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

一、归因及其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

质直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

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②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s)。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行为中的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③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如果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很可能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的推断。

3.凯利的三度理论

三度理论(the cube theory)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1)理论要点

①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以及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②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a.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b.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e.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③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对人的行为做出相对正确的归因,如表5-1所示。

(2)评价

三度理论揭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其局限性在于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从而使之成为了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

4.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1)成功与失败归因的维度

①内在的(internal)因素还是外在的(external)因素;

②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

③可控因素还是不可控因素。

(2)归因模式

稳定的内在因素: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任务的难度。

不稳定的内在因素: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运气。

当成败与过去的成败不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也有所不同时,易归因于努力。

当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相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一样时,易归因于任务的难度。

当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相类似,但与别人的成败不同时,易归因于能力。

【小结】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和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共同点:都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扩充和发展;以观察他人的外显行为为开端,以探求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为目的。

不同点:相应推断理论主要探求行为者的内在个性是否与其行为相吻合,只针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场合里所发生的行为;而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强调对于不同时间和场合所发生的行为的比较,所以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所考虑的相关信息更为齐全。

5.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泰勒与克洛科认为社会图式是指每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如何运转操作所具有的不同看法。社会图式是过去经验的积累,它会帮助人们组合所遇到的社会刺激,建立整合的看法或补充缺失的信息,从而影响人们的归因。社会图式分为三大类:有关社会事件的图式;有关社会人物的图式;有关角色的图式。

(三)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

1.归因原则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不变性原则

不变性原则由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海德(F.Heider,1958)提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情境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伴,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

果也不出现。那么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此特定的原因。

(2)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由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H.Kelley,1972)提出。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3)协变原则

协变原则由凯利(1967)提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

2.归因偏差(attributional bias)

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会出现两类比较典型的归因偏差:

(1)认知性偏差

①行动者与观察者

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具体解释如下:

a.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做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他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

b.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观察者由于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较少,常假定行动者当前行为与过去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

②显著性与获得性

a.显著性(salience)指刺激引起注意的特点。显著的因素往往会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对于行动者而言,情境是显著的;而对于观察者而言,行动者是显著的。

b.获得性启发也可以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越容易被想起的刺激,越容易被认为是事件的原因。对于观察者而言,行动者的行为被记住了,从而易于回忆。

③歪曲的思维方式

歪曲(distortion)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具体表现如下:a.泛化(overge neralization)

泛化是只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并且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泛化容易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观念。

b.综合标定(global labeling)

综合标定是指对整类人、整类事、整类行为、整类经验等贴上定型式的标签。综合标定与泛化很相近,但是以标签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以规律的形式。综合标定易使人们对自己进行贬义的评价。

c.过滤(filtering)

过滤是指人们通过有色眼镜看世界,只选择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特定事实进行注意,而忽视所有其他事实。过滤使人们忽视自己有价值的方面。

d.极化思维(polarized thinking)

极化思维是指人们根据绝对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做或好或坏的二分评价。极化思维的人易走向正负两极中的消极一面,对自己全盘否定。

e.自责(self-blame)

自责是指人们无论对于什么事情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错误都要责备自己。自

责的人认为一切错误都源于自己,他们没完没了地道歉,责备自己的所有缺点,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f.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个人化具有一定的自恋成分,容易使人们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

g.看透他人心思(mind reading)

看透他人心思是指人们自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每个人都同意自己的消极观点从而对自尊造成危害,还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h.控制错觉(control fallacies)

过度控制(overcontrol)——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万能的错觉,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控制无能(undercontrol)——认为其他人都能控制而只有自己不能控制。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对一切都无法控制的错觉,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任何人都不受自己影响。

i.情绪性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

情绪性推理是指人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情绪性推理的人只依赖于情绪来解释现实,这样会对自尊造成很大危害。

(2)动机性偏差

①自我服务(self-serving)

又称自我标榜(self enhancing),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自我服务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提供一个良好的印象;自我卷入愈深,自我服务的程度也愈高。

②自我设阻(self-handicapping)

自我设阻是指对某个任务没有把握而刻意制造一些阻碍,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设阻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会降低。

③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a.上行比较与下行比较

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

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与比自己弱或差的人比较。

b.辐射效应与对比效应

上行和下行比较究竟导致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效果要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当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时,产生辐射效应(radiative effect):目标比自己强,会产生积极效果,提高自尊;目标比自己差,会产生消极效果,降低自尊。

当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时,产生对比效应(comparative effect):目标比自己强,会产生消极效果,降低自尊;目标比自己差,会产生积极效果,提高自尊。

(3)性别偏差

①动机上的偏差

研究表明,女性:的成就之所以没有男性高,主要是因为在女性的人格中存在着“害怕成功”的动机因素。“女强人”被认为是对一般女性角色的偏差。因此,当女性成功时自己或他人常不愿将之归因于能力。

②观念上的偏差

贝姆的性别图式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强调社会图式在性别角色上所扮演的重要意义。行为表现上的性:别差异可以追溯到原始观念上的差别。性别图

式起着帮助个人应付、整理环境的作用。

③环境上的偏差

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反应影响很大。人们判断某一行动的正确性和合意性,有赖于环境因素。性别角色的期望是众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种。

二、归因风格和归因训练

(一)归因风格及其测量

1.归因风格的含义

归因风格(attributional style)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内部的和外部的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与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都反映个体的归因倾向,但归因风格是一个一般描述个人归因倾向的概念,控制点是操作性概念,指个人对于自己行为控制力量位置的所在。

2.归因风格的测量

个体的归因风格可以通过归因风格量表或控制点量表来测查,如舍里格曼等人设计的归因风格问卷、罗特的内外控量表(I-ES)、诺威奇—斯特里克兰的控制点量表(NLCS)、克兰多尔的智力成就责任心问卷(IAR)。

罗特的内外控量表(I-ES)由29道题组成,包括23道真实题和6道干扰题。通过计算被试的外控(E)或内控(I)得分,得出被试的归因风格。

(二)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attribution training)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训练分为两条途径:

1.错误归因训练(misattribution training)

(1)理论基础: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二因素论。

(2)基本过程:生理唤醒处于积极状态时能够增强愉快的情感,而处于消极状态时能够增强愤怒的情感。通过由不同生理唤醒状态下的认知解释,引起所期望的情绪归因,从而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

(3)应用:主要用于焦虑、失眠、口吃、忍受疼痛、吸毒、抑郁等方面的治疗。

(4)评价: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得到广泛的实验支持,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再归因训练(reattribution training)

(1)再归因训练的具体方法

①团体发展法

理论基础:韦纳等人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

过程:小组成员讨论和分析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或受过训练的教师引导正确的归因;填写归因量表;心理学家或教师进行统计分析;对小组成员做出反馈,指出归因偏差;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

应用:可以定期在学校进行,要求学生能主动配合。心理学家必须在训练之前注意观察、了解和记录学生行为的情况。比较有效的途径是让教师掌握归因训练的知识和技能,把归因训练结合到教学工作中去。团体发展法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

②强化矫正法

理论基础:学习和强化的原理。

过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种行为;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列表中做出选择;每当学生做出积极的归因时就给予强化;对很少做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

应用:强化矫正式的归因训练比较简便易行,特别适宜于儿童。这种方法的

关键是掌握和灵活运用适当的诱导和奖励方法。归因训练的效果可以迁移到日常行为中去,但需要定期进行。它的作用没有团体发展法持久,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多个学生同时进行。

③观察学习法

理论基础:班杜拉等的自我效能理论。

过程:让儿童观看归因训练的录像,片中表现儿童在完成某一行为时进行归因的情况;在观看录像后,让儿童重复类似的行为。

应用: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应该使片中儿童的特征(性别、年龄等)与受训儿童尽可能相似,所从事的行为也应尽可能与这些儿童的实际行为相一致,从而能够使观察学习的效果更好地迁移到日常行为中去。

(2)再归因训练的实施步骤

①选择对象:按照训练的目的,根据归因风格测量挑选出由于归因风格不当而导致行为不适应的人作为训练对象。

②实施干预:按照规定的一套训练程序,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用说服、讨论、观察学习和强化矫正等方法。干预的时间和次数依训练对象的年龄而定。

③效果测量: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训练前后的行为改变,可以显示出训练的效果。

3.对归因训练的评价

近年来的归因训练中已注意到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也注重在实际课堂中进行训练。但从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忽视个体差异、训练工作大多在实验情境中进行、对外部因素的制约作用认识不够、忽视归因各维度间的交互关系、忽视情绪因素在归因改变中的作用、忽视训练对象自我归因的主动调节能力等种种局限性。

4.归因训练的意义

由于归因影响人们的期望、情感和随后的行为,因此必须对学生错误的归因风格进行矫正,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归因风格: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以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或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使其相信自己以后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三、决策及其理论

(一)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决策必须是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考虑;

2.决策必须在行动方案实施后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

3.决策必须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行动者对于行动产生预期后果的主观概率或个人信念比实际的客观概率对于决策所起的作用更重要。

(二)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研究决策者在不同处境下该如何选择才最为理性,但理性的决策与结果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决策情境中存在“决策风险”,“最佳决策”的目标就是使预期的损失最少。

1.概率理论

人们的决策通常是以概率为依据的,认为“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做决策更多的时候依据的是主观概率,即人们对客观概率的主观判断。诺曼指出,导致主观概率的原则有:

(1)人们倾向于高估低概率事件的出现,低估高概率事件的出现;

(2)人们倾向于表现出赌徒的谬误,预测暂时未出现的事件很可能最近出现;

(3)人们倾向于高估有利事件的真实概率,低估不利事件的真实概率。

2.预期损失理论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以损失(或负收益)来描述各种决策结果,采取预期损失最小的行动。

3.效用理论

决策效用是指对于决策后果的主观评价。在许多情况下,效用是比预期损失更适当的决策指标,决策应该建立在“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的基础上。

效用理论提出一条重要的决策规则或称EU标准:在决策中使期望效用值(EU)最大。影响和决定效用高低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各种非经济因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因而会在相同的情境中做出不同的决策。

4.对策理论

对策理论(game theory)是对不确定情境中一些“冲突”或“竞争”情境的决策分析,旨在寻求最好的对策策略。该理论对策理论主要研究两类对策问题,即严格规定的对策和混合策略的对策。

对策理论常用的方法是“两难对策法”;对策理论还运用概率决策规则,通过对主观概率的考察,把对策理论问题看作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问题。

其他决策理论还有合理行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等。

四、决策风格与决策技术

(一)决策风格及其测量

1.决策风格的含义及分类

决策风格(decision style),指个体在长期的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决策倾向。

(1)冒险型

这是企业家的决策风格,即只要能带来巨额利润,总是愿意冒险。对自己的能力持乐观态度,作最高估价。

这种风格的人善于在两种难分上下的行动方案中做决策,因为冒险风格的人对于行动方案的正面后果特别敏感,更会注意到这些行动方案成功的可能性,而非负面后果。

这种风格的弱点在于,收益常常伴随着损失,冒险风格的人随时都可能有面临巨大损失的可能。

(2)谨慎型

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是使损失的危险降到最小。

这种决策风格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那些具有重大损失可能的高度冒险性工作。谨慎决策不仅安全,而且可以带来虽不巨大但很稳定的收益。

这种风格的弱点在于,很容易错过好的良机,在力图使损失减到最小时可能会忽视潜在的收益。

(3)防御型

这种风格的人在做决策时既力求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又力求不使自己坐失良机,既不愿冒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又不想放弃可能得到的收益。

在没有足够信息确保决策正确的时候,防御型的人可以做出最佳选择。如果对问题疑惑不解的话,那么采取一种折衷的决策常常是最安全和最成功的。

2.决策风格的测量

决策风格可以利用“决策风格问卷”来进行测查。“决策风格问卷”共由七道题组成,每道题先讲述一个小故事,然后提出a、b、c三种行动方案(分别代表三种决策风格),让被试进行选择。最后统计“a”、“b”、“c”的次数来判断被试的决策风格。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影响决策的因素包括事件发生的概率、人们对各种供选方案的主观评价和预期等。两个常见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下:

1.独立性—依赖性对决策的影响

独立性的人在做决策时比较有条理、有系统,但通常对自己所面临的各种行动方案的可能性和合意性持一种悲观态度,从而导致决策困难。

依赖性的人在做决策时比较愿意倾听意见,对某一结果的可能性和合意性通常持乐观态度,有助于缩小所考虑的行动方案。在做决策时,喜欢根据预感和冲动来做反应,而不是进行系统分析。

2.情绪性—理智性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性的人在做决策时通常以对行动方案可能性或合意性的极端判断为基础,他们或者对行动方案全盘肯定,或者对某一结果的可能性与合意性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情绪性的人容易由于缺乏时间观念导致错误的决策。

理智性的人常常低估某一结果的可能性和合意性,不太愿意利用机会,甚至拒绝有意义的行动方案。他们不能有效地评价可能的行动方案,使决策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决策技术——决策树

1.决策树的含义

用图示表示决策包括的各个行动方案、方案对行动者的正面或负面的后果及这些方案对于达成预期后果的概率,这种方法就是决策树(decision tree)。

在建立决策树的过程中两个关键成分为:

(1)合意性(desirability),行动方案给行动者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后果。

(2)可能性(probability),行动方案对于达成预期后果的概率。

2.建立决策树的方法

(1)对各种结果的合意性做出评价;

(2)对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做出评价;

(3)建立决策树计算各种可能结果的决策值;

(4)根据各种选择的总决策值做出最佳决策。

3.决策树的优点

(1)对决策的各种成分赋值使人注意特定的问题,防止注意力被非实质性的考虑分散。

(2)决策树阐明了必须考虑的各种关键因素,使人对这些因素的真正作用做出更客观的评价;由于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应该遵循的结构化程序,减少了伴随决策而产生的焦虑。

(3)决策树将所有可能的选择和结果记录在纸上,而不是在记忆中操作,避免了人由于遗忘重要的信息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4)决策树通过对结果的合意性和可能性给予数值,从而保证决策是在理智的控制下而不是在情绪的控制下进行。

(四)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

决策能力是影响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决策能力进行训练可采用以下程序:

1.认知问题。要求决策者首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明确决策的具体目标。

2.探索解决的方案。要求决策者根据决策的目标和问题的性质,在头脑中展开发散思维以产生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3.评价方案。要求决策者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已产生的方案。这些标准

包括:合目的性、可行性、确定性、经济性、纯洁性、创新性。

4.实地演练。给决策者提供实际生活中的助人情境,让其按照上述三个阶段进行决策。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新闻图片编辑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图片的种类及其地位 1.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 (1)照片 新闻照片就是以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为拍摄对象,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照片,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版面上,也可以配合文字报道一同编发。 (2)漫画 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3)图示 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三类。 统计图表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示这些数据所说明的意义。 新闻地图则是根据标准地图,将新闻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绘制成更加简洁明确的地图。 (4)图饰 图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图片的地位与作用 (1)纪实性作用 作为独立报道体裁的新闻照片具有再现新闻现场、记载真实瞬间的作用,这类照片成为报纸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证实性作用 非独立使用的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具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这类照片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发掘,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3)解说性作用 图表、示意图、新闻地图、漫画等能够以形象性的符号统计和描绘新闻报道中的某些内容,从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字表述进行生动易懂的解释。 (4)装饰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文字稿件的美化装饰手段。 (5)视觉冲击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震撼力,这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达到的。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理学B

生理学 B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 A.刺激 B.反射 C.反馈 D.兴奋 2.寒冷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局部调节 D. 自身调节 3.心室肌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相当于兴奋性的 A.低常期 B.相对不应期 C.有效不应期 D. 超常期 4.肾上腺素对受体的结合力是 A.都很强 B.对α强,弱 C.对β强,α弱 D.只对α 5.使细胞去极化达阈电位的刺激是 A.阈刺激 B.刺激阈 C.阈下刺激 D.阈强度 6.细胞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转运脂溶性物质 B.耗能 C.靠通道协同 D.顺电-化学梯度7.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为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跨膜电位 D. 局部电位 8.房室瓣关闭与动脉瓣开放间的时间相当 A.快速射血期 B.射血期 C.室缩期 D. 心室等容收缩期 9.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刺激迷走神经 B.由卧位转为站立位 C.心率>180次 D. 颈动脉窦内压降低 10.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时,可引起 A.心室后负荷减少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 心室前负荷增加 D.充盈期缩短 11.血浆pH值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维持的? A.血液B.消化道C.肾D.皮肤 12.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减少 13.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末 14.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B.组织液C.肠致活D.糜蛋白酶 15.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胰酶含量很少 16.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B.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分) P120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分) P92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分) P119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分) P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分) P90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分) P123 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分) P170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分) P108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分) P118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分)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