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录

第一章现状与分析 (1)

第二章风景资源评析 (11)

第三章规划修编说明 (29)

第四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32)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41)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44)

第七章核心景区规划 (56)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 (59)

第九章火山博览区典型景观规划 (67)

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71)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81)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85)

第十三章防灾系统规划 (98)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10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104)

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12)

第十七章五大连池镇整治规划 (116)

第十八章分期建设规划 (120)

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建议措施 (133)

专题报告 (138)

第一章现状与分析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地区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与逊克县毗邻,南与北安市、克东县交界,西与克山、讷河县相连,北与孙吴、嫩江县接壤。风景区总面积为1060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2', -127°37',北纬48°16',-49°12'。

一、地质地貌

1.地貌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接壤的岗阜状丘陵地区。区内最高海拔标高600m,最低海拔标高248m,比高40-160m,东、北、西地势相对较高,中南部地势相对较低。区内分布有完整的火山地貌。

五大连池地区,自下更新世以来,火山频频喷发,形成了面积达八百余Km2(包括测区外的)玄武岩台地,二百八十年前,老黑山与火烧山喷发,熔岩流将原有积水洼地堵截,形成五个近南北分布,并连通的火山堰塞湖,名曰:五大连池。现有火山锥十四座,如拔地而起的孤峰,耸立在五大连池两侧的台地上,构成五大连池火山群。

五大连池十四座火山锥,主要沿北东方向分布,形成两条火山链,除这一主要断裂方向外,也有北西方向的断裂和以火山口为中心的环状及辐射状的裂隙,从而使火山锥的排列、组合及内部构造略微复杂化,在老黑山和火烧山周围散布着规模很小的火山丘,也都受这些断裂或裂隙方向控制。

根据中科院1960年地貌形态划分方案按地貌成因类型划分,五大连池地区地貌可分4个成因类型、6个形态单元,及剥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火山地形及堆积地形;6个形态单元类型为低山、丘陵、岗阜状平原、熔岩台地、一级阶地及漫滩。其中火山地形——熔岩台地是本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自然风景资源。

2.地质

五大连池地区地层比较发育,分布较广泛,约占区域面积的四分之三。除了区域的东部和北部外均有出露。出露的地层有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古生界分布在区域北部,中生界分布在中部和北部,新生界分布在西部和中部。新生界分布最广泛,约占地层分布的二分

之一,其中以第四系分布最为广泛。

●地层

1)上元古界上部固安屯组

为一套低级变质岩系,主要为千枚岩、砂质板岩、炭质板岩、泥质板岩、石墨化板岩。分布在北、东及西南部,均在钻孔中见有此变质岩系。岩层倾角多大于45°,断裂裂隙发育,钻孔揭露可见厚度大于200m。

2)白垩系上统嫩江组

几乎全区都有分布,为一套砂岩、泥岩地层,在东部及西部一带较厚,可达400m,中部地区较薄,多被第四系所覆盖。岩层近于水平。

3)第三系中上新统孙吴组

主要分布在西部,岩层近水平,为灰色、黄褐色微胶结的砂岩、砾岩、泥岩,具交错层理,区内最大厚度47.89m。

4)第四系

以火山熔岩为主,间夹有松散堆积物,由于七期喷发,形成多期熔岩地层。

●侵入岩

五大连池地区可见有花岗岩类侵入及多期脉岩侵入。

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分布于中部及北部,面积较大,在药泉山及火烧山一带埋藏较浅。岩石为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岩结构,也常见有不等粒的似班状花岗岩结构及蠕虫结构,在药泉山东还见有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侵入。

燕山期白岗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分布在药泉山东北及老黑山、小平山等地,成零星的孤立的岩体分布,为浅肉红色,细粒-中细粒花岗结构或似板状结构,并发育有蠕虫状结构,岩石新鲜,无蚀变,可见其侵入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变质岩系中。

区内有闪长玢长岩、闪长岩、细晶闪长岩、煌斑岩等脉岩,皆在华力西期花岗岩之后侵入,还见有细晶岩、伟晶岩脉侵入燕山期的白岗花岗岩-正常花岗岩中。

●构造

经钻探证实,在西部及东部为两个基地凹陷区,中部药泉山、老黑山、火烧山及西北部小洪山一带为凸起区,凹陷区的轴线方向为NNE,基底为上元古界固安屯组变质岩系,埋藏较深,其上覆盖有较厚的白垩系嫩江组沉积岩,厚达350-400m,在凸起区由华力西及燕山期侵入岩构成,白垩系沉积盖层薄,仅几十米,甚至缺失。

区内断裂发育,为隐伏断裂,北东向断裂为主干断裂,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火山多沿其分布;北西向断裂也较发育,其与北东向断裂交汇处往往成为火山喷发通道;另外还见有东西向及近南北向断裂。

地震

区内地震活动频繁,但震级多较小(ML0.5~1.0级),震源浅,多为8Km,最浅4Km,震中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卧虎山和格拉球山周围。

二、水文特征

1.水系

1)河流

五大连池风景区水系较为发育,主要河流有石龙河、张通世沟、药泉河、引龙河等,石龙河又名白河,发源于五池西北侧小洪山北部的沟谷中,经五池、四池、三池、二池、头池后,沿石龙台地东缘南流,注入纳谟尔河。从源头到入口全长61Km,河宽7-10m,水深0.2-1.0m不等,下游流量约为0.8m3/s。张通世沟为石龙河支流,发源于风景区东北部一带的沟谷中,从源头至三池,入口全长23.5Km,河宽2-5m,平均水深0.2-0.8m不等,中游流量为0.1m3/S。药泉河发源于药泉湖,沿石龙台地西侧南流,注入石龙河,全长7.5Km,河流平均水深0.2-1.0m不等,在下游测得流量约为0.3 m3/S。

2)湖泊

区内由火山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得堰塞湖泊有: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药泉湖、月牙泡和南月牙湖等。湖水最深7-10m,一般3-5m。其中五个池子合计面积20.36 Km2。

2.地表水概况

根据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站1995年12月份提交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估报告》资料,风景区内地表水较为丰富。地表湖水(堰塞湖)总储量8259.85X104m3,主要河流合计径流量为3469X104 m3/a。

3.地下水概况

风景区内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资源有:第四系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合计天然补给量为3910x104M3/a,开发资源量为1960X104m3/a;白垩系嫩江组砂岩,沙砾岩孔隙裂隙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343X104 m3/a。

三、气象气候

五大连池风景区地处中高纬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各地气候相差很大。四季气候变化表现为:春季风大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干燥。

全区年平均气温在0oC-18oC之间,7月气温最高,约平均气温在18.7oC-22.6oC,最冷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4.7oC。年降水量在368.0-652.5mm之间,年平均蒸发量为1256.6mm,无霜期80-142天。

四、矿泉水资源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矿泉水资源极其丰富,可分为五区三带。

1.火烧山矿水区、尾山碳酸矿水区

本带作近东西向分布于本区的北端,矿水成点状分布于火山锥附近。矿水的矿化度低于0.5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矿水含水层埋于地下80-100m。矿水多为孤立的块状分布,此带是碳酸矿水形成带。

2.药泉山东重碳酸~碳酸矿水区、东焦得布山-向阳村重碳酸-碳酸矿水区

本带成东西向分布,以碳酸中碳酸盐矿水为主,在主矿水体外围有氡矿水,原生矿水为HCO3- Na型,矿化度为1.8-1.6 g/L。涌水量富水带可达100—190吨/昼夜。矿水含水层埋藏深度为80—120m不等。矿水作孤立的块状分布。此属中碳酸盐矿水的形成带。

3.宝龙泉氡矿水区

位于药泉山东焦得布山碳酸重碳酸盐矿水区以南的宝龙泉,双龙泉,石头房子一带。矿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矿化度在1g/L左右。宝龙泉天然矿泉流量为1196.64吨/昼夜。矿水含水层埋藏深度在70-100m。此属矿水形成区。

二龙眼偏硅酸矿水带、响水泉偏硅酸矿水带、宝龙泉-双龙泉偏硅酸矿水带,矿水广泛分布在火山熔岩台地区,以泉群的方式出现,如二龙眼、宝龙泉、双龙泉等,矿水天然最大自流总量近50000m3/d。

现有几个泉点的概况如下:

1.南泉、北泉、位于药泉山东稍偏南1.3Km石龙熔岩边缘之“石龙河”边,泉水位与河水

面相近,标高

为275米。雨季时,因河水上涨而使泉水受到冲淡,故每到冬春两季(枯水期)泉水所含的

各种离子浓度增高,为疗养之最佳季节。泉内气体,自泉底呈泡状断续溢出。夏季(气温25oC)观测,南,北二泉水文分别为2.3oC和5.5oC,为冷泉。泉水无色透明。南泉矿水矿化度为824.1mg/L,矿水溢出量为17.19m3/日,北泉矿水矿化度为886.7mg/L,矿水溢出量为9.85m3/日。

2.翻花泉:位于北泉西约400m处沼泽低地内。现已干涸无泉水流出,但不断有大量气泡溢

出,尤其西部

约10m处的一处普通泉水流入与其底部涌出的气体或其他成分混合而具有医疗特性。其矿水矿化度为160.8 mg/L。

3.南洗泉:位于南泉之南约100米处,其矿水溢出量为23.33m3/日。

4.桦林沸泉:位于火烧山东南麓沼泽地内,距火烧山500m左右,有大量气体自泉底溢出,

滚滚若沸,故

称“沸泉”饮之有辛辣味。

5.二龙眼:位于药泉山之东,为淡泉水,水质良好,矿化度为170mg/L。涌水量为6652.8

吨/日。

6.宝龙泉,双龙泉群:位于宝龙泉氡矿水区内。其矿化度小于0.3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Na型,

双龙泉群总流量达30336吨/日。

五、植被现状

植被区域:五大连池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寒温带落叶针叶林植被区系和小兴安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区系的交界处。两个区系植被相互渗透,同时还具有森林、灌木、地衣苔藓三层组合特征,是研究植被区划、植物更替演变和植物组合的理想场所。五大连池火山分布一些特征植物,最具代表性的为兴安桧柏(爬地松)。另外森林植被对不同的地貌单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老期火山锥体口柞树占绝对优势,没有熔岩覆盖的白垩系泥岩分布区杨桦树占优。

土壤状况:本区主要有四种土壤组成,有黑土、石质土、草甸土和沼泽土。火山锥为腐质火山砾质土。石龙熔岩为生草火山石质土,火山锥之间的平缓地带为黑土及壤质暗棕壤,另有沼泽土、草甸土分布各处。土壤酸碱度为中性。

六、社会经济概况

1.风景区内社会经济概况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行政隶属黑河市管辖。区内包括一个镇、两个农场、一个乡、一个林场、三个部队农场,还含有四个农场(乡)的部分村屯。总人口56730人。共有劳动力18000人,人口密度53人/km2,劳动力密度17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

区内现有矿泉水生产、粮食加工、矿泉日化、农机具修造、木材加工、羽绒制品生产加工等工业企业三十余家,初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加工为龙头的工业体系。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其中矿泉水加工业完成产值880万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18%,矿泉水产量达到3000吨。

粮豆薯总产量85900吨,大牲畜存栏2700头,生猪存栏11000头,水产品产量580吨,实现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牧业产值400万元,渔业产值176万元。

2.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为五大连池市,下辖4个镇,12个乡和28个市直单位。辖区总人口为36万人,市属土地面积1万平方公里。青山镇是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五大连池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6亿,比上年增长5.3%,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5%,畜牧业总产值为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08亿元,比上年增15%,农业总产值实现3.1亿元,比上年增2%,农村人均收入为2111.85元,市属工业实现总产值1428.8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七、SWOT(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

1.优势分析

五大连池丰富多样的风景名胜资源有相当大的资源优势,根据其特点,大致可以将最突出的资源特征归纳成如下几点:

1)火山地貌,国内一绝

区内十四座火山在第四纪地质时期内陆续喷发而成。老黑山火烧山的喷发在1721年停止,暂处于休眠状态。火山喷发直接形成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台地上的微地貌,火山喷发间接形成的矿泉、熔岩堰塞湖等各种火山地貌类型现象,都集中在五大连池火

山群中出现,有火山、湖泊、洞穴、天池、石塘、湿地等,非常典型和系统。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保存完整,火山喷发从230万年前开始,到近期280年前结束,跨越时间很长,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被誉为是一部打开着的火山教科书,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火山活动的典型代表。

2)矿泉资源,享誉世界

矿泉资源是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藉以闻名世界的另一闪亮点,与北高加索和法国维希的矿泉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饮泉口感好,医疗价值极高,洗泉医疗药理奇特,对心血管病、胃肠及风湿皮肤顽疾等均有特殊的疗效。而且储量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是世界罕见的冷矿泉资源,因此五大连池出产的矿泉水产品十分畅销。由此五大连池成为“中国矿泉水之乡”。

3)天然磁场,空气清新

五大连池地上地下玄武岩、钛磁地表地磁场较强大,大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十分丰富,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是天然的巨大生态环境氧吧。

4)四季冰洞,“雪”染风采

位于焦得布山附近的火山冰洞(原白龙洞),主洞长365m,有500多米的地下冰河,是我国发现最长的熔岩冰洞,为火山喷发时岩浆冲击而成,恒温为-12o C,洞顶可见钟乳状熔岩以及凝结的霜花和冰柱悬挂,形成的表面肌理十分美妙。洞内有两根自然形成的玄武岩大石柱,形如榕树,是熔岩冲刷的残余的奇异景观。

火山雪洞(原水晶宫)为全长150多米的冰洞,洞内两壁及顶部尽是奇岩怪石,洞顶岩石布满霜花,晶莹剔透,纤柔细腻,与粗犷的熔洞形成了对比美感。

冬季的五大连池,一片白雪皑皑,连池的冰面宽阔壮观,北国风光可谓“雪”染风采。

2.劣势分析

1)现存问题。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具有世界级的科研科考价值,新老期火山保存十分完整,

且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火山资源品位很高,但风景区发展建设对其观赏性提炼不够,还存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问题在于:

●现有游线选择不够明晰,难以突出特色;对景点的选择缺乏重点,高潮突出不够。

●景点的解说只停留在较低的品位层次,诸如将水帘洞、仙女宫赋予不甚生动的神话故事;火山微地貌解说没有突出其科学价值;在火烧山附近设置火山神雕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