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赵沛执笔人:范广垠开课单位:山大威海分校公共管理系编写日期:2004年3月

课程编码: 6413012课程中文名称: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英文名称:West Histor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

开课对象:级行政管理本科开课学期: 5 学分: 3 ;总学时: 54 ;理论课学时:54

先修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

基本教材: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1]马基亚弗利,《君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北京)书店1992

[3]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

[5]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

[6]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1995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设置和演变。当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建立的。学习本书,通过研究西方的政治制度史,有助于加深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构建的认识,也有助于加深对西方人民的政治取向、政治情感、政治意识、政治观念等政治文化背景的理解。本书的特点是:资料翔实,言必有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文字流畅;厚今薄古,洋为中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堂出席: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者将得到10%的附加分,或者评阅试卷时给予照顾。

2、读书札记:读书札记是指在读书过程中就相关主题所做的摘录、批注、评点等等。希望

同学们用完整的笔记本认真誊写。

3、口头报告:学期内每位同学将有一(两)次机会就有关议题(临时指定)在课堂上进行

口头陈述。

本课程的内容是通过教师讲授、课堂案例讨论、学生课后阅读及平时的训练等环节进行的,各环节应紧密配合,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读书、授课、讨论均围绕特定议题展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前言及第一章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

(3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初步了解古希腊的民主传统以及古希腊文明对世界尤其是西方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古希腊政治制度和民主传统

2、古希腊几次主要改革的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希腊氏族社会的解体和政治国家的产生

一、古希腊早期的历史概括

二、氏族民主与氏族解体

第二节古希腊几次主要改革

一、提休斯的改革

二、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伯里克利时代的自由民主制度和斯巴达贵族民主制度

思考题:

1、古希腊民主传统的初步形成

2、伯里克利时代的自由民主制度和斯巴达贵族民主制度

参考书目:

顾准, 《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第二章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3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古罗马的早期概括

二、古罗马王制共和制政体的建立

第二节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民主因素

一、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思考题:

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民主因素

参考书目: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第三章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与法兰西王国的封建政治制度

(3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民主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兰克王国地建立

一、法兰克王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二、法兰克王国的福建制度

第二节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早期社会状况

一、日耳曼早期社会状况

二、罗马帝国的灭亡

思考题:

从国王和三级会议之间地关系,看政治过程是个利益博弈过程

参考书目: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1995年

第四章法兰克王国地封建制度

(3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兰克王国君主专制时期地政治制度

及其演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法兰克王国君主专制时期地政治制度

2、法国的等级传统对政治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兰克王国地等级政治制度

一、法兰西早期社会状况

二、法兰西早期政治制度

第二节法兰克王国君主专制时期地政治制度

一、法兰西君主制度

二、法兰西三级会议和司法制度

三、法兰西封建专制制度

思考题:

法兰克王国君主专制时期地政治制度特点

参考书: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五章英吉利王国地封建政治制度

(5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吉利王国君主专制时代的封建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英吉利王国君主专制时代的封建政治制度

2,英国的法治传统及宪政体制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英吉利王国地早期封建政治制度

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和不列颠早期社会状况

二、诺曼底的征服与亨利二世的改革

第二节英吉利王国的等级封建政治制度

第三节英吉利王国君主专制时代的封建政治制度

一、英国向封建君主专制的转变

二、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

思考题:英国的法治传统及宪政体制的特点

参考书目: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

第六章中世纪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5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意大利及其城市共和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意大利及其城市共和国

2、威尼斯共和国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纪德意志早期的封建制度

一、德意志16世纪的政治制度

二、宗教改革和德意志君主专制

三、普鲁士的封建专制

第二节意大利及其城市共和国

一、中世纪的意利

二、威尼斯共和国

思考题:

威尼斯共和国的特点

参考书目: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第七章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变革

(5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和英国的宪法性文件

教学重点:

1,英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英国的司法制度及其改革

2,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和英国的宪法性文件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的建立

二、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和宪法文件

第二节英国议会改革

一、19世纪30年代前的英国一会制度

二、19世纪后30年代的英国一会制度

第三节英国政府机构的改革

第四节英国的司法制度及其改革

一、英国的司法体系

二、英国的法院系统和陪审制度的变革

思考题:

1、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意义

2、英国的宪政特点

参考书目: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第八章英国当代政治制度

(5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英国地方政府及其自治

2、英国国王与内阁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英国议会

一、英国下议院议员的选举

二、对议员的法律保护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贝壳放逐法 :这是给公民大会的一个特殊的司法权。目的是防止“僭主”,保持雅典的政局稳定。按此规定,每年春季召集一次特殊的公民大会,口头表决是否需要实行放逐。如果大会认定必要,便再次开会,每位与会者可以把他认为危害公民自由和现存制度的人的名字写衣陶片或贝壳上,那个被大多数人(票数超6干)认为必须放逐的人就要离开雅典,10年后方可返回。放逐朗司,其家庭财产不没收,回来后也恢复公民权。 2、维兰:在法兰西的农民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不负担与人格依附有关的义务,他们被称为“维兰”,即人格自由的人。他们可以自由的处理自己的财产,领主不能把他们连同土地一起卖掉,他们的前身多半是法兰克的自由农民,但是他们在土地关系和司法关系上仍然必须依附领主,他们必须向领主缴纳与这两项义务相关的捐税。实际上维兰是处于奴化过程中的依附农民. 3、责任内阁: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组织形式。内阁首脑应由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充任,表示内阁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成员一般由议会中多数党的议员充任,表示内阁的一致性并应集体向议会负责。内阁首脑和有关大臣应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议员提出的质询,并在议会通过的由国王发布的法律上签名以表示向议会负责。当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应集体总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由选民的选举来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或责任内阁制政府,以英国最为典型。 4、选举保证金制度 :是指候选人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果选举中所得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 5、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因传说刻在12块铜表上而得名。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该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成果,同时也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6、影子内阁:1907年保守党在政党政治和议会斗争中首创“影子内阁”(Shadow Cabinet),又称在野内阁、预备内阁。影子内阁是由反对党上层领导集团按照内阁的组织组成的后备政府。它有公认的党魁,领袖,成员包括:该党员内阁成员,该党在下院有影响的议员;或由该党下院议员全体选举产生。其主要任务是领导本党在下院的一切活动。和内阁一样,影子内阁同样强调阁员行动一致,集体负责。它的存在与工作,增强了反对党的政治实力,刺激执政党上层加强组织工作,扩充内阁权力。 7、议会经理制:美国城市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这个制度里,市政府的政策、修立法、拨款、和监督政府运作等的权力由一个通常由5至11位民选议员们组成的市议会执行。市长在这个制度里的功能通常仅有象征性质、如对外代表该城市,或仅是市议会的一员、通常也担任市议会议长。市政府平日运作和执行市法规的权力则由市议会任命一位市经理或同等职位负责。市经理对市议会负责,而且通常市经理的权责在任命契约里都有逐项列出。理想的市经理最好是能干又不属于任何党派,但是实务上则很困难找到这样的市经理。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doc

素描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学科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 课程地位: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前沿基础课题,是绘画表现基础向设计表现基础的衔接与过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立体与空间塑造的基本方法。 课程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收集形象资料,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也是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是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课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各专业课都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所有艺术专业如构成基础的前导课。 三、课程教学对象、目标和方法 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摄影专业,本科层次学生。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素描教学是以感觉训练为基础,以透视原理为依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力,透彻的理解力,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素描的表现规律,理解物象的表现设计形态。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进行实物写生的过程中能熟练掌握造型规律及表现技法。 四、课程总学时及个主要环节学时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理论教学: 32学时 实践教学: 16学时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绘画素描》刘汉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参考书:《设计素描》田敬韩风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六、大纲管理 大纲版本号:2011-0602101 负责教研室:传媒教研室 编写日期: 2011年11月 启用日期: 2012年3月 大纲编写者:闻海鸣 大纲审核者:翟浩澎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并掌握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绘画工具与材料、“线”的表现与分类、构图的处理、透视规律的应用、结构特点的体现、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1素描概述(了解) 一、什么是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事素描。 二、什么是设计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 三、什么是设计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1.2素描的表现特征(了解) 一、说明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说明性。 二、表现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表现性。 三、设计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设计性。 §1.3素描教学的意义(理解) 一、素描的基础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基础性。 二、素描的艺术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艺术性。 三、素描的时代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时代性 §1.4 “线”的表现与分类(了解) 要求学生了解“线”的表现与分类。 §1.5结构特点的体现(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结构特点的体现。

西方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请回答: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中央机关构成是怎样的? 答:1、以执政官为核心的行政长官制度;2、以政界精英为基础的元老院制度;3、以全体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大会制度。 2、请回答:罗马帝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元老院等共和时代的国家机构名义上继续存在,元首可以援引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为依据而拥有各项个人权力。国家机构的原有职能逐渐变化,或被削弱(如元老院),或名存实亡(如公民大会),一些重要的职位为元首长期占有,如奥古斯都连续多年担任执政官,获得终身保民官的职权,元首成为掌握实权的民政机关的主宰。后来元首还兼任大祭司长,在宗教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普林斯制的主要支柱是军队,元首享有最高元帅的称号,他不仅拥有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而且成为驾驭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元首政治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一般认为,奥古斯都就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元首政治形式上尊重元老院,故近代一些学者也称罗马帝国前期奉行的是元首与元老院的两头政治。 3.请回答:议会党团的主要特点? 答:议会党团是指由议会中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知、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动为目的的政党集团。议会党团属于体制内的政党,其主要特点是: 1、他们是经由选举获胜进入政治体制的,通常每隔几道年就要接受一次重新确定其专地位的考验。 2、进入体制后他们构成议会政治的基本单位,成为政治体制组织结构的一部分,一切活动必须遵循体制内的规则进行属 3、他们必须通过立法程序才能使本党的政策转变为国家法律。 4、请回答:政党分赃的原因、目的? 答:(1)它是对本党干部作出贡献的赏赐,否则党务人员将没有动力为政党服务。 (2)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 (3)本党干部占据国家机关重要职位,在政党执政期间,极大的加强本党的各方权利,更加巩固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 5、请回答:现代政党是怎样形成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答: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起源于问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美国于18世纪80年代产生了联邦党和反联邦党两派,后发展为政党。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几乎成为各国普遍的政治现象。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政党总数已约有4000个。 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政百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1、有明确、具体的政纲,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 2、有定型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 3、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 4、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纪律。 5、通度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纲。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业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经济上: 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并废除了“六一汉”制度(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所以白叫做“六一汉”),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 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民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③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度上的氏族残余。 (2)、政治上: ①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按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按年改入的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国家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 ②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四百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 ③设立陪审法庭(也译为民众法庭,相当于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任何公民都有权上诉。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方式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扩大了公民的权力。 ④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的部分,使整个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 2、伯里克利改革在哪些方面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答:(1)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除十将军和司库外,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 选举基本上采取抽签方式,不得连选连任。公元前457年后,第三等级公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资格,第四等级公民后来事实上也被允许担任此职。于是雅典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受财产限制,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出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2)为公民参政提供物质保证。建立“公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然与环保》、《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课程由来: 人类在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新一代人的任务,也是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因此校本课程《环保》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的实践意义: 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化。 5:使环境教育具有系统性。 课程性质:跨年级必修课。 课程对象: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获得对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欣赏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 3、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环保经验。 4、积极参与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为学生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环境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程内容: 《自然与环保》 1、绿色家园篇 2、自然环保篇 3、工业环保篇 4、农业环保篇 5、科技环保篇 《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1、现实警示篇 2、文件倡导篇 3、知识方法篇 4、榜样实例篇 5、未来畅想篇 6、宣传资料篇 课程实施: 以跨年级授课制为主,每周2课时。 课程实施形式: 1、课堂实验: 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环保小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环保的基础知识。如:通过用不同的水来浇花,观察结果,从而知道污染过的水会让植物死亡,知道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2、野外观察: 在春游、秋游以及各种外出参观活动中,了解身边的环境情况,关注身边的环境。 3、家庭社区调查: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第一节中世纪英国的分权君主制 一、英吉利王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不列颠初期的历史演变 1.英格兰的由来 2.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 ①自由农村公社(马尔克):一种新的关系,土地分封 ②固定的中央行政制度:国王和贤士会 ③地方行政制度:郡、百户区、村社 行政、司法合一的地方权力机构 (二)威廉征服与王权的强化 1.威廉征服 2.强化王权的四点措施 占有1/7的土地/封地分散/向国王宣誓效忠/地方统治沿袭分郡制度 三、中世纪英国财政与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1.12、13世纪英国财政改革 2.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3.改革意义 二、英国等级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大宪章的签署及其对王权的限制 1.签署大宪章的背景 ①君主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改变 ②斗争的焦点:直接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约翰与教会的冲突/约翰与平民、贵族的冲突 2.大宪章的基本内容 ①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国王不能向封臣征收额外捐税 ③不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不能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金

3.监督国王机构的成立:25名男爵 4.《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①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 ②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 ③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 ④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新式 ⑤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是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二)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 1.议会的演变 2.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密切相关 3.地方代表 4.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4世纪中叶 (三)英国早期的检察制度和地方司法、地方自治制度 参考教材第85页,学生自学 三、都铎王朝时期的议会与国王(1485—1603年) (一)都铎时期王权的强化 1.政府机构进一步完备 2.宗教改革 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1.议案制开始取代请愿制;议案委员会出现;三读制逐渐形成;骑士成为下院的主体2.都铎时期,议会驯服,很少发生议会与王权的尖锐对立,其原因有: ①王权与中产阶层联盟 ②当时的大政方针符合英国国家利益 ③国王成为议会的一部分 (三)都铎时期议会的地位 1.议会不是可有可无,国王为了取得议会的支持,其手段必须符合程序和制度 2.议会机构自我意识强化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1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 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第二,文化探源。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案例分析。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主权:国家固有的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权利,或者说是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2、君主主权: 霍布斯的《利维坦》:每个国家都必须存在一个绝对的最高主权,足以强制人们遵守这一为达到和平共处而订立的契约。而这个最高的、不受限制的、不可分割的主权权力,只能掌握在君主手中。 3、人民主权:卢梭认为,国家代表着"普遍利益"和"公共意志",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的主要内容就是公意,它体现了人民自由意志在国家政治中的最高地位,这种意志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能代表的。 4、议会主权: 洛克认为,人民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时,仍保留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三项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天赋权利。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与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委婉表达了人民主权思想) 5、洛克: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主张要扞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等"自由权利",强调建立有限政府 6、主权在民: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是法国,1793年宪法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最民主的、最能体现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一部宪法。法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发源地。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这部宪法是欧州大陆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 7、政治合法性:又叫政府合法性、政权合法性,指某个政权或政府的统治获得社会成员的服从和忠诚的问题。 8、布丹:法国大律师,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他发表了《国家论六卷》,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9、霍布斯:英国着名政治家,他运用近代自然法理论,论证了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而建立起国家。《利维坦》 10、卢梭:法国着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人民主权理论对于近代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主权在民原则的主要内容 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它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国家被看作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而不是君主。无论是国王还是君主,其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 12、从君主主权到人民主权理论的发展 1、霍布斯的君主主权理论 2、洛克的议会主权 3、卢梭的人民主权 13、比较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与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14、代议制:指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相对之直接民主制度,代议制是间接民主制。 15、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制度。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民主制 16、间接民主制:也称代议民主制,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议会或国会)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利的政治制度。 17、《代议制政府》:是一部关于代议制的经典着作,它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各种具体问题和制度安排,在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制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学者公认为是有关代议制的一部经典着作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西方政治制度史

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 地中海东部南欧和小亚间青铜文明的总称。因围绕爱琴海区域而得名。约开始于公元前第3千纪中叶,持续至前第2千纪末,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1、早期的希腊社会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明始于爱琴文明,它又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 以相传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为代表,大约在BC11-BC9世纪。 3、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二、希腊奴隶制民主政体的逐步形成 1、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共职务。 2、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 斯巴达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奴隶国有制。国王、长老会议(后为元老院)、民众大会三者为国家机构。斯巴达人全民皆兵。 3、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 (1)雅典国家的初步形成;相传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改革(2)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 (3)克里斯提尼改革(4)伯利克里改革 积极影响: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雅典公民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当家作主。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着明显缺陷。因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第二章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罗马国家的王政时代 二、罗马共和时代 1、平民与贵族的早期斗争及12铜表法 BC494年、BC471年、BC449年的三次平民斗争。 2、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继续及政治制度的发展 共和国早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以后是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之间的矛盾。罗马国家由元老院、民众大会、高级官吏组成。 三、帝国时代的罗马 前三巨头:凯撒、庞培、克拉苏后三巨头:雷必达、安东尼、屋大维 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正式称帝。 通常把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193~476),有时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284)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 米兰敕令 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政府的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 四、帝国的分裂与灭亡 2-3世纪帝国奴隶制度出现危机矛盾重重。 395年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日耳曼人的攻击下 476年9月西罗马帝国亡。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第三章西欧封建制度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社会的封建化日耳曼人属于白种人,语言属于印欧语系。3世纪时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并逐步出现了王和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507年)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原著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2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99 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1985 5.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 1987 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86 7.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 1964 8.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 1985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1963 10.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2 1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61 12.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 1982 13.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 1990 14.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 1995 15.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 2006 二、教材类 1.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 2.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2 3.董建萍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编东方出版社 1995 4.董建萍西方政治制度:传承与变革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 5.张定河等西方政治制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6.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周民锋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8.刘玉萼等西方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9.杨祖功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 10.高金海等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11.赵玉霞等外国政治制度史青岛出版社 1998 12.李德志外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9 三、基础类 1.米歇尔博得资本主义史1500-1980 东方出版社 1986 2.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 1989 3.余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施治生郭方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5.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0 6.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刘家和廖学盛世界古代文明史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8.孔祥民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9.刘绪贻杨生茂战后美国史1945-1986 人民出版社 1989 10.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11.张芝联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四、综合类 1.曹沛霖徐宗士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2.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 2005 3.杨百揆现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研究春秋出版社 1988 4.顾俊礼西欧政治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5.罗豪才吴英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赵向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纵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7.李晨芬谭融外国政治制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 8.杨柏华明轩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 凡尔登和约 2. 黄金诏书 3. 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 4. 责任内阁制 5. 塞尔维·图里阿改革 6. 《独立宣言》 二、简答题 1.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2. 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哪些政治体制? 三、论述题 论述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变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凡尔登和约:查理的儿子路易死后,843年,他的儿子们取得和解,签订了凡尔登和约,依据这一和 约,长子罗退尔分得了法兰克中部包括今日意大利在内的广大地区,并继承了一段时期空有其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次子路易则分得了法兰克东部即莱茵河与易伯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幼子秃头查理则分得了法兰克西部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后来的意、德、法三国的版图的基础。 2. 黄金诏书:1347年,查理四世选为帝国皇帝,于1356年颁布“黄金诏书”。规定皇帝须由诸侯选 举,选举会议由大主教主持,表决决定。选侯会议每年一次,全国性问题由会议决定,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独立权利,领地世袭。诏书承认“私战”合法性。诏书是对德国封建割据局面合法性的进一步肯定,是“德国多头政治的根本法”。 3. 亨利八世的政府革命:亨利八世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遵循其旨意所进行的政府机构的全面改革, 在英国的政治制度史上意义深远,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之为“政府革命” 4.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18世纪初乔治一世时期产生,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 政权利: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废除内阁. 5. 塞尔维·图里阿改革:罗马王政时期的第六个国王即赛尔维·图里阿(前578至前534)为了缓和贵 族与平民、被保护民的矛盾,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按财产划分五个等级。二是按财产等级规定兵役义务。三是创立森都利亚大会。四是废除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划分四个区域。标志着罗马国家出现。 6. 《独立宣言》1776年北美英属13个殖民地的代表,通过了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的《独立宣 言》,是美国的第一个宪法性的正式文献。宣言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生命安全等天赋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宣言对美国宪法的制定和美国政治体制的构建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简答题 1.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课

3.8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4·安庆高一检测)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成立英吉利共和国 B.颁布了《权利法案》 C.“光荣革命” D.处死查理一世 2.“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是指( ) A.恢复“王在议会” B.确立议会主权 C.建立责任内阁制 D.发动宫廷政变 3.(2014·德州高一检测)右图是反映17世纪英国政治生活的一幅漫画。 下列对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二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 B.议会的胜利实际上是民主的胜利 C.《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 D.二者“胜负”决断于“光荣革命”结束 4.“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5.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阁首相是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出任 B.议会对内阁负责 C.内阁对首相、议会负责 D.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6.(2014·沈阳高一检测)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内容(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两党制 D.联邦制

7.“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8.下列表述中哪些正确揭示了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①属于代议制民主 ②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③国王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④是融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为一体的混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4·沈阳高一检测)英国资产阶级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联合行动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C.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 D.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 2.(2014·赣州高一检测)1689年《权利法案》第11条规定:“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对君主司法权的限制 B.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C.《权利法案》的保守性 D.维护司法公正的要求 3.“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doc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税法》课程为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中高级经济管理人才所必需的税法基本理论知识和税收实务操作基本技能,熟练进行企业主要税种的计算与纳税申报,熟悉主要税种的征收管理,强化学生依法纳税意识和税法知识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财经类课程和胜任相关职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知识教学目标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我国现行税法的立法原则以及各个单行税种的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申报缴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税收法律法规的简单罗列。要求学生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能力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税收理论分析税收法律制度,能够观察并且分析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把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主要税种的政策规定和税款计算,能进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为以后对学生进行税务管理、企业会计和经济管理等应用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税法概论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6学时 掌握:税法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的构成要素; 熟悉:税法的分类、税收立法机关及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了解: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务机构设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教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讨论与作业】 税法的构成要素,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探讨我国税收立法权。 第二章增值税法授课学时:18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16学时 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税率、征收率的确定,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法。 熟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办法,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1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论文

从美国总统大选谈美国选举制度 2012年轰轰烈烈的美国大选总算有结果了,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赢得连任。此次选举, 再次引起人们对颇具美国特色的总统选举制度的高度关注且对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不无启发。 一、美国选举制的非民主 现代选举制度,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已经发展到高度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就法律规定和程序安排而言,美国等国家的选举制度堪称完美。选举被视同民主,是现代西方政治理念中的铁律。然而,在众多著作中,批评乃至辱骂美国总统选举制度会削弱民主的比比皆是。确实,美国选举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现代民主及选举制度的合法性。 (一)选举人团的“相对多数票当选制”和“赢者全得制”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由宪法上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结合构成。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目前,美国全国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人,一旦一名总统候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达到270 票,即超过全国选举人数的一半,即可宣布当选。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实行“相对多数票当选”原则和“赢者全得”原则。这些既是美国选举的独特之处,又是破坏民主的制度缺陷。“选举人团制”反映了美国国内两种民主原则之间的矛盾,一个是国民性原则,另一个是联邦性原则。前者主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管理,强调国民多数优先原则,主张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而后者

主张各州平等、相对独立和多样性,强调总统选举的地域代表性,主张总统选举应在各州层面进行,当选的总统,除了获得多数国民选票外,还应有广泛的各州地域代表性。从实际运行的客观效果来看,“选举人团制”过多顾及了联邦性原则而忽略了国民性原则,从而导致选举人票数的分配与实际国民人口数的分布不对称。在总统选举中,实行“相对多数票当选制”和“赢者全得制”。一州内得普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就会获得本州在选举人团中全部代表的支持票。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选举制度会产生不公正的选举结果:获得普选票少数的总统候选人可以因获得多数的选举人票而当选为总统(因为各州人数不同)。美国历史上这种情况出现了三次:1876年,民主党候选人萨缪尔·提尔登得到接近51%的选民票,但他的选举人票(184)比对手共和党候选人拉瑟福特·海斯(185)少一张,结果海斯以一票优势当选总统。而海斯的选民票得票率不足48%。1888年,民主党后选人格罗夫·克利夫兰获得选民票虽然比共和党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的选民票高,但他得到的选举人票却只有168张,而哈里森得到了233张,结果克里斯输给了哈里斯。2000年布什胜戈尔也是这样。而且2012年奥巴马在多个“摇摆州”,凭借“赢家通吃”的规则艰难取胜。奥巴马所获选举人票领先罗姆尼将近五成,但就全国得票总数而言,50%对48%,几近平手。 (二)金钱政治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美国的社会现状验证了这句国人颇具调侃的戏语,也是美国总统选举中屡试不爽的金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