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作业与思考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作业与思考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作业与思考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作业与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1、现代物流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组合,并且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往往随着消费需求、市场供给、购销渠道、商品价格等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变化其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及运行方式经常发生变动。

A.强烈的效益背反现象 B.密切的相互关联性

C.一个不合理机制 D.时空矛盾

2、通过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活动与物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的物流系统化,是( )物流系统化的最基本部分。

A.国际物流

B.物流企业

C.工商企业 E.区域物流

3、物流系统资源要素一般有 ( )

A. 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

B. 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C. 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空港、运输线路与运输方式等

D. 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等

E. 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组织及管理

4、与物流有关的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是()。

A.系统资源要素

B.物流功能要素

C.节点线路要素

D.支撑手段要素

E.系统流动要素;

5、以下()不是物流作业系统的设施设备布局规划的内容:

A.人力需求分析;

B. 物流设施的功能分区;

C. 设施的内部作业区域布局;

D.作业设备规划;

E.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F. 公用设施规划等。

6、工厂、商店、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空港是()。

A.系统资源要素

B.物流功能要素

C.节点线路要素

D.支撑手段要素

E.系统流动要素;

7、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规模和空间布局的规划,是()的重点内容。

A. 国家一级的物流系统规划

B. 省、市一级的物流系统规划

C. 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系统规划

D.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二章

1、( )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市场上的有效方位及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

A. 物流战略思想

B. 物流战略目标

C. 物流战略优势

D. 物流战略态势

2、物流战略可分为全局性战略、结构性战略、功能性战略、基础性战略四个层次。组织系统管理是属于()战略层次.

A. 全局性战略

B. 结构性战略

C. 功能性战略

D. 基础性战略

3、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可一目了然,又可以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这种战略分析方法叫( )

A.SWOT 分析

B.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C. PEST分析

4、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目标,企业根据行业物流发展的态势及企业本身的优势在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做出决策,对企业的物流业务进行准确定位并形成明确的战略计划方案的谋划过程,是属于()的内容。

A. 物流战略规划

B. 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C. 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D. 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E.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F.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5、物流运作方案策划属于()

A. 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管理层面的内容;

B. 企业物流营运系统设计层面的内容

C. 企业物流作业操作层面的内容

第三章

1、()反映了企业物流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决定了企业物流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物流设施的取舍、规模及布置,整个网络节点的设置规划等,是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A.营销渠道 B.物流系统模式 C.物流信息系统 D.物流策略

2、在区域物流中心进行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然后运送批量出货中心, 批量出货中心将送来的分拣好的小批量货物与大批量货物放在一起向顾客配送。这种分销物流系统模式称为()。

A. 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B. 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C. 工厂直达送货型

D. 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

3、将偶尔出库的C类商品集中放置在工厂附近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只备有出库频率高和较高的A、B两类商品,当顾客需要C类商品时,由工厂的物流中心直接送达顾客或经由配送中心转送。()。

A. 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B. 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C. 工厂直达送货型

D. 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

4、( )将整个公司的物流活动集中由一人领导,在公司设立一级物流管理组织,由一级组织组织物流活动和管理活动,物流设施集中统一,权利高度集中,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采取严格的计划申报制度。

A. 集中管理体制B.分散管理体制 C.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管理体制

5、在推进物流系统化基本策略中,下列那一策略是推进企业物流系统化的切入点()

A.成立企业物流管理组织

B.物流作业效率的改善

C.建立起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物流系统

6、下列那个系统模式是企业物流系统化的有效模式

A.库存中心与配送中心相结合的物流系统模式 B.双重区域处理系统模式

C.单一物流中心系统模式 D.后处理性质的物流系统模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

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

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

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

8、当供应商采取款到发货的方式与其他企业交易商品,则通常会引起()

A.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B.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C.商流与物流同时发生

D.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9、在区域物流中心(RDC)进行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然后运送批量出货中心(FDC), 批量出货中心(FDC)将送来的分拣好的小批量货物与大批量货物放在一起向顾客配送。这种分销物流系统模式称为()。

A. 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B. 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C. 工厂直达送货型

D. 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

第四章

1、物流园区选址如果考虑以解决市内交通拥挤、缓解城市压力为重点,则宜将物流园区建在()。

A.城市中心地区

B.工厂聚集区域

C.城市商业繁华区

D.城乡结合的入城干道处

第五章

1、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是()

a.准备原始资料 b.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c.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d.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e.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f.方案评价与择优 g.修正

A.abcdefg

B.gfedcab

C.bcdaefg

D.adbcegf

2、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分析,也就是指E、I、Q、R、S、T、C等几个英文字母,I代表的意义是()

A.指服务的对象或客户

B.指配送商品的种类

C.指配送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

D.指配送的通路

E.指物流的服务品质

3、以下()不是物流作业系统的设施设备布局规划的内容。

A.人力需求分析

B. 物流设施的功能分区

C. 设施的内部作业区域布局

D.作业设备规划

E.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F. 公用设施规划

4、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分析,也就是指E、I、Q、R、S、T、C等几个英文字母,R代表的意义是()

A.指服务的对象或客户

B.指配送商品的种类

C.指配送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

D.指配送的通路

E.指物流的服务品质

第六章

1、()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过程,它是工序之间、车间之间、工厂之间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A.工艺布置B.设施布置C.物料搬运 D.运输成本

2、( )就是为了解搬运系统的合理化程度,减少搬运作业工作强度,为消除不必要的搬运作业活动、提高搬运活动的活性指数,对构成物料搬运系统的物料、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各种移动图表化,为系统布置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设施内部物流活动合理化。

A. SHA

B. SLP

C. ERP

D.MRP

3、( )设备价格高但可变费用(直接运转费)低。设备是按能迅速方便地取放物料而设计的,不适宜长距离运输。适用于距离短和物流量大的情况。

A. 简单的搬运设备

B. 复杂的搬运设备

C. 简单的运输设备

D. 复杂的运输设备

第七章

1、谁积极倡导以订单品项数量分折手法(EIQ)来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即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

A. 铃木震先生

B. Muther C . Reed D. Apple

2、主要是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可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

A. 订单数量(EQ)分析

B. 品项数量(IQ)分析

C . 订单品项数(EN)分析 D.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第八章

1、()布置的最大优点是能缩短出入库周期,特别在仓库存货不满,而且采用自由货位储存时,优点更为明显,此时,可以挑选距离出入库口较近的货位存放货物,缩短搬运路程,提高出入库效率;

A.贯通式

B.旁流式

C.同端出入式

2、根据仓库有效面积上的单位面积承重能力来确定仓库面积的方法是()

A. 托盘尺寸计算法

B. 荷重计算法

第九章

1、下列()是物流中心物流规划分析的重点。

A.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B.辅助作业区域设施

C.厂房建筑与外围设施

第十章

1、对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的重点是()

A. 企业经营状况 B .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 C. 业务流程调查 D. 原有数据库状态

2、()是构建物流信息系统的灵魂和精髓,也是物流信息系统价值之所在。

A. 应用软件

B. 物流管理思想

C. 各类编程语言

D. 网络通信协议

3.在进行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设计之前,有必要对现行系统做出全面、深入地调查和分析,这种分析是()

A.物流信息需求分析

B.物流信息功能规划

C.物流组织设计

D.物流系统设计

4. 储位信息属于()。

A.战略计划信息

B.决策分析信息

C. 管理控制信息

D. 业务信息

二、多选题

第一章

1、物流系统规划是对拟建的物流系统的作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具体表现为物流()等

A. 战略规划

B. 营运规划

C. 组织规划

D. 设施规划

2、企业物流系统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

A.搬运系统 B.作业系统 C. 信息系统 D. 组织管理系统

3、物流企业物流系统化具体途径有()

A. 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化

B. 交易双方企业间物流系统化

C. 物流手段间的物流系统化

D. 物流需求间的物流系统化;

E. 物流企业间的物流系统化

4、物流战略根据其战略目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

A. 总成本领先战略

B. 标新立异战略

C. 目标聚集战略

D. 利润最大化战略

5、下列那些方式是实现企业间的物流系统化的具体途径()

A. 多式联运

B. 集装箱运输

C. 共同配送中心

D.共用信息系统

6、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分为()几个层次。

A. 国家一级的物流系统规划

B. 省、市一级的物流系统规划

C. 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系统规划

D.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7、对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而言,主要涉及哪几个层面()。

A.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层面

B. 企业物流营运系统设计层面

C. 企业物流作业操作层面

第二章

1.敏感分析是指在最小总成本物流设计而导出的起点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等方法对物流系统的基本服务能力进行修正,从而分析对客户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最终确定公司物流服务水平。它是物流服务持续改进的有效分析方法。

A. 物流设施数量的变化

B. 改变一个或多个工作周期

C. 改变安全存货政策 E. 变更供应商

2、企业物流战略的最基本的目标是()

A.便利销售 B.成本最小 C.投资最少 D.服务改善 E、减少库存

3、企业物流战略方案的基本类型有( )

A.总成本领先战略

B.标新立异战略

C.目标聚集战略

D.一体化战略

第四章

1、物流结点是通过以下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其主要功能有( )

A. 衔接功能

B. 管理功能

C. 信息功能

D.运输功能

2、物流结点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而更加受

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有的场合也称之为物流据点,对于特别执行中枢功能的又称之为( )。

A. 物流中枢

B. 物流枢纽

C. 物流结点

D.物流中心

E.配送中心

3、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的选择地区(或国家)到微观的设施具体地点的选择,为了以后对设施选址的评价,可将这些因素分为 ( ) 两大类。

A. 与产品成本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因素

B. 与成本因素无关的非成本因素

C. 自然地理环境

D. 社会环境

4、构建物流网络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A. 按经济区域建立网络

B. 以城市为中心布局

C. 要在商物分离的基础上形成网络

D. 同时设置物流信息网络

第五章

1、物流设施系统分析是物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是系统探索和综合的过程,具有开发设计和改造创新的双重功能,在物流系统分析时,主要考虑的外部因素有()。

A.产品与物料

B.物料数量

C.路线与流程

D.辅助与服务部门

E.时间标准

2、物流设施规划设计的原则是()。

A.减少不必要的作业

B.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

C.追求系统整体优化

D.重视人机因素,运用人机工程理论进行综合设计

E.从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反复迭代、并行设计

3、设施布置的物流分析基本方法有()

A.线图

B.多产品工艺过程图

C.从至表

D.物流相关表

4、物流结点是通过以下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其主要功能有( )

A. 运输功能

B. 管理功能

C. 信息功能

D. 衔接功能

第六章

1、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 ),并这三项内容的组合也就构成了搬运方法,。

A. 物料;

B. 移动设备与容器;

C. 移动路径;

D. 搬运管理人员;

2、哪几项内容是进行任何搬运分析的基础()。

A. 搬运的对象物料;

B. 移动所采用的搬运器具(搬运单元);

C. 移动的路径方向;

D. 搬运部门的管理人员;

三、判断题

第一章

1. 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与设计工作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阶段设计过程,内容上不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2.物流系统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六要素中,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

3、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与设计工作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阶段设计过程,内容上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4、物流系统规划属于物流项目的总体规划,是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而物流系统设计则属于项目初步设计的一部分内容。()

5、在企业供应链物流渠道上,物流据点与线路及其功能的组合就形成了物流系统模式。()

6、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新的构筑,企业的整个流程不必从进行“再造”。( )

7、国家一级的物流系统规划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以及综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和布局的规划。( )

8、物流系统六个流动要素中,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流量和流程;流体、流量、流速、流向和流程决定采用的载体的属性,载体对流向、流速、流量和流程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

9、物流系统化就是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与效益,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第二章

1、物流系统模式的表现形态是物流据点与线路的组合,其内在精髓是组合后的物流系统运行机制,物流系统模式的设计依据是企业物流系统的目的。( )

2、把企业物流作业职能剥离出来,第三方化,作为独立的事业部门,实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是物流机构的理想目标,发展物流子公司是企业物流组织变革的方向。()

3、物流分公司是根据商业与物流分离体制建立起来的,是站在整个企业的观点,以物流管理效率化和降低费用作为第一目标的。()

第四章

1、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功能相似,但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大,处理的对象为大批量、批次少、品种少的商品,物流中心是配送中心下游的概念。()

2. 物流渠道设计是对于产品流经成型网络的路径及其运作机制进行设计,渠道设计可以说是关于成型网络的运作规划,也可以说是物流系统模式的实施方案。( )

3、线路与接点相互关系、相对配置以及其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

4、物流结点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5、信息网络与产品流动的网络非常相似,都可以视为节点和链的集合。然而,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产品大多是沿分销渠道顺流而“下”(流向最终消费者),而信息流则多数是沿分销渠道逆流而“上”(流向原料产地)()。

第五章

1、因为生产或服务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因此必须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规划设计的始终。()

2、在以顾客及下游端通路需求为主的流通环境中,订单需求零星而多变化,Muther 的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强调以PQ分析为基本物量分析工具,是一种市场导向的规划分析理念。()

3、美国人Muther的SLP强调以EIQ分析为基本物量分析工具来进行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即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

4、一般SHA是根据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的顺序,所选定的加工设备规格尺寸,进行布置设计。而SLP则以布置设计为前提选择适当的搬运设备,以及确定搬运工艺。()

第七章

1、季节变动趋势分析是利用历史资料、过去的经验值,找出各种可能的变动趋势或周期性变化,为后续资料的分析做准备()

2、EIQ分析用于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分析,可以得出所需的物流设备,所需作业人员数、作业时间。()

3、订单量(EN)分析主要是了解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

4、所谓EIQ分析,即以物流配送中心的各种接受订货的单位来进行分析,对各种包装单位进行分析,以得知物流包装单位特性。()

5、订单量(EN)分析主要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以对拣货系统

进行规划。( )

第八章

1、由于仓库布置规划设计是要解决货物如何存、如何流的问题,因此仓库的建筑形式、面积计算及指标、一般技术要求、设备选择、叉车通道宽度等内容,是仓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六、计算题

试题1:

某企业有两个生产厂(P 1、P 2),分别生产A 、B 两种产品,供应三个目标市场(M 1、M 2、M 3),地理坐标如下图所示。各个点的运输总量及运输费率如下表所示。现欲设置一个中转仓库,A 、B 两种产品通过该仓库向三个市场供货。

20?

已知某工厂有ABCDE 五个车间,其“搬运距离从至表”如表1、“物流量从至表”如表2所示,“物流成本从至表”如表3所示,请进行F-D 分析,分析该工厂哪两个车间物流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该改进?

表2:物流强度从至表

表3:物流成本从至表

试题4:

请用加权法求最优布置方案?

评价因素及评分表

有上表,可以明显的发现,方案A得分最高为133,为3个初步方案中的

最优布置方案。

试题5:

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表1(物流起迄表)所示,表中的列为发出物流量的各作业单位,行为相应接受物料的各单位,表中的数字为各单位由始发点流向到达点的物流量。另已知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1.试对物流中心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绘制物流相关表?

2.若只考虑物流关系进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表1 单向物流从至表

注:()内数字为按物流量大小排序的顺序号

物流强度分析表

接近程度排序表

七.分析题 试题1:

某机械企业拟新建一工厂生产A 产品,A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2—3—4—5-6-7-8-9-10-11,根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项目设计部门确定两种工厂布置方案如图所示,试从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角度分析两种工厂布置方案,哪个方案好?为什么?并请简述工厂设施布置的原则? 八、综合题 试题1:

2. 试利用各从至表,绘制F-D 分析图,分析系统物流状态;

3. 以搬运工作量制作物流强度(F ·D )从至表,计算系统搬运总工作量(或总物流强度)S ; 4. 进行物流强度等级划分,并绘制物流相关表;等级划分标准如下表3:

表3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 方案1 方案2

1.1制作产品运量从至表

试题2:

已知某保税物流中心各作业部门的物流相关表如表1、非物流作业单位相关表如表2,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2:1,对物流与非物流相关密切程度等级值:A=4,E=3,I=2,O=1,U=0,X=-1,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所示。

1.试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关表,并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若已知部门Ⅴ为一生产企业进口有色金属材料仓库,现已知生产企业所需的有色金属材料平均储备天数为60天,年需求量为18000t,物流中心地面单位面积对有色金属材料平均承重能力为 2 t/m2,有色金属材料仓库面积利用率系数为0.6,生产企业有效工作日为360天,试计算进口有色金属材料仓库应建多大面积?

3.若已知保税物流中心各作业部门的面积比为:部门Ⅰ:部门Ⅱ:部门Ⅲ:部门Ⅳ:部门Ⅴ=1:4:3:1:1,试绘制保税物流中心的面积相关图?

表1 保税物流中心物流相关表

试题3:

某钢铁公司拟设立一分销物流中心,现有F1、F2、F3三个地址可供选择,现公司物流规划人员采用加权因素分析法对有F1、F2、F3三个方案进行选择求出最优选址方案。这里已通过领导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办法,得出各评价因素的权重数和等级,具体见表1所示。等级分数为:A-4,E-3,I-2,O-1。

表1 评价因素权重及等级

1.试问在可供选择的地点F1、F2、F3中,利用加权因素分析法选择其中哪一个地址为好?

2. 已知选址F1,分销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表2(物流起迄表)所示;选址F2、分销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表3所示;选址F3、分销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表4所示;表2、表3、表4中的列为发出物流量的各作业单位,行为相应接受物料的各单位,表中的数字为各单位由始发点流向到达点的物流量。另已知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5所示。(1)试对所选定地址的分销物流中心内部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绘制物流相关表?(2)若只考虑物流关系进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所选地址配送中心内部各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表2 F1地址的配送中心内部各作业单位单向物流从至表

表3 2地址的配送中心内部各作业单位单向物流从至表

3

某家电企业有两个生产分厂(P1、P2),

分别生产彩电、冰箱两种产品,供应三个目

标市场(M1、M2、M3),地理坐标如下图1所示。

各个点的运输总量及运输费率如下表1所

示。现欲设置一个分销物流中心,彩电、冰

箱两种产品通过该物流中心向三个市场客

户供货。

(1)请用重心法求出分销物流中心的

最优选址(只需求出初始选址即可)。

(2)计算初始选址点对应的运输总成

本。

(3)若已知有两个城市可以设立物流

中心,其地理数据座标为:甲城市

(X=5.6,Y=5.7);乙城市(X=7.9,Y=8.7),

试问选址定在那个城市比较好?

(4)已知如果选址甲城市该物流中心

将内部布置划分为A1 ——A 6 六个作业区域,各作业区域间可能物流发生的物流量及其对应的物流强度等级于表2;如果选址乙城市该物流中心将内部布置划分为A1 ——A 5 五个作业区域,各作业区域间可能物流发生的物流量及其对应的物流强度等级于表3。请绘制通过重心法计算所选最优地址的物流中心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区域平面布置图。

表1:各个点的运输总量及运输费率

表2: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间可能物流发生的物流量及其对应的物流强度等级

表3: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间可能物流发生的物流量及其对应的物流强度等级

物流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物流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状态:是 发布版次:1.0 日期:YYYY-MM-DD 编号: 变更记录 日期版本变更说明作者 初始版本2011-9-20 1.0 签字确认 系统模块对应章节对应部门负责人签字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明确说明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式,指导开发员进行编码。本说 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物流配送项目小组,(成员:郭志强,牟俊辰,李丁,贾敖博, 宋三思,雷坤林,朱强,宁志,范浩林) 1.2 范围 主要针对物流配送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提出了基本的范围,实施目标和功能等信息,供实施、开发等部门使用。

1.3 背景 本文以物流公司物流管理为背景,开发出了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 2 系统环境 2.1 操作系统 Server: Windows Server 2003/2008 2.2 数据库 开发使用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2.3 客户端 Client : IE7/8、Firefox 2、Opera 9 2.4 网络及硬件 数据中心可以放在公司机房,要求申请互联网 IP 地址。或者放在有关电信机房采用主机托管模式。网络中心数据服务器:P4 2.6、2G 内存以上,配 SQL SERVER 2008 网络中心应用服务器: P4 2.6、2G 内存 以上,配 Jrun4.0 中间件客户机:普通 PC,配:IE6 以上浏览器,网络连接 3 编程命名规范 3.1 概述 设计、开发人员应严格遵守此套开发规范和标准,并落实到自己的设计与代码程序中。命名规范将包括:编程命名规范,业务对象命名规范,数据库命名规范,Web 站点结构命名规范等。编码规范将包括:C#编程规范,第三方模块使用规范等。 本命名规范主要针对使用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3683308.html, 规范,即编程命名规范部分。

机械设计课程思考题和习题(适用教材:李建功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

机械设计课程思考题和习题(适用教材:李建功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 机械设计课程组

第一章机械设计总论 思考题 1-1 一部现代化的机器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1-2 开发一部新机器通常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3 作为一个设计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1-4 机械设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1-5 机械设计课程有哪些特点学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6 什么是失效什么是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哪些 1-7 什么是校核计算什么是设计计算 1-8 什么是名义载荷什么是计算载荷为什么要引入载荷系数 1-9 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那么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产生 1-10 什么是强度准则对于零件的整体强度,分别用应力和安全系数表示的强度条件各是什么 1-11 在计算许用应力时,如何选取极限应力 1-12 什么是表面接触强度和挤压强度这两种强度不足时,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失效 1-13 刚度准则、摩擦学准则以及振动稳定性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各是什么这些准则得不到满足时,可能的失效形式是什么 1-14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是否也可以提高零件的刚度 1-15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三化”“三化”有什么实际意义 1-16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设计机械零件时需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 思考题 2-1 什么是疲劳破坏疲劳断口有哪些特征 2-2 变应力有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2-2 什么是疲劳极限什么是疲劳寿命 2-4 什么是疲劳曲线什么是极限应力图用它们可以分别解决疲劳强度计算中的什么问题 2-5 什么是有限寿命设计什么是无限寿命设计如何确定两者的极限应力 2-6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σm-σa极限应力图应如何简化 2-7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否对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均有影响 2-8 如何根据几个特殊点绘出机械零件的σm-σa极限应力图 2-9 机械零件受恒幅循环应力时,可能的应力增长规律有哪几种如何确定每种规律下的极限应力点如何计算安全系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重点

系统一般具有4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目的性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复杂、动态性系统 3)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现象 4)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而发挥作用 5)物流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物流系统的构成 1)物流要素 物流要素是指人、财、物、设备、任务和信息这6个内部要素以及制度、法律、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等外部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包括了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两大部分。 (1)作业子系统:是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职能系统。 (2)信息子系统: 2)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以物流系统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物流系统划分为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1)社会物流系统:是指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又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训物质的调运系统等。 (2)企业物流系统:包括3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 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组成。 ②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简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③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 1)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物流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流,它具有流的5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组织功能、延伸功能3方面内容。 1)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满足物的位移及其服务的需要,是物流系统一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2)物流系统的组织功能 是一般物流系统都具有的功能,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也是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和组织管理环节。 3)物流系统的延伸功能 就是系统的增值服务部分。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3)降低成本的服务 (4)拓展空间的服务

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案

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案

钦州港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设计策划书 一、背景: 随着国家将北部湾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广西钦州港作为处于开放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现在钦州港口集团内部管理信息化还没有完成,外部业务信息化有待开发,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设立,物流信息化几乎没起步,缺乏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与统一的物流信息交换系统。资源浪费严重,极大地阻碍了港口经济的发展。 二、系统目标: 钦州港物流信息系统,该系统加强了各部门的关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整合地区资源与信息共享等优势。,并对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堆场管理等常用模块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使港口作业快速便捷,高效率。 三、系统主要功能: 1.实时性。保证实时完成大容量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系统的高性能,对业务提供并发处理支持。实现对作业现场和机械设备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对场地作业机械的实时调度,对生产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2.对数据的自动处理能力。实现码头运行数据的自动积累、存储、辅助分析及决策。实现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生产情况进行科学评价、预测,并对新的生产方案进行仿真。 3.信息共享。内部数据实现一次输入,多点共享,多点操作的信息共

享。无缝嵌入EDI数据处理,与海关、商检、船公司进行远程的EDI 数据交互,与港务集团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数据在物流链上下游的沟通。 4.可靠性。采用高可靠、高可用性技术以使系统能够保证高可靠性,尤其是保证关键业务的连续不断运作和非正常情况的可靠处理。 5.标准性。在码头业务标准化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标准化,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接口,以确保与其他系统对接。 四、系统模型:

机械设计第八章带传动思考题答案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 =2500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 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 1为 2900 ,松边拉力F 2 为 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 F 、、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 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8、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 1lim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ca 和小带轮转速n1 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多发生在小带轮上。 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 1与松边拉力F 2 的关系为 F 1 =F 2 e f。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d rnin ,这是因为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最大应力等于1+b1+ c ,它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14、皮带传动应设置在机械传动系统的高速级,否则容易产生打滑。 二、选择题

物流系统规划与计划

第1章 物流系统 1.简述“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通过这个全过程使这些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和存储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 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 2.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运输设施设备、装卸搬运 机械、包装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系统等。 3.简述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7个流动要素)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 4.简述物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运输——通过载体发挥作用,实现流体的空间位移并在满足服务目标的情况下降低运输费用。 储存——起缓冲、调节、平衡供需矛盾的作用,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是物品产生时间上的效益。 包装——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便于销售和物流作业。装卸搬运——衔接运输和储存环节 流通加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物流信息处理—— 5.物流系统有哪些类型?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系统:全社会的物流整体,伴随商业活动发生,与物流过 程和所有权的更迭相关 行业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 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生产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系统 生产物流系统 销售物流系统(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顾客服 务) 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系统 国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 电气系范与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目录 第一章 4.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设计要求: 1.熟悉、掌握物流系统设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2.根据个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分组完成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3.考核方式以百分制计,平时成绩30%,设计报告占70%。 三、设计内容: 1.配送中心选址:应用精确重心法、交叉中值法或其它方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2.总体布局设计: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已给资料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及平面布置图。 3.作业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行分析,

对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基于成本最优,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行合理规划。 四、设计资料: (一)客户资料: 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 表1 客户的位置坐标

城市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 3 6 9 12 15 18 图1 道路交通图 (二)配送中心资料: 1.公司业务: 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 2.配送中心外围规划: 配送中心库区总体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200米,宽72米。主体建筑物是高站台、大跨度的单层建筑物,为充分利用理货区上方的空间,配送中心局部为2层建筑物。站台高出道路1米,宽5米,长100米,可同时停靠20辆货车,上方装有悬挑的钢结构雨阳蓬。3.配送中心内部布局: 配送中心作业分区:

(电大本科)物流系统设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物流系统设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题 1.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有(ABCD) A.系统性原则 B. 经济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 社会效益原则 2.在物流管理组织中直线型组织是一种(B)的物流组织。 A.非正式 B.正式 C.参谋式 D.可以是正式也可以是非正式 3.下列选项中属于物流供给的特性的是(ABC)。 A.完整性 B.节约性 C.网络性 D.派生性 4.差别化低成本化物流战略最适合(C)类型的物流企业。 A.综合型企业 B.机能结合型企业 C.小型企业 D.运输型企业 5.绿色物流战略属于(D)。 A.物流配送战略 B.物流经营战略 C.物流职能战略 D.物流系统战略 二、简答题 1.请简述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 (1).调查分析 (2).需求预测 (3).设计方案 (4).设计评价 (5).具体实施 (6).绩效评估 2.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一般可归为哪三种组织结构形态,各种形态下物流管理活动的特点有哪些?(1).直线型组织,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正式的组织结构,物流管理职能与其他部门的主体职能处于并列的地位,物流管理对所有的物流活动负责。 (2).参谋型组织,是一种按职能不同设定的组织形式,物流管理者起到一个参谋的作用,负责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 (3).运用型组织,主要目标是对不同的物流活动实施控制,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一致,属于一种非正式物流组织。 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靠合作的方式来达成负责物流活动的人员之间的协调,或是外聘专家对本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规划调整,推进企业物流合理化。 3.由于地域、行业及市场需求的不同,企业在生产模式、经营战略、管理体制、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如何根据企业现有条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物流战略实施途径? (1).改良式发展模式 暂时没有条件进行企业流程再造,而且无力进行大规模的物流技术革新时,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物流不合理的状况进行局部改良。 (2).渐进式发展模式 现代企业对物流的要求是系统整合与服务水平高,在基础条件较好但企业财力、技术、人员等方面尚有欠缺的时候,物流现代化进程可分阶段进行。例如,物流系统再造可伴随企业重组或流程再造进行,先上MRP,MRPⅡ,ERP,然后走向集成供应链的管理模式,逐步发展完善。 (3).跨越式发展模式 企业可以从物流结构体系、管理模式、技术装备、信息交互处理以及销售方式五个方面考虑。例如,这些跨越可能包括由职能型结构直接到现代事业部结构体系的跨越;从传统管理模式到供应跨越;由一般的技术装备到自动化的跨越;由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到网络化信息系统的跨越;由传统的销售方式到电子商务的跨越等。 四、应用分析题 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莫而斯公司的物流战略体现在哪些方面?

物流系统设计

情景五物流系统设计情境5:流程诊断与优化

本单元包含教材中的所学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已掌握内容能进行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设计、功能模块的选择、物流设备设施的选择及人员配备、主要单证的填写及处理、信息系统的选型等。 学生学习本节的知识目标有: 1.掌握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对物流流程的分析能力; 3.不同物流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4.不同岗位人员的各自职能; 5.对流程图基本符号的使用及主要单据的使用; 6.各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7.设备设施选择的原则。 教学方式 1、项目驱动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4、校外参观 5、多媒体影视资料演示 教学资源推荐 本单元的教学资源有:

(1)孙秋菊等编《物流管理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秋平等编《物流管理基础》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网页: (4)山东英才学院物流管理实训中心 (5) 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目标 1、能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各过程的流程进行简单设计; 2、能够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架构; 3、能够根据流程的设计,选择出合理的功能模块; 4、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选择相应的物流设备设施并能够进行人员的合理配 备,并进行一定的单证填写及处理; 5、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选择相应的信息系统; 6、能够对所设计的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价。 第二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原则要求 1、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要求; 3、各功能模块在组织流程中的作用; 4、物流设备设施选择及人员配备的原则; 5、物流流程中所用到的主要单据; 6、信息系统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7、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对物流系统设计的作用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定义和作用。 第三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内容

最新机械设计思考题答案汇总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 答案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参考答案 (此为自行整理的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篇 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p1(课本,下同) 答: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2.机械零件分哪两大类? 答:通用零件,专用零件。 3.什么叫部件?(摘自百度文库) 为完成共同任务而结合起来的一组零件成为部件,是装配的单元,eg.滚动轴承、联轴器 4.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p3 答: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 5.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那些?p10-11 答: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什麽?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是什麽?p11-14 答: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设计时对零件进行计算所依据的准则;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是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最基本的准则是强度准则) 7.什麽叫静应力、变应力和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那三种形式?

静应力:应力幅等于零的应力(p24);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或变化较缓慢的应力。其作用下零件可能产生静断裂或过大的塑性变形,即应按静强度进行计算。(百度文库) 变应力: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的应力。它可以是由变载荷引起的,也可能因静载荷产生的(如电动机重量给梁带来的弯曲应力)。变应力作用的零件主要发生疲劳失效。(百度文库) 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始终不变。(百度文库) (不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呈周期性变化。) 稳定循环变应力:单向稳定变应力,单向不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三种形式。 8.什麽是疲劳极限?何为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和无限寿命疲劳阶段? 疲劳极限: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百度百科)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在σ-N曲线上,试件经过一定次数的交变应力作用后总会发生疲劳破坏的范围,即CD段; 无限寿命疲劳阶段:在σ-N曲线上,作用的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小于持久疲劳极限(即D点的应力),无论应力变化多少次,材料都不会破坏的范围,即D点以后的线段。P23 9.表示变应力的基本参数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是什麽?(课件) (1) 最大应力:σmax (2) 最小应力:σmin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情景五物流系统设计情境5:流程诊断与优化

本单元包含教材中的所学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已掌握内容能进行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设计、功能模块的选择、物流设备设施的选择及人员配备、主要单证的填写及处理、信息系统的选型等。 学生学习本节的知识目标有: 1.掌握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对物流流程的分析能力; 3.不同物流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4.不同岗位人员的各自职能; 5.对流程图基本符号的使用及主要单据的使用; 6.各种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7.设备设施选择的原则。 教学方式 1、项目驱动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4、校外参观 5、多媒体影视资料演示 教学资源推荐 本单元的教学资源有:

(1)孙秋菊等编《物流管理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秋平等编《物流管理基础》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网页: (4)山东英才学院物流管理实训中心 (5) 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目标 1、能够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各过程的流程进行简单设计; 2、能够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架构; 3、能够根据流程的设计,选择出合理的功能模块; 4、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选择相应的物流设备设施并能够进行人员的合理配备, 并进行一定的单证填写及处理; 5、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选择相应的信息系统; 6、能够对所设计的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价。 第二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原则要求 1、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流程设计的原则; 2、根据流程,设计组织架构的要求; 3、各功能模块在组织流程中的作用; 4、物流设备设施选择及人员配备的原则; 5、物流流程中所用到的主要单据; 6、信息系统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7、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对物流系统设计的作用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定义和作用。 第三部分物流的流程设计内容 物流各功能模块: 一仓储 (一).储存的意义和功能 库在物流体系中是唯一的静态环节,也有人称之为“时速为零的运输”,储存相当于物流体系的一个节点。在这里,物质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的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时间上的效益(如时令上的差值等)。储存功能相对于物流体系来说,既有缓冲调节的作用,也有增值与增效的功能。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濮良贵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p45 习题答案 3-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MPa 1801=-σ,取循环基数60105?=N , 9=m ,试求循环次数 N 分别为7 000、25 000、620 000次时的有限寿 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MPa 6.37310 710 5180936 9 10111 =???==--N N σσN MPa 3.324105.210 51809469 20112=???==--N N σσN MPa 0.22710 2.610 51809569 30113=???==--N N σσN 3-2已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MPa 260=s σ,MPa 1701=-σ,2.0=σΦ,试绘制此 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寿命曲线。 [解] )170,0('A )0,260(C 0 012σσσΦσ -=-Θ σ Φσσ+=∴-1210 MPa 33.2832 .01170 21210=+?=+= ∴-σΦσσ 得)233.283,233.283(D ',即)67.141,67.141(D ' 根据点)170,0('A ,)0,260(C ,)67.141,67.141(D '按比例绘制该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下图所示

3-4 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 =72mm ,d =62mm ,r =3mm 。如用题3-2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σB =420MPa ,精车,弯曲,βq =1,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等寿命疲劳曲线。 [解] 因2.145 54==d D ,067.045 3 == d r ,查附表3-2,插值得88.1=ασ,查附 图3-1得78.0≈σq ,将所查值代入公式,即 ()()69.1188.178.0111k =-?+=-α+=σσσq 查附图3-2,得75.0=σε;按精车加工工艺,查附图3-4,得91.0=σβ,已知1=q β,则 35.21 1191.0175.069.1111k =???? ??-+=? ??? ??-+=q σσσσββεK ( )()()35.267.141,67.141,0,260,35 .2170 ,0D C A ∴ 根据()()()29.60,67.141,0,260,34.72,0D C A 按比例绘出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如下图 3-5 如题3-4中危险截面上的平均应力MPa 20m =σ,应力幅MPa 20a =σ,试分别按①C r =②C σ=m ,求出该截面的计算安全系数ca S 。 [解] 由题3-4可知35.2,2.0MPa,260MPa,170s 1-====σσK Φσσ

物流系统设计习题

1.什么是物流,物流有什么作用? 物流----是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作用:物流涉及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货物处置和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2.物流活动有几种基本类型,各类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物流活动可分为: 1)社会物流-常指流通领域发生的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2)行业物流---在一个行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活动。企业物流---在一个企业的范围内,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发生的物流称为企业物流。根据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从水平的方向上可以将企业物流活动划分为: 1)供应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流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主要可以分为: 1)管理层2)控制层3)作业层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活动可以划分为 1)地区物流;2)国内物流-国家或相当于国家的拥有自己的领土领领空权力的政治经济实体,所制定的各项计划、法令和政策都应该是为其自身的整体利益服务的。3)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家(或地区)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三、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根据物流活动在企业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作用,物流活动可以划分为: 1)供应物流---指企业生产所需的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料运输,也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2)生产物流---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3)销售物流(分销物流)----是伴随销售而进行的物流活动。 4)回收物流---是对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进行回收发生的物流活动。5)废弃物流---是指企业对排放的无用物(如污水、废气、垃圾等)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3.物流有哪几个环节,各种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各种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的主要方式有以下5种。 1. 铁路运输-它是陆地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由于其货车在固定轨道线路上行驶,可以自成系统不受其它运输条件影响。优点 (1) 速度快,不受气候影响;(2) 运输单位大,运输量大;(3) 长距离运费低;(4) 对环境污染小。缺点:(1) 缺乏机动性(2) 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常常需要与汽车进 行转运,增加了搬运次数(3) 投资大(4) 货物损失大。2.汽车运输-它是最普及的一种运输方式。其最大优点是空间和时间方面具有充分的自由性,不受路线和停车站的约束,只要没有特别的障碍(如壕沟、过窄的通道等),汽车都可以到达。优点:(1) 可以实行从发货人到受货人之间的门对门直 达运输。(2) 货物包装可以简化,货物损伤、丢失和误送的可能性很小。(3) 购置汽车费用有限,投资小。(4) 机动性强。缺点:(1) 运输单位小; (2) 动力费和劳务费较高;(3) 废气、噪音污染环境 3.船舶运输(水运)有海运和内河航运两种。优点: (1) 运输量大;(2) 远距离的运输价格便宜。(3) 可以运送超大型和重量大的货物。缺点:(1) 速度比较慢,航行周期长。海上运输有时以几个月为周期(2) 易受天气影响,航期不能保证;(3) 投资大;(4) 运输风险大。 4.航空运输优点:(1)速度快;(1) 空运输的费用高;(2) 离机场距离比较远的地方利用价值不大。 5.管道运输-自来水和城市的煤气的输配送是和人们生活最为密 切相关的管道运输。优点: (1) 基本没有运动部件,维修费便宜;(2) 连续不断地输送大量物资; (3) 运输费用低。(4) 占用土地较少。(5) 具有安全、事故少、公害少。缺点:在输送地点和输送对象方面具有局限性。适用场合:一般适用于气体、液体。如天然气、石油等。但是也发展到粉粒体的近距离输送,如粮食、矿粉等。随着技术的进步,输送对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4.保管有什么功能,仓库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 仓储(保管)的作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仓储在企业物流中的作用具体有7个方面。(1) 调节供应和需求;(2) 储存保管质量决定库存物资的质量;(3) 连接各个物流环节的纽带;(4) 流通活动的调节阀(5) 降低运输成本;(6) 进行产品整和;(7) 支持企业的销售。 仓库: 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或场所称为仓库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对仓库的最基本的要求:(1) 仓库有一定容量;(2) 保证物品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2.调节供需的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物流中心的功能5、防范风险功能 5.什么是配送,它有哪些特征?

机械设计思考题答题要点

第1章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概要 思考题: 1.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确定许用应力时,极限应力要根据零件的材料性质和应力种类选 定,试区分金属材料的几种极限应力:σB (τB )、σS (τS )、σ-1(τ-1)、σ0(τ0)、σr (τr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工作情况? 对于脆性材料,在静应力作用下→ 脆性断裂→σlim (τlim )=σB (τB ) 对于塑性材料,在静应力作用下→ 塑性变形→σlim (τlim )=σS (τS ) 对于塑性材料 ,在对称循环变应力作用下→ 疲劳断裂→σ(τ)=σ(τ) 3 第2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思考题: 1. 什么叫疲劳曲线?绘制疲劳曲线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划分有限寿命区和无限寿命区? σ—N 疲劳曲线——应力循环特性r 一定时,材料的疲劳极限σrN (τrN )与应力循环次数N 之间关系的曲线。 绘制疲劳曲线的根据是:σrN (τrN )和N N 在104 ——N D 之间为有限寿命区;N 超过N D 为无限寿命区 2. 采用有限寿命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计算有限寿命下零件材料的疲劳极限? 有色金属和高强度合金钢无无限寿命区。 3. 绘制疲劳极限应力线图(σm —σa )的根据是什么?简化的极限应力线图(σm —σa ) 是由哪些实验数据绘制而成的? 以σm 为横坐标、σa 为纵坐标,即可得材料在不同应力循环特性r 下的σm —σa 的关 系曲线。 个参数,但其中只有两个参数是独立的。 r = -1 对称循环应力 r =0 脉动循环应力 r =1静应力 r = -1对称循环应力 r =0脉动循环应力r =1静应力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附答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活动或功能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4、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以及分销物流。 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 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BCE A、整体性 B、智能性 C、可分性 D、目的性 E、多目标性 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C个阶段。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 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 3、随着ABCD 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 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 A、MRP B、DRP C、看板制 D、JIT E、GIS 4、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BCD 几大领域。 A、采购 B、生产 C、流通 D、消费 5、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

一、填空题 1、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转化)、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2、物流系统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4、物流系统运作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接口无缝化原理。 5、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 A、运输、 B、存储、 C、装卸、 D、包装、E流通加工 2、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AB A、点 B、线 C、面 3、 A 是指物流系统所需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 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制定的。 A、多边治理 B、三边治理 C、双边治理 D、单边治理 E、四边治理 4、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节点所具备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 以下几类。ABC A、单一功能点 B、复合功能点 C、枢纽点 D、交叉点 E、双向点 5、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 A、要素一体化 B、建立战略联盟 C、资源共享 D、市场化 E、分散组 合

物流系统作业

一、填空题 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运输)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备)、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根据物流活动范围,可将物流系统分为:企业物流系统、地方公共事业物流系统、(企业集团物流系统)、行业物流系统、地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 3、从“流”的角度,任何一个具体的物流业务可以分解为(流体)、(载体)、流量、流向和流程五个要素。 4、物流系统的(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流量和流程,(载体)对流向、流量、流程有制约作用。 5、物流系统载体的变换、流向的变更、流量的分解与(合并)、流程的调整时,目的是降低(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6、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 7、物流系统的下级系统的服务目标由(上级系统的)服务目标决定。 二、简述下面各小题 1、物流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冲突有那些形式?如何解决这些冲突? 答:(1)要素之间的目标冲突 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些要素独立存在时的目标存在相互冲突。 单独运输角度和降低运输成本角度、单独储存角度和降低存储成本角度冲突。单独运输角度和降低运输成本角度、单独包装角度和降低包装成本角度冲突。(2)要素内部的目标冲突 物流系统的要素可作为系统来分析。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运输功能、储存功能、包装功能等要素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如将物流系统内部功能要素之间的目标冲突应用于任何一个功能要素的话—物流系统要素内部也存在着类似的目标冲突。 (3)要素外部的目标冲突 物流系统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环境中其他系统都与物流系统一样有着特定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物流系统以这种方式同环境中其他系统发生联系。 物流管理部,从公司利益的高度进行协调和权衡。 制造企业:供应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并列,各自有目标 结论: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目标冲突不能在要素这个层次得到协调,必须在比要素高一个层次的系统才能解决。 2)要素产权冲突 一条供应链上的物流系统由不同的产权组织同完成。物流基础设施(载体)的产权的多样性与物流系 统希望的载体产权的统一性产生矛盾。 3)要素运作冲突

物流有限公司物流系统设计

目录 目录 (1) 一、背景 (2) 二、物流信息系统:逼出来的自我开发能力 (7) 三、用什么来支持定价? (10) 四、呼叫中心--演绎”全程掌控”新理念 (11) 五、运费如此就上升了20% (13) 六、集思广益的P分公司共同配送 (19) 七、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物流系统集成 (21) 八、花城分公司路在何方 (23) 九、这次投标有把握吗? (27) 十、A经理的担忧--仓储设计 (32) 十一、主动的持续补货 (47) 十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9) 十三、仓库选址 (51) 十四、配送增值服务 (53) 十五、南京--杭州对流运输 (55) 十六、要么扭亏,要么下课 (65) 十七、铜川J客户的经营分析报告 (69) 十八、W公司RDC到底应该设立多少个? (73) 十九、安得物流应该如何转型? (83)

尾声 (90) 附件1 客户类型对比表 (91) 附件2 分公司对比表 (92) 一、背景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进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而进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进展。然而总体来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时期,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进展专门快,大大小小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应运而生。安得物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员,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了。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变化、市场环境在变化、客户需求在变化,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力求引领中国现代物流进展的安得物流公司的战略目标也在不断提升,安得人一直以市场为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革,追求卓越。 安得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1月,系国内最早开展现代物流集成化治理、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其隶属于美的集团,同时也对外提供物流服务。六年的快速

机械设计基础思考题

思考题(第10-17章): 第10章联接 1 用于连接的螺纹一般是何种螺纹?用于传动一般有哪些? 2 什么是粗牙螺纹、细牙螺纹? 3 螺纹联接基本类型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螺纹联接预紧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对重要联接要控制预紧力? 5、为什么螺纹联接常需要防松?其防松原理有哪些? 6、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什么情况下宜采用铰制孔用螺栓? 7、普通紧螺栓联接中的螺栓危险截面上都有什么应力存在?强度计算公式中1.3的含义是什么? 8、常用的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9、普通螺栓紧联接的强度条件是什么? 10、平键联接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场合? 11 .平键联接有哪些失效形式?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应怎样进行强度校核? 12. 采用两个平键时,一般怎样布置,承载力能否按单键的2倍来计算? 13 . 导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应对联接进行哪方面的计算? 14.如何选取普通平键的尺寸b×h×L? 它的公称长度L与工作长度l、轮毂长度间有什 么关系? 15. 平键和楔键的工作面都是键的两侧面,对否? 16 、销的作用是什么?举出几种常见的销。 第11章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失效的原因是什么? 2、开式传动与闭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3、齿面点蚀首先发生在什么部位?为什么? 4、轮齿折断有几种? 5、什么叫软齿面齿轮、硬齿面齿轮?为什么一对软齿面齿轮的大小齿轮硬度有一定差值? 7、总结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的特点和规律。 8、试述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公式中各项参数的名称及意义;在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若大小齿轮的许用应力不相等,应代入哪个值计算? 9、试述直齿圆柱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中各项参数的名称及意义。

南开17春学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

南开17春学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答案17秋 一、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结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结点所具备的功能可分为几类:单一功能点、复合功能点、枢纽点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是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在结构上的划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配送中心选址主要应考虑以下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物流战略目标是物流战略规划中各项策略制定的基本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垂直一体化物流以效益为管理导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仓储和拣货区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两个核心作业区域,其作业能力的大小体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能力。仓储区的容量是维持一定时期(厂商送货期间)内的出货量需求,须考虑出货量和出货特性;拣货区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主要考虑品项数和作业面;拣货区的规划一般包含当日的出货量,当拣货区货品不足时由仓储区补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实施策略是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生产领域的运输系统一般是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因而称之为厂内运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物流战略包括三大目标:成本最小、投资最少、服务改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及分销物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1. 陆桥运输从形式上看,是海-陆-海的连贯运输,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2. 物流战略优势指某个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有利优势和地位,是其相对于其他物流企业的优势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EIQ分析方法以量化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平均值法、最大最小值法、总数法、柏拉图分析法、次数分析法、ABC分析法、交叉分析、订单数量(EQ)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订单品项数(EN)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以及IQ与IK交叉分析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协同效应是指若干要素的有效组合、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比各个因素的单独作用产生更大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物流网络的规划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空间和时间。在时间规划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客户得到产品的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传统习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