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_为何与何为

口述史_为何与何为
口述史_为何与何为

口述史:为何与何为*

王宇英

[摘要]口述历史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展示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思维及叙说方式的特质,中国当代口述历史抢救和创造了鲜活史料,弥补了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可能。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当代口述历史还尚未成熟,口述史理论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理论与实践常处于脱节,中国当下许多冠以口述历史的实践成果只能算是访谈,它们只是提供和积累了一些口述史料,而口述历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存留历史或澄清历史事实,在尽可能地保证可信度的前提下,展示出历史叙述的多元性。

[关键词]口述历史口述理论口述实践

[作者]王宇英(1977— ),女,北京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述史、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它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展示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思维及叙说方式的特质,它所主要运用的访谈手段回归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同时也赋予了历史以鲜活的人的气息。中国当代口述历史在很多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涌现出一些有分量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口述历史尚未成熟,人们对口述历史存在一定的忽视和误解。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发展的整体反思,结合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口述历史的本质与方向问题,对口述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口述历史、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等基本问题予以探讨,进而探索较为规范的口述史操作路径,以期引起更多人对口述历史的关注与讨论。

一、中国当代口述史现状评述

目前国内口述史研究和实践横跨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人类学、体育学、医学等学科,口述对象极其丰富,涵盖了各行各业,其实践和理论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口述历史的图书出版物,这也是目前成果最为丰富的口述史实践成果。主要包括:重

*本文是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口述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号10YJC770091。

大历史事件系列(长征、日本侵华战争、中苏关系、改革开放、汶川地震等)、〔1〕领导人与文化名人系列、〔2〕普通人或底层民众系列等。〔3〕

第二类是大众传媒领域的口述实践。主要有央视的《大家》、《讲述》、《电影传奇》、《电影人物志》、《铭记》等节目及其图书、影像制品,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大家”,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当代电影》等媒体实施的“中国电影口述历史”项目,上海党史研究室等出品的《口述上海?电影往事》等。这些借助于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手段的口述史成果因其更强的可视性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兴趣,如崔永元等人主创的《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大型电视纪录片由84家电视台同步播出,网络登陆1个月点击过1000万,产生了极大影响。

第三类是口述史理论论(译)著。如保尔?汤普逊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唐纳德?里奇的

〔1〕主要包括齐红深主编:《抹杀不了的罪证:日本侵华教育口述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张连红、张生等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5—27:幸存者调查口述》(上中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七十六号——汪伪特工总部口述秘史》,蔡德金著: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口述历史辑要丛书——黄埔北伐》,胡文生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口述大寨史》(上、下),孙丽萍主编,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铭记:5?12汶川大地震口述历史》,中央电视台新闻专题部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口述历史实录人生》,熊向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中苏关系见证录——师哲口述》,师哲口述,李海文整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十年风雨纪事》,朱元石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口述史》,南方都市报编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创业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口述历史书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四川民主改革口述历史论集》,杨正文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口述河北改革开放30年》,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所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广东改革开放先行者口述实录》,广东省档案馆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亲历者口述纪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唐山大地震——经历者口述实录》,张军锋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我的长征——亲历者口述实录》,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编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2〕《走近陈云——口述历史馆珍藏资料辑录》,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陈毅口述自传》,刘树发、王小平编,河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沈从文晚年口述》,王亚蓉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版。《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傅光明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傅光明、郑实采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周有光百岁口述》,周有光口述,李怀宇撰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箫声剑影(一):刘绪贻口述自传》,刘绪贻口述,余坦坦整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浩然口述自传》,浩然口述,郑实采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季羡林口述,蔡德贵整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美)艾恺采访,梁漱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南海出版社2009年版。《口述中医:名老中医访谈录》,单友良、李华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口述凤凰》,朱冰、毕蜂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林崇德口述历史》,林崇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黄济口述史》,黄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梁漱溟口述实录》,白吉庵、李仲明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启功口述历史》,启功口述,赵仁珪、章景怀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他者眼里的溥仪:侍从李国雄口述实录》,李国雄口述,王庆祥撰写,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九死复生:一位百岁老红军的口述史》,陈复生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李方桂全集:李方桂先生口述史》,李方桂著,王启龙、郑小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名家口述中国文艺》,廉静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完整修订版),那根正、郝晓辉著,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舒芜口述自传》,舒芜口述,许福芦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湖南教育出版社陆续推出的一套“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引进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一套口述历史丛书影响也很大。

〔3〕如刘中陆主编的《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和杨立文主编的《创造平等:中国西北女童教育口述史》(1995),定宜庄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余未人的《走进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2001),李小江主编的《让女人自己说话》(2003)和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2004)。另如:《台湾老兵:口述实录,我在台湾四十年——长篇纪实文学》,于秀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上下),定宜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农民工口述史》,吕国光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大前门:王永斌口述老北京生活》,王永斌口述,王炜、郭韡整理,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杨祥银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周新国主编的《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上海研究所编《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李向平、魏扬波的《口述史研究方法》,这些著作对于口述历史的界定、评价、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从当下口述史的发展态势上看,当代中国口述史的主要影响还局限于学术领域,以纸质印刷物为主,原始录音和影像资料往往只保留在采访者自己手中,口述史更为多样的呈现形态如卡带、广播节目、有声图书或光碟,在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展览及舞台作品等还不够丰富;从当代中国口述史领域的交流来看,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及学术界与传媒业的沟通与合作还亟待加强。零星研究的多,系统研究的少。同时,口述历史的推进力主要不是来自学界内部,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外力,是出版社、杂志社及电视台等媒体的强大运作,引导着口述历史的表面“火爆”。以上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当代中国口述史的纵深发展。

要想真正推动口述历史的深入发展,必须要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理论反思与学理探讨,而弄清口述史“为何”与“何为”的问题自然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二、何为口述历史

自从有了人类,口述历史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是,学科化的口述历史的年头并不长,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年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正式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从那时算起,现代口述历史的发展不过六十余年。在当下中国大陆的口述史成果中,其实践成果的影响力和份量要远大于理论研究成果,口述史理论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理论与实践经常处于脱节的状态:在口述历史领域里,做实践的人大多不做理论研究,而做理论研究的学者往往缺乏口述历史的实践经验。

因为口述历史理论研究的滞后,理论与业界之间缺乏沟通,在当下的口述历史实践成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如下情形:口述历史被误用,甚或乱用,比如有几套很有影响的“口述史”著作虽然以口述历史为名义,但实际上却是访谈录、回忆录甚至是文件的汇编。如“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湖南教育出版社)丛书中就收有笔述回忆类史料,口述史出版重镇——当代中国出版社——的“口述历史”丛书中也令人遗憾地收有一些重要人物的回忆录。〔4〕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当下确实有很多珍贵史料需要有识之士抓紧时间、不择形式地加以收集、整理,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界定口述历史的“尺度”过于宽松,学界对于口述历史的性质与功能还不甚明确与统一。这难免会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困惑:到底口述历史的独特意义是什么?真正的口述历史又该如何操作呢?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口述历史的界定不太统一,但如果我们将国内的口述史成果与成熟的口述历史成果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国当下许多冠以口述历史的成果只能算是访谈,它们只是提供和积累了一些口述史料,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历史:一切口述历史固然都是访谈,但不是一切访谈都是口述历史。

我们认为,抢救和保存访谈资料确实很重要,但这只是开展口述史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手段。口述历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存留历史或澄清历史事实,我们必须要深究口述资料的真伪,查找文献档案加以互证,这样的“口述历史”才能和访谈录、新闻采访、田野调查等区别开来。有学者认为口述历史等同于口述史料:“口述历史是口述史料。推动口述史工作,目的在于推动为科学史研究服务

〔4〕王宇英:《“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的史料建设,而不是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5〕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是有严格区别的,口述史料仅限于提供种种研究历史的素材,口述历史则着重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历史,是历史研究后的成果。人们经常谈论的“口述历史”,包括大量冠以“口述史”的图书和电视节目(如央视“大家之香江传奇”栏目和上海出版的“老电视人口述历史”〔6〕),主要由采访人和口述人的一问一答构成,口述者的回忆与叙述占了主要位置,访谈者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虚置的,其作用并不重要,其出版物只是加了前言和后记的访谈资料集。这些成果其实只是“口述史料”,还没有到达“口述历史”层面。

成熟的口述史应该对口传史料、调查记、访谈录有所整理和利用。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研究和提升,而不是访谈史料的简单复原,应该有脚注(人物、事件、书目等知识性说明),有旁注(对主述资料的校正或置疑,或其他文献资料的补充),也有尾注(编者评述、图例或附录、参考资料等。〔7〕“口述历史”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工作,记录者要熟悉口述历史的通行规则,还要有丰厚的历史知识素养和文学修养。以“华人史学家中口述史的旗帜性人物”唐德刚为例,他为胡适的英文口述的中译本所作的注释评论,就是不可不读的口述历史成分,《胡适口述自传》的传与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其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因此海内外史学界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唐德刚做《胡适口述自传》的时候,连“记录之外”的边角料都积累了十余万言,后来编成了《胡适杂忆》。60万字的《李宗仁回忆录》更是耗时7年才得以完成,充分体现了口述史研究工作的深度和艰辛。

在尽可能地保证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前提下,口述历史应该展示出历史叙述的多元性,为静态的文献历史“去魅”,发挥解除思维束缚的作用。例如傅光明、郑实夫妇围绕老舍之死所做的口述历史作品,不仅展现出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忆与叙述,而且分析出了这种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说明了什么。傅光明认为,“老舍之死”在口述史学上的意义在于,它对同一事件的多元叙述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多个侧面。不同的声音之间,有“共存、互扰、矛盾”,不同的声部之间也常有“遮掩覆盖”,还有人试图将自己的声音作为独唱,而将历史简单画上句号。他也曾为此迷惑不解,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罗生门”式的历史真实才是历史的至少一种意义所在:“假如真实是人类不可企及的神迹,那我们所要和正在做的便是无限地趋近真实,并尽最大努力以此来反抗历史叙述中的暴政和人类认知的有限。”〔8〕每一个做口述史访谈的人都应该反思:自己做的口述历史是锦上添花还是解决问题,是为了凑科研成果还是出于人文情怀,是投机取巧还是确有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口述历史研究者虽然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访谈人的作用,例如《口述大寨史》一书,〔9〕开始注意在搜集相关口述史料的同时进行文献的查证,但遗憾的是,该书的重要文献著作与访谈并没有紧密结合,从附录四“课题组采访编撰记事”可以看出来,其主要用途是用来编写大事记及撰写每个大标题之下的概括性论述,这就难免出现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之间缺乏互证,二者仍属两张皮的情况。

中国当下口述历史成果多数停留在访谈录和口述史料的层面上,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口述历史

〔5〕樊洪业:《关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思考——在当代中国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3期。

〔6〕上海音像资料馆编:《老电视人口述历史》,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7〕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独立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页。

〔8〕傅光明、郑实采写:《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6页。

〔9〕孙丽萍著:《口述大寨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附录三、附录四。

研究所特有的困难造成的。口述史具有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的特征,历史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整合难度较大,访谈和调研耗力费时,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的工作量非常大,就连唐德刚也抱怨过做口述历史“可能是件一言难尽的绝大错误”,是“默默无闻、薪金低微、福利全无、对本身职业前途有害无益的苦差事”。〔10〕不过,也正是在口述历史的这种“艰辛的体验”〔11〕中,口述历史的迷人魅力和无可替代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我们必须把握住口述史的特质,厘清其与传统文献史学、口传历史、民间历史、轶闻、野史等的异同,严格甄别与回忆录、访谈录等记忆载体的异同,这样,才能通过借鉴西方话语,尝试建立起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状况相适应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和口述文化学的理论构架与实践规范。

三、口述史何为

口述史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中国学术界和传播领域的新趋向,标志着学术研究和传播领域的视野,已从静态的文献正史转向动态的民间社会资料的开掘。当代中国口述史研究及实践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第一,抢救和创造了鲜活史料。

目前,各级图书馆的文献工作还是以收集、组织、整理、保存和利用文献史料为主,在“创造”史料上作为不多。而借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对文献予以完善和补充,通过深人实地的调查访问,保留、整理口述者的口述资料,挖掘文字资料上缺少的细节,弥补文献史料中的空白,抢救即逝的史料,保护可能会从人类文明中永远湮没的文化遗产。

以当代口述史的重头戏“文革口述史”为例,“文革”开始距今已经45年,结束距今35年,曾经发起、参与和亲身体验过“文革”的人大部分已经或是即将步入老年,如果不抓紧时间记录和整理有关“文革”的口述史料,那么,随着这些人的逐渐离去,势必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比如“文革”时期风华正茂的浩然,由于中风,到郑实为其采写口述自传的时候,不但已经不能续写其第四、第五部自传体小说,甚至已经“无法长篇大论地讲故事”,还常常因为想不起当事人姓名而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中。〔12〕在这种情况下,26万字的《我的人生:浩然口述自传》一书就显得格外重要,史料价值也相当高。《当代中国口述史》系列丛书的“出版说明”也指出:“他们年事已高,自己动手困难,访谈并整理他们的口述,成为十分紧迫而带有抢救性的工作。”崔永元在制作和筹备口述历史电视系列片如《电影传奇》、《我的长征》、《我的抗战》、《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大使》、《战争与回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史》等的过程中,也经常遇见受访对象还没有等到摄制组到家就溘然去世的遗憾事件。〔13〕

第二,弥补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

口述历史经常关注文献历史不曾或无法关注的历史社会。如定宜庄的《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14〕为我们呈现了受访者口中和心中的那座北京城,特别是京城中百姓们过的日子,书中提供了饱满多汁、妙趣横生的史料,体现了口述历史的民间性和个人性的特点,内容涉及文献资料、尤其是官方

〔10〕唐德刚著:《史学与红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11〕定宜庄、胡鸿保、唐戈:《口述史:艰辛的实践体验》,《博览群书》2010年第2期。

〔12〕郑实著:《我的人生:浩然口述自传》,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13〕俞亮鑫:《崔永元炮轰我国荧屏弊病》,《新民晚报》2010年12月21日。

〔14〕定宜庄著:《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文献不曾触及的领域,包括人的社会交往,如婚姻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也包括人的生活趣味,如吃喝玩乐、审美情趣等等,形成一部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北京城市生活变迁史。

口述史不仅关注结果,而且还关注文献史料没有或没有足够关注的过程。口述史是特殊的教科书,还原后的个人历史细节,可以补充正统史观中被有意忽略的部分,校正被长期误读的史实。传统文献史料所不足以支撑的领域,才更应该是口述历史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地方。

第三,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可能。

与传统的文献史料法不同,口述历史方法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即历史的见证人和在场者——受访者,使得历史的认识过程中又增加了两个新的维度,即受访者与历史现象间的关系,访问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相应的关系,对于历史现象的考察与揭示就会变得更加丰富而接近历史真实。“通过对过去生活的深入回忆和详细陈述,而找到自我回归之路,并由此重新界定自我,重新设计其未来生活。”〔15〕口述史,为我们接近更可靠、更可信的历史提供了可能。

中国当代口述史提供的史料之详备、挖掘之深入、细节之丰富,是文献历史中极为少见的。因为口述对象的记忆特点,口述历史在认识历史学本质,并进一步拷问人性究竟离真理有多远等问题上提供了深入探索的空间。口述历史要具备人文情怀的关照、对真相的追求、对真理的诘问,只有这样,口述历史才能越做越有收获,越做越有贡献。

四、口述历史:如何做

从国内口述史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做口述史的人多半来自历史学界之外,受访者也遍布各行各业,这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唐纳德?里奇所号召的“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已经成为现实。确实,口述史的访谈对象是不受限制的,但并非是只要有兴趣,不经过相关课程和培训班的专业训练,不懂得口述历史的规范,每个人都能做出有价值的口述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并非任何录音都能够成为口述史料,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口述历史。

口述访谈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如学者陈墨在做“中国电影口述历史研究”时就有过这样的体会:“针对社会角色固化、公众记忆及回想增长率等现象,比较有效的对策是增强对话密度,尤其是增加细节话题。”“与其问一个电影摄制组的政治环境如何,不如问这个摄制组每天什么时候开会、会议由谁主持、会议的话题是什么;与其问一个人对‘大跃进’的记忆或观感,不如问在1958年是否将家里的铁器拿去炼钢、这一年他或她在家里住了多长时间、与家人写信或对话的话题是什么。”〔16〕类似这样的访谈技巧,不是所有尝试口述历史实践的人能轻易掌握的,非得经过长期的摸索或正规的训练不可。

在口述史的开展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口述史不能满足于留存口述史料,而要借助口述史料,关注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用更多的记忆和细节还原历史和表述历史,将个人生命史与社会历史、社会结构相结合,更新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与表述方式。

第二,采用口述方法搜集的史料需要与文献史料进行互证、核实和辨伪。收集口述史料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多重观照,因此,从事口述史决不能仅仅停止于对口述者

〔15〕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当代电影》2011年第3期。

〔16〕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

的访谈,还要注意一切与访谈内容有关的文献及物品,如日记、家谱、相册、纪念品等,从而帮助口述者挖掘记忆中的更多信息,提高口述史料的可信度。

第三,要重视对当代中国口述史料的二次挖掘与深度利用。口述史料和记忆的不可靠性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历史内容,蕴含着某些历史含义,根据口述人有意或无意的隐瞒、曲解等行为,可以分析出口述者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的发展史与转变史。

第四,口述历史是人的历史,访谈者和口述对象应该有深层次的精神交流,有信任和直言不讳,也与批评和互相质疑,远非一般的采访的一问一答那么简单。如唐德刚为胡适和李宗仁做口述历史时,和胡适一度亲密无间,一起吃过“六十余顿”午餐或晚餐,他不仅评述了胡适的“磁性人格”,也论了他生命中的几位女性,甚至批评了“胡氏治学的门户之见”。〔17〕唐德刚在做李宗仁口述史时,在李家吃过一百多顿午晚餐,“我们七年中的工作和交往,真是全心全意的合作。我的老婆孩子也逐渐变成李家的常客”。“相处无间,我们就真的变成‘忘年之交’和‘通家之好’。”〔18〕总之,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是一个研究者与受访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访谈工作和研究工作相互结合、不断深化的过程。将口述方法引入学术研究,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挖掘更多的史料,更为全面、准确、深入地认识历史,最大限度地实现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多重观照意义。我们不能过分苛责刚刚进入发展期的中国口述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投入,中国内地的口述历史很快也会迎来自己的成熟与繁荣。

(责任编辑张灵)

〔17〕唐德刚著:《胡适杂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18〕唐德刚著:《史学与红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The Four Dimensional Schema of the Legal System of Energy Market Entry123

Zheng Jianing/Post doctoral researcher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ecturer of theSchool of Civil,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Abstract: The energy market entry regulation roots deeply in law. In legal theory, the nature of energy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the nature of market entry with high integrity, which provides a basis of value andtheory for constructing energy market entry regulation.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ubject of energy market forms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existence of energy legal relations, which determines theorganization rule and subject qualific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aw, the government’s regulative administrationbehavior encouragingly and positively protects the subjects of energy market as well as forbiddingly restrainsthe competition, which, with its duplicity of “golden section ratio”, effectively guarantees the competition ofenergy subjects in order. In economic law, a mature and stable market sets up a necessary context for energymovement. Therefore, the energy market entry regulation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four dimensional schema:“value-subject-procedure-movem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Institutions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License132

Jiang Min/Section Chief of the Arbitration Committee of Chongqing, China; doctorial candidate ofenvironmental law,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e is the main institution that guards againstenvironmental risk. At present,we mainly discuss the general legislation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ve licensebut neglect the us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law in institutions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administrative licens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license has five features: risk attribute, science setting,benefit judge,balance of present generation and later generations,international connection. So, besides thegeneral legislation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ve license(including law reservation principle,facilities andefficiency principle,trust protection principle,opening and fairness principle, etc.), the legislation of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license should also abide by the following eight principles: prevention principle,precautionary principle, rational utilization principle, polluter pays principle, ordinary people joiningprinciple, science promotion principle,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state environment sovereignty and unharmingexternal environment principle. The eight principles have clear requests concerning specific institutionsestablishment. Meanwhile, unde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the proof duty of administrative license is changed.The U.S. Factor in the Progress of India-Pakistan Peace Dialogue143

Li Qunying/Doctor,associate professor,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 India and Pakistan re-opened the Defence Secretary-level talks on May 30th, whichindicates the first step to achieve resump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peace dialogue process. The mutualsuspicions between United States and Pakistan, India and Pakistan, were caused by U.S Cross-borderattacking Osama Bin Laden. Since then people have been full of doubts on the process of India-Pakistan PeaceDialogue. The U.S. Fa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asing India-Pakistan relations in recent years. Moreor less, the two countries made use of each other on the background of U.S. war on terror; However, U.S. always makes efforts to ease India-Pakistan relations by forming a coalition against terrorism in SouthAsia. But the U.S. Factor is not the key to ease the India-Pakistan relations. In fact, the main reason forthe improved relation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 lies in the strong demand for their own domesticdevelopment such as in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so on.

Oral History: Why and What151

Wang Yuying/Lecturer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Oral history helps ordinary people make history, shows the diversity of history narrative,and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thinking and the narrative way. Oral history ofcontemporary Chinese rescues historical data, creates fresh materials, makes up the gaps and limitations of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mak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truth possible. Overall, however, the oral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not yet mature. Oral history theory is still lagging behind. The theory isoften divorced from the practice. Many fruits named oral history can only be considered as interviews, whichonly provide and accumulate some oral materials. The real goal of oral history should retain or clarify thehistorical facts, and demonstrating the diversity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with ensuring the credibility as faras possible.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工学分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 姓名:张鹏 电话:584863 学号:201535560135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 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

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 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 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 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4、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规范与要求 一、介入访谈与传承人基础信息 1、引入相关内容,概括本次口述采访的简单成行过程,包括场景、时间、人员的介 绍等。 2、传承人姓名、年龄、职业、特征描述、生存现状及从事该行业简单经历等。 二、采访内容及要求记述内容 1、讲述者的学艺与从业经历,作为传承人的家族、师承及社会关系的描述。对讲述者的学习和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2、对讲述者所从事的艺术品类(或民俗)的制作技艺和过程的记述,尤其是具有 理论价值的口诀和经验的记述和整理,挖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规律性的东西。 3、对讲述者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心路历程、生存(生活)状况及获社会认可(含荣誉与挫折)、感受和体会的记述。 4、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介绍,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5、对讲述者产生影响的生活和创作相关的习俗和文化事项的记述。 6、对记述者对所述内容以及当前行业、社会的评介和分析、感想。 三、录音要求 录音要求清晰完整的数码文件格式,长度不限。可以事先整理、合并后再分主题排列。可用数码录音笔或手机录音。 四、拍摄图片要求 每个传承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20——50幅以上。图片质量要求:清晰的数码图片,像素在800万以上(或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放大(至16开大小)后不模糊。或清晰的反转片、正片。 五、关于图片拍摄范围 图片是与录音和文本相互呼应的重要内容,对口述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人证(合作人、参与者、目击者)、物证(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老照片等)、传承人作品、使用工具、相关的生活环境、民俗活动、工作照、制作工艺流程、相关的地图、路线图插图等,都可以纳入图片的使用范围。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义界 人类原始发展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语言。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事迹,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这既与各民族的文化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教育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谷梁传》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环境,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文学了。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但文字形式一定要有录音为依据。以口述史料为主编写成的历史为口述史。 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即是口述史料,其可信度与文字史料相等,可以归入档案类别。将原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判断口述史书可以用两个标准:一是要有原始录音,以供核对;二是要符合史学的基本原则,排除幻想乱编的内容。口述史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口述能够纠正文字的偏见,生动形象,特别适用于表述人类生活中各种基本联系。口述的心理效果是远胜于呆板的文字的;文字组成的一句话并不能够反映其中语气的深浅份量。当然口述史并不是要取代文字史,它们各有其适用度,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 (二)口述史重视的是重现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重现历史是现代历史学界的主流工作,尤其在假冒伪劣“历史商品”太多的时候。 (三)口述史所运用的口述史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能象传统史学那样仅在书房中翻

口述传统与口述史学的发展

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的文化机制 陈梦熊(西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00700 摘要: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得以形成的文化机制,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是神话和史诗,二者共同构建起口述传统影响“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在神话和史诗写定之后,口述传统并为退场,它的延续和保存为“口述史学”提供了成为现代学科的基础材料。我们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讨论了“口述史学”的学科构成要件,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口述传统;口述史学;口述;案头 中国史学界近年来开始关注“口述史学”学科的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就“口述史学”的学科定位、“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等相关问题发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两个层面来界定“口述史学”:“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史学的分支学科或综合性学科)”,又或者“将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论)。”1上述界定方式立足于方法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口述史学”的形成机理。我们认为“口述史学”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有关,它是文字形成之前人类用以保存本民族的文化所唯一可以利用的方式(所谓“结绳记事”则是处于口述与案头之间的过渡阶段)。本文尝试从“口述传统”的角度分析口述史学的逻辑缘起,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内在文化机制。 一、神话与史诗——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 口述史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上古时期,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口述传统逐渐让位于案头形式的史书撰述。《礼记·玉藻》即有“左史记动,右史记言”之说;而《汉书·艺文志》又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其说难以确考,惟可肯定者是中国很早就设置了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并由此形成润泽后世的“史官文化”。今日被视为史学最早形态者不过是文字进入成熟阶段后,当时人或后世人的补录,却非历史的早期面貌。中国上古社会最早的历史已经无法看到文字记录,仅可从神话、史诗中一窥其貌,而神话与史诗正是中国口述史学的最早形态。 中国学术界对神话、史诗的关注始于20世纪初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术反思。蒋智由在1903年的《新民丛报》发文指出:“如‘盘古开辟天地,头为山岳,肉为原野,血为河流,毛发为草木,目为日月,声为雷霆,呼吸为风云’等类,最简枯而乏崇大高秀、庄严灵异之致。”2所谓“简枯”是强调中国早期神话的杂乱面貌,显现不出体系性,明显与西方神话不同。鲁迅先生也说:“自古以来,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第用为诗文藻饰,而于小说中常见其迹象而已。”3他认为中国神话、史诗都保存在“小说”中,而神话、史诗正是上古历史的口述表现形式。当时学术界纠结于中国神话为何不发达和汉民族为何为形成史诗的问题,并未关注“神话”、“史诗”的理论本体意义。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我们展现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宏大面貌,不仅证明中国却有史诗的存在,也印证了口述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的强大生命力。 以史诗为例,它是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的例证。“在得到写定之前,它与书面语言并无什么关联。神话、传说和民族历史构成了史诗的材料,而民间的传唱活动孕育了史诗, 1徐国利、王志龙:《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9页. 2《新民丛报谈丛》第36号,1903年。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在上面先写下你的理想或者说你想要怎么样的生活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你觉得你该怎么样去成为这样的人 再写下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一条一条的写 写完后你再回头看看你的最初写下的东西 最后对比下你所需要做的和你现在所迷茫的 我想你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答案 【一个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人,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 斥,从而出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 1.“以人为镜”,从比较中认识自己 通过处世方法、感情方式等方面与同伴的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虽然常带有主观色彩,但却是认识自己的常用方法。 不过,在比较时,要寻找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才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2.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人人都会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且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怎样 评价自己。当然他人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好、较成熟,如果客观评价与你自己的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

你在自我认知上有偏差,需要调整。 然而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以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应全面听取,综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和调节。 3.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 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特点,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个人的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性格、才能和优势,不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从中得到验证。 您何以试着用一张白纸,左边写自己的优点,右边写自己的缺点; 把您最好的朋友选三个,您照上面的方法分别写对她们的优缺点评价,让他们分别写对您的缺点评价,一一对比和讨论,就会发现您自己的看法有什么问题了,百度搜索妙康催眠可以详细咨询答案.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步入大学校门,大学生便开始在学习知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而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要完成好自我认知这门功课,这样才能为将来更好地规划、发展自己。 一、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由心理学我们知道,人不但能认识到外界的客观事物,而且对自已的心

口述史整理稿

我的生命历程与家风——口述史整理稿 访谈时间:2017年5月28日9:00-9:30 访谈地点:XXX 受访者:XXX 访谈者:XXX 整理者:XXX 一、家庭情况 1.家庭成员的关系 我叫XXX,1944年腊月初九生,今年73岁,生于XXX。 小时候,我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好,他们对我也很疼爱。他们有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过在过去那种社会,重男轻女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前,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十七八个人,同住在XX大院里,都是普通的农民。我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他们两兄弟从来没有分过家。我大伯生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我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在那时候我父亲有点被我奶奶歧视,在家里说话也没有分量。几年后才生了我们三兄弟,实际上是四兄弟,在我头上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他早年去世了。在我爷爷奶奶都相继过世、我们几兄弟都出生之后,基本上就由我父亲当家了,我大伯一般不太过问家庭。至于家庭关系,不论是弟兄之间、姊妹之间、叔子之间、叔伯之间,关系都非常和睦。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家庭。 2.兄弟分家 从小到大,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分家。58年的时候,成立了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搞大跃进、大协作,吃的是大食堂,每家每户不准做饭,都吃集体食堂,一个队三十至五十人都在同一个食堂吃饭。那个时候,我叔伯、大伯还有我父亲,他们都在外面烧炭、挖矿,而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所以家里还剩我们四个兄弟姐妹。我大伯家的两个哥哥也在外面工作,其他人都留在家里。我们人多,吃饭的时候一直是各称各的。62年的时候,伙食下放了,既然以前是各称各的,那么之后也各吃各的吧,

口述史的应用价值_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_曹幸穗

《中国科技史料》第23卷 第4期(2002年):335—342 C hina Hist or ical Mate rial 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3No.4(2002) 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 及采访程序之讨论 曹幸穗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026)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应邀在“口述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专题报 告,是作者对口述史工作和学术活动的一些思考,可供口述科技史工作者参考。 摘要:口述史在史学研究中起到人事记载平民化、史事记载细节化、史料载体多样化和史料组合系列化的作用;口述史的工作应遵循史学单元构成、回忆性 陈述、尊重受访者意愿和隐私、忠实于口述记录和采访资料整体性收藏等原则; 口述史项目实施分为项目准备、实地采访和资料整理收藏等三个相互关联的阶 段的若干采访加工整理程序来进行。 关键词:口述史;史学研究;应用价值;工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98(2002)04-0335-08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举办这次“口述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就科技史研究中如何运用“口述史”的问题进行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我感到很及时,很有必要。作为项目组的成员,我想趁此机会谈谈自己对口述史的一些思考和感受,籍此抛砖引玉。 1 口述史发展概述 口述史是指以访谈、口述方式,记载过往人事,搜集史料的一种学术活动。口述史形式古已有之,代不乏人。司马迁作《史记》,就使用了不少口述史料。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自序”中写道,他的书是“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而写成的。“询之老成”一句,说明他也采用了口述史的方法。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被认为是典型的口述史书,等等。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但是,学术意义上的口述史(Oral Histor y)是由美国的现代史学家艾伦·芮文斯于20世 收稿日期:2002-07-10 作者简介:曹幸穗(1952—),广西桂平人,农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农业科技史和经济史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J CX2-W6)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 作者:郭萃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10期 文/解放军92857部队郭萃 【摘要】本文结合《张学良口述历史》,并对口述史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使读 者对口述历史这种史学理论方法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历史在口述者的描述中立刻生动起来, 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历史的固有的刻板的印象。 【关键词】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口述史学,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使用口述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由来已久。西方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东方则有司马迁的《史记》。现代口述史学一般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开端。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有完善的就 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 保存,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 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必须对以往历 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完整的档案,强调对历 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所谓口述历史 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 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 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世人皆知。 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 问题上,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著作、日记,如果有自传,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并记录在准 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日)

口述史

原标题:公益组织自发为50名老人记录口述家史 晚报记者朱蒙雪报道 祖母的一纸遗训,令多年家庭纷争终化解;外祖父的数枚勋章,每一枚故事却再难追溯……当长者渐次凋零,他们的个体记忆要怎样留存,由个体记忆构成的城市记忆又将如何传承?目前,有一个叫“绿梧桐”的公益组织正筹划开展一项名为“口述家史——记录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的公益行动,首批计划在全市选取50名老人,为他们收集整理家史、家谱及家训。口述历史 城市由一个个家庭组成,个体记忆能直观展现城市的变迁,民间记忆里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 一纸祖母遗训消弭多年家庭纷争 这项公益行动的发起人吴烨宇曾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如今在一家教育管理集团担任高管,兼任上海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监事会工作。他告诉记者,“口述家史”公益行动的设想萌生于他90岁的老祖母留下的一纸遗训。 原来,在吴烨宇的祖母去世前两年,老宅传来“可能拆迁”的消息,在吴烨宇的叔伯一辈引起不大不小的纷争,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变得“疙里疙瘩”。待祖母去世后,一家人在老宅清点遗物,发现一本巴掌大小、用旧纸片缝制而成的小本子。小本子前几页写着各子女的电话,后几页却用大号字体一笔一划写着“你们要兄弟团结、家庭和谐”。 “这其实是遗训。”吴烨宇说,“我当时偷偷看了在场的长辈,有的哭了,说对不起母亲。”多年的家庭纠纷因这份遗训化解,长辈们当即表示不再为拆迁一事相争。由于老祖母并未接受教育,解放后参加“扫盲班”后认得一些字,能留下亲笔手书的字迹不易,作为长孙,吴烨宇得以保留这份遗训。 这件事令吴烨宇感触颇深。在他看来,随着以往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分散成一个个小家庭,城市中的家庭功能正被日益削弱,在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代际关系等方面经常会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冲突,虽然原因复杂,但都与现代城市家庭不太注重文化传承、历史延续有关联。为此,他倡议发起这项为普通家庭收集、整理家史的公益行动,以期改变家庭在城市变迁、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功能,留存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 年轻人不懂得追溯自家老人往事 今年2月,“绿梧桐”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始着手筛选口述者、搜集相关资料、多次访谈、整理访谈记录等工作。经过好几个月的筹备,他们制作出一本口述家史的样册。“绿梧桐”执行总干事王晓婕向记者展示了这本样册——厚质牛皮纸封面、黑底白字内页的16开册子共十来页,完整呈现了本市一位大学退休老教授(注:口述者不愿在媒体披露更多详情)的人生履历,包括出生、成长、求学、择业、婚恋、子女、住宅变迁及家庭重要成员经历过的事、上山下乡、下岗再就业等,还收集了这名口述者亲笔写下的家训,由口述者亲笔签名,附口述者在人生各阶段的照片、家庭合影及访谈的音频、视频。 日前,在徐汇区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举行的公益项目推介展示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在这本口述家史样册前驻足良久、摩挲不已。这位老先生也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最近正在回忆、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让小辈知道那些久远的故事,但在音频、视频的保留方面深感力不从心,看到有年轻人自发为长者做口述家史的记录,他觉得很欣慰。 长者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儿孙们可曾仔细珍藏?这也勾起了王晓婕的心事,她想起在自己小学时就相继过世的外祖父母。“我的姥爷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有很多勋章,可我完全不了解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王晓婕说,“学历史的时候每次看到…长征?就会想起姥爷,他还在世的时候我太小了,现在只能通过旧照片、儿时的模糊回忆来思念逝去的姥姥、姥爷。”在王晓婕看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祖辈的了解相当有限,也不会想到去询问、倾听他们的故事,当老人过世后,许多东西便再也无从追溯,留下的是永久的遗憾。

课题申报范本:3854-高校口述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高校口述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1.1问题的提出: 口述史不仅使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并且使得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宽阔,在许多领域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其应用的范围之广、效果之大相比,口述史理论研究非常缺乏。因此,本课题将对高校口述史的概念、意义进行阐述,总结高校口述史的现状与不足,并加强高校口述史理论探讨以及规范操作程序,最终得出相关建议。1.2课题界定: 本课题主要是在完善高校口述史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口述史在高校的开展状况进行研究,运用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多个高校的口述史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其中不足,分析其中原因,为高校口述史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建议。 1.3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对口述史的定义研究 1.3.2关于高校口述史重要性和意义的研究 1.3.3关于口述史存在问题的研究 1.3.4关于口述史工作完善的对策研究 1.3.5研究述评 在高等教育领域,口述史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则显得滞后。 第一,高等教育口述史的理论研究非常缺乏,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所载的刊物缺乏权威性,对实践发展指导严重不足。 第二,口述史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应用不科学和专业规范,现实中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工作规范、程序和高效工作机制,还只是一种“拿来主义”,简单照搬应用,导致操作方法与技术不规范严谨,口述主体单一,成果的价值不高。 1.4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4.1 选题意义 从多学科的角度,借鉴应用口述史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校文化建设,可以丰富高等教育研究内涵,提升高校文化活动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精神和文化传承。1.4.2 研究的学术价值 (1)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口述史的基本理论。 (2)丰富和深化高等教育史及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 1.4.3研究的应用价值 (1)解决高校口述史工作规范问题。 (2)探讨高校口述史的工作机制。 (3)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和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 2.1理论依据 2.1.1教育史基本理论 2.1.2口述史学基本理论 2.2研究目标 (1)形成高校口述史的基本理论框架。 (2)构建高校口述史的治史方法体系。 (3)总结高校口述史发展规律与趋向。 (4)提出高校口述史的工作建议。 2.3研究内容 本课题针对口述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跨学科的口述史理论和方法,研究何谓高校口述史?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引入口述史?高校口述史如何发挥作

口述史_历史_价值与方法

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 多学科领域延伸。然而,口述史虽然人人都可以做,却要遵循严格的口述史操作规范。 关键词: 口述史;口头证据;史料;操作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1-0077-05 一 “口述史就像历史本身一样古老。它是第一种类型的历史。并且只是在相当晚近,处理口头证据的技能才不再是伟大历史学家的标志之一。”[1]但奇怪的是,似乎伟大历史学家更倚重官方的历史文献,而觉得口述史这种田野工作上不了台面。英国史学家保尔?汤普逊在其《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中提到,1942年出版了《历史写作史》(H ist ory of H ist orical W riting)的史学家詹姆斯?威斯特法尔?汤普逊(James W estfall Thomp s on),竟这样评价19世纪中叶法国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JulesM ichelet)引证了大量搜集来的“口头证据”的《法国革命史》(The H ist ory of the French Rovoluti on1847—1853):“这似乎像是收集历史资料的一种奇怪方法。”汤普逊继而发出疑问:“这种倒退是如何发生的?口述史通过什么阶段丧失了它原先的显赫地位?”[2] 在文字社会有文献传播之前,一切历史都是口述史。而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口述史似乎只被当成是对正史的有限补充,无法撼动文献作为终极权威的存在。 现代口述史无疑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发端的,哥伦比亚大学在东亚研究所所长韦慕庭(M artin W ilbur)的领导下,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部”,陆续约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胡适、李宗仁、顾维钧、陈立夫、张学良等人,以“由自己决定公开发表时机”为条件做口述回忆,其中最为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由张学良口述的数十小时的录音资料。现在这些材料均已在海内外陆续公开出版,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的史料来源[3]。这项工作使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成为现代最早搞中国口述历史的第一人,他从1957年开始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工作,完成的口述史著作有《胡适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在全世界发行百万册以上。 继哥伦比亚大学之后,1953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也成立了类似的口述历史档案馆———地方口述历史办公室。195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建立了口述历史项目。同时,面对传统史学家们的极力反对,美国口述史学界开始注意口述史学的正规化发展,组建了全美口述历史协会,并于1966年老舍去世那年的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罗黑德湖举行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以后定期召开年会。1967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美国口述历史学会正式成立。此外,还有新英格兰口述历史协会、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得克萨斯口述历史协会等。到1967年,全美就已经建立起90多个研究口述史学的专门机构。 美国的口述史学经历了“缓慢发展”、“大突破”和“纵深发展”三个阶段。最初,由于没有录音机等先进的采访设备,亚伦?内文斯只能带着秘书,由秘书将采访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用打字机打印出来,再交给受访者修改。 随着对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的开展,美国的口述史学得到了很大的推动。这期间,不仅有很多的历史学家参与了口述历史的搜集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受“正史”歧视的“口述凭证”,已经作为历史研究的资料被正式引用,甚至有些历史著作全部是口述历史资料。在这方面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哈里?威廉姆斯自信地说:“我越来越深信口述史的正确性。口述史不仅是编撰近代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使我们能特别详细地研究历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新史学”的兴盛,历史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政治史至上出现式微,社会研究开始占上风,长期不受重视的黑人史、印第安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的研究,异常活跃起来。更有一些观念激进的史学家,干脆提出彻底摆脱传统史学只注重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历史观,要求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下层平民,以“重新创造那些过去一直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这样一来,就开创出了美国口述历史研究的“人民化”局面。到1971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已拥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会员1400余名。1973年,官方的《口述历史评论》和《口述历史

3.知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a)

中考考点:3.知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a)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1、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②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来完善自己。 2、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因此,要想全面认识自己,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一般而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既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的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自身有一定的帮助。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更新的自己面对新的一天。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努力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新的自己面对新的每一天。 课堂练习: 1.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B.自我观察和反省 C.考试的成绩反馈 D.集体综合评价 2.《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和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感慨,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有 ( ) ①读史书②照镜子③自我反思④倾听他人评价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通过他人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下列名言和谚语揭示的道理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④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作业具体要求和进度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实施方案 一、内容要求 1.家人口述史 (1)对话一位老人,回忆他个人亲历的印象深刻的一次事件,具体真实记录一段改变个人或家族命运的历史(可以是对其一生最具影响的人和事,也可以是其亲历的各次社会运动及其反思),最好配有老照片的佐证(扫描版)。 (2)查询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事件背景(民国、抗战、建国、文革、改革开放),核实文献,怀着某种个人的情感去观察历史、认识历史,完成一段历史的个体记忆与个人叙述。 2.历史专题研究 (1)以1840年至今的中国为时空范围,选取一人一事进行研究评判,并以恰当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展示。 (2)事件宜小不宜大(如:可写孙中山与南北和谈、孙中山与临时约法、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等等,但不宜写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评价对事不对人,重点评价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3)选取史实、材料务必严谨、客观,须注明参考文献,引文注明出处。 (4)评判务必理性、全面,尤应避免泛道德化的评判,关键是分析研究其对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二、组织实施 1.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提交研究成果。 2.研究成果的形式与顺序:提纲——论文——ppt(包含发言稿word文本)——研究学习感悟。 ppt用于课堂展示与交流,简要介绍所研究的人物、事件,并作简单扼要的评价。时间宜控制在3-5分钟。 提纲须呈现论文的概貌:列出题目(小组研究的近现代历史主题)、研究对象(人物、事件)、观点与结论、参考书目等。 论文为最终成果,须全面、具体体现研究的成果(人物、事件的介绍,重点

是分析和研究)。 各阶段研究成果注意保存,期末各组需提交全部成果(文件夹内含提纲、论文、ppt、发言稿、研究学习感悟)。 三、进度安排 第一次课: (1)教师建QQ讨论组,各班课代表加入。 (2)各班分组、分工。 (3)各班课代表建讨论组,各组组长加入。 (4)课代表提交分组名单,名单需注明组别(以1组,2组,3组…区别)、组长姓名、组员分工。 第二——四次课:各组收集、整理论文相关材料。 第四次课:提交小组论文提纲(论文题目、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教师审核。 第五——六次课:确定论文提纲,小组讨论、写作,制作PPT(包含发言稿word文本)。 第七——十一次课:参考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论文和PPT(包含发言稿word 文本)修改。 第十二——十三次课:论文、PPT(包含发言稿word文本)修改、定稿。 第十七——十八次课:佳作展示交流(发言需体现小组成员的不同视角、不同观点)。小组资料注意保存,期末由课代表汇总后提交。 注:所有材料均以电子稿形式提交(所有文档排版均以以下标准:标题为黑体三号,正文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22,页面设置为上2cm,下2.4cm,左2.6cm,右2.4cm),小组资料第十三次课结束汇总给课代表,课代表将全班作业收齐,以班级为单位,文件名注明班、组别,打包提交任课教师。

方案-中国口述史学漫谈

中国口述史学漫谈 '\xa0\xa0一、口述史学义界 人类原始 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 。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 ,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这既与各民族的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 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谷梁传》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 ,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 了。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但文字形式一定要有录音为依据。以口述史料为主编写成的历史为口述史。 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 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即是口述史料,其可信度与文字史料相等,可以归入档案类别。将原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判断口述史书可以用两个标准:一是要有原始录音,以供核对;二是要符合史学的基本原则,排除幻想乱编的内容。口述史有如下五个特点:(一)口述能够纠正文字的偏见,生动形象,特别适用于表述人类生活中各种基本。口述的 效果是远胜于呆板的文字的;文字组成的一句话并不能够反映其中语气的深浅份量。当然口述史并不是要取代文字史,它们各有其适用度,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 (二)口述史重视的是重现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重现历史是现代历史学界的主流工作,尤其在假冒伪劣“历史商品”太多的时候。 (三)口述史所运用的口述史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能象传统史学那样仅在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概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教学过程】 导入:引用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化了一个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又一个“春天”,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板书)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时间:1978年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内容和影响)(板书) 这次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实行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板书) (1)对内----改革: ①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的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②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外----开放:(板书) ①开放的历程: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②对外开放(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作用):(板书) 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 ————“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生活用品的变化”、“休闲方式的变化” 4、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意义(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学力自测】 一、选择题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步入春天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发展农业 d.发展民主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的伟大创造有()

口述史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口述史概论 1.周新国主编:《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3.[英]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4.[英]肯·霍尔斯:《口述历史》,陈瑛译,台湾播种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 5.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口述历史进阶研习营学员手册》,2000年; 口述史与历史学 7.[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 館,1964年; 8. 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9. 庞卓恒:《西方新史学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 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 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 张广智、陈恒:《口述史学》,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公司,2003年; 各种口述史专著及资料 13. 北京: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口述史》丛书 14.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诸种口述访问纪录;

15. 北京大学出版诸种口述访问记录; 16. 鲁林、陈德金主编:《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共三册)(1921--2001),济南出版社,2002年; 17. 胡适口述,唐德刚注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 [美]艾恺采访、梁漱溟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19. [美]舒衡哲:《张申府访谈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20. 陈真主编,田川、林平芳编著:《寻找英雄——抗日战争之民间调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 22. 齐红深主编:《见证日本侵华殖民教育》,辽海出版社,2005年; 23. 何天义:《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五卷本),齐鲁书社,2005年; 24. [美] 裴斐、[美] 韦慕庭访问整理:《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 吴德:《十年风雨记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26. 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7. 刘中陆主编:《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8.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新店市:左岸文化, 2002 年 29. 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 独立的历程》、《让女人自己说话:文化寻踪》、《让女人自己说话:民族叙事》、《让女人自己说话: 亲历战争》,三联书店,2003年; 30. 司任:《“文化大革命”风云人物访谈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 31. 张慧真、孔强生:《从十一万到三千——沦陷时期香港教育口述历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 余未人:《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