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汽车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汽车项目

我国汽车产销量近几年一直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且逐年增长,同时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较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美国千人保有量达797辆,日本达591辆,德国达572辆,英国达519辆,而中国千人保有量为140辆。汽车保有量与人均GDP高度相关,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美元兑换人民币平均汇率6.7518计算,201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8,836美元。未来数年内,在内外部环境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从而拉动汽车行业的需求持续增加、设计外包业务增加,进一步促进我国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发展。

(二)项目选址

xxx开发区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0473.56平方米(折合约60.6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7.43%,建筑容积率1.1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5.1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0473.5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3243.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354.0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457.7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645.3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5345.58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324231.65千瓦时,折合162.7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6558.61立方米,折合3.12吨标准煤。

3、“汽车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24231.65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6558.6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65.87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9.5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5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x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3695.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21.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18%;流动资金3673.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82%。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402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678.68万元,税

金及附加300.01万元,利润总额8344.32万元,利税总额9795.27万元,

税后净利润6258.2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37.0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60.93%,投资利税率71.52%,投资回报率45.70%,全部投资回收期

3.69年,提供就业职位690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

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开发区

及xxx开发区汽车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开发

区汽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

推动意义。

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汽车项目”,本期工程项

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9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537.03万元,可以促进xxx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60.93%,投资利税率71.52%,全部投资回

报率45.70%,全部投资回收期3.6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69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试点推广企业用水等核定和确权,完善用水、排污权的等级、抵押、

流转等配套制度。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治

理主体责任,推动污染治理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物减排。加大节能减排宣

传和执法力度。

“十三五”时期,我省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

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制造业创新

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为突破点,突出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主动减量,扬长避短、

精准施策,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拉长产业价值链,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制造业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进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境、发达国

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的两难局面。在这一“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2025》出台,

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

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

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30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2、可以预计,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这些顺应经济

转型需要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动力。

二、必要性分析

1、经济增速换挡,客观上是由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改变,集中反映在市场需求约束增强和成本水平提高。这些变化正在推动中

国经济从一个做得快、做得多向做得好、做得优、做得省这样一个新模式

转变,这就形成了市场根据新的标准重新选择企业的活动。从企业来看,

面对的市场竞争比过去激烈了,要取得订单比过去变得不容易了,成本压

力也不断加大了,企业必须努力从过去的标准转向现在的标准,必须从低

水平、低成本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这样一个转变对于企业来说难

度是非常大的,必然会引起兼并重组和一些低水平生产能力的退出,进而

会引起与之关联的金融资产和债务链条的复杂调整。企业退出会约束就业

和收入,进而约束消费需求;金融坏账会影响到贷款能力,也会引起谨慎

发放贷款心理的增强,进而约束投资需求。如果形成企业退出-就业压力加

大-金融坏账增加-消费、投资需求收缩-企业订单减少、退出企业增加的循环,则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持续下行态势。这表明转型升级可能引起结构性

震荡,产生经济下行压力。此外房地产开始进入转型调整期,引起了房地

产投资增速下降,更为直接地形成了经济下行压力。这些因素使经济增长

持续存在下行压力,转型升级也面临多方面风险。

2、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总书记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

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经济格局

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

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因此,推动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三、市场分析

(1)我国汽车工业行业发展概况

①我国汽车工业市场持续稳步发展

2016年我国汽车产量达2,812万辆,同比增长14.78%,汽车销量达

2,803万辆,同比增长13.99%。2017年中国市场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2

万辆和2,912万辆,同比增长3.20%和3.89%,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以上。2018年中国市场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1万辆和2,808万辆,同比下降

4.17%和3.57%。从2007年至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1,893万辆,复

合增长率10.94%,汽车销量增长1,929万辆,复合增长率11.14%。

我国汽车产销量近几年一直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且逐年增长,同时

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较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美

国千人保有量达797辆,日本达591辆,德国达572辆,英国达519辆,

而中国千人保有量为140辆。汽车保有量与人均GDP高度相关,2017年国

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美元兑换人民

币平均汇率6.7518计算,201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8,836美元。未来数年内,在内外部环境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从而

拉动汽车行业的需求持续增加、设计外包业务增加,进一步促进我国独立

汽车设计公司发展。

②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

在能源与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应对节能减排的需要,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经过多年的努力,200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有了实质性发展。为指导新能源汽车健康、快速地发展,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为1.75万辆,销量为1.76万辆;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7.05万辆和125.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2%和61.74%;2013年至2018年产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35.61%和134.81%。

③自主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在发展过

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自主品牌企业。

在这些企业的努力下,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竞争力逐渐提升,市场份额也逐

年提高。

2018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范围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近千万辆,共销售997.9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09%。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

系乘用车分别销售508.05万辆、444.63万辆、247.79万辆、1,118.05万

辆和30.7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1.43%、18.75%、10.45%、

4.98%和1.29%。

作为国内独立汽车设计公司最主要的客户,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壮大

为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独立汽车设计公司提升了设计质量,简化了设计流程,加快了设计速度,独立汽车设计公司的技术能力有了全面提升,得到了自主品牌企业的

认可。随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新车型的开发需求加大,合作业务会持续增加,国内独立汽车设计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第三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

同时,积极实施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技术改造

和产品升级换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将以全国性的

销售网络、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客户双

赢的经营方针,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相关行业领军企

业之一。

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

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

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鉴于

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

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

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88.23万元,同比增长8.12%(2148.12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汽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4653.2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24%。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397.4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5.98万元,增长率28.40%;实现净利润5548.1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3.74万元,增长率21.8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四章建设规划分析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汽车,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34023.00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40473.56平方米(折合约60.68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40473.5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0.68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47354.0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457.76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47354.07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3451.95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5345.58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13695.33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34023.00万元。

第五章项目选址方案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xxx开发区。

未来园区将依托自身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集群、民生产业集群以及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构成的“1+3+1”的现代产业体系,预计到2020年,园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成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千亿级特色园区。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项目周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项目产品需求空间,与此同时,项目建设地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项目已经列入当地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地发展规划,符合地区规划要求。

二、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7.43%,建筑容积率1.17,建设区域

绿化覆盖率5.5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5.16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四、节约用地措施

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

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五、总图布置方案

1、达到工艺流程(经营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

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

修最方便”的要求。

2、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

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

场内供水采用生活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生产补给水系统,消防

供水系统在场区内形成供水管网。

3、项目建设地内规划的排水方案采用分流制,并已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完全能够保证全场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及时排出。

车间电缆进户处要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00欧姆,其他特殊

设备的工作接地电阻应按满足相应设备的接地电阻要求。

4、该项目由于需要考虑项目产品所涉及的原辅材料和成品的运输,运

输需求量较大,初步考虑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场

外运输全部采用汽车运输、外部运力为主。

项目承办单位设计提供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系统配置的详细清单及安装、

辅助材料待确定系统成套供货商后,按技术要求由成套厂商提供;系统应

由资信地位可靠、具有相关资质、有一定业绩、服务良好、具有现场安装

调试、开车运行经验、能做到“交钥匙”工程的成套厂商配套供货,并应

对项目承办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六、选址综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