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众文化现状的批判

当下大众文化现状的批判
当下大众文化现状的批判

1.大众文化的描述与透析

在前工业社会,民众也拥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被称为“民

间文化”。普通民众享受着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娱乐方式。然而,我

们所讨论的大众文化却与这种乡俗的或市井的文化不同,尽管它

同样是通俗的,但从世界范围看,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文化时期,

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对于“大众文化”,究竟是由Popular culture还

是由Mass culture译来,应当如何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理论上

并无统一的说法。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基本上是约定俗成的,有着相当固定的含义

和用法。这种含义和用法,只有在全面考察大众文化发展的脉络

和具体内容后才会真正明确。

口中国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近2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也展示

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当人们从“文

化大革命”的梦魇中走出,开始重新认识世界时,发现了自己对于

精神产品的渴求。文化的大众化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最初的几年

里,由于当时的主流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以及原有思维

方式的惯性,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美学意义上,文化产品都体

现出中国传统中固有的时代感、历史感、责任感,以及知识分子的

救世情怀,主旋律也得到了大力弘扬。从8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

艺术作品在内容、风格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并由此导

致了其功能上的一次大转折。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逐渐进人大

众的文化消费领域,流行音乐与卡拉0 K、通俗小说、热门影视剧、

成人漫画、时装表演、广告艺术等充斥文化市场。人们从文化产品

中所得到的收获,主要地不再是美的享受,而是身体的放松或放

纵,是感官的刺激、情绪的排遣与宣泄。与此同时,创造、风格、艺

术被策划、工艺、炒作所替代。从此,中国文化从文化的大众化走

向了大众文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史诗的世纪末,侃爷、丑角

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

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各路‘明星’充斥电影、电

视、广告等传播媒介……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

儿’。它世俗化了,生活化了,享乐化了。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

一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①在这种文化中,文化的政治功

能、认知功能、教化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得到了不适当的抑制,而

其感官的刺激功能、游戏娱乐功能却得到了强化,快乐成了凌驾于

一切之上的文化标准。

从流行小说的变迁历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大众文化

①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

究》19舛年第5期。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的发展轨迹。在80年代,出于对以往过度宣传政治内容的厌倦与

逆反,以及对已经久违了的远离政治的情感生活的向往,人们争相

阅读那些表现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和大智大勇、刀光

剑影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这类书籍往往远离现实生活,基本上

属于娱乐消遣性作品;到了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知识

分子身陷文化困境,小说创作也出现了趋利的倾向。迎合大众的

消费口味,成了写作的一个价值取向。文学作品开始媚俗趋众,大

众化便被引向了世俗化。

在2000年的中国图书市场上,“新新人类文学”的作品可谓名

噪一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卫慧所著《上海宝贝》和棉棉的

《糖》,其作者也被称作“文学新人类”。事实上,“新新人类文学”正

是大众文化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典型。这些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个人化写作”,作品中刻意地暴露私生活,描绘人在表露感官欲

望、提供新奇刺激、追求物质享受中的“叛逆性”,并表现出人在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的空虚、冷漠、颓废和浮躁心理。其所描绘的

人物大多属于城市中的“边缘人”角色,场景则以酒吧、旅馆、舞厅

以及更具现代色彩的电脑操作问为主,酗酒、吸毒、做爱、人际冲突

等成了主要的故事情节。由于这类作品的文本以其过度的铺陈,

更多地呈现了现实生活的生动性,更细腻地表现了人的内心世界

的纷繁复杂;由于其怪异但极富想象力的比喻与叙述句式所致的

陌生化的审美效果,由于其所描述的故事情节的新奇性,这些作品

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一时间盗版不断,伪作叠出,在大学生中也产

生了很大的反响。

然而,在充分地领略了“新新人类文学”的新奇性后,我们还看

到了它背后所隐藏的消极性:其中所描绘的生动、新奇的生活场

景、生活情节,已经成了部分大学生效仿的对象。这说明,这些作

品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这些人精神层面的颓靡与堕落,感受到她

(他)们对理性的绝对否定,对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精神的排斥与反叛,以及对欲望的疯狂追求与恣意满足,使人们听到了与高昂时

代发展的不和谐音调”,①而且已经对读者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

负面影响。

口大众文化的性质

学术界从以下三个视角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思考,有助于我们

加深对大众文化性质的理解:其一,在“雅俗之辩”视角上,以精英

文化为代表的批评标准,从精神性质上将文化划分为高低雅俗两

个层次,大众文化被认为在表现形式上有创意、有灵气,对精英文

化有启发和助益,但在内容或品位上则不是苍白平淡,就是粗俗低

劣。尽管大众文化在地位迅速提高的同时,也与精英文化有着“上

升”与“下沉”两种互动,也逐渐能被平等地相待,但社会对文化产

品的“雅俗共赏”、“共创经典”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精英标准,将大

众文化认定为“低”“俗”文化,仍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倾向。其

二,“两种文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地深

化。这种理论认为,真正的大众文化是不存在的,大众文化也是社

会中心权威的、主体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三,从大众对文化的接

受看,大众文化担当了“语义的游击队”的角色。作为一种“民间策

略”,它“与社会的权力中心既不处于完全的合作关系之中,也不构

成正面的、激烈的冲突,而是一种全民参与、以展示自身活力和创

造力为目的、体现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丰富的文化活动”。②

需要强调的是,大众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并不存在本质上

的高下之分,并不是天生就处于卑下的地位,它植根于人们的日常

生活之中;它所具有的通俗性、大众性表明,它能适应现代社会人

们的精神需要。同时,大众文化也在日益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在与精英文化的互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品位,使内容、形式

上都开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将健康深刻的思想、优美和谐的艺

术寓于其中。现在,还根本无法给大众文化的未来走向下一个明

确的结论,因此,对大众文化的性质的前述理解也只是根据现状所

作的一家之说。

口大众文化的价值倾向系统

就文化产品对人们的人格、精神产生影响而言,文化的核心就

是价值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大众文化正是通过其全

新的价值取向发挥巨大影响的,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主要是通

过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倾向实现的。

大众文化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心态,更是一种观念体

系。在大众文化的价值倾向系统中,内含两个子系统:一是文化的

社会功能的价值倾向系统,也即大众文化对文化本身的价值的认

识与体现,或日“大众文化有何价值”的问题;二是大众文化的内容

中包含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倾向所构成的价值倾向系统,它主要反

映在文化的“语境”中,因为词语是价值的居所。从前一系统看,大

众文化是为实现其自身的消费价值而存在,而不是以对大众进行

文化影响为宗旨的,其制作的格式化、机械化和数量上不断膨胀,

明确地昭显了这一点。从后一系统看,大众文化携带着多元的价

值观念走向大众,使整个社会原有的价值系统陷入了混乱:空洞的

说教固然依其必然性在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饱含革命理想与激

情的革命浪漫主义与描绘火热的现实生活的革命现实主义也Et渐

退出了人们的文化视野;真、善、美、爱、神圣等一系列包含价值取

向的词汇更多地被赋予了世俗的、低层次的含义。大众文化的整

个价值倾向是不明确、不确定的,既有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的影

响,也有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还有“价值中立”的态度和对现

有各种价值观念的颠覆,甚至还有提出要在根本上反价值,取消一

切价值。芜杂的多元价值观构成了所谓价值倾向“系统”,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之后,其影响和作用也就是杂乱无章的了。这显然

与先进文化所追求的“多元而有序”的状态相去甚远。也许正基于

此,周伦佑指出:“所有的困惑都是价值的困惑,一个时代或一种文

化出现的危机都是价值危机。”①

在价值倾向问题上,如不注意引导和加以警觉,大众文化将会

导致崇高精神的失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激进主义”

与“道德理想主义”使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充溢着一种特定的

美学精神,即从生命的意义出发,坚定地信仰和追求“崇高”的价值

体验。实际上,作为以“人世”为特征的中国儒家思想的必然延伸,

这种美学精神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对民主、自由、公正的社会

理性的执著追求,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与道德进步的急切要求,以

及对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极度关注,这些都是它的具体体现。

然而,尽管这种审美精神激扬了人对生命的神圣性与崇高性的认

识与实践,却无力帮助人们克服现实人生的具体矛盾。于是,人们

对文化的教育功能被滥用产生了反感,理想主义受到了冲击,救世

的使命遭到了生活的嘲笑,现实使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曲折地通

过某种精明的消解表现出来。更多的人不再将思想驻足于沉重的

理性和庄严的生命追问,而是以自己的身体感受着实实在在的生

活。“好好活着”成了一种现实中流行的价值倾向,“崇高”因为无

法为现实所认可而陷人了尴尬的境地。“人们不再把确定生活的

远大精神当作一个现实目标,也不再把重建生活的崇高意义视为

行动前提。……在这种取消了精神的理想和崇高性的日常过程

中,人们所产生的,是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性表达和表达的快乐,一

种最基本的生活热情的自我感动。”②应当说,大众文化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反对崇高,崇高精神的失

落只是一种客观结果;同样地,大众文化也并非必然地消解崇高。

在这方面,在对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文本的王朔小说进行解读时,

王蒙就其价值取向作了“躲避崇高”①的概括,可谓一语中的,因

为一般地说,它们往往没有崇高的动机,也没有引导人们走向崇高

的客观效果。在大众文化中,无论是价值倾向模糊的内容还是具

有反价值的内容,无疑都构成了对崇高的消解。这种消解所依托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大众文化),对人们的精神会有更深刻、更

普遍、也更长远的影响。在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那里,都曾有过类似

的教训。

2.“双刃之剑”:大众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不能不涉及大众文化的意义、作用与影

响问题。在一般意义上说,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在政治上能够

促进社会的祥和、安定和民主化进程,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经济上,

不仅其自身内含着一种先进的经济运作方式,还对人们的经济行

为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文化还有着巨大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

能表现在启蒙益智、道德潜化、审美引导等各个方面。中国社会大

众文化发展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文化的意

识形态控制日趋宽松、文化大众的真正形成、电子媒介的迅速发

展、消费社会的日益繁荣等,都可以说是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

原因。与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大众文化自其产生起,就产生了

并且仍然在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影响。由于大众文化的多元

特征,以及对大众文化的性质的多种理解,对大众文化的意义与作

用也就有了多种看法,其中以下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口乐观主义者的看法

从人类生活内容的丰富化角度看,大众文化的确发挥了重大

作用。对大众文化持乐观主义的看法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经

济条件下,文化必然要走向市场,而走向市场就是走向大众,使文

化成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将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大众文

化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大众的同时,也填充了大众的精神空间,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至少能使其获得形式上的愉悦,使其暂时

摆脱心理的空虚。更进一步说,大众文化还“在‘三权分立’文化语

境中将平凡、平淡、平常的情绪满足引入了日常生活基本需要,一

种不再表现为伟大精神追求的个人世俗存在的经验重新得到了确

定。……世俗的欢愉透露出平稳安恬而又迷人的美学风采”。①

另一方面,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也必是属于大众的,流行并不意味着

必然流俗。从大众文化的追潮性、通俗性、多样性、渗透性和影响

的广泛性等特征看,大众文化并非不能承担起满足人们的文化需

求、进行社会教化以及美育的普及等方面的积极功能,在我国大众

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这些积极功能也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因此,不加分别地对大众文化持否定和拒斥态度不仅于事无补,而

且会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构成阻碍。

口悲观论者的主张

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来自多个方面,有人认为大众文化是一

种缺乏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有人批评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

冲击,有人强调它对大众的认知、情感、审美能力与思想观念所

构成的消极影响,也有人批评继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的危害。总

的来说,悲观论者比较普遍地认为,大众文化是缺乏灵魂的文化

躯壳,只是满足人类的感官欲望,是人类弃绝崇高、自甘堕落的一种表现。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它的‘非现实主义’本质

往往会误导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它的梦幻性特征往往会

强化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对于审美

理想的发展”、“大众文化娱乐本位的动机对健康人格的建立”也

都会产生负面影响。①

对社会来说,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还集中地表现为,它会把人

引向“对于历史使命的弃权”④。大众文化为大众创造了一种新的

生活方式。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使人们扩大娱乐的范围有了可

能;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丰富了娱乐活动

的内容和方式。大众终于找到了摆脱日常生活的疲惫、单调、厌

烦、焦虑的出路,那就是逃避现实,“遁入娱乐”。从文化创造来看,

一方面,娱乐消遣所追求的感官刺激,使严肃的精神劳作变成玩世

不恭的游戏,文化生产的意义变成排遣自我情绪、获得感官愉悦,

从而导致文化理性的迷失和文化发展的非理性化,人们难以承担

起自己对文化所负有的使命;另一方面,人们在娱乐中宣泄不良的

情绪,舒解精神的紧张,抛却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烦恼,但人们也

会耽于安乐而失去斗志,忘却义务与责任,从而使历史赋予的伟大

际遇付之东流,历史使命的完成也就成了妄谈。

对于个体的人,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对人们的

健康人格和人们应有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侵蚀上。这种影响

主要是通过文化的娱乐化而产生的。18世纪末,德国美学家席勒

(主要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发展了康德“自由游戏是审美快感的

根源”观点,在游戏冲动与审美活动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他不

仅充分肯定了游戏娱乐的文化意义,还使无功利的文化活动通过

游戏娱乐,成为促进人性从分裂走向整合从而实现人的自由的重要途径。到了20世纪,当娱乐文化已成为使人类从大工业的非人在

性状态下解脱出来、克服人的发展的单面性的重要手段时,问题从

反面产生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本位的立场潜伏着一种人格建设上

的危机,因为一旦把文化艺术降低到游戏消遣的地步,“人自身也

就开始变了:反应敏捷但内涵贫乏,聪明机智但意境浅薄、表达欲

强但无话可说,幽默风趣但虚假苍白,心比天高但命比纸

薄……”①最后,人不再是有生命力的人,而是整日沉浸在娱乐消

遣之中,文化人格的堕落和人的片面发展势必发生。

3.大众文化形态下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

平心而论,上述对大众文化影响与作用的两种观点都有失公

允。但是,就青年的成长而言,我们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却应予

以更多的关注,因为它会对青年的社会化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

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青年的消费方式、审美情趣乃至他们对生活

的总体评价等各个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青年期是人的社会化趋

于完成的时期,其社会化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复杂,社会化的主

动性在增强,对自我判断与自我选择能力的要求在提高;同时,这

一时期又是可塑性极大的时期,接受外界影响的速度很快。在这

样一个特殊阶段,大众文化以其迅猛之势可以很快地改变和塑造

青年的一切。

回顾一下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再仔细打量大学校

园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可以发现: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正沉浸在

MTV或MP3所营造的浪漫氛围之中,以此作为对人生、生活的体

验方式;同时,以电影、电视剧或小说中所内含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体察着我们复杂的社会。在这样亦真亦幻的文化空间里,大学生以轻松快乐的方式形成着自己与整个社会体制、社会秩序之间的

关系,建构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形成着有关真假、正误、善恶、美

丑的判断标准。大众文化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成长环

境的重要部分。在大众文化中,大学生形成着自己的思想境界和

人格精神。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重要代表,大学

对大众文化的创造、传播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大众文化的各

种潮流都在大学校园中得到了主动而敏锐的回应。然而,我们很

难以片言只语对这种回应的性质和作用进行评价,在总体上,只能

说是功绩与危机同在、积极与消极并存。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大学校园中不断涌现出

各种文化热点,掀起了诸多热潮。以下是以时间为序的文化现象

扫描:

——“伤痕文学”热,以邓丽君的歌曲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

热;

——以北岛、顾城、舒婷的作品为代表的朦胧诗被大学生所推

崇,诗社、文学社风行大学校园;

——探索或先锋电影热,“琼瑶、三毛”热,流行歌曲中的“西北风”、摇滚热;

——以领袖题材为主的纪实小说热,王朔小说热,汪国真诗歌

热;

——诗歌、小说(特殊类型的小说,如武打、经典名著等除外)

自校园淡出;以城市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影视作品流行;MTV的出

现,使卡拉OK有了更广泛的影响;

——以“另类”标榜自己的各种文艺形式、艺术风格庞然杂陈,形式、风格、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随着大众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和扩展,校园文化不仅由崇高走向世俗,甚至出现

了低俗化倾向。这种世俗化与低俗化倾向表

现为:阅读范围的通俗、低幼化;音乐沦为一种消遣,注重自我宣

泄,缺少时代精神等等。在文化的“词语”中,我们发现了作为其核

心的价值观的媚俗。这种媚俗主要表现在务实性(过于注重实际

效果,并以此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功利性(过于注重社会效

益,从而决定自己的取舍)、自我中心(比较注重自身价值、利益的

得失和自尊)等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各种消极

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对校园冲击很大。追求功利、享乐、刺激等成

了部分学生的行为特征,有些学生对社会政治理想、社会公德、高

尚情操、高雅文化难以认同,对世俗低层文化与个人私利则表现出

过分的热衷。因此,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问题上持

悲观看法,显然不是杞人之忧。这使人不免怀念起80年代初以

高、雅、纯著称的校园文化。在大众文化形态下,虽然我们已不可

能再重建那种高、雅、纯的校园文化,但抵制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却是一名大学生应有的文化选择,也是

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由审美到崇高

——大学生确立文化价值取向的理念与过程

在美学思想史上,“崇高”最初并不是一个美学的范畴。关于

美与崇高的关系问题,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崇高是美

的程度,是特殊形式的美;另一种则认为,崇高与美相反,在感受崇

高时,从审美上产生一种否定的反应。不过,在美与崇高之间,无

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都有无法切断的联系。一旦我们将美

置于社会大背景中去审视时,便会发现,美与崇高是那么地接近。

一方面,真正的审美必然与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相符合,因此,会

使人达到精神境界上的崇高。另一方面,从美学的意义上去观照人,必然会将崇高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人的精神崇高就是以真为

基础、以善为灵魂、以美为外观的。基于美与崇高之间如此密切的

联系,我们认为,一个人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过程,就是一

个由审美走向崇高的过程。

1.选择崇高: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价值取向

大众文化形态下,文化向生活的复归,文化价值倾向的多元

化,使原有的对崇高精神的追求黯然失色了。然而,人的生命中不

能没有对崇高的体验,社会生活中也不能缺乏崇高的精神。对“崇

高”的追求,本身既是崇高的,也是完全现实的。

口“崇高”的本义与价值内涵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观中,“崇高”是与“大”相联系的,雄浑、劲健、豪放、悲愤、旷达等都包含有“崇高”的部分内涵。在西方,对于

“崇高”的认识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一般认为,古罗马时代的

朗吉弩斯是把崇高作为美学范畴的首创者,在他那里,崇高是指能

够激起人观赏、赞叹和惊心动魄之情的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

事物和人物。康德最早把崇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对此进行了

深入研究。在他那里,崇高并不是包含在自然界的某种事物中,而

是包含在人们的心灵之中,“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因它们提

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超过平常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

类抵抗的能力”,这种抵抗能力就是主体的超越精神。所以,“对于

自然界的崇高的感觉就是对于自己本身的使命的崇高,而经由某

种暗换赋予了一自然对象(把这对于主体里的人类观念的崇高变

为对客体)”。①就这样,自然的强力被纳入了社会关系的体系,

“宇宙的无限大和永恒性,自然和人巨大的内在力量,在征服自然

中,在使其人化中,展现出无限远景,——这一切都反映在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之中”。

①正因为此,对崇高的认识绝不能忽视其社

会方面的意义。

当我们将视线由自然界的崇高转向宏伟深远的空间感、深沉

凝重的历史感时,不难发现,“努力向无限挣扎”正是崇高的基本性

质。我们去经验空间,也就是要展延自我,经验着无限的空间(向

无限挣扎),也就是去追求无限,向无限超越。当这些与某种价值

系统联系起来时,就自然地产生崇高的社会意义:或者成为人格精

神上的不断超越与实现,或者成为征服自然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不

断超越与实现,或者成为崇高的人类社会理想的不断超越与实现。

这也正是“崇高”的价值意义。

口崇高是人的生命本质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审美风尚主要停留于

一种政治审美标准。对于崇高,很多人更习惯于从政治上去理

解。在这个易于发生误读的时代,对“崇高”同样存在误读。在

文艺作品中,对“崇高”的追寻主要体现为王蒙所说的那种“救国

救民、教育读者的责任感”,也即“或启蒙,或疗救,或团结人民鼓

舞人民打击敌人声讨敌人,或歌颂光明,或暴露黑暗,或呼唤英

雄,或鞭挞丑类……”然而,“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②,于是,人

们对神圣、崇高、纯洁、至善甚至美都丧失了信任。在大众文化

这里,虽然并非所有文化产品都体现出崇高精神失落的趋向,但

我们也不能因此低估“躲避崇高”给人、社会与民族、国家带来的

影响和冲击。

不过,崇高精神既不会也不能就此而真的失落。我们前面所

说的大众文化“躲避”崇高倾向,更多地是要恢复生活的本来面目,

弃绝人为拔高而形成的伪崇高现象。崇高是人的生命本质的重要体现。崇高最能显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过程,即社会实践对现实

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实际上,自然美中的崇高也不在于自然界本

身,而在于人本身,但这个“人本身”不是指人的主观精神,而是人

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无论自然界的崇高表现为外在形式上的

粗犷、巨大、辽远,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崇高表现为实践力量的强大

和实践斗争的艰巨,总会给人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力量,成为

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没有对自然美、社会美中的“崇高”的领悟,就没有艺术美的

“崇高”;反过来,只有不断地从文化艺术作品中获得崇高的体验,

才能对自然美、社会美真正产生崇高的情怀,因为艺术美中的崇高

比之自然美、社会美的崇高更集中、更典型,也更具有空间上的稳

定性和时间上的持久性。在文艺作品的艺术风格上、题材上、人物

性格上、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上,艺术美中的崇高都会有所体现。但

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这种崇高的审美体验。对艺术美的“崇

高”的体验正是依赖于人们所接受、确立和维持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对文化本身的价值认知,决定一个人面对文艺作品时做出“娱

乐还是审美”的选择;依照文化中所内含的价值取向对接触的作品

进行选择,以及对作品中内含的价值取向的感悟,则决定着一个人

对于文艺作品的接受效果。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但它们是同等

重要的。由于崇高是人的生命本质的重要体现,文化的价值取向

就应当选择崇高。作为文化的接受者,其文化价值取向也应当选

择崇高,并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选择。

2.审美能力的提高与文化价值取向的确立

面对大众文化,人们会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娱乐和审美。人是在各种感受中生活的,而美无疑是感受的最终

目的。美才是人生的真正指向,人生价值最终也必然会归结于美。

寻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审美走向崇高思想境界的过程。在对大众文化的评价上,持一种狭隘的“审美主义”①的态度固然

是失之于偏颇的,但必须将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审美过

程来进行。

人们的价值观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意识倾向系统。在对于

大众文化的问题上,同样存在着浅层的审美心理与深层的文化价

值观的区别。由于审美是更富生活意义的,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于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成长、成熟的促进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的确立、校正和维持,都与其所具有

的审美能力密切相关。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的确立与维持的过程,

就是重建审美理想、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并由审美走向崇

高的过程。

口重建崇高的审美理想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就是对于理想的追求。在黑格尔看来,

“理想”与“美”是可以互换的概念。“审美理想在美感中潜在地发

挥着制导作用,使美感从对现实刺激的感受开始自发趋向于和谐、

完满的诗意境界。”②然而,在大众文化形态下,对于感性、经验

性、世俗性和当下性的追求,实际上就意味着对理想的忽视。于

是,大众的审美理想出现了沦落,审美仅仅停留于对现实刺激的感

受这一较浅层次上,文化的深度价值无从发现。因此,重建审美理

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审美理想的重建,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感性与理性的统

一,要求对审美对象进行真与善的考察。同时,理想应当是指向未

来的,是在心灵中对于完美的追求。因此,审美理想是建立在理性

基础上的对现实审美对象的超越。每个人在融自身于社会文化中的同时,必须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独立的评判能力,从而在了解大

众文化的多种价值标准、多层次文化趣味和审美标准的前提下,做

到有所选择、有所摒弃。由于人的审美理想决定其审美感受,导引

着其文化创造,只要以理性的目光审视大众文化,确立一种高尚的

审美理想,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必能走向更高的境界。

口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

趣味,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些事物、某些现象表现出一

种富有感情和个性特征的喜爱和癖好。“所谓审美趣味,则是人们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判断时的一种带

有特定倾向性的主观爱好形式”,它“是审美理想的前景化,审美标

准的具体化”,①是人们执行自己的审美标准、实现审美理想的重

要中介。

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审美与生活之间的

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审美非功利说”一直占据着统治

地位,它切断了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美与生活完全对立起

来。与此相反,大众文化正是适应大众的生活需要而存在的,在这

里,审美观念走向了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走向了审美与

生活的统一。但是,审美的生活化也使审美趣味降低到了生活趣

味的地步,在审美活动中集中地表现为低级或庸俗的趣味。大众

参与导致了游戏化和内容的贫乏,流行、时尚导致了非个性化,张

扬个性则又成了刻意地标新立异的“另类”。暴力、凶杀、色情之类

能够激起人们感官欲望的东西,也扛着“生活”的大旗卷土重来。

因此,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重在将生活重新纳入审美的轨道,借

助于理性,对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进行美学上的反思。

良好的审美趣味要求人们有开放的心胸和开阔的眼界,要以

“社会中的人”的眼光去注目审美对象的整体;要既能去雕饰而重返天然,保持一颗童心,又要有沉重的文化感、使命感;既能执著地

追求古典,又能开放地接受新奇的东西。在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方面,离商业越远的文艺作品往往越会有显著的效果,诗歌与书法

也许是这种审美趣味最好的载体。对于大学生来说,尽管在文化水平上已经达到较高的层次,但

面对大众文化,还会显出审美能力的严重不足。特别应当指出的

是,审美活动必须运用与文化价值取向相一致的理性判断,在这一

点上,大学生们更不成熟。因此,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亟待全面提

高。

审美能力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审美判断和形成美的形

象的心理能力,主要包括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三方面。勤观察,

多体验,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积累生活经验,乃至保持一颗

童心,都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

期修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主动、自觉地参加审美实

践,积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审美活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心

灵。这样,不仅会使审美能力通过锻炼而逐步提高,还会使审美情

趣趋向高尚,精神境界趋于崇高,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完美的统

一。既然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之剑”,我们正好可以用它来考验

自己的审美理想的坚定性,检查自己审美趣味的实际层次,锻炼自

己的审美能力。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它视为“洪水猛兽’’,而是要

在接触中进行鉴赏与批评,高扬其中的崇高价值取向,吸收其中的

美的因素,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思想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

大众文化的价值也就在审美意义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实现。主旋律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主导精

神。它不是抽象的,而总是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所

提出的政治要求相联系,并因此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目

前,在这方面,文艺作品以前那种图解政策、直奔主题、生硬说教、

沉闷古板的通病已经大大减少,相当多的文艺作品是生动活泼的

教育材料。作为大学生,既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善于辨析形形色色的错误

思潮、错误观点的能力,领略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2.8.

①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这

种审美主义倾向,指在大众文化批评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主要援引现代主

流美学为理论依据、否定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的倾向。

②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苏]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86页。

②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l期。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1、97页。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潘知常:《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

186页。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②黄会林、尹鸿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版,第2卜23、22页。

①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一19页。其中

所说的“三权分立”是指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边缘性”话语、大众文化话语三种话语权利的并存局面。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l期。

①周伦佑:《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18页。

②王德胜:《日常生活的审美化—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的变化》,《东方》1999

年第2期。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①王大路:《“新新人类文学”现象分析》,《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第5期。

③潘一禾:《大众文化的三种理解》,《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前述关于三种视

角的论述也参见此文。

钱焕琦主编.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时至今日,文化概念开始不断的扩大,甚至出现扭曲,其原因不仅在于当代文化生产总量大大增加,从而开始敲击通常对其不予认可的文化和艺术大门,而且还在于令人不安的流动性开始影响传统上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分界线,某些通俗文化自称具有高雅文化的特征,对这种文化爆炸,人们在态度由最初的厌恶到默认再到不排斥也不赞同。(《后现代主义文化》史蒂夫康纳)

浅论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思想

浅论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思想 浅论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思想 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具有自始自终、毫不妥协的严厉批判态度,在《美学理论》一书中他对自己的美学一般思想作出较为系统的表述,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艺术已经呈现商品化趋势,并提出了新的审美形式和“反艺术”,强调了艺术的功能和自律性。其中,使用“文化工业” 取代了“大众文化”一词,更加表明了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 关键词: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美学理论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对当代文化的深入批判。其中,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相比,具有自始自终、毫不妥协的严厉批判态度,对比于本雅明、马尔库塞对待大众文化的乐观态度,更能显示出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独特认识及批判。 一、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思想的形成 进入20世纪之后,大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最早关注大众文化,并对大众文化进行文化哲学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深入的大众文化理论的思想家,就是阿多诺。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关注根源于他对文化的关注,他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不是指物质和制度层面的文化,而主要是指一种精神气质层面的文化。1936年,阿多诺写了《论爵士乐》一书,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相信只有哲学的反思才能认识艺术的真理和真理性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 1970年发表的《美学理论》,是阿多诺美学批判学说的一个集合。实际上对美学和艺术的思考一直是阿多诺理智生活的中心,他早期对大众文化和音乐社会学的开创性研究成为批判理论的一个闪光的 亮点,但直到《美学理论》,他才决心对自己的美学的一般思想作出较为系统的表述。这部带有总结性的作品和其以前的作品一脉相承,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著名的理论流派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批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通常它被简称为批判理论。这一派的理论主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在过去50年间,它已经逐渐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传播占据了这一理论流派的中心位置,因此,它对大众传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法兰克福学派是指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它迁往纽约,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又迁回德国。其主要成员包括麦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虽然这些人从未加入过任何政党,但他们的理论最初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提出的。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学术性的,这些学者前后移民美国。他们的研究兴趣也逐渐转向大众传播,把媒体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一种压制性结构。 一“文化工业”理论 “文化工业”或者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这一名词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辨证法》(1947年出版)中首次提出的,是用来取代“大众文化”的专门概念。其实,就“文化工业”的根本特征而言,最早出现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和异化理论,这一理论开了文化工业批判的先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政治、艺术和文学理解为“工业本身的一个特殊部门”,并明确指出,在异化范围内,“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这就第一次把人的“文化”同“工业”活动联系起来,第一次把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统一起来。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说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某些特征:非生产劳动是艺术家“天性的能动表现”,生产劳动则是被资本家雇佣,为增加资本的价值才完成。商品生产的逻辑日益渗透并控制了艺术生产,艺术家蜕变成为利润或剩余价值的雇佣生产者,艺术品也就变成了无个性标准化的商品。以上种种思想后来在法兰克福学派得到了发展,成为其批判理论的重要范畴——“文化工业”概念的萌芽。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把20世纪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大众文化以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诸如广告、电视、报刊、杂志等作为分析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以商品拜物教为其意识形态,以标准化、齐一化、伪个性化与欺骗性为基本特征,以制造人们的虚假需求为其主要欺骗手段,最终达到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目的。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和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批评和指责声中发展、壮大,在传统美学难以对其正确解释的尴尬中游走、突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文化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文化的弊端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和批判,其中最为激进激烈的批判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最初是针对“肯定的文化”这一概念而提出的。1936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肯定的文化”一词,1937年马库塞的《文化的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又对这一概念做了专门论述。马库塞指出:“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的时代文化,……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维护一个普遍强制的、永远更为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作为自由资产阶级时代的肯定的文化,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仅凭借个人内心活动而无需改造社会就可实现。在他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社会功能既能充当现实的装饰品,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引导人们同现存相调和;又可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们的反叛欲望。因为它是理想主义的,幸福的享受只允许存在于理想化的精神形式之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以其社會批判理论闻名于世,本文从对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先后使用过的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三个概念的理解入手,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容进行考察和评价,分析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主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并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大众文化、肯定文化和文化工业 在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曾先后使用过三个概念: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1936年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中首次提出了“肯定的文化”,马尔库塞则于1937年在《文化的肯定性质》一文对这一概念作了专门的论述;“大众文化”是1942年在霍克海默与卢旺塔尔的通信中提出的;1944年,霍克海默又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一)肯定的文化 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主要致力于批判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的极权主义,其中以分析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起源和社会心理基础为主要工作。“肯定的文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马尔库塞说:“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所产生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根本特性就是认可普遍性的义务,认可必须无条件肯定的永恒美好和更有价值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实际情形的条件下通过每个个体的‘内心’得到实现”。可以看出,这种资产阶级时代产生的文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它可以凭借人的内心而无需改造社会就可以实现,从而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以平息人们的反叛意识。他还指出:“在新社会……它们是革命的;但它们在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稳定后,就愈发效力于压抑不满的大众,愈发效力于纯为自我安慰式的满足,它们隐藏着对个性身心的残害”。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那么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则退化为一种使人丧失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单面文化。 (二)大众文化 20世纪40年代初,社会研究所转移到美国,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认识到,美国是另一种极权主义的典型,只不过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缓和的、更具欺骗性的统治方式,是通过在文化领域建立强制统一的行为的思想控制模式来实现的。日渐发达的美国大众文化便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所谓大众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

强大。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文化也不仅限于少数的工艺作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在后现代社会,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文化和工业、贸易、金钱紧密相联,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被制造出来。它的生产主要是关心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更不管使用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大众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文化成为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对此,伊格尔顿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论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使生存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占据了十分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从而大众文化批判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 一、“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蛮操纵,批判理论家们移居美国之后对美国电影业和录音工业显赫地位的发现及震撼,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着的文化模式的评估,即开始注重研究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问题。可以说,大众文化批判构成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的许多著作的一个中心主题。“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花费三十年时间才取得成功”,这实际上点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工业论的时间。具体地说,该学派在历史上依次提出了三个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肯定文化’’(affirmafiveculture),“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霍克海默在1936年所写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一文中首先提出“肯定文化”的概念;马尔库塞次年写了一篇题为《文化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展开了霍克海默的这一概念;;1942年,霍克海默和卢旺塔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在被奉为当代研究“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使用“文化工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什么是肯定文化?按马尔库塞的观点,“肯定文化”是资本主义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新兴的资产阶级将他们对一种新的社会自由的要求奠定在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基础上,但是理性和自由并没有超越这些资产者自身的利益范围,而他们的利益越发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对资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为了应付这一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制造“肯定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功能既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引导人们同现存秩序相调和,又可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的反叛欲望。也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那么到后来,它则完全起着消极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或发达工业社会,肯定文化日益蜕变为单面文化。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的成就本应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现在却异化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主要成员移居美国之后,则把注意力从肯定文化的研究转移到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意义相近,但为什么用“文化工业”取代了“大众文化”?阿多诺在后来的《文化工业再考察》(1967)一文中作了说明: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我们谈到了“大众文化”。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这一表述,以便一开始就排除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觉地产生出来的文化问题。文化工业必须与后者严格区分。阿多诺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他之所以选择“文化工业”这种表述而舍弃“大众文化”,主要原因是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明确说明“大众文化不是为大众服务的文化”。那么何谓“大众文化”?按照法兰克福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使生存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占据了十分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从而大众文化批判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 一、“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蛮操纵,批判理论家们移居美国之后对美国电影业和录音工业显赫地位的发现及震撼,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着的文化模式的评估,即开始注重研究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问题。可以说,大众文化批判构成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的许多著作的一个中心主题。 “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花费三十年时间才取得成功”,这实际上点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工业论的时间。具体地说,该学派在历史上依次提出了三个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肯定文化”(affirmafive culture)、“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霍克海默在1936年所写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一文中首先提出“肯定文化”的概念;马尔库塞次年写了一篇题为《文化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展开了霍克海默的这一概念;1942年,霍克海默和卢旺塔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在被奉为当代研究“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使用“文化工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 什么是肯定文化?按马尔库塞的观点,“肯定文化”是资本主义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新兴的资产阶级将他们对一种新的社会自由的要求奠定在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基础上,但是理性和自由并没有超越这些资产者自身的利益范围,而他们的利益越发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对资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为了应付这一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制造“肯定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功能既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引导人们同现存秩序相调和,又可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的反叛欲望。也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 中图分类号:B5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0)02-0048-03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王小岩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王小岩(1972-),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阿多诺大众文化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阿多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受到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要是从物质生领域或者经济领域来谈论商品拜物教的。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济具有两面性两面,它在把人从政治强制的不平等关系中解放出来,让人获得了自由,的同时使人陷入更深层次的异化之中,使人被物所统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取代了,从而导致了人的关系带上了物的色彩,金钱代替权力开始统治世界。阿多诺从中看到了大众文化产生的根源。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繁荣发展起来,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利益和价值的需要和追求,大众文化的生产已经搭上了现代科技手段和大众传媒的快车,通过大量复制和批量生产,以此传播毫无个性和虚假的文化产品。 阿多诺的思想也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和创始人,卢卡奇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物化”思想。卢卡奇对物化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研究,卢卡奇认为商品拜物教的扩散,使得人类社会陷入了“物化”的状态。这种“物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在劳动中与劳动及其劳动产品的对立,也就是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不能统治自己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反而与自己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分离,并且这些劳动和劳动产品反过来统治和控制着人类自己。 卢卡奇物化理论中的对资本主义文化的物化的研究深深影响了阿多诺,阿多诺通过对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下的大众文化就是物化的结果和产物,大众文化变成了商品,变成了与人对立的东西,变成了大众努力追求和崇拜的对象,在对大众文化的崇拜和追捧中,大众文化的物化也造成了劳动者的物化使劳动者成为原子,并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否定性和批判性,他们生产出大众文化产品同时又使自身变成了与大众文化这一商品对立的主体,沉迷其中,从而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也使文化变成了标准化、平面化和伪个性化的文化。除了两个人以外,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经典形态,并且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论爵士乐》和《论音乐中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这两篇文章标志着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在这两篇文章中阿多诺对音乐尤其是爵士乐进行了批判。20世纪30年代是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50、60年代,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一步发展,《否定的辩证法》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置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批判,为他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提供了哲学依据。 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化工业。阿多诺认为,文化变成了商品,成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交换为原则,以赚钱为目的赤裸裸的商品,这种商品标准化、伪个性化以至于接受这种文化商品的大众也变得标准、毫无个性的个体。阿多诺世界中的大众文化不是文化,而是作为反文化而存在,它不是为了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培养个人的批判精神,也不能带给大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涉及很多方面,不仅仅停留在政治经济学视角和艺术学视角,批判大众文化的商品性、拜物性、技术化,更是通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看到了隐藏在大众文化表面性质背后的根源,看到了大众文化的作为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以及它的心理操纵功能。阿多诺认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在文化领域的所作所为,通过揭示大众文化的本质,揭示大众文化本质,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利用大众文化操纵人们的意识行为、消解大众的反抗意识的险恶用心,从新的视角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市场营销-小米案例分析答案

小米案例分析 1.如何解读雷军进入智能手机“红海”的创业决策? 2010年,智能机市场诺基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相较于2009年,已经呈现出下降的颓势,新兴的Android和IOS凭借出色的用户体验和自身的优势,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内3G网络的建设以及智能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智能机市场需求旺盛,高端市场上,苹果以其先进的技术及平台优势飞速崛起,三星紧随其后,也逐渐与其它品牌拉开差距,但在中低端市场上却显现出大混战的乱象,山寨机趁势而起,凭借着价格上的巨大优势,在市场也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手机领域一直被国外品牌压得喘不过气的国内品牌趁着手机市场智能化的浪潮迅猛发力,开始发挥出本土品牌的价格和心理优势。 雷军看准了智能机市场的潜力,同时捕捉到了中低端市场上的混乱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家具有突出性的公司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性价比。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又做过很多优秀互联网产品的天使投资的雷军敏锐的感受到了这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业价值,于是小米出现了。 根据2010年手机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的关注度比例可以明显看出2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占据了总体关注度的三分之二,这也是雷军选择进入中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由2009-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可以看出市场份额的迭代趋势,老牌巨头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开始被其它品牌所蚕食,在这个市场份额的动荡期趁势而入的小米可以更加轻松的占据一席之地。 2010 年6月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由上表可以看出操作系统方面,塞班系统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从发展趋势而言,安卓和ios势头迅猛,出于对各平台的评估,且由于ios的封闭性,雷军最终选择了以安卓为基础开发出了miui系统,用以形成自己的生态闭环。 2.小米公司的研发与设计模式是如何颠覆传统做法的? 传统的产品研发与设计是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数据收集之后进行产品的研发,具有很

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新)

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 贺雪飞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时尚文化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今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时尚文化的产生及潮起潮落,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时尚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播与普及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话语”特征,既具有与西方国家某种相似的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背景,又有这一特殊土壤所赋予的鲜明的文化烙印。 一、时尚文化的属性及释义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导的经济形式,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的崛起,即当代大众文化。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它以强劲的生命力,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商业性,这是一种以市场为本位和导向的消费文化。它由文化制作商通过工业方式生产,由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承载、传递,并以现代商品形式流通,它是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流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和显示途径,时尚文化是其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消费为主导,这使大众文化必须认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而当追逐时尚、追求时髦不仅成为诸多大众的消费需要,甚至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大众文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机制——时尚文化。在制作机理上,它追求时尚,制造和追逐潮流,社会文化生活中“热”什么,大众文化就以“时尚”、“潮流”的模式迅即进行商业化生产、商业化运作,由此大众文化往往转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去满足大众社会的需求。时尚化是大众文化逐利过程中重要的性质和表现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代大众文化正在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 所谓时尚,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因此时尚也经常被称为流行。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众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时尚可根据其流行范围、持续时间、追求者的投入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即时髦、时尚、时狂。时髦,或是一种在短时期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模式(俗称“阵热”),或是一种虽持续时间较长但尾随者不多的高雅行为(俗称“摩登”)。无论是阵热、还是摩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参与者的自我投入程度较低,所以国外有的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大众消遣”方式。时尚,追求时尚的人的身心投入程度高于时髦,它是一种“大众欣赏”方式。从持续时间和涉及的范围来看,时尚都要超过时髦。时狂,这是时尚的一种极端形式,即当时尚到了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时狂是一种“大众激奋”方式,此时参与者的身心投入达到了亢奋不已的地步,人们的情感在一段时间内被全副卷入,因此它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无论是哪个层面的时尚,本质上都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孤立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时尚,时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它既是大众文化的表征,又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现着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诸种特征,同时又以其独具个性的内涵丰富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商业的角度看,大众文化转化成为时尚文化,实际上是大众文化为自己找到了获取利润的“卖点”,因为时尚意味着消费潮流,它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

星巴克案例分析

星巴克创业案例分析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除咖啡外,星巴克亦有茶、馅皮饼及蛋糕等商品。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12,000间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欧洲、中东及太平洋区。 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这是星巴克的价值主张。星巴克创造出的“咖啡之道”使每个光临的顾客都有独特的体验。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美国文化中比较细致、中产阶级的一面和特殊的格调传送给顾客,展示了美国生活中轻松友好的一面。 星巴克的发展史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开始经营咖啡豆和香料业务 1982年霍华德·舒尔兹先生加入星巴克,担任市场和零售营运总监 1983霍华德参观了意大利购买旅行,看到在西雅图类似的咖啡酒吧文化,想到将类似的咖啡店文化应用到美国的咖啡文化上。 1985年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酒吧 IL Giornale 1987年舒尔兹先生收购星巴克,斥资400万美元推动星巴克像意式咖啡馆转型,并完全以自己的理念经营自己的咖啡馆。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6年第一家北美洲外的星巴克在日本东京开业。 1999年时,星巴克以810万美元代价收购了泰舒茶(Tazo)品牌,2012年11月9日在西雅图开了首间Tazo茶店。 2011年11月星巴克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果汁制造商Evolution Fresh Inc。 2012年6月5日星巴克以1亿美元现金从投资集团Next World Group手中收购La Boulange Bakery品牌。 2012年11月14日星巴克以6.2亿美元现金收购高档茶叶集团Teavana。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浅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热播现象 B中文111 11111101115 袁慧 摘要:在过去几年中,国内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出,但屹立到现在并且仍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相亲节目没有几个,《非诚勿扰》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经常在国内占据收视率榜首,还在广泛争议的同时又反映和制造了一些社会问题和话题,同时赢得了国外许多国家的关注,甚至还非常荣幸的作为案例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教材。它究竟为何这么火,甚至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它的出现和热播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它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就它的热播现象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非诚勿扰话题性剩男剩女娱乐性消极影响文化价值 《非诚勿扰》是中国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该节目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节目的互动形式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

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节目有时会为特定的群体举办专场,包括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男嘉宾返场专场以及海外专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10年开播至今为中国大陆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节目中的话题时常会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并对流行文化产生影响。该节目的成功使得其入选哈佛商学院的教材,成为中国电视界首个进入哈佛课程的案例。到如今播出三年之久,仍然霸据着各新闻首页,也是人们口中的“茶余饭后“,其社会影响几乎是中国其他各类相亲节目不能比拟的。在江苏卫视2013 年跨年演唱会上,主持人孟非宣布,《非诚勿扰》节目在2012 年全国卫视所有栏目中获得收视率第一。而《非诚勿扰》仅仅是一个地方台的相亲交友节目,可是却从全国众多娱乐节目中崭露头角,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久播不衰,连续创下收视率冠军,它的热播原因到底为何,它的出现又给社会造成了何种影响,以及它的进步性何在,这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探索的。 一、热播原因

以阿多诺文化批判理论评价影片《老炮儿》

以阿多诺文化批判理论评价影片《老炮儿》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理论认为文化工业被商业力量所操纵,也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所控制,丧失了作为艺术本质的否定与超越精神,文化工业展现出的大众文化成为了彻头彻尾的伪文化。今天盛行于我们生活中的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休闲报刊等,都是这种文化的体现。2015年管虎导演的《老炮儿》体现出与当今中国影视艺术的不同特点,既能体现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也对阿多诺理论有所发展。 [关键词]规矩否定老炮儿 谈到对电影艺术的评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理论适用性很强。阿多诺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否定性,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认识,文化工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取消了个体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由于电影是典型的现代美学和文化模式,所以阿多诺理论的分析具有实用意义。影视表面上是大众在塑造大众文化,而实际上是大众被大众文化塑造。凭着对娱乐手段和媒体的垄断控制,文化工业进而具有了操纵大众的日常生活直到内心意识的权力。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中的一切娱乐活动都是呆板无聊的,不仅剥夺了消费者的思想,也剥夺了他的感情和主体意识,使他成为一个与主体的本质相背离的物化存在。今天盛行于我们生活中的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休闲报刊等,都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阿多诺的哲学思想把人本主义作为基础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所以认为在影视艺术中应该表现出人的精神,精神就是艺术作品的天地,精神使艺术作品有所表达。但文化工业被政治控制或受满足“大众”需要的商业力量所操纵。晚年阿多诺思想有所改变,“他肯定电影的前提仍然是‘艺术’和‘非艺术’的分野,电影之所以值得部分肯定,是因为它能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1〕阿多诺的理论是基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时过境迁,在今天评价中国电影的时候,虽然仍有适用之处,但一定也要注意到我们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变化。由于任何一种理论话语难免失之偏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显然不会是无懈可击的,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评虽不无偏激之处,但对于我们自己冷静认识迅速扩张中的中国文化工业也是具有相当警示意义的。我以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来谈阿多诺理论在当今中国电影艺术中体现和发展。 一、《老炮儿》的制作令当今中国影视界反思 阿多诺批判的文化工业现象在当今中国影视业明显存在,文化产品被商业力量所操纵,以娱乐消费为目的。这些年国内满目的抗日神剧违背生活常识,很多谍战片不讲逻辑,连《老炮儿》的导演管虎自己也有拍过抗日神剧的嫌疑。《老炮儿》的情节从始至终在宣扬着一种旧式的传统规矩。对于社会的变迁,从时代更替的角度,现在的社会倡导的理念是弃旧从新,我们不讨论观念的是

关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新思考

关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新思考 萧 俊 明 提 要 法兰克福学派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思想或学术体系而出现的。恰当地讲,法兰克福学派是在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阐述一系列新的问题。作为一种批判话语,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以批判来寻求答案。这种批判的最深刻意义就在于与占主导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理论传统进行彻底的决裂,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为理论依据来解答这些问题。 主题词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神话 启蒙 纵观20世纪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最具影响力、最有特点的批判话语之一。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从一开始就拒绝采取一种标准的或学说式的立论基础,而是不拘一格地阐发其独立的理论见解,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判风格并达成了一种共识: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发展需要重新思考。 作为一种批判话语,法兰克福学派注重的焦点乃是批判概念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意义、方法及其固有的局限性。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社会与文化批判的意义和可能性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它有别于其他批判理论的特点所在。这种区别的根本,就在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拒绝为社会和文化批判寻找某种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经验的、道德的、方法论的抑或其他,也就是说,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是对某一学说或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更不愿把自己构建成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把着眼点全部放在具体的批判实践上。因此,它始终不断地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全面同化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尤其是在20世纪的媒体爆炸背景下如何进行真正对抗性的批判。 正是由于法兰克福学派不以某一学说或方法作为其批判的最终基础,才使它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自由,可以对其他现存的批判传统兼收并蓄,进而构建其自己的批判实践。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一个虽然不成体系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的运动:他们将康德和黑格尔唯心主义传统中的许多东西吸收进他们的批判观点;他们试图在其批判观点中为经验社会科学的某些成果确立一席之地;他们力图让唯物主义社会理论与精神分析成为友好睦邻;他们与自由 人文主义传统和解释学传统的当代演化进行着愉快的交流。 有鉴于此,我们很难将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串联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阐述,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本身就不是作为一个思想或学术体系而出现的。恰当地讲,法兰克福学派是在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阐述一系列新的问题。作为一种批判话语,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以批判来寻求答案。这种批判的最深刻意义就在于与占主导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理论传统进行彻底的决裂,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为理论依据来解答这些问题。这样就引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法兰克福学派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问题 按照习惯上的划分,法兰克福学派一般被列入“新马克思主义”一派。不言而喻,新马克思主义显然不同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如此,它与“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可同日而语。 在西方的学术文献中,经典马克思主义一般是指真正的或马克思本人的马克思主义,但不能等同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通常用法去理解,“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往往带有一种贬义,意味着食古不化或教条主义,甚至是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蔑称。 马克思学的学者虽然往往以真正的正统派自居,但是这种正统派在今天意味着全面地原封不动地接受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因此这种所谓从“纯学术观点出发”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派”,在“忠实于”马克思原著的幌子下实际上是遮蔽了真正的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