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知识

纺纱知识
纺纱知识

新型纺纱技术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传统纺纱技术的缺点是什么?

答:加捻和卷绕组件合一,限制了成纱卷绕尺寸和运转速度,因而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

2. 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哪两类?

答: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

3. 自由端纺纱的定义是什么?举几个自由端纺纱的例子。

答:自由端纺纱是指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断开的,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随加捻器一起回转使纱条获得真捻。转杯纺、涡流纺、静电纺、摩擦纺DREF-II都属于自由端纺纱。

4. 非自由端纺纱的定义是什么?举几个非自由端纺纱的例子。

答:非自由端纺纱是指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连续的,须条两端被握持,借助假捻、包缠、粘合等方法使纤维抱合到一起,从而使纱条获得强力。喷气纺、平行纺、自捻纺、摩擦纺DREF-III都属于非自由端纺纱。

5. 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并请举例。

答: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四类:

(1) 加捻成纱:转杯纺、涡流纺

(2) 包缠成纱:喷气纺、摩擦纺DREF-III、平行纺

(3) 自捻成纱:自捻纺

(4) 粘合成纱:粘合纺

第二章转杯纺纱

1. 简述转杯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条筒→喂给喇叭→喂给罗拉+ 喂给板→分梳辊→→输送管→转杯→引纱管→引纱罗拉→槽筒

2. 简述转杯纺纱的工艺路线。

答:第一条: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高产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第二条: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双联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3.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 第一阶段:转杯速度:30000 ~ 40000 r/min;无排杂装置,头距小,自动化程度低。

(2) 第二阶段:转杯速度:50000 ~ 70000 r/min;附排杂装置,头距增大,自动化程度较高。

(3) 第三阶段:转杯速度:80000 ~ 150000 r/min;附高效排杂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4. 转杯纺纱机按排风方式可以分为哪两类?

答:转杯纺纱机按排风方式可以分为自排风式和抽气式。

5. 转杯纺纱机的喂给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转杯纺纱机的喂给机构由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组成。

6. 转杯纺纱机喂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转杯纺纱机喂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均匀有效地握持条子,供分梳辊分梳。

7. 什么是分梳面长度?

答:分梳面长度是指喂给罗拉与喂给板握持点至分梳辊中心水平线与喂给板交点之间的长度,又称分梳工艺长度。

8. 转杯纺纱机的分梳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转杯纺纱机的分梳机构由分梳辊、喂给板分梳面组成。

9. 转杯纺纱机分梳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转杯纺纱机分梳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依靠分梳辊(锯条或梳针)打击和刺入纤维层,将纤维束分梳成单纤维状态,依靠气流将纤维输送到转杯内。

10. 分梳辊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分梳辊可分为锯齿辊和针辊两种。

11. 锯齿辊和针辊对纤维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答:锯齿辊利用锯齿对须条打击和分割来开松纤维束,作用力大,作用力集中在两侧棱角上,易损伤或切断纤维。针辊利用钢针刺入纤维层进行梳理来开松纤维束,钢针由细变粗,作用力由弱变强,作用力缓和细致,作用力分布在一个曲面上,不易损伤或切断纤维。

12. 简述分梳辊速度与转杯真空度应如何进行匹配?为什么要这样匹配?

答:(1) 匹配

a. 分梳辊速度不变时,转杯真空度增大,则出口气流速度增大。

b. 转杯真空度较低时,分梳辊速度增大,则出口气流速度减小。

c. 转杯速度较低时,分梳辊速度增大,则单纱强力降低。转杯速度较高时,分梳辊速度增大,则单纱强力提高。

(2) 原因

a. 转杯速度较低

喂入量小,分梳辊速度低,即能满足开松作用的要求,且能保证输送管中较大的速度梯度,纤维在输送管中不会重新粘结,分离度好,伸直度好,故单纱强力高。

分梳辊速度高,转杯真空度低,输送管中速度梯度小,纤维在输送管中重新粘结,分离度差,伸直度差,故单纱强力低。

b. 转杯速度较高

喂入量大,分梳辊速度增大才能保证分梳作用,纤维分离度好,伸直度好,故单纱强力高。

10. 转杯纺纱机排杂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转杯纺纱机排杂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尘杂,减少转杯凝聚槽内尘杂积聚。

11. 转杯纺纱机排杂机构可以分成哪两种?

答:转杯纺纱机排杂机构可以分成固定式和调节式两种。

12. 固定式和调节式排杂机构各具有什么特点?

答:(1) 固定式小开口排杂机构:排杂区既有排风,又有补风,部分细小杂质可能会回到排杂区,尘杂排除不畅。

(2) 固定式大开口排杂机构:排杂区气流稳定,既能有效排杂,又不会掉落可纺纤维。

(3) 调节式排杂机构:三个调节孔都装有阀门,分全关、半开、全开三档,用以调节各孔气流流量。机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集体调节。

13. 转杯纺纱机的凝聚加捻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转杯纺纱机的凝聚加捻机构由输送管、隔离盘、转杯、假捻盘、引纱管等组成。

14. 转杯纺纱机凝聚加捻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 凝聚:将分梳后的纤维和输送纤维的气流在凝聚机构中分离,将气流排出,纤维留下并排列成连续的须条,为加捻成纱做好准备。

(2) 加捻:将须条一端握持,另一端绕纱轴回转,给须条加上捻回。

15. 转杯速度对成纱强力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强力减小。

(2) 原因:a. 转杯速度增大,条子喂入量增大,而分梳辊速度不变,分梳作用减弱,输送管中纤维增多,纤维分离度、定向度变差。

b. 转杯速度增大,纺纱张力增大,须条变紧密,抗扭力矩变小,捻度传递长度变长,缠绕纤维增多。

16. 转杯速度对成纱断裂伸长率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断裂伸长率减小。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纺纱张力随之以近似二次曲线速度递增,须条离心力变大,紧密度增加,直径变细,伸长减小。

17. 转杯速度对成纱断裂功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断裂功减小。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成纱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减小,所以断裂功也减小。

18. 转杯速度对成纱条干不匀率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条干不匀率略有增加。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分梳作用减弱,所以成纱条干不匀率增加。

19. 转杯速度对成纱粗节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粗节增多。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凝聚槽内微尘积聚量增多,导致成纱短片段不匀增大。

20. 转杯速度对成纱细节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细节增多。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凝聚槽内微尘积聚量增多,导致成纱短片段不匀增大。

21. 转杯速度对成纱棉结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棉结增多。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纤维分离度变差,输送管中纤维发生倾斜运动,与管

壁摩擦增多。

22. 转杯速度对成纱毛羽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答:(1) 影响:转杯速度增大,成纱毛羽减少。

(2) 原因:转杯速度增大,纺纱张力增大,须条紧密度增加。

23. 什么是搭桥纤维?

答:搭桥纤维是指骑跨在剥离点和凝聚须条尾端之间空隙内的纤维。

24. 什么是剥离点?

答:剥离点是指纱条脱离转杯凝聚槽的点。

25. 什么是捻度传递长度?

答:捻度传递长度是指从剥离点到有捻至无捻过渡区中点的一段弧长。

26. 转杯纺纱条上哪段捻度最少,哪段最多?

答:凝聚槽内捻度最少,转杯内捻度最多。

27. 使用假捻盘有怎样的意义?

答:转杯出口颈部到引纱罗拉握持点一段纱条的捻度较多,而剥离点到转杯出口颈部一段的捻度较少,即捻度不能充分传递到纱的形成点。这种弱捻情况,造成在纱的形成点处纤维剥离不充分,使纱线变细,引起断头。在转杯出口颈部使用假捻盘,可使剥离点到转杯出口颈部一段纱条的捻度增加,从而能够减少断头。

28. 转杯纱具有怎样的结构?

答:转杯纱由纱芯和缠绕纤维组成。内层纱芯比较紧密,外层缠绕纤维比较松散。

29. 转杯纱与环锭纱结构具有怎样的差异?

答:转杯纱由纱芯和缠绕纤维组成。环锭纱无纱芯,纤维在纱中大多呈螺旋线排列。

30. 转杯纱的断裂强度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断裂强度低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转杯纱中对折、弯钩、打圈、缠绕纤维较多,排列混乱,纤维之间容易滑移。

31. 转杯纱的断裂伸长率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断裂强度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

(1) 纺纱张力小,纱比较蓬松,纱直径较大,拉伸时,纱中纤维相互滑移而使伸长增大。

(2) 纱中纤维伸直度差,卷曲多,纤维自身受外力而产生的伸长变形大。

32. 转杯纱的蓬松度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答:转杯纱的蓬松度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转杯纱中纤维伸直度及排列较差,纺纱张力较小,外层包有缠绕纤维。

33. 转杯纱的条干均匀度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条干均匀度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纤维凝聚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并合效应。

34. 转杯纱的捻度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捻度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转杯纺依靠转杯高速回转给纱条加上捻回,与环锭纺加捻过程不同。

35. 转杯纱的耐磨性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答:转杯纱的耐磨性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转杯纱外层包有缠绕纤维,纱芯捻度多,纱不易解体。

36. 转杯纱的毛羽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毛羽少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

(1) 转杯纱纤维内外转移少,外层包有缠绕纤维,纤维两端不易暴露在纱体表面,故毛羽较少。

(2) 纺纱张力和捻度传递长度变化较大,故毛羽离散度较大。

37. 转杯纱的弹性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弹性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纺纱张力小,成纱后纤维容易滑动,且捻度较高。

38. 转杯纱的染色上浆性能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转杯纱的染色上浆性能优于同规格环锭纱。原因是转杯纱纱体蓬松,亲水性强。

39. 转杯纱织物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1) 外观与手感:布面均匀、清晰,疵点少;捻度多,手感硬;手感丰满、厚实。

(2) 强力:基本与成纱强力成正比。

(3) 耐磨性:优于环锭纱织物。

(4) 透气性、染色性、上浆性:纱体蓬松,透气、染色、上浆性能均较好。

(5) 覆盖性:略优于环锭纱织物。

(6) 弹性:与环锭纱织物差异较小。

(7) 保暖性、吸湿性:略优于环锭纱织物。

第三章喷气纺纱

1. 简述喷气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粗纱(或条子)→牵伸装置→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引纱罗拉→→电子清纱器→槽筒

2. 喷气纺喷嘴中的气流有怎样的作用?

答:喷气纺喷嘴中的气流一方面使纱条旋转,另一方面使旋转涡流流场向前推进,推动纱条输出。

3. 简述喷气纺纱的必要条件。

答:(1) 在前罗拉出口处要均匀地产生相当数量的开端边缘纤维,因此,前罗拉输出的须条要有一定的宽度。

(2) 第二喷嘴气流旋转方向必须与第一喷嘴的方向相反,且旋转的能量和速度要大于第一喷嘴,两者转速要有一个最佳匹配。

4. 喷气纺纱第一喷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 产生高速反向回转的气圈,控制前罗拉处须条的捻度,在前罗拉钳口处形成弱捻区,以利于边缘纤维的扩散和分离。

(2) 使开端纤维在第一喷嘴管道中作与纱芯捻向相反的初始包缠。

(3) 产生一定的负压,以利于引纱。

5. 喷气纺纱第二喷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对纺纱段须条起积极的假捻作用,使整根须条呈现同向捻,在须条逐步退捻时获得包缠真捻。

6. 喷气纱具有怎样的结构?

答:喷气纱由纱芯和包缠纤维两部分组成:

(1) 纱芯:纱芯上捻度很少,只剩下少量假捻。纱芯纤维存在有S向、Z向倾斜和无捻向的平行纤维。

(2) 包缠纤维:包缠纤维对纱芯产生向心压力,增加纤维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使纱条获得强力。强力大小取决于包缠纤维的数量和纤维长度以及包缠捻回角的大小。

7. 喷气纱的性能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

答:(1) 喷气纱断裂强度低于同规格环锭纱。

(2) 喷气纱断裂伸长率于同规格环锭纱。

(3) 喷气纱条干均匀度优于同规格环锭纱。

(4) 喷气纱3 mm以上长毛羽少于同规格环锭纱。

(5) 喷气纱总耐磨性优于同规格环锭纱,纱有明显的方向性,纱间的摩擦系数大于环锭纱。

(6) 喷气纱直径粗于同规格环锭纱,纱体蓬松,手感厚实,但较粗糙,光洁稍差。

8. 喷气纱织物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1) 拉伸强力:喷经喷纬织物的拉伸强力不低于环经环纬织物,而且喷气纱织物的纬向强力还略大于环锭纱织物。

(2) 硬挺度:喷气纱织物比环锭纱织物硬挺。这是由喷气纱包缠捆扎的特殊结构造成的,可以通过柔软整理加以弥补。

(3) 厚度:由于喷气纱比同特数环锭纱粗,若织物密度相同,则喷气纱织物就比较厚实。因此,喷气纱织物的密度应相应地稀一些,可减少用纱量。

(4) 透气性:喷气纱织物的透气性比环锭纱织物好,这是由于喷气纱表面长毛羽少的缘故。

(5) 耐磨性:虽然喷气纱强力较低,且纱有方向性,但由于是包缠成纱且纱间摩擦系数较高,所以织物的耐磨性明显优于环锭纱织物。

(6) 染色性:吸色好于环锭纱织物,色泽浓艳。

9. 喷嘴喷射角变化对喷气纺纱有怎样的影响?

答:喷射角减小,气流轴向分量将增大,轴向吸引力增大,但切向分量将减小,对纱条加捻不利。

10. 喷嘴喷射角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答:为了既要有一定的吸引前罗拉输出纤维的能力,又要有较大的旋转速度,第一喷嘴的喷射角在45° ~ 55°范围内,第二喷嘴的喷射角在80° ~ 90°范围内,以接近90°为宜。

11. 对喷嘴纱道直径有怎样的要求?

答:为了获得较高的纱条气圈转速,尽量选择较小的纱道直径。但是还要考虑到所纺纱的粗细,要能使纱条在纱道内有足够的空间旋转。细特纱,纱道直径可小些;粗特纱,纱道直径应大些。

12. 喷嘴纱道直径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答:第一喷嘴的纱道直径一般为2 ~ 2.5 mm。为了使纱条在喷嘴内形成稳定的气圈,提高包缠效果,减小排气阻力,第二喷嘴的纱道横截面积应逐渐扩大,设计成有一定的锥度,一般进口端直径为2 ~ 3 mm,出口端直径为5 ~ 7 mm。

13. 对喷嘴纱道长度有怎样的要求?

答:纱道长度设计以稳定旋涡和气圈为原则。

14. 喷嘴纱道长度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答:第一喷嘴纱道长度大约为10 ~ 12 mm,第二喷嘴纱道长度为30 ~ 50 mm。

15. 喷嘴喷孔数量对喷气纺纱有怎样的影响?

答:喷孔数量将影响纱道截面上流场的均匀度。喷孔少,流场的均匀度就较差,纱条在既定断面上受到的涡流强度就会发生变化。在保持流量恒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喷孔数,不仅有利于纱条气圈速度的稳定,还能略微提高气圈的转速。

16. 喷嘴喷孔直径对喷气纺纱有怎样的影响?

答:喷孔直径越小,对气流的纯净度要求就越高,对喷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高。应当综合考虑加工技术条件等因素,然后决定孔径和孔数。

17. 喷嘴喷孔直径与孔数设计的一般原则是怎样的?

答:喷嘴纱道横截面积与喷孔总横截面积之比一般不能小于5,否则纱道中气流速度会过高,不利于纺纱。一般地,喷孔直径与纱道直径之比不大于1:4,通常以1:6左右较为合适。

18. 喷嘴喷孔直径与孔数设计的一般变化范围则是怎样的?

答:第一喷嘴喷孔直径0.3 ~ 0.5 mm时,喷孔数2 ~ 6个。第二喷嘴喷孔直径0.35 ~ 0.5 mm时,喷孔数4 ~ 8个。

19. 喷气纺纱的中间管起什么作用?

答:气压的波动和条干的不均匀,都能引起气圈的不稳定。中间管起抑制气圈形态和阻止捻度传递的作用。

20. 喷气纺纱中间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为减小排气阻力和增加周向摩擦阻力,增加对气圈的撞击作用,使之有利于前钳口处须条扩散成头端自由纤维,中间管内壁常设计成沟槽形式,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

21. 喷气纺纱中间管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答:直线式沟槽:3 ~ 8条,常采用4条,槽深0.5 mm,槽宽0.5 mm。中间管内径为第一喷嘴纱道直径的80% ~ 90%。中间管总横截面积大于纱道横截面积,以利于排气。中间管长度以5 mm左右为宜。喷孔至中间管的距离为3 ~ 6 mm,以保证旋涡完整。

22. 喷嘴吸口起什么作用?

答:喷嘴吸口需保持一定的负压,以利于吸引纤维和纱条,还起控制和稳定气圈的作用。

23. 喷嘴吸口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答:内径1 ~ 1.5 mm。第一喷嘴吸口长度6 ~ 15 mm,第二喷嘴吸口长度大于5 mm。

24. 第一喷嘴与第二喷嘴的间距一般为多少?

答:如果两级喷嘴是分离式的,可以适当调整两者的间距来达到正常纺纱的目的,可调范围4 ~ 8 mm,通常采用5 mm。

25. 传统喷气纺纱技术的局限是什么?

答:传统喷气纺纱技术只限于纺制纯涤和涤棉混纺纱。

26. 喷气涡流纺纱相对于传统喷气纺纱的优势是什么?

答:喷气涡流纺纱相对于传统喷气纺纱的优势是适纺纯棉纱。

27. 喷气涡流纺纱的喷嘴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喷气涡流纺纱喷嘴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纤维入口、针棒、喷嘴喷孔、空心管、成纱出口等。

28. 简述喷气涡流纺纱的成纱原理。

答:前罗拉输出的须条进入喷嘴后,沿入口处螺旋表面运动,由于针棒的摩擦阻力,捻度无法传递到前钳口下的须条上。须条中的纤维头端以较高速度进入空心管,而尾端则倾倒在空心管外壁的锥面上,随着纱条输出,在涡流作用下逐步加捻成纱,被吸入空心管输出。

29. 喷气涡流纱具有怎样的结构?

答:喷气涡流纱由平行(芯)组分和(外)螺旋包缠组分组成。多根纤维的头端(占纤维长度的很少部分)连续排列成纱芯中的平行组分。纤维尾端以螺旋形式包缠在平行组分外。与传统喷气纱相比,包缠程度大大提高。

30. 喷气涡流纱的性能与同规格环锭纱相比有什么差异?

答:(1) 断裂强度略低于同规格环锭纱。

(2) 断裂伸长率略高于同规格环锭纱。

(3) 条干均匀度低于同规格环锭纱。

(4) 毛羽少于同规格环锭纱,织物外观清晰。

第三章摩擦纺纱

1. 简述摩擦纺纱DREF-II的工艺过程。

答:条子→牵伸装置→分梳辊→尘笼→卷绕辊筒

2. 简述摩擦纺纱的加捻过程。

答:几根纤维条同时喂入开松机构,被分梳成单纤维状态,再由输送管送到两个吸气尘笼之间的锲形区内(或单一尘笼吸气,另一尘笼实心),凝聚成须条,两尘笼同向回转,对须条进行搓动。纱的输出方向与纤维喂入方向相互垂直。尘笼内有吸气胆,吸气口对准锲形区内的须条,角度可根据纺纱特数进行调节。纱条在尘笼表面摩擦力作用下,绕自身轴线回转而加上捻度。

3. 摩擦纱成纱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摩擦纱成纱段纱条已成形,没有纤维再添加,只随尘笼搓动。

4. 摩擦纱纱尾稍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摩擦纱纱尾稍段纤维在此区段不断加入,捻度连续获得。从纱芯到纱表面层,捻度分布为内紧外松。

5. 摩擦纱组分分层结构的成因是什么?

答:摩擦纺纱过程中,纤维沿着成纱输出方向在尘笼凝聚区内逐渐被添加并捻入锥形纱尾,因此摩擦纱具有从纱芯到外层逐层包覆的分层结构。

6. 摩擦纱的组分分层结构具有怎样的优势?

答:从里到外逐层包覆的组分分层结构为摩擦纺纱产品品种的多样化以及合理利用原料性能等奠定了基础。在这方面其它纺纱方法相形见绌。

7. 摩擦纱捻度分层结构的成因是什么?

答:被加捻的纱尾由圆柱段和圆锥段两部分组成。加捻过程中,圆锥段纱尾一面被摩擦加捻,一面又不断凝聚纤维,并将它们捻入纱中。圆锥段纱尾不断进行着凝聚——加捻、再凝聚——再加捻直至最后成纱的动作。因内层须条加捻较早,外层加捻较晚,故内层捻度比外层大,从而形成了摩擦纱特有的径向捻度分布。实际生产中摩擦元件对纱条加捻区长度都大于纱尾长度,使成纱外部加上足够的

捻度,但摩擦纱捻度分层结构依然存在,致使成纱内紧外松、毛羽多。

8. 摩擦纱捻度分布不规则的成因和后果是什么?

答:(1) 成因:纤维进入凝聚区与纱尾接触时伸直度差,排列紊乱,捻入纱尾的时间与位置不稳定,加捻时摩擦条件变化。

(2) 后果:造成捻度测试、分析及控制方面的困难。目前生产中大多凭实际经验来比较和控制捻度。

9. 纤维在摩擦纱中具有怎样的排列形态?其成因是什么?

答:(1) 现象:摩擦纱中纤维排列不规则,对折、打圈、弯钩纤维较多,其数量远多于转杯纺,更多于环锭纺。

(2) 成因:

a. 摩擦纺在单纤维输送过程中没有伸直纤维和控制纤维运动的机构,也不像转杯纺那样在进入高速回转的凝聚槽时有进一步伸直排列的效果。它仅靠气流输送纤维,难以保持和改善纤维伸直和定向排列程度。纤维在到达纱尾直至被捻入的过程中,各根纤维头尾接触纱尾的时间与位置以及纤维倾斜于纱轴的程度都不一样,纤维与纱尾接触时在纱轴方向的运动速度要比成纱输出速度高得多。

b .摩擦纺属于低张力纺纱,其纺纱张力仅为环锭纺和转杯纺的10% ~ 50%。所以,成纱时纤维内外转移困难,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差,弯折纤维数量较多,成纱紧密度低。

10. 摩擦纱的断裂强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答:(1) 特点:摩擦纱的断裂强度为同规格转杯纱的85%,环锭纱的70%。强度不匀率低于同规格转杯纱,高于环锭纱。

(2) 原因:

a. 摩擦纱中纤维排列紊乱,平行伸直度差,因此纤维长度利用系数小。

b. 摩擦纱中圆柱形和圆锥形螺旋纤维少,纤维间径向压力低,拉伸过程中纤维间摩擦力小,易引起相互滑移,各种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大。

11. 摩擦纱的条干均匀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答:(1) 特点:摩擦纱的条干均匀度优于同规格环锭纱和转杯纱。

(2) 成因:摩擦纱的棉结、粗节少。

12. 摩擦纱的外观质量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答:(1) 特点:摩擦纱表面丰满、蓬松,吸湿性、染色性、手感均较好。

(2) 成因:摩擦纱在纺纱过程中属于小张力纺纱,纤维在纱中排列紊乱。

13. 摩擦纱的耐磨性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答:(1) 特点:摩擦纱的耐磨性次于转杯纱。

(2) 成因:摩擦纱毛羽多而长,纱直径粗,纱体蓬松。

14. 摩擦纱织物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答:(1) 强力:摩经摩纬织物< 摩经转纬、转经摩纬织物< 转经转纬织物

(2) 经纬纱强力利用系数:摩经摩纬织物> 转经转纬织物

(3) 耐磨性:摩经摩纬织物> 转经转纬织物

(4) 起球性:摩擦纱织物易起球。

15. 尘笼转速对摩擦纱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尘笼转速高,则成纱捻度也大,从而使成纱强度得以提高。尘笼转速过高,会使加捻效率下降,反而会影响成纱捻度。

16. 尘笼吸气负压对摩擦纱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1) 吸气负压增加,纱条被尘笼吸附紧密,尘笼对纱条的摩擦力增加,加捻效率提高,成纱紧密度增加。

(2) 过大的真空度容易使纱尾过于紧贴尘笼表面,而不够自由,阻碍其回转加捻,反而使加捻效率下降。

17. 尘笼吸气负压的调节原则是什么?

答:(1) 尘笼吸气负压的调节,可通过调节前、后两个尘笼内的节流环内径来实现。

(2) 为了获得较好的加捻效果,一般应使前尘笼的吸气负压大于后尘笼。

(3) 当所纺纱特数较低时,纺纱加捻效率下降,吸气负压应增加。

(4) 吸气负压适当增加,对改善成纱条干也有利。

18. 出纱速度对摩擦纱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1) 出纱速度增加,加捻效率下降,则成纱捻度减少,从而导致成纱强度降低。

(2) 出纱速度增加,成纱区并合作用减弱,从而使成纱条干恶化。

19. 出纱速度的调节原则是什么?

答:(1) 纺麻等粗硬纤维时,出纱速度应偏低控制。

(2) 成纱特数过低或过高时,出纱速度也应偏低些。

(3) 纺麻纤维时,出纱速度应控制在100 ~ 120 m/min。

第五章其他新型纺纱

1. 简述自捻纺纱的成纱原理。

答:将两根须条两端握持,同时施加假捻,形成两根各具有正、反捻交替的单纱,再利用它们的自捻作用,使两根单纱结合成一根双股线。

2. 简述涡流纺纱的成纱原理。

答:空气在涡流管中高速旋转,推动须条回转而获得真捻。

(1) 纤维进入涡流场过程中,要呈现单纤维状态,且定向度、伸直度要高。

(2) 单纤维在涡流场中凝聚形成连续的纤维环。

(3) 纱条在涡流场中高速旋转而加捻。

3. 简述平行纺纱的成纱原理。

答:利用空心锭子和假捻作用生产纱芯为短纤维、外包长丝的包缠纱。

4. 简述静电纺纱的成纱原理。

答:纤维在静电场作用下伸直、排列,凝聚成自由端纱尾,随加捻器高速回转而加捻成纱。

5. 简述粘合纺纱的成纱原理。

答:将短纤维条子用水溶性粘合剂粘合,烘干成纱,织成布后将水溶性粘合剂洗去。

6.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的优点。

答:(1) 高:速度高,产量高。

(2) 大:卷装大。

(3) 短:工艺流程短。

(4) 广:适纺原料范围广。

7.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的缺点。

答:(1) 转杯高速回转导致的磨损和轴承负荷过大。

(2) 转杯高速引起转杯内回转纱段的离心力大而导致纱条张力急增,断头增多。

8. 简述喷气纺纱技术的优点。

答:(1) 速度高,产量高。

(2) 工艺流程短。

(3) 翻改品种方便。

9. 简述喷气纺纱技术的缺点。

答:(1) 能耗大,主要原因是空压机耗电。

(2) 适纺原料目前尚有一定局限性。

10. 简述摩擦纺纱技术的优点。

答:(1) 低速,高产,断头少。

(2) 适纺原料范围广。

(3) 纺纱成本低。

11. 简述摩擦纺纱技术的缺点。

答:(1) 加捻效率低。

(2) 成纱强力低。

12. 简述自捻纺纱技术的优点。

答:(1) 速度高。

(2) 工艺流程短。

(3) 噪声低,能耗小。

13. 简述自捻纺纱技术的缺点。

答:(1) 加捻效率低。

(2) 机器速度越高,搓捻辊的惯性越大,使纱条无捻区长度增长,成纱品质下降;还使搓捻辊送出纱条的捻度差异增大,成纱质量不稳定。

14. 简述涡流纺纱技术的优点。

答:(1) 产量高。

(2) 无高速回转部件。

15. 简述涡流纺纱技术的缺点。

答:(1) 自由端纱尾在涡流管内高速回转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使涡流管内壁与纱尾摩擦而磨损。

(2) 能耗大,纤维散失率高。

第六章环锭纺纱新技术

1. 简述赛络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将两根粗纱须条保持一定距离平行喂入同一牵伸机构,在前罗拉钳口下游汇

合,加捻成纱。

2. 赛络纱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答:成纱表面纤维排列整齐,纱线结构紧密,外观光洁。

3. 赛络纱具有怎样的性能特点?

答:成纱断裂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较大,毛羽大幅度减少。

4. 简述赛络菲尔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将一根粗纱须条与一根长丝保持一定距离平行喂入,在前罗拉钳口下游汇合,加捻成纱。

5. 赛络菲尔纱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答:短纤维须条与长丝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不同,造成两者在成纱结构中位置分布有差异,长丝呈螺旋状包覆在短纤维须条外。

6. 赛络菲尔纱具有怎样的性能特点?

答:成纱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优于同规格股线,条干均匀度优于同规格单纱,毛羽明显减少。

7. 简述缆型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在环锭细纱机上加装一对沟槽罗拉。粗纱须从前罗拉钳口出来后,沟槽罗拉将其分割成两股以上的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在纺纱加捻力作用下,在沟槽内围绕自身轴线回转,加上一定的捻度;纤维束脱离沟槽罗拉后,在结合点处并合,再加强捻后形成一根类似缆绳的单纱;最后卷绕纱管上。

8. 缆型纱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答:纱中纤维被沟槽罗拉随机分成若干小股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带有真捻,捻向与成纱相同。经加捻的纤维束交替缠绕,每根纤维都被邻近的纤维束所束缚,使得纱纤维结合紧密,摩擦力大。

棉纱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棉纱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近几年我国棉环纺纱锭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据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底,国内纱锭数量已突破7500万枚,棉纺整体装备水平已处于21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纺纱理论、工艺研究也领先于世界,最优秀的纺纱技术人员集中在中国大陆.然而,由棉纱质量引起的贸易争端却在与日俱增,因三丝、色差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让业内人士一筹莫展,无所适从.棉纱质量波动的症结在哪里呢?棉纱生产总量的急剧扩张,市场竞争加剧,使棉纱始终处于买方市场;纺纱原料却成为紧缺资源,处于卖方市场,质量难以保证,市场调控又导致价格上下落差过大.织染企业生产的自动化、高速化对纱线的物理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饰家纺产品的质量要求亦越来越高.棉纱是纺织纤维至织物之间的中间品,既要克服原料波动带来的质量和成本的矛盾,又要满足织染后道工序的质量要求.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纱线的生产,必须与之适应,方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因织物组织结构和加工设备流程的不同,棉纱在织染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虽有各自不同的描述和侧重点,但仍可概括总 结为纱线的稳定性、异性纤维、色差、条干不匀、粗细节、棉结、毛羽和强力等八个方面.现仅就服饰家纺用针织和机织棉纱的质量控制要点做一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1 稳定性 质量出现波动,最终影响织物质量的一致性,给客户交货带来麻烦.质量指标是纱线稳定的主要参考标准,纱厂依据用户提供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并要保持批内指标稳定在用户可接受 的控制范围内.发现指标有趋势变化的征兆,要及时采取工艺技术措施或合理调整配棉成份.有的客户提不出质量要求,进行打样试织是必需的,经确认后,制定出相应的内控标准再行批量生产.切忌盲目发货,以免出现质量偏差,造成经济损失.批号不同染色时需要重新打样,给 染厂带来麻烦.棉纺企业应尽可能保持在长时期内获得来源相同、加工标准一致、性能接近的原料,以减少批号,满足大单客户的需要,以良好的服务争取到长期愉快的合作. 2 异性纤维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答案:建筑 2、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 3、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答案:请 4、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请 5、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答案:哑剧 第2章单元测试 1、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答案: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康孚咨询开发的战略五要素分析法简称ECSRE 3、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答案:分类排队 4、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答案:地理、人口、心理、行为 5、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答案:第一空:婚姻自由第二空:一夫一妻第三空:男女平等第四空: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五空:计划生育 6、锯齿棉的特点是()。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梳理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2、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中包括哪些()。 答案:是 3、清梳联工艺处理化纤时,因其杂质少,且纤维细、长,为避免损伤纤维。因此,不用()。 答案:并条 4、豪猪式开棉机属于哪种开松方式()。 答案:嚎哭 5、开松效果评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个()。 答案:和过法国和符合规范化孤鸿寡鹄 第4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组部件间不是分梳作用()。 答案:甘油 2、梳棉机下列两针面间属于转移作用的是()。 答案:握持梳理 3、以下不是评价生条质量指标的是()。

信息论基础论文

信息论基础发展史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是专门研究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可靠传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解决信息的获限、度量、变换、储存和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从诞生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历史,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长期通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科学,回顾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理论是如何从实践中经过抽象、概括、提高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通信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信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即使在原始社会也存在着最简单的通信工具和通信系统,这方面的社会实践是悠久漫长的。电的通信系统(电信系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事实是:当物理学中的电磁理论以及后来的电子学理论一旦有某些进展,很快就会促进电信系统的创造发明或改进。 当法拉第(M.Faraday)于1820年--1830年期间发现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后,不久莫尔斯(F.B.Morse)就建立起电报系统(1832—1835)。1876年,贝尔(A.G.BELL)又发明了电话系统。1864年麦克斯韦(Maxell)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H.Hertz)用实验证明了这一预言。接着1895年英国的马可尼(G.Marconi)和俄国的波波夫(A.C.ΠoΠoB)就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本世纪初(1907年),根据电子运动的规律,福雷斯特(1,Forest)发明了能把电磁波

纺织行业基本知识要点

纺织纤维基础知识 一、纤维 1、棉纤维 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内部有中空管,按生长地区的不同分为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其中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品质最佳,国产长绒棉中以新疆长绒棉最著名。是家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棉纤维的分类: * 细绒棉:又叫陆地棉。世界上95%以上种植的都是细绒棉,我国大量种植的也是细绒棉。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1mm之间。 * 长绒棉:也叫埃及棉,又叫海岛棉,棉花又白又细又长,光泽又好,是最优棉。一般用于高档织物。埃及长绒棉和普通棉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比普通棉更细更长,其纤维长度一般都大于33mm,可达60-70mm;比细绒棉更柔软,更滑爽;能纺棉的支数更高。光泽度 好。 ②、棉纤维特征 棉纤维的色泽通常为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光泽度差。比较耐碱性,抗无机酸能力较弱,耐热。横截面为腰形状,内有很大的空腔。棉纤维是纤维素纤维,纤维上富含油脂。 ③、棉纤维优点 棉吸湿性和透气性好、隔热性好、穿着舒适、坚实耐用、保暖性好、表面光洁、不起静电、易洗涤、手感柔软 棉纤维优点:

* 吸湿性: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 保湿性:由于棉纤维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热传导系数极低,又因棉纤维本身具有多孔性,弹性高优点,纤维之间能积存大量空气,所以,纯棉纤维纺织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使用纯棉织品使人感觉到温暖 * 耐热性:纯棉织品耐热能良好,在摄氏110℃以下时,只会引起织物上水分蒸发,不会损伤纤维,所以纯棉织物在常温下使用、洗涤、印染等对织品都无影响。* 耐碱性: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棉纤维在碱溶液中,纤维不发生破坏现象,该性能有利于使用后对污染的洗涤,消毒除杂质. * 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④、棉纤维缺点: 缩水、易皱、湿度过大易发霉、虫蛀、耐碱不耐酸、色牢度低、弹性差 2.麻纤维 ①、优点:吸湿性好、易洗涤、耐磨、强度较大、透气性好、穿着凉爽、不易霉变、无静电、耐水浸浊。 ②、缺点:弹性差,不经过特殊处理,手感硬,无垂感、染色差。 3.蚕丝: 蚕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其蛋白质和人体皮肤的化学成份组成相近,与皮肤接触时柔软舒适,无异物感。蚕丝光滑柔软,富有光泽,穿着舒适,夏季凉爽,冬季暖和的性能被称为纤维皇后。耐酸性小于羊毛,耐碱性稍强于羊毛,耐光性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 第七组 组长:周飞飞 小组成员:周飞飞谢飞董媛邢密密 纱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好坏,对纱线品质及工厂,企业的利益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对纱线进行质量检测,从而来判定纱线的等级。本次我们共做5个实验。 一: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二:纱线捻度的测定; 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四:纱线线密度及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的测定。 一.单根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1)测试原理:被测试样的一端夹持在CRE型电子单纱强力机的上夹持器上,试 样另一端施加标准规定的预加张力后夹紧下夹持器,采用100% (相对于试样原长度)每分钟的恒定拉伸速度拉伸试样直至试样 断裂。测试过程记录单次值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技术指标, 测试结果给出所有技术指标统计值。 (2)测试结果:平均断裂强力296.73CN 平均断裂强度16.04CN/tex 断裂伸长的标准差41.71 断裂伸长的变异系数14.06% (3)实验思考:影响强力实验测得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二.纱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

(1)测试原理:退捻加捻法是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对试样进行退捻和反向加捻,直到试样达到其初始长度。假设再加捻的 捻回数等于试样原有捻度,这样计数器上记录的捻回数的一半代 表试样具有的捻回数。 (2)测试结果;特数制捻度67.608 公制捻度676.08 特数制捻系数290.79 公制捻系数676.08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从导纱勾中引出纱线时,注意不能退捻或造成纱线意外伸 长。 2.纱线捻度测试中,要经常检查允许伸长是否控制在规定范 围内。 (4)试验思考:影响捻度测试结果因素有哪些? 纱线捻度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纱线捻度对纱线性能有何影响? 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1,黑板条干法 (1)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纱线卷绕在特质黑板上,用目光对比相应的标准样照进行评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因其人为目测误差较大,所以一般 采用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2,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1)原理:利用非电量转换原理对纱条均匀度进行测定。 (2)注意事项;1.)设置的测试槽号,测试速度一定要与检测仪中选择的槽号, 纱速选择一致。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棉纺部分 第八章细纱 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 后隔距 工艺参数: (1)总牵伸倍数 (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 (3)后区牵伸工艺 (4)罗拉加压 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 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 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 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 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 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 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 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

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 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 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 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 6、细纱断头的原因? 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7、细纱国标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及定义? 国标有六项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2)、重量不匀率3)、重量偏差4)、条干均匀度5)、一克纱内棉结杂质数6)、10万米纱疵8、何谓乌斯特公报? 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 目前大多用乌斯特统计值:有条干CV%,粗节,细节,棉结,强力及CV%,伸长率,各项指标有相应水平指标。另外,毛羽指标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9、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 ①合理配棉 ②开松梳理工序:提高纤维平行顺直度,防止纤维损伤。 ③并条、粗纱工序:应提高纤维平行,提高半制品条干均匀度。 ④细纱工序:提高条干均匀度; 合理选择细纱捻系数,降低捻度不匀; 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10、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 条干不匀重要指短片段不匀,因此细纱上加强控制就更显重要、直接、有效。设计合理牵伸工艺参数减少牵伸波,保证设备良好减少机械波。 1)采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四种现代牵伸装置 2)喂入纱条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α 1 =α0E+X(E-1),牵伸倍数↑附加不匀越大。如纺出细纱特数不变,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3)细纱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 一、印刷的五大要素 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 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 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我国 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右 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 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 印刷。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平 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 一、凹版印刷的特点 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凹印能真实再现原稿效果,层次丰富、清晰,墨层厚实,墨色饱和度高,色泽鲜艳明亮,这是由凹印的特点所决定的。凹版印刷采用的是网穴结构,依靠墨量体积不同来表现层次。 2.印刷速度快?。现代凹版印刷机均采用圆压圆形式,特别是卷筒式凹版印刷机,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上没有空档,机器运转平稳,采用微机自动控制,印刷速度最高可达250米/分钟。 3.适应介质广泛。凹印适用的介质非常广,PVC、PET、PE、NY、CPP、OPP、BOPP、组合膜以及其它与以上材料有相同性质的薄膜类、纸张,甚至铝箔等。 4.产品适应范围广。通过选用不同的油墨,可以在纸张、塑料薄膜、纺织品、铝箔、玻璃纸等各种材料上印刷。凹版印刷机可以和柔印、丝印、烫印、凹凸压印、分切等多种工序组成自动化

纱线化学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

化学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 以下重点介绍线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 1)线密度 纱线的线密度表示的是纱线粗细的程度,在我国称为“纤度”。可以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也可以用纱线的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直接影响服装材料的厚薄、重量及外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纱线越细服装材料越薄重量越轻。服装材料中的纱线趋细是近年来的一种特征如细特棉衬衣料、精纺毛织物等特具风格。反过来纱线越粗织物越厚、越重。如果纱线粗细间隔排列还可以有条或格的外观。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间接指标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多种,公司常用的是: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英制支数。 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千米长的纤维的重量。特数越高,纤维越粗。其十分之一为分特。 旦数(De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九千米长纤维的重量是70克。旦数越高,纤维越粗,我司的丝类产品的规格多用此指标来表示。 股数:如100D/2中的2就是股数。指一条丝线中含的纤维股数。股数越多,圆度越好,强力更强,但成本也越高。 复丝线密度(F):组成复丝的单丝根数。同一规格产品,F数越高丝条越柔软。 股数:如100D/2中的2就是股数。指一条丝线中含的纤维股数。股数越多,圆度越好,强力更强,但成本也越高。 支(S):每克纤维的长度米数。支数越高,纤维越细。这是缝纫线的通用单位,也是我司涤纶缝纫线使用的单位,但常常缝纫线的规格会省略掉S,例如将40S/2省略为40/2表示。 注:缝纫线不只是有2股合拼而成,也有3股以上,目前最多有6股拼成一条线的,如60S/6,股数越多,其线的圆度更好,强力更强,但成本更高,40S/2的线与60S/3的线是一样粗细,但40S/2是扁形的,60S/3是圆型,两者缝纫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高要求的都会选用60S/3。 结合以上指标,举例如下: 例1:锦纶高弹丝70D/24F/2:70D也就是70旦数(Den);24F表示复丝线密度(F)为24,也就是一股纱是由24根单丝集束而成的复丝;2表示股数,表示70D/2是有两股纤维合成的。

纺织厂各工序质量管理及控制实例.

为了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紧紧围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量质量,降低各种消耗,从而达到各级员工队伍精干高效,在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员工工资水平之目的,特制定纺纱车间工资改革方案(试行)。 一、轮班班长、教练员、记录员计件工资: =产量工资±管理考核±质量考核±其它考核 1 产量工资=本班值车工(包括落纱工)总产量工资÷本班值车工(包括落纱工)实际人数×系数值车工(落纱工)实际人数=全班值车工(落纱工)实际出勤总数÷全班值车工(落纱工)当月应出勤数注:未满三个月的青工不计实际人数 1.1清花工序班长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系数() 1.2 前纺(梳棉、并条、精梳、粗纱、气流纺)工序班长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系数( ) 1.3前纺(梳棉、并条、精梳、粗纱、气流纺)工序教练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系数( ) 1.4细纱工序班长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落纱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本工序落纱工实际人员 )×系数() 1.5细纱工序教练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落纱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本工序落纱工实际人员 )×系数() 1.6轮班记录员产量工资=细纱工序落纱工产量总工资÷细纱工序落纱工实际人员数×系数() 1.7筒捻工序班长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系数()。 1.8筒捻工序教练产量工资=本工序值车工产量总工资÷本工序值车工实际人员数×系数()。 2管理考核: 2.1轮班管理人员以当月文明生产检查结果为依据 来进行奖罚。各班班长教练除以文明生产检查为依据奖罚之外,还有平时车间对轮班各项工作上奖罚(产量完

新型纺纱习题答案

《新型纺纱》习题 一、概述 1. 新型纺纱是如何分类的?代表性的纺纱方法有那几种? 答:1按加捻方法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加捻)和非自由端纺纱(加捻)两种。自由端纺纱按纤维凝聚加捻方法不同可分为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磁性纺纱等。非自由端纺纱按加捻原理可分为自捻纺纱、无捻纺纱、喷气纺纱、轴向纺纱等。2按成纱机理分,可分为加捻纺纱、包缠纺纱、无捻纺纱三大类。包缠纺纱主要有喷气纺纱和平行纺纱等。无捻纺纱有粘合纺纱、熔融纺纱和缠结纺纱等。 2. 自由端纺纱的原理是什么? 答:自由端纺纱的基本持点在于喂入端一定要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形成,通常采用“断裂”纤维结集体的方法,使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的纤维结集体断裂而不产生反向捻回,并在加捻器与卷绕部件区间获得真捻。经断裂后的纤维又必须重新聚集成连续的须条,使纺纱得以连续进行。最后将加捻后的纱条绕成筒子。 3. 各种新型纺纱的生产流程?(重点转杯纺,喷气纺) 转杯纺: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高产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双联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喷气纺:采用超大牵伸装置,可省略粗纱和络筒工序。前纺工艺流程与环锭纺工艺相当,混纺时工厂一般采用三道混并后喂入喷气纺。如采用双根粗纱喂入,则必须经过粗纱工序。 二、转杯纺 1. 与环锭纺纱相比转杯纺纱的特点(生产原理、产品质量、品种等方面)。 答:生产原理: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条子从条筒中引出通过喂给机构积极向前输送,经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分梳辊分梳成单纤维。纺纱杯内由于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或由于风机的抽吸,形成一定负压,迫使被分梳辊分解后的单纤维被吸入纺纱杯,纺纱杯壁滑入凝聚槽形成凝聚须条。引纱通过引纱管时也被吸入凝聚槽内.引纱纱尾须条连接,并被纺纱杯摩擦握持而加捻成纱。然后引纱罗拉将纱从纺纱杯中经假捻盘和引纱管引出,依靠卷绕罗拉(槽筒)回转,卷绕成筒子。由于转杯纺取消了锭子、筒 管、钢领、钢丝圈等加捻卷绕元件,并将加捻、卷绕作用分开生产原理简单成熟,速度高,卷壮大,工艺流程短。 产品质量:1、纱线强力:低于环锭纱。纺棉低10~20%;纺化纤时低20~30%。(原因:①纤维形态紊乱,弯钩纤维多,②纤维伸直度低③纤维在纱中径向迁移度低,④径向捻度差异大,捻度分层⑤分梳辊造成部分纤维断裂,⑥纺纱张力低,纱线紧密度小。) 2、条干:100多倍的并合效应使条干优于环锭纱(中 粗号优10~12%)(原因:①并合效应,②分梳辊分梳作用强,纤维分离度好③无罗拉牵伸波。) 3、纱疵:少而小,仅为环锭纱的1/3~1/4(纺杯中 留下或分梳去除)(原因:①前纺作用,②附排杂装置的转杯纺纱机,③纺杯中排杂。) 4、耐磨:高于环锭纱10~15%。原因:不规则的外 层使纱不易解体。 5、弹性:稍好于环锭纱。原因:捻度大 6、蓬松性:高于环锭纱10~15%,染色性好(原因: 纤维伸直度差,排列不整齐,有外包缠纤维) 7、捻度:比同号环锭纱高10~30% (原因:捻度损失; 强力低) 品种适应性:转杯纺适纺中粗号棉产品,较不适纺长纤维及非棉产品。品种适应性较环锭纺差。 3.转杯纺对前纺有那些质量要求? 答:降低生条中的含杂率及微尘量 项目优质纱正牌纱专纺纱 生条含杂率0.07-0.08% <0.15% <0.2% 良好的熟条质量(含杂少、条干好、混合均匀) 熟条质量项目国外要求国内要求1g熟条中硬杂重量<4mg <3mg 1g熟条中软疵点数量<150粒<120粒硬杂最大颗粒重量<0.15mg <0.11mg 熟条乌氏变异系数<4.5% <4.5% 熟条重量不匀率<1.5% <1.1% 4.与环锭纺相比转杯纺对前纺加工有那些特殊要求? 答:1、开清棉: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1

纺织纱线基础知识

纺织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基础知识 默认分类2009-12-11 18:38:30 阅读10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den=9*Ntex

二、捻度与捻系数 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 Ttex=3.937Te= Nm/10 Te=0.254 Ttex=0.0254Tm 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的单纱在加捻后,捻回的方向由下而上、自右至左的叫S捻;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叫Z捻。 股线捻回的表示方法,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股线的捻向。经过两次加捻的股线,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初捻捻向,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捻向,例如,单纱为Z捻、初捻为S捻,复捻为Z捻的股线,捻向以ZSZ表示。 2.捻系数 特数制捻系数αtex=Ttex* Ntex1/2 英制捻系数αe= Te/ Ne1/2 公制捻系数αm= Tm/ Nm1/2 特数制捻系数αtex与英制捻系数αe间的关系为: αtex=Ttex* Ntex1/2= Te/2.54*10*5831/2 *Ne1/2(583为纯棉品种的系数,若为混纺、化纤纱线请参考特数与英制换算常数C的变化) 三、纱线的强度与单纱断裂强度 单纱强度:拉断单根纱线所需要的力,叫单纱强度或单纱强力,单位是牛(N),厘牛(CN)。 单纱断裂强度:单纱强度P与纱线特数Ntex之比单位是Km或cN/tex 四、标准重量 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 纺织材料的标准重量与实际回潮率下的称见重量之间的关系为: 标准重量=称见重量*(100+公定回潮率)/(100+实际回潮率) 在生产上对于标准重量的计算。往往先将材料烘干,在根据干燥重量进行计算,算式如下: 标准重量=材料干重*(100+公定回潮率)/100 纱线基本知识 纱线基本知识(-) 纱线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连续线状物体,它细而柔软,并具有适应纺织加工和最终产品使用所需要的基本性能。纱线主要用于织造梭织物、

转杯纺纱质量的正确测试方法

转杯纺纱质量的正确测试方法 1、杯纺和环锭纺的纺纱原理的区别 环锭纺纺纱时纤维由细纱机前罗拉输出扁平的棉网须条,经锭子连续旋转加捻传递,使加捻三角区扁平的纤维层卷绕成纱。而转杯纺纱属自由端纺纱,凝棉槽内的纤维束受纺杯的高速旋转和阻捻头阻力等的作用,随着捻度不断的传递和连续剥离纤维束成纱。 2、转杯纺纱的纱样特性 根据转杯纺纱原理可知,转杯纺纱的结构完全不同于环锭纺纱,有一个使喂入须条结构被破坏的断裂过程,由断续的纤维凝聚在纺纱杯的凝棉槽中形成须条,被高速旋转的纺杯和阻捻头不断传递的捻度剥取而连续成纱的。 转杯纺纱的表面的包缠纤维在纱样退绕过程中容易被破坏,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转杯纺纱的捻度、张力、线密度、断裂强力、条干均匀度和毛羽等检测项目的测试方法都应有别于环锭纺纱的质量检测,采用正确的检测方法,才能客观反映转杯纺纱的实际质量。 3、纱样退绕方法对电容式条干CV%值的影响 转杯纺纱筒子退绕试验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按“顺向”引纱(尾线向下)是正确的退绕方法。当“顺向”引纱退绕试验条干时,因退绕气圈旋转方向与盒形张力器上导纱磁孔的摩擦和包缠纤维旋向一致,反而使包缠纤维更加紧密的包缠纱身,增大缠绕纤维与纱身的摩擦力,使张力盘很难捋动包缠纤维,基本保持了原纱表面结构和条干均匀度。 “反向”引纱退绕方法造成纱样条干恶化的原因主要是转杯纺纱的包缠纤维,而包缠纤维主要来源于搭桥纤维,纺纱时当搭桥纤维刚与加捻纱条接触时,交叉角度大,包缠纤维较长,其尾端与纺杯摩擦面积大,使包缠纤维张力较大,包缠纤维始端与纱条轴线的缠绕角接近90°时,纤维易集中且较紧密地包缠在纱身上。随着纱条快速引出(条干仪的测试速度为400mm/min),搭桥纤维与纺杯摩擦长度减少,摩擦力减小,包缠纤维的包缠力度减弱,包缠角度逐步变小,尾端趋于平行纱身,使包缠纤维的分布形态形成从始端到尾端,缠绕角度由大到小,包缠松紧度由紧到松。包缠纤维的尾端在第一次退绕时正好逆向于摩擦点——条干仪细纱架盒形张力器的导纱磁孔,当“反向”引纱退绕出纱样时,由于气圈旋转方向与盒形张力器导纱磁孔的摩擦,正好逆向于包缠纤维的缠绕方向,使其减退缠绕紧密度。随后受条干仪检测分机上张力盘的夹持使已经被松弛的包缠纤维被捋向始端方向,因缠绕形态和松紧程度不一,使其在纱身上产生不同长度的位移,造成不规则的条干不匀。由于不足10%的包缠纤维尾端被捋走,纱身细度减少程度远小于-50%,条干仪不计数,所以当“反向”引纱退绕试验条干时,-50%细节没有恶化,但长片段松弛的包缠纤维被检测分机上的张力盘捋向始端方向较短的片段上,造成大于+50%的粗节,被捋向更短的片段上的纱直径更粗,被记为+280%的棉结。所以当“反向”引纱退绕试验条干时,+50%的粗节和+280%的棉结比“顺向”引纱退绕试验时平均多1倍左右。 “反向”引纱退绕试验严重影响条干水平,部分原因受电容式条干仪退绕装置的影响。首先,用做环锭细纱的导纱架退绕转杯纺纱,筒子纱顶端到盒形张力器磁孔的距离小(实际操作者不去调整伸缩杆),筒子纱直径大、纱粗而磁孔直径小、退绕速度快、气圈大,使纱与磁孔摩擦力阻增加,松解包缠纤维的力度加大。其次,条干仪为防止纱线在检测极板间抖动而设计的磁性张力盘夹纱摩擦阻力大,使包缠纤维位移严重。但是所有条干仪退绕导纱装置基本相同,轻重程度有别。当“反向”引纱退绕时都会对转杯纺纱表面形态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装置不同破坏的程度也不同。 表1 同一组筒子两种退绕型式所测条干(纱样10只) 线密度(tex)纺杯直径退绕型式条干(CV%)细节粗节棉结 C48.6 ?56 顺向12.1 0 3 11 反向13.51 0 7 23 4、转杯纺纱大、小卷装之间电容式条干CV%值的差异 在转杯纺纱机上满筒落纱后,不做纺杯清洁直接上空管纺小纱,纺至约2000m时取下,同时用电容式

纺织产品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纺织产品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总原则是先稳定再提高。记住:此原则永远放于第一位。 (1+9)÷2=5,(4+6)÷2=5;USTER条干全部为25%;而(5%+50%)÷2亦约等于25%。平均值完全一样,哪个最好呢?显然是(4+6)÷2=5最好,而且远比(1+9)好很多。 在质量管理中具要控制两个指标:一个是纱线的CVb值,另一个是纱线的百米重量CV%。当纱线的CVb≥3.0,或者重量cv%≥3.0时,布面就会可能产生起横档。另外,运转操作管理对质量影响也是很大的。 二、灌输无疵点纺纱理念: 无疵点纺纱筒单说就是不产生人为的疵点。围绕这个理念,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并、粗工序的无结头、细纱集中换纱等。这对于疵点的减少是很有帮助的。 三、认真抓好梳棉、精梳的棉网质量以及胶辊、胶圈管理,这是控制好条干的基础。 四、控制死棉需要抓好配棉质量及梳棉棉网质量: 配棉要重点控制好三个指标:细度、棉结、带纤维籽屑。知果配棉控制不好这三项指标,则在生产过程难以弥补。梳棉棉网质量要控制好梳棉生条棉结、杂质含量。 五、色纤问题要从源头开始抓起 要想较彻底解决异纤问题,一是直接采购机采棉;二是买国内手摘棉一定要从源头开始控制异纤,从棉田、轧花厂入手。如果棉花采购到厂再用人工挑拣异纤的办法是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是派人到棉花加工单位进行蹲点购棉,监督棉花采摘、堆放、轧花的整个过程,符合要求才可购买。棉花异纤控制标准掌握在每100kg棉花异纤含量在0.01g以内。 六、解决起横问题,重点要抓好配棉工作 1、配棉自始至终要稳定,若中途更改某一批棉花时,差异不要大于3%: 2、纺纱过程要先到先用。 3、细度差异不要过大 七、控制好布面起毛起球,应抓配棉质量及精梳棉网质量 纱线上3mm以内的毛羽是需要的,但纱线3mm以上的毛羽是有害的。在配棉时要控制好细度范围及带纤维籽屑含量,因为这两个指标会直接或间接形成布面的起毛起球的。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习题答案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由开松原棉在自由状态下接受开松机件作用称自由开松。 2、握持开松原料在握持状态下向机内喂入的同时受开松机件作用称握持开松。 3、勤抓少抓勤抓就是单位时间内抓取的配棉成分多, 少抓就是抓棉打手每一回转的抓棉量要少。 4、均棉比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间的线速比。 5、统破籽率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车肚内落棉的总重量对喂入原棉重量的比率。 6、落棉隔距钳板到达最前位置时,下钳板前缘到分离罗拉表面的距离称为落棉隔距。 7、捻比股线捻系数与单纱捻系数之比,称为捻比。 8、弓形板定位用锡林专用定规的一侧紧靠后分离罗拉表面,另一侧与锡林的锯齿相接, 分度盘指示的分度数,称~。 9、毛羽指数纱线单位长度内单侧面上伸出长度在某设定长度及该长度以上的毛羽总根数。 10、内不匀是指同一台(眼、锭)所生产产品一定长度的不匀。 11、外不匀是指同一品种多机台(眼、锭)所生产产品一定长度不匀。 12、成纱重量不匀率是指细纱1 00 m 长的片段之间的重量不匀率。 13、野重量降等是指细纱一组试样中, 有一两个或数个特轻或特重的纱,去掉这 几个纱,重量不匀率则正常。野重量的重量一般超出标准重量的± 1 0 % 左右,其 特征是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影响因素较明确、处理纠正迅速。这类降等后果严重, 往往由上等降为二等, 甚至等外。 14 、断裂长度握持单根纱线一端, 使其下垂, 当下垂总长因纱线自身重力把纱线 沿握持点拉断时, 这个长度就称为断裂长度。 二、问答题 1、影响抓棉机开松效果的工艺参数有哪些? (1) 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距离小, 锯齿刀片插入棉层浅, 抓取棉块的平均重 量轻,开松效果好。一般为 1 ~6mm。 ( 2 ) 抓棉打手的转速:转速高,作用强烈, 棉块平均重量轻,打手的动平衡要求 330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Part2)

信息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信源的数学模型 信源编码定理 信源编码算法 信道容量 通信的容限
第 1 页 2011-2-21

引言
一、信息论的研究范畴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
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狭义信息论:通信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度量方 法,各种信源、信道的描述和信源、信道的编码定理。 实用信息论: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也就是狭义信息 论方法在调制解调、编码译码以及检测理论等领域的应用。 广义信息论,包括信息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新的应用, 如模式识别、机器翻译、自学习自组织系统、心理学、生物 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切与信息问题有关的领域。
第 2 页 2011-2-21

二、信息论回答的问题
通信信道中,信息能够可靠传 输的最高速率是多少?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信息进行压缩后,依然可以从已压 缩信息中以无差错或低差错恢复的 最低速率是多少?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最佳系统的复杂度是多少?
第 3 页
2011-2-21

三、香农的贡献
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年),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创造性的采用概率论的方法来研究通信中的问题,并且对 信息给予了科学的定量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 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以及1949年,《噪声下的通信》标志了信息论的创立。 1949年,《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用信息论的观点对信息保密问题做了 全面的论述,奠定了密码学的基础。 1959年,《保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它是数据压缩的数学基 础,为信源编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1年发表“双路通信信道”,开拓了多用户信息理论(网络信息论)的研 究;
第 4 页 2011-2-21

纺纱常见的质量

纺纱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棉结 1、棉结的危害性 纱线中棉结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及坯布的外观质量,而且会直接影响织物染色效果,造成染疵,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棉结已被列为重要的控制的疵点。 棉结的形成及分布 (1)棉花收割时有许多收割方法会使原棉中产生棉结杂质,目前收割方法大致分为人工采摘及机械收割方法,国外人工收割方法主要用于采摘长绒棉及细绒棉,除此外,一律以机械化收割为主,机械收割给皮棉中带来大量杂质,甚至也有少量的棉结,给轧花厂清除杂质带来困难,也使轧花后的原棉中带有一定数量的棉结。 (2)开清棉生产中清除原棉中的杂质与增加棉结及短绒是一对矛盾的,开清棉各部打手速度越快,清除杂质越好,其增加的短绒及棉结越多。 开清棉生产线流程越长,棉结增加的越多。因此要力求开清棉生产线短流程,优化除杂与产生棉结的工艺技术,力求在开清棉中尽力少增加棉结及短绒。 (3)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比例越大,产生棉结、短绒的机会就越多,要在原棉进入开清棉生产线加工前努力控制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减少不成熟纤维在混棉中的比例及差异。 (4)梳棉机是减少棉结的主要工序,许多棉结能在梳棉机上被梳理开或排除,因此,梳棉机要做到四快一准,强化分梳,尤其盖板与锡林之间的分梳作用要加强,新型梳棉机配置了固定盖板,改进了喂棉部的除杂功能和分梳效果,这些对减少棉结很到很重要起作用。 (5)对原棉中棉结的在线与离线监测控制,使生产中棉结数量的增加受控,应用AFis 原棉性质检测仪可以逐包检查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百分比以及棉结总量,超过规定指标的要剔除不用,从而可控制棉结在开清梳各工序的数量,新型梳棉机如DK803、DK903,DC03等还可在线检测棉结的动态变化情况,可根据棉结的增加超限情况报警,自动调盖板与锡林隔距,自动磨盖板,稳定产品质量。 (6)经过长期实践及检验的数字积累,一般棉结控制的标准如下: 原棉200粒/g 开清棉400粒/g 梳棉80粒/g 精梳20粒/g ①原棉根据初加工及原棉本身的质量,一般棉结定量为200粒/ g,最低100粒/ g,最高400粒/ g。②开清棉工序棉结增加到400粒/g,最低200粒/g,最高700粒/g。③梳棉机生条含棉结量为80粒/g,最高200粒/g,最低50粒/g。④精梳经过分梳及落棉,精梳条中的棉结一般控制在20粒/g以下。⑤其它工序如并条、粗纱等棉结定量的变化不大,但都稍有增加。 不成熟纤维对增加棉结及短绒有较大的影响,应当控制原棉配棉时的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及含量百分比。 2、异性纤维 异性纤维的概念是指与棉纤维染色性能不同的其它纤维如毛、麻、丝、化纤。原棉中混有这些染色功能不同的异纤,会在下游工序如针织布、机织布造成染疵,非但恶化实物外观质量,而且使纺纱企业遭到索赔,产生经济损失。 (1)目前我国已进入世贸组织,世界各地不同的加工方法收割及包装方式的原棉,

纺纱质量控制开卷试卷

《2042021纺纱质量控制试卷》 ) 本试题需在【答题册】作答。(试题总分100分) 一、运用学过的纺纱质量控制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8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 1、企业通常讲的纱条条干不匀它是指的纱条线密度不匀吗?为什么? 2、纱条不匀都有哪些部分构成。 3、企业实际生产中,牵伸波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 4、乌斯特纱疵分级仪将纱疵分为多少种?短粗节和长粗节以及长细节各是什么范围? 5、单纱断裂强度是指纱线的断裂强力与其线密度的比值。那么它是单纱的绝对强力还是相对强力?说明原因。 6、叙述影响棉纱成纱强力的因素。 7、何谓乌斯特公报?写出精梳毛纱质量检验项目。 8、平均差系数U反映的是片段间的不匀还是片段内的不匀,说明理由。 二、计算题(18分) 1、用纤维直径为18.5微米的毛纤维纺制16特的精纺毛纱,测其实际不匀率为20%,求其极限不匀率及不匀率指数。 2、用乌斯特条干仪正常试验方法测细纱单个纱管内纱线的不匀率,采用的试验时间为1分,试样速度为400米/分,纤维的平均长度为66.66毫米,所测得的细纱不匀率CV值为18%,试求单个纱管内细纱的不匀率在95%信度下的置信区间。 三、分析题(16分) 用双皮圈环锭细纱机纺全毛精纺纱,所用纤维平均长度为76mm,细纱牵伸倍数为1.03×17,罗拉直径为3。5cm,在细纱波谱图上,发现有较正常波谱图显著突出的“山峰”形高峰,其平均波长为400cm,其自然平均波长为21cm,在波长190cm处有显著的周期性差异,试分析: (1) 这些不匀波产生的位置及原因。 (2)应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 四、论述题(18分) 现生产的细纱条干较差,请分析问题的原因及采取何措施提高条干(从原料到细纱工序毛纺、棉纺均可)? 课程代码XXX第页(共X页)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