 【结果记录】 小鼠编号体重(g) 给药前情况药物及剂量给药途径给药后反应65甲灌胃乙肌注(二)尼可刹米惊厥法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白鼠3只,称重编号,观察小鼠正常活动情况。然后,将小鼠随机分配为甲、乙、丙三组,给药途径、剂量、时间和结果记录见下表: 小鼠编号尼可刹米剂量(0.2ml/10g体重) 给药途径作用潜伏期药物反应甲灌胃乙皮下注射丙腹腔注射【注意事项】1.灌胃给药前动物一般应进行一段时间(通常一夜)的禁食,不禁水。因为胃内容物会影响药物的给药容量,而啮齿类动物禁食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药物在肠道内吸收,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2.经口灌胃给药时,勿将药物灌入气管,以免造成动物窒息死亡。如果刺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1.iv: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100%。 2.im:2-5ml,油溶液、混悬液可长效。 3.皮下:吸收慢,植入剂、胰岛素。 4.皮内:吸收差,诊断、过敏试验。 5.动脉:直接注入动脉血管,无吸收过程和肺首关效应。 6.腹腔内:通过门静脉吸收,存在首关效应。 7.药物释放速率: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W/O>油混悬液。 二、皮肤给药 1.皮肤给药的特点 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过效应; 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 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①皮肤状况 应用部位、病变、温度、湿度、清洁程度。 ②药物性质 油、水分配系数适宜,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 宜选择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药物。 ③基质性质 乳剂型释药最快,油脂性基质水合作用最强。 基质pH: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而影响吸收 ③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尿素、挥发油、表面活性剂等。 三、肺部给药 1.脂溶性、分子量<1000的药物吸收快。 2.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

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四、黏膜给药 1.口腔 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甲睾酮、异丙肾上腺素等。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 2.鼻腔 ①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提供一条非注射的给药途径 ②避免肝脏首关效应 ③增加药物的脑内递送 ④鼻腔免疫。 五、眼部给药 眼吸收途径: ①渗入角膜,经前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角膜吸收主要用于眼局部疾病的治疗; ②结膜吸收,经巩膜转运至眼球后部,结膜吸收可以治疗全身性疾病。 六、直肠给药 药物吸收途径 ①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第二章 第二节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二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消化道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因素、解剖方面的物理化学特征等都可以对药物的吸收过程产生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进行,胃肠道生理情况的变化对药物的吸收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掌握和熟悉各种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助于药物的剂型设计和临床合理用药。 一、消化系统因素 人的胃内pH在空腹时大约在1~3左右,进食后胃内pH可以上升至3~5,口服给与药物后也可导致胃内pH的变化,如口服抗胆碱药、胃酸分泌抑制剂及氢氧化镁等制酸剂可使胃内pH上升;小肠的pH在7.2~7.8之间,进食后对小肠内pH影响较小;十二指肠的pH在6左右。消化系统pH的变化可对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溶解速度和解离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正常人每日分泌胃液的量为1.5 L~2.5 L,其中主要成分为胃酸。由于胃液的pH呈酸性,使弱酸性药物解离少,分子型比例高,脂溶性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多,分子型比例小,脂溶性低,吸收少。疾病、进食或药物可影响胃液的pH。主动转运的药物是在特定部位受载体或酶系统作用下吸收,不受消化道pH 变化的影响。 因为胃液的表面张力较低,有利于湿润药物粒子及水化片剂的包衣层,促进体液渗透进入固体制剂。 小肠自身分泌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约为7.6,成人每天分泌量约1 L~3 L。小肠较高的pH环境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胃蛋白酶、胰酶等可以消化食物,也能分解多肽及蛋白质物质,因此,多肽类和与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后可因胃蛋白酶和胰酶的消化作用而分解失效。胆汁中含有胆酸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这类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胃肠道黏膜表面覆盖一层黏性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yx),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有利于药物的吸附吸收;但是也有些药物可与其结合,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在复合物表面还存在一层不流动水层(stagnant layer),是高脂溶性药物跨膜吸收的屏障,因

第三章第四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四节鼻黏膜给药 鼻黏膜给药(nasal mucosa administration)过去大多用于治疗局部疾病,近年随着新给药途径和新剂型的发展以及新辅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鼻腔给药已成为目前研究最活跃、应用最多的全身疾病治疗的新型给药途径之一。一些药物通过鼻黏膜吸收后,可获得比口服给药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如甾体激素类、抗高血压药、镇痛药、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等。鼻腔黏膜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 system,NDDS)有望成为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之一。 鼻黏膜给药的优点主要有[9]:①给药方便;②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物吸收迅速,加之给药方便,很适合急救及自救;③药物通过鼻腔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血循环,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另外,鼻腔酶的种类和数量少于胃肠道,也利于药物的吸收;④鼻腔黏膜免疫治疗可诱导局部及系统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与皮下注射免疫相仿,优于口服免疫,尤适合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 ⑤可减少通过呼吸道感染的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目前制成鼻黏膜吸收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虽有口服剂型,但口服给药个体差异大、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另一类是口服易破坏或不吸收、只能注射给药的

药物,可考虑鼻黏膜给药。药物可制成溶液剂滴入鼻腔,也可以气雾剂给药。临床上最早采用鼻腔给药的肽类药物为垂体激素,如缩宫素、血管紧张素胺及其类似物、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 LHRH)激动剂类似物,其鼻腔给药是仅次于注射的有效给药方式。目前甾体激素类、多肽类和疫苗类等药物已有鼻黏膜吸收制剂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如鲑鱼降钙素喷雾剂、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和胰岛素鼻用制剂等。胰岛素鼻腔给药5 min~l0 min就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可以作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的辅助方法。 1. 鼻腔和鼻黏膜的结构[10]鼻腔从鼻孔开始到鼻咽,其长度为12 cm~14 cm,鼻中隔将鼻腔分为结构相同的两部分(图3-5)。图中近鼻孔一端虚线标志着鼻前庭的起点,斜线区域为嗅区,而近鼻咽管一端的虚线为鼻中隔的后端点。鼻前庭和呈皱褶状的上、中、下鼻甲使鼻腔的空气通道呈弯曲状,空气流进入鼻腔即会受到阻挡并改变方向。外界随气流进入鼻腔的粒子大部分沉积在鼻前庭前部,很难直接通过鼻腔到达气管。 图3-5 鼻腔的结构 鼻腔总容积约为15 ml,鼻黏膜总表面积约为150 cm2。鼻腔黏膜的主要吸收部位是鼻中隔和鼻甲黏膜,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微纤毛结构大大增加了鼻腔的有效吸收面积。黏膜内有许多黏液腺和可产生黏液的杯状细胞,分泌浆液和黏液到鼻腔表面,鼻黏液覆盖在鼻黏膜上。鼻腔黏液主要成分是95%~97%的水分和2%~3%的蛋白质,蛋白质主要包括糖蛋白、氧化和结合酶、肽酶、蛋白水解 一、鼻腔的结构与生理特点

第三章第五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五节肺部给药 吨*案例3-7 —A 道中下部位的给药方式。常用的剂型有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等。肺部给药吸收迅速、起效快、首过效应小、病人服用方便,可有效实现肺靶向给药、全身给药和大分子给药,极具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从气管到肺泡,气道的管径越来越小,但数量却大大增加。呼吸道表面覆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柱状细胞游离面可见纤毛。上皮覆盖着含有糖蛋白、磷脂等成分的黏液,有保护呼吸道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 药物在肺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肺泡。正常成人大约有几亿个肺泡,总表面积约为 200 m2,与小肠粘膜的微绒毛总面积大致相当。肺泡是半球状的囊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厚度仅0.1 um?0.5卩,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间的厚度仅约1是气体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由于肺泡吸收表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丰富、转运距离极小,因此肺部给药吸收迅速。另外肺部给药相对胃肠道给药来说,对药物 的代谢作用较小,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 肺泡内表面还存在一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此外,在肺泡隔内常可见到一种体 积大的圆形细胞为肺巨噬细胞(进入肺泡腔的巨噬细胞称为肺泡巨噬细胞),它可清除外来异物或将其转运至淋巴系统。

二、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 ?呼吸道的防御作用呼吸道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够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在几小时内被排出。呼吸道越往下,纤毛运动就越弱,而在肺泡,由于没有纤毛,异物停留可达24 h以上。有时不被纤毛运动清除的微粒可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通过吞噬 作用有效转移。通常被纤毛运动清除的量越少,药物能到达肺深部的比例就越高。使用干粉吸 入器或雾化器给药时,药物经患者主动吸入比使用抛射装置给药,药物到达 肺深部的量多,损失的药量相对较少。临床上,不同的药物要求到达不同的作用部位。 例如治疗哮喘的药物沙丁胺醇、茶碱、色甘酸钠等,要求到达下呼吸道。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抱类抗生素,则要求停留在上呼吸道感染部位。 2.呼吸道的管径随着支气管分支增多、呼吸道管径逐渐变小及气道方向发生改变,药物粒子在向肺深部运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碰撞等原因而被截留。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腔道通常比正常人窄,药物更容易被截留,故肺部给药之前,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使支气管管径扩大,减少药物截留。 3?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患者的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与药物粒子到达肺的部位有关。通常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率成反比。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粒子停留在气管部位,而细而长的吸气可使药物到达肺深部如肺泡等 部位。在两次呼吸之间短暂屏气能够推迟药物粒子沉积的时间,一般屏气 5 S,粒子可在呼吸道内向前推进几毫米。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 5 S ?10 s[13]。 4 ?黏液层覆盖在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层是药物的吸收屏障之一。粉末吸入剂 中的药物需首先溶解在黏液中,才能进一步被吸收。粘稠的黏液层可能成为粉末状药

2019主管药师 专业知识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三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 静脉注射(iv)、动脉注射(ia)、皮内注射(ic或id)、皮下注射(sc)、肌内注射(im)、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注射结束时的血药浓度最高,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 2.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肌内注射容量一般为2~5ml。 3.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4.其他部位注射 (1)动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肝首过效应。 (2)鞘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脊椎腔内,可以避免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提高脑内的药物浓度,有利于脑部疾病的治疗。 (3)腹腔内注射药物通过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因此存在首关效应。由于腹腔注射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仅用于动物试验。 (二)影响注射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如血流量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吸收速度也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淋巴流速则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缓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统慢。 3.剂型因素的影响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二、皮肤给药 (一)概念与特点 1.定义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中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一种给药剂型,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 2.主要特点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关效应;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二)皮肤的构造与吸收途径 1.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构成。真皮及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很小,且微血管发达,药物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 2.皮肤的吸收途径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完整的表皮具有类脂膜特性,主要允许脂溶性和非解离型药物透过;②经细胞间隙途径;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 (三)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与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1.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1)药物性质:同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性更强;分子量>1000时吸收很困难。 (2)基质性质:一般药物在乳剂基质中释放最快,水溶性基质次之,油脂性基质特别是烃类基质中释放最慢,基质促进皮肤水合作用的能力为油脂性基质>W/O型基质>O/W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基质的pH 通过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而影响吸收。

第三章第六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六节

1、熟悉注射给药、肺部给药、皮肤给药、直肠与阴道给药、鼻黏膜给药、口腔 黏膜给药、眼部给药的吸收过程、吸收特征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熟悉肌肉、肺部、皮肤、直肠、鼻腔、口腔黏膜和眼的结构和生理特征。 3、了解各种非口服给药的特点。 第一节注射给药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相继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的“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1944年发明的链霉素(streptomycin, SM)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是WHO建议的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的适用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 g,巩固期采用间歇疗法,每周3次,每次肌内注射0.75 g。 问题: 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 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 注射给药(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是指由注射器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组织、血管或体腔中,达到预防、治疗、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减轻痛苦不适等目的的给药方式。对于危重病人不能进食口服用药的病人和胃肠道吸收障碍的病人等,常以注射给药的方式保证药物的疗效,及时控制病情。注射给药法可避免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被降解或不吸收等问题,如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异丙肾上腺素在肠

直肠黏膜给药(rectal mucosa administration)和阴道黏膜给药(vaginal mucosa administration)多用于起局部作用,如杀菌、消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药物经直肠或阴道给药,通过黏膜吸收可以获得比口服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一、直肠黏膜给药 直肠粘膜给药剂型主要包括直肠栓剂和直肠保留灌肠液。其中作为局部应用的栓剂制剂,具有悠久历史,如将润滑剂、收敛剂、局部麻醉剂、甾体、激素以及抗菌药物制成的栓剂,可用于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近年来,全身作用的栓剂是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直肠吸收剂型,如出现了以速释为目的的中空栓剂和泡腾栓剂,以缓释为目的的渗透泵栓剂、微囊栓剂和凝胶栓剂,既有速释又有缓释的双层栓剂,或加入渗透剂或阻滞剂的多种形式的栓剂。溶液剂灌肠给药一般比栓剂吸收更快更完全,但很不规则,比较少用。因此直肠黏膜用药主要以栓剂为主。 (一)直肠的解剖生理与吸收特点 人体直肠长度约为10 cm~15 cm,表面覆盖单层柱状上皮,无绒毛,皱褶少,表面积有0.02 m2~0.04 m2,直肠分泌液pH值为7~8,体积仅有1 ml~3 ml,分泌液缓冲容积小[17]。直肠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与上直肠静脉、中直肠静脉和下直肠静脉相连。药物经直肠上皮细胞吸收后,通过两条途径进入体循环。一条是经过下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骼内静脉进入体循环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另一条则经过上直肠静脉、肛门

不同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特点

不同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特点 文章来源:整理自《药物制剂学》 自我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及病历医嘱合理用药点评工作以来,发现我院处方及病历医嘱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有给药途径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利巴韦林喷剂给药途径为外用或者口服,聚甲酚磺醛栓给药途径为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12mg+维生素B6注射液100mg 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活血止痛胶囊给药途径为热敷患处,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给药途径为外用,以上给药途径不合理的例子不胜枚举。故以下介绍不同药物剂型的给药途径及特点,以期为我院医师用药提供参考,促进我院合理用药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常见药物剂型的服用要求: 1.普通片:吞服,必要时(儿童、吞咽困难者)可研碎服用; 2.包衣片、糖衣片、肠溶片:吞服; 3.胶囊:吞服; 4.缓释、控释片:必须整片(粒)吞服,不得研碎或掰开服用; 5.含片:口腔或舌下含服,不得吞服; 6.咀嚼片:口腔内咀嚼后服用,不得吞服; 7.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快速崩解,可以溶液形式服用; 8.分散片:遇水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可吞服、咀嚼或含吮; 9.混悬液:振摇均匀后准确定量服用; 10.液体制剂:一般按要求定量服用即可。 部分不合理使用剂型分析: 1、注射剂----口服 ①剂量小,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②注射剂配方中的某些辅料刺激胃肠道; ③某些药物口服不吸收或吸收很少; ④注射剂一般比口服制剂成本高,不经济,浪费卫生资源。 2、缓释、控释制剂(片、胶囊、双层片)----咀嚼或研碎或掰开或溶于水后服用 ①缓释、控释制剂一般含量较大,药物突然大量释放,易造成毒副作用; ②破坏药物的长效目的。 3、口含片或颊含片----吞服或溶于水后服用 ①大多数口含片或颊含片在胃肠道吸收缓慢或不吸收; ②有些药物有首过效应,吞服后,造成血药浓度下降; ③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大大下降,疗效降低。 4、糖衣片、肠溶片等----研碎服,分割服或溶于水后服用 ①造成包衣破坏,达不到包衣目的; ②有些肠溶药物在胃中释放遭破坏,疗效降低; ③有些肠溶药物在胃中释放对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 5、胶囊剂----小儿患者分剂量服用或将胶囊壳去掉服用 ①破坏制成胶囊的目的; ②小儿分剂量难以准确。 6、非口含片或口颊片----含服 ①起效慢; ②某些药物可被口腔和胃中的酶破坏; ③某些药物有特殊味道,使人不适。 7、普通片剂----阴道用,如阴道给予甲硝唑片、制霉片(非泡腾片)

第三章第五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教学内容

第五节肺部给药 肺部给药(pulmonary drug delivery)是指药物经口腔或鼻腔吸入,通过咽喉,进入呼吸道中下部位的给药方式。常用的剂型有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等。肺部给药吸收迅速、起效快、首过效应小、病人服用方便,可有效实现肺靶向给药、全身给药和大分子给药,极具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从气管到肺泡,气道的管径越来越小,但数量却大大增加。呼吸道表面覆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柱状细胞游离面可见纤毛。上皮覆盖着含有糖蛋白、磷脂等成分的黏液,有保护呼吸道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 药物在肺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肺泡。正常成人大约有几亿个肺泡,总表面积约为200 m2,与小肠粘膜的微绒毛总面积大致相当。肺泡是半球状的囊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厚度仅0.1 μm~0.5 μm,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间的厚度仅约 1μm,是气体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由于肺泡吸收表面积大、毛细血管网丰富、转运距离极小,因此肺部给药吸收迅速。另外肺部给药相对胃肠道给药来说,对药物

的代谢作用较小,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 肺泡内表面还存在一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此外,在肺泡隔内常可见到一种体积大的圆形细胞为肺巨噬细胞(进入肺泡腔的巨噬细胞称为肺泡巨噬细胞),它可清除外来异物或将其转运至淋巴系统。 二、影响药物肺部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呼吸道的防御作用呼吸道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够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在几小时内被排出。呼吸道越往下,纤毛运动就越弱,而在肺泡,由于没有纤毛,异物停留可达24 h以上。有时不被纤毛运动清除的微粒可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有效转移。通常被纤毛运动清除的量越少,药物能到达肺深部的比例就越高。使用干粉吸入器或雾化器给药时,药物经患者主动吸入比使用抛射装置给药,药物到达肺深部的量多,损失的药量相对较少。临床上,不同的药物要求到达不同的作用部位。例如治疗哮喘的药物沙丁胺醇、茶碱、色甘酸钠等,要求到达下呼吸道。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则要求停留在上呼吸道感染部位。 2.呼吸道的管径随着支气管分支增多、呼吸道管径逐渐变小及气道方向发生改变,药物粒子在向肺深部运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碰撞等原因而被截留。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腔道通常比正常人窄,药物更容易被截留,故肺部给药之前,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使支气管管径扩大,减少药物截留。 3.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患者的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与药物粒子到达肺的部位有关。通常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率成反比。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粒子停留在气管部位,而细而长的吸气可使药物到达肺深部如肺泡等部位。在两次呼吸之间短暂屏气能够推迟药物粒子沉积的时间,一般屏气5 s,粒子可在呼吸道内向前推进几毫米。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5 s~10 s[13]。 4.黏液层覆盖在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层是药物的吸收屏障之一。粉末吸入剂中的药物需首先溶解在黏液中,才能进一步被吸收。粘稠的黏液层可能成为粉末状药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练习家兔的捉拿法、耳静脉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 3.练习小白鼠的捉拿法、灌胃法和肌肉注射法。 【实验原理】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致使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的速度也不同,药物效应因而呈现差异。静脉吸收最快,产生作用最强,其他给药途径的吸收速度依次是: 呼吸道>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贴皮。主要包括“量差异”(即同一效应,但作用强度不同)和“质差异”(即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 硫酸镁为导泻、利胆、降压和抗惊厥药。口服不易吸收,并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水分吸收减少,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而泻下。镁盐还能引起十二指肠分泌缩胆囊素,此激素能刺激肠液分泌和肠蠕动。注射给药可使血中Mg2+增加,Mg2+与Ca2+化学性质相似,可以特异地竞争Ca2+受点,拮抗Ca2+的作用,阻止运动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使骨骼肌松弛。 与此同时,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过量时,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可立即消除Mg2+的作用。 尼可刹米属于中枢兴奋药,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但若剂量过大,则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广泛兴奋,导致惊厥发生。本实验对小白鼠应用过量的尼可刹米,以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对象】 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

【实验药品】 10%硫酸镁溶液、2%xx溶液。 【实验器材】 1ml注射器、小鼠灌胃器、鼠笼、大烧杯、天平。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分别放于大烧杯内,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呼吸和粪便情况。 甲鼠10%硫酸镁溶液 0.2ml/10g灌胃,乙鼠10%硫酸镁溶液 0.2ml/10g肌肉注射.。 给药后观察两鼠的活动、呼吸和粪便变化,并与给药前比较。 【结果记录】 小鼠编号体重(g) 给药前情况药物及剂量给药途径给药后反应65甲灌胃乙肌注 (二)尼可刹米惊厥法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白鼠3只,称重编号,观察小鼠正常活动情况。然后,将小鼠随机分配为甲、乙、丙三组,给药途径、剂量、时间和结果记录见下表: 小鼠编号xx剂量( 0.2ml/10g体重) 给药途径作用潜伏期药物反应甲灌胃乙皮下注射丙腹腔注射【注意事项】

不同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1. 观察不同剂量尼可刹米对小鼠的影响。 2.加深对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解。 【原理】尼可刹米为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对中枢有兴奋作用。药物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血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尼可刹米,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 【器材】粗天平、注射器、鼠笼等。 【药品】 0.2、2、4%尼可刹米溶液 【动物】小白鼠。 【方法】 1.取小鼠3只、称重、编号 2.给药 1号鼠ip0.2%尼可刹米溶液0.2ml/10g体重;2号鼠ip2%尼可刹米钠溶液0.2ml/10g体重;3号鼠ip4%尼可刹米溶液0.2ml/10g体重。 【结果】 1.观察结果给药后各鼠表现有何不同? 2.记录结果把结果填入表1。 表1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注意】 1.药物必须准确注射到腹腔,给药量要准。 2.比较各鼠所出现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快慢。

1.通过实验,明确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最大有效量及常用量等概念。 2.了解药物的剂量和作用的关系对于进行药理试验和临床用药有何重要意义? (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西泮的不同给药途径对家兔作用的影响 【原理】利用直接观察的方法,通过动物药效出现的快慢来作判断指标,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器材】婴儿磅称、注射器等。 【药品】 3%戊巴比妥钠溶液 【动物】家兔 【方法】 1.家兔2只、称重、编号。 2.给药 1号兔iv0.5%地西泮溶液1ml/kg体重。2号兔im0.5%地西泮溶液1ml/kg体重。 【结果】 1、观察结果给药后各鼠表现有何不同? 2、记录结果把结果填入表2。 表2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注意】 注射药物后作用发生较快,需注意观察动物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